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三章 气候

山丹地区气象资料,古代文献记载极少。民国时期,也只有粗略的概括,而无精确的记录。1952年9月,始设气象站,观测项目有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蒸发、云能天等。1954年增加气压、地温、日照等的观测。1978年,成立山丹气象局,为县政府部门之一,气象站属之,业务、人事由省气象局领导。现编制15人,设地面观测组、预报服务组,增添传真机、PC1500计算机、高频机等设备。开展天气预报、气象时、旬(月)报以及农业气象观测服务和军民航保障等工作,积累了较全面的气象资料。

第一节 概况

山丹县位于亚洲大陆腹地,远离海洋,近沙漠,植被差,多裸露山地、丘陵,属大陆高寒半干旱气候。具有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湿度小,无霜期短,自然灾害较多等特点。春季升温慢,天气多变,风大,冷空气活动频繁,常出现倒春寒。夏季不甚炎热而短促。初秋天气较好,天高气爽,但降温快,中秋节左右易出现寒潮,草木凋谢。冬季寒冷而漫长。

山丹因海拔高度,气候南北差异较大,按农时季节划分为三个类区。北部平川地区(习惯称一、二类区),地势较平坦,海拔1550—2300米。年平均气温为7—3℃,月平均气温3—10月为12.6℃,11月到次年2月为—7.6℃;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3.3℃(1955年1月8日),极端最高气温37.8℃(1973年8月9日);最热年1953年平均气温6.9℃,最冷年1967年平均气温4.8℃。降水条件较差,年雨量195毫米,最多年1979年274毫米,最少年1962年115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49.9毫米(1979年7月26日)。每年平均有68天雨日。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0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67天,干旱指数为8.03。雨季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冬春为旱季,年蒸发量为2252毫米。年平均风速2.6米/秒,最多风向为东南风,次多风向为西北风,≥8级大风平均每年有17次,最大风速达28米/秒。无霜期平均151天,无霜冻期138天。

南部沿山地区(习惯称三类地区),海拔2300米以上,地势高,多山地,气温随海拔逐渐增高而降低,降水量则相反,逐渐增多。气候阴湿冷凉,无霜期短,热量不足。年平均气温3—0℃,较北部平川区低4℃左右。月平均气温4至10月为7.9℃,11月到次年3月为—10.6℃。自1957年—1982年25年间,平均气温<0℃有6年,其中1967年最冷年平均气温为—0.7℃;1965年最热为0.9℃。降水量稍多,为358.8毫米,比一类地区偏多55%,最多年1979年达440.7毫米,最少年1962年为246.4毫米。年平均有降水日95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干旱指数为2.8。年平均风速为4.4米/秒,大都是西北风和东南风,≥8级大风每年有6次。年蒸发量1694.8毫米。最大冻土深204厘米,平均无霜期102天,结冰日230天,积雪日91天。

第二节 四季特征

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是:候平均气温<10C为冬季,10C—21.9C为春秋季,≥22C为夏季。据此,山丹平川区春季为100天,秋季为55天,冬季为210天;沿山区春季为65天,秋季为30天,冬季为270天。习惯季节:3月—5月为春季,6月—8月为夏季,9月—11月为秋季,12月—翌年2月为冬季。

一、春季

春季开始,冷暖气流交绥频繁,升温慢,日温差较大,少雨,多干旱、大风、沙尘天气。季均气温2—8C。从3月中旬开始,平均气温≥0C自北向南稳定通过,土壤开始解冻,气候回暖。4月平均气温回升到2—8C,5月迅速升到8—15C,但常有回暖后转冷现象,称为“倒春寒”。随着春季最后一次冷空气入侵,5月份易产生晚霜冻(1981年5月14日霜冻),个别年6月初才结束。春季降水量少,常在16—65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15—18%,常有“三年两头旱”。日照百分率和相对温度为全年最小的时段。 由于春冬冷暖交替,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全年有一半以上的大风出现在春季。

二、夏季

夏季天气较热,但时间不长,仅有1个月左右。本季度自南向北为13—20C,其中7月为14—21℃,最高有过33℃,降雨量达95—220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56—63%。每年有1—2次大雨,3—5年有一次≥30毫米的暴雨以及冰雹,时有山洪,造成灾害。6月中旬—8月上旬常有初夏旱、干热风和伏旱现象。

三、秋季

秋分前后,受冷空气影响,冷、暖气流再次交替,秋季降温迅速,气候变凉,降水减少。平均气温为0—7C,常有第一次冷空气侵入,促使早霜冻出现,形成冻害。降水量为36—8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0—40%,9月上、中旬易出现连阴雨天,造成农作物霉烂出芽。深秋短促,能见度好,日照多,多晴天少云。自南向北土壤开始封冻。

四、冬季

小雪之前,即进入冬季,气温急剧下降,多晴冷天气。冬季气候寒冷,平均气温为—8——13C,最冷的元月份达-10—-15C,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在本月出现,降水量稀少,仅3—13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2—4%。

第三节 光照

太阳辐射量(光量) 境内全年总辐射量平川区为143.76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为139.33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为136.09千卡/平方厘米。六月最大,为48.686千卡/平方厘米。在季节分布上,春夏约占年辐射总量的62.1%,对作物返青、抽穗、灌浆、成熟十分有利。秋季次之,占21%,冬季最低,约占16.6%。且从初春到晚春逐渐增高,从初秋到晚秋逐渐降低,对秋季作物的开花和成熟不利,所以只能种一茬庄稼,秋季作物很少。

生理辐射量(光质) 可供作物利用的光能约占总辐射的一半,全县年均生理辐射量平川区为70.43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为68.27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为66.69千卡/平方厘米,春夏比例大,气温高,雨水多,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日照(光时) 平川区日照时数为2993小时,6月最多,为281小时,2月最少,为218小时。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时数的67%。缓坡区日照时数为288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6%,6月最多为274小时,2月最少为215小时。沿山区日照时数为280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3%,5月最多为255小时,9月最少为211小时。

在作物生长季节(4—9月),日照能满足各种农作物的要求。平川区夏季作物生长期(4—7月)有日照资源1079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6%,平均每天日照8.8小时,不仅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可复种绿肥等,秋季作物4月中旬—9月上旬,有日照资源1262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42%,平均每天日照8.2小时。沿山区作物生长的5—8月,有日照资源987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35%,平均每天日照8小时。基本满足小麦、豌豆、青稞早熟品种的需要,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地域分布是北长南短,随着地形向东南抬升,日照时数减少,百分率也减少。

第四节 温度

一、气温

山丹县平均气温5.9℃。最热为7月,平均20.3℃,极端最高为37.8℃(1973年8月9日);最冷为1月,零下11.1℃,极端最低为零下33.3℃(1955年1月8日)。平川区平均气温为5—6.7℃,7月最高为20.7℃,1月最低为零下11.1℃。沿山区平均气温0.2—1.2℃,7月最高为13.8℃,1月最低为零下14.7℃。

季节分布春季7.7℃,夏季19.3℃,秋季5.7℃,冬季零下9.2℃。

地域分布 由于受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自北向南递减,南北差异较大,东乐6.7℃,县城(清泉)5.9℃,花寨2.8℃,霍城1.2℃,马营为0.2℃。

气温变化 一类区1950年至1959年平均气温为5.6℃,最高值6.9℃(1953年),最低值4.8℃(1956年);1960—1969年平均气温为5.7℃,最高值6.5℃(1965年),最低值4.8℃(1967年);1970年—1979年平均气温为6℃,最高值6.7℃(1978年),最低值为5.4℃(1976年)。年平均气温的总趋势是波动式上升,有所变化。如南部沿山地区马营、霍城一带地势高寒,以往只能种青稞、豌豆,种小麦则穗而不实。在军马场气象站查阅资料,1957年,平均气温-0.1℃,1985年上升到0.3℃。现在大面积改种小麦,籽粒饱满,有亩产千斤者。

气温日较差年平均日较差平川区为15.7C,最大为52C,平均最高气温14.4C,平均最低气温-1.3C。沿山区年平均日较差为14.2C,最大为44.4C,年平均最高气温7.8C,最低-6.3C。冬季偏大,秋季偏小。

由于平均日较差大,有利农作物光合、同化作用和养分积累,故作物品质好,特别是瓜果和块茎作物的糖分积累多,含糖量高。

各种界限温度 农业上常把气温0C、5C、10C、15C、20C的初终期,持续天数和相应时段的活动积温、有效积温作为重要的热量指标,称之为农业界限温度。

山丹川区、山区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期,持续天数和活动积温见附表。

川区日平均气温变化状况 从0C开始升至15C,共计69天时间(3月19日至5月26日),每天升0.22C。从15C升至20C,平均45天(5月27日至7月10日)每天上升0.11C。从≥20C,每年平均有31天(7月11日至8月11日)。

从≥20C降至15C平均31天(8月12日至9月11日),每天下降0.16C。从15C降至10C平均19天(9月12日至9月30日),每天下降0.26C。从10C降至0C平均38天(10月1日至11月7日),每天下降0.25—0.3C。

从以上情况看出,一是川区各界限温度初日比山区出现早,终日结束迟,持续天数长,积温也多。≥0C积温川区比山区多1371C。二是山丹春季升温慢,有利于春小麦的春化。夏末至秋季降温快,早霜来得早,对春小麦的成熟有影响。

山丹地区的各界限温度的初、终期,初终间日数和积温,各有不同,差异显著,年际变化亦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气候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

二、地温

1、地面温度全年平均为8.9℃,比空气温度5.9℃高3℃。在农作物生长期的3—9月份,历年平均值为17.9℃,最高达7月,平均值为25.4℃,极端最高达68.8℃(1974年);最冷为1月,平均值为-10.5℃,极端最低值-37℃(1955年)。

各种不同深度的地温为:平均5厘米8.9℃,10厘米8.8℃,15厘米8.5℃,20厘米8.9℃,40厘米8.7℃,80厘米9.1℃,160厘米9.5℃,320厘米9.5℃,各土壤层差值较小。各层地温与气温界的温度差值分别为3℃、2.9℃、2.6℃、3℃,2.8℃、3.2℃、3.6℃、3.6℃。

2、冻土深度 川区历年最大深度143厘米(1977年)。一般每年冻土期为148天,封冻期107天,10厘米深冻结期11月20日,解冻期3月7日。山区封冻期在9月下旬,时段达24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204厘米(1970年)。

第五节 降水

山丹县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年际变率大,年平均降水量195—35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273.8毫米至440.7毫米(1979年),最小年降水量115.2—246.4毫米(1962年),相差158.6—194.3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

地区分布 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南部沿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358.8毫米,比一类区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多163.8毫米,比二类区年平均降水量251.7毫米多107.1毫米。

时间分配 各季、月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变率大。一类区年降水量195毫米,春季降水29.2毫米,占16%。夏季降水117.5毫米,占60%,其中7—8月为降雨量高峰,占全年的46%,降雨达23天。秋季降水40.9毫米,占20%。冬季最少,每月的降雨量7.4毫米,占4%。三类区全年降水358.8毫米,其中春季降水64.7毫米,占18%。夏季降水203.8毫米,占57%。秋季降水81毫米,占22%。冬季降水9.3毫米,占3%,为旱季。降水最多为7月,达77毫米,最少为12月和元月,小于3毫米。

降水日数 (指日降水≥0.1毫米的天数)川区全年有68天,占全年总数的18.6%,≥5毫米以上的天数年平均12天,主要在5—10月。山区年均有98天,占全年总天数27%,≥15毫米以上的降水主要出现在7—8月,每年平均有4次,并以降雨为主。

最长连续降水日 一类区为8—10天,如1978年9月达10天,量为46.6毫米;1979年8月10天,量为68.7毫米。三类区最长是10—12天,如1957年12天,量79.2毫米;1971年11天,量72.8毫米。特别是沿山地区,由于秋季雨多,热量不足,往往使小麦等主要作物贪青徒长而推迟成熟,植株倒伏,影响千粒重。

降水强度南北相差较大。川区年平均有小雨56次,中雨9次,大雨2—3次,暴雨平均5年有一次。1979年7月26日,日降水量49.9毫米,产生山洪,造成灾害。南部沿山地区,年平均有小雨79次,中雨15次,大雨5次,暴雨每3年有一次,1977年9月8日,降48.5毫米。

降雪 南部沿山地区,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10月初即降雪,5月终雪。历年平均降雪47天,最多达83天,最大雪深30厘米。平均每年≥0.1毫米雪日39次,其中入冬最大雪量19.3毫米(1973年10月3日),春雪最大雪量19毫米(1971年4月17日)。一类区历年平均降雪初日10月18日,终日4月27日。历年平均降雪23天,最多42天,最少6天,最大深度18厘米。平均每年≥0.1毫米雪日19次,≥5毫米雪日4天,≥10毫米雪日1次,最大雪量14.8毫米(19775年11月2日)。

第六节 湿度、蒸发

一、湿度

一类区年平均为49%,一年中12月最大为58%,4、5月最小为38%;三类区年平均为57%,8月最大为67%,4、5月最小为49.5%。

二、蒸发

年总蒸发量一类区为2246毫米,是年降水量的11倍,5—7月蒸发量最大,为312—337毫米;三类区为1695毫米,是降水量的5倍,5、6月蒸发量最大,为248—258毫米。

第七节 气压、风

山丹属大陆型气压系统,年平均气压823.1百帕。最高达828.1百帕,最低817.9百帕。

风向 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多大风天气。全年主导风向多东南风。日变化明显,午前多偏东风,午后多偏西风。平川区多东南偏东风,频率18%;缓坡区多偏东风及偏西风;沿山区由于大黄山和祁连山影响,多偏东南风,频率达41%,其次是偏西风,频率15%。

风速 山区年平均风速为4.4米/秒,3月最大为4.8米/秒,7月和9月最小为3.8米/秒。春季最大平均为4.7米/秒,夏季最小为4米/秒。

川区平均风速为2.6米/秒,4、5月份最大为3.2米/秒,元月份最小为2.2米/秒。春季平均风速为3.1米/秒,夏季2.8米/秒,秋季2.4米/秒,冬季2.3米/秒。3—6月出现≥8级大风,平均每年13次,最多达27次(1966年)。历年出现瞬间最大风速28米/秒(相当于10级,1962年8月28日),为西北风。

山丹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利用时数约5800小时,年储量500千瓦小时/米²,年有效风能在85瓦/米2左右,属较为丰富的地区,有待今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