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四章 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

第一节 古希腊乐舞历史

古希腊是指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这一段时期。希腊是欧洲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的文化被认为是最能够代表西方精神,这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古希腊位于地中海,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等地。地中海孕育了西方文化,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讲:地中海是地球上四分之三面积结合的因素,也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号称历史上光芒的焦点的希腊便是在这里。在叙利亚则有耶路撒冷——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中心点。它的东南部则是麦加和麦地那,乃是伊斯兰教徒信仰的摇篮地。西侧是特尔斐和雅典,更西侧有罗马。还有亚历山大里亚和迦太基也在地中海上,所以地中海是旧世界的心脏,因为它是旧世界成立的条件,和赋予旧世界以生命的东西,没有地中海,世界历史便无从设想了,那就好像罗马或者雅典没有了全市生活汇集的市场一样。在这里,黑格尔谈到西方文明发展的中心和地中海在西方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是他把古老的东方文明排除在世界历史之外是错误的。应当把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纳入世界历史之中,这才是全面的、正确的观点。

古希腊的文明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与古埃及完全不相同,美国学者汉密尔顿说:“在古埃及,死亡是人们注意的中心。古埃及的传统权力机构是一种辉煌的帝国,人们所瞩目的问题就是死亡。世世代代数以万计的古埃及人认为死亡是他们最接近、最熟悉的东西。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情况,假如没有那么大量的、以死亡为主题的古埃及艺术作品为证的话,那是无法使人相信的。对古埃及人来说,持久的真实世界并不是他们每天沿着日常生活道路行进的世界,而是他们通过死亡的途径前往的世界……”①古希腊则是与埃及不同的,古埃及人认为世界是黑暗的,人生是压抑的,人们屈从暴君和祭司指令。而希腊人则认为世界是光明的、美丽的,人生是快乐、轻松的。尤其是对人更是赞美,认为人是宇宙最伟大的创造物,他们具有很高的理性思维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崇拜知识,不盲目信仰宗教。

古希腊早期历史分为两个时代:从公元前1500~公元前1100年为迈锡尼时代,从公元前1100~公元前800年为黑暗时代。迈锡尼时代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文化,有了城堡与领主的统治和生产贸易以及艺术活动,已与爱琴海周边的民族以及意大利、中欧等地区进行贸易交往。迈锡尼时代的人已学会制作精美的陶器和嵌花匕首,有了自己的文字系统。约公元前800年,迈锡尼文明开始衰落,出现古希腊的黑暗时代,其原因是受到了另一群希腊人——多利亚人的入侵,多利亚是一个野蛮的民族,他们没有文化,只有铁制武器,他们蛮横地将迈锡尼文明毁灭,由于多利亚人的统治,黑暗时代的文化倒退为原始状态,在文化艺术方面仅有民歌、民谣、短诗,表演者是弹唱诗人,他们流浪在各村落间,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以及政治、风俗等保存在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之中。

从黑暗的时代起出现一些古希腊人的宗教观念。古希腊是神祗不像古埃及,也不像印度与中国的神那样离人很遥远,神是主宰一切的、令人恐惧的超自然之物。古希腊的神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其宗教是为探索一种解释物质世界的方法,用来紧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祭祀物产富饶,人丁兴旺,好运长寿等。古希腊人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给神,他们认为神与人差不多,是可以平等对话的,神与人一样,有缺点,有需要,也需要吃、喝、玩、乐,穿漂亮衣服、佩戴漂亮武器,有矛盾,有欢乐。但神不死,比人有力量,神人同形、同性这是希腊神话的一个特点。古希腊的宗教是多神论的宗教,众神中无一神雄踞其他神之上·,几乎所有的神既能行善也能作恶。围绕古希腊神又有许多流传极广的神话。这些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界种种现象不了解而产生的,反映了希腊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也表现了古希腊人战胜自己的意愿。

希腊神话还反映了古希腊人远涉重洋,克服种种困难寻找金矿、铜矿的故事。如一群英雄到高加索的科尔寻找金羊毛的故事,就是古希腊人在科尔希达开采黄金的反映。神话中描写英雄们路过长满花草的海岛,岛上住着一群女妖,专门用歌声迷惑航海者,最后将他们害死。一天,有一群女妖要用歌声迷惑采矿英雄,有一个叫俄耳甫斯的英雄没有受迷惑,他一面弹竖琴一面唱歌,女妖们入了神,放走了英雄。古希腊人创造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几千年来,已发展成世界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人们讲故事中,编排喜剧、悲剧,以及雕塑、绘画等都离不开它提供的素材,芭蕾舞、现代芭蕾舞,以及现代舞也从古希腊神话中提取创作素材。

斯巴达地区物质较为匮乏,经济落后,掠夺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手段。为征服别人,抢占别人的地盘,斯巴达人主张尚武,他们侵犯伯罗奔尼撒,征服迈锡尼人,进驻拉哥尼亚,占领肥沃的美西尼亚平原。长期的侵略战争造就斯巴达人的生活特点与性格。斯巴达人基本都在铁的纪律——个人绝对服从的军事管制下生活,从小进行军事训练,很少与外界进行贸易交往,没有更多的文化娱乐生活,这就导致斯巴达人性情粗陋、低俗。斯巴达城邦将人分为三个等级。居统治地位的是斯巴达人,次一等是“边民”皮里阿西,皮里阿西人主要从事贸易活动和手工业生产,最低等的人是农奴希洛人。希洛人没有自由,终日在田地里劳动,受尽歧视与折磨。“他们人身遭受这样可耻的对待,他们不断地受折磨,不断起来反叛。他们有时还要被迫装成酩酊大醉,并跳卑鄙可笑的舞蹈。”①由于斯巴达人侵略战争的需要,斯巴达人很重视军事训练,从小接受赤身裸体鞭答的教育;结了婚不能与妻子一起生活,孩子是国家的,不为父母私有。他们过的是一种接近军事管理制度统治的生活。

古希腊的另一大城邦雅典是一个同斯巴达体制完全不同的城邦。雅典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矿藏和天然良港,是一个商业兴隆、文化发达的城邦,葡萄和橄榄技术的引进,使其很快发展成为寡头政治统治。公元前510年,雅典贵族在斯巴达人的帮助下推翻了旧统治,推举新的贵族克里斯梯尼为统治者,这位统治者给雅典所有自由人以公民的资格,人们称誉他为雅典民主制之父。公元前461~公元前429年是伯里克利时代,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由于克里斯梯尼建立了立法制度,击退了波斯入侵地中海东部地区的战争,使雅典出现了和平昌盛的局面,并成为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后来雅典与斯巴达的一场伯罗奔尼撒的战争是雅典战败,希腊归属斯巴达。斯巴达以它保守、专制、粗俗式的统治称霸于希腊,用寡头政治取代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斯巴达人当权后,希腊处于一片混乱与战争之中,希腊马其顿人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很快崛起,发展壮大成为与斯巴达对等的另一大城邦。希腊马其顿后来由亚历山大统治。亚历山大年轻有魄力、敢作敢为,雄心勃勃地在十二年的战争中,将印度河到尼罗河的古代近东地区并入希腊版图。同时,极力传播的希腊文化,在奋力进行希腊化的事业中,也使东方文化传入西方,影响了西方社会。

第二节 克里特岛乐舞艺术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中心,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接受了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同时,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如克里特岛四面环海,海洋又成为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天然屏障。克里特岛和平宁静,这样的环境使克里特岛人早早投入海上贸易。克里特岛人凭借海上贸易迅速发达起来,公元前2000年进入青铜器时代,出现了地中海一带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了富丽堂皇的王室宫殿。妇女和男人一样有着自由平等的社会地位,可以同男人一样挤在斗牛场上看斗牛表演,参加战斗,出海贸易等,生活得非常潇洒、浪漫。有一些残留下来的文物可以看到克里特岛人轻松、愉快的生活图景,如扛锄的农夫、角斗士、舞蹈的青年女子等。一直到公元前1450年,希腊半岛迈锡尼人侵占之前,克里特岛人始终生活在富裕、轻松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的环境孕育着克里特岛人的舞蹈文化。

克里特岛的舞蹈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兵器舞,是男子手持各种兵器而舞的舞蹈,是为海上贸易所需进行的军事训练的活动;第二类是女子圆圈舞,舞姿平稳柔美;第三类是面具舞,舞蹈者戴各种动物面具和头饰而舞;第四类是杂舞,包括翻腾各种跟头,向后弯腰等动作。这四类舞蹈表明克里特岛最先从野蛮阶段步入文明阶段的发达舞蹈文化现象。

克里特岛在公元前3000年就结束了原始生活状态,这一时期的舞蹈已摆脱了原始风貌。从第一类舞蹈看,男子的武器舞是一种战争格斗式的武舞,它在当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克里特岛人的文化特征,狭小的国土不可能使克里特岛成为农业大国,辽阔的海洋却为克里特岛人提供了展开海上贸易的天地。克里特岛人用本地产的精致的彩陶器等手工艺品与地中海东部、西部各岛屿和古埃及等地区进行商品交换,商品贸易给克里特岛人富足的财物,富裕的生活遭到野蛮的、饥饿的游牧民族侵略,为保卫商船,保卫国土,克里特岛人开始了武装训练,披上盔甲的兵器训练生活就反映在克里特岛的舞蹈中。克里特岛的兵器舞蹈后来被斯巴达人所继承。

第二类女子圆圈舞。克里特岛的圆圈舞也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舞蹈相同,是对人类最原始的一种舞蹈——环舞的继承。舞蹈仍带有原始的热情、淳朴的风格,不同的是克里特岛的圆圈舞为的是通过舞蹈获得一种精神力量,进而达到与神对话的目的,借此稳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圆圈舞也即原始时代的环舞,人们跳环舞能体现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克里特岛的雕像为我们展示了围绕七弦琴演奏者跳的环舞,与宗教礼仪有联系的配对舞以及在众多观众面前有一群妇女表演的轻微摇晃的舞蹈”①,这种“环舞”的表演形式传播到希腊本土。希腊本土产生的神话故事描述了克里特岛的“环舞”怎样传入希腊本土的情况:“在忒修斯的故事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他率领着解救出来的青年男女从克里特岛回雅典时,他们在提洛岛上用鹤步跳起环舞,后来这个舞蹈被长期保留在这个岛上。”②世界舞蹈史学家库尔特·萨克斯先生还认为,克里特岛的“环舞”似乎与中国有关系。他说古代中国常用活人作君王的陪葬品。公元前500年吴王女儿死了,吴王为女儿修建了一座坟墓,在葬礼时,吴王下令表演白鹤舞并让青年男女随着舞蹈走进坟墓然后关上墓门。库尔特先生认为:中国人鹤舞与希腊舞都是一种环舞,包含求雨、繁衍、再生、祈求万物生长等宗教思想。克里特岛青铜时代的女子圆圈舞形态平稳、缓慢,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舞姿轻松、愉快,反映了克里特岛人物质富足,生活悠闲的心态。

第三类面具舞,这也是世界各地早期社会原始先民舞蹈普遍现象。面具舞蹈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克里特岛的面具舞蹈主要以动物面具为主。戴动物面具而舞,表现了先民对大自然的威力想像出来的一种获取超越自然之力的宗教思维观念。绘画上也有挑战自然、征服动物的形象,如公元前15世纪的金杯浮雕上刻画着一头牛与猎人搏斗,另一头牛正仓皇而逃的捕捉野牛的场面。这是对原始先民狩猎阶段的生活反映,原始先民的狩猎舞蹈直接传承给了早早步入文明社会的克里特岛人,他们也有戴着动物面具的、模拟动物动作的舞蹈。不同之处在于,原始狩猎舞蹈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而克里特岛人的面具舞蹈则是纯娱乐性的舞蹈艺术。

第四类舞蹈杂舞。杂舞是克里特岛人直接接受古埃及舞蹈影响的舞蹈,如向后弯腰、大跳、空中旋转、单手倒立、拿大顶等,这些是克里特岛人普遍喜爱的舞蹈技术。这些舞蹈技术锻炼了海洋民族的身体、意志及肢体的灵活性,也显示了海洋民族克里特岛人愉快心态的舞蹈特征。

第三节 古希腊乐舞艺术种类

古希腊人通过克里特岛人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修建神庙、宫殿、浮雕、雕塑,也学会了古埃及舞蹈艺术。但它没有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对外来的乐舞进行了消化和改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实的存在决定文化的本质。古希腊没有尼罗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带来的肥沃土地,没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但他们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茂密的森林,这些使它在采矿业、冶金业和造船业等方面发达起来,加上地中海中心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爱琴海等文明古国的贸易交往,使古希腊迅速富强起来。物质富足了,人们就有精力从事艺术、哲学、美学、文学等活动。古希腊的舞蹈在强有力的哲学、美学、文学影响下,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古希腊的舞蹈是将古希腊的神话、哲学思想相互交叉叠合在一起的艺术。它的舞蹈分荷马式、斯巴达式、雅典式三类。

一、荷马式舞蹈

荷马式舞蹈主要保存在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之中。这两部作品是通过行吟演唱而得到广泛传播。古希腊诗歌演唱总是将乐与舞结合在一块进行。在希腊的两大城邦——斯巴达和雅典,荷马史诗的演唱被认为是国家级的上乘艺术。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是表演性演唱诗歌,还在于它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民众乐舞生活。如《奥德赛》第八章中讲:“我们也一向喜爱酒宴、竖琴、舞蹈,以及各种衣饰、温暖的浴池、爱情和床铺。阿吉诺王,是显耀的人,能够听到这样好的乐师歌颂是很幸福的。他的声音同天神一样,我认为没有比这个更伟大的享受;现在大家喜气洋洋依顺序坐在堂上饮宴,听着歌曲,面前的餐几摆满麦饼和肴肉,有侍者倒出酒来,把每人面前的酒杯斟满,这是最幸福不过的了。”从《奥德赛》诗歌中看出当时人们的娱乐活动多在酒席、宴席当中举行。古希腊人认为世间是美好的,人生是欢乐的,也可能与当时的实际生活水平有关。

荷马时代,古希腊的乐器已比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时期有了极大的发展。如公元7世纪“黑影”陶器上,绘有七根弦、用拨子弹奏的里尔琴。在史诗《伊利亚特》诗的第一卷末尾说阿波罗弹奏的福尔明克斯就是这把琴。这种七根弦琴在荷马时代经常给一些歌唱和舞蹈伴奏。“在阿喀琉斯的盾牌上,一幅画描绘了年轻人在阿夫洛斯管和福尔明克斯琴的伴奏下翩翩起舞”。①在《伊利亚特》第十一三卷中“波吕达玛斯说到一个人会跳舞,另一个人会基塔里斯琴和唱歌。”②

荷马时代古希腊人的诗歌、音乐活动总是与舞蹈一块儿来进行,它与中国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构类似。也许古代人类社会都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阶段,乐与诗歌经常结合在一起,也经常与合唱队结合在一起,而合唱队又经常与群舞为同一概念。群舞在荷马史诗中这样描绘:“青年人欢快地群舞,他们独自跳或和少女们一起跳,在结婚典礼上跳,在葡萄收获节跳,或者单纯为发泄青春的充沛精力而跳。”③

看来荷马人的群舞就像我们今天所见芭蕾舞作品当中的欧洲民间集体舞蹈,它是那样的火爆、热烈、充满激情,是青年男女喜爱的交谊舞蹈。

二、斯巴达式的舞蹈

斯巴达式舞蹈是对人体进行战斗训练的武舞。舞蹈是直接对克里特岛兵器舞蹈的继承。斯巴达舞蹈在希腊称做“红衣舞”。男孩从5岁时开始学习这一舞蹈,是模仿性舞蹈,主要模仿士兵防卫和战斗的过程与姿态。但这种军事训练的姿态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舞蹈姿态,有音乐伴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最优秀的舞蹈者也就是最优秀的战士”。在斯巴达军营里,用舞蹈训练战士的体魄,训练战士的勇敢、机敏,成为重要项目。那里有专门的传授武艺和舞蹈的教室,用舞蹈训练战士赤手空拳、脚下动作干净利落的搏击动作,并用舞蹈模拟战斗场面,训练作战队形,训练战士飞檐走壁的功夫和跳跃各种障碍物。在战斗中,舞蹈既是战斗的开始,也是战斗的一部分。战斗的指挥者也是舞蹈教师,他们认为强健而且勇敢是战士不可欠缺的素质,他们用残酷的训练来磨炼意志和作战能力。

三、雅典式舞蹈

雅典舞蹈与斯巴达舞蹈风格完全不同。雅典地处平原,很少高山峻岭,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天然港口,商业、文化都很发达,再加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乐舞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雅典式舞蹈分日神精神舞蹈和酒神精神舞蹈。日神精神舞蹈主要表现为神祗舞蹈,有歌颂人类繁衍的万物女神的欧律诺墨舞、敬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和三个女神舞。

欧律诺墨是古希腊神话传说当中的一位重要神祗。古希腊人认为她是创世之神,亦是舞蹈大神,古希腊创世神话这样说:“万物之女神欧律诺墨赤身裸体从混沌中产生,但她找不到一块稳定的地方立足。于是,她划分出天空和海洋,独自在浪花尖上翩翩起舞。她向南方舞去,于是南风吹动。..日月星辰,大地山河,草木鸟兽,都出现了,都在赤裸的女神舞蹈中出现了。”①这段神话表明古希腊人认为舞蹈伴随着人类而产生的观念,同时也证明古希腊人对舞蹈的挚爱程度。从女神欧律诺墨在“浪花尖上翩翩起舞”和“急速旋转”的舞蹈动势来看,海洋民族喜欢体态轻盈、向上跳跃加旋转动作的舞蹈形态,它反映了古希腊人活泼、开朗、明快的民族心态。

敬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是最能体现古希腊日神精神的舞蹈。

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光明之神、伟大的宇宙之神宙斯的儿子。他出生在洛斯岛。这个岛上岩石裸露,没有任何植物,只有海鸥在岩缝中筑巢,不时发出悲鸣..他出生时到处阳光灿烂,闪闪发光,洛斯岛的岩石好像披上了金装,四处开满鲜花。..她们为阿波罗带来了神食和仙酒,大自然同女神们一起庆祝欢呼。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一个经常手持竖琴或在牧场上吹笛弹琴的形象。如古希腊神话中讲阿波罗和缪斯:春天和夏天,在森林繁茂的赫利孔山坡,在高高的帕纳塞斯山上,在卡斯塔尔山泉旁边,阿波罗经常领着缪斯跳舞。年轻美丽的缪斯是宙斯和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的女儿,阿波罗的随从女神有:卡利俄佩——史诗女神,欧忒尔佩——抒情女神,埃拉托——爱情诗女神,墨尔史公墨涅——悲剧女神,塔利亚——喜剧女神,忒尔普西科瑞——舞蹈女种,波吕许谟尼亚——颂歌女神等。阿波罗领着她们合唱,用金竖琴伴奏。她们的合唱非常庄重,整个自然界都在聆听她们的歌声。从这一段神话中可以看出完全是对古希腊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是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真实反映。史诗、诗歌、悲剧、喜剧、舞蹈、历史、天文、颂歌等都是古希腊灿烂文化的代表。

古希腊有一座著名的神庙,叫德尔菲神庙,它被古希腊人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全希腊的宗教中心,也被认为是希腊日神精神的象征。祀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是女子集体舞,一群美丽清纯的少女们唱着颂歌围着神庙转圈行走,动作简单、姿态随意,没有激烈的、大幅度的动作和跳跃动作,是一个虔诚地敬奉太阳神的舞蹈。女神舞也是女性表演的圆圈舞,是祭祀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舞蹈,舞蹈时三位少女装扮成三个女神,她们手拉手唱着美妙动人的赞美诗膜拜女神。

古希腊还有把“神”人化了的代表性舞蹈“酒神祭”舞蹈。酒神精神的舞蹈即酒神祭舞蹈,是反映神是人的最美好、最完善的体现的舞蹈。古希腊人每年秋季都要举行酒神祭的歌舞表演活动。表演者大约50人,头戴花环,围着一个舞蹈指挥者跳舞。舞蹈时舞蹈指挥者装扮成复活之神,也即酒神,由他指挥舞蹈者们跳着欢快、喜庆的祭祀舞蹈。古希腊人把葡萄丰收的酒神祭舞蹈看作是安慰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的艺术活动,说明古希腊人早早就认识到艺术净化人心灵的作用。

酒神祭的表演由里尔琴和基萨拉琴等竖琴乐器伴奏、合唱队演唱由对酒神的赞美词组成,这些合唱成员既是歌手又是舞蹈者,他们身穿羊皮,头戴羊角,装扮成森林之神表演。酒神祭舞蹈是一个群舞,酒神狄俄尼索斯处在环舞的中心,他是掌握世间万物生长之神,是掌握人的生死存亡大权的象征,他周围的森林之神边歌边舞好像在向他祈祷。酒神祭舞蹈是古希腊著名的民间宗教祭祀舞蹈,因此,无论是古希腊悲剧艺术还是绘画雕塑艺术都有对它的表现。如“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曾把它改编成有戏剧冲突的悲剧,再如美术家普拉克西台利的《赫尔美斯与小酒神》塑像等。

第四节 古希腊乐舞艺术形式

古希腊的舞蹈形式是对原始民族舞蹈习俗的直接继承,但它的表演形式已不再是对先祖围着一个物体转,或者对动物进行模仿的单纯姿态,而是带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舞蹈已有戏剧性情节,人们围着一个人或圣物转圈舞蹈已带有了社会性质。独舞表演则是向人们昭示他的个性,祭酒神舞成为温和的、热情的交谊舞蹈。

古希腊舞蹈形式基本是模拟舞蹈,其中包括对动物的模拟,对战争训练的模拟,有表现情感、抒发情怀的舞蹈与手势姿态的舞蹈动作。

对动物模拟的舞蹈已不再像原始先民用自己的身体模拟动物姿态,古希腊人已运用一种象征符号来表现,这就是面具,面具舞基本是对动物模拟的舞蹈,它是原始狩猎民族舞蹈的发展。

对战士训练的模拟舞蹈的代表为克里特岛的兵器舞和斯巴达的“红衣舞”。希腊人把舞蹈作为训练体魄、磨炼钢铁意志的重要手段。模拟战争的舞蹈再现了战斗中所有的过程,如飞檐走壁、跳跃障碍物、匍匐爬行、冲刺格斗等动作。这种舞蹈有音乐伴奏,实际是艺术性的军事训练操。

表现情感的舞蹈有祭太阳神舞蹈和庆祝葡萄丰收的“酒神祭”舞蹈。它们属于宗教祭祀舞,这种宗教舞蹈还有《特拉塔舞》,是庆祝狄俄尼索斯复活而表演的舞蹈,舞蹈的形象可从古希腊一些浮雕中见到,库尔特先生这样介绍:“……妇女们彼此挨肩并行,交叉地握住对方的手:第一个人的手越过第二个人的胸前去紧握第三个人的手,第二个人的手越过第三个人胸前去紧握第四个人的手,等等。她们在这种牢固地联结在一起的锁链状中,在一个男性或女性领舞者指挥下移动着,缓慢沉着,不做来回摇晃的动作,不歪曲任何一种形象。她们的左脚跨过右脚,右脚跨向右侧方,左脚跟上。接着,右脚斜向地退至右侧后方,左脚伸后跨越右脚,然后右脚又斜向地跨前至右侧。四个妇女组成锁链的末端,她们不跳舞,只是齐声合唱或者两人一组轮着唱。”①

手势姿态动作是哑剧表演的组成部分,多在古希腊悲剧或喜剧表演中运用。希腊手势动作与印度的手势动作差不多,有一手搁在头前表示忧愁和苦恼;双臂直伸向上空表示崇敬;击剑者用手做向前冲刺动作,还有别的成百种的手臂动作,手势的动作是对早期原始先民手势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的继承。古希腊民族是一个擅长做舞台戏剧表演的民族,这个民族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化悲剧和喜剧。古希腊人具有做手势动作和变化面部表情的天赋,这种天赋在悲、喜剧中得到了充分施展。

总之,在古希腊无论是宗教舞蹈、戏剧舞蹈还是模拟舞蹈,舞蹈的基本表演形式有群体的环舞、纵队舞、半圆舞以及直线状舞,舞蹈表现形式简单明了。

第五节 古希腊乐舞艺术思想

古希腊哲学、美学思想曾受到古埃及文化的影响,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如从神话传说来看,神话是原始社会末期和文明社会初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古埃及神话保留着原始图腾崇拜之风,在神话世界里,人是渺小的,无意义的,他们轻生而重死。而古希腊神话则不然,它反映了古希腊人理性精神的觉醒,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人性化的神,在神话中可见到古希腊人对世界的理性思考,也可见到古希腊人对浪漫生活的追求,这是地中海美丽的风光孕育出的特有的人的精神面貌。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古希腊早早摆脱了神灵崇拜的原始阶段,早早步入文明社会。古希腊人认为世界是美丽的,人生是快乐的,要从短暂的人生中去寻找快乐,这是人类对人自身价值的新认识。古希腊神话也是史话,它反映了古希腊早期社会发展状况,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决定了古希腊人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古希腊人善于运用理性思维讨论研究宇宙的本质,以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这就是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起始于公元前6世纪,最早的哲学学派是米利都学派。米利都学派的哲学观点是科学的、唯物的,它发展了古埃及人关于宇宙无穷、物质不灭的思想。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哲学转向形而上学,他们不再关心物质世界的问题,其代表为毕达格拉斯学派,他用数学来阐述哲学,认为万物的根源不是物质,而是数,他把它抽象化了。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变化才是真实,进化或永恒变化是宇宙的法则。德谟克里特提出原子理论,宇宙每一事物和机体都是原子集合的物理学,这是带有唯物主义思想观念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运动代表。他们的哲学思想是真理的、实在的,并存在绝对标准。

与古希腊哲学思想发展同时,还出现一些具有旷世影响的美学思想。如毕达格拉斯学派提出“美是和谐、美的对称和比例,以及音乐理论和艺术净化心灵等问题”,他们从数的哲学来阐述美学问题。赫拉克利特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主张美在和谐,“对立造成和谐”。他还认为和谐分两类,含蓄的和谐和明显的和谐,含蓄的和谐比明显的和谐更有力,审美作用更强烈。德谟克利特是早期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恩格斯说他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注意到美和艺术现象的社会性质,他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的东西。”德谟克利特还提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他说:“在许多重要的事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①但德谟克利特并没有把艺术起源看作是对禽兽的模仿,他认为:“艺术既不是起源于雅典娜,也不是起源于别的神,一切艺术都是逐渐地由需要和环境产生的。”②苏格拉底是早期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喜欢以对话方式传授知识和道德。他的道德哲学的核心是美德,他认为人有三种美德:节制、勇敢、正义,美德的基础就是善的知识和理性思维。他所强调绘画要“描绘人的心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柏拉图是古希腊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从哲学角度研究美学,构成美学体系。他提出真、善、美来概括人类的价值,提出“美是理念”的观点。关于艺术理论,他提出:艺术模仿论,灵感论,艺术的社会作用等。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美学著作有《诗学》和《修辞学》。他的《诗学》建立了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体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他的美学概念“雄霸了两千余年”。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指出艺术的认识价值,在客观、现实世界中寻找艺术和美的本质,他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他重视美与善的关系,但又指出美与善的不同,善是以行动为主,而美在不活动的事物上也可见到。艺术要反映生活,艺术和技艺有区别,强调画家所画的人物应比原来的人更美,艺术作品应是人的理性创造的成果,他不仅肯定艺术的认识作用,也肯定艺术的审美作用。总之,亚里士多德从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对象、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起源、艺术的社会作用等方面全方位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艺术理论,是古希腊美学的集大成者。

古希腊的文化不仅孕育了古希腊的哲学家、美学家,还孕育了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家,如史诗《伊利亚利》和《奥德赛》。古希腊还盛行一种由七弦琴伴奏的抒情诗。古希腊最有成就的文化艺术是悲剧,悲剧产生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宗教活动。“在奉祀春与酒之神狄俄尼索斯的节日,合唱队穿着森林神半羊半人的服装,绕着祭坛歌唱跳舞,演出酒神赞歌或抒情歌合唱队的各个篇章,都是叙述神的生涯故事。”①在古希腊有三大著名悲剧家,即爱斯奇里斯、索福克利和欧里庇得斯。他们创作的悲剧作品影响了后世。希腊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多是讽刺当朝的腐败统治,希腊的喜剧不如悲剧。除了悲剧和喜剧的辉煌成就之外,还有希腊的两位著名历史学家,一是希罗多德,被称为“历史之父”,他到过波斯、古埃及、希腊、意大利,详细描述了希波战争,他的历史书几乎可以称作为一部世界史;另一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的作品主要记述了斯巴达和雅典的战争,是历史的可靠记录。

如上所述,古希腊半岛的迷人风光孕育出了许多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和文学家,同样,也孕育出了古希腊的艺术家。古希腊的艺术最能够代表古希腊的文明,它集中体现在建筑和雕刻人体艺术方面。如希腊的神庙是建筑方面的代表。神庙既是朝拜之地又是避难所。围柱式神庙是神庙的主要样式,在陇间壁、回檐壁和三角形山墙上装饰着纪念性浮雕。在神庙的建筑上表现着希腊的神话。希腊的雕刻是哲学和美学结合的产物,它的雕刻虽然描绘着神,但是带着浓重的人性特点。希腊的雕刻和建筑充分表现了古希腊的“平衡、和谐、秩序与中庸”的美学思想,突出表现了人的崇高地位,最具代表性的神像为菲迪亚斯的巴特农神庙里的雅典娜像和奥林匹亚庙里的宙斯像。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人体是小宇宙,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希腊雕塑《掷铁饼者》是人体各部分比例和谐的代表作。希腊的艺术体现了希腊人的理性精神,它的艺术无论建筑、雕塑都达到了形神兼备乳水交融的境地。

第六节 古希腊乐舞艺术传播

如上所述。希腊美丽自然的环境和气候孕育出了希腊的历史、希腊的哲学、希腊的美学、希腊的史诗、希腊的建筑和雕塑,同时也孕育出了希腊的舞蹈文化。

希腊舞蹈文化从一开始就与宗教结合在一起,但它与古埃及不同。古埃及的舞蹈文化带着浓重的宗教图腾色彩,而希腊的舞蹈文化则不同,它是在欢乐的宗教祭祀舞蹈活动中寻找的一种精神寄托,讨论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途径。古希腊有着优秀的美学、哲学、文化、艺术,同样也有着优秀的舞蹈。古希腊音乐和舞蹈,以及乐舞美学思想沿着丝绸之路传播于世界。丝绸之路之所以举世闻名,就在于它是沟通人类最早文明交流的渠道。在四通八达的文明交流渠道中,包括着古代世界中最重要的两国文化交流,即希腊与中国之间的交流。在古代历史上,西亚与印度也是最早的文明发达地区,但因历史、政治等原因,曾出现过文化断层时期,而只有希腊文化与中国文化保持了代代相传的持久性。希腊代表着西方文明,中国代表着东方文明,希腊文明与中国文明是古代历史上两条文明大河,它们使古代世界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希腊与中国在远古时代是遥遥相隔的两个文明地区,生活在西亚、中亚地区的各民族是这两个地区相联系,相沟通的传递者。希腊与中国的最早交往始见于公元前7世纪历史学家普罗可奈苏斯人亚里斯特亚士所著《阿里玛斯比亚》中的“独自篇”一文,希罗多德转述从西向东,中间有大片的草原,草原地带居住十个民族,其中有塞种人,阿尔及巴矣人,依塞顿人,阿里玛斯比人,希伯尔波利安人,最后一个希伯尔波利安人指的就是中国人。西方对中国的明确记载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旧约》,“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来,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我也使你身穿绣花衣服,脚穿海狗皮鞋并用细麻布给你束腰,用丝绸为衣披在你身上⋯⋯”,“这样,你就有金银装饰,穿的是细麻布和丝绸,并绣花衣”。据朱学勤先生研究“秦国”原音“希民”即si-min,指中国,发音与中国南方吴语当中“丝”音接近,“丝”指即秦,可能根据中国传出的“丝”而得名。①罗马时代对中国记载见于公元50年罗马史学家波庞尼斯·梅拉所记:“亚细亚及东地方有印度人、塞里斯人、斯基泰人。印度地处最南,斯基泰人位于极北,而塞里斯人则住在正中”。②与此相反,中国对西方世界的最初认识则是从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会面的传说开始,而对西方的明确认识则是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先秦时期,东西两方正处在各自发展阶段,以及与不远处的各地区、各民族国家进行交往的时期。因此,先秦时期,东西两方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开始时是局限在各自文化圈内部,随着内部文化交流轮廓的扩展,范围波及到了圈外,希腊文明与中国文明最初的交流就是以这种模式进行的。

希腊文明应从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算起,从历史的共时性来看,正值中国的夏商时代。如前所述,克里特岛文明,尤其是它的乐舞艺术是接受了它的邻国埃及的极大影响形成的,而克里特岛文明又直接被希腊所继承,因此,可以说,希腊文明是在接受了古埃及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而希腊文明传播最大的功劳还在于希腊马其顿帝国的兴起。马其顿人居住在希腊北部,长期以来一直被本土希腊人视为“半野蛮人”。然而,历史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时,马其顿人在菲利普二世的领导下成为世界强国,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大部国土,并将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和中东。在希腊时代五国中最有影响的是叙利亚的塞琉古王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国,这两个王国被罗马人征服以后,便成了丝绸贸易中心。

从幼发拉底河到地中海属丝绸之路西线,希腊乐舞艺术借亚历山大大帝之力传播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