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延伸阅读】有关闻家圈暴动未遂事件的人和事发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 )农历腊月二十七日肃州官军镇压哥老会暴动的闻家圈事件,迄今已过106个年头,尽管时过境迁,随着石家用白布书写的家谱面世,闻家圈事件的真相也越来越清晰了 。

•闻家圈起事,是起义还是暴动“起义”和“暴动”二词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用,但也有细微区别。“暴动”是中性词,所针对的对象一定是弱势群体,因而暴动是弱势群体为反抗统治集团或属地官府而发动的有组织、有纲领、有目的武装动乱,其最终目的是企图颠覆现有的统治秩序。所以,闻家圈暴动具有革命的属性,而“起义”是褒义词,其主体一定不是弱势群体,同时起义的主体也不一定具备纲领和宣言,是起义队伍首领在进退两难之际适时做出的明智抉择,虽具有革命倾向,但没有颠覆政权、推翻官府的明确意向。闻家圈事件,被1984年9月出版的《酒泉史话•闻家圈起义》一文定性为“起义”之后,后继凡言其事者皆人云亦云 但早在1981年出版的《甘肃文史资料•解放前五十年大事记》对此定性较为慎重:“二月,酒泉祁德隆在闻家圈聚众数百人分为五营,定于二月十日起事,事泄,肃州道派兵镇压,杀百余人并查获祁德隆所发革命檄文。”既然省文史委对此定性为“起事”,再加上“聚众数百人分为五营”的组织和缴获的讨清檄文以及“先杀官、后杀道,官钱局里闹一闹”的口号,闻家圈起事应是一次有组织、有纲领、有目的的武装革命前奏。鉴于事泄而被镇压,称为“暴动未遂”比较合适)•宁、凉、甘哥老会起事皆被镇压决定了闻家圈暴动必然失败1905年8月,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成立。同盟会,在陕、甘、鄂、川依靠的对象主要是哥们义气较为浓厚的哥老会。哥老会是四川“袍哥会”的衍生组织,系湘军在鄂逐渐发展起来的秘密军人帮会,湘军由鄂进入陕甘以后,甘肃的哥老会才逐渐形成气候 甘肃的哥老会是在清同治年间随着湘军西进逐渐形成的,各地的会首大多由习武的财主家庭成员担任。如辛亥革命前夕庆阳的彭四海、宁夏的刘华堂、凉州的齐振鹭、甘州的王良庆、肃州的石杨存皆系剥削阶级阶层出身。哥老会成员大多为富有资产的剥削阶层和为财主看家护院的庄丁、下苦的长工以及掌握一门手艺的工匠,并不是纯粹的穷苦百姓。由于帮会成员的入会动机大多不纯,帮会组织的保密措施也不够缜密,导致帮会中钻进不少伪装革命的阶级异己分子充当封建官府的眼线,从而使暴动因泄密而大多被事前镇压。如宣统三年二月初三,会首齐振鹭在凉州聚众起事前被官府镇压;八月初七,会首刘华堂在宁夏聚众起事后被官府很快镇压;九月,会首王良庆在甘州聚众起事前也被官府镇•闻家圈暴动的领导人是石杨存而非祁德隆1909年,河南籍年轻人祁得隆受同盟会革命思想影响,积极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洪流中。他与其他革命志士,受同盟会秘密派遣来到河西各地从事鼓动哥老会参加革命。祁德隆对外身份是行医郎中,落脚点就选在肃州北乡怀家沟的武秀才、肃州哥老会会首石杨存家中。祁德隆以行医为名,行走于长城内外会员家中宣传革命,同时也为城乡百姓治病疗伤,影响大、口碑好。天长日久,祁德隆博得会首石杨存的信任,于是成为石杨存的上门女婿石、祁结亲,虽能抬高祁德隆的身价,有助于他完成使命,却引来官方对他的跟踪和对石杨存的怀疑。一次,祁德隆进城鼓动肃州守军中的会员充当内应,却被官方在北门小什字街中段的石家店铺中夤夜捕获,多亏石家三掌柜巧言解说、积极运作而得脱。石杨存被捕也是由于内奸告密,肃州官府于当年腊月初巧立名目诱捕的。起事失败后,有多位死难者家属向石家索取命价,多年下来,石家富足的家业因其索赔而逐渐衰落。就拿身背大刀去方家屯庄报到的志士王某某来说,被内奸从背后抽刀将其杀害于仰沟桥上,事后王家向石家“要人”,石家先后赔了两头骡子才算了事 石家一大家子也有人抱怨:“出名的是祁德隆,担祸的是石杨明(石杨存的大哥)。 ” 土改时,已沦为自耕农的石杨明被划为中农成分,还分了 “革命田”,算是人民政府对石杨存之死的抚恤)•闻家圈系石杨存分批训练五营志士的秘密据点石杨存是武秀才出身,熟读兵书,借训练乡勇名义选择西部的闻家圈作为集训营地。闻家圈坐落于四面环湖的“皮条圪垯”上,湖周极少住户,最近的方家屯庄也在二里之外,营地四面又有高墙作遮蔽,受训人员乘船出入,闲杂人等无法靠近,可以说闻家圈是石杨存精心挑选的绝好练兵场所。宣统三年夏四月,石杨存从3000会众中挑选500余人的暴动队伍在此分批次集训。石杨存坐镇中军兼任营长,祁德隆为军师,朱光先为佐理,李福恒为师爷,王义、李福润为侦查。李福明为左翼营长,王正仓为右翼营长,王廷玉、祁麻子为前锋正副营长,李忠孝、王天爵为后队正副营长;每营员额百名,各营均授营旗,上书“革命军XX营”六字。受训人员头包黑布,额前绣大红圆徽,初步确定在腊月三十日(1912年2月17日)“利用除夕祭神之爆竹声为掩护举事”。后来,又把夏家沟王家楼庄(遗址位于原拐坝桥小学斜对面)作为第二据点,在彼秘密打造兵器、制造火药。由于石杨存在闻家圈据点轮训营员时日长、动静大,八月,混入帮会的豪绅地主任炳文、张致有、祁廷桂等人借犒军、献鼓号为名进营探听虚实,随即将所得情报透露给肃州官府。祁德隆八月进城被抓,与此有关。从此以后,官府的用间力度加大,长城内外哥老会的动静皆在官府掌控之中,只等闻家圈周围水面结冰后全力围剿。

•石杨存被捕、祁德隆临时执事正当暴动事宜按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石杨存被捕;不几日,官府在稽查中又抓了数人。面对严峻的形势,祁德隆怕暴动流产,决定提前三天起事,并派人通知王子庄的左营于腊月二十五日到闻家圈集结。师爷李福恒遵其安排,撰写讨清檄文:“庙堂之上,朽木为棺,郡城以内,绿林食禄……;五千年文明之邦,沦于异类。经二百载腥膻之域,胡儿居九五之尊,同胞在覆盆之下 ……输赋供币,税养二八旗人。官贪吏污,弱肉强食,既无德于国,且无补于民;而剥削不平之气,填人胸腹;压迫之权,深入骨肤。以虚声而统辖各省,不虑国危;动辄割地以饲强邦,夺人民未来之生路。人人共愤,兴起义兵,革故鼎新。义旗方举于西北,响应遍及于中华。应天顺人,以肃妖孽。驰书到日,磨砺以顺,兵马临行,市井勿变。 ”最后以“生为齐王三千岛,死为田横五百人”的誓言表示革命决心。然而,就在王子庄左营尚未到达、火药未干、檄文也未贴出的腊月二十七日凌晨,肃州知州恩光便率领安肃道陆廷栋道台派出的80余名骑兵,从屯庄堡向闻家圈奔杀而来•摁住牛头、方能制服牛屁股肃州官府为镇压闻家圈暴动可谓煞费苦心,不但等到湖面封冻后才开杀戒,还请了阴阳先生来确定出兵的时辰和方位。阴阳先生认为:闻家圈至方家屯庄东侧的营盘湖是“卧牛”地形,牛头是西南方的皮条圪垯,牛屁股是东北方的营盘湖,只有在凌晨卧牛酣睡之际把住牛头,方能制服牛屁股。进剿方向由西南向东北为上。知州恩光遵其嘱咐,于腊月二十七日凌晨出兵,在北门外仙姑庙前杀了石杨存祭旗,然后取道屯庄堡向闻家圈扑来。闻家圈营地突遭袭击,前中营志士措手不及,用自制大炮和火器还击官兵,但因火药未干炮不能发,只能手持大刀、长矛、棍棒仓惶应战,与手持洋枪的官兵短兵相接。盛石匠等先锋虽有全身武艺,也惨死在官军的枪弹之下。就在前中营志士屡屡毙命的关头,暗藏在后营的奸细又把屯庄外的草圈点燃,前中营残存志士放弃闻家圈阵地救援后营。官军占领闻家圈后缴获了革命军的印章一枚、讨清檄文数张,诸般武器多件。

祁德隆血洒方家屯庄方家屯庄,位于营盘湖西缘、条湖北侧。石杨存被捕前,后营扎在今营盘湖,石杨存被捕后,后营为何能退守方家屯庄?原来方家不仅有倾向革命的一面,就是看在石杨存大哥石杨明的薄面上方家也无法拒绝石杨存的队伍进驻。石杨存兄弟四人,大哥石杨明,二哥石杨重,三哥石杨才,他虽排行老四,但在地方上影响较大、再加上石、方两家有姻亲关系,石杨明的次子石兴斗、石杨才的独子石兴宗均为方家女婿。祁德隆又是石杨存的女婿,焉有不帮之理?方家人承担着血海般的干系让后营入驻的原因就在于此。祁德隆率残部撤退到方家屯庄中,右营志士也闻讯赶来,力量大增,官兵从辰时攻打到午时,因暴动队伍装备不济、屯庄被破。祁得隆身先士卒,杀伤官兵数十人,终因气力疲竭,战死在方家屯庄。右翼营长王正仓,也战死在方家屯庄。此战,两处共死难80余人,在方家屯庄被捕的也有80余人。同日午后,金塔王子庄的左营志士在头目赵福的带领下向闻家圈集结,刚过火石峡(今南坝村东北)就听到闻家圈失利的消息,于是回撤作鸟兽散。由此可见,通讯手段落后、队伍集结不及时,也是暴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李福恒和他记忆中的阵亡志士在这次鏖战中,共死难80余人。八十岁的师爷李福恒仍记得的,有军师祁德隆,前锋正副营长王廷玉、祁麻子,右翼营长王正仓,侦查王义,以及李蒿、李福昌、李先文、张天福、马恒龙、张进龙、李秀春、盛学文、张柏林、马治邦、王德才、方泮基、王兴成、王兴安、盛石匠、朱成先、朱治、崔廷柏、杨某某等。被追至金塔杀害的有王天爵、马泗、田芝兰等。被捕杀害的有李福均、李端基、高国成、高国伍等,被内奸在乡间杀害的有王官基、高凤岐、冯智、李海、李福安、杨胖子、高登峰、薛某等。还有闻夫噩耗服毒殉节的王兴安妻朱氏,狱中病危、保释后即死的侦查李福润等。李福恒(1876—1958 ),字子久,北乡茂东沟(怀茂村)人,光绪年间秀才,被捕后两年获释(一说在亲友掩护下幸免于难)。民国期间长期从事家乡教育工作,遗留给乡亲的楹联较多,特别是那篇讨清檄文,确系他遗作中的精品 此老大难不死,自然对罹难的石杨存有怀念之意,也许由于这个原因,石杨明次孙石俊1953年从朝鲜战场归来,他便把孙女嫁给了石俊1955年酒泉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向他了解闻家圈事件相关情况时,或许此老有意放大祁德隆的作用而隐瞒了石杨存的身份,或许文化馆工作人员鉴于当时形势不敢如实记录石杨存的作用而将其功归于祁德隆 如今我们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其真实身份,权把这些作为闻家圈事件的补缺。

•隐姓埋名的石杨存后人石杨存有一子,名兴仁,娶妻殷氏,石家家谱中记其夫妇无子,后来石家才得知石杨存有后。据石兴斗次孙石青山先生回忆:1962年,玉门玻璃制品厂的一位张师傅来余新寻亲,找到他父亲石刚老先生自称为石杨存之孙,于是堂兄弟俩抱头痛哭了一场。张住了一夜,第二天就走了,以后再无音讯。据此,石杨存被捕之后,石兴仁的大伯父石杨明便安排兴仁两口子外出逃难,石兴仁夫妇流落到玉门,被张姓人家收留,遂改名换姓才有了后人。这与家谱记载并不矛盾,因为当时石兴仁两口子并未生育子女。石青山先生还说:我们只知道这位叔父姓张,在玻璃制品厂工作,我都60多岁了,估计他老人家早已不在人世,但愿能联系到老人家的子孙,也是一桩幸事。既然石杨存还有后代生活在玉门,张、石两家后人能再次相认当然是一桩幸事,但愿青山先生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