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在山丹劳务输出过程中,第二建筑公司(山丹县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三建筑公司、工合山丹建筑公司、山丹县裕祥建筑工程公司、山青建筑工程公司等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这些建筑公司因其资质较高、用工规范、技术人员素质好,为全县有组织、成建制劳务输出提供了保障。1988—2008年,仅山丹县建筑工程总公司总收入达六七十亿元,年均收入3亿多元。

山丹县建筑工程总公司 山丹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1986年,2000年9月交由县劳务办管理,同年更名为山丹县建筑工程总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拥有工程处18个(后变更为19个分公司),年用工人数1万多人(90%为山丹人),形成省内外劳务基地二三十处,主要为新疆4处(都善、哈密、乌鲁木齐、库尔勒)、省内7处(张掖、高台、酒泉、嘉峪关、敦煌、兰州、临夏)、青海6处(花土沟、格尔木、盐湖、柴达木、茫崖、冷湖),成为全县劳务输出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公司下属的第六分公司,在能人石文南的带领下,至2008年有施工队21个,职工6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32人),各类持证上岗人员230多人,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年产值2800万元。公司下属的十三分公司,在能人梁有勤的带领下,经过多年创业,在青海建起2个建筑施工队,固定资产达1000多万元,年产值1200多万元,常年吸纳务工人员250多人。公司下属的第十八分公司,在能人丁述文的带领下,一直在青海油田等地创业,至2008年企业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年产值200多万元,从业人员100多人,并接纳多名家庭困难人员到企业就业。此外,总公司下属的第二、七、十一、十二、十五、十六分公司在陈希虎、吴锋钧、李文新、刘希凯、郭勇士、郭茂林的带领下,也承建了大量工程,为山丹劳务经济做出贡献。

山丹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前身为1977年成立的位奇建工队,在芦堡村张启仁的带领下,靠13块架板3把瓦刀200元现金起家,承揽修民房、盘炉灶等小型修建工程,后拓展市场并成立山丹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成为拥有从业人员500多人的工民建二级施工企业。后张有岳接手经营管理,承建本地和外地的工民建筑、公路、水利等工程,2008年后业务范围从青海、新疆扩展到西藏等地。曾获甘肃省“2012年度民营企业100强”称号。

甘肃裕祥建筑工程公司 在城北村王兴国的带领下,逐步做强做大,后王积明接手经营管理,成立甘肃裕祥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本县和外地建筑、公路、农田水利等工程,仅2012年就吸收城北村及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五六百人,年发放工资1000多万元。2010年6月,企业获甘肃省国土厅“工程质量优秀奖”。

甘肃山青建筑工程公司 前身为1995年组建的工程队,在王城村王仁荣的带领下,在本县及内蒙古等地从事建筑工程。2008年注册资金4500万元,成立甘肃山青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省内外建筑、公路、水利等工程50多项,优良率达80%,年完成产值4000万元以上,上缴税金1100多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复员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18人,年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200多人,员工平均年收入3.5万元以上。获得“甘肃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管理协会理事单位”“张掖市建筑工程文明工地”等奖项。2013年,王仁荣获“第三届张掖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张掖市“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奖”。

甘肃国力路桥工程公司 从1983年开始,在拾号村邹国礼的带领下,从事公路建设等,2003年成立国力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为公路、市政建设二级企业。至2008年,企业资产达3500余万元,其中设备等资产2000多万元,施工队伍发展到三四百人。

此外,高庙村马进岚在嘉峪关建起的建工队、汪庄村雷克兴组建的洮河富源水电开发公司、郑庄村何发祥组建的建筑工程队、孙庄村孙鹏成立的玉门隆基安装公司、山湾村刘兆玉组建的施工队、西屯村黄东升成立的东升工程公司、西屯村黄汉军成立的甘肃张掖军盛建筑工程公司、新开村卓友成立的青海兆丰建设工程公司、上寨村张志品在青海刚察县创建的大型砂场、煤矿及潘庄村朱立国成立的佳艺劳务公司等都是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建筑工程队。

【新闻作品选载】

千里“西征”闯富路

刘文兴

山丹有支“西征”劳务大军,他们不怕劳苦,遍布千里之外的青海、新疆等地,11年总收入逾亿元。仅去年全县劳务总收入就达1747万元,高于全县乡办工业全年的总产值。

1979年,清泉乡郇庄村的农民通过亲友在柴达木盆地的青海西部油田找到烧石灰的副业,30多人一年能搞到万把块钱,这对刚刚解脱束缚但仍未摆脱贫困的农民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随即位奇乡芦堡村、东乐乡静安村的农民也跟着走出了家门。

翻过当金山就进入柴达木盆地,“抬头不见天上鸟,低头不见地上草,风吹石头跑”。在这样的环境中,要站稳脚跟得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还不算,面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四川、江苏等省的劳务大军,显得又很落后。最初,山丹人只能搞些拉运沙石、挖沟平地一类的粗活,但山丹人朴实诚恳、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在8个省区劳务大军的队伍中,山丹人经过不断摸索、学习、前进,经营能力和劳动技能逐渐提高。油田在花土沟有座砖厂,管理、技术一直上不去,山丹人把它包下来,10年来烧出的砖一直是“抢手货”。目前,山丹人已在那里办起了建筑、建材、水泥预制、木材加工、运输、石棉矿等50多个企业,固定资产达1500多万元,在那里牢牢地扎下了根。

山丹劳务大军“西征取金”给本县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芦堡村,11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相当于农业收入的8倍,在青海基地还有140万元的固定资产。村上从劳务收入中提留100多万元,修学校,建剧院,铺油路,架电通水,兴办企业,增加农业投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人均纯收入由200多元增加到756元,粮食总产由50万公斤增加到96万公斤。

静安村劳务大军还带回了比金钱更为广泛深刻的东西。这个村有500多劳力外出干活,回来后说话办事豁达多了。穿着、居室讲究了起来,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发生了变化,旧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西征军”还带来了辐射效应,现在山丹生产的钻井泥浆助剂、铸铁管、工业陶瓷管、烙画、面粉、地方小吃等都在那里有了市场。

针对自发、分散,劳务输出缺乏管理的情况,山丹县主动与那里的主管单位和地方政府联系,设立办事处作为“西征军”的前线指挥部,对劳务大军统一领导、协调管理、正确引导,保证了全县劳务输出健康有序地发展。

目前,这支“西征军”信心百倍,主动同好多国营大企业联合,决心继续西进,把劳务战线拉得更长。

(原载《甘肃日报》农村版1991年10月4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