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自然地理

山丹县位于张掖地区东部,东经100°41′~101°42′,北纬37°50′~39°03′。东连永昌县,西邻民乐县和张掖市,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为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东南过西大河水库与肃南县皇城区毗邻,西北与张掖市碱滩乡相接。东西宽89公里,南北长136公里,总面积5402.43平方公里(810.36万亩),占全区总面积12.22%。其中山丹军马场使用1667平方公里。境内祁连山与龙首山巍峨耸立,南北相望。大黄山(古称焉支山、燕支山、胭脂山)孤卧于祁连、龙首二山之间,矗立于县境东南,峰峦高耸,林密花繁,水草丰盛。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成倾斜状,中间为槽形平川地带。地形较为复杂,有高山、丘陵、平川,海拔在1756~4444米之间,平均高度2500米。全境属大陆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7℃~3℃,太阳辐射量平川区143.76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139.33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136.09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平川区2993小时,缓坡区2885小时,沿山区2802小时。降水量北部平川区在195~274毫米之间,南部沿山区在246.4~358.8毫米之间。无霜期平川区平均151天,沿山区102天。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南部祁连山、中部大黄山的融雪,水资源总量为1.94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57亿立方米,地下水0.488亿立方米。除出境水外,境内用水1.24亿立方米,农业人口每人占有733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有水量的26.97%。主要河流有马营河、霍城河、寺沟河、山丹河4条,其它小沟小河8条。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岩、硅石、黏土、石英、金、银矿、白云岩、花岗石,还有铜、铝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碗豆、大麦、青稞、洋芋、胡麻、油菜等。树木有杨、榆、柳、云杉、落叶松。水果有苹果、苹果梨等。野生植物有秦艽、防风、麻黄、枸杞、甘草、益母草、发菜、蕨麻等。家畜家禽有马、骡、驴、牛、骆驼、羊、猪、鸡等。野生动物有青羊、黄羊、鹿、獐、旱獭等。

二、建置沿革

〔秦〕时为月氏地,〔汉〕初属匈奴右地,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置删丹、日勒2县,属张掖郡。因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而县以此得名”。日勒县治所在今硖口东古城洼,以驻地城堡“旗翻日勒”之景而得名。〔新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删丹为“贯虏”,日勒为“勒治”〔东汉〕时仍置“删丹”“日勒”2县。〔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从张掖郡分置出西郡,领删丹、日勒2县,治所日勒城。〔三国〕时属〔魏〕,废西郡。〔西晋〕时又恢复西郡建置,属县除删丹、日勒外,又分置“仙堤””“万岁”“兰池”3县。〔南北朝〕〔北魏〕时期,改日勒县为“永宁县”,改删丹县为山丹县。〔西魏〕时永宁县又易名为弱水县。〔北周〕时废“西郡”,境内5县隶属甘州。隋朝时合并原境内5县及民乐县境内的金山县为删丹县,属张掖郡。公元763年吐蕃陷甘州,县境隶属甘州。〔五代十国〕时期回鹘割据甘州,县境属甘州回鹘。〔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县境属西夏所置之甘肃军,删丹为甘肃军(西夏国12军司之一)治所。元朝时县境为蒙古亲王阿只吉的封地,隶属于甘州路总管府(驻张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5月,置山丹州,下不领县,治所在今县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九月废州,置山丹卫,隶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张掖)。〔清〕雍正二年(1724年),以山丹卫及今民乐县童子坝、慕化坝之地置“山丹县”,隶属甘州府。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12月与民乐县合并为山丹县;1962年元月恢复民乐县建置,山、民分治。1995年,全县辖1镇、10乡、114村,42223户、19.09万人。除汉族外,还有回、藏、满、蒙古、苗、壮、土、土家、裕固等9个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1%。农业人口14.96万人,非农业人口4.13万人。

三、经济

以农业为主,林、牧业为辅,工业比重较大。1995年,全县农业耕地85.71万亩,其中:水地30.24万亩,旱地54.47万亩,草原365.83万亩。粮食总产量8472万公斤,油料171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9元,分别依次是1978年的1.7倍、18倍、4倍、9倍。有大、中、小型拖拉机7594台,其中:大中型173台,小型7421台。各种农业机械4509台,汽车283辆。农机总动力13.47万千瓦,农机总值8257.35元。森林覆盖面积28.6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8.57万亩,果品总产量200万公斤。共和国成立以来,持续兴修水利工程,为发展农业创造条件,到1995年,兴建中、小型水库7座,塘坝23座,整治干、支渠620.3公里,修建斗、农渠2244公里;打农用机井261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2%,其中保灌面积21.4万亩。草原广阔,适宜畜牧。1978年开始,实施“农牧并举”战略,红寺湖乡为牧业乡,老军乡为半农半牧乡,位奇乡新开村等23个村为半农半牧村。鼓励农牧民大力发展畜牧业,支持养殖专业户,实行科学养畜。1995年末,全县存栏大牲畜4.57万头,羊22.07万只,生猪7.4万口,畜牧业产值6500万元。有国有工业企业22个,乡镇企业1200个,1995年工业总产值2.6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6亿元。形成以花岗岩板材、耐火材料、釉面墙地砖、水泥、砖瓦为主的建材业;以石油泥浆助剂、炭黑、日用化工、医药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镍铬管、铸铁管、硅铁为主的冶炼铸造工业;以花岗石、煤炭、高岭土、石灰石、金属矿为主的采矿业;以 陶瓷、玻璃、印刷、烙画等工艺美术品为主的轻工业;以粮油、黄参、白酒、发菜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还有省属山丹煤矿、山丹焦化厂,地属山丹水泥总厂、山丹化工厂、东水泉煤矿等。工合国际委员会在山丹建立实验区,3有12个工业合作社。交通运输畅通,兰新铁路横贯全境,长76公里,有铁路专线5条,长8公里;省际公路干线5条,长181公里;县乡公路8条,长145公里;军马场区公路115公里。1995年货运周转量91.7万吨公里,客运量75万人(次)。邮政线路总长540公里,乡、村全部通邮;3000门程控电话已投入使用,除红寺湖外,乡(镇)电话全部并网;还有无线寻呼、传真等。1995年出口函件5.7万件,包裹5670件,汇票2.8万张,发行报刊294.2万份,邮电总业务量294.4万元。商业有国营、集体、个体三种所有制,1995年有零售网点2684个,其中国有商业企业33个、集体商业企业76个、个体商业门点2575个(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3812.6万元。1995年财政收入251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9057.7万元。

土特名产:

【山丹马】由山丹军马场引进顿河马、伊犁马等,经过30多年杂交培育而成。山丹马体形粗壮,体质结实,平均体高134.4厘米,速度和持久力俱优,适应性良好,是驮拉和骑乘皆优的马种。

【陶瓷】山丹陶瓷始于明朝,生产以缸、盆为主的粗瓷产品,以下水管为主的工业陶产品,以日用陶瓷和工艺美术品为主的细白瓷产品,以耐火黏土和耐火泥为主的耐火材料等四大类产品。

【山丹烙画】是美化室内的优良工艺美术品,深受国内外行家和顾客的赞赏,畅销不衰。

【菜籽油】色泽橙黄,清亮透明,为低芥酸精炼油,水分和杂质均不超过0.05%,符合国家一级油质量标准及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秦艽】野生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清热等功效。

四、文化

县城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书店、电影院、剧院、工人俱乐部、公园等文化设施和娱乐场所。1995年县图书馆馆藏图书5.41万册,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82万卷(册)。1982年建成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陈列文物3710件;1984年建成艾黎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全县有电视卫星地面接受站8座,电视差转台1个。农村文化中心4处,乡镇文化站11个,村文化室84个。境内有“四坝文化”类型青铜器时代的四坝滩、壕北滩古文化遗址,汉、明长城遗址;硖口、山羊堡、仙堤、东乐城等15处古城堡遗址;草场洼、杨家崖、驼岭等11处古墓葬;还有多处古建筑、石窟等。各级各类学校165所,其中普通中学16所(完全中学2所)、小学148所、职业中学1所;教职员工1928人,其中专任教员1557人;在校学生2655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1984年,在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的倡导下,复建培黎学校,新定名称为“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全县有科学技术推广机构48个,专业学会17个,协会4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81人;多年来累计取得科技成果71项,有117人获得了奖励。医疗 卫生机构27个,病床360张,卫生技术人员309人;私人诊所114个。县城有体育场1处,设备较为齐备。在历年参加地区以上举办的体育运动会上,女子排球获得2次冠军,男排获1次亚军;在田径、柔道、摔跤等项目中20项破地区级纪录。1993年被命名为全省“体育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