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四节 百货商品经营

一、二级批发企业经营

张掖百货站的前身是“西北贸易公司甘肃省武威分公司”。1954年6月西北大区撤销后,改称“甘肃省贸易公司武威分公司”。是年9月省花纱布公司与百货公司机构下伸,在武威成立“花纱布商店及百货商店”。1955年春,武威花纱布商店升格为“甘肃省武威纺织品分公司”,百货商店并入贸易分公司改称“甘肃省武威百货分公司”。是年夏天分别改为“甘肃省武威纺织品批发站”及“甘肃省武威百货批发站”,均为二级批发企业;另由百货站抽调人员组成“甘肃省武威文化用品批发站”(暂迁兰州办公)。是年冬,武威、酒泉两专区合并为张掖专区,二级站随专区迁张掖,先在张掖火车站修建三个站的办公室与仓库,1956年三站迁来张掖。1957年百货站、纺织站合并,仍称“甘肃省张掖百货批发站”。文化用品站将文化用品业务移交百货站,另成立“张掖五金站”,各站均由省商业厅与专区商业局双重领导。1979年百货站更名为“甘肃省百货公司张掖采购供应站”。1986年下放地区管理,更名为“甘肃省张掖百货采购供应站”。下设纺织品、针棉织品、百货、搪瓷鞋帽、洗涤化妆、文化体育用品、照相乐器7个分公司和糖酒经营部。至1995年,有固定资产781.3万元,流动资产2634.5万元,职工240人。是年销售收入3561万元,历年销售收入18.96亿元,从建站到1995年,给国家上缴利税1846万元。

张掖百货站自1957年开始,经营纺织品、针棉织品、百货、文化用品四大类商品。纺织品中的棉纱1951年定为统购商品,棉布于1954年9月实行统购统销,1959年2月国务院下达商品分级管理办法,棉纱、棉布属于关系国计民生十分重大的商品,定为一类商品,所有收购、销售、调拨、库存、进出口等指标均由国务院集中管理。呢绒、绸缎、毛巾、汗衫背心、棉毛衫裤、卫生衫裤、床褥单、毛线、木纱团、线袜、锦纶袜、棉毯、胶雨衣、胶工作服、胶鞋、火柴、肥皂、洗衣粉、香皂、保温瓶、缝纫机、手表、塑料鞋、布鞋、牙膏、缝衣针、铝锅、搪瓷口杯、面盆、钟、手电筒、手电池、机制薄纸、机制板纸、铅笔、钢笔、印相纸、胶片、胶卷、油墨、乒乓球、照相机为二类商品,授权商业部管理,按计划衔接品种,实行差额调拨,其余为三类商品,采取选购成交。经营的花色品种达2万余种,正常库存品种亦在1万种以上。

商品购进渠道。一从上海、天津、广州、西安的一级站调入,二从省内外有产品的二级站调入,三从省内地方工业或从省外厂家购入。1958年“大跃进”中,为了扶持工业上马,商业实行大购大销,计划外购进的商品大量增加,购入总金额达2539万元,较1957年增加1倍,1959年购入3330万元,1960年为3335万元,造成不适销商品和质次价高商品大量积压。1961年计划外商品停止购进,全年购入金额下降至867万元。1962年起,商品购进逐步恢复正常,到“文革”时期,购进逐年稳步增长,1962年为1153万元,1963年1345万元,1964年1983万元,1965年2597万元,1968年2889万元,1972年4733万元,1977年5749万元。80~90年代,年均购进5000万元以上。

商品销售渠道坚持按商品流转路线供货。1956年开始,主要向张掖以西包括原张掖、酒泉两个地区各县公司三级批发企业供货(民乐、山丹两县从兰州进货)。张掖市百货公司火车站综合商店及民乐县的南古、杨坊两个基层社按照商品流转路线,直接从二级站进货。60年代起,陆续接受工矿、部队及青海冷湖、茫崖两个矿区公司、玉门铁路供应站、哈密铁路供应站(疏勒河到柳园段)的供应任务。多余商品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各师供应。1956年全年销售3446万元,1961年困难时期销售下降到1535万元,1966年恢复至3011万元,1976年上升到5600万元。1977年以后,嘉峪关百货站成立,酒泉地区各县改从该站进货。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发展,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计划商品陆续退出计划分配,批零企业包括集体、个体商业可以选择产地直接进货,打破二级站主宰批发市场的供应格局。原批发企业不能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少环节的“三多一少”新体制,销售迅速滑坡,费用增大,企业累亏。

二、县(市)公司经营

各县(市)百货公司1955年至1956年成立,山丹、民乐、临泽、高台4县百货公司(高台花纱布公司并入贸易公司,1962年设百货公司)兼营五金、交电、化工商品;均设批发部与零售门市部,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肃南县未成立百货公司,由民贸公司兼营。1958年,临泽、民乐两县公司分别并入张掖、山丹县公司(1962年恢复);是年张掖市公司批发业务收归百货站,1959年又交回市公司。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国、合城乡分工与商品分工原则和城乡都需要的工业品优先供应农村的原则,一、二类计划商品按计划分配指标,以批发价格调给农村基层供销社和城市国营或集体零售门市部,三类商品从二级站自由选购。作为原材料或辅料供给工业部门的商品,享受批发价格。批发价格的制定,张掖执行二级站统一制定的张掖批发价格,其余各县按所进货的二级站所在地批发价加经营费及运杂费制定。各县零售价格由三级批发按规定的批零差率制定。

80年代以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集体、个体商业大量涌现,一、二类商品陆续退出计划分配范围,国有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不复存在,国、合商业城乡分工、商品分工的格局亦被打破,跨行业经营百货的企业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商品价格放开,各种经济成分的百货批零企业竞争激烈。至1995年,市、县百货公司有职工1203人,固定资产4385.7万元,流动资金4466.3万元,给国家上缴利税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