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篇 行政建置

第一篇 行政建置

第一章 位置境域

第一节 位置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部,酒泉地区东端,北纬39度10分至39度59分,东经98度20分至99度18分。东邻元山子与高台县接界,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毗邻,西望黑山与嘉峪关市接壤,北靠夹山与金塔县相连。

酒泉市区距高台县城147公里,肃南县城237公里,嘉峪关市区21公里,金塔县城53公里;距兰州市区732公里,敦煌市区428公里。

第二节 境域 明设肃州卫,东至盐池驿140里,西至嘉峪关70里,南至雪山150里,北至黑山180里,东南至白城子250里,西南至雪山180里,西北至大钵和寺300里,东北至天仓墩320里,共广210里,袤330里。

清置直隶肃州,东到双井堡、高台界100里,西至嘉峪关外双井子、赤金所界90里,南至金佛寺南山120里,北至两山口边墙30里;东南至清水堡、高台县界140里,西南至卯来泉堡70里,东北至金塔寺100里,西北至野麻湾边墙40里。

民国36年7月《酒泉县要览》载:酒泉县东接高台县属双井子270华里,西连玉门县属西双井子90华里,北毗金塔县属夹山,以古长城为界120华里,南抵祁连山麓90华里。计东西纵约160公里,南北横约54. 7公里,面积为8751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几经变化,至1993年酒泉市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84公里,总面积3385平方公里。市境四至走向:东部由夹山向南,经酒泉市临水乡的土㙋墩、碱泉子、界牌墩,和高台县毗连;经临水乡的芦芽墩、三十里墩、碱沟,经黄泥堡裕固族乡的碱泉子、碱滩墩、周家牛房,经铧尖乡的新坝沿,经上坝乡的芦芽滩,经下河清乡的白圪垯滩,经清水镇的单墩滩,经屯升乡的北戈壁滩,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邻;经屯升乡1673高程点,和高台县接壤。南部沿祁连山,由屯升的黑羊圈滩向西,经屯升乡的龙王泉、直沟河,清水镇的史家地、盛家庄、榆林坝,丰乐乡的茹家台子,金佛寺镇的黄庄、黄家台子,红山乡的茹家庄、茹家上庄、屈家口子,东洞乡的瓷窑口,西洞镇的新地坝、长山子、独山子,和肃南县交界。西部由独山子向北,经西洞镇的刘家新庄子、张家庄,和肃南县相接;经西洞镇的上下羊庄子、罗家石坝,西峰乡的贾家庄、王家西庄,经北大河滩、丁家坝园艺场一站、讨赖河北干渠、三支渠一斗渠,经怀茂乡的泉水沟、柳条墩、东柳湾、沙湾湖、四峰槽、兵草坡,和嘉峪关市接壤。北部由马路山向东,经怀茂乡的梧桐墩、长山、殷家捷路山、火石峡山,三墩乡的黄土崖子,临水乡的大口子山、夹山,和金塔县相连。第二章 建置沿革夏至战国 为西戎地。

秦至汉初 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地。

西汉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建郡立县,在今酒泉市境内设禄福、乐涫二县,并隶始置之酒泉郡。郡驻禄福县(即今酒泉市),领9县,以郡隶凉州刺史部。

新朝 王莽改禄福县为显德县,改乐涫县为乐亭县,改酒泉郡为辅平郡。

东汉 复改显德县为禄福县,乐亭县为乐涫县,辅平郡为酒泉郡。

三国 属魏,建置同汉制。

西晋 改禄福县为福禄县,隶酒泉郡。

东晋 先后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领地,皆置福禄、乐涫2县,隶酒泉郡。公元405年,西凉王李暠迁都福禄县,历17年。

北魏 初置酒泉军、乐涫戍,隶敦煌镇。孝昌二年(526)改置为福禄县、乐涫县,并属复置的酒泉郡,郡隶西凉州(驻张掖)。

西魏 北魏分为东、西魏后,酒泉地属西魏,仍置福禄、乐涫2县,并属酒泉郡,隶西凉州(后改为甘州)。

北周 初置福禄、乐涫2县,属酒泉郡,旋并乐涫县入于福禄县。继罢酒泉郡,以福禄县隶甘州。

隋代 初沿北周建置。开皇三年(583年),置酒泉镇,隶甘州。仁寿二年(602年)从甘州分出,始置肃州(肃州名始于此),领福禄县。大业元年(605年),罢肃州,以福禄县入张掖郡。义宁元年(618年),改福禄县为酒泉县(酒泉县名始于此),实为李轨辖地。

唐代 武德二年(619年),平李轨,置酒泉、福禄2县,隶肃州。同时以原福禄县驻地改为酒泉县驻地,移福禄县驻汉乐涫县旧址(即今酒泉下河清乡皇城故址)。贞观元年(627年),以肃州隶陇右道。景云二年(711年),分置河西道,肃州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肃州为酒泉郡。乾元元年(752年),复为肃州。大历元年(766年)后,为吐蕃所据。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收复河西,复归于唐。

五代 属回鹘,称肃州。隶甘州回鹘。

宋代 置酒泉军,羁靡,实属西夏,置蕃和郡,隶黑水镇燕军司。嘉定十七年(1224年)后,属蒙古。

元代 蒙古废西夏的蕃和郡,置肃州。至元七年(1271年)改置为肃州路。至元八年(1272年),蒙古改国号为元,至元十八年(1293年),立甘肃行中书省(驻张掖),肃州路属之。

明代 洪武五年(1372年),置肃州,不领县,隶陕西布政使司。二十七年(1394年),改置为肃州卫,不领县,卫下置所,隶陕西行都指挥司(驻甘州)。

清代 初,沿袭明制,置肃州卫。雍正二年(1724年),罢卫,将肃州并入甘州府。七年(1729年),又改置为肃州直隶州,直隶甘肃行省布政使司(驻兰州)。同年分甘州的高台县归肃州直隶州。

民国 设酒泉县,隶安肃道。改道设署后,酒泉县隶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9月25日酒泉县和平解放,同年10月2日酒泉县人民政府成立,隶酒泉专员公署。1956年,酒泉、武威两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酒泉县属之。1959年1月,酒泉、金塔两县合并建立酒泉市(地级)。1961年,撤销地级市改为县级市,恢复金塔县,隶酒泉专员公暑。1964年11月撤市改为县,1985年5月撤县建市,隶酒泉地区行政公署。

酒泉县(市)行政建置沿革简表朝代名 建置名 建置年份 止年 年数 备 注 年号公元 公元西汉 禄福县 元狩二年 前121 9 130新 显德县 始建国元年 9 25 16东汉 禄福县 建武元年 25 220 195三国(魏) 黄初元年 220 265 45续表朝代名 建置名 建置年份 止年 年数 备 注 年号公元 公元 禄福县 泰始元年 265 295 30西晋 福禄县 元康五年 295 317 22 福禄县改置东晋十六国前凉 福禄县 晋建兴二年 314 376 62前秦 福禄县 建元十二年 376 386 10后凉 福禄县 太安元年 386 400 14西凉 福禄县 庚子元年 400 421 21北凉 福禄县 玄始十年 421 439 18北朝北魏 福禄县 太延五年 439 535 96西魏 福禄县 大统元年 535 557 22北周 福禄县 明帝元年 557 581 24隋 福禄县 开皇元年 581 619 38 初置酒泉镇,仁寿二年(602)置肃州唐 酒泉县 武德二年 619 907 288 大历元年(766)后为吐蕃所据五代 肃州 907 960 53 为回鹘占据宋(属西夏) 蕃和郡 960 1224 264 回鹘据41年。契丹据25年,西夏199年。

蒙古•元 肃州路 太宜十九年 1224 1372 148 初称肃州,至元七年(1271)改为肃州路明 肃州卫 洪武五年 1372 1644 272 初称肃州,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为肃州卫。续表朝代名 建置名 建置年份 止年 年数 备 注 年号公元 公元清 直隶肃州 顺治元年 1644 1911 267 初为肃州卫,雍正七年改直隶州。

民国 酒泉县 民国元年 1912 1949 37中华人民共和国 酒泉县(市) 1949第三章 行政区划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区划民国17年(1928),酒泉县设7个区,城内设1个区,即第1区,乡村设6个区,即第2、3、4、5、6、7区,区下置街(或村)、甲、牌。

民国24年(1935),城区设金泉镇,辖联保5个。

民国26年(1937),撤金泉镇,设中山(城西半部分)、交通(东半部分)2镇,辖保20个、甲195个。

民国34年(1945),城区设中山镇,辖保10个、甲122个;交通镇,辖保7个、甲77个;乡设9乡、保85个、甲922个。

民国36年(1947),全县设保105个、甲1128个。城区设保19个,甲286个。中山镇辖保10个、甲160个;交通镇辖保9个、甲126个。乡村设保86个、甲842个。西南乡辖保10个、甲88个;嘉峪乡辖保7个、甲67个;城东乡辖保8个、甲74个;河北乡辖保11个、甲85个;临水乡辖保10个、甲86个;西店乡辖保10个、甲103个;总寨乡辖保9个、甲102个;河西乡辖保9个、甲99个;河东乡辖保10个、甲113个;县直属祁连保,辖甲15个;明花保,辖甲10个。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区划1949年9月酒泉县解放后,城区废镇,建市设街、组,农村废保甲,建区设乡、村。1950年全县设市、区11个,街、乡94个,组村290个。城区设市1个,即酒泉市(区级),辖西关、西南、北大、东关、东北、东南6街、20个行政组。农村设区10个、乡88个、行政村270个。西南区辖黄草、长沙、香庄、中深、西峰、蒲莱、塔寺、冯候、文殊、河口 10乡。嘉峪区辖中暖、樊小、果园、新建、新城、嘉峪、老鹳闸7乡。河北区辖杨洪、两明、关明、夏明、余新、怀茂、怀中、蒲潭、蒲金、银达、高黄11乡。城东区辖上三沟、铧尖、铧沙、二墩、沙滩、花寨、四坝、头墩8乡。临水区辖陶门、临水、临镇、前所、官下、中渠、石河、三墩、长城、常祁10乡。西店区辖漫水滩、集泉、店子、西店、三奇堡、沙河、东洞、北沟、四号、新地、滚坝、西洞12乡。总寨区辖总寨、营尔、新沟、小沟、新上、上坝、下坝、双闸、单闸9乡。河西区辖金佛寺、上河清、红寺、丰乐、头坝、观东、观山、东坪、西坪9乡。河东区辖马营、东渠、西渠、三合、三泉、清水、半坡、中截、大庄、下河清10乡。祁明区辖祁连、明花2乡。

1951年将城区6街,划为20个街。

1954年祁明区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将金塔县的新民、新山2乡划入酒泉县的河北区,西南区的黄草、西峰等乡划出新设城郊区,西店区的东洞、四号等乡和河西区的东坪、西坪等乡划出另设小庙区。各区大乡适当划小。全县设市、区12个,街、乡122个。城区设市1个、街20个,乡设区11个、乡102个。

1955年将酒泉市改为城关镇,20个街并为6个街,即西南街、西北街、东南街、东北街、南大街、东关街。农村撤区并乡,将102个区并为40个乡,即冯候乡、塔湾乡、西洞乡、中所乡、新城乡、果园乡、峪关乡、西坝乡、银达乡、余新乡、怀茂乡、杨洪乡、三墩乡、花寨乡、四坝乡、大铧尖乡、长城乡、鸳鸯乡、临水乡、中渠乡、上三沟乡、集泉乡、西店乡、营尔乡、上坝乡、总寨乡、金佛寺乡、红寺乡、中截乡、红山乡、下河清乡、三合乡、大庄乡、清水乡、屯升乡、东洞乡、西峰乡、香庄乡、黄草乡、黄泥堡。

1958年12月设人民公社12个,即文殊、西峰、峪关、果园、永丰、临水、总寨、东洞、金佛寺、清水、丰乐、屯升。

1959年将永丰公社划分为永丰、泉湖2个公社,全县农村公社增为13个。

1961年城区设1镇,即城关镇,农村设公社30个。

1964年将嘉峪关公社划归嘉峪关市,农村公社合并为20个,即文殊、西洞、西峰、果园、新城、银达、怀茂、泉湖、铧尖、临水、三墩、总寨、上坝、东洞、金佛寺、红山、清水、下河清、丰乐、屯升。

1966年9月除果园、丰乐2个公社名称未变外,18个公社名称作以下变动:改文殊为前进,西洞为向阳,西峰为红旗,新城为先锋,银达为永丰,怀茂为跃进,泉湖为东风,铧尖为光明,临水为永红,三墩为新风,总寨为胜利,上坝为自力,东洞为星火,金佛寺为东方红,下河清为红卫,屯升为前锋,红山为红星,清水为红光。

1971年农村公社全部恢复原名称,同年底将文殊、新城2个公社划归嘉峪关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祁林、祁连2个公社划入酒泉县,全县农村公社仍为20个。

1972年底将祁林、祁连2个公社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至此,全县城区有1镇,农村有18个公社。

1981年新建黄泥堡裕固族乡,全县有1镇、1乡、18个公社。

1983年改公社为乡,全县农村有乡19个。

1985年将西洞、总寨、金佛寺、清水4乡改为4镇。

1993年市辖乡镇20个、街道8个、居委会56个、村委会164个、村民小组1344个。第四章 乡镇简况第一节 城 市酒泉城位于市域西北部,海拔1462米,四周为泉湖、西峰、果园乡所环抱,地势平坦,北大河由西南向东北环城而过。城区以鼓楼为中心,建成东、西、南、北四条主干大街,宽18米,沥青路面,绿树成行,树沟增设围栏,种植花草,外围宽敞的环城油路与干线公路相连接,东大街直通东关,与东郊泉湖、铧尖、三墩、临水等市乡公路相连;南大街通往南关、南苑,与312国道、酒(泉)火(车站)公路、西峰、文殊等市乡公路相连;西大街连接西关,与312国道、果园、新城等市乡公路相交;北大街通往北关,与酒(泉)额(济纳旗)公路、银达、怀茂等市乡公路相连。是通往东风航天城、西北钢城、马鬃山口岸的大门。酒泉城自古以来就是甘肃西部的交通要道、军事重镇、商贸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城区设1镇(即城关镇),曾名“金泉镇”,现系酒泉地区、酒泉市机关所在地。镇机关驻东文化街,1993年设街道办事处6个、居委会51个,有居民21800户,占城乡总户数的27. 35%; 67436人,占城乡总人口的22.29%。总面积8平方公里。1993年街道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418万元,比1980年增加4. 19倍。

西北街街道办事处,驻西大街,设仓门街、仓后街、新城门、北门什字、新建、西关一、西关二、西关三、西关四、西关五、西大桥11个居委会,共4470 户、14171 人。

东南街街道办事处,驻青年街,设肃园街、尚武街、民意街、青年街、南大街、东文化街、东大街、新建街、前进、大众10个居委会,4409户、13956人。

东关街街道办事处,驻公园路,设北稍门、北后街、东稍门、南稍门、东大桥、有恒、黄草、南后8个居委会,4317户、13826人。

西南街街道办事处,驻专署街,设西文化街、专署街、南市街、西大街、南关街、南门什字、南环、新村、南苑9个居委会,3584户、10999人。东北街街道办事处,驻卫生街,设人民街、民主街、邮电街、卫生街、北市街、北大街、自强、和平8个居委会,2892户、8222人。

北关街街道办事处,驻北新街,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5个居委会,2128户、6262人。

第二节 农村在农村设19个乡镇,下辖街道办事处2个、居委会5个,即西洞镇火车站街道办事处,设居委会3个;总寨镇设居委会1个;金佛寺镇设居委会1个;清水镇设街道办事处1个。村委会164个、村民小组1344个。1993年末57894户,占城乡总户数的72. 65%; 235126人,占城乡总人口的77. 71%。耕地62.64万亩,播种面积73. 16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243439吨,农村社会总产值7258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22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元。

西洞镇。位于酒泉城南,镇机关驻酒泉火车站,距城13公里。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连;西靠文殊山,与肃南县、嘉峪关市接壤;北隔洪家石滩,与西峰乡、泉湖乡为邻;东临洪水河,与东洞乡、总寨镇相连。是以明代移民屯田,在洪水河西岸凿壁穿洞,引水上岸灌田,称西岸的渠道为西洞子坝而得名。1993年设新一、新二、新三、新四、滚坝、西洞、罗马7个村委会,58个村民小组。3104户、11811人。总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2.48万亩,播种面积2. 62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0057吨,农村社会总产值238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6元。

总寨镇。位于城东南,镇机关驻郑家庄,距城18公里。南邻东洞乡,西隔茅庵河滩与西洞镇、泉湖乡相望,北接铧尖乡,东靠上坝乡。明代筑城堡,称“永定堡”。清同治时曾在此设统军,后遂称总寨堡而得名。1993年设牌路、三奇堡、西店、沙河、沙圪塄、单长、总寨、双闸、双明、店闸、单闸、清泉12个村委会,104个村民小组。4596户、19157人。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6.11万亩,播种面积7. 56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23667吨,农村社会总产值5192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6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9元。

金佛寺镇。位于城东南,镇机关驻金佛寺堡,距城52公里。南屏祁连山与肃南县为邻,西接红山乡,北与上坝乡、下河清乡接壤,东临丰乐河与丰乐乡相望。历史上南山有金场,当地进山淘金者众多,捐资修建大佛寺,佛像以泥金妆身,称金佛,遂称寺为金佛寺而得名。明筑城堡,称金佛寺堡。1993年设上河清、西三坝、红寺堡、丰乐口、上二截、上三截、下四截、金佛寺、观山口、头坝、二坝11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2891户、11857人。总面积157平方公里,耕地5. 93万亩,播种面积4. 99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5778吨,农村社会总产值303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1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9元。

清水镇。位于城东南,镇机关驻清水堡,距城75公里。南依祁连山与肃南县为邻,西连丰乐、下河清乡,北靠单墩滩与肃南县接壤,东临屯升乡。以由榆林坝流至的一股泉水,清澈如镜而得名,明代筑城堡,称清水堡。1993年设盐池、中寨、清水、西湾、半坡、榆林坝6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2836户、12621人。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2. 6万亩,播种面积2. 93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0703吨,农村社会总产值272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3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元。

西峰乡。位于城西南,乡机关驻塔尔寺,距城5公里。南靠石滩与西洞镇相望,西接嘉峪关市,北濒讨赖河与果园乡为邻,东连泉湖乡。以境内曾有古建筑西峰寺而得名。1993年设西峰寺、塔尔寺、官北沟、蒲莱沟、候家沟、中深沟、苜场沟、张良沟、沙子坝、新村10个村委会,77个村民小组。4504户、16465人。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2. 24万亩,播种面积2. 77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0349吨,农村社会总产值9325万元,经济总收入101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6元。

果园乡。位于城西北,乡机关驻任家屯庄,距城5公里。南临讨赖河与西峰乡、泉湖乡相望,西连嘉峪关市,北接怀茂乡,东界银达乡。旧称火焰沟,后因沟坝上有几棵果树,改为果园沟而得名。1993年设北闸沟、高闸沟、中所沟、小坝沟、果园沟、西沟、丁家闸、余家坝、屯庄堡9个村委会,74个村民小组。3298户、13277人。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2. 73万亩,播种面积3. 25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3530吨,农村社会总产值5573万元,经济总收入52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3元。

银达乡。位于城东北,乡机关驻师家庄,距城7公里。南临讨赖河与泉湖乡相望,西连果园乡,北邻怀茂乡,东接三墩乡。旧称“鞑子沟”,因境内土沃水丰,誉称“银地”,故名银达。1993年设银达、佘新、拐坝、杨洪、妥家沟、蒲上沟、明沙窝、谭家堡、两山口 9个村委会,94个村民小组。4424户、17840人。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3. 84万亩,播种面积4. 53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4798吨,农村社会总产值495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9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5元。

怀茂乡。位于城北部,乡机关驻屈冢,距城12公里。东、南与银达乡接壤,西与果园乡和嘉峪关市相连,北与金塔县为界。以境内旧有怀家沟、茂东沟,各取首字得名。1993年设怀茂、怀中、怀下、东坝、西坝、南坝、关明、六分、南沟、黑水沟10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2971户、12104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2. 43万亩,播种面积3. 77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2881吨,农村社会总产值3522万元,经济总收入35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1元。

泉湖乡。位于城东,乡机关驻于家马莲滩,距城3公里。南与总寨镇、铧尖乡相接,西环城关镇与西峰、西洞镇相连,北与果园乡、银达乡接壤,东与三墩乡为邻。以境内有泉湖公园而得名。1993年设水磨沟、沙滩、北湖、花寨、四坝、头墩、永久、营门、春光、泉湖、东关11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4387户、18840人。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3. 67万亩,播种面积4. 26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6230吨,农村社会总产值7389万元,经济总收入84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4元。

铧尖乡。位于城东南,乡机关驻铧尖堡,距城16公里,南接总寨镇、上坝乡,西连泉湖乡,北靠银达乡、三墩乡,东邻临水乡、黄泥堡裕固族乡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地形酷似“犁铧尖”而得名。1993年设铧尖、集泉、大铧尖、小沙渠、上三沟、漫水滩6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2501户、10184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2. 21万亩,播种面积3. 16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0048吨,农村社会总产值2614万元,经济总收入25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元。

三墩乡。位于城东北,乡机关驻三墩庙,距城18公里。南邻铧尖乡,西连泉湖乡、银达乡,北靠夹山与金塔县交界,东接临水乡。以酒泉城东古驿道第三个烽火墩而得名。1993年设夹边沟、祁家沟、二墩堡、马坊、二墩、三墩、双桥、古城、长城9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159户、12631人。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3. 07万亩,播种面积5.01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6856吨,农村社会总产值4309万元,经济总收入39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5元。临水乡。位于城东北,乡机关驻临水堡,距城27公里。南接铧尖乡、黄泥堡乡,西邻三墩乡,北连金塔县,东靠高台县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其地濒洪水河与讨赖河之下游俗称临水河而得名,明代筑城堡,称临水堡。1993年设临水、北沟、仰沟、中渠、红泉、双塔、下坝、闇门、鸳鸯池、下黄泥堡10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3316户、12823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3. 56万亩,播种面积4. 41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4114吨,农村社会总产值3117万元,经济总收入31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9元。

黄泥堡裕固族乡。位于城东部,乡机关驻沙枣园子,距城26公里。东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南连铧尖乡,西北靠临水乡。以古代边道城堡一黄泥堡而得名。1993年设沙枣园子、黄泥堡、新湖3个村委会,10个村民小组。383户、1747人。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0. 51万亩,播种面积0. 56万亩。 1993年粮食总产量1245吨,农村社会总产值286万元,经济总收入2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1元。

上坝乡。位于城东南,乡机关驻夏家烧坊庄,距城23公里。东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与下河清乡,南邻金佛寺镇与东洞乡,西接东洞乡与总寨镇,北连铧尖乡。以洪水河上段渠坝,旧称上坝而得名。1993年设新上、光辉、上坝、下坝、茅福、福地、旧墩、营尔、东沟、东湾、上红、天乐、小沟13个村委会,122个村民小组。5216户、20801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6. 23万亩,播种面积8. 07万亩。1993年粮食总量23075吨,农村社会总产值5279万元,经济总收入48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0元。

东洞乡。位于城东南,乡机关驻任家西庄,距城30公里。东壤上坝乡、金佛寺镇、红山乡,南依祁连山与红山乡、肃南县为邻,西靠西洞镇,北接总寨镇。以明代在洪水河东岸开凿的东洞子坝而得名。1993年设东洞、红星、四号、旧沟、新沟、小庙、石灰窑、棉花滩、瓷窑口 9个村委会,57个村民小组。2020户、8476人。总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2. 89万亩,播种面积3. 56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2542吨,农村社会总产值2173万元,经济总收入19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元。

红山乡。位于城东南,乡机关驻阎家楼庄,距城46公里。东连金佛寺镇,南依祁连山与肃南县为邻,西接东洞乡,北靠上坝乡。因南沿祁连山有一段红土山而得名,明代在此筑堡,称红山堡。1993年设高沟、观山、小庄、树湾、西寨、西坪、红山堡7个村委会,54个村民小组。1682户、7007人。总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2. 07万亩,播种面积2. 38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8457吨,农村社会总产值2066万元,经济总收入17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0元。

丰乐乡。位于城东南,乡机关驻梁渠,距城70公里。东界清水镇,南屏祁连山与肃南县为邻,西连金佛寺镇,北接下河清乡。以濒临丰乐河东岸而得名。1993年设中截、涌泉、前所、小坝、二坝、三坝、大庄7个村委会,60个村民小组。1951户、8123人。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3.82万亩,播种面积2. 78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8712吨,农村社会总产值3934万元,经济总收入27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5元。

屯升乡。位于城东南,乡机关驻武家园子,距城90公里。东壤高台县,南依祁连山与肃南县为邻,西连清水镇,北接肃南县。原称九家窑,有田万亩,缺水不能耕种。清雍正时肃州知事童华鸠集夫匠,凿山挖隧道,修渠引水灌溉农田,开荒播种两年丰收,童华有功而升调,民感其功,改九家窑为“屯升",取“屯田荣升”之意而得名。1993年设沙山、马营、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上寨、黄草坝10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2508户、11153人。总面积219平方公里,耕地3. 23万亩,播种面积3. 7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13509吨,农村社会总产值2822万元,经济总收入25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4元。

下河清乡。位于城东南,乡机关驻陈家楼庄,距城50公里。东界清水镇,南邻丰乐乡与金佛寺镇,西接上坝乡,北靠肃南县。因地处丰乐河下游,河水清澈得名,明代在此筑堡,原称中河清,后称下河清堡。1993年设皇城、紫金、楼庄、五坝、北滩5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1491户、6112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1. 83万亩,播种面积2. 1万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5600吨,农村社会总产值1355万元,经济总收入13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1元。

下河清飞机场非农业656户、2097人。

农林场及其他总面积1387平方公里。

农林场耕地1.19万亩,播种面积0.75万亩。

1993年粮食总产量1288吨,农村社会总产值5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