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节 张掖市

一、自然地理

张掖市位于张掖地区中部,东经100°6′~100°52′,北纬38°32′~39°24′。西北接临泽县,西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毗连,东与东南邻山丹县、民乐县,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98公里,总面积4242平方公里(636.2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9.59%。历史上,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和“居延古道”的交汇点,被誉为“塞上锁钥”。境内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水利灌溉条件便利,南依祁连,北屏合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生物繁衍,素有“金张掖”之称。海拔最高为3633米(东大山),中部倾斜平原1410~223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总辐射量川区为147.99千卡/平方厘米,浅山区140.34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间长,川区日照时数3085.1小时,浅山区2932.3小时,平均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川区129毫米,浅山区250~300毫米,山区400~500毫米。年平均气压851.6百帕。境内有5条长流水河和26条季节性小河,年总径流量25亿立方米,实用10.95亿立方米,过境流出14亿立方米,其中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黑河,在市境内流域面积3663.8平方公里,干流长52公里,年引灌河水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56万亩。地下水总排泄量为9.889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面5800亩。矿藏有煤炭、石膏、石灰石、石英、金等,石膏贮量1.2亿吨。经济林木主要有苹果、苹果梨、梨、桃、杏、楸子、红枣、葡萄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蚕豆、荞麦、糜子、谷子、青稞、高粱、胡麻、油菜、甜菜、葵花、瓜类、蔬菜等。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马、骡、驴、骆驼、猪、羊、鸡、鸭、鹅、兔等。野生动物有雪豹、雪鸡、盘羊、黄羊、青羊、马鹿、天鹅。水生动物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虹鳟鱼等。

二、建置沿革

夏朝分天下为九州,张掖属雍州之域,戎、羌人居住。〔商〕〔周〕时为西戎地。〔春秋〕至〔秦〕为乌孙、月氏人居住地。〔西汉〕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为匈奴右地。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张掖郡”(张掖之名,取“张国臂腋,以通西域”之意),领10县,市境属觻得、屋兰两县。〔西晋〕初改觻得县为“永平县”。〔东晋〕时属段业所建的北凉国。公元401年沮渠蒙逊灭段业,定永平县为国都。〔西魏〕置“西凉州”,废帝三年(554年)改为“甘州”(因甘浚山与甘泉得名),永平为州、郡治所。〔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改永平县为“酒泉县”;大业初改酒泉县为“张掖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张掖郡改称“甘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张掖郡”;代宗广德三年(765年),吐蕃攻陷甘州,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仍改为“甘州”。张掖皆为郡、州治所。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收复甘州,归〔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回鹘攻陷甘州,设“牙帐”,建立汗国。〔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李元昊灭甘州回鹘,置甘肃军司、镇夷郡、宣化府,张掖为郡、府治所。〔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西夏〕皇帝封安全为镇夷郡王,张掖置王府,直隶五室。〔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在张掖置“甘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四年,移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省会于张掖;至元二十二年置“甘肃行中书省”,二十三年徙宁夏行中书省于甘州,置“甘肃行省”。〔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平定甘肃,置“甘肃卫”于甘州,隶陕西都司。洪武十二年(1379年)改隶陕西行都司。洪武二十三年改甘肃卫为“甘州卫”。洪武二十五年改封汉王朱楧为肃王,置肃王府于甘州。洪武二十六年,陕西行都司由庄浪(今永登)迁至甘州。永乐时置“甘肃镇”,派总兵驻甘州。〔清〕初沿用〔明〕制,甘州为甘肃镇和陕西行都司的治所。康熙二年(1663年),置“甘肃提督军门”(提台)于甘州,节制甘肃、宁夏、西宁、安西4个镇。康熙十七年(1678年),甘肃提督由兰州移驻甘州。雍正三年(1725年)废陕西行都司及卫、所制,设“甘州府”,置“张掖县”。乾隆八年(1743年),以张掖县丞分驻东乐,置“东乐分县”。乾隆十五年(1750年),从张掖县分置出抚彝厅。〔民国〕2年,废甘州府,张掖县隶河西道(甘凉道)。〔民国〕16年,废道。张掖县直隶甘肃省。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筹建张掖市(专区级),张掖县建置不变。1957年撤销筹建市。1958年撤销张掖县,成立张掖市(专区级),由张掖专区代管。1961年12月,撤销张掖市,恢复张掖县。1985年撤销张掖县,成立张掖市(县级)。1986年12月20日,国务院公布,张掖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1995年全市辖1镇、8个街道办事处,22乡、242村;人口44.9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0.24万人;汉族占99.48%,有回、蒙古、藏、满、裕固等21个少数民族人民混居、聚居和散居。

三、经济

农林牧副渔和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邮政电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三个产业构成经济的总体。全市耕地面积68.63万亩,林地56.14万亩,草地189.88万亩,荒山10.2万亩。农业占全市经济的主导地位。1956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188公斤,成为全国9个小麦高产县之一,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1986年确定为全省商品粮和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949~1990年,全市共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4.83亿公斤。1990~1995年,农业持续发展,粮食连年丰收。1995年,夺取第14个丰收年,粮食总产30055万公斤,油料969.8万公斤;农业总产值65087.91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4550元,纯收入1908元;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5095.94千瓦,大中型拖拉机492台,小型拖拉机9607台,排灌机械动力24803.2千瓦,农用电量4829.54万千瓦时;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3.09亿元。1995年全市人工造林53.8万亩;建成6条人工防风固沙林带,1460个农田林网格,当年新增果园面积32266亩。建成小型水库4座,总库容1160万立方米;渠首工程11座;新建、改建和衬砌灌溉千亩以上的干渠34条,长252.63公里;支渠90条,长503公里,有效灌溉面积72.91万亩;打机并1015眼,修建提灌站69座;建成干渠小型水电站6座,安装发电机组22台,容量11715千瓦,年发电量6070万千瓦时;地区在黑河草滩庄建成引水枢纽工程。1995年末存栏大家畜18.02万头,羊31.65万只,生猪26.07万口;建成千头奶肉牛繁育场和万口猪场、百万只鸡繁育基地;年肉类总产量24373.20吨,牛奶2298.46吨;淡水养殖面积6200亩,水产品年产量350吨。地方工业有采矿、冶金、电力、建材、机械、化工、医药、造纸、纺织、制糖、酿造、食品等25个行业,有各级各类工业企业1648家,1995年总产值73140万元。有公路22条,长417公里,其中:国道2条,省道1条,专用公路3条,市乡公路13条;兰新铁路横贯市境,境内铁道长56.33公里,有专用线3条,车站5个;有军用的飞机场1个。1995年完成货运量72.95万吨,货运周转量4436.44万吨公里;客运量257.18万人,客运周转量5673.69万人(次)。2.4万门程控电话开通使用,现代化的通信网络覆盖全市,联通国际、国内,邮路总长度744公里,农村投递线路长1291公里,1995年邮电业务总量1309.5万元。1995年有批发贸易机构12个、网点165个、人员3398人;零售机构34个、网点4016个、人员7012人;商品购进总额48337万元,销售总额5147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42万元。1995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0539万元,比1994年增长19.65%;银行年末存款余额12.7289亿元,比1994年增长26.62%;贷款余额12.0307亿元,增长26.6%。

名优特产:

【丝路春曲酒】以优质高粱、糯米、小麦为原料,采用人工老窖固态发酵等工艺精酿而成,属浓香型白酒。

【大白菜】色白质嫩、青脆、味美、品质优,产量高。

【乌江大米】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古为朝廷贡米。

【鸡心红枣】味道甘甜,色泽鲜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糖,具有益气、补血功能,食用药用价值高,为老小滋补佳品。

【苹果梨】果肉白细质脆、汁多味甜,耐贮藏。

四、文化

张掖市是张掖地区教育、科技、文化的中心,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1995年,有幼儿园49所,入园幼儿10786人;普通小学240所,在校学生48191人;普通中学43所(其中完全中学10所),在校学生20482人;农业职业中学4所、技工学校1所,在校学生1093人。教职员工4965人,其中专任教员4103人。市区内设有省属张掖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地区属中等专业学校4所、完全中学2所。有各类科技人员4538人,其中:高级职称55人,中级1156人,初级2750人;1978~1995年,获地区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162项;1991年获“甘肃省科技工作先进市”,1995年获“全国科技先进市”称号。有医院29所,床位102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153人;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药品检验站(所)各2个。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开展广泛,1990年建成占地面积1782平方米的体育馆1座,可进行多种球类及其他项目比赛,并可供大型文艺演出活动,90年代以来,连续4年被命名为“甘肃省体育达标先进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有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群众艺术馆、乡(镇)文化站等。地区和市建有电视接受转播塔,有线电视、无线电视覆盖全市。民间文学艺术活跃,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剪纸、刺绣,书法、诗歌、小说、曲艺等文艺作品和皮影戏、木偶戏、秧歌、社火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别具特色。历史上,民间有《狮子舞》《胡腾舞》,唐朝时曾传至京城长安;唐朝张掖人赵彦昭所作的诗收录在《全唐诗》中的有21首。境内文物古迹多,有古建筑群、古城堡、窑址、烽燧、古墓葬等。馆藏文物丰富,有石器、陶器、铜器、金银器、瓷器、玉器、竹木器、古钱币、古字画、佛经、碑刻及革命历史文物等一万余件。佛教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民国〕时期城乡庙宇、寺观有100余处,俗有“半城芦苇、半城塔影”之说。张掖大佛寺以其有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建筑美轮美奂而驰名省内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西来寺、万寿寺、钟鼓楼等古刹名楼。明朝皇帝英宗朱祁镇颁赐大佛寺的北藏官版佛经356种、3584卷,佛曲12部,北曲和南曲共344首,至今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