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章 农业

山丹县土地广阔,耕地多,土质良好,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农作区在海拔1550—2700米之间,依地势、气候、耕作习惯形成三个不同类型的耕作区。勤劳的山丹人民,有经营农牧业的悠久传统,粮油生产是山丹农业的主体。

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耕作粗放,产量增长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中国共产党一系列农业政策,兴修农田水利,实行科学种田,增加农业投入,推广优良品种,调整作物布局,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出现了全面增长的新局面。1988年,粮食总产6624.9万公斤,为1949年的6.1倍;油料总产1430.7万公斤,为1949年的24倍,农业总产值为5280万元,为1949年的10.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6元。

第一节 机构

民国时期,县政府设建设科,主管农林水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设建设科,1956年2月改为农业科,1958年设立农林牧局,1968年改设农牧站,1971年改为农业局,主管农、林、牧业。1980年11月,农、林、牧分设至今。县农业局主管农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生产的计划安排,农业科技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民科技人员培训以及农村合作经济的经营管理等。下辖7个场、站、公司、校、共有干部职工136人,其中科技人员52名。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950年,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有职工11人。1956年增设大桥、位奇、陈户、花寨、双寨5个乡站,共有农技干部31名。1986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县除红寺湖乡外,其余9个乡皆成立了农技服务站,职工共38人。

种子公司 1965年设县种子站。1977年改为种子公司,年均经营种子150多万公斤,共有职工18人。

经营管理站和会计辅导站 1956年成立会计辅导队,1978年改为经营管理站。1984年成立会计辅导站,与经管站合署办公,共有职工6人。乡设经营管理会计辅导站,共招聘经管员、会计辅导员18人。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山丹分校、甘肃省农村应用技术广播电视学校山丹分校 分别于1981年和1984年成立,至1988年底,农广分校招收学员200人,16人取得中专文凭,13人被招聘为乡农技、农经员。农村应用技术广播学校招收学员2806人,有1084人领得合格证。

农村能源工作站 1984年成立。1987年农业部能源司把山丹县列为全国改灶试点县之一,省县投资25万元,民筹92万元,至1988年累计改灶2.5739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6%。改炕5350铺,安装风力发电机33台。

良种繁殖场 1952年设立山丹县农场,1960年改为县园艺场,1963年定名山丹县良种繁殖场。1980年后年繁殖良种24万公斤左右,现有职工36人。

园艺场 1979年创建于山羊堡滩,有职工23名,耕地3200亩。至1988年,已建成防护林带300亩,栽植杨树12.5万株,定植果园面积1700亩。其中苹果108亩,2441株,现已结果的40亩;苹果梨1592亩,挂果的有200多亩。果品产量达4万多斤,拥有固定资产约100多万元。

第二节 耕地

境内耕地,明时山丹卫(含今民乐南部部分地区)水地11.16万亩(《甘镇志·地理·水利》)。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丹县征收田赋地亩为40.93万亩(《山丹县志·戊戌赋役实征表》),至光绪时,全县22渠共灌地13.63万亩(《山丹县志·地理·五坝水利志》)。

民国31年(1942年),清丈土地统计,全县耕地23.4999万亩(《河西志》)。37年(1948年),县政府向甘肃省政府报送《山丹县土地户口调查登记》,耕地42.1774万亩(其中水地11.5499万亩)。

1952年查田定产,通过清丈,全县耕地48.4317万亩(其中水地16万亩)。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全县耕地为54.7799万亩(其中水地16.67万亩,旱地38.1099万亩)。

1958年,第一次土壤普查,耕地面积为57.1103万亩(其中水地17.98万亩,山旱地39.1303万亩)。

1960—1980年全县耕地面积一直稳定在59—60万亩之间。

1983—1985年,经第二次土壤普查,可耕地面积85.7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3%,其中水地30.24万亩,山滩旱地55.47万亩。1988年有耕地58.95万亩,实种41.51万亩。

经测定,境内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84%,全氮0.127%;碱解氮79.8ppm;速效磷7.9ppm;速效钾180ppm;pH值8—9,为碱性土壤。

第三节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以小麦为最多,其次是青稞、大麦、豌豆、洋芋、糜子、谷子、蚕豆、玉米、扁豆等。1958年曾引种冬小麦,因产量不高而停种。1986年始种啤酒大麦。

过去,一类地区糜、谷种植较广,有“若要富,种糜谷”之说,三类地区的马营、霍城等地以种植青稞为主。60年代后,因气候变异与春小麦品种优化增产,糜、谷、青稞逐渐减少。1980年后,除东乐种少量谷子,三类地区种少量青稞外,其他地区极少种植这两类作物。

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985.9万公斤,平均单产48.5公斤。

经三年恢复,1952年,粮食总产1903.47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93%,三年总产年平均为1385.06万公斤,递增12%。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粮食总产年平均为3289.9万公斤,比三年恢复时期年均净增1904.85万公斤,递增18.9%。

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左”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挫折,粮食总产由1958年的3724万公斤下降为1962年的902万公斤。

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粮食总产年平均上升为3050.87万公斤,比“二五”期间年净增1021.85万公斤,递增14.6%。

1966—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干扰,粮食总产年平均为3006.64万公斤,比三年调整时期下降44.23万公斤,递减0.3%。

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粮食总产年平均为4128.05万公斤,比“三五”期间年净增1121.41万公斤,递增6.5%。

1976—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粮食总产年平均为5107.5万公斤,比“四五”期间年净增979.45万公斤,递增4.2%。

1981—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粮食总产年平均为5136.19万公斤,比“五五”期间年净增28.69万公斤,递增0.11%。

1986—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前4年,粮食总产年平均6038.95万公斤。1988年比1949年粮食单产增加182公斤,总产增加5544.85万公斤。

第四节 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主要是胡麻和油菜。瓜类、甜菜、蔬菜和大麻则系零星种植。芥麦曾是城郊村、社主要油料作物,进入60年代被胡麻代替。烟叶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1970年后已失种。

一、油料作物 以往忽视油料生产,胡麻在水地“白水下种”或在半水地种植;二阴山滩旱地种小油菜,仅靠烧红灰作肥料,面积小,产量低,在种植业中的比重甚小。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调整作物布局,三类地区大量推广甘兰型大油菜,一、二类地区扩大胡麻种植面积,并引进良种、增施肥料,推广先进栽培技术,使油料生产成为山丹农业的支柱,仅次于粮食生产。

1952年,油料面积1.7361万亩,单产39.03公斤,总产67.76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15.34%。

1956年,油料面积3.015万亩,单产32.92公斤,总产99.26万公斤,比1952年增长46.47%。

1965年,油料面积2.78万亩,单产50.825公斤,总产141.29万公斤,比1956年增长42.34%。

1978年,油料面积3.03万亩,单产30.6公斤,总产92.945万公斤,比1965年减52.01%。

1979年后,经过多年调整作物布局,至1988年油料面积扩大到12.329万亩,单产116公斤,总产1430.7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13.37倍。

二、蔬菜瓜类 蔬菜种植面积小,品种少,主要有白菜、萝卜、韭菜、包心菜、胡萝卜、葱、蒜、芫荽、西红柿等。

1950年—1954年蔬菜种植面积在333—614亩之间,单产500—750公斤,总产15—30万公斤,1956年达到1447亩。此后逐年增加,1960年为1.2453万亩,单产1000—1500公斤,总产1867.95万公斤。

60年代,菜田减少,1962年为4833亩,此后8年,在700—2600亩之间徘徊,单产在1000—1500公斤之间。

80年代,蔬菜面积锐减,1988年仅有216亩,单产856公斤,总产18.5万公斤。城乡居民吃菜主要来源于张掖。

山丹种瓜历史久远。西屯甜瓜以香甜、适口闻名,60年代后失种。新河、三十里堡一带的旱地砂田西瓜含糖量高,深受人民青睐。但由于铺砂费工多,面积较少,1958年为152亩,较多年份也不过2000亩左右。自1985年起,推广地膜覆盖种植瓜类技术,只起垄铲畎,耕作简便,且产量高,成熟早,一般亩产3000公斤左右,因之种值日广。1988年全县瓜地面积1542亩,产品供本地所需,且有外销者。

第五节 耕作制度

长期以来,县内农业一直沿袭传统的耕作制度。土地改革后,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耕作制度也相应改革,使之与农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

一、轮作倒茬 过去,旱地轮歇休闲,水地夏秋作物轮作以养地去草,恢复地力。“三倒茬”(即水茬、粪茬、田茬)是传统农业的一项基本耕作制度,倒水茬,是以热冬水、淤冬水、冰水、春水每年轮换灌溉安种水(即底水);倒粪茬,即将人粪尿、厩肥、灰粪、炕土粪等轮换施用;倒田茬,即夏秋、粮油作物轮作。

70年代后期,耕作制度改革,推行三个“三三制”和一个“对半制”,即:

水地实行“三三轮作制”:每年小麦面积2/3,倒茬作物1/3,重茬小麦不超过一半,三年轮作一次。

二阴地实行三年轮歇制:每年种2/3,歇1/3,三年轮歇一遍。

全部耕地实行三年轮流深翻一次。

山、滩旱地每年种一半,歇一半,即“吃一碗,凉一碗”的对半制。

二、间种、混种、套种 间、混、套种有利生态农业,增加收入。以往,有胡麻混豌豆和大麦混豌豆(俗称夥禾)的习惯,群众称之为“带财寡妇”,大面积种植始于80年代后期。1987年,全县混种7457亩(其中胡麻混蚕豆3497亩,春小麦高矮杆混种3960亩),普遍增产。1988年增至3.4274万亩(其中胡麻混蚕豆1.6997万亩,春小麦高矮杆混种1.4661万亩,小麦套胡萝卜2616亩)。胡麻混蚕豆在不影响胡麻产量的前提下,平均亩产蚕豆27.1公斤。春小麦高矮杆混种,虽产量增加,却加速了种子混杂退化,为此,须重视繁种及提纯复壮工作。

一、二类地区曾试验推广带状种植(即小麦与玉米、小麦与豆类、小麦与甜菜分宽窄行种植),有些已取得明显的增产效益。

三、种植业结构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1949—1957年,调整小麦与青稞、糜谷的比例,适当扩大洋芋。全县小麦占粮食作物的比例由1950年的46%上升到57.57%,青稞由18.4%降到12.4%,糜谷由16.41%减少到6.4%,洋芋由0.81万亩扩大到0.94万亩,豆类稳定在3万亩以上。三类地区的大马营,50年代初,粮油比例为89∶11,粮食作物中小麦、青稞、豌豆所占比例,分别为9%、80%、11%。1956年调整到35∶51∶14。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294%。

1963年—1977年,引进春小麦优良品种,扩大春小麦播种面积,普遍使用化肥,粮食产量有所增长。但作物布局失调,1974年小麦占粮食总播面积的72.87%,杂粮占27.13%;油料仅为总播面积的6.51%,粮食单产长期徘徊在30—50公斤之间。

1978—198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针对不同地区特点,调整粮食、油料种植比例。由1978年的93∶7,1985年调为72∶28,1988年调为69∶31。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37.42%,油料总产量为1978年的13.37倍。

第六节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实行科学种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施肥与改土境内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数量很少,二阴山滩旱地以挖草皮、烧红灰为肥料。1952年土地改革后,大搞城粪下乡,羊粪下山,用苦豆、杂草沤肥、堆肥,推广土制颗粒肥料,逐步改变“白水下种”的旧习。70年代,开始大量施用化肥,农家肥施用改地表撒施为浅犁深施,以碳铵、磷肥作基肥,磷二铵、尿素作种肥,硝铵作追肥。二阴旱地以施磷肥代替长期沿袭的烧红灰。1987年,小麦叶面喷磷6.42万亩,油菜喷硼5000亩,亩增产7—11%。1988年施用化肥1.3161万吨,其中配方施肥面积达16.196万亩。80年代,套种、复种绿肥作物面积逐年增加,1988年达2.4616万亩。

铁锨深翻,改良土壤,由来已久,不但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且能深埋燕麦,抑制草害。自互助组至人民公社,全县每年锨翻地3.5—5万亩,深度35—40厘米,增产显著。

拖拉机深翻,适应大面积耕作需要,1958年机耕地4.6901万亩,1978年达32.3974万亩,至1988年为26.5401万亩,机耕已取代锨翻。

1965年,县设条田建设办公室,成立规划队,制定《“四好”农田建设规划》(好渠道、好林带、好道路、好条田),开始农田建设,1970年,贯彻全国北方农业会议精神,部分社队开始整条田。1973年,在“农业学大寨”中,大整条田,次年形成高潮。全县10个农村人民公社抽调2.59万多个劳力(占总劳力60%),划分29个战区,开展条田建设。截止1988年,全县共建成条田16.2万亩,渠路林田,桥涵水闸一次建成。地块大小各地不同,小者3—4亩,大者10—20亩。

二、良种推广 1982年农业区划调查,全县栽培的粮食作物共11个类、110个品种;油料作物4个类、18个品种;瓜菜作物18种,50个品种;绿肥5种。粮食作物品种经历了5个更新换代阶段。

1953—1957年,引进春小麦武功774、甘肃96号、加拿大、玉皮、深眼窝洋芋,逐步淘汰老品种红毛麦、红火穗、金包银、瞎十分及武威白洋芋等。

1963年—1965年,引进春小麦阿夫、阿勃、1084、1955、南大2419,引进豌豆多纳夫、察力察及藏青稞等良种,淘汰了春小麦凉州扎芒子、凉州紫杆子、陇东麦、大靖麦,缩小了当地杂种豌豆种植。

1976—1980年,先后引进春小麦甘麦8号、12号、26号,张春9号,墨卡等。甘麦8号、张春9号成为全县小麦主体品种,逐步更换了阿夫、阿勃、南大2419等退化品种。 1 981年—1985年,引进陇春8号、陇春9号、前进1号、晋2148、R3—3—3等春小麦良种以及张家川豌豆,更换了甘麦8号、甘麦12号、张春9号及墨西哥小麦品系和多纳夫豌豆等退化品种。

1986年以后,全县引进春小麦良种矮丰3号、武春121、1166、高原338、46378—36、r793—1—60、青农469及啤酒大麦良种莫特44等。

油料种子经过更新换代,胡麻品种有:雁杂10号、天亚1号、宁亚6号、张亚1号等,以张亚1号为主,占胡麻面积60%。甘兰型大油菜品种有:托尔、奥罗、川油10号、青油4号、米达斯等。白菜型小油菜品种以门油3号为主。

三、病虫害防治 据1984年农业区划调查,境内有各种农作物病害89种,其中粮食病害47种,油料病害8种,果树蔬菜病害34种;各种虫害55种;鼠害5种;农田杂草31种。危害严重的有:

小麦腥黑穗病 民国时期,小麦腥黑穗病发病严重,轻者15—30%,重者40—60%。1953年开始用0.2%赛力散和0.3%六六六混合拌种,每年250—350万公斤,防治面积达10—15万亩,防治效果达90—95%。至50年代末,腥黑穗发病率已降到1%左右。70年代至80年代,拌种药剂为六氯苯、福美双、托布津、粉锈宁等,每年350—400万公斤,防治面积16—18万亩,防治小麦黑穗病、锈病兼治地下害虫。

蝗虫 蝗虫危害已久。1953年,霍城河西村等地发生蝗虫。1957年,李桥、花寨、双寨、霍城、马营5乡发生蝗虫危害。县人民委员会抽调干部11人,民工80多人,成立防蝗大队,喷药2万公斤,防治面积4.09万亩,效果达96%以上。1962年省、地农业部门在我县上寨、下寨、东沟、西沟、马营滩等地,组织飞机灭蝗,以后20多年未发生蝗害。

田鼠 为县内农业生产的历史性敌害,危害面积约60万亩,每年损失粮食约200—350万公斤。近年,沙土鼠由二、三类地区迁入一类地区进行危害。

1958年,全县发动4.9万人次,历时51天,用磷化锌药剂灭鼠15.2万亩,效果达97.8%。之后坚持每年春季开展一次药剂灭鼠活动,面积在20万亩以上。1982年推广烟雾炮灭鼠4.1万亩,据调查对比,烟雾炮灭鼠平均效果82.6%,磷化锌平均效果74.8%。

麦岈与黄矮病 小麦黄矮病是由麦蚜带病传播的一种病毒,发病与麦蚜成正比。1981年、1983年,山丹蚜虫大发生,东乐、清泉、位奇公社最为严重,百株有蚜达500—1000头。1981年东乐公社夏禾1.5041万亩全部受灾,减产85.7325万公斤。1983年,全县动员劳力1.7万人,耗农药1.06万公斤,防治面积6.0417万亩。

锈病 涝年多有发生,轻重不一。1964年6至7月,全县普遍发生小麦条锈病,用石灰硫磺合剂防治11万亩。1987年8月初,李桥、花寨子、霍城、大马营4个乡,小麦发生条锈病,防治9104亩。

草害 山丹农田燕麦草危害严重,影响产量,更有甚者,造成草荒,需翻犁改种。以往,农民沿用小苗锄、出穗捋的办法消灭。70年代,推广燕麦灵灭草,效果显著,推广24滴酊酯消灭阔叶类杂草。1988年药剂灭草8.7642万亩(其中24滴酊酯灭草7.7511万亩,燕麦畏灭草1.0131万亩),新农药——百草灵灭草示范3800亩。

四、地膜覆盖 1982年,重点试验地膜覆盖茄子1.2亩,亩产1509公斤,增产1000公斤。次年推广到4个公社,面积60.36亩。1988年达3176亩,其中玉米带田2376亩,西瓜675亩,洋芋125亩。清泉乡地膜覆盖玉米小麦带田175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比全乡平均亩产高226公斤。

五、绿肥栽培 1949年后,县内零星种植绿肥,一般在150—1200亩。1983年,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5000元解决种子,农业局派干部到西屯、郇庄、双桥三个村试验推广,东乐乡西屯村种植草木樨、毛苕子、苜蓿等豆科绿肥1003亩,收获牧草50多万公斤。1988年,全县栽培绿肥突破2万亩。

六、试验示范 50年代开始,农技、种子部门在境内不同地区,通过小区试验,高产栽培试验,增产措施对比试验,对土壤、肥料、种子及播种期、下种量等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进入80年代,农技推广部门先后承担了省列13万亩春小麦丰产方示范,15万亩粮食作物、3万亩胡麻、1万亩低芥酸油菜丰产栽培,10万亩中低产田培肥改造及地区安排的3.3万亩春小麦丰产方栽培项目。至1988年8月,除10万亩中低产田培肥改造一项未到期外,其他均验收合格。13万亩小麦丰产方示范课题,单产净增113.9公斤,累计增加总产2581.2万公斤,纯技术效益338.6万元,获国家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甘肃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一等奖。

第七节 农业区划

1982年4月,成立山丹县农业区划委员会,下设区划办公室和9个专业组,抽调工作人员210名,历时2年又7个月,完成了综合、土地、气象、水利、种植、林业、畜牧、农机、农经等9个方面的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并完成了农业经济调查分析、社队企业、农业信贷、农作物品种、病虫鼠草害、耕制改革、蔬菜、果木、畜禽疫病、草场资源与饲草资源等11个专题报告,绘制了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和二十万分之一各种图件45种,各种表格347份。基本查清了山丹县资源,总结了30多年来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明确了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1986年12月,出版《山丹县农业区划汇编》,其中《综合农业区划》获省级成果二等奖,《畜牧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获省级区划四等奖,并编印了《山丹县农业区划图集》、《山丹县农业区划数据集》。全县划为4个区和1个亚区

一、西部平川灌溉粮林瓜果蔬菜区

本区位于县境西部,辖东乐、清泉两个乡和位奇乡的东湾、四坝、高寨、东十里堡、二十里堡5个村。共6291户,4.1578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2.6%。土地总面积62.51万亩。耕地12.92万亩,人均耕地3.11亩,劳均耕地7.97亩,是全县人均耕地最少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

该区光能资源丰富,热量充足,灌溉条件好,水资源利用率高,人多地少,集约经营较好,工副业基础好,收入比重高。

二、中部缓坡粮油牧林区

本区位于县境中部,包括陈户、老军乡全部和位奇乡除去划到西部平川灌溉粮林瓜果蔬菜区5个村外的其它地区。共34个村,7773户,4.0184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1.51%。土地总面积226.12万亩,耕地28.82万亩。其中水地面积11.04万亩,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的32.38%。有林地8.72万亩,草原173.57万亩。人均耕地7.17亩,劳均耕地17.95亩。

该区日照充足,热量条件与春小麦生长需要相协调,草原面积大,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但经济结构单一,工副业与多种经营基础差。

亚区为老军、新开半农半牧区,土地面积114.12万亩,其中草原面积92.79万亩,占县辖草原面积的27.71%。

该亚区气候温凉,降雨较多,有利于牧草生长,草原面积大,畜牧业基础好。

三、南部沿山冷凉粮油牧林区

本区位于县境南部。包括李桥、花寨子、霍城、大马营4个乡41个村,共8717户,4.4888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5.2%。土地总面积78.62万亩,耕地40.73万亩,人均耕地9.07亩,劳均耕地20.63亩。

该区气候冷凉,热量不足。有发展油料生产的优越条件,土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水资源少,灌溉条件差。

四、北部山地荒漠牧业区

本区位于县城北部,包括红寺湖乡全部和东乐、清泉乡的部分地带,共6个农业社,175户,872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0.7%,土地总面积129.05万亩,多为荒山、荒滩和荒漠草原,仅有饲料地2884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34%。

该区光热资源充足,草原面积大,畜牧业有一定的基础。但干旱缺水,植被稀疏,利用率低。

依据农业区划,县人民政府调整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比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村大批劳动力从种植业转向多种生产与劳务输出,农、林、牧、副各业得到全面发展,1988年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227153亿元(现行价)。比1982年增长2.5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