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农业行政机构

(一)地区农业行政机构 共和国成立初,由张掖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设科管理农业。1955年10月,张掖专署设“农林水组”;1958年4月,设立“专署农林局”;1959年1月,分设“专署农业局”“园艺局”。1962年1月复设“专署农林牧局”,时有职工177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47人。1964年6月,农林牧局设置政治、生产办公室,财务、农业、畜牧、林业科,配员30人,下辖农业技术推广分站、农机分站、种子分站等8个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66人。1968年8月,专署农林牧局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与水电局合并为“农水局”;1970年分设“农牧局”,下设办公室、政工、农业、林业、畜牧5个组,计45人;1973年12月,改设“地区农林牧局”,下设3个行政科室,农、林、牧3个工作站,有专业技术人员46人;1980年分设“地区农牧局”和“林业局”,农牧局下设4个行政科室、6个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干部63人;1983年8月地区农机局并入,改设“地区行署农牧处”,增设“农机管理站”;1984年增设“种草科”,时有处属15个科、站、场事业单位,职工2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4人;1986年5月,恢复“地区农业机械管理局”;1988年6月,分设“地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改称“行署农业处”,行政编制30人。下设4个科和8个站、场,职工13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人,(二)县(市)农业行政机构 各县(市)1958年相继成立“农林牧局”,此后随着县(市)机构变革,几经撤设,其沿革大体与地区相似。至1995年,张掖市、临泽、高台、山丹县设立农业局,民乐县设农牧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工作由畜牧局兼理。县(市)农业局行政编制12人左右。

二、农业科技教育机构

1942年省政府设立“农业改进所河西农林实验场”“张掖农校”。50年代设立“专区农业试验站”、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963年以后建立地、县农技推广站、种子站、良种繁殖场;80年代科教兴农蓬勃发展,本着“提高地、县级,健全乡一级,延伸村社级”的要求,建设农技服务体系,至90年代,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社配有农技员;以县(市)为中心、以乡站为纽带、村为基础的地、县(市)、乡、村、社五级农技推广体系。到1995年,地、县(市)、乡三级有农技推广机构75个,职工338人,其中技术干部298人,内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3人,中级职称57人,初级职称228人。农业科教、良种繁殖、园艺场站、农经单位32个,职工624人,专业技术人员236人,其中高级职称的24人,中级职称的89人。地、县、乡农业事业单位107个,职工964人,专业技术人员534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146人。

(一)地区农业技术机构

【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1年在张掖县设立“武威专区第二农业技术推广站”。1963年7月,成立“专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64年易名“张掖专区农业技术推广分站”,配员12人,1968年撤销。1972年11月恢复“地区农技站”,配员11人,承担农技、植保、园艺工作;1978、1987年先后分设植保、园艺站。到1995年,有职工15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13人,内含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7人。建站以来承担省列课题13项,《全区105万亩粮食作物综合增产技术整乡承包》课题,1989年获省农业厅“科技改进二等奖”,1992年获省农委科技推广二等奖;《河西灌区胡麻综合增产技术示范》《6万亩灌区胡麻综合增产技术承包》获省农业厅“科技改进三等奖”;《张掖地区沿山冷凉灌区20万亩小麦千斤田丰产栽培技术示范》,1994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掖地区油纤兼用亚麻丰产栽培》,1994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张掖地区100万亩粮食作物综合增产技术整乡承包》,1994年获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地区植保植检站】共和国成立后,植保工作由农技推广站承担。1978年6月成立地区植保植检站,时有职工8人。80年代以后,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危害,制定防治措施;开展病虫预测预报、种子检疫,新农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统筹、协调、指导县(市)植保工作;开展植保技术培训。对玉米丝黑穗病、小麦根病、水稻恶苗病等病害研究,分别获省科委科技进步奖、地区技术推广奖。到1995年,有技术人员1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4人。

【地区园艺技术推广站】1987年6月成立“张掖地区园艺技术推广站”,职工5人。负责指导蔬菜、果树、瓜类生产,引进、推广园艺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咨询等服务。到1995年有职工10人,其中园艺师3人。引进黄瓜、甘蓝、番茄、辣椒、西瓜等新品种70多个,推广39个品种。与地区农委等单位完成《张掖地区果树资源调查》《河西商品蔬菜产业化技术开发》《瓜菜基地建设》《双千田高产高效示范》等课题,分别获得地区农业处技术改进三等奖、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地区土壤肥料工作站】1979年12月成立,时有职工10人。主要从事土壤改良、肥料试验示范、优化施肥和科技培训。1979~1986年,由各县农技站配合完成全区土壤普查工作;90年代和张掖市化工总厂合作,制定10个系列、27个配方,由化工厂生产和销售“甘环”牌系列专用肥,1993年全区生产专用肥4346吨,全面实施测土——配方——供肥系列工程;1994年完成改造中低产田55.30万亩试验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稀植2.22万亩,占全区水稻面积的57.4%。并与各县农技站协作,完成“抗旱、保湿剂施用技术示范”“乌江万亩盐改技术示范”“水稻旱育稀植”等试验、推广课题。

1995年有职工14人,其中技术干部10人,内有高级农艺师1人。

【地区农村经营管理站】1984年3月,在经营管理科的基础上,改设地区农村经营管理站、地区农村会计辅导站,两块牌子,一套人员,配员7人。负责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完善农村经济生产责任制,承担农村财务建账、审计、会计辅导培训,协调管理农村合作资金、农业承包合同等工作。1995年有职工11人,其中会计师3人。1993年以来,全区建立8个农民负担监测点,停止187个农民负担项目,占中央、省上宜布停止项目的92%;完善农业承包合同管理,调解、仲裁合同纠纷280起,调解仲裁率95%;开展财务审计、会计培训,有975人获得农村专业会计证书,占农村会计的93%。

【地区种子公司】1963年7月成立,翌年改为“地区种子管理分站”,1968年撤销;1972年恢复为地区种子管理站,1978年9月成立“地区种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员,配员10人。主要承担良种引进、示范、推广和更新换代,制定种子生产计划、培训种子技术人员、开展咨询服务等工作。80年代建立“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管理体系。1995年有职工1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5人。是年组织县(市)种子部门推广良种面积216.67万亩;承担农作物4大类、32个组合良种繁育4732亩,生产良种137.32万公斤;销售各类农作物良种1020万公斤。

【张掖地区农业学校】1941年8月成立“甘肃省立张掖农业职业学校”,借住福音堂,有三年制农艺、森林科各1班,学生80人;1942年改招五年一贯制农、林科各1班,中专性质,借住文庙、民勤会馆;1943年在白塔寺建校,占地80余亩。抗战时期内地知识分子辗转西迁,农校聘用金陵大学毕业生刘生、徐国光、毕孟萍、钱树琼,西北农学院毕业生赵缵统、周治久、邢襄生、刘毓慧,中央大学毕业生李奠邦,英国剑桥大学法学博士、原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任张素琴,中央地质测量学院李海础等来校任教,提高教学质量和校誉。1943年有五年制农、林科6班,三年制畜牧科1班,学生约300人,1944年易名“甘肃省张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9年全校有农艺科5班、森林科3班,学生232人。〔民国〕8年招学生500多人,毕业学生300多人。

50年代初期在校学生122人,1951年招收三年制初级农艺科1班、林科2班、畜牧科1班;1952年招收4班,学生439人;1953年改名“甘肃省张掖农业学校”,1954年招农作物、造林专业各1班,1955年增设植保专业2班,全校学生9班、334人;1958年6月全校学生10班、348人,教职员69人,其中教师36人。是年毕业学生336人,其中一部分升入大专,一部分分配全省各地。

1958年地委“农业合作化干校”与农校合并,成立“张掖农学院”,设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和各类培训班,高级班设农学、水利、畜牧兽医、农业机械、林学、植保6个科系,有学生218人;中专班设农作物栽培专业1班46人;初级班设农作物栽培专业9班,学生367人。1959年1月更名“张掖农业专科学校”,1961年11月210名大专班学生毕业分配,恢复“张掖农业学校”。1962年农校停办,部分教师调离;1964年张掖农校复办,归地区管理。1964~1966年招学生7班,农学专业毕业260人。1966年“文革”开始,农校停止招生,1970年10月与地区农科所合并,校舍被解放军某部占用;1974年农校分设,农业厅拨款22万元,购省建工局农场为校址,1975~1978年,举办二年制社来社去农学、畜牧、水电班二届4班,毕业学员162人,多数分配工作。1978年3月迁回原址,新址改为实习农场,是年统招新生75人,设农学专业2班,是年9月改为秋季招生,招农学、林果2班89人;1979年增设植保专业,招生82人。1983年以后,新建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锅炉房等8600多平方米。1986年改招高中毕业学生三年制为初中毕业生四年制,增设园艺、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1991年8月,农业部评估为全国A等三级农校。到1995年,学校有4个专业、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0人,教职工119人,其中教师55人,内有高级讲师5人,讲师19人,助讲29人。校园面积198亩,校外教学试验农场350亩,校舍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有遗传育种、作物栽培、植物病理等实验室15个,田间试验观测站、植物园等;有500元以上的大型仪器120多台,高级显微镜4台,藏书6.4万多册,各类刊物230多种,实习果园210亩。

张掖地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981年成立,设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农业实用课程录音讲课。1982年招学员52名,开设农学专业。1984年10月成立“地区农村应用技术广播电视学校”,两校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简称“两广校”。主管副专员兼校长,农业处领导任副校长,专职人员3人。到1987年,农广校招收4期、5个专业,学员1023人,第一、二期农学专业183人,已取得中专文凭的61人,毕业率33%;第三、四期招收农经、畜牧、养鱼、农学、林学5个专业,新增学员640人。农应校招生3期,开设27门应用技术课,学员11500人,其中有5000人取得单科结业证。1990年,加强“两广校”领导,增编2名专职人员,增置音像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有放像、录像机6台,声像教学磁带300盘,收录机27台。1984~1990年,农广校先后开设农学、果树,畜牧等9个专业,招生7期,学员2022人,毕业380人。1994年农广校又开设审计、企业管理、贸易经济、机电、农业经济等9个专业,学员421人,组建13个教学班,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技术培训。有专职教师3名,兼职辅导教师5名。两广校学员参加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227人,有专业户150人,参加科技承包、科技试验示范的103人。

【张掖地区玉米原种场】1984年建场,设平原堡原地区干校农场。1990年有职工32人,耕地1650亩,林木5万多株,形成8.5公里长的防护林带,配套机井7眼,建设种子贮备库640平方米,晒场3000平方米,生产各类原种、良种31万公斤,农业总收入60万元。1995年有职工6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4人。有耕地1830亩,作物播种面积1720亩;配套机井8眼,大中型拖拉机5台,种子精选机3台,康拜因1台;种子贮备库1700平方米,晒场1万平方米,种子贮备能力500万公斤。是年生产玉米杂交种90万公斤,玉米自交系40万公斤,小麦良种15万公斤,啤酒大麦5万公斤,总产值250万元,盈利43万元。

(二)县(市)农业技术机构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5县(市)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肃南县为农业技术推广站。1995年共有职工156人,其中技术干部104人。有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19人。61个农业乡、肃南县4个半农半牧乡建立农技推广站,有技术干部128人,招聘农民技术员112人。有781个村配备农民技术员。

【县(市)园艺技术推广站】民乐、张掖、高台3县(市)设有园艺技术推广站,职工23人,其中农艺师7人,主要从事果树、蔬菜、瓜类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农村经营管理站】5个农业县(市)均设有农村经营管理站,1995年职工28人,其中有中级职称的4人。61个农业乡设有乡农村经营管理站,招聘职工125人。

【县(市)农业“两广校”】6县(市)均设有农业“两广校”分校,有兼职校长12人,专职校长6人,工作人员18人,班主任119人。

【县(市)良种繁殖场】5个农业县(市)设有良种繁殖场,职工13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人,经营面积2000多亩,年生产良种100多万公斤。

【县(市)园艺场】5个农业县均设有园艺场,职工2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人,经营面积0.5万亩,果树面积3000多亩。

(三)省驻张掖农业科研机构 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位于张大公路九公里西侧,40年代为“甘肃农林实验所河西试验场”。1951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农场”,1953年交地方经营,改为“马拉机农场”,时有土地20086亩。1962年收归省管,定名“张掖九公里园艺场,”1964年下放专区。1968年收回省上,改为“甘肃省张掖九公里五七干校”。1970年改为“甘肃省农业科技队张掖试验场”,1974年易名甘肃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1991年全场面积5159亩,其中果园面积2930亩;有职工503人,其中科技人员48人;下设办公室、生产科等7个科室,6个果树试验站、1个大田生产站和子弟学校。1990年果品产量315万公斤,经济收入515.2万元。承担的“苹果和梨属间杂交技术研究”课题,经18年探索,培育出甘金、甘芳、甘大等4个杂交新品系,1990年10月鉴定验收,这项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果树属间杂交的空白,为育种学说提供新的理论依据。1987~1989年承担的“大面积低产果园变高产技术研究”,采取深翻改土、饱施羊粪、间作绿肥等综合丰产技术措施改造果园,树势转强,平均亩产由开题前的637.1公斤提高到1545.8公斤,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梨树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幼树三年开花,四年挂果,五年亩产2313.4公斤,为河西灌区发展果树生产提供先进经验。该场生产的苹果色、香、味俱佳,畅销上海、杭州等地,其中红冠苹果被列为“八五”期间全国科研产品出口的惟一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