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2月11日遭受7.3级地震,城区民宅、机关、庙宇多数毁坏。中共山丹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进行改建或新建。县委以土木混合结构新修房屋60多间,县政府改修房屋70多间。新建山丹初中教室、宿舍1000多平方米,东街小学教室8幢1540平方米。全城新建改建房屋总面积达2.46万多平方米。1956至1957年建祁连堂剧院和电影院。1958年后,城市建设发展更快,先后建起展览馆、新华书店、邮电局、县医院、大什字4个门市部、供销社和山丹师范、农校等,全城修建的单位和部门达60多个。1959年建起面粉厂四层制粉楼,县委四层办公楼,开始出现了高层建筑。10年间新建面积达7.194万平方米。同时,焦化厂、铁厂、水泥厂、耐火材料厂、食品厂、造纸厂、玻璃厂、驻军营房、火车站相继建设。东起焦化厂,西至西门外,南起周家台、北至火车站,新的建筑群,连属成片,今在建面积4平方公里,比原城址扩大了2倍多。

1980年,成立县城市建设局,1983年改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加强对城建工作的领导。依据县城的原有格局、水文地质、气候特征、人文风俗、经济状况及发展前景,作出全面规划,有领导有步骤的进行县城建设。1978至1988年,山丹一中教学楼、培黎学校教学楼、县医院门诊楼、中医院综合楼、东街百货楼等先后建成。城区内供水管道、沥青路面、输电线路均已配套,初具现代县城规模。

一、城区道路建设 1973年,东、西、南、北四大街和王什街、隍庙街铺筑沥青路面,整修树沟、排水沟、镶砌条形水泥台阶,人行道铺设水泥砖,总长4.4公里,投资12万元。1982年,国家投资,职工、市民义务劳动,新开和延伸城区道路6条,即北大路、北环路、青年街、仓房街、文化街、清泉路,于次年全部铺筑沥青路面,总长达3.75公里,投资50多万元,投工值达6万元。1987年又改建南环路,辟通文化街南端,与南环东路连接,全长1.4公里,投资12万元。

二、城区供水 1971年前,县城生活用水依赖二坝、四坝渠水解决,后因源头打井和建设工厂,逐渐干涸。1972年初,建城区供水管道1.2公里,设供水房4处,由面粉厂机井抽水,日供水量为80吨。1981年成立城区饮水工程办公室,采取单位集资、财政补贴的办法,筹资30万元,在县水电局院内建成50吨水塔一座,埋设直径400、200、100、50毫米的管道7.2公里,配深水泵2台,日抽水能力1440吨,实际送水能力1040吨,最大供水量1000吨。设供水房8处,供1.8万人用水。是年9月,县政府颁布《山丹县自来水供水管理办法》,对供水、计量、收费和违章等事宜做出明确规定。水费标准:集体用户每吨2角5分,居民每担2分,1983年每吨水改为3角7分。

为适应城市发展,1988年开辟南湖水源区,打井2眼,铺设管道4.3公里,建蓄水池2个,容量500吨。设计日抽水能力0.7万吨,实际送水能力日0.5万吨,最大供水量0.7万吨。水质符合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城区防洪 城址处于古弱水河畔,南北东均有高山和丘陵,山洪流向多集中于城址,加之植被稀少,黄土砂石裸露,一遇大雨,山洪直泻则危及城区。历史上有大水毁城的记载,1952年、1958年都出现过洪水险情。1953年在小东门外建“拐坝”防洪工程200多米,1980年建东门外防洪渠,全长1.6公里,渠口宽8米,底宽4米,深度平均2米。1986年将东关山丹河防洪堤坝改造为水泥浆砌石,全长0.6公里,高2.5米。还配合铁路、公路建设,对所有桥梁、涵洞以及防洪渠堤都疏通加固。

四、城区路灯 1973年城区道路改建,由城关镇主管在大南街、胜利街、隍庙街、东街架设水泥杆路灯。1980年对原有路灯进行改建和更新,到1988年在12条主要街道上安装琵琶灯、高压钠灯和水银灯。其中南街18盏、北街6盏、文化街8盏、胜利街12盏、隍庙街3盏、仓房街2盏、北环路15盏、西街11盏、东街18盏、青年街12盏、东环路2盏,共计照明道路8.2公里。

五、城区供热 我县习惯用煤炭取暖烧饭,一到冬天,城区烟雾弥漫,空气污染。县政府办公大楼于1981年建起锅炉房,安装2吨、4吨锅炉各一台。1987年与卫生局大楼连片供暖,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随后医院、山丹一中、培黎学校、县招待所、各厂区都安装锅炉供暖,至1988年,有各种锅炉23台。近几年,烹饪、取暖兼用的家庭小型暖气也有发展。

六、现代建筑

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位于北街西侧,始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3725平方米,砖混结构,主楼4层出檐平顶,南北为3层平楼,上顶水泥抹面,前门向东,4个方形水泥大柱架起雨廊,整个外形庄重雅素,为山丹县最早的高层建筑。同时建起700多平方米的2层职工宿舍楼1幢,砖木结构的会议室、领导办公室共4幢,门窗均系木套圈双层,内铺木质地板,水暖、卫生设施齐全。还有食堂、宿舍、车库共达2000多平方米。1960年,办公楼主体工程完工后停工。1970年221部队安装门窗及暖气设备使用。1981年4月,县委、县政府迁入办公。

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 位于文化街西侧。1980年路易·艾黎将其收集的3800多件文物捐赠山丹,由省人民政府拨款,兴建陈列馆,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1平方米。1981年奠基动工,1982年落成。正馆为9间2层中西结合式的砖混建筑,硬山出檐,前后均有外廊。1984年续建两侧厢房各6间,砖混结构,卷棚前廊,整个造形雅致大方。主楼悬楚图南书写的“山丹县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匾额。1982年6月9日举行开馆仪式后,中外人士参观者颇多。

山丹培黎图书馆 坐落在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北面,于1983年9月兴建,次年正式开馆使用。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砖混结构,钢筋圈梁。南北均有长檐雨廊。内分设藏书库,报刊、期刊、儿童3阅览室,借阅室、采编室、办公室等,大厅内有何克的胸像,馆名由书法家周而复书写。

艾黎与何克陵园 原培黎工艺学校英籍教导主任乔治·艾温·何克,于1945年因患破伤风逝世,安葬于山丹县城南门外,辟陵园,建亭立碑。1979年重修,面积2200平方米,入园门向南14米处,建纪念亭,内置何克生平纪念碑,1945年甘肃书法家裴建准题写“陶镕万有”的匾额,悬于亭檐下。

1986年扩建,整个陵园仿西式建筑造型,西北角为英园墅式平房和尖形塔。影墙为大理石贴面,镌刻邓小平题写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镶金大字。主要建筑有纪念碑龛,底座5.2平方米,高7.6米。碑龛正中凹进,嵌一小碑,上镌“艾黎、何克陵墓”。墓座在纪念碑前2.8米处,南为艾黎,北为何克,两墓相距5米,墓下为长方体的墓台(2.7×4米),上为覆斗形,全高1米。纪念碑龛和墓座匀称而又肃穆地布设在19×18米的对称多角的平台上,台高0.75米,平台前方14米处树大理石碑,长7米,高1.8米,厚0.8米:上镌艾黎、何克生平简介。整个园陵内松柏苍翠,花草馥郁。

地面接收站 坐落于北环路北侧,于1987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建四层电视楼一座,面积734平方米,砖混结构,转播塔高67米,由边宽50厘米的三棱铁架组成,播射覆盖面半径为25公里,耗资30多万元,由国家投资和全县职工集资建成。

文化馆楼 坐落在文化街中段,建于1987年,主楼3层,面积为1300平方米,投资26万元,砖混结构。大厅前檐建雨廊,阳台镶嵌玻璃,新颖雅致。内设游艺室、放映室、展览室、舞厅等。

倒锥壳水塔 坐落在县水电局院内,全高33米,容量50吨,最低水位28米,最高水位32.6米。由张掖地区农牧处和县水电局技术人员合作设计,县建筑公司施工,地区安装公司安装,于1981年建成使用。全部建筑由基础、塔身、水箱3大部分组成,基础和水箱倒锥壳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塔身砖砌,呈截头圆锥形,设有保温层,并有良好的抗渗性,为县城第一座新型水塔。

人民银行综合楼 位于县城东街中段,坐南向北,面积1150平方米,为3层框架和半框架结构。综合楼内设发行库、守库室、帐表库、会议室、票据交换所、办公室等,还有部分职工住宅。1987年奠基,1988年10月落成使用,投资54万元。

东街百货楼 坐落于东街街北,1985年10月奠基,1987年4月投入使用,为3层钢筋混凝土半框架结构。长42.34米,宽16米,高14.7米,总建筑面积2005平方米,投资45万元。

面粉厂制粉楼 始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为910平方米,原为砖木结构。30年来由于机器震动和风雨侵蚀,墙皮脱落,梁头腐朽,屋顶漏雨,门窗边沿出现垂直裂缝。经鉴测土建结构不符合国家工业建筑的抗震要求。1988年9月,进行加固。增加抗震圈梁4道,底圈梁3层,浇筑混凝土抗震构造柱34个,再通过混凝土链和墙体连接。底跨加高1.8米,达15.7米。高跨根据设备安装需要,加高1.5米,楼总高达19.87米。并将原屋顶木架梁拆除,架设钢筋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层面。增加预留孔6个,在孔周围增补钢筋并架设避雷带。工程费17.5万元。

县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医院几经搬迁。1982年,省、地、县投资32万元,新建县医院1615平方米门诊楼1座,主楼3层,砖混结构。前厅外有大理石贴面水泥柱4根,支撑雨廊。墙面下脚水刷石,上用克塞英粉和孔雀蓝涂料对比粉刷。

1985年,省卫生厅拨款30万元,县拨款28万元,次年,世界银行贷款12万元,兴建住院部4层楼,砖混结构,底顶钢筋圈梁,外部为白色水刷石。供暖、供水、卫生设施齐全,并安装电梯,设置病床150张。同期另建传染病房370平方米,制剂楼2层,389平方米,卫校综合楼3层,1038平方米。

中医院综合楼 坐落在南街西侧,和县医院斜对,1981年由省、县拨款23万元兴建,两层双面,面积为834平方米。

防保综合楼 由上级拨款,自筹资金,1985年于西街北侧兴建,1987年落成,建筑面积2137.2平方米,系钢筋圈梁、砖混结构的一字形四层综合楼。

一中教学楼 1984年,省、县拨款65万元,学校向社会集资18万元,10月奠基施工,1986年9月10日落成,建筑面积4070平方米,为一字形4层砖混结构。前门雨廊长20米,有6根大理石贴面大柱,前厅为水磨石地面,宽面双分楼梯供多人上下,室内为木龙骨纤维板顶棚。全楼设教室25个,理化仪器室2个,实验室2个,会议室1个,还有工会俱乐部、医务室以及处、组、室办公室20多间。

七、城区居民住宅建设 1949年,城区居民多系农户,非农业人口较少。机关职工家属,多借民房居住。1954年地震后,大部分农户新建住宅,东街大队还实行统一规划,集体个人合建,名为“集体庄园”。1958年,城市人口大增,各单位利用城区空地逐步建立职工宿舍,形成农、市民杂居的格局。1980年国家先后投资69万元,由城建局在城北清除荒冢,修建砖木结构的平房22.5栋,面积约4700平方米,连同原县委县政府旧房,分配职工家属居住。几年来,已有26个单位和部门建成住宅约2万多平方米。同时,鼓励私人建房,已建成的有400多户,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1986年在焦化厂铁路支线以东辟地一片,定名为“长城新村”,供公私建设住宅。建房形式,一般为连幢分户,小户2间,中户2间半,大户3间,可供三代人居住。焦化厂、水泥厂、化工厂、培黎学校、火车站、驻军、军马局干休所都建有平房和楼房。至1988年,城区市民、农民3.1439万人,住房基本解决,职工人均住房面积7.4平方米。

八、园林绿化 民国34年(1945年),在南湖拐坝湾植杨树1万余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绿化城区。1951年在拐坝湾扩大造林,并于街道路旁植树。1983年成立城区绿化领导小组,逐年营造,初具规模。重点绿化11条街道,植树面积达3755平方米,以杨树为主,还试种国槐、松树、龙爪柳等。同时动员机关、厂矿、学校实行驻地绿化,美化环境,有15个机关院内树木葱茏,花卉争艳。城区共有公共草地133亩,果园、林地1256亩,绿化面积1389亩。

1982年,县人民政府利用南门外77亩沮洳草滩,建设南湖公园,动员城区机关学校、厂矿职工义务劳动,修筑甬道,种植各种树木11万株,沿南湖路侧,辟弯月形鱼塘两个,涟漪如〓,游鱼可数。投资8万元,修建公园管理处,并在园中心修建古式六角凉亭一座,名“转轮亭”(此地为古“转轮寺”),中辟儿童乐园,内设“航天器”、滑梯和各种体育玩具。园中东向甬道,两旁陈列王家享堂(王允中墓)的翁仲、石兽、石碑。原法塔寺碑,文庙碑座也移置其中。东南建二层木楼,供人小憩。公园北依山丹河岸,杨树茂密,泉源涌沥,和艾黎、何克陵园隔河对映,古雅清旷,景色宜人,为游憩和锻炼的理想场所,每逢节假日,游人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