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世纪回眸

陪同王震将军视察农村

杨国安

1970年,我在三墩公社任党委书记。那年10月,酒泉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主要内容是汇报当年粮食产量增减情况,落实征购任务,安排平田整地及下半年农业生产。会议共开了五天。第四天上午,县委办公室秘书王开惠到三墩公社的讨论地点通知我说:“杨司令叫你到他的办公室去,有重要事情谈。"杨晖是酒泉军分区副司令员,当时兼任中共酒泉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我很快就到了杨司令办公室。刚进门,杨司令就对我说:“今天下午两点你到我办公室,我们陪同王震部长到泉湖公社的沙滩大队视察,之后,还要到你们三墩公社二墩大队去参观。”当时,三墩公社的平田整地、渠、路、林配套是酒泉地区树立的“农业学大寨”的样板。我按要求下午一点四十就到了杨的办公室。之后我们一同乘车到泉湖公社。在公社门前不远的地方,我一眼就看见了王震。这位曾统帅过千军万马的老将军时任国务院办事组组长。他上穿灰色中山装,下穿黄军裤,头发花白,面色红润,两眼炯炯有神。陪同王震一起来的还有当时的兰州军区政委、甘肃省革委会主任冼恒汉、省生产指挥部副主任窦述、酒泉地委副书记薛浩平以及其他随行人员。省、地领导正陪王震看大口井。我们俩走到跟前,薛浩平副书记把我拉到王震身边介绍说:“这是三墩公社党委书记杨国安同志,今天还要到他们那里去看看!”王震立刻拉我到他跟前,亲切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你是行家,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六寸泵抽水,24小时能浇多少地?”我答:“我们三墩公社的双桥大队有一眼大口井,用的也是六寸泵,24小时能浇30到40亩地。"王震想了一下说:“差不多!”看完大口井之后,我们陪同王震来到泉湖公社头墩七队。该队队长陈进邦把队里的库房门打开,大家进去坐在装满粮食的麻袋上。王震问陈队长:“现在一亩地能施多少化肥?”陈队长是一位很诚实的人,回答说:“每亩地用到100多斤了!”王震听了,立刻面向坐在他身边的冼恒汉说:“司令,露马脚了,你说你们甘肃的化肥一亩地平均不到10斤。”这时坐在一边的地委副书记薛浩平说:“这位队长讲的100多斤,是把公社、大队、生产队用草皮搞的土化肥都算在一起了!”王震沉思了一下说:“噢,是那样的!"接着伸手从麻袋里抓了几粒麦子扔到嘴里咬了咬说:“不错,这麦子很饱满!”从头墩七队的库房出来后,王震一行向公社方向走去。王震看见路旁长着几棵沙枣树,高兴地说:“沙枣是好东西,这沙枣已经红了!”七队队长陈进邦脱了鞋爬到树上摇了几下,立刻掉下了不少沙枣。王震佝腰拾了一把。随同的招待所所长伸手说:“洗一洗!"王震说:“不用!”把沙枣放在两手中间搓了搓,边走边吃,说:“叶季壮不会做生意,沙枣和杏仁如果成吨的出口,可以换外国人的钢材和汽车!”看得出,他对沙枣、杏仁特别感兴趣。

一行人来到泉湖公社门前的渠沿上,王震蹲下来用手从渠里捧了些水含在口中尝了尝说:“你们这里的地下水没有碱,很好!”大家来到泉湖公社的会议室。王震谈笑风生,大家也无拘无束。王震突然问周围的人:“你们说蚕豆在几层叶子上结角?"这个问题一下把大家都问住了。我们这些长期跟农民打交道的基层干部,平时没认真观察过,好歹回答不上来,显得很不好意思。过了 10多分钟,泉湖公社党委书记王万祥来了,他一进门先向王震和冼恒汉敬了个军礼。冼恒汉向王震介绍说:“这就是泉湖公社的党委书记!”王震同王万祥握了握手,很敏感地问:“你以前是干啥的?"王万祥答:“我是当兵回来的!” “在哪里当兵?”“在新疆x x x x部队!”王万祥兴致很高地说:“我们团的前身就是您领导的三五九旅的一个团,团部还保存着南泥湾大生产时中革军委奖给的锦旗,团首长还经常用南泥湾精神对官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呢。”王震说:“最主要的是要记住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过了一会儿,王震又问王万祥:“泉湖公社有多少亩地?"王答:“32000多亩。”王震说:“再开垦一个泉湖公社可不可以?”王答:“还可以。” “开垦两个泉湖行不行?”王答:“开不了那么多。”王震在王万祥肩上拍了一下说:“你看墙上挂的毛主席像,要有勇气,要树立不怕困难的决心!"下午四点多,王震一行来到泉湖公社沙滩大队五队。该队有一个花果园子,果园门口有一块葵花地,葵花已到了成熟的季节,有些头大,有些头小,头大的只长一个,头小的一根秆上有好多个。薛浩平副书记对五队队长邓富邦说:“你们应该把那些头多的掰掉一些,只留一个头就行了,不然都长不大。”王震接着说:“书记你可说了个外行话,这是不同的两个品种,只长一个大头的叫向日葵,多头的叫九莲墩,向日葵是在九莲墩的基础上培育成的!”这番话又让我们这些基层的同志思谋了一大阵子。王震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他怎么知道得这么多,看来,谁想在他跟前打个马虎眼那是万万不成的。

看完沙滩五队的果园已是下午5点多钟。薛浩平副书记看看表,对冼恒汉说:“时间不早了,三墩公社今天就不要去了!”冼恒汉点头表示同意,于是我们就一起坐车回城了。

事情已经过去30多年了,每当回想起这段往事,眼前就浮现出王震将军那伟岸高大的身影和慈祥亲切的面容,那爽朗的笑声,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令人回味无穷,激动不已。

篆刻 王兴文

我们万众一心

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