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后记

“丝绸之路”这个既古老,又年轻,既厚重,又靓丽的学术名词,自20世纪初至今已流行多时了,而“丝绸之路戏剧文化”却是很少有人发表过稍有分量及有影响的文章,更别说是学术著作了。

回想我接触此课题也纯属偶然。早在20世纪下半叶的80年代中期,我在《新疆文学》和《新疆艺术》从事文艺编辑工作,出于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歌舞艺术的热爱,更由于对丝绸之路史地文化的关注,我较早地撰写了《丝路乐舞绽奇葩》论文,率先提出的“丝路乐舞”这个学术概念后来被延伸为“丝路艺术”,并与编辑部的王嵘、剡鸿魁等一起选编了《丝绸之路乐舞艺术》和《丝绸之路造型艺术》两本学术论文集,自此我与丝绸之路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多年来,我陆续撰写和发表了与丝绸之路、古代西域、敦煌、古今新疆民族戏剧文化有关的学术论文近百篇。一路走来,尽管我花费了大半辈子时间从事乐舞戏剧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写过许多文字、著作和剧本,参加和筹划过很多相关的学术会议,并申报和完成了一些中外戏剧文化的大小课题,但是我还是特别钟爱“丝绸之路戏剧文化”。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是在拙作《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的。非常感谢新疆人民出版社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华诞60周年,策划了这套大型的“丝绸之路研究丛书”,为我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丝路之旅的机会。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专家学者、丛书执行主编及责任编辑对我的这部书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无论从学术要点的把握还是篇章结构上都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本书的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此书发稿之际,我用曾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书中富有感情的一段话作为收笔,以表达我心中“永远的丝绸之路”:

美丽、飘逸的丝绸之路,宛若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金桥,将神秘的东方与西方各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架设这座彩色桥梁的人们,不是神灵鬼怪,而是横亘欧、亚、非洲的丝绸之路沿途的无数聪明、智慧的各国、各族人民。

李强

2009年6月18日于长安紫薇田园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