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这是一篇尚未完成且无定论的学术探讨性文稿,它是一篇仅仅代表个人观点的潦草之作。笔者在文稿中尽管对华夏俞姓宗族源流作了一些探究,但由于资料缺失且无法补救,存在文字不够流畅、内容不甚连贯、所举证据支撑观点不够有力等文弊,个别观点甚至牵强附会,较难表情达意,自视为井蛙之言。由于翰渊文化追根溯源的需要,通过痺文兼探宁夏俞氏源流,用这种方式提出问题,提供一条通幽曲径,求得商榷和讨论,意在抛砖引玉。欢迎读者在发出质疑的同时提出不同见解。

华夏俞姓宗族探源

俞姓在宋代《百家姓》中排名第57位;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中位列第117位,人口总数大约192万人,占全国各民族人口总数的0.12%,但它却是华夏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姓氏。俞姓作为我国最古老姓氏之一,从古至今闪烁和绽开着繁星般的花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杰出人物和优秀人才辈出,传承着一条深邃无比的姓氏渊源。

关于宁夏俞氏源流的问题

让我们以《宁夏俞氏族谱·序》中提到的俞岐伯、俞寿翁、俞廷玉父子等几位历史人物为线索进行探究。

(一)岐伯及俞姓起源

清代学海堂书院山长高学耀先生在《宁夏俞氏族谱·序》中写道:“溯古初,若轩黄之臣俞岐伯之以良医名赵宋之朝。”俞姓起源于五千年前太古时代的轩辕黄帝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医家岐伯。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太古有岐伯、俞跗[fù],中世有扁鹊、秦和,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暗昧。”说的是始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太古经脉医学与经脉技术,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辉煌之后,到了两汉时期终于失传了。这里所提到的岐伯和俞跗,便是我国古代经脉医学大师中的俞姓人物。另有资料记载:“因岐伯后裔有名医俞跗,故后人常认为岐伯姓俞。”俞岐伯是数千年来中国俞姓尊崇的始祖,他不仅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外科技术,而且还创立了中医五味理论①。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传》中提到的轩黄良医俞跗,其实就是俞岐伯的后裔。

俞跗医术高超,传说他在一次过河时,发现一个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他挡住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脉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发现发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传说五千年前,中华大地最大的两个部落展开了一场争夺天下的大战,一个是以黄帝为统帅的炎帝部落,一个是以蚩尤为首领的蚩尤部落。两大部落兵马相当,势均力衡,这场上古时期最惨烈的战争,足足持续了十个春秋,每个阵营都是伤兵满营,但仍然是不分胜负。黄帝让首席太医岐伯赶快想出一个快速医好伤兵、提高战斗力的好方法,岐伯推荐了俞跗。俞跗一不用针,二不用灸,三不用药,四不用酒,只在脚上找到一些神奇的特效穴,点拨之间就治好了伤病。俞跗首先治好了先锋大将军“风后”寸步难行的腰伤,紧接着又医好了一批又一批伤兵,及时地补充了兵源,“风后”很快领兵冲垮了“蚩尤”阵营的防线,黄帝部落一举歼灭了蚩尤的部落,平定了天下,成为中华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天下的帝王。这就是俞跗摸脚定天下的传奇故事。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遇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

中华俞氏始祖俞跗画像

(二)宋赵之臣俞寿翁

高学耀在《宁夏俞氏族谱·序》中称其为“以循吏称逮”。俞寿翁,名廷椿,亦作庭椿,字寿翁,生卒年不详。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及第,历官南安簿、古田令。秩满,充金国礼物官。还朝,特旨差江西安抚使干。后又任新淦令。多大志,博通经术。治学不受先儒经传疏释束缚,敢于抒发己见。开创《周礼》研究中“《冬官》不亡”的新学派,对后世颇有影响。撰《北辕录》(已佚失)等流传于世,记使金时所经山川、人物、言语,及可考据以备采闻的事物。在侈谈心性、天理的理学潮流中,竟专言实事实功,可谓别树一帜,是陆九渊门下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弟子,其不囿于成见的精神,对促进理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三)俞廷玉父子

均为明朝名将,建立奇勋,功绩封侯,太祖倚为左右手。俞廷玉,名秀一,字廷玉,元代江淮行省安丰路安丰县②人。明河间郡公。其先凤阳临淮③人。元至元元年(1335年)七月,元顺帝在右丞相伯颜支持下,大兴燕铁木耳宗党之狱,致使诸多无辜者惨遭杀戮,身为皇族至亲的燕铁木耳,遭诽谤并被黜免离京,携家人避祸徙居江安丰县;至正十二年(1352年),红巾义军袭击安丰,燕铁木耳的后裔深思家族屡遭朝中迫害,社稷腐败更难以为继,遂与众兄弟相约,聚于庐州④以南的凤锦桥岸,并深感若是兄弟常聚,其风险太大,难逃被追杀之厄运,又最易暴露身份,便隐姓俞氏,名廷玉,折柳喻“同族同心,永相留(柳)念,繁衍世族,落地生根”。至正十四年(1354年)俞廷玉及其子长子通海、次子通源、三子通渊等结寨巢湖。至正十五年(1355年),俞廷玉侍驾渡江有功,在攻取安庆时阵亡,赠龙虎上将、上护国同知枢密院事。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十一月,追封为河间郡公,谥武烈,葬南京雨花台区戚家山⑤。

(1)俞通海(1329-1368年),字碧泉。元至元四年(1338年)随父避祸徙居庐阳巢县。历任秦淮翼元帅,佥书枢密院事、同知,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和江淮中书省事,父子四人中功劳最大,在大明王朝建立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钦赐田产、金银和布帛。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建都金陵,称洪武元年。俞通海病入膏肓,朱元璋在亲临探视时,察其“死难瞑目”,知其是为

虢国公俞通海画像“无后”而悲。遂当即敕封其女为“金花公主”,正式赐婚给周大山,并改周姓俞入赘,以续俞氏之宗。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改封俞通海为虢国公,谥俞忠烈公,许享太庙,筑坛鸡笼山祭故功臣,俞通海位列第一。妻于氏封虢国夫人,唯遗一女为太祖收养。金花公主的后裔一直以“长房”身份聚居于俞府大村东南20余公里处的炯炀镇大、小俞村,后裔二三百人常年供奉俞廷玉父子四人画像,每逢年节均顶礼膜拜。

(2)俞通源(1332-1389年),字佰川。被朱元璋封为侯爵的28位大将军之一。洪武四年(1371年)从廖永忠伐蜀,又从徐达出塞,抚甘肃,皆有功。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以虢国夫人于氏卒而诏返京师。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春诏还乡,赐钞五万,置第于巢。未行,二月二十七日以病薨[hōng]于金陵家中,享年五十七岁,赐葬江宁县聚宝山。妻吴氏封侯夫人,子一女三,男曰祖,病不能嗣。逾年,追论胡党,以通源死,不问,爵除。

(3)俞通渊(1335-1399年),字朝理,明越西侯,谥襄烈。至正十二年(1352年)江淮兵起,随父兄招集义旅,保卫乡曲。至正十四年(1354年)入巢湖结水寨,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归附朱元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太祖赐荣禄大夫,封越西侯,诰授世袭,颁誓书铁券。随父从兄征战历经朱元璋(洪武皇帝)和朱允炆(建文皇帝)两朝帝王。建文四年(1402年),俞通渊等124人被列为“建文间死节之臣,不二心之士”。据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⑥载:“俞通渊只身宦游陕甘,征战隆德六盘山,立栅守开城。”说明当时他就活动在西北一带,应当与宁夏俞氏有着密切渊源。《明实录宁夏资料辑录》载:“洪武二年四月乙酉⑦:‘大将军徐达师至靖宁州,故元知院杜伯卜哈遁去。达遣指挥潘某将兵追之,不及,获其人马而还,乃遣人招之。复遣兵徇下隆德县。明日,师度六盘山至开城。谍报故元豫王驻西安州,遂令平章俞通源(应为“渊”——编著者注)立栅守开城,移兵趋西安,次于海那郡(广本作“海郡”),遣右丞薛显将精兵五千人袭豫王。豫王遁去,获其人口、头目及车辆而还。’”这段记载文字说明俞通渊在大明王朝建立后,曾以平章政事的身份,继续征战在陕西西安至宁夏六盘山一带。这是在《董国华俞盛初先生墓志铭》中,关于“明季始隶籍陕之宁夏”的有力佐证。这可能也就是俞氏家族为什么从安徽来到陕西和宁夏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暂据推测,俞德渊家族很可能为俞通渊后裔。

关于俞天义和俞天申的巧合之处

平罗翰林俞德渊的曾祖父为俞天申;宁夏望族俞益谟的祖父为俞天义。在史海中徜徉笔者偶见其巧合,记述如下,任凭玩味。

(一)银南俞氏俞天义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⑧,据《俞都督益谟墓志铭》⑨有载“始祖伏四公从明藩封,护卫关中,授西安前卫指挥使司,遂居咸宁⑩”,“宗兄与策系同河间宗谱兄弟也”。俞天义的父亲俞大河携母曹氏,由咸宁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⑩,入籍宁夏。俞天义的妻子张氏,生长子俞君辅、次子俞君佐(早逝)、三子俞君宰⑩。俞君辅,字劻宁,俞益谟之父,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葬于青铜峡胶泥沙滩。妻赵氏,生俞益谟后中年早逝。俞益谟(1653-1713年),字嘉言,号谵庵,别号青铜君。清朝将领,清初宁夏广武营人,官至湖广提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皇帝为了隆重庆贺自己的60大寿,诏谕全国已满60岁获罪官员,凡能来京祝寿者,俱著恢复原品,赐御宴。俞益谟放下自己的60寿庆,即时赶赴京城给皇上贺寿。他在京又一次受到康熙召见,并向皇上“呈进方物”。康熙不仅开恩赐还了他的顶戴,还顾念其功劳加封荣禄大夫(一品散官)荣衔。大庆当日,俞益谟参加完贺寿典礼之后,回到寓所等待御赐寿宴之时,因连日劳累和兴奋猝逝于馆舍,享年60周岁,归葬于宁夏广武营城西南3里的荫子山⑬。俞益谟妻张氏生一子俞汝钦,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中武举人,功授例补按察司副使道,捐资修牛首山寺庙神禹洞⑭殿宇和广武城“黄行桥⑮”,俞益谟副室秦慈君生子俞汝亮,俞益谟侄子俞汝冀。俞益谟先祖均以谟贵:曾祖父、祖父、父亲都被追封为荣禄大夫;曾祖母、祖母、母亲及其妻张氏和副室秦慈君亦均被封为一品夫人。

(二)银北俞氏俞天申⑯

俞德渊曾祖父,以曾孙德渊贵,追封中议大夫,一妻两妾,分别为姬氏、李氏和朱氏,均封太淑人。在《宁夏俞氏族谱序》中说:“俞氏之隶籍宁夏也,其先本江左⑰无为州⑱望族,明季⑲宦游甘肃,遂家于宁夏⑳,后复迁于宁郡之平罗迄于今。”在《宁夏俞氏族谱·凡例》中有“宁夏府城西门外,唐渠坝下张宅后葬坟九冢,每年清明节前,族人前往祭扫,相传即安徽宦游之祖墓”的记载。这说明其先祖当为巢湖俞府大村(俞马村)之俞氏,他们可能是俞廷玉父子后裔,而且最有可能的就是俞通渊宦游固原开城后所遗直系后裔。俞氏家族从俞天申开始三代单传。俞天申的儿子俞灏,字百川,出生于雍正初年。虽“经术淹通,潜志未显”,但以其孙俞德渊贵为“中议大夫”。俞百川一妻三妾,任氏、怡氏、达氏、杜氏。杜氏生世隆,字盛初,父以德渊子贵,诰赠中议大夫。俞世隆生有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长子德涵“贸易西域,藉谋余利”,以其弟陶泉公贵,诰封中议大夫;次子俞德渊;三子俞德源,以俞思益衔晋赠朝议大夫;四子俞德洵,以俞思益衔貤赠奉政大夫;五子俞德清,以俞思益衔貤赠奉政大夫。

在宁夏的不少史学著作中,都记载有俞德渊和俞益谟两位清代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研究结果发现有以下几处相似之处。其一,在俞德渊和俞益谟的祖先资料中,均有关于“河间郡公”的记载;其二,俞德渊和俞益谟的史料中都有先祖宦游陕西甘肃,入籍宁夏的记载;其三,俞德渊的曾祖父俞天申入籍宁夏县,复迁平罗县,俞益谟的祖父俞天义入籍宁朔县㉑。不妨冒昧模拟其宗族脉络,便产生一个大致的世系链条(学术臆测,仅供参考):俞岐伯→俞跗→俞执→……俞寿翁→……燕铁木耳→俞廷玉→俞通渊→……俞伏四→俞大河→银南俞氏俞天义→俞君辅→俞益谟→俞汝钦、俞汝亮、俞汝翼;银北俞氏俞天申→俞百川→俞世隆→俞德涵、俞德渊、俞德源、俞德洵、俞德清(附《宁夏俞氏先祖源流模拟世系图》供参考)。据俞氏家族史料研究者俞行芳先生分析:“现银川掌政镇河村为我俞姓另一分支,原分南北两庄,‘南庄,先世长房子孙居宅;北庄,益(指俞思益)生世生祖居宅。’对镇河村俞姓作进一步考证,或许能有新的发现,但可能很难考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