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平罗县头闸翰林古镇是两淮盐运使俞德渊的故乡。这个世受黄河(元末明初称 “洪河”)水润泽的昌润之地,早已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一岁一枯荣”的 古牧场,变成了阡陌纵横、绿树成荫的鱼米之乡。这里历史悠久,民安物阜, 为九省通衢之地,地位十分重要,既有广袤的产粮区,也有与岁月日益争辉的 生态林,古镇催人奋进,人建古镇更靓,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面 貌日新月异。这里隐藏着许多你所不知而令人神往的斑斓故事,让我们随着这 篇拙作一同来领略一下吧!

建制沿革和辖域概貌

这是一座古老的县辖镇,明末清初为查汉托护地域。“头闸”之名古已有之, “正闸”之称更早。现有史料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就有“正闸堡” 之称。“头闸堡”名称出现在《宁夏俞氏族谱·集生年谱》嘉庆八年(1803年 )条目;道光八年(1828年)徐保字纂成的《平罗纪略》里有“邑东乡”之称 。因此,我们说它是“古镇”名副其实。地域位于县境东北部,镇政府驻地头 闸街距县政府驻地城关镇13公里。沿黄公路、平头公路纵横交错,新旧昌润渠 、第五排水沟等干渠、干沟由南向北越境而过。1941年4月县设8个区,头闸的 正闸堡和相邻的东永惠堡均属第三区,1949年10月1日建国时仍为第三区;解 放初期改称“平罗县一区新户乡”;1950年5月改为平罗县第二区(头闸为二 区驻地),辖东永惠、外红岗、西永惠、东通平、六羊、渠口、正闸等7个村; 1955年10月撤区并乡置头闸乡;1956年7月外红岗乡并入;1958年9月全县实行 人民公社化,成立黄河公社等4个人民公社,头闸乡并入黄河人民公社,辖域由 合作社改称大队,共辖7个生产大队(全县共35个生产大队),10月设临时党 委,翌年4月设立党委,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1961年5月调整社队时撤销黄河 公社,缩小建制,析设头闸公社和渠口公社,翰林故乡所在的正闸大队划归渠 口公社管辖;“文化大革命”中公社机构曾缀称“革委会”“管委会”,主要 负责人改称“主任”;1984年5月头闸公社改为头闸乡,结束党的一元化领导 ,实行党政分设;1985年3月25日上级下文撤乡设镇,1987年正式建镇,仍然 党政分设。在辖区历次变化中,所辖东通平、永惠、西永惠、头闸、东永惠、 裕民、外红岗(析出立新)、红岗(析出红星)、邵家桥,这些村名和地域没 有发生大的变化。2006年平罗县行政区划调整中,将渠口乡正闸村和原惠北乡 (区划调整中乡建制撤销)双渠村划归头闸镇。现辖头闸村、东通平村、永惠 村、西永惠村、东永惠村、裕民村、外红岗村、红岗村、红星村、邵家桥村、 立新村、双渠村、正闸村13个村委会和头闸居委会。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 1.6万余人。2006年3月22日,石嘴山市人民政府下发了《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 村命名决定》,头闸镇正闸村榜上有名。

查汉托护的来历

“查汉托护①”因蒙古遗军察罕将军游牧至此,护地牧居而得名。明末清初, 宁夏黄河平原由于是沙质土壤,河床不稳定,经常东西移动,两岸不断塌方, 黄河西岸移近平罗县城。东岸地带沙泥淤积,地现土丘,地以土堆数量命名, 故有“三堆子、四堆子、五堆子、六堆子”之称。后来,黄河又向东移了三十 里,三、四、六堆子相继塌入黄河,五堆子被隔到黄河东岸。于是,这里就有 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黄河东移后,河西形成一片河滩地,俗 称河床沉沙平原,一直无人居住。顺治入关至康熙末年,黄河东岸的鄂尔多斯 蒙古族部落,开始在这里游牧并逐渐长期居住;宁夏南部黄灌区的一些少地农 民也陆续迁来开荒种地。黄河两岸宁蒙地方的衙门机构,对这些行为默许或支 持,并逐渐延伸为属地管辖。

话说“查汉托护”还有一则饶有兴趣的故事:据《古西行记》载:传说西夏献 宗李德旺乾定四年(1226年)二月,蒙古雄主成吉思汗讨伐西夏时,由于西夏 迟迟不纳人质,遂领兵10万余人,从石嘴子和陶呼噜滩②越过黄河,经平虏城 由北路攻入西夏城。此时,蒙古大将忽都铁木儿受沙州③诈降之苦后,成吉思 汗大怒,增兵急攻,攻破西夏,乘胜攻克肃州,围住甘州④。当时,西夏甘州 守臣曲也怯律正是蒙古大将军察罕的父亲,察罕从军中遣使向父亲劝降,曲也 怯律找到副将阿绰,摆上酒宴商议投降之事,阿绰假惺惺地同意投降,回府后 却与自己的心腹将领36人商议,大骂曲也怯律为叛臣,并发誓说:“我们世受 国恩,如今正是报国之时,誓与城池共存亡。”于是,阿绰等人分头行动,杀 死了曲也怯律和蒙古军使者。察罕一气之下,带兵攻入甘州城内,杀灭驻守城 里的西夏将士,找到了父亲的遗体,带领兵马离开了成吉思汗的部队,一路顺 黄河漂流而下,来到了鄂尔多斯台地边缘的陶呼噜滩,越过黄河,在平罗古城 以东这片荒原上,按照蒙古人特有的葬俗,掩埋了父亲的尸骨,用马蹄踏平了 坟头,搭起了帐篷,在上面宰杀了骆驼,进行了祭祀,用大量的人马保护起来 ,到第二年春天青草长出后拆帐离去。后来鲜有人知晓此事。从这以后,察罕 的人马在这里过起了游牧生活,他们的后代也躬耕于此。自从察罕大将军定居 以后,这里便长期被鄂尔多斯高原的蒙古人用来放牧。“察罕”的地名也先后 演变为“插汉”和“查汉”。

起初,黄河西岸多以回族人定居为主。后因回蒙两族利益冲突,康熙降旨以察 罕世袭的蒙古游牧部族迁徙黄河以东,在鄂尔多斯台地之上游牧和居住,回族 人口分散迁离此地,从此“河西地荒”。至今,在陶呼噜滩边缘的陶乐地界上 ,还保留有“查汉埂”⑤的地名。为招徕民户、垦荒种田,雍正皇帝即位不久 ,便委派公舅舅隆科多⑥验看了查汉托护之地。隆科多向皇上奏称:“宁夏贺 兰山前查汉托护至石嘴子等处,宽阔一百里,旷野而平,其土肥润,籽种俱皆 发生,其地尚暖,易于引水,如西河⑦、六羊河⑧皆系古旧渠”。并说:“鄂 尔多斯移归套内以河为界,查汉托护之地久属版图”,建议修闸引水,屯垦移 民。据《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宁夏、平罗 两县黄河沿岸一带有宁夏满兵牧场,满兵每名拴马二匹。将军傅良⑨奏准,每 兵实拴马一匹。此项场地多有闲旷,应将平罗场地仍留牧马,其宁夏场地丈勘 定界,听民认垦。”这段文字说明,这里当时确实无人耕种,是一片广袤的草 场,只要有老百姓开垦,满族兵营牧场可以随时让地于民。随着人口的不断迁 居,在河西查汉托护人口密集的正闸设堡,归东永惠堡管辖。《北武当庙寿佛 寺》一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平罗县东永惠乡民 将一组供奉有‘武神⑩’二字的石质香炉捐给寿佛寺。从那时起,在寿佛寺里 同时供奉了一尊鞑靼女神⑪像,每年都有蒙古族善男信女前来进香祭祀。”至 道光年间,这里既有了“武神”,也有了“文神⑫”,只可惜察罕的父亲曲也 怯律及察罕大将军故后,究竟葬在哪个位置?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康熙借篼子的传说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新疆噶尔丹⑬叛乱,康熙皇帝于这年二月初六日御驾 离京,亲率清军坐镇宁夏平息叛乱,期间巡历黄河西岸宁夏平原河套地区。据 《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载:闰三月乙未(5月5日),皇帝离开宁夏城去往白 塔⑭,然后乘船顺黄河北行,随行船只101艘,当晚驻跸尧甫堡⑩;丙申(5月 6日)驻跸流穆河⑯西岸;丁酉(5月7日)驻跸哨马营⑰西南隅之峡河西岸; 戊戌(5月8日)驻跸哨马营;己亥(5月9日)驻跸石嘴子⑱西南隅黄河西岸。 穷途末路的噶尔丹于闰三月十三日在阿察穆塔台仰药自尽,正在巡历的康熙皇 帝接到奏报后,下令班师回京。从上述时间来看,康熙皇帝的船队5月6日经过 查汉托护滩地黄河段。尽管康熙皇帝有庞大的随行船队,但在查汉托护这块地 盘上,还是留下了“康熙饮马湖”和“康熙借篼子”的民间传说。关于“康熙 饮马湖”的故事老百姓有口皆碑,恕不赘述。还是说一说“康熙借篼子”的事 情吧!查汉托护自康熙年后始有回族人定居。传说康熙亲征噶尔丹路过查汉托 护第八站时,因饮水欲向回族农家借篼子打水,由于当时不知道这里回族人的 习俗,故借篼子未成,留下一首打油诗曰:“孤家远征噶尔丹,途经查汉托护 湾;回人家里借篼子,方知人间穷八站⑩”。现在看来,这真的仅仅是个传说 而已,实际当中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拥有101艘航船的朝廷船队,难道还用 得着康熙皇帝下船找水?况且,按照年代推算,即使有个“灵沙”存在,其地 当时也应该在黄河东岸或者在河床中央,何来村庄、水井以及所住人口?其实 ,这只不过是后来老百姓借帝托孤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昌润渠及有关地名的出现

昌润渠,惠农渠最大支干渠之一,在平罗县城以东。清雍正四年(1726年)二 月,雍正皇帝准奏差兵部侍郎大理寺卿通智⑳、户部侍郎单畴书㉑、川陕总督 岳钟琪㉒,带上隆科多和石文焯㉓的奏折,以及他们所绘制的地图,来到了宁 夏北部的查汉托护,开挖惠农渠,将黄河西岸支流六羊河疏凿复浚后,改称“ 昌润渠”,从宁夏、宁朔、中卫、灵州、固原等地招民到平罗垦荒,这里才逐 渐有大量人口迁居,把惠农渠系称“老户”㉔,设老户堡管辖;昌润渠系称“ 新户”㉕,设东永惠堡管辖。在昌润渠口建石闸,名曰“昌润闸”。雍正七年 (1729年)闰七月,通智疏报:“宁夏等属修浚之大渠并六羊改渠,一切工程 告竣,所有新渠、宝丰、宁夏、平罗四县田亩均沾灌溉,请定两渠嘉名以垂永 久。”钦赐大渠名为惠农渠。据《平罗纪略》载:“昌润渠者古绿杨河也,逼 近黄河,筑有长堤以捍水患”“西永惠堡人田会蓝随通智侍郎开垦滩田,决堤 灌水,民各有秋,并筑昌润渠迎水坝退水闸”。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在 昌润渠竣工时,通智还留下了《重修昌润渠碑纪》㉖。他感慨吟诗《昌润渠工 竣恭纪(七律)》曰:“黄河别派六羊通,石闸巍然跨彩虹;激起众流增浪力 ,引开曲水灌田功。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从此遐荒欢鼓腹,群 歌大有慰宸衷。”单畴书也以同样的题目抒发了自己的感想:“辟土逶迤三百 里,建闸开渠跨诸美;告成先竣六羊工,导流吸引黄河水。黄河之水远且长, 溉田灌亩法为良;奔流直下疾如驶,蟠龙一束十尺昂。画夜波涛声浩浩,势激 闸门溅飞瀑;旁通知派悉分流,膏腴万顷彻西效。绣墓如云稼更多,万家沾足 泽滂沱;即今荒服易康衢,圣治应比唐虞过。”清雍正年诗人张资在《昌润渠 工竣》一诗中亦曰:“建闸通渠一水盈,云根蹴起浪花生。泽流原野无边润, 势挟风雷不断声。南亩农人兼暑作,丰年禾稼报秋成。共知乐土恩波阔,击壤 欢呼咏太平。”《宁夏府志》载:“时黄河内平罗治有查汉托护滩地,鄂尔多 斯籍牧马绝居,人樵采脆幕㉗渐移腹里”,这正是当时昌润渠的真实写照。名 人志士法海㉘、程光辅㉙等也都争先恐后赋诗致贺。诗人们对昌润渠修通后, 即将在这里受到润泽的祖祖辈辈的广大老百姓进行了抒怀,这正是我们今天所 看到的平罗县城以东大片肥沃的良田和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富庶人民。话说乾隆 三年(1738年)因地震渠毁,原守灌耕地改由惠农渠的六墩、交济、仁义三大 支渠灌溉。后因行水困难,先后于通伏堡、通义堡由黄河西岸开口引水。乾隆 三十年(1765年)宁夏知府张为旃移口于宁夏县通吉堡(今贺兰县通吉村)东 南至溜山子黄河岸引水,渠长68公里,有支斗渠113道条,灌溉平罗县埂外地6 万余亩,至原惠农县礼和乡永屏村入黄河。清末和民国时期,渠口多次向上移 位。自黄河分出后,向东北流经仍入黄河,筑有进水、退水、分水等闸,通过 两旁分支渠灌溉农田。1956年与滂渠合并,移口于惠农渠阮桥以上建闸引水, 取名为“昌滂渠”。并在正东方向7公里处建分水闸,东为滂渠,西为昌润渠。 1967年将分水闸至蔡家桥(惠农渠第六管理所驻地)段1 1.7公里昌润渠废弃 。蔡家桥新建一座分水闸,桥上路面行车走人,桥下建并行两座分水节制闸, 东侧闸门节制滂渠流量,西侧闸门节制昌润渠流量。自此,旧昌润渠上段废弃 ,新昌润渠从蔡家桥大闸分水,流经头闸街粮站南拐弯处,与原旧昌润渠衔接 ,向北流经惠北、灵沙、宝丰后入黄河。昌润渠自流灌溉六中、渠口、头闸、 惠北、灵沙、宝丰6个乡镇35个村的8万多亩农田。

说起这里的地名也很有意思。受惠农渠和昌润渠润泽,出现了一些很有寓意的 地名。平头路惠农渠大桥还称“通平桥”,桥东地称“东通平”,民以赵姓居 多;昌润新旧两渠入流之地称“双渠”,民以邵姓居多;昌润渠穿流之东西两 地永得实惠,地有“永惠”“西永惠”“东永惠”之称。永惠民以王姓、雍姓 居多;西永惠民以田姓居多,地名在昌润渠初修之时就有;东永惠民以包姓、 王姓居多;得实惠而民享裕如,地有“裕民”之称,民以安姓居多;靠近河边 曾有大片红柳丛生,故有红柳岗之称,回族人口聚居地称“红岗”,当然也就 有了“外红岗”之称,民以何姓、张姓、马姓居多;唯“邵家桥”是个特例, 据说当年邵左、邵中、邵右三兄弟自山西大槐树迁居宁夏后,以邵中落户修桥 而得其名,民以邵姓居多。至于“立新”,那是上世纪“四清运动”中从外红 岗村划分出来的一个村子。

道光十六年(1836年)九月,俞德渊的灵柩安葬于昌润渠南畔。1967年,昌润 渠从蔡家桥闸分水后,翰林墓所在的昌润渠中段废弃不用,当地老百姓就在废 渠上取土。据传说挖出了一支一缸粗的芦草根,人称“龙根”。芦草根被砍断 后,流出来的是鲜红的“血”,人们便说这是真龙天子的一根支脉,直通翰林 墓。在这根“龙脉”上还有一座芦苇茂密的“龙坑”,湖水清澈见底,蛙鸣蝉 吟,鱼翔浅底,民间有《龙坑沿和金马驹的传说》(来丰宗文稿)。自从龙根 被砍断后,湖里常年干枯,各种小动物都不见了。

头闸街上的寺庙和学校

古老的“查汉托护”中心地带分布着十多座古寺庙,供奉着各路神仙。其中, 头闸街最为集中。曾在头闸生活了40多年的石嘴山市政协原副主席黄占福回忆 说:历史上头闸镇,更确切地说应该叫“头闸街”,矗立着4座古庙。按东西南 北的方位来讲,东面的庙叫“太上老君庙”,平时乡邻们称“老君庙”,位于 东永惠村二队路口中央,“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南面的庙叫“龙王庙”, 位置在昌润渠改道前的西坝一侧,地界属头闸一队范围,距离俞翰林墓二三百 米,因取土造地,遗迹现已不存,遗址上曾建生猪收购站,名曰“猪场”;西 面的庙叫“娘娘庙”,原址在头闸镇政府楼向西100多米处的路中央,“文化 大革命”中被毁坏,1980年当地群众在现址发愿重修,竣工后改称“观音寺” ;北面的庙叫“关帝庙”,位置大致在现头闸中学操场北侧,原学校平房会议 室处。这4座庙我小时候都去过,“老君庙”过去就在我们生产队(指东永惠二 队)的路口,我们还经常到庙里捉麻雀,“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上世纪80 年代群众自发新建,近年来又重新翻建,在距头闸街口约300米的头灵路(头 闸至灵沙)西北侧,新建的“老君庙”更名为“东太寺”;“娘娘庙”香火最 旺,“文化大革命”前周和尚(法名“释界玉”)是庙里的住持,每年都要举 行庙会,届时四乡八邻的善男信女前来敬香拜佛,求子求孙,祀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龙王庙”和“关帝庙”拆毁后再未重建。传说4座古庙的中轴线中 点是等距离,这也可以说,四座庙为乾隆年同时期建造,俞德渊在关帝庙读完 了私塾。《宁夏俞氏族谱》载:“府君九岁入塾,嗜读甚勤”,所入之塾当为 “关帝庙”私塾,俞德渊九岁时已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也就是说:俞 德渊九岁时就已经有“关帝庙”存在。那么,这个时候其他几座寺庙也应该存 在。“娘娘庙”里还曾藏有落款为“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五日”的铁磬一件(见 彩图)。其他庙宇如头灵路北侧的“姬积庙”(据传以姬姓人士积德建庙而命 名)、田家营子(在西永惠村)东南的“文昌阁”(后又建修)等,在“文化 大革命”中均被毁坏,唯有镇南十余里沿黄公路西侧的胡家庙(今分水闸村雷 祖庙)是这里唯一幸存的清代古建筑。

尤其值得一书的是,俞德渊就读的设在“关帝庙”里的私塾。民国初年改建为 “头闸小学堂”;解放初期改称头闸完小后,将其大殿的前殿改成教室,校长 和老师加起来共有3人,学生10余人;1、6年级合班,2、5年级合班,3、4年 级合班,每班有学生4、5名,实行夏耕冬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黄自 良、秦世堂、阎尚全、马寿骥、陈安邦、佘思明先后担任校长,解放初期从这 里毕业的小学生有:张明、陆魁、靳福成、王玖功、王忠、赵恒川、邵银花( 女)、陆兰芳(女)、张兰英(女)、栗国槟、徐光金、李正明、李生枝、杨 风刚、郭珍、王化清、陈光清、杨万华、王永珍、施金玉等人。“关帝庙”大 殿前左右相距40米之间的两棵几十米高的白杨树,人称“翰林树”。西面这棵 树由于折腰发杈分为两株,经僧人多年修剪长成了钻天材,人称“双株共竞” ;东面那棵树单株入云头,树围有七八人合抱之粗,树洞里可以出入小孩玩“ 藏猫猫”游戏。树上挂有一口古钟,由僧人司敲,私塾里靠它掌握作息时间。 相传当年俞德渊的母亲去世后,他解职丁忧,从江南捎回两棵树苗栽种门前, 一直由僧人呵护。这两棵大树远在县城都能看到,因此,招得成百上千只鸦鹊 整天鸣叫,好不壮观。这两棵苍老的白杨树,积淀了古老的翰渊文化,把小小 的古镇与金碧辉煌的帝宫和青山绿水的南国天府联系在一起,从而有了神话般 的传说。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文明伴着愚昧和粗野。上世纪70年 代初,这里被扩建为中学,学生数量大为膨胀。为了解决学校桌凳缺少问题, 忍痛将这些标志着“成材了”的“翰林树”伐为木材。从此,那两棵象征查汉 托护骄傲的标志树,永远地离开了人们的视野。

时间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受翰渊文化的滋养,头闸翰林古镇大兴教育,人才辈 出。1964年兴办头闸农业中学,后与黄河农业中学合并成立了头闸中学。1972 年3月升为全日制中学,近在咫尺的公社文化馆累计藏书近万册,这在当时十分 混乱的“文化大革命”中,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这期间,正处在国家人 才高地青黄不接的特殊时期,以冯全仁校长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如 张海滨、李大民、丁祥孝、聂美玉(女)、陈泰斗、方成业、俞安民、李元功 、冯月霞(女)、梁铭、孙凤英、刘万元、赵宝秀等等,以头闸中学为基地, 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为社会输送了近万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制度恢 复的头几年,就出榜考生百余人,其中80%%以上都被输送到高等学府继续深 造,升学率和就业率高达90%以上,双率冠盖县首。我和俞行芳在翰林古镇共 度十年寒窗至1975年夏天高中毕业,同班时有同学53人(以姓名笔画为序): 马燕(女、回)、马学华(回)、王俊、王玉虎、王兰香(女)、王宗堂、王 学清、王尚智(病故)、王淑珍(女)、王德业、刘占川、刘学义、刘国礼( 交通事故去世)、田生清、田金铭、叶生儒、关梅芳(女)、孙建敏(回)、 孙淑芳(女)、朱月龙、陈学华、陈金录、李风荣、李兴国、李兴录、吴汉金 、吴克惠、吴英水、吴学贵、吴慧萍(女)、余炳河、张生云、张进仁、金玉 忠(回)、杨正功(回)、杨术斌(回)、柏永华、赵义、赵生林(交通事故 去世)、赵和平、赵淑华(女)、赵淑珍(女)、赵银山、党伏银(触电去世 )、高树仁(病故)、徐风英(女)、徐邦祥、黄月英(女)、黄风玲(女) 、梁巧英(女)、阎文、靳月英(女)、裴占仁。时任校长冯全仁;班主任老 师张海滨(语文);任课老师主要有丁祥孝(数学)、梁铭(数学)、李大民 (物理)、聂美玉(女、化学)、方成业(俄语)、冯月霞(女、政治)、张 九儒(地理)、刘万源(音乐)、赵宝秀(体育);十年寒窗所经历的班主任 老师共有杨秀英(女、小学)、马旗鸿(女、小学)、李元功(初中和高中阶 段)、张海滨(高中阶段)4人。头闸中学鼎盛时期有在校师生近千人,曾以当 地教育中心冠盖一县,这是我们人生中感到最为高兴和荣耀的一个阶段。宁夏 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何学清当年的班主任老师俞安民先生曾在《 忆头闸教学三年》一诗中写道:“为师从教越三冬,粉笔耕田任北风。忧乐常 存天下事,甘苦自随意态平。人生栈道累多少,涉足江河水浅深。忽见当年落 脚处,桥头看水见鱼踪。”(原载俞安民著《风丽如歌》)

我从头闸中学毕业一年后进入了公社业余文艺宣传队,到1977年7月宣传队共 有孙德升、吴汉金、黄学贤、张生云、徐光英、赵和平、田光兴、刘占川、俞 进、王治国、孙建敏、马淑萍、孙学霞、张英、赵萍、王淑珍、阎萍、段永花 、王秀珍、包随文等20名队员,其中有50%为头闸中学毕业的学生。公社派驻 的带队干部为马维汉和陈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