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黄河河务

【机构设置】县黄河河务局内设办公室、工务科、防汛办公室、水政科、财务科、人事劳动教育科、工会7个科室;下属宫家河务段、张滩河务段、王庄河务段、集贤河务段、一千二河务段5个基础公益类事业单位,机关服务部1个社会服务类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管理办公室1个经营开发类事业单位,利津黄河工程有限公司、利津县九龙绿色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利津县盐窝浮桥公司3个企业单位。年底干部职工210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3人。

【黄河概况】利津黄河河道是1855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后逐渐形成,位于黄河最下游,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上,地理坐标东经118。15‘~119。15',北纬37。5’~38。15‘,河道的流向为西南至东北方向,河道上界与滨州市河道相接,由利津北宋镇董王村流入境内,流经北宋、利津、盐窝、北岭、陈庄五乡(镇),河道下界与河口区河道相接,河道全长74公里(起止滩桩号90+000-164+000),其中宫家至王庄河段长30公里为窄河道,堤距不足2公里,最窄处小李险工仅460米,王庄至渔洼河段长30公里为较宽河道,堤距由0.8公里扩展至5公里,河道纵比降一般在1/10000,横比降一般在l/3000。

【凌汛情况】2004年1月21日气温开始下降,最低气温达到-13°C,利津县所辖河段开始出现淌凌现象,密度为30~50%,并逐步加大,至1月24日淌凌密度达到70~90%, 最大冰块60平方米,冰厚2~5厘米,岸冰宽度4~9米,个别河段岸冰宽度达到70~80米,2月8日基本无流冰现象,2月9日凌汛解除,全年凌汛期间没有形成封河现象。

【防汛情况】8月~11月,黄河利津段发生了历时80余天的较大洪水。9月8日1时刘夹河站洪水流量为245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13.83米,推进时间98小时,9月8日中午洪水安全入海;9月13日8时利津站流量为269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13.91米,推进时间119小时,利津站最大含沙量为9月14日8时78.6千克/立方米;10月19日12时利津刘夹河水文站最大流量为287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13.83米。主河道河床平均冲刷了0.50-0.60米,47段坝岸垛相继发生险情67次。针对年内洪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河道冲刷力强以及河势变化大等特点,河务局及早动手,采取得力措施,避免了大的灾情发生。一是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6月7日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对全县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布置,与6个一线乡镇签订了《黄河防汛责任书》,层层签订黄河防汛责任状。全县共签订责任状11442份,其中,县对乡12份,乡对村430份,村对户11000份。二是加快防办现代化建设步伐,8月份,黄委水文局在河务局设立遥测水位分中心站,安装调试完成水位自动遥测系统,接收王庄、利津、一号坝、麻湾的遥测水位、气温数据,并把接收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省局,实现山东全河水情信息的联网共享。三是参加山东省黄河河务局举办的防汛通信演习和黄河防总举办的黄河防汛合成演练。检验了黄河通信专网设施的语音、传真、数据传输能力,提高了防汛抗汛的能力,圆满完成了演习任务。全年抢险共用石料11697.8立方米、柳枝50584千克、铅丝16.9242吨、麻绳385.9千克、人工4779个、机械57.2台班、总计耗资171.2157万元。

【引黄供水】签订《引黄供水协议书》,预缴水费30%,执行订单供水等制度,实行严格的水量调度责任制。全年引水2.5110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生活用水5155万立方米,占引水量的20.5%;应收水费386.40万元,征收移民扶助金30.3万元。

【工程管理】一是按照《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管理办法》,3月份,组织对险工进行汛前、汛末根石探测,完成险工4处,64段坝,探测断面233个;11月份,组织对控导工程靠水坝岸进行汛前、汛末根石探测,完成控导工程6处,65段坝垛,探测319个断面。二是3月份完成4座涵闸外业沉陷测量,对涵闸测量成果资料进行了整理,编写了专题报告。三是及时完成汛前汛后工程普査工作,对检査成果资料进行了整理,编写了专题报告。四是技术人员先后2次进行了汛前、汛末河势工情査勘,编写了专题报告。五是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管理水平提升。年内,工程管理购置草坪机9台,割灌机15台,电缆3800m,潜水泵12台,水龙带3100m,自卸车5台。工程管理活动高峰期施工力量达到每日机械300台套,人员800余人。完成了王庄闸二层欧式管理房的建设和宫家、张滩、王庄段及小李险工四处植树、植草段落美化建设工程。

【科技创新】制定《利津县河务局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管理和维修养护人员科技创新管理水平以及全员科技意识,调动干部职工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组织科技人员研制科技项目2项,申报省河务局科技火花奖9项。其中赵安平主持研制的“汇流集浆泵系统研制及跨河穿管取沙施工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赵安平等主持的“胡杨林在黄河口盐碱地适应性研究”获科技进步三等奖;石立国主持研制的“削坡器”、纪爱民主持研制的“推土机液压丁管改进”、冯景和主持研制的“多功能防汛抢险车”获省局科技火花二等奖;部分新机具推广运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程建设】一是东坝控导上延续建工程。位于黄河下游左岸东营市利津县北岭乡和盐窝镇境内,相应滩桩号132+116-133+476。工程于2002年11月22日开工,2003年3月10日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工程总投资693万元。基础清理1400米,土方开挖20297立方米,土方回填33978立方米,土袋枕365立方米,土工布9298平方米,抛石6642立方米,粗排乱石2107立方米,备防石7000立方米,模袋砼沉排16849平方米,防汛路土方10754立方米,连坝及防汛路碎石路面21555平方米。植树13860株,植草2153平方米。二是堤防道路工程。上起利津县北岭乡南岭村,下至陈庄镇四段村,相应临黄堤桩号336+390-355+264。工程总投资710万元,2月20日开工,7月25日完工。设计路面宽度6米,完成堤防道路15.119公里,路堤开挖及压实170710平方米,路槽开挖134905平方米,灰土基层250971平方米,沥青路面4529立方米,路缘石1383立方米。三是山东黄河口北大堤堤防道路工程,位于黄河下游左岸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境内,北大堤桩号0+000-5+586。工程于2002年11月25日开工,2003年7月8日竣工,历时161天。工程投资365万元,完成清基9807立方米,堤身填筑土方42899立方米,路堤开挖及压实49248平方米,路槽开挖39897平方米,培路肩8214平方米,水泥石灰碎石土上基层38137平方米,水泥石灰稳定土下基层39897平方米,沥青混合料路面拌合及铺筑1408立方米,沥青混合料路面运输1408立方米,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35203.2平方米,乳化沥青稀浆下封35203.2平方米,辅道路口536米,路缘石制安417立方米。

【防汛岁修】一是设计完成堤防、险工、控导、涵闸、庭院、淤背区工程等多项维修任务。完成投资650万元,填垫水沟浪窝6.19万立方米,消除肿瘤12万立方米,修剪清除堤肩、堤坡草皮杂草156万平方米,平整堤顶59公里/5遍,完成春季植树252795株;完成堤顶养护77.8公里/2遍;清除控导工程堤面杂草31.9万平方米/3遍;整理险工婦面19万平方米/2遍,土方1.95万立方米;整理备防石5900立方米;维修引黄涵闸4座,更换止水128米,完成清淤土方1800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47坝66次,其中险工26坝26次,控导21坝40次,共完成抛石(笼)11632.9立方米;制作安装各类标志牌桩200多块。二是加大黄河堤岸绿化、美化力度。全年新植树面积3391亩,植树354586株。

【水利执法】投资5000元,装饰水法宣传车1辆,到沿黄北宋镇、利津镇、盐窝镇、北岭乡、陈庄镇进行水法规知识宣传,设咨询站3处、散发传单3000份、悬挂横幅7条、张贴标语40条,举办法律讲座2次,征订“四五”普法学习资料270份。完成黄河防洪工程水利执法巡査50次,行程4500公里,査处4处水事违法案件,结案4起。及时制止王庄河务段一村民乱垦乱植违法行为;及时处理一村民砍伐速生柳4棵违法乱纪法行为,并缴纳树株补植费500元;对维修胜利大桥期间向河道内弃置建筑垃圾行为,水政执法部门及时送达《责令纠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行政处罚告知书》,收缴河道占用维护费3万元、河道清理费3万元,及时有效地维护了河道的正常秩序;圆满解决胜利大桥排水不当造成水毁防洪工程一案。

【经营创收】进一步加大淤区开发力度,全年新开发种植速生林面积3693亩。新育香花槐、金丝柳、栾树、合欢、白蜡、法桐、黄金槐等美化苗木640亩。九龙公司投资104万元,新建150吨气调库一处,并于9月份投入经营,贮藏冬枣达43吨。宫家、一千二河务段先后投资50万元,在五庄、崔庄两处控导工程新建滩区扬水站3座,对滩区村镇群众实行有偿供水。2003年实现经营收入535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11万元,第二产业4224万元,第三产业353万元,水费收入356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12万元。

(崔光罗树国)

黄河水文

【机构队伍】利津水文站是黄河最下游的水文站,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利津镇刘家夹河村,东经118。18’,北纬37。31',距河口104千米。1934年6月,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利津水文站,1937年11月因抗战停测,1950年1月重新开设。1960年7月1日,由于河口逐年向外延伸,原断面处距河口较远,迁向下游距原断面50000米处的罗家屋子。1963年1月1日,因罗家屋子测验条件难以控制水沙量,迁回原断面。隶属关系几经变更,现归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领导,正科级事业单位,下辖清河镇、张肖堂、麻湾三个水位站。1997年,增设技术科、办公室两个职能部门。2003年底,全站干部职工19人,其中工程师3人,水文勘测技师5人,水文勘测工7人,船工5人。

【水文观测实验研究】利津水文站的主要任务是:控制黄河入海水、沙量,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水资源统一调度提供水情;研究和探索水文要素变化规律,为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水沙资源利用以及黄河三角洲开发等搜集水文资料。同时,在防汛及水量调度中,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水文情报。利津水文站的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含沙量、比降、水温、气温、风向、风力、冰凌、水化学分析等,清河镇等所属三个水位站的观测项目有水位、比降、水温、气温、风向、风力、冰凌等。负责向中央防总、黄河防总等各级防汛、水量统一调度部门提供水情,为防洪、防凌、水资源统一调度进行全方位服务。近几年来,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利津水文站在水资源统一调度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低水、小水测报任务十分繁重。2003年圆满完成了黄河秋季防洪预泄利津站的测报任务,为实现黄河不断流和保障地方工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水沙运行】利津水文站测验河段属窄深型河道,水流一般在主槽内运行,当水位达到14.50米(流量大于4000立方米/秒)时,右岸滩地开始进水,滩地过流较小,一般不超过总流量的5%。当前河道边界条件下,泺口至利津河段洪峰削减率在8%左右。含沙量的横向变化程度小于流速,一般水、沙峰分布较为均匀。沙峰运行一般滞后于洪峰,洪水漫滩后沙峰有时超前或同行于洪峰。

【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利津水文站“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低水时期由于受假潮、引水、冲淤、冰凌等因素的影响,水位流量相关点左右摆动、分布散乱;中、高水主要受洪水涨落和断面冲淤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呈绳套曲线或单一线型。据分析统计,3000立方米/秒以上洪峰的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顺时针绳套占32%,逆时针绳套占28%,单一线占40%。“82.8”和“96.8”两次洪水的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均呈逆时针绳套。

【测验设施设备情况】利津水文站有办公用房近800平方米。吊船、吊箱两用过河缆道1座;钢板吊船2艘,冲锋舟2艘。安装重铅鱼变频调速测流绞车1套;电动吊箱测流设备1套,微机测流系统1套;经纬仪2架, 水准仪6架,流速仪20架,发电机组1台,通讯设备有委内程控电话7部,800兆移动电话8部(其中三个水位站各1部)、市话手机2部,实现了水情联网;猎豹越野车一辆。

【测站管理】利津站在测站管理方面形成了制度管理,尤其是近几年,结合山东水文局 “管理质量年”、“管理效益年”、“管理创新年”活动,制定了“防汛工作制度”、“测报质量管理制度”、“利津水文站测报技术研究规划”、“水文资料管理办法”、“利津水文站思想政治工作制度”、“2000~2005年利津水文站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规划”、“利津水文站宣传报道奖励办法”、“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等五大类38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由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水文测报算、测站管理、综合经营、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历年水文特征值】

利津水文站历年特征值统计表

【获奖情况】近年来,利津站水文测报业务工作在山东测区一直名列前茅,2000年被山东水文水资源局评为水文测报质量第一名;2001年3月被国家防总和水利部水文局评为全国先进报汛站;2001年汛前准备全测区总分第一名;水文测报质量第一名;2003年山东测区测报质量第一名。2003年3月,被东营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12月,被黄河水利委员会授予“文明窗口”单位称号。2003年10月,宋振苏的科技论文《吊箱缆道在黄河下游水文测验中的应用与前景》获河南省水利学会优秀论文奖。

【对外联系】几年来,利津站接待了日本、美国、芬兰、荷兰等国家的专家组和访问团,国内清华大学、河海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水利部、黄委会等高等学府和上级机关的专家学者,接受了东营市委书记石军、副市长杨志良、黄委会李国英主任等领导的多次工作检査。多次受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市县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胜利日报,日本读卖新闻、NHK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宣传报道。据统计,共接待外国来宾20多人次;国内专家和各级领导百余人次。宣传了黄河、宣传了水文、宣传了利津,为黄河的治理开发、水文行业发展、利津县知名度的提高和工农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张利宋振苏)

・小资料・

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10月15日9时9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进行我入航天的国家。

二、我国科学家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和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国水稻所钱前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对“水稻分菓”进行了深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发现了控制水稻“分菓”的基因,而且成功分离和克隆了这一基因,从而在水稻分菓分子调控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上迈出重要一步。这一研究的论文发表在4月10日的《自然》杂志上。

三、我国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全力合作,从非典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冠状病毒,于4月15日成功完成了对非典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为抗击非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率先研究出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我国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和全同全属纳米团簇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纳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釆用表面纳米化技术,在30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中成功实现纯铁块的表面氮化。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以来金属材料表面氮化技术应用中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瓶颈”,显示出纳米技术对传统产业技术的升级改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项研究的论文发表在1月31日的《科学》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国际量子结构中心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十分诱人应用前景的新纳米材料——全同金属纳米团簇。他们第一次在硅金属的基片上成功种入了铝原子,其大小为1.5纳米,而且种植十分均匀,形成了一种人工的两维晶体。他们已经这样制备了16种不同的人工晶体。《科学》、《自然》、《物理评论快报》等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

五、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浮列车示范线并运行成功

这是中德两国高科技领域合作的重大成果。上海磁浮列车示范线全程共33公里,设计时速430公里,单向运行时间8分钟。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磁浮系统技术的国家。

六、三峡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

6月10日22时,三峡工程坝前水位正式达到135米,提前5天实现蓄水目标。“高峡出平湖”的百年梦想变成现实。6月16日上午8时30分,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11月22日,长江三峡工程第1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并投入商业运行。至此,三峡工程首批发电的6台机组全部投产。三峡工程已经创造出一年内装机420万千瓦、连续投产6台70万千瓦的水电安装和投产世界纪录。

七、中国科技大学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在量子通信实验中成功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浓缩,并利用这一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远距离量子通信中最为关键的单元器件——量子中继器,为未来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5月23日《物理评论快报》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5月22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合作者的《任意纠缠态纯化的实验研究》论文。

八、百万亿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

由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发中心联合曙光公司共同推出的曙光4000L,不但具备百万亿字节的数据处理能力,而且在支持数据密集应用的技术上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可同时适用于高性能 “科学计算”和“信息服务”两大领域。

九、可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获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获得重大突破,获得超过一分钟的等离子体放电,是世界上第二个能产生分钟量级的高温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在边界湍流研究中,第一次找到了影响等离子体约束和输运的带状流存在的直接实验证据,观察到了由电子漂移波驱动的电子温度梯度模,这些实验结果有可能对深入理解等离子体约束和输运这一物理难题产生重要的影响。

十、我国发现长着4个翅膀的恐龙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博士通过研究辽宁的恐龙化石材料,发现鸟类的恐龙祖先长着4个翅膀,很可能具有滑翔能力,这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1月23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这项成果。这一工作被评论为有关鸟类起源研究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