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二)改革开放以来,酒泉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上世纪90年代末,酒泉的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已居甘肃省前列,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奇石热迅速升温。主要标志是:一、群众广泛参与,赏石社团建立。现在酒泉的玩石者遍及离退休人员、公务员、民营企业家、工人、农民、部队官兵以及教育、文艺、医务、科技、新闻工作者等各行各业,仅肃州区就有数百户,上千人,藏石初具规模的家庭近百家。石友们觅石常结伴出动,有的父子同行,夫妻相伴,兄弟相约,祖孙三代参与者并不少见。觅石者有的步行,或骑自行车在近郊活动;有的骑摩托、乘公交、或租车去洪水坝河、北大河、昌马河滩;有的动用载重汽车、铲车和大吊车翻山越岭深入祁连山、马鬃山、北山或巴丹吉林沙漠深入寻觅、搬运观赏石,兴趣浓厚,追求极为执着。2003年由石友赵荣兴、张爱平、王兴文、王胜利、崔宗福、李登文等人发起成立酒泉奇石艺术研究会(挂靠酒泉市科技局)。2006年由石友徐万福、张志坚、李新民、常亚霖、唐益年等人发起成立酒泉观赏石协会(挂靠酒泉市文化局)。两个群众赏石社团注册会员150多人。酒泉市园林石协会正在酝酿成立中。

二、奇石村兴起,农民大发“石财”。地处洪水坝河畔的西洞镇罗马堡农民,在赵俊明、韩德海的带动下,利用农闲下河滩觅石,运回家院,供奇石爱好者选购,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酒泉奇石第一村”。现在西洞镇的奇石专业户已达380户,1000多人。2006年出售石头收入150多万元,户均4800多元,人均1500元,占人均年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年售石收入3万元以上的农户并不少见,最多者超10万三、市区领导重视,政府加强引导。市区党政军一些领导也喜爱赏石、藏石,常驱车到产地视察、调研,节假日也去河滩、戈壁觅石。他们常深入群众召开座谈会,讨论开发奇石资源、发展奇石产业的问题。军分区陈卫民政委还编辑出版了《卫民藏石集》。市区政府积极倡导奇石村的建设和石产业的发展,多方协调铺通了火车站到罗马六组的柏油路;培训奇石村村民、下岗职工,扩大赏石队伍,提高赏石水平;市民政局及时批准成立奇石艺术研究会和观赏石协会,有的市区领导还兼任名誉会长,应聘顾问。市政府支持赏石社团带领石友参加全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主办了首届富康杯酒泉奇石展;投资编辑出版《酒泉奇石》画册;支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拓市场。经肃州区政府规划,高标准的酒泉奇石市场已在西郊博物馆附近开工兴建。

此外,酒泉市已成立了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对马鬃山地区的恐龙化石进行挖掘、勘探、研究和论证,计划经过1—2年的努力,为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做好准备。

四、参加全国石展,酒泉石走出深闺。酒泉玉加工制作的夜光杯早已闻名遐尔,远销国内外,而酒泉观赏石一度鲜为人知。从2001年开始,专业赏石刊物《石友》上经常刊登酒泉石专页,精品酒泉石入编《点石成金》、《中国名家藏石大观》等高品味的赏石专著。2004年4月,酒泉奇石艺术研究会组团携带850枚酒泉石赴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赏石暨国际赏石展,参展的86枚酒泉石获金奖2个,银奖4个,铜奖14个,获奖率23.2%,展销成交4万多元;2006年6月,酒泉观赏石协会组团、携石630枚参加兰州全国奇石邀请展,参展的53枚酒泉石获金奖8个,银奖13个,铜奖6个,获奖率44%,成交2.8万元。有的石友还自费携石参加了武汉、成都、银川等地的赏石大展,提高了酒泉石的知名度。外地石商、收藏家纷纷来酒泉考察、购石。酒泉观赏石已走向全国,正走向世界。

五、城市环境美化,园林石空前普及。酒泉新建的市政广场就地取材,选用酒泉的巨型花岗岩、沙砾岩、变质岩进行美化;富康集团公司从肃北马鬃山运回数百吨巨型风砺石(中粒辉绿岩)修建富康花园,美化富康家世界周围环境;常青花木公司投巨资购回大批灵壁石、三峡石、太湖石、硅化木,美化常青园;西汉酒泉胜迹风景区也都布置巨型硅化木、祁连彩石作为景点;一些房地产公司、机关学校也在庭院、社区布置了园林峰石,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反璞归真的心理需求。园林石的空前普及,促使酒泉观赏石由小型向大型、巨型发展。

六、营业性石馆建立,奇石市场初步形成。石产业链从觅石、釆集、运输、加工、配座、保养到销售,不断延伸,吸纳了大批从业人员。现在,已有营业性石馆30家,奇石网站2个,打磨石头、为石英钟配座的服务门点近20家,从业人员近200人,年营业额在百万元以上。由奇石村农民、营业性石馆、各地石商和收藏者组成的观赏石物流已经顺畅,三级奇石市场已经形成,东关仿古一条街、西关酒泉赏石园和富康家世界奇石的交易日趋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