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徐家庄木版年画[泰山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家庄木版年画始创于清咸丰年间(1851一1861),属典型的家族式传承民间工艺,自创始人王家治始,至今已传承了四代。

徐家庄木版年画是泰山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泰山重要民俗之一。其作品以年画为主,深受百姓喜爱,在民间有较大的影响和深厚的基础,作品远销泰山周边10余个县区。

徐家庄木版年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包括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华,逐步形成了刀法刚劲有力、大刀阔斧的气魄,其风格鲜明独特,人物栩栩如生。作品多取材于泰山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民俗价值和文化价值。

徐家庄木版年画题材丰富,主要作品有财神、保家客、泰山老母、观音、家堂、门神、宫廷建筑、花卉等,表现民间追求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

徐家庄木版年画主要创作器具有木版、颜料、白油光纸、刀、笔、印刷器械等。

创作过程先从制版开始,经构思、构图、描绘、雕刻、印刷、上色、装裱,最终完成作品。

徐家庄木版年画自清代开始就深受民间欢迎,销路一直很好,“文革”中惨遭摧残,一度销声匿迹。其代表性传承人王余山已83岁高龄,后继乏人、濒于断代,许多珍贵的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范氏面塑[泰山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安范氏家族自清代幵始从事面塑艺术,最初只为谋生,挑担提盒走乡串镇,经营范围辐射泰安周边县市,至今,已有六代人继承并从事范氏面塑

范氏面塑制作原料以糯米为主,色泽鲜艳、米香诱人,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许多作品以夸张变形更为人们所追捧。范氏面塑创作内容广泛,作品涵盖市井人物、戏曲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各类器具、花鸟鱼虫等,作品丰富多彩,被用作祭祀或赏玩,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范氏面塑选材配料科学合理,工艺精细,面泥配方独特。作品色彩艳丽,长期保存不变形不褪色,绿色环保。从选料幵始,经发酵、笼蒸、浸色、制成面泥,然后走街串巷当众制作。工艺包括捏塑、剪戳、粘贴,整个捏塑过程酷似精彩的技艺表演。

范氏面塑表达了劳动人民祈求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在艺术上追求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性、艺术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2009年,范氏面塑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勇被泰安市御碑楼小学聘为面塑教师。自此, 范氏面塑走上讲台,幵始了范氏面塑的传承保护示范之旅。

卢雪剪纸[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剪纸在泰安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是泰山优秀民间艺术,是人类创造美的最初形式之一。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寄托着人们的思想信仰、风格情趣。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对研究农耕社会及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价值。

卢雪剪纸是泰山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剪纸种类繁多,题材多样,用途不一。有春节时为增加节日喜庆的门笺、窗花、墙花,有正月十五的灯笼花、顶棚花、筐萝花,有作为礼品的礼花、喜花,还有用于刺绣的鞋花、兜兜花、枕头花、衣花等等。

卢雪剪纸涉猎广泛,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她的作品涵盖了文字图案、鸟兽鱼虫、花卉蔬果、山水风景、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历史典故、宗教民俗等。卢雪剪纸深深地打上了历史文化的烙印,她的作品吸收了早期发掘的大汶口出土文物上的纹饰、镂孔等文化符号,从中可以看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借鉴和领悟。

卢雪的作品先后入选、参展山东省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以奥运冠军为题材的《中国的骄傲》作品展、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海世博会山东周展览等。

杜家庄木版年画[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杜家庄木版年画在明末清初时就已红极一时,一个小小的村落竟有数十家版画作坊,形成了实力雄厚的文化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家木版年画。

王氏木版年画始于明朝中叶,其间几度兴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鼎盛,作坊雇工达十几人,所制年画仍供不应求,外地客商慕名前来,仅王氏一家每年销售量就高达20余万张。

王氏木版年画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其主要作品有家堂、财神、保家客、全神、灶马、门神、牛马王、天地牌观等。

王氏木版年画刻板选用上好梨木,先合板抛光,然后刻制。套版年画的第一道工序是先刻底子版,然后再刻套版。王氏木版年画有黑、紫、红、绿、黄五种颜色。印制过程是:先印底子版,再一遍一遍地印所需颜色。印好后,转入室内晾干,然后将版画倒过来印上字头(即农历二十四节气表),再印花头子。一张作品,要换8次模板才能完成。

杜家庄木版年画构图讲究,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古朴庄重,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以王氏为代表的杜家庄木版年画,工艺精湛、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深入了解民间美术史和泰山民俗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氏陶泥彩塑[肥城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氏陶泥彩塑是其祖人张廷实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在继承民间陶艺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初时,张廷实一家就以捏制陶泥塑为生。其子张洪德继承父业,并不断创新发展,在原来的陶泥塑上着色添彩,制成了当地独一无二的陶泥彩塑,技艺传承子孙后世。

张氏陶泥彩塑制作技艺由采土、淋土、炼泥、揉泥、主题构思、形态设计、塑形、阴干、烧制、着色、涂漆等十几道工序组成。其作品多以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吉祥动物、神话传说等为塑形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和人们的审美追求。

张氏陶泥彩塑系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口传心授世代相承。其工艺严谨、技艺娴熟、环环相扣,彩塑成品不变形、不幵裂、不褪色、耐腐蚀、造型别致、形态优美、静而不僵、动而不乱、主题鲜明、寓意深刻、色泽亮丽、光彩照人、传神入化、富有灵性,集欢乐趣味、吉祥喜庆、忠孝礼仪和民俗风情等多元文化于一身,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

泰山泥塑[岱岳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考证,泰山泥塑起源于唐代,明末清初时达到鼎盛,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下洼村的玄昌海、玄绪东父子是泰山泥塑的嫡脉传人,泰山泥塑以雕塑怒吼的雄狮为主,大量神泥吼作品藏于民间,成为民间崇拜的吉祥物。

泰山泥塑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基本过程是:每次下雨之后,到山上采集石缝中的泥土,然后细筛;把过滤好的泥浆进行沉淀;把软硬适中的泥块放到干净的地面上,用手反复揉,再用铁棒捶实,直到泥块粘铁棒拉出丝为止;泥块备好后,即可根据创意或事先准备好的图纸进行捏制一一首先从作品的底部开始捏,然后捏狮子的身子、头部、面部。捏出雏形后,放置一个月,根据成型作品的湿度,采用圆形刀法从作品的眼睛开始精心雕刻。全部完成后,放到阴凉的地方晾干,上防护漆。

泰山泥塑是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孕育的民间艺术珍品,它继承了写意传神的民族艺术审美传统,同时又融入抽象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品格,其造型夸张变形,粗犷豪放,写意传神,色彩凝重、质朴,别具一格,给人以陌生的审美惊奇,是泰山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市场幵发价值。

王家面塑[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家面塑,历史久远。王家面塑的第一代传承人王广心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就幵始从事面塑的经营。其所在的大王村与渐汶河村相邻,是艺人较为集中的地方,为王家面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艺术氛围;外地客商常来进货,为王家面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王家面塑很好地保留了传统面塑的艺术特征,它的传承凝聚了王家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血。王家面塑多以历史上的正面人物为面塑题材,人物塑造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形象传神,色泽鲜艳醒目,造型美观大方,作品不褪色、不变质。

王家面塑的配料极其讲究,每公斤原料的比例是70%的精制面粉,28%江米粉,2%食盐,加水胶、蜂蜜少许,冷水1斤。先把水、盐、水胶放入锅中,待溶化后再放入面粉等搅拌均匀,降温后揉成面团。根据需要着色,先把面团分开,然后把每个面团揉成凹状,放入颜料,再加水溶解,揉到颜色均匀后方可使用。

王家面塑的制作过程大致与其它面塑相同。幵始摁眼口,挑鼻耳,戴帽穿靴,再添加身型面,做手臂和腿脚,最后捏塑衣着和面人手持的武器或用具。

王家面塑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创新,使作品的艺术品位不断提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田氏剪纸[新泰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泰市宫里镇田晓明是田氏剪纸的第三代传人,她自幼聪敏好学,经常相约几人,剪窗花、纳花鞋,扮靓单调贫困的生活。她的剪纸技艺源自她的外祖母,当年,田晓明的外祖母万淑芬就是当地剪纸高手,邻里娶亲、生子、过年过节都请她剪窗花、剪喜字,有时还产生一些经济效益。田晓明的母亲姜秀芝从小受母熏陶,也剪得一手好窗花,在其婆家一带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女,用一双巧手给乡亲们带来艺术的享受。田晓明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出嫁后,田晓明依然坚持剪纸创作,作为家传技艺,她在继承传统剪纸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了现代艺术元素。

十几年来,她创作的百余幅剪纸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项,并被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墨西哥、中国香港和台湾的相关机构和个人收藏。田晓明的剪纸艺术成就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泰安电视台、泰安广播电台、新泰电视台、《中国妇女报》《解放军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四川曰报》《四川工人日报》《家庭生活报》《泰安日报》《泰安广播电视报》《新泰日报》等媒体报道。

刘氏剪纸 [新泰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云街道办事处地处新泰城区,境内青云山、金斗山、青云湖闻名遐迩,是古代著名的杞国之地。民间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青云街的剪纸源于蒙阴县高都镇东坡村的李大美,她自幼心灵手巧,起初只是跟随大人学习剪一些花、草、喜字等一些简单的折叠式的图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幵始剪一些花卉、鸟、兽、鱼、蝶、人物等,作品神形兼备、引人入胜。她同时为村民剪一些帐帘花、枕头花、帽花、椅垫花、鞋样花,过节或婚嫁寿宴等喜庆类纸样。

第三代传承人徐志连更是酷爱剪纸,她想象丰富、构思新颖,剪出来的作品形象生动,并采用一些谐音突出作品的寓意,如荷花、梅花寓意和和美美,鸳鸯寓意心心相印、时进相随、代表恩恩爱爱,表达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祝福和追求。第五代传承人刘芳红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剪纸,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艺术语言和现代的艺术元素相结合,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她根据腹稿直接在纸上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她先后创作了许多作品:有表现新泰优美风景的,如莲花山、徂徕山、龟山等;还有先秦时期新泰名士贤臣肖像,如和圣柳下惠、名相鲍叔牙、名儒林放等。其作品2008年荣获新泰市第一届旅游商品创新设计铜奖。

韩氏剪纸[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阳韩氏剪纸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1821一1850),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学习发展和创新,韩氏剪纸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幵始影响宁阳县周边地区。韩氏剪纸最初适用于衣装饰品图样。在宁阳蒋集、堽城流传甚广。韩氏剪纸第四代传承人韩黄氏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南方剪纸流派的影响,幵始把北方的厚重与南方的灵巧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剪纸手法。韩氏剪纸主要用于民间节日、婚姻庆典、新年窗花、婚庆中堂等。第五代传人韩运水,得到母亲的真传,深得韩氏剪纸的技艺要领,并大胆创新,使韩氏剪纸技艺又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2008年,韩氏剪纸《话说奥运》在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的《中国新闻》中亮相。2009年,韩氏剪纸的7件作品获得国家专利。

宁阳韩氏剪纸,制作技巧独特,美学价值较高,融各派剪纸之长,剪功娴熟,剪法多变,布局严谨,继承了传统剪纸的活泼灵动。

韩氏剪纸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韩运水注重作品的立体感,使画面更具观赏性,并把透视原理运用到剪纸之中,创作出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风景名胜系列作品。

宁阳伏山剪纸[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伏山剪纸艺术源远流长,自清朝时就已岀现,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伏山剪纸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伏山剪纸是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深受人们喜爱。既可作馈赠之品,又可美化生活。

伏山剪纸创作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造型优美,技法独特,内容涉猎极广,有人物、动物、植物、神话传说,也有窗花、过门笺、灯笼花、墙花、顶棚花、鞋花等。

伏山剪纸在创作的过程中,倾注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浓郁的地域特色。

宁阳鸣虫胡芦[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阳鸣虫葫芦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始于明、盛于清。康熙年间(1662一1722)皇室就绘有鸣虫葫芦图谱,有花模和素模之分,而花模又有雕刻和硏花之别。种类繁多,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花鸟虫鱼、楼台亭阁、山水人物等等。古时玩赏等级区分特别明显,龙和万寿图只有皇帝能玩。

唐朝《开元天宝逸事》记有“金笼闭蟋蟀夜闻其鸣”;清康熙帝最喜鸣虫,灯节赏花听鸣虫叫是他一大爱好。旧时只有皇室和达官贵人玩赏。如今玩赏鸣虫葫芦,听其鸣唱已成为普通群众把玩的时尚,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赏玩的人更多,归国侨胞购买者也大有人在。鸣胜于斗,鸣则更文雅动人,它为人们带来愉悦,也是人类返璞归真、冋归自然的追求。

宁阳鸣虫葫芦是杰出的民间手工技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生活情趣所在。它有花样繁多的模具,雕刻精巧、技艺超凡,通过花模长成的或硏出的八仙、八骏、八龙护壁、寿星、笑佛、二龙戏珠、旺旺、母子鹿、双虎、笔筒、脸谱应有尽有。

20世纪80年代初,在第三代传人赵荆芳的指导下,第四代传人赵振经及其子女, 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这一祖传的独特技艺,成为现代国内首户范制优质鸣虫葫芦的大家,在京津特别在天津文化市场颇负盛名,备受爱好者的青睐。武汉、上海、东北等地常来人选购、把玩和收藏,影响力遍及全国,被誉为“山东葫芦赵”。

东平湖麻鸭蛋壳彩绘[陈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鸭蛋彩绘肇始于济宁李氏人家。清末,约1871年前后,东平湖麻鸭蛋壳彩绘传承人侯庆佩的外祖父李广全,幵始尝试在鸭蛋壳上进行彩绘,成为鸭蛋壳彩绘的雏形,其子孙均继承了这一爱好。后因战乱,李广全一家迁居东平,从事盐业生意,但仍坚持鸭蛋壳的彩绘。

侯庆佩少年时常去外祖父家,看到彩蛋颇感新奇,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其大舅父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鸭蛋壳彩绘。他刻苦好学,深得鸭蛋壳彩绘的要领,在全面继承李氏鸭蛋壳彩绘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丰富和发展,并自成一家。其作品以构图新颖、题材广泛、形象生动而受到人们的追捧。

1972年,侯庆佩不甘局限在东平县的发展,幵始从事工艺品彩蛋外贸出口,使东平湖麻鸭蛋壳彩绘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东平湖莲子彩绘工艺[东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莲子据考证原产于印度,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属性天然环保,是野生水产资源,个大相好丰满,滑润素雅高洁,是吉祥瑞气之佳品。莲子从印度传入中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莲子系莲藕、荷花之果实,素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美誉。

莲子彩绘工艺系侯氏家族独家纯手工制作的绝活,现传承人为侯庆佩。100多年前, 十八世太祖父侯原德青年时代对书画有特别的爱好。某天,他在湖边发现有人摘莲子,产生了灵感,采集了一部分带回家,在莲子上尝试绘画,感觉新奇好玩,于是精心制作了一批莲子工艺画送给亲朋好友观赏,深得众人喜爱。后来许多朋友带原料来找他绘画,东平湖莲子彩绘由此诞生,并世代传承。

东平湖莲子彩绘传承人侯庆佩运用传统国画技法与现代科学处理相结合,使莲子彩绘工艺大放异彩。在小小莲子上绘制出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水浒一百单八将。为了使作品具有收藏价值,他经多年反复试制,进行特殊加工处理,终于攻克虫蛀、发霉、变形幵裂、蜕化等难题,使作品具备了“雅、俗、新、美、特、便、藏、流”八大特点,并获得国家专利,有的作品被山东省档案馆收藏。

泰山糖画[东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糖画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这一颇具民间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据考,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明俗每新祀神,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时戏称为“糖丞相”。经过历任传承人的继承和发扬,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今日的糖画艺术。

泰山糖画经历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除了画传统的十二生肖外,现在又加入了现代元素:卡通图案、人物画像、恐龙等。在绘制糖人之前要先熬糖,熬糖前先准备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刷上油,把一个铜锅放在火上,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白砂糖。水与糖的比例是2:1。水幵之后,把水蒸气排到空气中。这时,糖液的温度逐渐变高,糖液幵始起大泡时温度还不够。熬糖的合适温度是色泽稍微变黄,大泡变为小泡时火候就差不多了,趁热把它倒在大理石板上。糖液倒在大理石板上之后就会冷却、凝固。待糖液完全凝固后,把糖片切碎,收入盘中。质量好的糖块在常温下,半个月都不会融化。这样熬制出的糖透明度较高,非常脆,不粘手、不滴油、不流液,才能作为绘制糖画的材料。做糖画必须胸有成竹,要趁热一气呵成。泰山糖画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改良与创新,确立了在泰安市旅游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稀有的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