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节 古寺名胜

文殊山寺 文殊山寺在酒泉城西南30里,山内有古刹,佛像甚多,有元察合台皇太子重修文殊寺留有碑记一块。此碑为大元泰定三年所立。文殊寺建于北魏孝昌年间。据《晋书》记载:前凉太元初年,敦煌人宋纤曾于此山倚崖凿壁,建草堂、研经史、授生徒数十年。前凉太元二十一年( 344年),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的就是此寺。寺内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此山在宋元以前叫嘉峪山。山中林泉秀美,内藏石窟、佛寺、道观,是历来佛道两家修炼、聚会之所,各族人民游览凭吊之佳境。每年四月初一至初八日,朝山拜谒的城乡群众络绎不绝。

文殊石窟 文殊石窟介于南北两山之间,山中有药泉水东流,林木苍翠,楼阁参差。以木架结构的古建筑为主要,洞窟藏于寺庙之内。寺庙分布于主山南麓的东西两个山沟中。东面为红庙沟,俗称前山,有佛寺道观20余院(座);在西面为后山沟,沟内又分为南、北、中三岔,中间一岔最长,有庵、观,寺院、洞窟等50余院(座)。宫、观、庵多为道教所建,寺庙、经堂大部为佛教奉祀,洞寺佛道两家皆有。宋代以来,主张三教合一,万法归宗。所以信奉者不论道教的神、仙、天尊、真人,或是佛教的佛祖菩萨,都视为神灵,一概敬奉。文殊山的庵观寺院共有70余院138座400余间,约长2公里。其中有三层木楼大座,二层木楼两座。前山有慧祠宫楼、清凉寺、百子楼、鲁班楼、太白楼喇嘛寺大经堂重檐大殿等;后山有地母殿楼、白子楼,雷祖殿南木搂等,前山红庙沟有洞窟3洞,叫千佛洞、万佛洞、太子寺洞。后山沟有洞窟15洞,分别叫千佛洞、古佛洞、洪钩洞、观音洞、文殊寺洞、白衣洞、救苦殿洞、南天门洞、百子楼洞、灵霄殿洞、十王殷洞、闪锑洞、地母殿洞等,大部分为五代以后所凿。

古酒泉 《汉书·地理志》记载:“应劭曰:城下有泉,其水若酒,故曰酒泉也”。(唐)师古说:“盈旧俗传云,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汉武帝为开辟河西,命骡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西征匈奴,在西北打了胜仗,屯兵泉上。武帝闻讯大喜,派人送来一坛御酒,犒赏三军,酒少人多,不足分配,于是倾酒入泉,与全军将士共饮。从此此泉称为“酒泉”。相传古酒泉原有三眼,后来两泉干涸,仅剩一泉。泉水色碧澄清冽如浓酒,冬暖夏凉,永不结冰,冬日水气蒸腾,状如云烟,泉中常有气泡上升,类似一串金珠。民国人邵元冲在《西北随轺记》中称:“出泉半晌一发,如珍珠数”。观赏者蔚为大观。泉北有大湖,水波荡漾,芦苇丛生,野鸭飞鸣,蛙声喧叫。清风徐来,摇动芦苇,凄凄作响,好一片塞外风光。清乾隆元年(1736年),肃州分巡道黄文炜兴建八角泉亭,并构“澄镜山房”,作《酒泉记》刻石立碑,碑文是“垒土辟池,前建楹、中置亭,后树轩,漱耳室,鳞次周列”,后人称此为“酒泉亭”。从此,泉湖亭廊成为游览胜地,达官、贵人、文员、武将、骚人墨客,到此者无不赏鉴留恋,题诗、赠语。乾隆二十七年(1763年),肃州知州徐浩又进行了重修,在泉前广场增置了楼台、月门、牌坊,栽置林木,又作《重修酒泉碑记》。

清同治年间,肃州为回民马文禄等所占据,泉池荒芜,亭台颓废,游人断绝。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修整,扩酒泉为湖,环堤种花种树,湖心建亭,叫“湖心亭”,又造小舟于湖中,还买鱼苗万尾放在湖中,供游人观望。同时亲书“古酒泉”竖匾一块,悬于牌坊正中,又作“甘或如醴,淡或如水,有则学佛,无则学仙”对联,增加了观赏价值。

民国以来,泉亭沉寂,缺乏管理,文物古建筑多有损毁,匾额题字,仅保存有清光绪中所建的文昌阁、佛祖庙。宣统三年(1909年),肃州兵备廷栋书“西汉酒泉胜迹”石碑一块。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党四十二军军长杨德亮驻酒泉时,曾派驻军整修泉湖,将荒芜已久的泉、池、亭、台整修一新,并在湖中新增二亭,广植林木,并于1944年改名“泉湖公园”供人们游览。从此“泉湖公园游者日众,或登楼览胜,或品茗消夏,或垂钓陶情,睹四野田禾,一湖芦苇,苍然茫然,悠悠神往,颇有塞上江南之概”。

白塔 酒泉城内,原来有两座白塔,一座在鼓楼西北吉祥寺内,一在鼓楼东南弥陀寺内。两塔悉用土坯砌就,白灰粉饰,形体古朴高大。白塔在鼓楼西,相传建于汉武帝时。景泰七年(1456年)继修。顺治初,回民丁国栋、土伦泰叛乱,寺被毁.总督孟桥芳于九年后重修。该塔建造于高大土台之上,最下层为四级须弥座,二层为覆钵,圜形,周边倒垂莲花瓣,三层为塔柱,圆形五节,四层为塔颈,八面四级,每级有佛龛,五层为塔盖,木质八角悬风铃。盖匕为塔顶,黄铜铸聚宝瓶。周身各佛龛内,有宋、元、明、清各代铜佛及泥佛。弥陀寺白塔与吉祥寺塔基本相同。明天顺年间建,嘉靖中被火焚毁,嘉靖三十六年(1558年)重修。清顺治十二年( 1632年),康熙十六年(1617年)、六十一年(1662年)又进行补修。

钟楼寺 位于城内西北隅,因寺内有古钟而得名。清顺治十八年(1462年),为兵备事使李雨沾倡修,建寺其上,香火甚盛。康熙九年(1771年)、四十八年(1772年)两次增修。清同治年间,回军马文禄等占据肃州,该寺毁于兵火。普济和尚住此寺时,四处募化筹资,东至兰垣,西至乌鲁木齐,步行数千里,集资重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52年)恢复了旧观。重修的钟楼寺分为三层。坐北向南,山门前有牌坊,上书“大法幢寺”,山门正中悬有竖匾,红底蓝字,曰“救生寺”。最前面为四大天王殿,其次八大金刚殿,左厢纸祖殿,右厢仓颉殿。第三殿为五开间,正有关公,东面财神、药王,西面罗祖、孙膑,殿外两侧有走廊可通后院。二层台稍高,正中卧佛殿,两厢文殊、普贤二菩萨殿。第三层为一高大土墩,高约十米,前面有阶梯,上有三间大殿,中塑释迦牟尼、迦叶、阿男佛像,背后倒座观音,东为钏架及方丈室,西侧戒堂。殿内有精美的塑像和丰富的壁画,匾额、楹联颇多,“庙貌巍峨,瑞绕山河千占迹;殿宇辉煌,民安物阜万家邦”。每逢朔望,诵经叩钟,钟声清幽,梵唱吭吭,仕庶教奉,还愿者络绎不绝。每年正月初九及五月端阳节举行盛大宗教活动。明代诗人戴弁,曾作《僧寺晚钟》诗,后被列入肃州八景之一。

西沟寺 又名西古寺,在酒泉城东南观音山口内的西沟岔中,距酒泉城约120里。山中层岭起伏、万山环抱,连峰叠嶂、沟深壑奇,林木葱郁,并有山泉溪流,风景秀丽。从元代开始,藏族牧民就在这里耕牧。每逢佳节,牧民集会,众喇嘛诵经礼佛,男女牧民,叩钟求愿,天长地久,遂成为藏民朝神拜佛的胜境,后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

清真寺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民诵经礼拜的场所,也是教民聚会讲演教义以及为死者举行溯乙和葬仪的地方。最早的清真寺在城西,元明时,回民初入酒泉时所建。

清末被毁。光绪十年(1909年)后,又在酒泉东关重整清真寺。民国六年(1917年),聚居在酒泉东关的穆斯林群众自愿发起,兴建清真寺,由回族老人马金贵、马绪宗、马忠贤、张积德、杨万林等组成筹建小组,负责修建事宜。为筹措基金,由马金贵等人骑马赴哈密、迪化(乌市)、奇台、伊宁、喀什等地,后又去兰州、西宁、临夏等地,捐助银子3000两,本城群众集资200余两,不足部分由商绅张积德垫付。民国六年(1917年)开工,民国八年(1918年)竣工。清真寺院,坐西向东,大殿面积536平方米,系土木砖石混合结构,风格独特,雄伟壮观。大殿前有抖拱飞檐,后有后插金堂,殿脊高峙,卷棚起伏呈马鞍形,金堂顶上原有八角攒尖顶三层木楼,大殿正门装有木质雕花格子门,卷棚下南北山墙,青砖雕刻蓬花图案,殿内矗立八根明柱。每逢礼拜,前来参拜的教民有数百人。大殿前为庭院,左右两厢各有五间讲堂及浴室,院落东西20米,南北15米,东面临街是山门,上有宣礼楼,每逢斋月,以见新月封斋,再见新月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