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精心组织众手编志

1994年3月初,中共张掖地委书记马西林提出,为鉴古知今,承前启后,组织人力编纂一部《张掖地区志》。尔后,由地委副书记梁国安主持地区各主管部门负责人专题讨论“因‘地区’是省上的派出机构,编纂地区志有无必要?”大家认为,从记载“地区一级”上隶省下属县、综合协调、承上启下、统筹运行的总体情况看,需要编志;从反映张掖历史、自然、社会、人文已形成独具特征、独立特色的整体面貌看,应该编志;从汉朝以来张掖郡、州、府和地(专)级历代方志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看,必须编志。接着召开了地直及省属驻张机关单位主要领导人参加的动员会,由编委会主任梁国安讲了编纂地区志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讲明地区志的编纂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文化工程;是全区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各行各业义不容辞的共同任务。各部门、各单位各自传达动员会议精神后,又分别组织离、退休干部和专业人员座谈,一致认为这是一件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大好事。上下左右形成共识后,地委、行署作出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编纂工作。从1994年8月正式开始,到2005年,历经10年时间,基本完竣全稿。志稿前设3序、凡例,终殿后记;正文设10编、81章、443节,无节之章直辖39目,计420余万字。第一编为“综合”,包括概述、大事记、建置沿革、县(市)概况、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第二编为“自然地理”,含地貌、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第三编为“经济(一)”,即综合经济,内有生产关系变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统计、审计、财政、税务、金融、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第四编为“经济(二)”,即产业经济,有农业建设、农业、畜牧业、林业、农垦、农机、水利、土地、工业、建筑、房产、乡镇企业;第五编为“经济(三)”,即流通经济,有商业、供销、外贸、粮油、物资、交通、邮电;第六编为“政治”,有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即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第七编为“文化”,有教育、科技、文化、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地方史志;第八编为“社会”,含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奇闻轶事、社会陋习、方言、裕固族语言;第九编为“人物”,分“传”、“录”、“表”3种;第十编为“文录”,选收内容涉及张掖的古籍、碑碣、古今文献等。

编纂的主要做法有五:

一、组建班子,培训人员

中共张掖地委、地区行政公署于1994年4月26日发文成立《张掖地区志》编纂委员会,聘请地委、行署、人大、政协7位离、退休干部为顾问,地委、行署主管科教文卫的副书记、副专员为主任、副主任,17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委员;委员会下设编纂办公室。地区志编委会设总纂1人(地委委员、秘书长兼任),副总纂3人(常务副总纂1人);地区志编纂办公室主任兼主编、副主任兼副主编;分编各配主编。为使分解给各有关单位的编纂任务落到实处,地直及省属驻张70个承编单位也分别建立编纂组织,大部分单位设立领导小组和编纂办公室,少数单位设编纂小组。无论哪种形式,都由单位主要领导挂帅,指定、选调或聘请编写人员,多则四五人,少则二三人,前后参与编志者达240多人。

1994年8月,编纂人员到位后,地区志编纂办公室首先组织14人参加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举办的修志培训班。1994年9月至1995年,为配合编纂进展的不同阶段,先后举办3期学习班。第一期主要讲解方志理论,使其了解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的种类、性质和作用;志书编纂的主要宗旨、原则和体例。第二期是收集资料开始后,组织专题学习什么是方志资料,资料在志书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料收集的来源和途径,采录资料的重点和方法,如何提炼加工资料以及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利用等。第三期是各单位撰稿开始前,召集全体编志人员专门学习志书文体与文风、撰稿方法与要领、行文规则与要求,讲解佳文范例,使其领会和掌握撰写志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除地区志办公室集中统一举办上述3期学习班外,有关系统,如经贸委、林业处、粮食处、教育处、电力工业局等10余个主管部门还分别举办本专业的培训班,地区志办分别参加讲解,专项学习和研讨本单位承编项目的编写业务。

为给编志人员提供业务学习资料,为修志培训班提供教材,使编纂工作有所遵循和参考,地区志办公室在工作刚起步就编辑印发了20多万字的《编志手册》,内容栏目有“修志文件”“修志规范”“书写规则”“文字使用”“出版印刷”“参考文献”等。此册发行后,博得广泛欢迎,供不应求,后又根据需要,重新调整栏目,补充内容,改编再版1000册38万字的《实用编写手册》,紧密配合修志工作。

二、制订纲目,颁发办法

1994年6月7日,地委、行署向各县(市)委、县(市)人民政府、地区机关各部门、地直及省属驻张各单位批转了《张掖地区志编纂方案》。方案提出编纂地区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体例、组织领导和步骤要求。继尔,参照外地样本,针对本地实情,深入探究,全面权衡,设计拟发了《张掖地区志篇目》,广泛征求意见,要求篇目涉及单位各自修定相关条目。经过两下两上的酝酿,各单位在同意篇目总体框架的前提下,各自对个别条目作了适当调整和补充,使之趋于完善,成为一就未变的篇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部综合性的大型资料工具书,欲获较为理想的结果,就必须有一套规范性的操作办法去指导编写工作,尤其实行众手动笔的方式,更应如此。为超前服务于不同阶段的工作,先后制订印发了4种办法,即《张掖地区志资料采集管理办法》《张掖地区志编纂行文办法》《张掖地区志〈人物编〉编纂办法》和《张掖地区史志档案管理办法》。这些办法,都是根据中央、省地方史志部门既定规章,参考外地资料,结合本区实际拟订,以“严、细、实”为宗旨,注重本次修志的具体应用。由于这些《办法》吸收了上级和外地的成功之处,又适合本地的编写实际,所定条款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全体编志工作者所接受。

在实施《方案》《篇目》和《办法》的过程中,为使所订规章付诸实践,指导工作,规范编务,着重从三个方面狠抓落实:首先,每当下发一个文件,即召集编写人员讲解《篇目》和《办法》的具体含义,使其真正领会掌握,按规定要求去做。其次,各承编单位把编委会颁发的规章办法作为编写工作的“施工蓝图”,手不离本,遵照应用。第三,在督导、检查和验收编稿时,主要依据《办法》进行,始终如一地坚持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因而,70个撰稿单位的编纂进度、行文规范、质量标准大抵一致。从篇目框架到内容撰稿,均未出现返工和“几易其稿”的问题。

三、分解任务,实行承包

地区志内容涉及区内各行各业,志书与各机关单位息息相关,因此修志理应共同承担;各机关单位最了解和掌握本行业的情况与资料,由他们撰写初稿,资料真实可靠,编写直截了当;很多工程项目实行承包,效果则佳,反之则差。基于上述考虑,地区志的编纂实行承包责任制。

承包实行“初稿承包”与“主编承包”。1994年7月9日,地区志编委会与地区70个承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订《编纂承包责任书》,把编纂任务对口分解承包给各有关单位。《责任书》规定了三个承包项目(编纂组织、编纂工作、编纂条件)、八项撰写要求(坚持修志原则,遵守编纂政策;观点正确,思想性强;体例完善,篇目合理;资料详备,史实可靠;详今略古,繁简得当;文字严谨、朴素、精炼、流畅;文风端正,行文规范;文简事丰,特色突出)和九项考核验收办法(考核、奖罚的具体措施)。签字仪式上,行署副专员、编委会副主任赵家瑞作了题为《下定决心,狠抓落实,努力编好〈张掖地区志〉》的讲话,要求“领导要高度重视,工作要狠抓落实,志稿要确保质量”。承包项目除包给志稿编纂任务外,所需经费也采取“谁家的娃娃谁家抱”的办法各自解决。1995年7月28日,地区志总纂与10个分编的主编签订了《主编承包责任书》,把编纂任务按编分解承包给各分编主编。《责任书》包括指标、责任、报酬、奖罚4项内容。总纂与主编协定的程序与职责是:1995年8月至1996年6月,在基层单位撰稿阶段,各分编主编对承编范围的所属单位,进行业务检查、指导、督促;单位提出的业务问题能处理就地解决,疑难问题与常务副总纂(主编)研究,统一口径与尺度;把撰稿的具体问题解决在承编单位,力求奠定扎实基础。1996年7月至1997年12月,以一年半时间,主编对验收的志稿进行编辑。从1997年12月开始,志书主编即系统编辑全部志稿,于1998年12月历经一年基本完竣。期间所进行的实际工作是:全方位、多角度、逐层次按既定标准审阅、核对、修改初稿;对个别落而不实的章节直接撰稿;内容较乱、文理不通的部分重新改写;逐字逐句推敲文稿;400多万字的分编主编稿编修为350多万字的总纂送审稿;为避免送审、评议稿由志办打印装订所造成的人力、时间、经费的浪费和差错,采用直接法,从1999年元月开始将总主编稿直接交印刷厂按正式排版格式进行激光照排,输入电脑,以便随时提取清样,进行校对、改动,为正式印刷出书具备先决条件。这样做,减少中间环节,把耗费在弯路上的时间用于修稿。

在实行两级承包过程中,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层层把关,确保各阶段的进度与质量。撰稿期间,地区志办公室以“竖不断线,横不缺项”的原则,着力要求各承编单位广征博采资料,周密筛选资料,严格核实资料,使资料确具真实性与可靠性。各承编单位陆续完成撰稿后,成熟一个验收一个;把资料性作为验收的首要标准,不全不实的待补全核实后验收。主编期间,坚持“总纂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严格把好五关:一把体例结构关,二把思想政治关,三把内容资料关,四把语言文字关,五把政策保密关。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编章辑节,斟句酌字,确保质量。主编期间,一目通览全志,一心把握整体;一气运力全程,一笔贯穿始终。

四、加强督导,严格审稿

编写方志,对现行机关从事公文写作者来说,是一项似乎不难、却又不易掌握的文体。试写初稿时,很多被写成报告工作、总结经验、通讯报道之类的平列流水式文稿。为了按志书的语言文体撰稿,避免文不对题而导致的重复劳动,除举办几期学习班外,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编志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曾举行过两次编纂进度情况通报会,公布不同进展段的单位名单,由进展快、效果好的物价处、粮食处、农业处等单位介绍经验。按系统组织检查,主要检查编纂组织、人员、经费、条件是否落实,编纂计划是否拟订,工作是否按进度开展。个别行动迟缓的单位,编委会领导亲自前往或电话督催。各单位初次形成的志稿分别送地区志办公室作指导性审阅,面对面具体切磋撰稿方法,使笔者领会要求,掌握要诀。各单位在撰稿中带有倾向性或同类内容不同写法的问题,如历代史事的记述,“文革”时期生产、工作状况的记述,以事系人的写法及语言表述累赘,行文五花八门等等,志办进行综合归纳,带上问题直接到单位沟通观点,统一写法,使编写工作纳入同一轨道。

志书的质量关键在基础。各承编单位撰稿阶段就是我们狠抓基础的有利时机,只要把基础工作搞得扎实牢靠,“志”才有可“修”之资。为此,在第一阶段众手撰稿期间,志办采取一切有效方式,加强业务指导,把修志原则、规定、方法、要求灌输给执笔者,使他们心中有谱,有所遵循。指导中的基本做法:一是处理好地区志办公室与撰稿单位的关系。尤其是与主管领导的关系,争取主动,因势利导,取得他们的信赖,形成自加压力的自觉行动;二是处理好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指导者“打铁先要本身硬”,肯学苦钻,具备教师资格,才能施教行导,取信和教授于被指导者;三是处理好单位撰稿与志办编纂的关系。通过讲清志稿来源与用志关系上,使他们认识到既是我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的工作。为强化基础资料性,志办在给单位分解任务时,按超标20%的“伸缩数”丰裕内容。要求以“全而实”的资料完稿;主编收到承编单位的初稿后,即可在丰厚资料的基础上,挤掉“水份”,去粗取精。

为逐步核实资料,减少误差,精炼文字,提高质量,自始至终地进行多级审稿。单位初稿撰成后,先经编纂人员传阅、班子集体讨论,后经离、退休干部审阅,再经分编主编审查同意后,由主管领导审定打印上报。志办主编受理初稿后,着重从每一专业历史发展的延续上、内容涉及的广度上、行业史事的表述上,文字内涵的深度上、编辑与行文的规范上进行审查、编写。主编在分主编稿的基础上通盘运筹,逐句推敲、逐段斟酌,精心纂辑后,即直接交付排版。清样经数次校对和分编主编再核后,即形成送审稿。初稿虽经各承编单位反复审,分主编认真审,总主编严格审,但因隔行如隔山之故,难免存在观点偏颇、表述失当、文字有误、疏漏欠妥等问题。为能从外界高层次汲取对志稿的真知灼见,也为了在参与编纂的所有单位中得到定稿前的最后复审确认,1999年3月送审稿的印刷装订工作全部完成后,又采取了如下同步并行的审稿举措:第一、送请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和兰大、师大等单位的专家审;第二、奉送地委、行署领导、地区志顾问和编委会全体成员审;第三、对口送给70个承编单位审;第四、各分编主编审;第五、每编或有关部分聘请一位文字功底深、专业情况熟的先生担任审稿人,具体审改。

五、实行三审,保证质量

1999年3月,地区志编委会初审了地区志稿,在肯定编纂指导思想、编纂实施原则、体例框架结构、内容资料文字、编写行文规范的前提下,主要指出在文字数量上要压缩,措辞上要修改,资料依据上再核实,专业术语上再校正。经一段时间的努力,遵照编委会的修改意见,处理了内容交叉、撰写重复,紧缩了文字臃肿、繁琐冗长,修改了文字累赘、用语不准,纠正了错讹衍夺等问题。修改后的文稿复次对口送请相关部门和单位审阅核对。

1999年7月8~9日,地区志编委会举行了志稿三级评审暨复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省地方史志编委会副主任郝玉屏,县志指导处处长陈启生、科长何兰平,西北师大中文系教授季成家,省引大入秦指挥部文史办副主任焦多福,地委、行署有关领导、地区志编委会成员,各县(市)志主编等。评稿会针对志稿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提出了突出地方特色、充实人文内容、补充完善资料、加工提炼文字等建议。编委会举行专题改稿会议,志办制订修改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志稿进行全面审查、修改、充实、提高。志办在前五年“编志”的基础上,根据评稿暨复审提出的要求,又经后三年的“修志”,删除了约20万字的虚、重、误,选补了18万字的要事缺录,完成了志书的终审稿。

编志容易,修志难。地区志的编纂是以五年多时间按照框架结构、篇目章节、资料素材和志体文法纂辑而就,从宏观上完成了整体工程。这就是“编志”阶段。而从1999年7月复审志稿到付印前的长达九年之多的2009年漫长时间,是一支笔在“修志”上精修细改。一是复审后,根据复审会提出的意见,处理了内容上的交叉重复,订正了资料中的真虚难辩,排挤了文字间的臃肿水份,汲收了有价值的遗漏资料。二是2004年5月省地方史志编委会终审后,遵照终审意见,着重从志稿的地方特色上、行业特点上、人物的界定上该删的删,该加的加,该改的改,以趋美中不足。三是2003年12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审查批准出版后,尽管领到了出版手续,但为使这部流传广远的“官修书”能经得起社会检验和历史考验,又进行了多遍全章节、全篇目地再订正,再校对,力求“万无一失”,达到精益求精。然而,虽有美好愿望,但“捉襟见肘”不可避免,“字里行间藏贼”不易发现。故问题难免,遗憾尚存,敬请读者教正。

二〇一〇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