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县委办公室设秘书股、行政股、信息股、机要局。归口管理保密局、信访局、经济研究中心、档案局(档案馆)。编制人员30人。

〔工作概况〕1999年,县委办公室在县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宗旨,以让领导、部门和基层群众满意为目标,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精诚团结,密切配合,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文字综合工作〕组织起草了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工业经济会议、个体私营经济大会、黄河公路大桥开工典礼、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社教暨政策法规宣讲动员大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的领导讲话及有关文件和其他文字材料。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撰写和上报了一批反映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文章、典型材料、新闻稿件。全年共起草领导讲话130多份,起草、打印、制发各类文件180多份,形成文字200多万字,水平明显提高。

〔信息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县信息工作会议,制定岀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根据县委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部署,及时提供县委、市委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全年完成报市信息600期656条,其中有12条被市领导批示;报省信息95期95条;编发内传信息51期、210条;下发信息57期、630条;组织撰写信息调研论文48篇。共形成文字材料80万字。超额完成上级安排的信息入网任务,完善了信息工作运行机制,达到了信息工作规范化管理。

〔机要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把机要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严格工作程序,确保了党和国家密码的安全及通信畅通。加强密码通信网络建设,较好地发挥了综合分组数据交换网和计算机加密通信网的作用。全年共收发密码电报415份、2075页,内部传真电报1306份、5114页,其中收发县乡传真电报684份2065页,未出现压误、漏发、丢失现象和失泄密事故。值班室加强值班工作,保持24小时不离人,确保了党和国家密码通讯安全。拓宽服务领域,扩大业务范围,文印设备及相应工作进行承包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行政管理工作〕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杜绝不合理开支,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了县委及办公室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制定完善了外事接待、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7项规章制度。积极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领导和同志们用车、用电、用水提供了有效保证。多渠道筹集资金,完成了一号宿舍楼扫尾工程,开工建设二号宿舍楼,预计2000年交付使用。顺利进行了供电增容调配、高压线路改造、供暖系统改造等工程。

〔政研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和县委重要决策及牵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年内组织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对外开放、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等大型调研活动12次,形成调查报告16篇,其中1份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并推向更高决策层。参与了大量文件、领导讲话等综合文稿的起草。完成典型材料33篇,其中4篇在市级、29篇在县级会议上发言或交流。全年撰写文字资料37万多字。

〔保密和文件管理〕保密工作,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保密工作规律,加大保密工作宣传力度,组织了全县保密工作大检查。文件管理严格遵守工作程序,确保及时、准确、高效。全年共收文件5100多份,下发各类文件4000多份,收机密刊物80多件,《内参》等11322份。完成了1998年度的文书立卷归档工作。

〔信访工作〕全年受理来信来访297件,其中来信112件,来访185起707人次,处结率达100%。办理上级要查处结果的案件28件,办理县领导批示交办的13件,共41件,全部按期办结并报告了结果。一批上访老户和写信大户得到处理,全年实现无信访积案。全力做好重大会议和重大政治活动期间的信访工作,特别是在三级“两会”、“法轮功”处置、庆祝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等敏感时期,精心组织,超前工作,搞好预防和疏导,严格控制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维护了社会稳定。

〔档案工作〕开展了乡镇机关综合档案室建设工作,共组建档案1800卷,有9个乡镇的档案室达到了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县直机关进行档案执法大检查,促进了全县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开展档案业务,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县1998年度的文书立卷任务,共组建2035卷,其中永久586卷,长期603卷,短期846卷。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接待查阅档案者610人次,阅档7320卷,发挥了档案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