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历代张掖戏剧

(一)〔宋〕〔金〕〔元〕杂剧和《刘知远诸宫调》 戏剧源于南北朝“从军戏”“踏摇娘”和〔隋〕〔唐〕〔五代〕的“奇伎”“百戏”。晚〔唐〕诗人元稹的《西凉伎》中曾说:“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前头百戏竟缭乱,狮子掷剑霜雪浮。”白居易也在他的《西凉伎》中写到:“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须臾方得新消息,凉州陷落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另据谢春峰《唐代西凉伎》中记载,〔明〕崇祯时有个叫顾景星的文人,曾在湖北蕲县地方志发现一段有关《西凉伎》的记载:“神架雕镂金艧制如木椸,刻木为神首,被以彩绘……或三四架,或五六七八神为一架焉。须臾二蛮奴持绁盘辟,有大狮首尾迅奋而出,奴问狮何来?一人回答凉州来,相与西望而泣,作思乡怀土之歌。”表明当时河西的狮子舞已风行全国,而且已有些戏剧化的韵味。到〔宋〕〔金〕时期,杂剧正式出现。张掖曾是〔西夏〕在河西的重镇,〔宋〕杂剧也随之传入。1930年,沙俄柯智洛夫率探险队在汉朝张掖郡居延县境的黑水故城遗址盗窃〔宋〕〔金〕杂剧《刘知远诸宫调》残本42页,可见〔宋〕〔金〕杂剧曾在张掖上演。

张掖上演的〔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的影响下,融讲、唱、演、舞等各种艺术而形成的一种成熟的戏剧。剧本一般为每本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成套曲,必要时在开始时另加楔子。元杂剧的优秀剧本《窦娥冤》《李逵负荆》《赵氏孤儿》等传入张掖,一直久演不衰。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所录院本《应国梦》《蝴蝶梦》《瑶池会》以及剧作家李寿卿的《度柳翠》,肖德祥的《杀狗劝夫》,狄君厚的《介子推》,朱凯的《昊天塔》等,至今仍以手抄本或口传的形式在张掖的老艺人中流传。其中的《介子推》更名《重耳逃国》,《杀狗劝夫》则演变为后世的《杀狗劝妻》。

〔元〕杂剧演出的场合称“勾栏”,即是三面朝着观众,中间用木板或隔墙分成前台、后台,两边是上下的门,并在门楣上书有“出将”“入相”字样。同张掖全区各县所保存的古旧戏台毫无二致,表明〔元〕杂剧在当时甘州路和山丹直隶州属的一些镇城流传,类似“勾栏”的戏台至今仍可在区内的一些庙堂和会馆中见到。

(二)〔明〕〔清〕戏剧与《天山雪传奇》〔明〕洪武初年,宋国公冯胜率明军下河西,驻军镇夷城(今高台罗城乡天城村),屯田戍边,随之有大量移民迁入,一些半农半艺的戏剧艺人也来到高台乐善堡大寨子落户。他们传说祖先从山西迁来时就带着锣鼓、戏箱、道具。1953年破除迷信拆庙,在庙前旗杆拱斗中发现“忠义班”账簿,记有“洪武十一年整建乐善忠义班”等字。〔明〕永乐元年(1403年),为庆贺镇夷千户所成立暨所址由镇夷迁徙天城新址,陕西都司凤翔府曾派一个秧歌剧班前来庆贺;并为新城镇煞,千户所又清甘泉佑善观道士牛熹玄设坛打醮酬神。牛熹玄命众道士扮天公天母,同风翔府来的秧歌班子相互穿插演出,从此形成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戏剧理论家李渔1偕同家庭戏班来甘州,上演昆剧。李渔在其《甘泉道中即事》中有“胡笳听惯无凄婉,瞥见笙歌泪转赊”诗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甘州诗人马羲瑞的昆腔剧本《天山雪传奇》脱稿。剧本以贺锦攻占甘州城为背景,描绘当时甘州名医费兴国借给平西王贺锦治病的机会,仿效吉平给曹操治病时投毒的做法,想毒杀贺锦,不意事泄被杀的故事。这同〔清〕初洪昇的《长生殿》相比晚四年,但比孔尚仁的《桃花扇》早七年,表明当时甘州的戏剧创作水平。

〔清〕康熙后,秦腔在全区兴起。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临泽县沙河渠主创建沙河忠义班,接着由板桥堡的医生王吉延创建北湾自乐班,利用行医之便筹措资金,购置服装道具,上演秦腔。〔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张掖大满堡四十里店子的王志兴,伙同侄儿王福贵、王福寿创建张掖第一个秦腔戏班,俗称“王家老班子”。继而由山丹县东乐堡王二槐等人创建义乐班;民乐县六坝堡和杨坊堡也先后建立秦腔戏班,甘州五县戏班达11个。其中高台县的乐善忠义班,张掖县的志兴社、山丹县的义乐班,演出水平较高,观众较多,常年演出。其他为半农半艺,忙时务农,闲时演戏。

(三)剧种和剧团

剧种——张掖以秦腔、眉户剧为主,还有秧歌剧、木偶、皮影和话剧、歌剧、陇剧、舞剧、豫剧等。

【秦腔】也称“秦声”。《汉书·杨恽传》说:“家本秦人,好为秦声。”〔清〕乾隆《甘州府志·风俗》载:“乐,操上风,即以占德,拊缶弹筝,本秦声也。”秦腔音调激越高昂,充分显示西北人民强悍豪爽的性格。〔明〕末〔清〕初,秦腔班社已开始在高台的宣化、罗城、新坝,临泽的鸭暖、板桥,民乐的杨坊、南古,山丹的东乐及张掖的大满等地演出。〔清〕末到〔民国〕初年,秦腔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发展,除坚持在农村庙会演出外,还在张掖县城二郎庙街等处搭戏篷售票演出。秦腔在音乐、唱腔、表演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戏剧程式,并渐趋完善。“起霸”“抖马”“走边”“踃三锤”“拉架子”“滑步”“跌软腰”“卧鱼”等表演程式与“吹火”“耍牙”“甩捎子”“耍翎子”等特技,也已在当时的民间戏班中广泛运用。在声腔方面,已按生、旦、净、末、丑不同角色,形成和发展不同的唱法;在音乐方面也已拥有大量不同的弦索曲牌,唢呐音曲牌和罗鼓点子。乐队虽只有六七个人,但配有板胡为主,二胡、三弦、笛子为辅的演奏班子,分坐于舞台的左右两侧。在板式上有花音、苦音两类,再细分又有“慢板”“尖板”“二倒板”“二流板”“代板”“滚白”六个常用大类。每个板类中山于起板不同,又有多种称谓,与陕西秦腔大致相同。但因地域、源流衍变,师承和自创,也有地方的特点,尤其用于祭灵、饮酒、起兵、坐帐、比武、点将、迎客、娶亲、拜堂等戏剧场面所用唢呐曲牌——“大开门”“流水”“点将”“尾声”“千金序”“四板头”等旋律各有不同。舞美设计一般也很简单,小型秦腔班社的舞台道具,多为一桌两椅。共和国成立以来,区内秦腔艺术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上演剧目大多经过音乐设计、谱曲之后才进行排导。乐器也以新的程式配用。除板胡、二胡、笛子以外,西洋乐器也进入秦腔乐队,丰富秦剧的表现力。在舞美方面,采用现代科技,灯光由植物油灯、汽灯发展到多种雾光灯、追光灯、激光灯等,增添多彩多色的艺术效果。

【眉户剧】也称“迷胡”。相传〔明〕初向河西移民垦殖时,眉户剧就从秦、晋、陇一带传入河西。到〔清〕嘉庆时,高台县的镇江已组建起眉户戏班,今眉户剧团的老艺人杨登高,还保留有祖上留传下来的一面小锣。〔清〕同治时,眉户艺人杨学贤、赵大仁已将眉户剧搬上舞台,一边赴各堡寨演出,一边授徒传艺,眉户剧很快在沙沟、花墙子、盐池、新坝、红崖子一带传播。同期内,张掖小满干城子的眉户剧艺人,发起成立“张掖县眉户剧社”。所演剧目大都为小戏和折子戏,剧中人物少、摊场小,便于组织、活动和演出,上演剧目有《张良卖布》《二瓜子赶车》《花亭相会》《打面缸》《李彦贵卖水》等。眉户剧的音乐有三十六大调,七十二小调之说。常用曲调有:“岗调”“银纽丝”“剪剪花”“一串铃”“戏秋千”“紧诉”“慢诉”“十里滩”“金钱”等。在演出过程中又吸收当地民歌,使眉户曲调更加丰富多彩,优美动听,成为各县人民喜爱剧种之一。眉户剧所用乐器一般为板胡、二胡、三弦,击打乐器有板鼓、京锣、小铰等;道具比秦腔更简,不少乡村用地蹦子形式上演眉户,同样深受群众喜爱。共和国成立后,区内虽无专业眉户剧团,但地、县剧团打破以前只演小戏的束缚,向大型剧目迈进,如演《梁秋燕》《两颗铃》《屠夫状元》等。

【木偶、皮影】木偶是用竹、木片刻制成戏剧人物头像,用颜料绘上脸谱,装在木条做成的几何图形骨架上,给穿起特制的戏剧服装,由艺人操作表演,故又称“傀儡戏”。皮影是用兽皮雕刻绘制成平面侧身戏剧人物,在灯影下由白细纱布作影幕,由艺人在影幕背后操作表演。凡是上演木偶的剧团,大抵都带有皮影,并且是白天演木偶戏,夜晚演皮影戏,故皮影戏也称“灯影戏”。明朝初期,张掖已有木偶、皮影戏。清初已普及山丹、民乐、高台等县。〔清〕道光初年创建的张掖双盛木偶、皮影戏班,已有六代传人,第一代铁柱子、第二代铜柱子,第三代经国才,第四代赵延年,第五代邵长年,第六代邵学仁。木偶、皮影戏班用人不多,一般有10人左右即可演出。演员皆能唱、能奏、能演。上演剧目,大抵与秦腔类同,有本戏、也有折子戏。皮影多为连台大本戏,如《封神》《三国》《水浒》《隋唐》等。正式演出结束时,一般都加演几则滑稽、幽默喜剧,如《张古懂借老婆》《周腊梅告状》等。

〔清〕光绪时,张掖魏学富、魏学俭筹建全盛班,杨进智等人创建义乐班。戏班走乡串村,赴县奔镇,民乐、山丹、临泽、高台等地,都是演出范围。演出形式有庙会戏、庆典戏和收费戏。卖戏一般由村社堡寨出两千斤左右的小麦,即可让全村群众看四至五天戏。群众评价较高的有“杨家的影子王家的戏,铁柱子的木偶赛过大本戏”之说。

剧团——〔清〕末〔民国〕初,张掖等5县戏剧演出团体有10多个,坚持常年演出的有:

【乐善忠义秦腔戏班】《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班社与剧团》记载:“高台县乐善堡忠义班创建年代无考。〔明〕洪武十一年(1378)即已存在”。

除文献记载外,该班现存与戏曲有关的文物30多件。其中庄王爷和眉子碗为戏班创立之初文物,为全国独有。

乐善忠义班名称因乐善堡这一地名而缘起。民国30年(1941年),该班曾改名为“华俗社”。1949年以来,又先后使用过“新民剧团”“乐二秦剧团”等名称。

乐善忠义班演唱风格有“老腔”“新腔”之分。“老腔”平和,舒缓;“新腔”则激越,高亢。这一重大变化的出现,主要是1939、1941、1957、1958、1982年先后由于受陕西秦腔艺人杨三保、周振中及省戏校收乐善戏班学员学习陕西秦腔,从而使戏班的“老腔”演变成为陕西腔浓厚的“新腔”。

乐善忠义班演出的剧目主要是“露头戏”。根据现存剧本和老艺人回忆,该班演出的“露头戏”在清朝后期有400多本,〔民国〕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有300多本。1979~1983年间,该班不但跨地区到玉门、酒泉、嘉峪关演出,还跨省赴新疆哈密演出。今演出本戏有30多本。

戏班有许发昌、许开元、殷仁中、盛三德、冯良基、刘兴和、盛世祥等优秀演员。

【志兴秦剧社】原为王志兴创建,后将戏班交女婿李志经管,为继承岳父功绩,改名为“志兴社”,在分配上采用死分活评的方式,调动演职者积极性,戏班有所发展。李志晚年将戏班又交给其婿丁毓秀经管,改常年走乡串村,在二郎庙街搭篷售票演出。加上丁毓秀会演各种行当的人物,戏班常演不衰。

【山丹义乐班】初为王三槐所建,起用本乡技艺高超的刘绩苍,相继培养出憨福子、胡文秀、杨三保、张文品(艺名“元娃子”)和大史、小史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演员,名声大振,群众说:“豁上一斗地,也要看一场元娃子的戏”。在此影响下,民乐县六坝堡建起“三圣班”自乐戏班。

【新民学社】〔民国〕18年,由张掖县教育界黄俊、郭鸿安、胡文举等倡导成立,演职员45人。演出面向各县,成为张掖影响较大的演出团体,后因内讧于翌年解体。

【山西蒲剧】〔民国〕20年,山西晋南梆子来张掖,在山西会馆(今市文化馆)演出《八件衣》《铁弓记》《打金枝》等剧目,引起强烈反响。主要演员孙福林、孙成群、任金柱。后也因内讧,部分演员外流,多数改唱秦腔,落户张掖。

【紫娃班】紫娃是兰州市艺人朱怡堂的艺名。〔民国〕22年伙同吴俊卿、郗华民、彭安民等来张掖演出,观众影响甚佳。

【乐乐剧团】〔民国〕31年,国民党胡宗南部九十一军驻防张掖,在张掖县府街高升店(今张掖饭店处)修建剧院,组建乐乐剧团,售票演出秦腔。

【长城剧团】〔民国〕31年,国民党军政部第八补给区被服厂所属被服、鞋袜、毛织品厂约600余人迁来张掖,带有30多人的长城剧团,除演秦腔外,还演歌剧、话剧。

【海啸剧团】〔民国〕33年,国民党白海风部移驻张掖,命著名秦剧演员田德年组建“海啸剧团”。演出田德年的拿手戏《斩单通》《锁五龙》等,博得观众赞誉。

【三义社】〔民国〕35年,由张掖县警察局李鸿喜倡导、丁义三组建三义社,主演秦腔。后李鸿喜离张,三义社随即垮台。

【张掖中学抗战话剧团】抗日战争期间,张掖中学学生张文华(原红西路军战士,被张志弘母收为义子)、张志弘和教师白玉光倡导,同学黄域、颜长嘉、阎嘉贤、鲁佩绩(女)等踊跃参加,组成抗战话剧团。上演话剧《复仇》《毁家赴难》《难民曲》等,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后赴山丹等地上演《送郎参军》《张家店》等剧目。在宣传抗日救国,教唱革命歌曲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二、共和国成立后的张掖戏剧

(一)戏剧表演团体

先后有3个地区剧团,5个县(市)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

【地区七一秦腔剧团】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文工团第二队,集体转业酒泉,定名为“酒泉专区七一秦剧团”。1956年随行政区划变动迁来张掖,更名“张掖专区七一秦腔剧团”。剧团演职人员政治素质和艺术素养较高,编、导、演、音、美等人员齐全,道具等设施齐备。1953年8月参加第三批赴朝慰问团演出,受到彭德怀司令员接见。1954年奉调赴甘南藏区慰问演出,受到驻军和当地藏族人民的欢迎。1958年7月和1959年10月,先后赴兰州为朱德委员长和周恩来总理演出,并同总理一起合影。从而更加激发起全团演职人员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在唱腔、舞蹈、音乐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造就了一大批艺术人才;演出剧目多次获得省上和国家奖励。

【地区豫剧团】1956年,从河南迁来一批支边青年,为活跃他们的文化生活,报经民政部批准,将河南省商丘专区虞城县豫剧团调来张掖,成立“张掖专区豫剧团”。先后演出豫剧《穆桂英挂帅》《王金豆借粮》《杨八姐游春》等。其后上演现代剧《琼花》《朝阳沟》《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文革”开始后,豫剧团瘫痪,继而下放张掖县沙井公社锻炼。1969年豫剧团与七一剧团合并为文工团。不久,豫剧团撤销,部分人员分配企事业单位工作,部分返回原籍。1980年恢复豫剧团,上演了《花栏》等剧目,因经费困难,1981年撤销。

【地区文工团】1969年地区七一秦腔剧团与地区文工团分设,编制60人,其中演员35人,乐队20人,行政干部5人。依据当时的形势,文工团除上演一些小型歌舞外,还上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其后上演歌剧《小二黑结婚》《货郎与小姐》《吹鼓手招亲》;话剧《雷雨》《救救她》《报春花》《枫叶红了的时候》;歌舞剧《赛马前后》和儿童剧《光荣的队旗》《一元钱》《草原小伙伴》等。1985年文工团撤销。

【县市演出团体】共和国成立后,各县原有的戏班、戏社,有的停业,有的向军管会和人民政府登记。张掖县志兴社的艺人推翻原有的箱主制,民主推选社长,在驻军文工团的指导下,密切配合镇反、土改等中心工作,排演新戏《穷人恨》《血泪仇》《白毛女》等。1952年春,中共张掖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志兴秦剧社的基础上,成立“地方国营张掖县大众秦剧团”。临泽、山丹、民乐、肃南等县,于1954~1956年先后成立起县秦剧团和民族歌舞团,相继上演秦剧《铡美案》《火焰驹》《四进士》《梁秋燕》《江姐》《裕固族劳动舞》等传统戏剧、新编革命戏剧和民族舞蹈。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张掖县大众剧团由专区决定赴新疆调粮点塔城慰问演出后整体赠送塔城;其他各县秦剧团和歌舞团,因经济困难,相继撤销。1964年经济逐步恢复,全国各地学习“乌兰牧骑”,各县又相继成立10~15人的文化工作队,不定期地深入农村演出。“文革”开始后,文化工作队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8年后,各县以文工队为基础,相继组建秦剧团、歌舞团和文工团(队)。随着电视普及,秦剧团上座率下降,收入不敷支出,除临泽、高台、肃南3县剧团尚能维持外,其余相继撤销。

【农村业余剧团】50年代以来,区内各县农村业余剧团逐步兴起。主要有山丹县东乐剧团,民乐县六坝剧团,张掖县乌江剧团,临泽县鸭暖剧团,高台县罗城剧团等。结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上演新戏《小女婿》《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等。六七十年代,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不少造诣颇深的艺人遭到批判,传统剧目被戴上“宣扬封、资、修”帽子,业余剧团被迫解散。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日益活跃,业余剧团应运而生。1995年,农村业余剧团达35家,其中张掖市12家、高台县6家,临泽、山丹、民乐县各5家,肃南县2家。每年“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即进行演出活动,为宣传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思想,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积极奉献。

(二)上演剧目

〔明〕〔清〕以来,全区流传的剧目大多反映封建社会圣主忠臣与昏君奸贼之间的矛盾、斗争及男女爱情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总计400多本。其中秦腔剧目300多本,约占总数的75%以上,其他为眉户、民间小戏和民国时期传来的话剧、歌剧。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文化部门根据国家文化部的规定,对剧目进行清理审查,按不同性质分别作了处理。基本范围是:

1.完全可以上演的有《逼上梁山》《官逼民反》《闯王进京》《黄巾起义》《反徐州》《黄巢起义》《苏武牧羊》《拳打镇关西》《鱼腹山》《将相和》《卧薪尝胆》《陆文龙》《岳母教子》《牛郎织女》《桃花扇》《小姑贤》《柜中缘》等60多本。

2.基本可以上演的有《出五关》《回荆州》《古城会》《黄鹤楼》《取长沙》《争先锋》《空城计》《辕门斩子》《三击掌》《状元媒》《铡美案》《双〓裙》《双明珠》《春秋配》《清官册》《九江口》《芦花荡》《法门寺》《杜十娘》《武松打虎》《虎牢关》等130多本。

3.须经修改后才能上演的有《玉虎坠》《八件衣》《兰桥相会》《抱火斗》《审潘洪》《反登州》《金沙滩》《狸猫换太子》《三娘教子》《三盗九龙杯》《万寿图》《五台山》《风波亭》《四杰村》《白蛇传》等60多本。

4.禁止上演的有《唐王游地狱》《李翠娘大上吊》《游龙戏凤》《孙武雷炮行兵》等60余本。

5.上演的新编历史剧有《十五贯》《小包公》《三打祝家庄》《三打白骨精》《屈原》《虎符》《海瑞驯“虎”》《赵氏孤儿》《烈火扬州》《假婿乘龙》《唐知县审诰命》《屠夫状元》《窦娥冤》《枫洛池》《杨八姐游春》《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三滴血》《火焰驹》《狱卒平冤》《徐九经升官记》等40余本。

6.学习上演的现代戏剧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龙江颂》《八一风暴》《杜鹃山》《蝶恋花》《江姐》《党的儿女》《夺印》《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穷人恨》《血泪仇》《雷雨》《报春花》《梁秋燕》《两颗铃》《朝阳沟》《救救她》《于无声处》《南海长城》等20余本。

(三)著名戏剧演员

李志 王兴志的传人。能演各种行当的人物,尤擅长演关公。某地在关帝庙塑关羽神像,连塑数次,地方人士皆不称心。后有人建议请李志扮关公坐在一旁,让艺人仿塑,结果一次塑成,栩栩如生,活脱逼真,被人誉为“活关公”。

丁毓秀 李志的传人。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净、旦、丑、末演啥像啥,尤善于创作。民国时张掖剧团多,强手林立,丁毓秀以演他人不能及的连台大本戏《三国》《列国》《隋唐》赢得观众,从而使志兴社经久不衰。

彭安民 早年拜麻子红(郄宏德)为师,擅演大花脸、二花脸,扮相典雅,唱腔清晰,道白有力,为人称道。

苏育民 善演须子生,其拿手杰作为《徐策跑城》《赶驾》等,唱腔高昂清晰,做功到家,因而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

刘茂森 唱腔好,做功更好,善演二花脸。坐在椅子上能用屁股功夫带着椅子向前走动,观众赞不绝口。

赵文章 丑角行当。拿手好戏为《盗金甲》的鼓上蚤时迁,《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扮相滑稽可笑。

张玉莲(女) 国家二级演员。1954年入七一剧团,攻花旦,精心学艺。上演过100多本戏。其中眉户剧《刘海砍樵》中扮胡大姐,在兰州为朱德委员长和周恩来总理演出,受到称赞。拿手好戏为《白蛇传》,录音带发行全国。

王定乾 国家二级演员。11岁考入陕西戏剧学校,投刘毓中门下,主攻须生。上演过100多本戏,还导演过三四十本戏,善于继承优秀传统,又敢于突破程式,大胆创新,在全省戏剧界有一定影响。

王毓芳 出世梨园世家。七岁时就登台演出,后主攻旦角。上演数十本戏,塑造过不少古代和当代妇女形象,其代表角色有《杀狗劝妻》中的焦氏,《拾玉镯》中孙玉姣等。

杜玉燕 是七一剧团老一辈的青衣演员。《秦香莲》曾获表演二等奖,同时还为周总理上演了《后三对》,受到总理接见并合影留念。

侯五郎 九岁从艺。戏路宽,能演小生、丑角和其他杂角,是七一剧团的多面手。

其他名演员还有辛兴安、张振忠、张文品、刘伯荣、吴丽霞、钱兰萍、王秀娥、左新易等。

(四)戏剧调演与奖励

1.国家级调演

1980年9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文工队创作的舞剧《迎亲路上》《奶羊羔》,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的奖励。

1983年7月,肃南县文工队创作的舞剧《甜甜的泉水》《牧笛》《欢乐的响铃》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首次乌兰牧骑式文艺调演”演出,获文化部优秀剧(节)目奖。期间,在京演出10场,观众1.2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邓颖超、习仲勋、胡乔木、邓力群、朱穆之等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演出,并接见全体演员,合影留念。

1994年8月,国家文化部在兰州举办“中国第四届艺术节”,张掖地区七一秦剧团演出由曹宝龄、陈洧、王建平、唐培家创作的新编历史秦剧《西域情》获得成功。经修改重排后,于1995年8月应文化部邀请,赴北京演出,宋平、汪锋等领导人及戏剧界专家观看演出,给予很高评价。继而荣获国家文化部第六届文化剧目奖、中央宣传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作品入选和甘肃省政府敦煌文艺奖一等奖。

2.省级调演

1955年,省文化厅在兰州举办“甘肃省第一届戏剧汇演”,专区七一秦腔剧团参加演出由赵钺改编的历史秦剧《秦香莲》,获剧本、舞美、导演、表演、音乐5项奖。

1958年,西北五省(区)戏剧观摩汇演在西安市举行,专区七一秦腔剧团代表甘肃省参加演出由赵钺创作的历史秦剧《守江阴》,受到文艺界赞扬,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为其录制了唱片。

1958年,肖培彦创作的现代小戏《油证》,由专区七一秦腔剧团代表甘肃省参加在西安举办的西北五省(区)汇演。

1959年,省文化厅在兰州举办“全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戏剧汇演”,山丹县秦剧团集体改编并上演历史剧《芳草碧血》,获剧本、导演、表演、音乐、舞美5项奖。

1959年,省文化厅在兰州举办“国庆十周年现代戏汇演”,张掖县大众秦剧团改编并上演现代戏《苦菜花》,获创作、演出奖。

1964年,省文化厅在兰州举办“全省现代戏汇演”,专区七一秦腔剧团演出由王海容、孙耕夫创作的现代戏《说书阵地》,被评为优秀剧目。

1966年,省文化厅在兰州举办“全省现代戏汇演”,专区七一秦剧团上演由专区文化局创作的现代小戏《草湖新春》《走娘家》《改炉灶》《一块砖》,受到观众好评。

1979年,省文化局在兰州举办“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地区七一秦剧团上演由王海容、王霖创作的现代秦剧《白衣姐妹》,获创作二等奖。

1981年12月,省文化局在兰州举办“全省现代戏、儿童剧调演”,地区文工团上演由马正德创作的儿童剧《光荣的队旗》,唐培家创作的《一元钱》、曹宝龄创作的《赛马前后》《草原小姐妹》,分别获剧本创作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

1985年11月,省文化局在兰州举办“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戏剧调演”,山丹县秦剧团上演由王志坚、尚育民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东望长安》、获剧本、演出三等奖。

1991年,由陈洧、田瞳、王建平、白田生创作、地区七一秦剧团演出的现代戏《思补情》,分别荣获“西北五省区戏曲邀请赛金奖”、全省文化下乡剧目调演一等奖和敦煌文艺奖。

(五)剧本创作奖励

陈希儒创作的现代戏《我爱这一行》,获甘肃省1982~1983年度剧本创作二等奖。

曹宝龄创作的现代戏《四上门》,获甘肃省1982~1983年剧本创作三等奖。

曹国新创作的历史剧《贞观轶事》,获甘肃省1990年剧本创作三等奖;儿童剧《陡坡》由北京电视台摄制后,获“景泰蓝”杯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