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县委书记:张智全

人大主任:张凤兰

政府县长:郭永昌

政协主席:张学东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张小平

【基本情况】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洮河下游,总土地面积285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89人/平方公里。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流经县内115公里,年径流量52亿立方米,属国家一级保护水系。境内有西秦岭的余脉南屏山和祁连山的余脉马衔山,形成了高山、丘陵、沟壑、梁峁、河谷、平川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海拔在1732—3670米之间,县城海拔1886.6米,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属大陆性季风气侯,日照充足,年降水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8.1℃。

临洮县气侯温和,土地肥沃,盛产马铃薯、无公害蔬菜、食用百合、水果、中药材、名贵花卉等。铜、铁、金等金属矿藏和莹石、方解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藏贮量丰富,开发前景甚为广阔。地方工业已形成以建筑建材、水力发电、电解冶炼、淀粉加工、造纸轻工、酿酒食品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洋芋、蔬菜、花卉、林果、畜牧、药材、食用百合等已并肩成为最具区位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名贵花卉大丽花、紫斑牡丹、观赏百合、唐昌蒲、郁金香等走俏四方。

【国民经济】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4亿元,第二产业3.14亿元,第三产业3.32亿元,其增长速度分别为4.9%、15.7%和14.2%。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9102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10元,比上年净增50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51亿公斤。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1.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坚持顺应天时、顺应科学、顺应市场的思想,农业种植结构明显优化,全县粮经比和夏秋比分别由上年的80:20和33:67调整为78:22和32:68,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全县共签约农业订单25.37万亩,占计划的105.7%。2.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花卉产业:新兴、新美等花卉公司不断壮大,良种场、三易花卉植物科技园等一批花卉公司正在兴起,全县种球花卉繁育基地5020亩,累计建成自控温室16座、80亩,花卉种植面积1.5万亩。蔬菜产业:引进蔬菜新品种52个,种植面积11.18万亩,其中食用百合2.5万亩;洋芋产业:建成脱毒原种扩繁1450亩,快繁生产线规模已达300万粒,完成大西洋专用薯种植3300亩,全县专用薯种植面积达3.2万亩,洋芋总面积累计达到48.14万亩;畜牧养殖业:争取到总投资2830万元的奶牛养殖世行贷款项目;黄牛养殖发展到3.2万头,全县新增规模养殖户1046户,累计达到20052户,全县大牲畜存栏7.82万头,猪存栏20.02万头,羊存栏15.19万只,鸡存栏127.33万只,肉类总产量2.2万吨。3.特色经济进一步增强。全县完成药材种植10.05万亩,优质经济林果1万亩,优质苗木5950亩,引进东华绒熬蟹88万只,南美洲白对虾300万尾。

【企业改革】按照“深化、巩固、完善、提高”的指导思想,对全县国有、集体工商及粮食企业进行了改制,共转让企业产权1867万元,承担债务792万元,通过改制与扩张,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1亿元,利润657.11万元,上缴税金1623.1万元,上述指标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旅游资源】临洮县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称,闻名中外的“马家窑”、“辛甸”、“寺洼山”遗址,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多系彩陶罐等,是我国彩陶艺术宝库中的魂宝。全县文物古迹遍布,人文景观荟萃,现有战国秦长城、三国姜维墩、唐代哥舒翰纪功碑,明代超然书院等文物遗址。自然景观更是丰富多彩,岳麓山省级森林公园堪称陇中胜景,洮水流珠等古“洮阳八景”引人入胜。

【社会事业】全面实施十大科技工程,科技对工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4%和46%;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财政拨款100万元对50所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投资260万元兴建的洮阳初中二号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完工,青少年活动中心已经地区立项等批;高考录取人数达1711人,比上年增加561人,再创历史记录;县政府信息中心建成使用,国际互连网站开通,完善了洮阳、太石等20个乡镇和计划、统计等15个县直部门的“政府上网”工程。争取到国家医院和国家贫困县医院建设项目资金共565万元。群众性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连续五届荣获全国“田径之乡”称号;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6万户,无线市话用户3805户,市话普及率22.3%,新建移动通讯基站8个,总数达20个。移动通讯用户突破1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