/
0

印度古典舞蹈是印度所有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广为世界所知的舞蹈,包括七种: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曼尼普利舞和卡塔克舞、奥迪西舞、库契普迪舞、莫希尼厄特姆舞等。

印度的古典舞蹈在中世纪时就已形成固定的流派。舞蹈主要在印度教神庙中表演,观赏者就是神。也就是说,中世纪的古典舞是为了取悦神而表演的。古典舞蹈的内容主要取材于记载宗教和圣歌的《吠陀经》、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和长诗《牧歌》。舞蹈表演歌颂的主要对象是湿婆、毗湿奴、克里希纳神及半人半神罗摩。古典舞的表演形式是独舞、双人舞或四人舞。舞蹈表现有一整套姿势和感情表达的程式。此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印度古典舞由四肢和身体动作与表情手势姿态以及戏剧性道白组成,是一种暗示性和象征性的表现手法。

(一)婆罗多舞

婆罗多舞是流行于南印度泰米尔的舞蹈,是一个由表情、曲调、节奏三者融为一体的舞蹈。舞蹈内容取自吠陀神话,舞蹈以双脚动作为主,舞者随着音乐节拍变化出各种复杂的动作,有时配之优美的手臂动作。这个舞蹈现为印度最古老、影响也最大的舞蹈。舞蹈最初由神庙供奉的女职业舞蹈者表演,舞蹈者从小被送入神庙学习训练,几年之后成为专门给神献舞的女艺人,她们终身不嫁、专为供奉的神祗进行歌舞服务。

婆罗多舞是精致、优美而复杂的舞蹈体系,舞蹈动作富有力度,脚部击地稳健而有力,动作清晰而准确。基本动作为直线条型,富于平衡感,舞蹈之外是富有哲理的宗教神话。

婆罗多舞起源可追溯到公元2世纪,是祭祀印度跳舞大神湿婆的舞蹈。这一舞蹈一直传承到今天,仍是在印度教寺庙里各种仪式上扮演着黛娃达西神的侍女舞蹈。舞蹈表演由一位独舞再加上五位陪衬舞蹈表演的人员组成,五位舞蹈陪衬人员即舞蹈教师、伴唱者、木丹加鼓手、吹笛者、小提琴手。舞蹈分六段:第一段是向神祗祈祷的舞,叫“阿拉瑞普”。演员用手做出荷花形状,象征把纯洁的荷花奉献给神。然后,走到台前,向观众合掌致意,接着做移颈、动目、展臂、顿脚等动作。之后做贾提斯瓦拉姆舞蹈,即舞步与音乐合拍的动作组合,以及沙达姆说的舞蹈组合,瓦尔纳姆叙事的舞蹈组合,巴提姆表现的舞蹈组合和提拉姆舞蹈结尾等舞蹈组合。

婆罗多舞讲究舞者手、眼、身、法、步的严谨配合,面部喜怒哀乐表情变化自如。起舞前,舞者腿弯曲外开,双手合并,然后再伸展开,脚向前跨步行礼,再随音乐变换各种手势姿态。并随音乐鼓点节奏变换脚步动作,随动作速度渐快手势动作更加丰富,表情丰富多变,舞姿优雅含蓄,带有特定的意蕴和情义。

婆罗多舞的单手势有28种,但在不同的舞蹈语境中每一手势具有多重含义。由28种单手势组成的复合手势更是多不可数,它能讲述日常生活中所有事情。舞蹈的节奏共有5种,分别是3拍子、4拍子、5拍子、7拍子和9拍子。有复杂多样的手势和节奏的熟练掌握,舞蹈不表现情节,而只是对印度南部音乐体系的展示。叙事舞表述故事情节,要求演员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表演,动作要求个性化和表情化。

婆罗多舞通常有一名女演员表演,舞蹈由六段组成:(1)阿拉瑞普,是纯舞蹈,是演员先对神祈祷、致意观众、然后从眼、颈、肩开始动作,再伸展到手臂和全身。(2)贾迪斯瓦拉姆,是表演技巧较高的纯舞蹈,舞蹈按照音乐中鼓的节奏和歌唱家的歌唱节奏翩翩起舞。(3)萨布达姆,是赞颂神祗或国王英雄事迹的叙述舞蹈,为舞蹈伴奏的除乐器鼓之外,还有吟诵歌词的节奏。演员运用简单手势面部表情表现这一段舞蹈内容。(4)瓦尔纳姆,是比较复杂的舞蹈段落,演员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表现舞蹈情节。(5)帕达姗是婆罗多舞中的抒情段落,舞蹈主要以抒情为主,随伴唱表达对神的赞颂,舞蹈动作侧重于手臂动作和面部表情。(6)提拉那是婆罗多舞的高潮舞段,这是高难度技巧表达和演员激情表演的舞段。

婆罗多舞是有伴唱的舞蹈,歌词直接反映舞蹈的情节内容,它能帮助观众理解舞者的姿态动作,婆罗多舞有一最大的特点,表演者手势舞姿比较多,舞姿造型具有雕塑般的美感,是个眉目传神、节奏分明、动作优美的传统舞蹈。

(二)卡塔卡利舞

卡塔卡利舞流行于西南印度喀拉拉一带。“卡塔”表示讲故事,“卡利”表示表演。是一种发源于1500年以前印度早期雅利安文化和达罗毗荼文化的结合的传统舞蹈。舞蹈通过服饰和身段将情节与动作融为一体。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故事情节的叙事性舞蹈,即舞剧艺术。舞蹈内容取材于史诗故事,如史诗《摩诃衍那》里的“悉多受诱拐和神猴哈奴曼大战波那等”。舞蹈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带有明朗、活泼、拙朴、幼稚等特点。这个舞蹈最大的特点是,演员脸面是浓妆重彩,舞蹈动作有脚的节奏和颈部、旋转、手臂以及身体的舞姿造型。在印度古典舞蹈中,每一动作、每一表情、每一块肌肉和眼睛、眉毛的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

卡塔卡利舞在长期的演化中,吸收了其他地区乐舞成分,分支出新的舞蹈,如库提亚塔舞、黑天神舞和卡拉里帕亚荼舞等。

卡塔卡利舞表演技术以公元前2世纪牟尼多撰写的关于舞蹈与戏曲的专论《舞蹈》为指导,在寺庙各种宗教仪式上表演。舞者以手势、身姿和面部表情来表演情节。由两位歌手随铙钹、脚铃和鼓点节奏进行歌唱。卡塔卡利舞有24个基本动作,每一动作都有一定的含义。而且从这些基本动作中又能衍化出无数的动作,仅是手势动作变化就有800多个。它可以说是:“具有高度的技巧、戏剧表演和脸谱化妆、手势和宗教热情于一体的舞蹈。”①

由这些动作组成的舞蹈剧目主要有:“恰奇阿库图”、“克里希那特姗、罗摩特姗”等。“恰奇阿库图”是由称作“恰奇阿”种姓人表演的戏剧性舞蹈,他们具有世袭权利,服务于马拉巴尔寺庙,专为贵族表演。舞蹈主要从《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往世书》等。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主要是鼓和镣,舞蹈注重复杂的面部表情。“克里希纳特姗”是歌颂克里希那神的舞蹈,一般在古鲁瓦玉尔庙或宫廷中表演。演出时间长达八个夜晚。舞台脚本全是梵文。“罗摩特姗”采用的是马拉雅兰语演唱,注重面部表情和手势语言的表达,为舞蹈伴奏的乐器增多,各种人物的角色化表演被固定下来,形成了“卡塔卡利”舞蹈的戏剧形式。

(三)卡塔克舞

卡塔克舞产生于北方邦的首府勒克脑,它是婆罗多舞和卡塔卡利舞的结合物,后来又吸收了伊斯兰教的舞蹈艺术,成为北印度的著名舞蹈。卡塔克原为一种姓,指专门从事舞蹈的艺人,他们所跳的舞就叫卡塔克舞。舞蹈内容多表现《罗摩衍那》和《摩可婆罗多》史诗中的神话故事,如表现牧神黑天神克里希纳与拉达的爱情故事。卡塔克舞蹈的表演形式与其他舞蹈不同,主要靠脚的不同动作,如脚底和脚趾的功夫,除此之外,舞者跳舞时脚上还要系50~200个小铜铃,舞蹈时发出清脆的节奏声。功力深的演员跳舞时能让200个小铜铃当中的一个作响。“一位熟练的卡塔克舞蹈家,在蒙住眼睛的情况下,能用脚在撒有米粉的地面上,画出孔雀和大象的轮廓,并且在舞蹈的过程中,能用围在脚踝上的100个铃铛,按需要使其中1个、7个或12个铃铛作响。同时,伴有富于表现力的复杂手势和鼓音节奏,以及舞蹈者的演唱,但音乐和动作比婆罗多和卡塔卡利舞简单,程式化的脸部表情和手势也比较少,舞蹈内容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①由于舞蹈者脚带着铃铛而舞,这就要求舞蹈具有极强的节奏感。舞蹈节奏由鼓点快慢来决定,随着缓、急节奏,脚铃发出合拍的震响。舞者表演此舞蹈还要配上一些歌唱和手、脚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所以,也可以称此舞蹈为姿态舞蹈。

卡塔克舞多由婆罗门男性所跳,印度传统舞蹈多以女性舞者来跳,但这一舞蹈不同,在《罗摩衍那》和《耶柔吠陀》中有“赛鲁斯”的记载,婆罗多的《快乐行》和《舞论》中有“西拉林”的记载,“赛鲁斯”和“西拉林”即为男性舞者。印度笈多时期流行“卡塔克尔”,是男性表演的说书艺术。中世纪史学家阿布·法扎勒在作品中提到了卡塔克舞,在伊斯兰教开始盛行的印度,卡塔克舞仅在印度统治者施舍的寺庙里表演。传说在这一时期,印度的流浪部落吉普赛人将卡塔克舞从印度北部带到了西欧,与西方当地舞蹈融合形成了西班牙的弗朗明戈舞。莫卧儿王朝时期,卡塔克舞从寺庙走出进入宫廷,成为身着华丽服饰的舞伎取悦于王宫贵族的宫廷舞蹈。从那时起,卡塔克舞成为印度古典舞蹈中的唯一融汇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种风格的乐舞。宫廷的波斯礼仪和装扮构成了舞蹈的表现形式,包括复杂的舞步和富有魅力的手势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舞蹈以快速旋转动作和强烈的节奏感见长。

(四)曼尼普利舞

曼尼普利舞产生于东北印度,是古印度著名的宗教舞蹈。此舞蹈由民间舞蹈发展而来,传说是湿婆神和雪山女神创造的舞蹈,被视为乡村祭奠时跳的仪式舞蹈。它包括几种舞蹈:如班格·贾兰恩舞(快步舞)、格拉达尔·贾兰恩舞(击掌舞)、表现克里希纳(黑天神)小时候生活的拉卡尔舞(伙伴舞)、泼水节时跳的塔巴尔·金格比舞(月光舞)等。

传统曼尼普利舞蹈起源于公元2世纪考瓦伊·坦帕克国统治时期,形成于公元15世纪毗湿奴在曼尼普利地的出现,固定于18世纪商羯罗国王统治时期。曼尼普利舞蹈包括两种风格:拉斯和善肯尔风格。舞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既有高雅优美的舞蹈,也有敲打铙钹的男子颂神舞蹈,并穿插一些翻跟头等杂技动作。曼尼普利舞紧紧围绕圆圈运动而展开,少有直线型运动,舞者身体始终保持垂直、间或保持“S”形,舞态松弛而有控制,舞蹈没有急剧的动作变化,比较安稳流畅,颈部头部、躯干的“S”形曲线构成了舞蹈独有的特色。拉塞舞、善肯尔舞强调螺旋状弯曲动作,不做夸张面部表情,膝部微屈和足尖跳跃构成的躯体上下的动作和髋部动作构成舞蹈特色。

曼尼普利舞的表演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毗湿奴时期的乐舞形式,即仪式舞蹈;第二种各种节日期间的乐舞;第三种传统舞蹈;第四种模仿性质的叙事舞蹈。此外,有“拉斯里拉舞”、“蓬格周兰舞”、“卡尔塔周兰舞”、“克里塔里舞”、“籁·哈劳巴”等舞蹈种类。“拉斯里拉舞”是表现克里希那神与妻子拉达的爱情和挤奶少女友情的内容,突出表现印度教虔诚派将身体之爱当作精神追求的观点。舞蹈多在那曼达普庙前表演,舞蹈由独舞、双人舞组成。程式化舞蹈表演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蓬格周兰舞”是具有曼尼普利地方特色的舞蹈。“蓬格”是曼尼普利地方的一种鼓,舞者在舞蹈中边敲击着这种鼓边舞蹈,舞蹈还有一些杂技技巧。“卡尔塔周兰舞”是男子表演的勇士舞,舞蹈多以模拟鹤、孔雀、天鹅等动物的形态、动态、神态和声音为主。“克里塔里舞”以击掌声的舞蹈节奏为显著特征,舞蹈在供奉森林之神乌玛的神殿前举行。“籁·哈劳巴”意为保佑神灵的创造,因此舞蹈多由称作迈巴和迈贝的男女祭司跳。男人装扮成曼尼普利地方的武士,女子多装扮成公主,舞蹈表现世界的形成与发展的传说,为舞蹈伴奏的乐器多为鼓、笛子、锣和小铃铛。

(五)奥迪西舞

奥迪西舞是产生于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古典舞蹈,具有2000年的历史。起源可追溯到印度乌达亚吉里山(奥利萨)拉尼古姗帕石窟中的一座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的雕像。奥迪西舞有三种流派:即马哈里、纳尔塔基、戈蒂帕乌。马哈里流派继承了寺庙舞传统,由女子表演。纳尔塔基是在宫殿里发展起来的奥迪西舞的流派。戈蒂帕乌舞蹈是由男扮女装的演员表演。

20世纪初,此舞濒临灭绝,印度舞蹈家们打算通过对该地区的诗歌、绘画、雕塑、文本研究,试图恢复这一舞蹈。在印度舞蹈家们的努力下,该舞蹈得以重建,形成包括独舞和群舞并适合于舞台表演的奥迪西舞。

现代奥迪西舞保持着印度传统舞蹈风格,它以抽象性的形体动作和模拟性的程式化动作表现主题,舞蹈运用头、胸、躯干的流畅动作表现对大神毗湿奴的敬意。

奥迪西舞有两种表现形式:当多舞和拉塞舞。当多舞由男性表演,拉塞舞由女性表演。当多舞姿态豪爽粗犷,拉塞舞姿态轻柔细腻。无论哪种风格都按一定程式进行,如祈福、巴图舞、帕拉维舞、模拟舞、解脱舞,旨在表达印度生死轮回哲学理念。

奥迪西舞的动作技巧主要有:三曲(三道弯体态)、四方(对称体位)、摆动(舞者胯部不动,而只是肩部和躯干动作)。脚步有:柱立步(双脚并拢)大步、弓步、水罐步、单足四方旋转、轮式旋转、弯身旋转、跳跃等。

(六)库契普迪舞

流行于南印度安得拉邦的带有戏剧情节的舞蹈。舞蹈追求一种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喜悦情绪,有一种热情洋溢的舞蹈氛围。舞蹈最早由安得拉邦的婆罗门跳,并成为一种职业,后来改编成为戏剧性舞蹈而使广大民众易于接受。库契普迪舞吸收了婆罗多舞蹈戏剧元素,旨在表现湿婆的传说,由男女演员共同表演,男子在湿婆庙中表演,是一种仪式舞蹈,女子在湿婆庙前表演。

库契普迪舞的技巧包括六种脚的基本姿态、行礼问候、节律旋律周期、贾提斯、阿比纳亚、拉撒、手势、脚的各种运动姿势、九种头的运动、八种瞥视、四种眉眼位置和颈部运动等内容。六种脚的基本姿态包括膝盖弯曲、起始姿态、跳跃、脚尖旋转、步法、手与脚协调运动等。行礼问候是表演前向神行礼问候的仪式;节律是双脚拍打的舞蹈组合;旋律周期是一种重复三次相同动作的组合;贾提斯是与不同主旋律合在一起表现的组合;阿比纳亚是舞者表演心理状态的舞蹈;拉撒是舞者通过语言、体态及面部的细腻表演来体现舞蹈的主题;手势是传递印度舞蹈思想的符号。

库契普迪舞以背诵吠陀经节选开始,舞者赤脚表演以示尊敬。舞蹈由祈求甘尼什神(象鼻神)保佑演出成功开始,表演偏重运动和旋律的纯舞蹈恩尔塔及旋律和歌词交织戏剧舞蹈恩尔季亚组成。男女舞蹈表演者装扮成神话形象,即湿婆形象进行表演,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女性的阴柔之美。为库契普迪舞伴奏的乐器有:姗里丹加鼓、坦普尔和维那琴(弦乐器)、笛、陶壶、铙钹、小提琴等。

(七)莫希尼厄特姆

“莫希尼”来源印度神话中一个女神的名字。“厄特姆”意即优雅的动作。莫希尼厄特姆即女神舞蹈。神话传说大神毗湿奴变成“莫希尼”保护世界不受恶魔侵害。舞蹈起源喀拉拉地区,后来成为寺庙舞蹈,最早称“泰维克斯厄特姆”,“泰维克斯”意即在神脚下侍奉的女人。公元16世纪改称莫希尼厄特姆。

莫希尼厄特姆是女子独舞,舞蹈突出随音乐的节律和节拍而摇摆身体的动作。在印度早期文献中可见到有关莫希尼厄特姆的表演情况,但舞蹈风格定型于斯瓦迪·提鲁纳尔国王统治印度的时期。18世纪南印度茄拉国王后裔马哈拉贾·卡勒提喀提鲁纳尔·罗摩·沃尔马撰写的《巴腊拉玛帕拉塔姆》详细描述了莫希尼厄特姆表演和技巧以及手势、手臂、颈、腕、膝盖的表现。莫希尼厄特姆与其他古典舞蹈不同,强调动作从躯干开始,双手只是起引导身体运动的作用。手臂动作在圆形和半圆形运行线上进行,舞步流畅文雅。并由此构成舞蹈舒缓优雅的风格。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主要有:用木波罗木制成的打击乐器艾达喀、铙钹、维那琴、摩达拉和琛达。这些乐器的伴奏构成了莫希尼厄特姆舞蹈特有的节奏和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