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五章 牧业

第一节 机构

民国时期,无管理民间牧业之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科兼管畜牧业生产,1956年,农业科分管畜牧。1958年,设农林牧局,1968年设农牧站,1971年改为农业局,1980年设畜牧局。

1952年,县、区、乡成立保畜委员会,配专职干部领导牧业生产。1955年建立县畜牧兽医站,1956年东乐、新河、霍城、城关办起4个公私联营兽医所。1958年以后,10个农村人民公社建立兽医站。1975年建立山丹县卡拉库尔种羊场。1982年设草原站和金钟种羊公司。1983年建种草养畜公司。

至1988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人员86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31人,集体55人,有高级畜牧师1人,高级兽医师1人,畜牧师、兽医师各4人,行政村或个体兽医所14个,农村兽医14人,防疫员17人。

第二节 畜牧业生产

一、历代畜牧业概况

境内草原广、宜畜牧,历代多牧养官马于大草滩,隋、唐、明、清,规模尤大。史略见第二十一编《山丹军马场》。

西汉时由于移民实边及东西交通的开辟,民间禽畜品种,较前增加,从嘉峪关出土的魏墓壁画杀猪图和东晋石猪,证明河西养猪的历史当在1700多年以上。

唐末于边境设市马场,与羌、突厥诸族进行茶马互市,山丹马匹得以选优孳牧。

元代,“括诸路马”规定所有色目人(除汉、蒙之外的少数民族)有马者三取其二,汉民马匹全部归公,隐瞒互市者犯法,故民间多不养马。

明初,诏令民间养马,境内马匹日渐蕃息。

清初,总兵官张勇于洪水开市,与青海蒙、藏等族通商,进行茶马交易。境内政局相对稳定,畜牧业发展较快。

民国时期,1943年全县养马2882匹,骡440匹,牛1.5万头,驴1.074万头,骆驼1850峰,绵羊16万只,山羊1.6万只,猪3000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畜牧业的发展

1949年,全县养马2003匹,牛1.431万头,驴5038头,骡251匹,驼881峰,羊5.9909万只,生猪3018口。

1950年,中国共产党对畜牧业实行“大力保护、普遍发展”,“牧工牧主两利”和轻税、免税等政策。1952年又提出“发展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的繁殖方针。1953年,全县发放保畜贷款5800万元(合今人民币5800元)。1955年,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各项政策调动了农牧民的积极性,重视建设圈棚,科学喂养,选种选配。是年,全县共有大家畜3.7826万头(匹),羊15.1308万只,猪7622口,畜牧业产值137.25万元。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大跃进”,过分集中经营,随意平调,限制私人养畜,加之三年自然灾害,畜牧业生产遭受了一次大的挫折。1962年,全县有大家畜1.7002万头(匹),羊9.7037万只。1969年,有大家畜2.9982万头(匹),羊11.8737万只,猪8053口。历来养畜多的老军乡1978年人均有畜4.7个羊单位,比1949年少7.23个羊单位。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除“左”的影响,调整大农业结构,坚持“以农为主,农牧并举,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道路,畜牧业逐步恢复。

红寺湖乡有草原36万亩,1982年县人民政府确定为牧业公社,1988年有大家畜884头匹,羊只7663只,比1982年分别增长17%和7%。畜牧业总产值50.57万元,牧业收入41.35万元,比种植业多收入29.73万元。

老军乡有草原60万亩,适宜牧养牛羊。1982年以后积极发展羊只生产。1983年人均有大家畜0.47头(匹),羊只存栏3.2106万只,比1982年的2.3762万只,增长35%,人均有羊4.5只,牧业收入197.55万元。比种植业多收入28.89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08.9万元。

位奇乡的新开等23个大队亦调整为半农半牧队。

同时取消了限养限宰的禁令,恢复牲畜和肉品交易市场,鼓励农民多养畜,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全县大量出现养殖专业户、重点户,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的稳步发展。1988年,全县有大家畜4.2414万头(匹),羊22.765万只,生猪2.4645万口,鸡19.97万只,畜牧业总产值950.47万元。

各类牲畜发展概况

黄牛为河西黄牛,属蒙古牛种,是主要役畜之一。1949年全县养牛1.431万头,1955年发展到2.2658万头。1978年以后。农村机动农具增多,养牛数量逐年下降,1988年牛存栏8127头,仅为1955年的1/3强。

牦毛 山丹牦牛是青藏牦牛的一个地方类群,适应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宜驮运,供肉食。1988年全县饲养2101头,并由河北农大教授在老军乡于60头耗牛体内试种牛黄。

犏牛 由牦牛和黄牛杂交而成。我县犏牛有两种,公黄牛和母牦牛杂交所生的称犏牛,公牦牛和母黄牛杂交所生的称假犏牛。抗病力强,耐寒冷劳苦,役用能力强。1988年全县饲养77头。

黑白花奶牛 1981年开始喂养,由于青饲料来源不足,几经停顿。1988年仅在清泉乡、四坝农场饲养6头,年产鲜奶12吨。

马 为河西马,是浩门马同一类型下的地方品种,挽驮均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鼓励农民大量饲养耕畜,1955年全县养马3851匹。1982年以后,马匹发展有所控制,1988年为8358匹。

骡 县内有马骡和驴骡两种,马骡挽力与马基本相当,但消耗草料较少,且有较强的持久力。1988年全县饲养640匹。

驴骡 发育快,耐粗饲,性情温顺,抗病力强,使役良好。1988年底共饲养驴骡701头。

驴 山丹驴是一个遗传性稳定的古老品种,使役广泛,群众称“八面风”。1949年全县养驴5038头,1978年为1.4372万头,1988年达1.7729万头。

骆驼 本县骆驼属蒙古系统,体型和生产性能与阿拉善驼基本相同,耐寒暑,忍饥渴,主要分布在红寺湖、清泉,东乐次之,终年放牧。1949年养驼881峰,随着草场载畜量增大,现代交通的发展,骆驼逐渐减少,1988年养驼487峰。

羊只 1949年全县养羊5.9909万只,1956年发展到12.4867万只,1960年因度荒,大量宰杀,1961年下降到9.4496万只,1963年开始回升。1979年后,畜产品相继开放,出现养羊热,养羊500只以上的有12户。红寺湖乡、老军乡羊只发展尤快。1988年全县有羊22.765万只,为1949年的3.8倍。产毛29.85万公斤,山羊绒4.5万公斤。境内羊种有四类:

蒙古羊 又称“伏羊”,春秋剪毛各一次,每只平均产毛1.31公斤,成年羊平均屠宰率为42—48%。生产性能低,年产一次羔,无特殊经济价值,从未开展过系统的本品种选育工作。

山羊 饲草料消耗较少,能采食其他牲畜不能利用的牧草。1988年饲养3.0426万只,大部分在荒漠和半荒漠草场上繁殖放牧,每只年均产绒0.15—0.2公斤。

藏羊 主要分布在马营、霍城等地的沿山区,数量较少,约占总羊数的0.3%。由于产地海拔高,气候冷,枯草期长,终年放牧,管理粗放,因而具有体质结实,强悍机警,忍饥耐寒,适应力强等优良特性。

卡拉库尔羊 产于苏联中亚细亚荒漠、半荒漠地区,是一个专产羔皮的品种。成年公羊平均体重60公斤,母羊45公斤,产羔率一般为105—110%。羔羊出生后3—7天内宰杀剥皮,毛卷曲,光泽好,裘面美观。1975年从新疆农八师引进300只,1985年发展到2500只,并给高台、临泽、岷县、漳县、康乐、临潭等县提供种羊200余只。此后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羔皮滞销,而黑羊毛用途有限,价格偏低,到1988年只控制保留原种1000只。

猪 山丹猪原是河西猪种的一个地方类群,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型猪主要分布在沿山区,身驱呈矩型,体格较大,皮厚多皱褶,俗称“大马猪”,至60年代初绝迹。小型猪分布在平川区,体型较小,结构紧凑,皮薄,骨细,适宜用作杂交母本。

民国时期,养猪农户不多,1949年为3018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生猪饲养量持续上升,1957年达到9425头,1962年锐减至2060头。后执行“私养公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供奖售饲料,落实饲料地,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发展。1968年后,忽视私人养猪,饲养量徘徊不前,1975年养猪1.7831万头,1977年以后养猪数量有所回升。1981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养猪重点户、专业户达64户,1988年养猪2.4645万头,产肉1485吨。

第三节 草原建设及饲草料生产

一、草场类型

山丹县天然草原面积365.83万亩,根据地势气候,植物群落和生态条件差异,归纳成6个类型。1、荒漠草场类。面积136.2万亩,主要生长小半灌木和葱属植物,平均亩产干草45公斤,载畜量平均15.47亩一个羊单位。2、荒漠化草场。面积105.7万亩,主要生长珍珠,其次为驴驴蒿和短花针茅,平均亩产干草57.75公斤,载畜量7.75亩一个羊单位。3、草原草场。面积75.3万亩,主要生长禾草的针茅,伴生有豆科锦鸡儿属的灌木,平均亩产干草22.75公斤,载畜量23.3亩一个羊单位。4.草甸草场。面积13.4万亩,主要生长莎草科的蒿草和丛生禾草,共同构成群落优势种,平均亩产干草35.5公斤,载畜量14.06亩一个羊单位。5、高山灌丛草甸。面积3万亩,生长莎草和蓼科植物,平均亩产干草29公斤,载畜量15.7亩一个羊单位。6、高山草甸。面积31.9万亩,植物以莎草科为主,载畜量30亩一个羊单位。

全县草原饲用植物共25科,114种,有毒植物主要有乌头,白屈茅、苦马豆、天仙子、醉马草等。

二、草场退化

龙首山山前冲积平原,山羊堡滩,石岗墩滩,马头山一带土壤表皮多石块、砾石、粗沙,为沙化草场,退化严重,植被稀疏。马莲井以西,野猫山以东,兰新铁路以北的平原和丘陵为退化草场,植被覆盖度显著下降,地表有轻微的剥蚀和风蚀现象。大小柳沟、绣花庙、长沟、龙首山北侧,放牧过重,为草场退化的初期阶段,植被盖度变化不大,但植被高度由30厘米下降到15厘米,牧草产量减少,地表常留有牲畜严重践踏的痕迹。

三、缺水草场

由于地下水的排泄量和补给量不平衡,造成地下水源分布不均,致使北山及北部边界草场,地下水源贫乏。现阶段这类草场共有土井70眼,多集中在中心草场上,而且40%塌陷,有10%的干涸,30%不适宜长期利用。新开坝山、红羊圈河、锯条山、独峰顶、大青羊、大扎子、绣花庙、花草滩、柳沟掌等地草场,缺水最为严重,总面积76万亩,主要靠雨季和积雪解决饮水问题。1985年以来,在草原打井15眼,设管道8公里,在东明、红石泉、马莲井、独峰顶修供水房4处,引铁路水供人畜饮用,建牧工宿舍、固定羊舍各3处。

四、草原的保护和利用

山丹县多数乡、村,历来都是各占一方,随草放牧,缺乏科学的划区轮牧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草原管理,保护合理利用,县设草原管理站,并在独峰、直沟、中水沟设管护站,负责草原管理。主要贯彻《草原法》,制止混牧、抢牧和越界放牧,安排两季草场,划区轮牧,保护草原植被。1982年—1988年草原围栏1.5万亩,25度以上的山坡地4万多亩,全部退耕还牧。

草原灭鼠。草原主要鼠类有三趾跳鼠、五趾跳鼠,长爪沙鼠,阿拉善黄鼠、鼠兔、子午沙鼠、灰仓鼠、黑线姬鼠、黄鼠、小家鼠、旱獭、鼢鼠、田鼠、狭颅鼠兔、草兔等16种。近期每年用磷化锌等药物灭鼠31万亩,1988年在红石泉、东接马莲井一带又设置鹰杆60个,控制面积2.4万亩,灭鼠的效果正在观察之中。

防治蜣螂(屎尕牛)。1986—1987年发现蜣螂危害草原,面积达147.9万亩。凡是生长驴驴蒿的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最多每平方米7只,牧草损失93—100%。喷洒40%乐果剂,防治效果达84.4—92.9%。

防治阔颈萤叶甲虫。20世纪70年代在马莲井、青羊口滩一带零星发生阔颈萤叶甲虫害,1988年蔓延至卡拉库尔羊场,危害面积共达14万亩,用甲基异酸磷药剂灭虫,效果70%。

1982年至1988年,全县草原建设国家投资24.7万元。五、饲草料生产

本县饲草资源较为丰富,有农作物的秸秆、叶蔓和山、滩野生植物。现有草场均年产干草3.066亿斤,可供28.3万个羊单位采食。粗饲料有麦秸、麦衣、豆秸、谷草、洋芋蔓、胡麻衣等,年产量为5691万公斤,其中供饲用的秸秆约3856万公斤。

动物饲料主要为禽畜内脏4万公斤,骨9万公斤,血1万公斤。

青贮干草有苜蓿、箭舌豌豆、草木栖、毛苕子等。1981年又引进披碱草、老芒麦、沙打旺等优良牧草,在红寺湖乡、清泉乡的部分村社种植。1982年县草原站调查,苜蓿亩产干草515.66公斤,箭舌豌豆亩产籽实100公斤,干草225公斤,谷子亩产干草300公斤,老芒麦、披碱草亩产干草225公斤,沙打旺亩产干草400公斤。1982—1987年,累计种草73.74万亩。1988年种草面积2.9万亩,全年共产青干草224.6万公斤。

饲料。本县畜禽饲料主要为青稞、豌豆、粮油加工副产品等。每年储留粮食饲料500万公斤左右,占粮食总产的9.5%,每头大家畜平均留料133公斤。

饲料加工能力。全县1988年有饲料粉碎机193台,加工精料3655吨,其中配合饲料1355吨。

第四节 畜种改良

黄牛1958年开始在陈户、城北、位奇等乡设立黄牛改良人工授精站5处,用秦川牛改良本地黄牛,尔后从东北、陕西、陇东等地引进三合、秦川、旱胜种公牛13头。1981年,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母牛,1987年统计,成活杂种牛1152头,占黄牛总数13%。乳肉役兼用西黄杂种牛犊初生重达20公斤,发育良好,体高、体长均有提高。

马1958年,在霍城、陈户乡建立人工授精站,引进小型阿尔登、弗拉吉米尔、卡拉巴依、顿河种公马10匹,改良当地马匹,产杂种马338匹。1975年,因母马少,技术力量薄弱,终归停顿。1961年,山丹军马场组织院校、科研、生产三方人员,经过20余年选优改良,育成我国第一个军马新品种——山丹马。

绵羊 1944年培黎学校曾引进土根保山羊30只,高加索细毛羊4只,考力代种公羊8只,在川口试验改良当地土种羊。1952年后,各乡陆续引进种公羊1100只,推广绵羊人工授精改良工作。主要以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与土种绵羊进行级进杂交。60年代后期,改良工作时紧时松,杂种数量时增时减。1983年—1988年,种羊公司、种草养畜公司和百万细毛羊选育课题领导小组,共投资100多万元,引进甘肃高山细毛羊400只,重点投放老军、陈户、位奇、马营等乡的重点村、社、户,选配改良。至1988年,全县杂种羊和细毛羊发展到3.1455万只,占绵羊总数15.44%。

猪 1957年引进盘克、约克、苏大白、长白、内江猪等。1986年引进美国瘦肉型种猪杜洛克2头,汉普夏6头,改良本地猪种。收购活猪平均重1976年为63.5公斤,1982年增加到79公斤。

第五节 疫病防治

1955年,霍城、马营、花寨等地曾发生口蹄疫,死亡72头。1958年全县开展马鼻疽检疫,先后检出病畜321匹,占当时马骡总数的3.15%。1976年冬至次年春,绵羊因乏弱和寄生虫大量孳生,死亡4万余只。1977年,大黄山林场的750只羊中有450只发生羊快疫,全部死亡。1978年初,霍城、马营等乡的18个大队,养牛616头,口蹄疫发病413头,死亡4头;羊1432只,发病466只,死亡16只;猪441口,发病139口,死亡13口,传染来源不详,病毒经兰州兽医研究所检验为乙型。是年畜牧站畜禽疫病普查资料记载,全县曾发生过畜禽传染病30种(共同性的传染病6种,猪病8种,牛羊传染病7种,马属动物传染病4种,鸡传染病5种),中毒病8种,主要普通病21种。以后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因病设防”的原则,建立健全畜禽检疫制度,采取防、检、诊治的综合措施,坚持搞好春秋季防疫灭病和驱虫工作。1988年共完成羊只驱虫、猪兔防疫共35.2912万头只(次),平均注射密度75.25%,鸡I系点鼻11.21万只。

目前基本控制的传染病有猪瘟、炭疽、马鼻疽、马胸疫、猪肺疫、口蹄疫、羊痘等28种。

1982年检出囊虫猪273口,检出率为2.9%,其中从张掖、高台、民乐、临泽调入1044口,检出囊虫病72口,检出率为6.89%,本地猪检出率为2.42%。

鸡球虫病是1982年从省牧校调雏鸡时带入山丹的,养鸡专业户发病50只,死亡48只。现用新药“克球粉”防治,疗效显著,基本控制。

第六节 其他养殖业

养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禽饲养发展迅速,1957年首批从西北兽医学院引进良种罗道红蛋100枚,尔后引进来航鸡、白洛克、九斤黄。1978年全县养鸡7800只。1982年从兰州引进星杂二八八和京白良种鸡蛋500枚,重点投放给养鸡专业户饲养繁殖。1983年,饲养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21万只,比1982年的7.9万只,增长166.3%。1985年后饲料价格上涨,影响养鸡,1988年养鸡19.97万只。

养蜂

山丹蜜源丰富,有油菜、荞麦、豆花、苜蓿、野花、沙枣等20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营、霍城等乡始有少数农户零星养蜂1—2箱,常年固定在自家门前屋后,自生自灭。1970年,山丹县良种场及霍城、马营、陈户、老军等乡的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先后建立蜂场,并引入“意大利”良种蜂。1975年养蜂187箱,开始在云南、陕西、四川、陇南等地追花放养,蜂蜜产量上升到10.44万斤。县内油料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蜜源丰富,浙江、四川、河南、陕西等省每年来本县放蜂的蜂场蜂群有数百家,蜂子高达万箱以上。

1988年山丹全县养蜂户16家,养蜂1442箱,蜂蜜产量22.83吨,收购蜂蜜(包括外地)410吨。

养鱼

历史上山丹无养鱼习惯,1958年首次从武汉引进鲤鱼、鲫鱼、草鱼、鳙鱼、鲢鱼等20万尾苗,投放祁店水库饲养繁殖。1977年以后又从江苏、浙江、武昌等地每年引进鱼苗数十万尾,仅1981年引进68万尾,由于缺乏养鱼技术,管理不善,成活率仅有1%。1985年改为春季进苗、引进3—4寸鱼苗,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1988年,山丹县有祁家店水库和4家养鱼专业户,养殖水面500余亩,养鱼25万尾,年产鲜鱼22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