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扶贫开发

【历史问题】定西地区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地方,曾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境内山大沟深、植被稀少,海拔在1640-3940米之间,干旱、雹洪、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落后,是闻名全国的黄土高原干旱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解决定西的贫困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定西的广大干部群众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辛抗争,但由于多种原因,到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全区仍然面对的是“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残酷现实。

【改革开放后的巨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改革的各项政策给定西这块贫瘠的土地带来了复苏的希望。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三西”建设的英明决策,使定西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新时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此拉开了定西地区“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历史性序幕。从1983年起,地处北部的定西、通渭、陇西、临洮四县被列为“三西”农业建设重点县,1986年地处南部的渭源、漳县、岷民县三县被列为老困重点扶持县,1994年全区7个县均被列为扶贫攻坚重点县。党和国家从政策、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了长期稳定的扶持,大力推动了定西地区“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的进程,加快了解决温饱的步伐,1999年底,全区提前一年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已开始跨越贫穷、步入由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提高进而向脱贫致富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

【“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带来显著成效的突出表现】1、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抗御干旱等灾害的能力有了增强。到2000年底,全区梯田累计面积可达到488万亩,比1982年净增279万亩,山区农户人均占有量由0.91亩增加到2.32亩;共建成中小型水利工程1299项,水地面积可达到92.28万亩,比1982年净增30万亩,农民人均占有量增加到0.35亩;通过实“121”雨水集流等人畜饮水工程,新打和维修人畜饮水窖21万眼,有效地解决了旱山区11万户、50万人及60万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问题;通过实施集雨补灌工程,建成30—50立方米补灌窖(池)20.16万座,发展补灌面积56.9万亩,干旱和半干旱区农民人均补灌面积达到0.55亩;新修县乡公路800公里,乡村道路2500公里,使98%的乡镇和56%的村通了公路;架设农电线路3500公里,乡、村、户通电率分别提高到100%、92.5%和88%;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广播覆盖率提高到78.23%,电视覆盖率提高到71.22%,尤其是通过艰辛的努力,南部阴湿山区农民群众长期居住的茅草房全部改造,北部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在正常年景下初步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能力明显增强,为巩固提高温饱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小流域综合治理速度加快,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得到初步遏制。全区在“两西”建设前十年已经实现停止植被破坏的基础上,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存条件的战略性措施来抓,进一步加大了重点流域的综合治理力度。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到724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4.4%。平均每年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以上。在经过治理后的重点流域内,共营造水保林510万亩,荒坡种草、退耕种草301万亩,完成治沟骨干工程52座,修建各类小型沟道堤、蓄、拦治理工程9.48万座,平均治理程度达到了57%。从2000年开始,全区把扶贫开发与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有机结合,在72个试点示范区完成退耕植树4.67万亩、退耕还草5.85万亩,参与的贫困户达到1万多户。目前,经过重点治理后的流域内,已初步做到了土不下山、水不出沟,有效遏制住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并且使局部地方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发展,流域内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农户已稳定解决温饱。

3、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后十年的“三西”农业建设中,通过大抓“四大支柱”产业开发,使全区农村产业结构已初步改变了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结构以种植为主、种植结构以夏粮为主的传统格局,农村二、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到200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82年的83∶10∶7调整到47∶25∶28。全区农业增加值达到18.85亿元,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并且得到快速发展,总产值达到40.84亿元,稳定解决了2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特别从1996年以来,突出地域特色优势,大力开发洋芋、药材、畜牧、果菜四大扶贫支柱产业,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的门路不断拓宽。2000年,全区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可达到35亿元,农民群众从产业开发中人均获得收入910元左右,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支柱产业开发,使全区农村经济的产业、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产品的商品率大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增强,为贫困山区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粮食生产总量稳步增加,贫困人口吃粮紧缺状况得到缓解。从1983年以来,全区粮食生产有14年获得较好收成,1999年总产量曾达到8.58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占有粮323公斤。2000年在遭受历史未遇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总产量仍然达到7.04亿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264公斤。通过丰欠互补,目前全区绝大多数农户长期吃粮紧缺的状况得到扭转,北部山区半数以上的农户家有余粮、南部山区农户以钱补粮,抗灾自救能力大大增强,在平常年景下,全区收购粮和库存粮基本能满足区内城乡供应粮的需求,粮食生产已实现低水平的区内自济平衡。

5、解决温饱进程加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显著减少。1982年,全区农村贫困户有32万户、170万人,贫困面为78%,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05元,经过18年以“两西”农业建设为主的扶贫开发,定西、通渭、临洮、渭源、陇西、漳县6个县于1998年率先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岷民县于1999年提前一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到2000年底,全区有100%的乡、99.9%村和87%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解决温饱,贫困面下降到8.5%(不含社救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268元。目前,全区农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干旱山区贫困片带的绝大多数农户达到了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的基本温饱标准,在洮河、渭河沿岸和城郊川区等一些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群众生活已开始向小康迈进。

【扶贫攻坚主要经验】1、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是以“三西”建设为中心的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动力。以双层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为扶贫开发创造了符合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的体制基础。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时代,经过20年的“大跃进”、“穷过渡”,全区并没有“跃”过温饱线,更没有“过渡”到共产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压抑并挫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区率先实行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明确提出实行休养生息的富民政策,从根本上调动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特别是“三西”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努力使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与以贫困乡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扶持对象的扶贫开发主攻方向相互吻合,从而在扶贫工作中形成了以区域开发和乡、村、户各层面攻坚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使扶贫工作找到了适合区情实际的突破口。

2、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是搞好“三西”建设和扶贫攻坚的重要基础。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北部地区干旱多灾,南部地区高寒阴湿是主要区情特点,也是形成长期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从1983年“三西”农业建设开始后,“三西”领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在调查研究,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定西地区确定了“停止植被破坏,解决群众温饱”和走好“三条路子”的工作方针。多年来,历届地委、行署始终按照这一方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一届接着一届苦干实干,从四个方面狠抓落实:首先在干旱贫困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种草种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人机结合、统一规划、连片治理的办法,大力兴修梯田;建设农路,大面积实施集雨补灌工程,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大力发展旱地生态农业,推广旱作农业实用技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抗旱为超常规抗旱,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效益,形成了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的有效模式。其次,在有水资源条件的地方,实行“三水”齐抓,打机井、修水库、筑塘坝、搞截引,推广移动式提灌、喷灌和滴灌、渗灌技术,把水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利用和发挥起来,尽力扩大灌溉面积。第三,在河谷川道条件较好的地方,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建立高效农业基地,创建扶贫龙头企业,大力开发支柱产业,发展家庭多种经营,有组织的开展劳务输出,提高农户非农产业的收入,形成了调整结构+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脱贫致富的有效模式。第四,在一些条件特别酷劣的贫困片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攻坚,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和移民力度,特别是近两年,通过靠实各级责任,下派得力干部驻村开展帮扶,认真落实“六个一”(即有条件的地方、贫困人口人均兴修一亩以上水平梯田、种植一亩地膜粮食、种植一亩洋芋;户均建一眼补灌窖、户均畜牧业收入一千元、户均劳务收入一千元)的到户扶贫措施和卡表册配套管理办法,提高了到村到户扶贫效益,加快了贫困片带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进程。

3、实施科教扶贫战略,提高农民素质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关键措施。多年来,坚持把科教示范区建设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大抓农民文化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和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特别是针对广种薄收、耕作粗放、品种老化、产量低、品质差的实际,围绕发展旱地高效农业,大面积、大规模、高强度地推广适应性强、覆盖面广、收效快、效益好和千家万户都能干的实用科技成果,如地膜覆盖、膜侧种植、注水沟播、种子包衣、脱毒种薯、日光节能温室、暖棚养畜等技术,为解决群众温饱和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区建立健全了地、县、乡三级科研推广体系,100%的乡镇和95%的村建起了农技推广站和科技服务组织,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达698个,从业人员300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85万人。同时,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着眼点放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各级各类学校为农村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68万多人,并与其他各类科技服务组织一道,通过多种途径累计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近年来全区每年推广重点科技成果30多项,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39%。1989年到1999年十年间,全区在粮播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由10.9亿斤增加到17.16亿斤,主要依靠的就是农业科技。2000年全区地膜粮食种植达到161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3%,仅此一项就在大旱之年保粮2亿多公斤。

4、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是搞好扶贫工作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在“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各级领导不断认识区情,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以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为出发点,跳出就粮抓粮解决温饱的老路,把扶贫的政府行为与市场导向结合起来,以效益为中心,从定西地区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出发,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扶贫效益好的项目,建设商品生产基地,发展能够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根据土地面积相对较广、气候冷凉,适宜种植洋芋、中药材等地域特点,引导群众压缩产量极不稳定的小麦等夏粮面积扩大洋芋和中药材面积,积极扶持引导群众办洋芋、药材市场,建洋芋、药材加工企业。2000年全区洋芋种植面积达到238万亩,总产1突破36亿公斤;中药材面积达到84万亩,总产突破10万吨。仪洋芋产业已办起千吨以上规模的加工企业9个,建成了西北最大的洋芋批发市场,近20亿公斤洋芋形成商品,洋芋产业已真正成为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四大产业的迅速掘起和深层次的开发、大量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稳定增加收入的致富产业。

5、发扬“三苦”精神,动员全社会参与,苦干实干是搞好扶贫工作的根本保证。自“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以来,历届地委、行署始终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发扬“三苦”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精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苦干实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坚持把我区最贫困的县作为联系县,亲自帮扶,给打好扶贫攻坚战做出了表率;地、县各领导同志每人都确定联系乡、联系村,不脱贫、不脱钩;中央及省上有关部门,地、县各单位的近2000名干部长期到贫困乡村蹲点,到村入户帮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社会各界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形成了全社会帮困扶贫的合力。天津市的5区1县与我区7个县结成对口帮扶协作县,共捐助扶持资金900多万元,兴建学校12所,捐赠衣被、教学仪器等物200多万件,折价1100多万元;全国妇联、中国进出口银行、中石化公司等中央有关部委帮扶我区的漳县、岷民县、渭源3县,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500多万元,建希望小学3所,捐赠衣物6.5多万件。在全社会帮扶工作的促进下,全区广大群众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变“坐着吃”为“干着吃”,用辛苦的劳动和汗水努力改变贫困面貌。

地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现任主任:(暂缺),副主任:王得福、袁新太,纪检组长:郑全喜(撰稿:袁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