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县情篇

定西地区

中共定西地委书记:石晶

定西地区人大工委主任:刘念宗

定西地区行政公署专员:朱同心

定西地区政协工委主任:张乃

定西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刘宝珍

【基本情况】 定西地区位于甘肃中部,北靠兰州、白银两市,东邻平凉地区和天水市,南接陇南地区,西连甘南、临夏两州。地处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地带和西秦岭末端。地貌形态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为主,地形破碎。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和中温带半干旱区,东南暖湿气流受阻,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5.7—7.7℃,年总降水量400—600mm。土地总面积203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72.5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63亩。全区现辖7县、162个乡镇、2023个村委会,13673个村民小组。2001年末全区总人口294.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63.92万人,城镇人口30.28万人。人口密度145人/平方公里。定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现在是东西大通道的必经之地,陇海铁路和310、312、316、212等国道贯通全境,交通十分便利。目前正在建设的〓柳、兰临高速公路和宝兰铁路复线、兰渝铁路将会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

辖区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如著名的“马家窑”、“辛甸”、“寺沟山”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战国秦长城遗址,鸟鼠山、首阳山、贵清山、遮阳山、灞陵桥等都是闻名遐尔的游揽胜地。已发现全区有矿产资源产地186处,分属三大类40多个矿种,如红柱石、锑、耐火粘土、大理石、铜、锌、金、盐等。

【国民经济】 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81亿元、增长10.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5.27亿元、增长10.55%;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12元,增长8.7%。全区农业风调雨顺,生产形势良好。粮食总产量达到85.26万吨,比上年增长21.16%。其中:夏粮23.98万吨,增产23.54%;秋粮61.28万吨,增产20.25%。是历史上第二个粮食总产上85万吨的年份。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达到150公斤。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1%,其增速高出上年7.89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少有的高速增长年。2001年,地委、行署认真总结经验,带领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群策群力,积极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大做文章,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下决心压夏扩秋,压粮扩经,取得显著效果。全区夏秋作物比36∶64,与上年相比,夏粮播种面积减少7个百分点;粮经作物比76∶24,与上年相比,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2个百分点。种植业品种也迅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蔬菜、食用菌、食用百合和花卉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洋芋和药材等支柱产业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2.92%。全区全年大牲畜存栏59.33万头、增长2.58%,猪存栏90.15万头、增长4.29%,羊存栏82.15万只、略有下降,鸡存栏421.42万只、增长28.27%;肉类总产量8.06万吨、下降2.45%,禽蛋产量1.26万吨、增长28.28%,牛奶产量1019.5吨、增长5.16%。全年完成水产品产量822.7吨,增长14.42%。

2001年,全区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5%。其中:地、县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14.3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0.93亿元、增长14.7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3.95%。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75亿元,产品产销率91.35%,比上年提高2.56个百分点。

受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国家政策性因素的带动,特别是全区推行了“三置换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深化企业改革工作,使得全区工业总体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仍然表现出基础不牢固、发展不平衡和生产不均衡等问题,制约我区工业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年内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9.0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3.4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47.15%;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74亿元,增长51.14%;实现利润总额0.39亿元,增长48.27%。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1亿元、增长9.57%,邮电业务收入1.23亿元、增长8.65%;城乡电话用户年末达到8.82万户、增长13.8%,局用电话机交换容量达13万门、增长13%。全辖区报刊发行量1490万份,其中报纸1419万份。

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9.7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17亿元、下降1.72%,更新改造投资2.61亿元、增长48.42%,房地产开发1650万元、下降19.79%,城镇和农村集体投资3504万元、下降66.34%,城镇私营个体投资9215万元、增长2.69倍。本年度内基本建设投资施工项目18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3个。本年投资项目105个,年末新增固定资产6.60亿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8%,其中:县的零售额增长16.98%,县以下的零售额增长10.31%。与此同时,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年底全区私营企业达到785户,比上年净增158户,从业人员16162人,增长37.26%:年底个体工商户57524户,从业人员95100人,注册资金3.28亿元。年内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7673万元,增长18.59%,占全区工商税收的39.5%。

【社会事业】 科教兴定和科技创新取得好成绩。全年取得科研成果18项,新增产值5400万元,新增纯收益1784万元。农业方面: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31万亩,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7.3万亩。累计示范推广28.7万亩,增产粮食2.51亿公斤。工业方面:全年完成新产品82项,其中,省级新产品25项,地级57项。椰壳活性碳、热浸镀锌紧固件、兴华牌归芪扶正胶囊、白板涂布纸、钙塑板等9项新产品在全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业剧团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全年下乡演出1860余场次。全区共有33个乡、520个村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广播覆盖率达到85.88%;电视覆盖率达到86.0%,全区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61万户。

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年内全区共为省内外普通高校输送新生6741人,比上年净增2422人,录取新生人数占报考总人数的57.18%,再创历史新高。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3.7%。农村村级卫生组织发展良好,农村医疗点2285个,乡村医生2019人,卫生员1433人,接生员1833人。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2001年,成功举办地区级比赛6次;在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31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12枚,全区体育人口达110万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50个。

2001年,全区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03亿元,增长9.42%。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3.27亿元,增长10.02%。全区财政支出完成11.51亿元,增长35.1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81亿元,较年初增加4.87亿元,增长11.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5.72亿元,增长7.93%;各项贷款余额42.51亿元,增长5.22%,较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全年全区财产保险保费及储金3002.3万元,增长11.38%。全年共处理各类财产保险赔案5817起,支付已决赔款2125.2万元,处理人寿保险赔案及给付3836起,给付215万元。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356元,比上年增净88元,增长6.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0元,比上年增加390元,增长9.64%。年末全区城镇从业人员10.12万人,全年人均劳动报酬8402元,比上年增加1601元,增长23.36%。

【退耕还林还草】 全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部署,当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6.75万亩,封山育林15.02万亩。退耕还林(草)面积13.24万亩,全面完成了国家和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退耕还林5.93万亩,退耕还草7.31万亩。

【招商引资】 积极组团参加“西交会”、“天交会”、“厦交会”、“兰洽会”、“乡镇企业招商会”等各种形势的经贸洽谈会。与此同时,成功地协办了“首届西部药品药材交易会”。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30项,实际到位资金3.28亿元,签订购销合同42个,总金额5.44亿元,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

(定西地区统计处 詹永鑫)

定西县

县委书记:王冠军

人大主任:李仁兴

政府县长:李旺泽

政协主席:王明义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尹建中

【基本情况】定西县是定西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全县辖10镇16个乡,总人口47.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71万人,人均占有耕地4.4亩;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完成9346万元;农民人均产粮43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4元。

【农业发展】 1.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2001年,认真实施“水保立县”战略,狠抓退耕还林还草、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全县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98万亩,荒山造林1.62万亩:新修高标准梯田7.91万亩,有8个乡(镇)达到了梯田化标准;全县新增治理流域面积105.4平方公里,九华沟流域治理科技项目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并通过专家验收;新建集雨节灌水窖1.69万眼,发展补灌面积5.07万亩,建成人畜饮水窖3111眼,新修和维修乡村道路7.4公里。

2.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比较效益明显提高。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着眼于发展商品农业、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压夏扩秋、压粮增经,扩大了秋粮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7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4万亩,经济作物32万亩。夏秋比达到37∶63,粮经比达到81∶19。全县粮食总产1.7亿公斤,农民人均产粮439公斤。

3.培育四大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坚持以政策引导、示范带动为手段,以发展订单农业,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努力开发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取得较大突破。洋芋产业不断壮大,全县完成洋芋种植面积63万亩,总产量94.5万吨,商品量66万吨,建成35.3万亩高淀粉洋芋基地和5万亩低淀粉菜用型基地,发展加工企业20余户,该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活动委员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乡”称号,并成功举办了定西县首届马铃薯贸易洽谈会。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县新增规模养殖户2275户,畜禽存栏109.3万头(只),出栏75.8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18亿元。药材产业初具规模,全县种植药材10.8万亩,建立5个药材示范基地。林果、蔬菜产业同步发展,全县新栽经济林5681亩,蔬菜6.05万亩,蔬菜产值6675万元,新建日光温室337座,塑料大棚3117座,其中食用菌棚502座。

4.依靠科技促进旱作农业水平显著提高。狠抓农业示范区(点)建设。全县共建成各类示范点92个20万亩。西川旱作高效农业开发区发展经营户93户,核心区反租倒包土地4000亩,投入资金1.1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被科技部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建设的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财源建设】 2001年,全县把财源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财源建设项目领导责任制。全县规划财源项目47个,总投资7.3亿元,有12个项目被列入地区财源建设重点项目。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9346万元,占预算的102.1%,较上年增长12.4%,全面完成了“三保一挂”责任指标。

【企业改革】 1.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把企业产权制度和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突破口,按照“三置换一保障”的要求,对县属国有、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服务企业全面进行了民营化改制。同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狠抓企业扭亏增盈,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基本做到了“三不欠一不亏”。全县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890万元,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实现利润739.8万元,上缴税金1740.3万元,全县工商企业整体实现了扭亏为盈。

2.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一手抓巩固,一手抓发展的原则,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认真实施“双十工程”,有效增加了县域经济总量。全县私营经济总户数达到12283户,比上年净增1120户;乡镇企业累计达到1840户,新发展113户。

【招商引资】 坚持“政府组织,企业参与”的原则,积极组团参加了“天交会”、“西交会”、“药洽会”、“厦洽会”和“广交会”等大型经贸洽谈会,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领域。全县共签订合同和意向性协议38项,签约资金4.24亿元,到位2.39亿元;引进项目30项,有18项建成投入运营。该县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事业】 科技工作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为重点,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开发,组织申报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引进新技术、新成果3项,开发新产品18项。教育工作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总体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县有1859名考生被省内外高等院校录取,报考普通高校的考生上线率达54.2%,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投入资金380万元,建成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16座,配备计算机750多台。计划生育工作在巩固“三为主”成果的同时,大力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各项人口计划,在全省年度考核中名列第23名,受到了表彰奖励。卫生保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认真组织实施Ⅷ项目,成功接待了“香港健康快车”在全县的医疗活动,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86例。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法制、民族宗教和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大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

【社会保障】 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内官镇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试点,西巩驿乡河畔村、团结乡唐家堡村扶贫试点工作。全县共争取到各类扶贫资金3767.5万元,贫困面由上年的7.3%下降到6.8%。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稳定推进,共发放保障金135.8万元,受保障对象2982人;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4元。

(定西县统计局:李宝涛)

通渭县

县委书记:张敏政

人大主任:王宏德

政府县长:郑宏伟

政协主席:丁顺昌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仲谦

【基本情况】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东部,总面积2899平方公里,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拨1970.5米,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年平均气温7.6℃,平均风速1.5米/秒,全年无霜期130—170天,正常年份降水量400—540mm,年总日照时数2100—2430小时。共辖4镇19乡,332个村,4个居委会,2440个合作社,总人口46.0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3.44万人,人口密度159人/平方公里。居住汉、回、藏等民族。是全省18个干旱县、41个国扶县之一。

【国民经济】 2001年,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继续突出抓了基础、生态、工业、财源、小城镇“五大建设”,全面实施科技兴县、依法治县“两大战略”,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8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29241万元,增长10.7%;第二产业8505万元,增长2.6%;第三产业20559万元,增长12.4%。财政收入完成3594万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120万元,增长5.6%。全县事业兴,人气旺。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农业由对抗性结构初步向适应性结构转变,全县粮经比达到82.9通渭县17.1,夏秋比达到41.558.5,粮食总产量达到1.5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二是农业产业化开发成效显著。洋芋、果菜、药材、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44310万元。发展订单10.11万亩。三是农业示范园(点)建设有新的突破。食用菌生产园区,建成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30座。各乡镇建成农业科技示范点23个,全县落实农业基础建设项目32项,重点农技项目17项。四是农业基础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修梯田5.52万亩,机修面积占44.2%,治理小流域74.13平方公里,新建集雨节灌工程和饮水解困工程水窖1.7万眼,兴修乡村公路220公里。五是退耕还林(草)试点任务全面完成。规划退耕还林试点7个,退耕还林3000亩,荒山造林6000亩,造林成活率达86.8%。六是乡镇企业较快发展。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500万元,增长20.27%。

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全县有工业、交通、商业、供销、粮食、建筑建材、物资等企业,工业类别主要有食品、轻纺、机械、建筑建材、化工等,年产量最大的有淀粉、粉丝、味精、地毯、脱粒机、砖瓦、花岗岩板材、草编等20多个产品,其中味精、粉丝、亚麻油、脱粒机等产品多次荣获省级以上奖励或优质产品称号。2001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00万元,上缴税金394.3万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40万元。商业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收入1423.5万元,增长5.4%,上缴税金43.8万元。供销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6600万元,增长5.8%;上缴税金40.5万元,盈亏相抵持平。粮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11.5万元,上缴税金7万元。运输企业完成客运收入341.9万元,上缴税金8.5万元,盈利3.8万元,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实现产值9561.1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6581.1万元,上缴税金785万元。

【人民生活】 2001年,通渭县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全年下拔救济款95万元,补贴发放救济粮50万公斤,有效地保障了8200户4.2万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发放新灾救灾、临时社救、救灾治病款共32.2万元、衣物7万件,重点解决了新灾重灾区和部分特(残)困户的特殊困难。703户1566名城镇居民,583户1957名农村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对全县260名下岗职工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对723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350万元,基本实现了“两个确保”。5.58万人基本解决了温饱,贫困面降至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46元,增长8.2%。职工年平均工资7438元,增长14.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20614.5万元,较上年增加846.5万元。

【社会事业】 2001年,通渭县继续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多渠道筹措资金102.1万元,维修、改扩建各类学校48所。建立起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12个,建成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6个,争取“义教工程”项目投资1887万元。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2047名,首次突破2000人大关。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新架设主干线3.5公里,并建成2个村级网,县电视台节目向全县发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被省政府、国家计委和广电总局评为全省、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先进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康有序推进,什川等7所卫生院建设峻工并交付使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县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先进集体,1名同志被评为全国群体先进个人。竞技体育取得突出成绩,参加地级以上比赛获金牌12枚、银牌9枚、铜牌9枚,获国家、省、地级奖励34项(次),向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63人。计划生育以巩固“三为主”成果为重点,集中开展了以清理出生漏报、二女户结扎、查处党员干部超生违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治理”活动,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87‰以内,全面完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

【本地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交通便利,310国道横贯2乡2镇,穿越县城,西兰、华双、马陇、靖天十条省属公路连通西安、兰州等周边省市;15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联通23个乡镇。二是农业资源丰富。全县有耕地面积180万亩,土质疏松,气候类型多样,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洋芋、豌豆、玉米等17种,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及中药材。三是劳动力数量多。全县有农村劳动力19.5万人,可实现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四是矿藏贮量丰富。主要有花岗岩、汉白玉、硅石矿、高岭土、硫铁矿、地热温泉和煤等。花岗岩分布仅露地储量在6亿立方米以上,高岭土开采贮量187万吨,硅铁矿总储量300万立方米,地热资源3处,距县城8公里处的地热温泉“浴可医治百病,饮可提神美容”,开发利用潜力大。

(通渭县统计局:魏旺军)

陇西县

县委书记:王永生

县人大主任:史继宗

政府县长:席必泽

县政协主席:焦怀瑄

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毛德辉

【基本情况】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中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漳县,西邻渭源县,北靠定西县。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46公里,总面积2657平方公里。县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12—2778米,构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块条状狭长地带。北山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城川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为中低丘陵。总耕地119.2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78亩。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属温和半干旱区,年平均降雨量446毫米,年平均气温8.6℃,全年无霜期154天,年总日照时数2278.6小时。适种粮食作物有小麦、洋芋、玉米等10多种:经济作物主要有中药材、胡麻、油菜等。党参、红芪、黄芪、柴胡等中药材素以质优量大走俏国内外市场,已形成地方拳头产品。

全县辖13个镇12个乡,280个村民委员会,24个居民委员会,1670个村民小组,152个居民小组。2001年底,全县总人口49.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56万人。居住着汉、回、满、壮、藏、蒙古族等民族。年末乡村劳动力总数23万人,乡村从业人员总数19.55万人,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23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1%:初中程度5.35万人,占27%;小学程度9.19万人,占47%;文盲半文盲2.78万人,占15%。

渭水河畔的陇西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秦代置郡,汉设襄武,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的西陲重镇。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辉煌神奇的历史足音,她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陇西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陇西堂、李家龙宫等李氏文化遗迹成为海内外李氏儿女联谊的纽带,威远楼、仁寿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交通通讯】 全县城乡电话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缆化、数字化。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7408门,电话机总数15685部;移动电话4500部;农村电话机总容量达14720门,通电话的乡、村分别达至100%和33%。有13个乡(镇)57个村(居)委会通自来水。县境内国、省干线公路3条,通车里程944公里。陇海铁路、宝兰复线纵贯东西,境内设有8个火车站,行程75公里。位于城东文峰镇的陇西火车站为客货运二等区段站,建成文峰营运配载中心,铁路、公路构成比较完整的交通网络,成为联结兰州、定西、天水、陇南等地市的交通枢纽。

【国民经济】 200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30万元,增长1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870万元,增长12.94%;第三产业增加值31720万元,增长14%。乡镇企业增加值20257万元,增长34.7%;财政收入9101万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8520万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90万元,增长10%;粮食总产量11.85万吨,增长27.5%;农民人均纯收入1431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1元;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5‰。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调整中持续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支柱产业开发、扶贫开发和小康示范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地膜覆盖、膜侧沟播、注水沟播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中药材、洋芋、果菜等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到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50%以上,粮经比、夏秋比分别调整到71:29和40:60,形成了12个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并通过政府承诺、龙头企业签单、购销协会牵线等多种形式,发展订单农业17.03万亩,占到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2%,使农业种植结构更趋合理。同时,实施品牌战略,在农产品商标注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清吉”牌洋芋、“雪川”牌精淀粉、“效灵”牌和“星月”牌中药材、“足赤”牌肉制品等9个名优产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和“腊肉之乡”,提高了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

【社会事业】 科技工作围绕特色产业开发,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43项,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巩固“三为主”成果,推动优质服务,基本完成了各项人口计划。卫生工作狠抓乡镇卫生院排危改造,改善了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全县有卫生机构(不含个体诊所)34个,其中,县级及以上医院5个,技术人员655人,病床691张;乡(镇)卫生院24个:防疫、妇幼保健、药品检验机构各1个。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82所,在校学生114074人,教职工4762人。其中,中等师范学校1所,在校学生887人,教职工118人:普通中学35所,在校学生29078人,教职工1738人;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10457人,教职工147人。

【招商引资】 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全县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5项,签约额6.8亿元,引进资金4.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055万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各方面人士和客商广泛接触,使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名优特产】 金钱肉、口条、火腿被誉为“陇原三绝”,腊羊肉、腌驴肉、荞粉、烧鸡粉被列为全省“名特小吃”。党参、柴胡、红芪、黄芪等中药材远销国外,有“中国黄芪之乡”的美称。

(陇西县统计局:张晶)

渭源县

县委书记:丁寿亭

人大主任:景忠义

政府县长:李仕忠

政协主席:牟俊仁

纪检委书记:张玉龙

【基本情况】 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区南部,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海拔1930—3941米。共辖7镇13乡,217个村,1536个社,总人口34.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93万人。耕地面积80万亩。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全县气候分为三类:北部干旱区,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土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川沿河谷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相对丰富,水肥条件较好,全县9万亩水浇地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地域;南部高寒阴湿区,雨量较多,低温寡照,植被良好,莲峰山、首阳山、天井峡、太白山等旅游景点分布在这个区域。

【支柱产业】 渭源是个农业县,工业基础很薄弱。全县农作物以小麦、洋芋、蚕豆、玉米为主。主要土特产品有洋芋、药材、蚕豆、蕨菜等。近年来,全县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财政收入,积极推进以洋芋、中药材、旅游、畜牧和蔬菜五大支柱产业的开发,突出抓了洋芋、中药材、旅游三个产业的发展。

渭源县是全省著名的良种洋芋之乡,年种植良种洋芋35万亩以上,人均1亩,年均产量8万吨,商品量年均5万吨,是全省各地乃至周边省区的良种洋芋供应中心。2001年,渭源县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渭源县也有“千年药乡”的美誉,主要种植当归、党参、红芪、黄芪等多种中药材,年种植优质中药材23万亩以上,户均3亩,年产量2.6万吨,商品率达100%,2001年,渭源县被中国农学会评为“中国党参之乡”,建立了3万亩优质白条党参基地。洋芋、中药材是全县最主要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洋芋收入324元,人均药材收入464元。

【旅游资源】 渭源县风景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的灞陵桥,有葬于孤竹国二圣伯夷、叔齐的首阳山,有渭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有鸟鼠同穴渭水源,有十里“画廊”天井峡、秦长城等16处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创社会效益360万元。全县旅游产业紧抓兰临高速公路建设机遇,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开展力度,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景观建设方面的投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旅游产业的开发。

【国民经济】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2.2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0.61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2.38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0.23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5元。

【退耕还林(草)】 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8000亩,完成没有补助的退耕林草5000亩。

2001年是全县实施生态项目的最后一年,工程于10月底已正式竣工并通过了省上的总体验收。通过三年的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15万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6.8平方公里,完成坡改梯3419公顷,造林9751公顷,封山育林2000公顷,退耕还牧1805公顷,工程种草12457公顷,“三化”草场治理22685公顷,建成优良牧草种子基地330公顷,推广太阳灶3789台,改建节能炕1000铺,节能灶1000户,建成沼气池47口,型煤推广7500吨,完成骨干坝1座,淤池坝9座,水窖1676眼,谷坊75道,渭河护岸1.75公里,使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城镇建设】 2001年,县城建设主要实施了集中供暖工程及主街道的拓宽、绿化、美化及人行道的铺设工作,城区新规划编修工作已基本完成。另外,对城镇国有土地公开进行了拍卖,为今后盘活国有土地积累了经验。小城镇建设,重点围绕212线会川镇的旧城改造,完成了五竹小城镇拆建方案,同时完成了三乡的撤乡建镇工作,全县镇数达到7个。

【社会事业】 邮政电信事业,开通了316国道渭源境内的手机信号,在莲峰建成了数字机站,开通了该镇与蒲川的手机信号,完成市话放号2700户,农话放号3100户,全县固定电话达到5800户,平均每百人1.69部,会川镇开通了小灵通,全县小灵通累计放号800户,全县有65%的行政村通了电话。完成了第一批农网建设改造任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行。

2001年,完成了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方案的制定工作和项目争取工作,为县一中争取到了危改项目62万元,完成了国扶教育工程项目锹峪南横小学建设的主体工程。全县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共录取大专以上学生人数775人,居全区第二。进一步狠抓了医德医风建设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积极争取和实施了一些新的卫生保健和防疫项目。在实施两个《纲要》上,该县被国务院妇儿工委评为全国实施妇女儿童纲要先进集体,被省妇儿工委评为实施妇女儿童规划先进集体。完成了12个科技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加大了科普宣传和科技推广应用力度,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在加强管理,搞好服务,巩固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后进村、社的转化工作。2001年全县共出生人口4267人,年未总人口345996人,计划生育率为89.41%。与此同时,对县城和五竹、会川两镇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整体改造,全县有线电视节目达26个,已开工建设了广播电视综合大楼,电视覆盖率达96%。

2001年,根据“三置换一保障”企业改制的要求,把“两个确保”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狠抓了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下岗职工领取了基本生活费,在企业改制中,为200名职工优先安排了社会养老金。全县共发放低保金9.98万元,解决了279名困难城市居民的生活问题。全县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得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另外,对受灾群众,全县累计安排救灾储备粮163.6万斤,救灾款65万元,购买面粉46.75万斤,发放到1.14万户“三缺户”手中,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争取到灾民危房改建资金90万元,对336户灾民的危房进行了改建,共修建房屋1040间。在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全县共输出劳务务工人员6.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078.5万元。

【招商引资】 大力营造“三个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成效。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推介项目,招揽外界客商。通过招商引资,已建成了投资100万元的福欣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投资100万元的金鹿酒业有限公司和投资100万元的渭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投资110万元的海茂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总投资190万元的莲峰山泉牌和首阳天泉牌两条矿泉水生产线;香港商人投资150万元,建成了大泓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投资100万元的盛福磷肥有限责任公司:甘南投资50万元建成了莲峰山民族度假村;兰州投资商钱芝玉投资50万元建成了“太白山庄”;临洮金轮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双石门风景区,到位资金100万元,生态山门、娱乐城、人工湖三项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2001年,共签约项目43个,签约金额2.84亿元,引进资金1.4亿元,到位资金1050万元,并与陕西三原县缔结为友好合作县。

(渭源县统计局:曾世荣 牟国炜)

临洮县

县委书记:张智全

人大主任:杜生贵

政府县长:郭永昌

政协主席:张学东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发科

【基本情况】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洮河下游,东径103°30′—104°19′,北纬35°03′—35°57′。南北长约103公里,东西宽78公里,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北接兰州市,南连渭源县,西与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广河、康乐三县接壤。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一洮河,流经县内115公里,年径流量52亿立方米,属国家一级保护水系。地形地貌属陇西黄土丘陵沟壑区西缘,境内有西秦岭的余脉南屏山和祁连山的余脉马衔山,形成了高山、丘陵、沟壑、梁峁、河谷、平川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海拔在1732—3670米之间,相对高差1940米,县城海拔1886.6米,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属大陆性季风气侯,日照较好,年降水量不均,年平均气温8.1℃,年极端最高气温32.7℃,年极端最低气温—19.3℃,年总日照时数2588.2小时,年降水量在300—700毫米之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临洮县气侯温和,土地肥沃,盛产马铃薯、无公害蔬菜、食用百合、水果、中药材、名贵花卉等。铜、铁、金等金属矿藏和莹石、方解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藏贮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地方工业已形成以建筑建材、水力发电、电解冶金、淀粉加工、造纸轻工、酿酒食品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洋芋、蔬菜、花卉、林果、畜牧、药材、食用百合等已并肩成为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名贵花卉大丽花、紫斑牡丹、观赏百合、唐昌蒲、郁金香等走俏四方,代表甘肃在99昆明世博会上参展,获大奖及金、银、铜奖49项,2000年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称号,被确定为全国花卉种球繁育基地县,2001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全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

全县辖14个镇,14个乡,351个行政村,2644个村民小组,11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为53.6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8.82万人,农村劳动力22.88万人,其中男劳动力11.9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2.1%。

【旅游资源】 临洮县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称,闻名中外的“马家窑”、“辛店”、“寺洼山”遗址,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多系彩陶罐等,是我国彩陶艺术宝库中的魂宝。全县文物古迹遍布,人文景观荟萃,现有战国秦长城、三国姜维墩、唐代哥舒翰纪功碑,明代超然书院等文物遗址。自然景观更是丰富多彩,旅游资源丰富,岳麓山省级森林公园堪称陇中胜景,洮水流珠等古“洮阳八景”引人入胜。

玉井峰山在城南约二十华里店子街东,山上清水潺潺,苍松葱郁,道观古刹,隐现其中。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九月九日均逢会,游人甚多。

卧龙寺在县城西北约二十多华里的洮河西山坳,山峦巍峨,蜿蜒如龙,横卧洮西,因名卧龙。山上有灵湫(小水池)及寺宇多处,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庙会,游人络绎不绝。

南屏山亦称翠屏山,在城南约六十华里处,石峰耸立,苍松郁郁,俨若翠屏,洮水清清,流于脚下,山色峦影,倒映其中。

【国民经济】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3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3.75亿元,第二产业2.77亿元,第三产业2.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7.1%、12.8%。

全县粮食总产量17324万公斤,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增加值为3.7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2.1亿元、增加值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6%和19%,荣获“全省发展乡镇企业十强县”、“全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称号。

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058户,累计达到5878户,累计注册资金1.06亿元;年内完成产值销售额3.39亿元、税金1435.2万元。

财政收入完成7280.2万元,比上年增长12%。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60元,比上年净增106元;八里铺孙家大庄村、新添下街村、洮阳镇东街村、西街村达到了小康标准,全县小康户累计达到2.5万户;又有4万人稳定解决温饱,使2.18万人基本解决温饱。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8%,兰临高速公路于2001年10月奠基动工建设。

【社会事业】 全县通电、通路、通邮均达到100%,自来水受益村52个,占总村数的14.8%。

县级医院两所,中心卫生院7所,乡卫生院21所,医生人数352人,床位681张。

全县现有中等专业学校两所,中小学550所,幼儿园7所,教师人数5007人,其中代理教师998人。在校学生105300人,2001年大中专录取人数达到2154。

(临洮县统计局:陈望清)

漳县

县委书记:韩中林

人大主任:朱利民

政府县长:任剑炜

政协主席:赵玉忠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刘新明

【基本情况】 漳县位于定西地区南部,东汉章帝元年始设县制,古称障县,明代改为漳县至今。全县辖3镇14乡,总面积2164.4平方公里,总人口19.05万人。地处东经104度24分和北纬34度5分之间,海拔1640米至3941米。年平均气温8.2度,无霜期145天,日照时数2471.8小时,降雨量500毫米,属湿润半湿润气候。

【区位优势】 本地交通畅达,内外联系便利,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甘川公路穿境而过,北距陇海铁路和西兰公路仅30公里,漳武公路贯通全县东西。全县市话装机容量3000门,可直拔国际、国内长途,与外界联系紧密。

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一是农业资源:全县有耕地面积46.23万亩,土壤以淀土、黑垆土为主,土质肥沃,适宜于大部分农作物种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蚕豆、洋芋、青稞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果菜、油料和药材。二是牧业资源:有天然草场131万亩,年产草5.48亿公斤,载畜量60.2万个羊单位,年出栏牛0.75万头,羊2.88万只,猪8.4万头,肉类总产量6345.62吨。牛、羊、猪皮10万多张。三是林业资源;全县宜林地面积81万亩,其中森林面积39万亩,树种99种,年出材量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2%。经济林以苹果、沙棘等为主,果园面积达3.3万亩,花椒园8500亩,沙棘达12万亩。享誉“维生素C”之王的沙棘果,年产量1500万公斤,红元帅等优质苹果被评为省、部优产品。四是药材及野生资源;全县有野生药材资源400多种,品质优良,开发前景良好,蕨菜和乌龙头等野生蔬菜质纯味美,远销日韩和东亚等地。五是水力资源极具潜能;境内三条主要河流,干流纵坡在2至2.3米之间,水能理论蕴藏量达7.3万千瓦,年径流量3.58亿立方米。各河流PH值在7.3至7.6之间,适宜灌溉和人畜饮用,县内渔业水面已达千亩,境内还有优质矿泉水8处。六是矿产资源;全县有红柱石、石灰石、岩盐、黄金等19种矿藏,其中岩盐储量5000多万吨,作为耐火材料的红柱石属国内罕见大矿床,储量约1亿吨。经选矿试验,精矿品可达56%,耐火度大于183度,开发利用价值极高。七是漳县山青水秀,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贵清山,景色秀丽,风光宜人,独具“天姿国色”,世称人间仙境,是陇上旅游胜地,还有遮阳山、雷公峡等多处风景名胜和元墓群等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游览考古价值。

【国民经济】 1998年,全县实现了整体解决温饱的目标。从此,全县跨上奔小康的征程。到2001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62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0175万元,第二产业4235万元,第三产业72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元,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目标】 在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给漳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今后一个时期,漳县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以“三增一降一稳定”为目标,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走改革带动、科技推动、市场驱动的发展路子,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积极加快财源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努力促进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进步。发展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2002年达到34155万元,2005年达到3.51亿元;财政收入年增长8.4%,2002年达到1938万元,2005年达到3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达到1440元,2005年达到2000元。

【发展措施】 全面落实各项鼓励外资客商来漳县投资的优惠政策,重奖在漳县经济建设中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的单位或个人,对投资开发漳县资源,兴办企业的外地客户提供一切方便和优惠,免收各种行政性收费,在注册登记、办证、水电供应、土地使用等方面优先照顾,为招商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开发重点】 一是狠抓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国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四荒”地拍卖治理力度,优化生态环境。二是加快水利、交通、电力和邮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硬环境,为加快漳县发展创造条件。三是积极开发畜牧业,狠抓“基地加农户”的养殖体系建设,扩大万头肉用牦牛、万只改良羊、万头瘦肉猪和千亩渔塘四大畜牧基地建设。强化黑林河牧场、长征牧场两个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畜牧业的大发展。四是积极开发果菜业,利用“四荒”地,突出果菜、梨、花椒、沙棘、杏仁和核桃林建设,搞好老果园技术改造,同时狠抓漳河、龙川河流域“千室万棚”蔬菜工程建设,扩大蔬菜生产总量,形成规模优势。五是积极发展中药材,加快无公害药材基地建设,引进资金技术,组建中药材加工购销龙头企业,提高中药材深加工水平。六是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旅游景点和旅游道路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七是积极开发矿产业。按照互惠互利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加快红柱石、黄金、莹石等矿资源开发,争取早日投资建设,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漳县资源十分丰富,人民勤劳热情,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热切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漳县投资开发。

(漳县统计局:包随福)

岷县

县委书记:赵新文

人大主任:郭永龙

政府县长:郭宽宇

政协主席:张致明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包志宏

【基本情况】 岷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洮河中游,定西地区南部。岷县历史悠久,秦统一六国前,即建县制,北朝西魏文帝始置岷州,明洪武改制岷州卫,清雍正又改称岷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岷县,沿用自今。全县辖17个乡、6个镇、377个村,总人口44.52万人。总土地面积3500平方公里,境内山峦环抱,洮水绕城东流,草场广阔,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国道212线和省道徐合公路穿城而过。岷县区位优势明显,自古就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自古商贾贸易活跃,享有陇原“旱码头”之美称,是甘肃南部待开发的一块宝地。

【资源优势】 岷县有五大资源。中药材: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中药材238种,素有“当归之乡”、“千年药乡”之称,尤以“岷当”驰名中外,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畜牧:年肉类总产量1.5万吨,黑紫羔羊和蕨麻猪是岷县的地方特产,全县草场面积219万亩,草丰水茂,无污染,发展畜牧业,开发畜产品条件得天独厚。矿产:已探明金属30种,矿点、矿化点40多个,其中金、锑、铅、锌、锰、花岗石、汉白玉、大理石、硅石、泥炭等矿藏量最大,开发前景广阔。水力:境内有大小22条常年流水河,其中洮河流经县内13个乡(镇),83.5公里,全县水能蕴藏量33.5万千瓦,沿洮河可开发梯级电站5座。农副产品:盛产蚕豆、马铃薯、油料等经济农作物和草莓、沙棘、蘑菇、蕨菜、蕨麻等野生“绿色食品”,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国民经济】 近年来,岷县各级党政部门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群策群力,顺利实现了“九五”计划主要奋斗目标,全县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也得到健康发展。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4亿元,比上年增长9.8%;农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10%;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042万元,增长22.5%;乡镇企业增加值6820万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增长35.5%;财政收入4503万元,增长7%。

【人民生活】 200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48元,比上年增长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440元,比上年增长9.6%,人均年消费2381元,比上年增加31元。职工工资水平平稳增长,全县年末职工人数8054人,比上年减少1.0%,职工年平均工资8729元,比上年增长32.76%。同时,县上下拨救灾口粮款441.7万元,发放救灾衣物18万件,妥善安置了全县17885户“五保户”、特困户和重灾民的生活,确保了灾区稳定。与此同时,以“两个确保”为中心,落实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2053户、3985名困难群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及面粉折价107万元,为240名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67.6万元,为577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38万元,并启动了城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以实施“义教工程”为契机,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县各类学校学生达到6.8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2%;有242名高中毕业生考入各类大专院校,449名初中毕业生考入中师中专;多方筹资新建校舍7430平方米,排除危房3800平方米。在城区8所小学安装计算机182台,建成多媒体教室5个,在2所中学安装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设备。

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好世行卫Ⅷ项目英国卫生赠款项目,先后完成7所乡(镇)卫生院和县中医院医疗综合大楼配套建设,医疗卫生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了岷县综合影视大楼、岷县博物馆大楼、岷县文化馆儿童文化活动中心、岷县图书馆大楼等。乡乡建成有线电视,城区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再次改造,新建岷县教育电视台,电视覆盖率达到92.26%。全县新建成西寨、清水、闾井、寺沟等4个乡镇的移动通信网站,新发展移动通信用户2360户,开通了22个村的自动电话,全县已有48%的村通了电话。

【城市建设】 完成了岷州大道一期改造、和平东路路基改造、水电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和400伏农电线路726公里,全县村、户通电率分别达到82%和79%。在城区建成中药材市场、粮油市场、供销商场、蔬菜市场等大型市场6处,在农村建成了9处农贸市场,全县23个乡(镇)建有22个农贸市场。

【发展目标】 2002年,岷县将按照年初经济会议提出的要求,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取得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城乡联动、综合开发、建管并重、配套完善”的思路,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集镇为依托,城镇结合,辐射乡村的小城镇建设格局,积极推进县改市、乡改镇进程。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和精品意识,重点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即规划一个新城区(西川)、建设两个公园(二郎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渔业开发区水上公园)、三个专业市场(岷峰农贸市场、粮油市场改扩建、中药材批发市场)、改造四条主干道路(岷州大道、和平东路、启明路、工业开发区主干道)。五抓即抓好城区主要街道绿化和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抓紧落实城区垃圾处理厂和供水工程;抓紧落实城区背街小巷道路硬化步伐;抓好城区主要街道灯箱广告布局,起到美化环境和宣传企业的双重效应;抓好城区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使城市白天绿起来,晚上亮起来。在商贸市场布局方面:启动龙望台中药材产地交易中心、岷县粮贸中心、食品厂超市、粮油综合贸易市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岷峰农副产品综合贸易市场、梅川大型中药材市场、西江农贸市场。尽快启动房地产二级市场和建材市场。在社会服务方面:大力促进和发展保险、餐饮、服务、修理业,使其尽快上档次、上水平,大力发展咨询、信息、环保、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社区服务、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岷县统计局:申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