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山丹地处蒙古高原南部,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在水平分布上,由南至北植被逐步荒漠化;在山区垂直分布上,由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灌丛草原带、森林草原带、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带。两者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山丹自然植被。走廊平原多为灌木丛和稀疏乔木,或人工栽培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森林覆盖率为9.8%。此外,均属于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自然生态系统已为农业生态系统所代替。绿洲外围,由于水分不足,多系荒漠化草原、山地草原、灌丛草甸草原等,植被稀疏,结构简单,覆盖率低,呈现出典型的荒漠植被特征。

一、天然森林区 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大黄山、南部的祁连山和北部的龙首山,海拔2400—3100米之间,与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低山草原相衔接,同时又与牧场、农田交错相间。大黄山是山丹最大的天然林区,是天然水源涵养林区之一,设大黄山林场,经营面积43.19万亩。其中森林面积20.9万亩(乔木林5.5万亩,灌木林15.31万亩)。乔木林树种以云杉为主,其次为圆柏、山白杨。灌木林以柳科为主。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灌木林面积53.06万亩,乔木只有0.85万亩,树种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和柳科等。龙首山残存的天然林面积少,乔木2300亩,灌木4580亩。长沟山一坡松有小片天然林地约75亩左右。

二、天然草原区 县内草原分布较广。南部的马营滩,草原面积大,牧草质量好,地势平缓,水草丰茂;大黄山植被较好;北山地区草原面积较大。根据草原自然植被、生境条件、植物群落以及利用方式的异同,归并成6个植被类型。

荒漠植被类 主要分布在石岗墩滩、山羊堡滩、东乐北部的冲积——洪积扇平原,红寺湖北部的平川地,山丹火车站至红石泉火车站铁路以北冲积平原,以及龙首山、瞭高山、野猫山一带,面积136.2316万亩,气候干燥,局部地区细粒砂土被风吹走,形成戈壁。自然条件严酷,植物种类极端贫乏、稀疏,由超生小灌木和半灌木构成。覆盖率15—20%。呈荒漠景观。

半荒漠植被类 面积105.7859万亩。主要分布在红石泉以东、青羊口以西兰新铁路两侧和白水泉滩、马莲井滩、柴胡子滩、丰城堡滩、黄草滩、王家滩的缓平原与低丘陵上。滩地植被多由短花针茅、小半灌木构成,以小半灌木为主,覆盖度49—52%。在雨季和润湿年份,一年生草较茂盛,有时甚至改变了群落的面貌。

草原植被类 面积75.3829万亩。主要分布在龙首山、独峰顶北侧,大黄山北麓、李桥、花寨、霍城、马营等乡的丘陵地上。植物以旱生小半灌木的蒿属和丛生禾草的针茅属为主,在阳坡伴生有豆科锦鸡儿属的灌木。覆盖度44—55%。分布在大青羊滩的1.8544万亩,植被较密而分布均匀,主要生长禾本科的针茅及菊科的驴驴蒿。

草甸草原植被类 面积13.41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黄山林线以下和龙首山山腰中部的地带上,是草甸和草原的过渡带,以草原成份占主导地位,在龙首山、大黄山腰间,以莎草科的蒿草和丛生禾草为主,还有菊科和其它科的杂草,覆盖度86%。大黄山东北部山前倾斜平原上,植物以丛生禾草为主,伴有菊科小半灌木,覆盖度63%。白水泉东西,是残积盐土,芨芨草占优势,其次是赖草、蒿草和盐爪爪,覆盖度85%。

高山灌丛草甸植被类 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大黄山、龙首山,面积3.0188万亩。地形大部都属山间缓坡与陡坡,上层多高山柳和木本萎陵菜等植物,下层多莎草科、蓼科植物。覆盖度67%。

高山草甸植被类 主要分布在大黄山、龙首山山顶,面积31.9988万亩。植物品类繁多,受高山气候影响,全部呈垫状生活型,耐牧性强,利用价值大。植物以莎草科为主,蓼科次之,覆盖度95%。

三、人工栽培植被区 广泛分布于全县十个乡的丘陵、河谷、平原地带。这些地方由于农耕历史久远,被覆地表主要是农作物与人造林。

人造林,分布在海拔1600米至2900米的河川平地,包括路旁、渠边、房屋前后林带及田间防护林网,镶嵌在绿洲农田外围,以阔叶杨占绝对优势。至1988年,全县人造林保存面积4.4202万亩,在抵御自然灾害,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田间小气候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四、植被退化 由于利用不当或人为破坏,全县植被退化严重。东乐乡北部倾斜平原和马头山一带,因滥打烧柴,挖黄茅头,103万亩地区出现沙化趋势。南起甘新公路,北至龙首山麓,东自马莲井,西至野猫山,面积45.7941万亩,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严重沙化。龙首山前冲积平原、山羊堡滩、石岗墩滩已为沙化草场。大小柳沟、绣花庙、长沟、龙首山北侧,放牧过重,植被稀疏,植物高度下降15厘米左右,牧草产量减少1/2,处于草场退化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