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堤防形成堤防起源于战国,秦时有较大发展,明、清应用更加广泛。东营黄河现堤防已逾百年,晚清时官修之堤称长堤、遥堤,民堰称缕堤;民国期间称官堤、民堰; 人民治黄始称大堤(公坝)、民坝。60年代为区别河口堤又定名临黄堤。现堤上段是在清咸丰年间官府劝民修筑之民堰基础上逐渐培修而成。下段为人民治河后新建。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黄河夺大清河之初,两岸并无堤防, 狭小的大清河道不能容受盛涨之水,经常泛滥为害。沿河居民或经官府劝谕, 或自发筑堰自卫。两岸民堰至同治六年完成。光绪初年随着上游河段长堤完竣,加快了下游河道淤积,此时民堰决溢渐次增多,近河民堰已不能御水。光绪九年(1883年)山东巡抚陈士杰奏请东省黄河修筑长堤,时值利津十四户四图一带民堰决口,水不能涸,兴工稍缓,长堤于次年五月全部告竣,底宽八丈,高八尺,顶宽两丈,两岸各去水四、五百丈。南岸长堤由邹平上界至利津三里庄 (今垦利梅家庄);北岸长堤由惠民上界至利津大马家。两岸民堰接修整理至利津铁门关,一律筑成底宽四丈,顶宽一丈,高八尺,于汛前完成。并将利城以下两岸民堰改为官守。①两年后,山东巡抚张曜奏请筹办增培两岸遥堤和民堰工程,将北岸遥堤自利津大马家接修至灶堤长96里,底帮宽一丈五尺,新收顶二丈五尺。②光绪二十三年南岸民堰自三里庄至韩家垣子60里改为官守。至清末两岸形成官堤、民堰两道防线。

两岸长堤(官堤)修成后,原拟不断增培、修守。但因沿河城镇居民稠密,为《再续行水金鉴》。96第二篇防洪工程保村舍田地及生产生活安全,民间向守民堰而不守堤。官堤距河较远,又无常设修防机构,汛期临时雇夫防守,此后逐渐演变为弃堤守堰,官堤逐渐失修。但近河民堰卑薄经常决溢,堤堰间村舍田地受灾,“居民遂掘堤放水,而官不能禁,也有因新堤土松而浸溃者,嗣是,只守堰而不守堤”。①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曜査勘山东河工,奏议治理办法称:“北岸齐河、历城以下至利津河面既窄,河身又高,南岸何王庄(章丘)以下至齐东、蒲台民堰内外均有黄流。目前之计,南岸惟力护遥堤,北岸则需增培民堰,以保安全之区。”后经奏准,南岸历城以下各州县之夹河以内村庄迁往堤外安置,弃堰守堤,展拓河身;北岸培修民堰为堤,遥堤遂废弃。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培堤及添筑民堰为堤完竣;北岸官堤自惠民刘旺庄至利津大马家(即遥堤)弃之,加修济阳桑家渡至沾化后马场之民堰为官守;南岸官堤由齐东田家拐子至利津三里庄,民埝自蒲台老三岔至利津大牡蛎滩为官守(老三岔以下官堤残缺故改守民堰)。

二、河□堤的演变河口,建国前以宁海为顶点,建国后以渔洼为顶点的尾闾河段改道频繁,随变迁之流路沿河修筑堤防,因此,新旧堤防纵横交错,此废彼兴。河口堤防清朝、民国称民堰,建国后称民坝,至60年代末,河口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保护工农业生产,新修之堤均冠以名称,并加强了防守与管理。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后,为保护田庐盐池,于同治六年(1867年)“百姓已随宜筑堰自保”②,北岸自老董经盐窝至汀河铁门关;南岸自纪冯经十六户、南岭、陈庄至大牡蛎嘴。光绪十五年(1889年)韩家垣子决口,河流向东至毛丝坨入海。巡抚张曜以其地距海较近,奏请勿堵,于两岸各筑堤30里,束水中行为入海之流路。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五月利津北岭子、西滩民堰漫决改由丝网口入海。自薄家庄至北岭子修筑新堤计四百二十丈,截断旧河,南堤改为新河北堤;南堤从十六户以下至丝网口(今宋坨子)以上之二道岭止长七千丈。③光绪三十年(1904年)利津薄家庄决口,改道经老鹄嘴入①②《再续行水金鉴》。

③《山东通志》。第二章堤防97海。次年修新堤,南岸自薄家庄东七龙河至大牡蛎滩长二十六里;北岸自西盐窝护庄堤至沾化后马场长十三里。①民国期间,民国15年(1926年)河在吕家洼(八里庄以北)决口,民国17年(1928年)南岸自宁海至八里庄修民堰21.5里;北岸自西盐窝起至沾化张家屋子修民堰23.3里。民国18年(1929年)纪家庄盗决,河水经宋春荣沟、青坨子两处入海。当年北岸接修老董至南岭子堤8里余。民国22年(1933年)国民党军队修筑尾闾堤,南岸自纪冯至民丰30里;北岸自七龙河至永安镇80里。

人民治黄期间,以渔洼为顶点修复河口堤防。黄河归故前后,1946至1948年随着河口以上堤防的普遍修复,河口新修民坝36.1公里,其中:北岸自四段至一千二长6.4公里,四段至弯子长15.3公里;南岸自渔洼至四合村长14.4公里。1950年北岸民坝自一千二接修至小沙长15.86公里。1952〜1957年第一次大修堤,除对原有民坝加高帮宽外,南岸新修四合村至付合村民坝长10.5公里。1964年1月河口改走刁口河入海后,四段至弯子民坝自老爷庙和六合两次改线至羊栏沟子长5.15公里,四段至羊栏沟子民坝总长20.4公里。1968年为河改走清水沟作准备,对河口堤进行大整修;渔洼至21户民坝长2.74公里,改称临黄堤;自21户至付合村进行加帮,自付合村至防潮堤接长改称南大堤,总长25.88公里。新修防洪堤(下段为生产堤)长29.9公里。河口仍走刁口河时,为保护孤岛油田,1971年自防洪堤4+128处新修东大堤长21.95公里;1974年又新修北大堤(东大堤以下)长19.58公里。1976年5月河口改走清水沟,完整了河口堤防。新修北大堤自四段至罗家屋子垂直河道与北大堤相接长16.24公里,使北大堤延伸为35.82公里;对南岸防洪堤进行加帮补残;1977年为有利防守退修防洪堤为27.8公里。至1988年河口堤防担负防洪任务的北大堤、防洪堤计63.62公里;管理的预备堤防有四段至羊栏沟子民坝、东大堤、南大堤计60.78公里,共124.4公里。

三、废弃堤防随河道变化,部分堤防脱河,逐渐废弃。

①《山东通志》。98第二篇防洪工程巷李至宫家(294+000〜298+600)。原堤由巷李经宋家、双合、河套李、前宫与宫家险工连接。民国11年(1922年)堵复宫家决口时,修筑丁堤、甲堤、乙堤,成为今之大堤。原堤告废,残迹尚存。

宫家险工下首至董家(300+000〜302+000),原堤绕刘成庄、崔家、冯家、小马家至董家。民国26年(1937年)麻湾决口后,裁弯取直,重修新堤。后经数次加培而成现堤,原堤废弃,残迹尚存。

1932年利津宫家堤防扈家滩至姜家庄。原堤322+900绕马家庄至姜家庄北(324+300)与今堤相接。光绪三十年(1904年)凌汛决口,堵复时在滩地另辟新线筑堤,原堤弃守,残迹已无。

卜家庙子至王庄(325+400〜326+700)原堤绕卜家庙庄东与今堤相接。民国18年(1929年)扈家滩凌汛决口,次年堵复时,在滩地另辟新线修筑而成,原堤废弃。

王庄险工上首至老董(326+800〜332+000),初修大堤在327+300处折向东北,与右岸之堤相距很近。后来,此段大堤屡生溃决,每决一次, 退修一次。今之堤线已为第四次退守堤线。其中:330+200〜332+000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修筑;326+800〜330+200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修筑。

老董庄以下,自咸丰五年(1855年)至民国18年(1929年)河口流路先后由二河盖、毛丝坨、大洋铺、陡崖头等地入海。每次流路变迁之初,都曾修有民埝束水。除现有堤防外,其余经改道淤积,有的荡然无存,有的支离破碎。残堤多为群众建房占用。

四、套(圈)堤、灶堤、溢洪堤为保护城池重镇、盐田或强化险要堤段修筑套(圈)堤、皇坝、灶坝或溢洪第二章堤防99堤各有特定功能,现虽已废弃,但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利津护城堤: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开始兴修,屡筑屡废。目前尚有残迹可见者,系民国10年(1921年)宫家决口时,黄水入城淹没南街等地。次年春季,灾民代表纪鹗元、任道远赴省请求堵口,并赴华洋义赈会请拨赈款一万七千元(银币),又由各县资助七千元(银币)由华洋义赈会派员监修而成。堤线自城南豆腐巷子起,绕经西关至城北安家庄止,两端与大堤衔接封闭,全长3355米,底宽3米,顶宽6.1米,高2.75米。民国23年(1934年)加培一次,后则失修,日渐残破。1974年拟建利津五庄分洪工程,利津县革委组织机关干部修残补缺,稍见恢复,今又废弃。

麻湾套堤:又名皇坝,始修于光绪十年(1884年),后来,自乔庄老于家向下沿河民埝加培改为官守,皇坝遂之弃守。黄河归故后,1947年和1948年又将皇坝再次加培,一般堤高6米,并从小杨家西北、谢何以东至李家庄前新修一段接临黄堤,成为麻湾套堤。1971年黄河南展堤施工时取土用尽。

宫家套堤:始修于民国12年(1923年),所筑宫家决口处之甲、乙两堤汛期先后出险,掏刷塌尽,遂于两堤之后增修套堤,计长1440米,以作甲、乙堤之后盾兼为戊堤之前防。1947年黄河归故之初,曾进行过整修加固,并作为险工二道防线管理。自1974年开始机淤固堤,因套堤内常年积水渗漏严重,为历年险点,首先机淤将套堤包在淤区之中。

打渔张套堤:修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因蒋家前河势险要修筑此堤。黄河归故后未再修培。1971年黄河南展工程开始,套堤被取土使用。

小街套堤:始修于民国3年(1914年),因河势东移,溜势上提,堤防临水,冲刷塌陷严重,为防不测,修此堤。长400米,高3米,顶宽10米,底宽25米。黄河归故后,未再修培,1971年兴建南展宽工程,残堤修筑村台占用。

王庄套堤:经山东河务局技正周保琪勘査,于1947年迅前修做。黄河归故后,第一个伏秋大汛,王庄险工发生险情,抢修不及,内堤溃决,被迫退守套堤,确保了黄河安全。汛后对套堤加高培厚,工程总长1753米,最宽处距险工大堤150米。1951年凌汛王庄决口,堵复工程完竣后又在险工下首接修套堤一段至左家庄,完成土方11-6万立方米。新老套堤均已包括在淤区内。100第二篇防洪工程棊家嘴套堤:于1949年分两期施工,修堤长1368米,完成土方为18.9万立方米,后稍有修补,未再加高培厚。

灶堤:清朝时期,近海一带盐场滩池密布,丰国、永阜等地皆为官设盐场基地。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后,各场均有堤埝保护滩池,称为灶堤。后因黄河决溢频繁,滩池多被毁坏,盐场相继衰败,而灶堤也随之消失。

南北顺堤:于1951年由惠民地区组织9县民工7万人修筑南顺堤自小街子临黄堤起,至垦利门金章屋子西北止,长35.2公里,堤高4米;北顺堤自冯家屋子起至垦利人字局止,长15.7公里,堤高4米。共完成土方87.04万立方米。1955年凌汛运用溢洪堰减凌分水,南北顺堤出现渗水、漏洞险情数百处,当年10月又将两堤进行加高培厚,完成土方128.69万立方米。自1952〜1965年,每届凌汛前均做补残土方工程。从1971年冬黄河兴建南展堤将溢洪堰截断,遂不启用,南北顺堤即废弃还耕,夷为平地,个别地段,尚见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