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番薯的生育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卽幼根发育期,块根分化形成期,块根膨大期及块根成熟期。

第一,幼根发育期。番薯的种苗每个莖节上都有发根的原基,种苗插植 后,获得适當的條件(水分、溫度与空气),便从原基內发育生出幼嫰的幼根来。这一时期約在植后半月內,所发的幼根很大多数未有分化,还未确定是否发育成为块根,而且莖叶也少。根据这一时期的特點,在栽培技朮上要注意几點:首先在移植时要精选好种苗。薯苗以粗壮、节間短的最好。苗粗壮則生命力强,易成活;間节短則种苗的根原基数目多,如果营养充足,发出幼根数目多且較粗大,将来形成薯块的可能性更大,可以增加每株結薯数。其次,要注意移植技朮,不要种得过深或过淺, 以种一寸深左右为宜,以保証薯苗成活,做到全苗,減少缺株。睛天移植要淋水,避免薯苗枯死,发現缺株应該补苗。

第二,块根分化形成期。番薯的幼根长出不久,便开始分化。由于发根的先后不同,或所处位置环境條件不同,幼根便分化发育成兩种不同的薯根:一种是細根,不継續膨大,只是伸长分枝,起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这种根占多数;另一种是块根,通过幼根內分生組織(形成层)的活动,逐漸膨大成为薯块,是番薯貯藏养分的器官。这一时期約为植后十五天至四十天,是决定薯苗薯块数量的最主要的时期。在正常生育情况下,在这时期以后发出的幼根能分化形成薯块的就很少了,卽使形成块根,将来也只能成为一些对产量影响不大的小薯。因为过了这时期以后,番薯植株所制造的营养分开始集中积累到已形成的小薯中去了。但是这时块根內貯藏营养分(主要为淀粉糖类)的組織(壁薄細胞)較少,所含的淀粉粒数量也不多。等到細根系的形成,地面上部莖叶迅速增长繁茂,起地面上部制造养分的綠色同化面积的基础以后,块根就可以迅速膨大增重。在栽培技朮上,这时期应以促进幼根分化,爭取形成更多薯块数量为主,同时使地面上部莖叶生长达到一定綠色同化面积。应當把整个块根分化形成期作为决定薯块数的时期来处理,要采取追肥、中耕、灌溉等措施,以促进块根分化而增加薯块数量。

第三,块根长大期。从形成块根以后,块根內分生組織(形成层)的活动范圍与速度都会逐漸增大,大量分生出貯藏組織(壁薄細胞),那时如果使地面上部莖叶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保持較稳定、較茂盛而不致徒长,則它所同化制造的营养分便会轉运积貯到块根中去,就能使到薯块的體积与重量都迅速增长。因此,这〓期是决定薯块重量最主要的时間,占番薯整个生育过程的时間也最长。根据上述原因,这时期在栽培技朮上,一方面要防止地面上莖葉徒长消耗营养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莖叶过早衰弱,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制造与积累营养分,爭取每一薯块变成更大更重。

第四,块根成熟期。番薯块根开始成熟到适宜收获时作为块根成熟期。經过块根长大期以后,块根內部貯藏組織增加的速度逐漸減慢,而所貯藏的营养已达到最大量,块根干物量达到最高,而含水量相对減少,这时块根的长大速度显著下降,同时地面上部莖葉生势往往也呈現迅速衰落状态,这时块根便己进入成熟期了。这时期,在栽培技朮上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根据各地栽培制度,掌握在块根营养量最大、絕对干物重量最多时及时进行收获,以便改种其他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过早过迟收获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