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工青妇及其他群团组织工作概况

东营市总工会在市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突出维护,全面履行工会各项社会职责,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整体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民主管理、集体合同、工会保障、工会调研信息统计、职工技协、职工技术比武、《工会法》司法解释知识竞赛、“安康杯”竞赛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机关党建等方面的工作先后受到全总、省总和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广饶县总工会新建企业组织建设工作,河口区总工会《工会法》司法解释知识竞赛组织工作分别受到全总和省总的表彰。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动员职工积极投入经济建设。

全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目标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组织职工投入经济建设和企业改革,广泛深入开展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合理化建议、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竞赛、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安康杯知识竞赛等为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5万多名职工参加,提合理化建议7029条,实施率50%,创经济效益1亿5千多万元,完成技术攻关142项,创造效益6380万元,推广新技术88项,创造效益7196万元。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开展了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活动,培养了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召开了职业道德经验交流会,提高了职工职业道德水平,促进了诚信东营建设。开展评先树优工作,弘扬劳模精神,推荐评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各一人,山东省劳动模范17人;通过多种媒体多种形式开展了“时代劳模展风采,我为发展做贡献”活动;加强劳模管理,拟定了《东营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经市政府研究批准现已经发布实施;关心劳模生活,落实劳模有关待遇,对市级以上劳模、离退休劳模生活及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就有关待遇落实情况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元旦春节和“五一”期间走访慰问老劳模、困难劳模31名,送去慰问金28000元,组织市级以上246名劳模进行了查体。扩大了劳模的社会影响,在全市形成了学习劳模、争做劳模、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履行工会基本职责,维护职工权益工作取得新进展。

实施“线桥”行动成效显著,维护了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经济权益和劳动权益。全市各级匸会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大力实施“线桥”行动,开展促进再就业和帮扶困难职工工作。市总工会和县区都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帮扶中心坚持“救急济难,牵线搭桥,拾遗补缺,雪中送炭”的宗旨,积极履行救助帮扶职责,救助困难职工29户,发放救助金18700元;协调有关部门救助困难职工15户,发放救助金15000元。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服务,与人才市场牵线,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招聘会7场,300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工作岗位5000多个,求职者6000余人,1200多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与企业牵线,为下岗失业职工“批量”上岗搭桥,银座商城开业,及时与其联系,安置下岗职工近700名;与先模人物牵线,为下岗失业职工整建制上岗搭桥,在劳模创建的企业安置下岗职工680人;与培训机构牵线,为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搭桥,先后依托市飞天科技有限公司、市艺达技校等单位举办下岗失业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免费培训下岗失业职工260余人。

送温暖活动实现了社会化、制度化、经常化,维护了弱势职工群体的合法权益。调查摸底建立完善特困职工档案,进入档案管理的困难职工1529户;深入开展“访、谈、帮”活动,2003年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企业162家,特困和困难职工家庭3362户,发放救助金99万多元;组织开展帮扶单亲困难女职工活动,维护特殊群体利益,走访慰问困难单亲女职工和特病女职工家庭33户,发放慰问金2万多元;协助民政部门做好特困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市符合条件的2111户,4734名特困职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开展救助困难大学生活动,救助困难大学生100多名,提供救助金10万多元。

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机制日趋完善,维护了职工的民主权益。在全市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职代会星级创建活动,促进了职代会制度的健全和职代会各项职权的落实。全市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应建职代会制度151家,已建149家,达98%;非公有制企业应建831家,已建214家,达26%。开展职代会星级创建活动,促进了职代会作用的发挥。东营市公路局工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市公安局河口分局巡警大队、东营区地税局胜利分局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加大了厂务公开工作力度,推动了厂务公开工作的开展。调整充实了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关于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意见》,市委、市政府两办进行了转发;开展了厂务公开工作调研活动,总结了经验,查出了不足,研究了对策。全市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全部实行了厂务公开,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率也达到了82%。东营通信公司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集体合同签订、工资集体协商率进一步提高,协调稳定了劳动关系。全市应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1041家,已签订的985家。市总工会、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工会、山东利津雅美纺织有限公司工会被评为全省集体合同先进单位。大力推行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应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178家,已实行的111家,达62%。积极促进三方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企业家联合会建立了三方协调机制,制定了议事制度,发布了联合文件,从源头上加强了劳动关系协调工作。

思想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维护了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组织职工深入开展了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知识竞赛活动;实施《东营市妇女发展纲要》,在女职工中开展了“女职工素质自我达标”、“创建文明职工家庭”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促进了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开展健康保险活动,维护了职工生命健康权利。开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全市各级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监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加强了安全生产,保护了职工生命健康。举办了女职工健康教育讲座,3800多名女职工接受健康教育,加强了女职工特殊利益的保护。开展职工互助保险活动,入会职工25405人,储金保费总额1654万元,分红34万元,出险赔付40余起,赔付金额近5万元,为职工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保障线。

三、加强基础工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加强了新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召开了有县区工会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会参加的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座谈会;对做好2003年新建企业工会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讨论和研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对新建企业工会工作情况包括新建企业女职工组建情况开展了全面的调查摸底。本着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保质、保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今年组建新建企业工会组织67家,发展会员2095人。

调研、信息、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史志编纂工作进展顺利。完善了调研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开展了新建企业工会工作情况、《工会法》贯彻落实情况、工会工作基本经验和面临的问题等系列调研活动,深入研究了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思路、新对策。撰写的《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等三篇文章获省级优秀论文奖,《东营工会20年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思考》在纪念东营建市2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交流,获二等奖。加强了信息工作,及时传报和交流工会信息,《东营工运信息》增加了“大事记”、法律知识内容,加大了信息量,扩大了对外交流,信息在全总、省总的采量明显增加。圆满完成了工会统计工作。调研、信息、统计工作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交流情况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圆满完成了工会史志和展示劳模风采一书的编纂。

财务管理、经审工作得到加强。加大了工会经费收缴力度,今年我市工会经费的拨交收入、上缴经费均超额完成预算目标,实现了工会经费的逐年增长;加大了工会经费审查力度,联合市审计局对2001、2002年全市工会经费计拨上缴情况进行了审查,查补经费36万元,为完成全年经费收缴任务做了积极工作;认真做好工会资产的管理、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工作,确保了工会资产未出现流失;配合省总工会完成了对我市工会财务和审计工作检查。

防非典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面对“非典”型肺炎这一突如其来的严重灾害,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普遍成立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通知》;市总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进行非典防治工作的现场督导;从经费中挤出2万元,机关干部职工捐款5100元慰问抗非前线医务人员。

积极做好“双创”工作。组织带领全市职工为“双创”工作做出贡献。加强了市总机关自身建设,开展了“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争做奋发有为工会干部”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机关建设。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圆满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全市共青团及青少年工作概况。

共青团东营市委书记武林中。

2003年,团市委在市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重点工作求突破,基础工作求规范”的工作思路和“求真、务实、创新、高效”的工作方针,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全市团的工作继续保持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团市委连续八年被团省委表彰为红旗团委,全市团的整体工作名列全省前茅。

一、坚持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全市团的重点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是以项目化运作为总抓手,不断提高绿化家园工程的实施水平。在认真总结过去三年绿化家园工程已取得的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创新工程机制入手,实施了项目化运作,设置了项目机构,规范了项目操作规程,建立了项目绩效评估体系,明确了项目奖惩措施。2003年,全市共立项村庄77个,涉及22个乡镇,共植树21.2万株,完成规划的111%,有效地改变了我市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团市委被团中央、全国绿委、全国人大环资委等部门联合表彰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这也是山东共青团系统唯一的一项殊荣。

二是以事业化的思路实施“青春创业行动”,有力地促进了青年创业就业。坚持“以服务为手段,以组织为依托,以文化为凝结,努力构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组织联系青年新纽带”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按照“项目化运作、网络化服务、事业化推进、市场化发展”的模式,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构建服务网络,创新服务平台,优化创业环境,开展了“东营十大青春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组织了青春创业设计大赛,举办了山东省第一个“青”字号的网上人才交流会,实施了千名小老板孵化计划和万名青年就业计划,推出了东营银座项目等一批典型。2003年,通过“青春创业行动”,已有4703名青年实现了就业,5216名青年得到了培训,51名青年走上了创业之路。“青春创业行动”得到了市委和团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国青年报》、《山东青年报》分别在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三是以“抗击'非典',青年文明号与您同行”活动为载体,在全市筑起了一道抗击“非典”的青春长城。全市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的战斗。针对我市23个检查站点通讯难的问题,组织中国联通东营分公司青年文明号捐赠总价值30万元的无线电话。针对当时天气日趋高温和各站点工作人员业余生活枯躁的实际,又组织全市18个系统的青年文明号集体为各站点捐赠了价值12万元的微机、电视机、传真机、毛巾被、遮阳伞等一大宗物资。所有这些,都为全市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团市委被东营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防治“非典”先进集体,一名同志被表彰为先进个人。

四是以“走进黄河口”为主题,成功举办了团中央、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赴东营慰问演出,为建市2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承担了团中央、全国青联志愿者赴东营慰问演出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协调联络工作。先后多次到团中央汇报联系有关事宜,周密设计活动方案,从展示东营形象,扩大东营知名度的高度出发,按照“三个确保”即: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组织衔接工作确保不出现任何差错,服务工作确保不出现任何纰漏的总体要求,举全团之力,殚精竭虑,精益求精,从活动整体方案的制定到场景布置、演员接待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缜密考虑,反复论证,精心谋划,努力使各项准备工作慎而又慎,细而又细,确保万无一失。10月15日下午,“走进黄河口”团中央、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赴东营慰问演出在东营新世纪广场隆重举行。团中央、团省委和东营市油、地、军、校各级领导同志,与我市5万余名干部群众一同观看了演出。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赢得了团中央、全国青联、团省委、省青联及艺术家们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是以“三带双争”活动为主线,扎实开展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市县(区)两级团委实行团干部联系青年农民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青年农民产业带头人、青年农民科技星火带头人1000余人次到北京、潍坊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先后邀请省农科院、山农大、莱阳农学院的专家教授30余人次深入到棚区、田间地头、桑园现场指导。积极组织实施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期,培训青年农民6000余人次。垦利县永安镇青年农民刘伟海被评为第二届“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8人被评为全国、全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二、坚持以育人为已任,勇于开风气之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团,教育青年,构筑起一代青少年强大的精神支柱。全市各级团组织把学习十六大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了“学习十六大、创造新业绩”主题教育活动和十六大精神进社区、十六大精神“特色小队”、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兴起了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构筑起了青年一代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是抓住纪念开展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的有利时机,扎实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200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四十周年,也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十周年,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了全市学雷锋一条街活动,推进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联合市委宣传部召开了全市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暨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10周年大会,表彰了一大批近年来全市学雷锋、开展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把青年志愿者行动推向高潮。

三是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重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持续深化。不断创新机制,以创建“古诗文诵读工程示范学校”和争当“背诗小能手”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调动了学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以互联网为载体,设计开发了古诗文经典诵读网,开展了诵读成果网上展示活动,召开了网上推进大会,制作了古诗文诵读专题片,进一步增强了工程的吸引力。目前,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已吸引了12万名青少年参与,带动了20万名成年人。

四是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手段,希望工程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启动实施了“大海•扬帆”助学工程。争取大海集团的支持,先期注入资金50万元,建立了奖学助学基金,建立起长效救助机制。2003年救助了100名考上大学本科的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每人2000元。在选调生中开展了“爱心成长接力行动”。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广泛发动全市205名选调生,每人捐款500元,共捐资10.85万元,结对救助了217名贫困失学儿童。联合东营移动通信公司开展了“ ’信’心传递”助学工程,筹集资金10万元。

三、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

一是召开了全市党建带团建和团的凝聚力工程推进会议,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团的凝聚力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共青团的外部工作环境。二是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创建“团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把党建带团建的原则落到了实处,2003年有15个单位被表彰为团建工作先进单位。三是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农村团的组织建设大调研活动。2003年6月份,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组织了一次全市农村团的组织建设大调研活动,市、县、乡三级团干部联动,对全市4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所辖的1774个村的团组织建设状况和团员青年状况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排查,基本摸清了全市农村团的组织状况和青年状况,形成了四篇较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今后加强农村团的组织建设和农村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四是拓展“青春创业行动”,加强团的组织建设。东营银座项目是我市“青春创业行动”实施最早的一个项目,在我们的精心指导下,已成功地召开了第一次团代会,建立了团组织,这也是全省第一个建立团组织的“青春创业行动”项目。五是加强对团干部的协管力度。实行团干部年度述职制度,严格执行推荐诫免制度。2003年底,联合市委组织部对县级团委书记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或组织人事部门反馈,并提出今后使用的建议,极大地调动了团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团的组织建设得到了普遍加强。2003年,东营市供电公司团委被表彰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山东省通信公司东营分公司重点客户服务中心团总支、垦利县国税局团支部被表彰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支部)”,东营区东城街道办团工委被表彰为“全省五四红旗团委”,东营市公路局斗柯收费站团支部被表彰为“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

四、发挥团的优势,为全市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一是以“建设一流软环境,青年文明号先行”为主题,开展了“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和“青年文明号规范年”活动,加强了青年文明号的规范化建设,促使全市各级青年文明号成为各行各业的信用标兵,带动行业、系统信用程度的提高。二是开展了“争做文明信用青年”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动员会、报告会、组织辩论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对青年的信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投身“信用东营”建设。三是开展了争做“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排头兵”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了三项大讨论,加强了三个方面的教育,解决了三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团市委还在机关举办了“珍惜团岗,奋发有为”主题演讲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效果。四是围绕“双创”工作,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青年”主题教育活动。以推行“天天环保”、创建“保护母亲河号”、建设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理念,为我市“双创”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为总揽,进一步树立了团市委机关的良好形象。

从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入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倡树终身学习、群体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等先进理念。完善了以月督查评析建议制度为核心和各项机关制度。加强了机关文化建设,在办公室建立了“勤学善思、干事创业”机关文化展台,每名机关干部将平时的所学、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每两周在展台上以“精彩语录”、“思想火花”、“天下大事”等栏目形式进行展示。各部室还结合工作职能都提出了各自的工作理念并制作上墙,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从机关信息化建设入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建设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团市委机关上下班签到签退、请假、文件传阅、文档管理、有关会议等都在网上进行,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机关事务网上管理。加强了青少年网站建设,对东营共青团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创建了东营青年创业网、古诗文诵读网,并开展了网上“十佳少年”评选、网上少先队鼓号队检阅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召开了网上会议,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作用。

六、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团的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一是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信息宣传工作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东营共青团》、《东营共青团要讯》不断创新,调研工作进一步加强。二是青少年维权工作扎实有效。以“青少年维权岗进社区”活动为重点,加强了社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继续开展了创建“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活动,进一步净化了网络环境。2003年,有5个单位被表彰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三是学校团队工作有声有色。广泛组织开展了大中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普及和规范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深入实施了“农村中学生回乡创业计划”。扎实开展了“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了“黄河口十佳少年”,大力开展了科技创新教育活动,青少年的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召开了东营市青联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东营市学联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市三届青联和市二届学联领导班子,延伸了团的工作手臂。

全市妇女工作概况。

市妇联主席张惠。

2003年,市妇联坚持为党政分忧、为妇女服务、为稳定出力、为发展立功的“四为”工作思路,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所”结合点上准确定位,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表彰为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还被表彰为全省妇联系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市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先进单位、市外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油城环保世纪行优秀组织单位、全民健身游优秀组织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强化发展意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增加妇女收入为目标,健全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三大网络”。全市新增科技培训教学点56处,新建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63处,5个县区、36个乡镇建立农村妇女科技指导中心、指导站。下发《关于在全市乡镇(街道)妇联聘任科技副主席的意见》,举办全市第二期农村妇女上网培训班。今年有3.5万名妇女接受农业新技术培训,3827名妇女获得“绿色证书”,3960名妇女被聘为女农民技术员。市妇联组织农、林、牧、渔方面的专家深入利津镇等四乡镇举办技术讲座,与市林业局组织冬枣产业报告团巡回各县区及重点乡镇作巡回报告,全年共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195场次,举办培训班465期,受益群众达8.7万人。通过组织妇女外出学习、考察市场、招商引资等形式,帮助1200名农村妇女劳动力实现了转移,有效促进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二)围绕扩大就业和发展服务业,大力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制定下发《东营市妇联实施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工作三年规划》,组织有关人员赴天津市妇联参观学习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孵化器经验,争取劳动保障局批复活动中心为带有政策性扶持的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培训基地。依托飞天科技学校培训家政服务员、计算机操作员120余名。为促进妇女就业特别是下岗妇女再就业,市妇联注重发挥妇女在社区服务中的优势,积极创办“大姐”品牌的社区服务实体。全市的6处“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已由最初的家政中介向就业创业培训、指导、服务等多功能发展,带动了一批便民服务实体,如中小学生食宿园、儿童餐桌、爱心书桌等的发展,帮助一批妇女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市妇联召开了全市“巾帼创新业带头人”座谈会,表彰了巾帼创新业十大标兵和42名巾帼创新业带头人。

(三)围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深化“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以行业中心任务为主,把干事创业、参与加快发展作为“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展了多形式创建活动。全市评选出60个“巾帼文明示范岗”、80名“岗位名星”,激发了广大城镇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举办庆“三八”第三届市直女职工趣味运动会和首届“新源杯”巾帼厨艺大赛,充分展示了女职工的风采。为充分发挥女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办了“东营市妇女新时期、新女性、新思维、新发展”研讨会,为女企业家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增强了女企业家的凝聚力和女企业家队伍的影响力。

二、强化宣传教育,妇女参与软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以各大节日为契机,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尊老敬老活动,走访慰问部分农村老妇救会长、老妇女干部、贫困家庭,为她们送去食品和现金;“三八”前夕,在市电视台开辟“巾帼风采”宣传周,在《东营日报》发专版,还选树了全市巾帼创新业十大标兵。全市表彰153个妇女工作先进集体、219名先进个人和181户五好文明家庭;“七一”之际,市妇联机关举办王友成事迹报告会,组织庆“七一”干部职工文体比赛;“八一”前夕,走访慰问边防支队;为庆祝建市二十周年,举办“巾帼之歌”专场演岀。通过积极撰写宣传稿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向社会宣传妇女和妇女工作,而且为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文明进农家”活动深入开展。按照“家庭生活文明化,家庭教育科学化,家庭成员知识化,生活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的要求,以家庭美德建设为重点,以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创建为抓手,推动“文明进农家”活动不断深入。市妇联制定下发《东营市家庭美德实践年活动方案》,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环保家庭”、“诚信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创评活动,下发《关于评选东营市十佳环保家庭的通知》,引导家庭成员从居住环境入手,积极参与“双创”活动,为建设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的城市做贡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全市各级妇联通过开展爱国卫生、全民健身、科普宣传教育三项活动进家庭活动,倡导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我市非典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市妇联表彰“文明进农家”活动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80个,示范户100户。

(三)巾帼文明队在发展中壮大。目前全市已建立巾帼文明队1470支,市妇联组织引导巾帼文明队开展了道德实践、美化环境、文体娱乐、扶贫助困等活动。特别是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各巾帼文明队广泛开展了清扫街道、清理“三堆” (草堆、粪堆、垃圾堆)、发放消毒药品、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等活动,还与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协调收种机械,抢收小麦、蒜籉,播种玉米等农作物。巾帼文明队在非典防治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市非典防治办公室的好评。

(四)“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深入实施。制定下发《小公民道德建设五年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创评活动,命名10处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通报表彰十佳小公民和百名优秀小公民,举办东营市首届儿童才艺大赛和“我做合格小公民”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全市2万多名儿童少年参与。广泛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进学校(幼儿园)、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的“四进”活动。“六一”期间,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以“小公民讲卫生,心连心抗非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研究工作,选定《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青少年正确进行“性健康”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三、强化社会参与,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迈出新步伐。

(一)妇女维权工作扎实有效。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舆论、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妇联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妇女纲要>、<土地承包法〉宣传月和维权周活动的通知》,与市普法办联合开展了”148”、“138”法律服务热线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宣传月期间,通过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法律咨询站点、接待咨询、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围绕妇女参政、妇女就业、农村妇女土地承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生育基金社会统筹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15篇,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第三期科级女干部培训班,积极争取5个女性领导职位进行公选,集中选拔了6名女县级领导干部;与劳动、工会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妇女权益保护、禁止使用童工等执法检查。通过查处违规问题,补办用工手续,补发拖欠工资,补缴社会保险,责令企业改善环境,进一步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市妇联采取多种形式,争取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妇女维权工作。与政法委等14个部门联合成立东营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织,形成有效的领导协调机构;与市综治办等7个部门联合成立“家庭暴力投诉中心”,进一步完善通过司法渠道进行投诉、保护妇女维权机制;与市综治委等6个部门联合开展争创“优秀妇女维权岗”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对活动中涌现出的30个市级“优秀妇女维权岗”和5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与市公安局等7个部门联合开展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活动,全市有20个社区积极参与。进一步强化市、县、乡三级妇联信访网络,认真调处来信来访。一年来,全市各级妇联共接待来信来访432件次,处结率达100%。

(二)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顺利推进。进一步加大《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宣传力度。3月和6月,全市分别以“文明、健康、发展”、“坚持儿童优先,共塑民族未来”为主题开展“两纲”宣传月活动,提高了“两纲”的社会知晓率。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市妇儿办于8月举办由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区)分管领导、妇联、教育、卫生、统计、劳动、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及乡镇负责人参加的“两纲”监测评估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增强了各级党政领导和党员干部重视妇女儿童发展的意识和观念,使各级党政领导对实施纲要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目标要求有了进一步了解,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为顺利实施“两纲”奠定基础。认真开展妇女儿童纲要阶段性监测评估工作。对监测评估机构进行调整充实,制定下发监测评估工作意见,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市县两级于9月份开展第一次阶段性监测评估,并向全市通报监测评估情况,有力推动了“两纲”的全面实施。

(三)“春蕾计划”实施进一步拓展。市妇联把实施“春蕾计划”作为维护贫困女童权益的重要措施,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全市贫困儿童定期报送制度的通知》,对全市贫困儿童情况进行调查。一年来,全市共募集社会捐款49.01万元,救助失、辍学女童1798名。各级妇联还不断深化“春蕾计划”,将资助对象由失、辍学女童向孤贫儿童和女大学生延伸,救助女大学生8名,研究生1名。为加强春蕾女童后续教育工作,市妇联、市高级技校、东营宾馆联合举办全市第一期春蕾女童实用技术培训班,来自5个县区的24名春蕾女童参加培训,并得到妥善安置。选送10名春蕾女童参加山东省“福彩牵手春蕾”女童实用技术培训班,增强了贫困女童的脱贫和发展能力。

四、强化规范管理,妇联自身建设有了新发展。

(一)妇女组织进一步健全。市妇联按照1999、2003年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五年规划要求,认真自查,采取措施,促进基层妇女组织的建立健全。市妇联下发《关于加强社区妇女工作的意见》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的意见》,城市居妇代会和社区妇联组建率达到100%,新经济领域妇女组织、各类妇女联谊组织建设迅速,基本形成纵横交错的妇女工作组织网络。市和县区妇联开展年度主要工作自标考核,激发了各级妇联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水平。市妇联开通东营妇女网站,借助网络平台进一步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不断扩大办园规模,狠抓办园质量提高,入园幼儿达200余名,在服务妇女儿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妇联对全市妇联系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要求,作出部署。采取办读书班、召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市妇联系统兴起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了“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按照市委“自己查、上级点、群众帮”的查找要求,发放征求意见函65份、召开座谈会3场、下基层调研5次,广泛征求意见,找出存在问题,研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完善了《廉政建设制度》、《机关学习制度》、《调研及联系基层制度》等11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对干部的奖惩、表彰、入党及领导班子廉政勤政等情况实行公示,增强了机关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设计活动、开展工作从基层实际和妇女群众需求出发,努力使各项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使妇女群众直接受益。妇联包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被利津县工作队授予红旗单位。

(三)妇联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下发《关于在全市妇联系统开展建设“学习型组织”活动的意见》,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载体,以《妇女干部素质教育丛书》为主要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岗位读书”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妇联干部素质。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妇联机关部分中层干部选配实行竞争上岗,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民主测评、竞争答辩,选配六名正、副科级干部充实中层,妇联干部队伍更趋合理,为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奠定了基础。

市科协工作概况。

市科协主席冯立军。

2003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根本,以“建家”为主题,立足抓点带面,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工作创新,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激活运行机制,拓展活动领域,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科协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与进步,完成了全年主要工作考核目标任务,为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市科协获得全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全省厂会协作先进单位、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市科协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党工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动科协工作创新。

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是做好新形势下科协工作的强大思想政治保证。2003年,市各级科协组织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广泛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奋发有为”大讨论及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市科协结合工作实际,向各级科协和学会发出了《关于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进行部署,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掀起学习新高潮。市科协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宣传《科普法》、《科协条例》,组织赴浙江、济宁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认真学习吸收外地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进一步增强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科协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创新发展、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了党和国家及全市工作的大局,明确了科协组织肩负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思想更加解放,眼界更加开阔,定位更加准确,自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推进科协工作深入向经济领域延伸,不断向群众化、法制化、社会化发展,促进了干事创业浓厚氛围的形成。

二、发挥科协团体优势,积极开展抗击非典斗争。

4月一6月,非典肆虐。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斗争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挥科协组织作用,责成市科协负责全市预防非典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各级科协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把防治非典作为一项突出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务求必胜,为取得抗击非典斗争胜利做出了贡献。市科协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预防非典科普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举办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的全市第三届科技活动周等,使广大公众了解、熟知、掌握非典型肺炎基本特征和预防方法,在全社会构筑起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强大群众防线。期间,累计印发报纸专刊10万份,发放宣传手册2万册、挂图1万套、光盘150套,展出展板160多块。全市1780个行政村每村分发了4套挂图、5份手册、50份专刊。东营区科协在各镇街道设立了科普宣传点,负责将材料分发各社区街居,做到进村入户;并在各村选拔培训了一批科普宣讲员,组织在全区各村进行预防非典科普知识宣讲。河口区科协组织成立了一支15人的宣传队,印刷了宣传资料10000余份,进行了广泛宣传,保证每村宣传挂图上墙,宣传资料入户。广饶县科协在《广饶大众》开辟科普园地13期,在县电视台发布预防非典公益性广告15条。利津县科技电视台播放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钟南山院士谈非典型肺炎防治”等光盘。垦利县科协邀请有关专家在电视台作依靠科学、防治非典知识讲座。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市抗击非典斗争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三、积极创新科普工作机制,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一)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创新农村科普工作。

加强农村科普宣传体系建设。全市科协系统共组织科技下乡20多次,累计发放科技资料15万份,赠送科技书籍3万册、科普挂图1万套、科普音像300套,展出展板160块,2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活动,直接受益达20多万人次。

加强农村科普教育体系建设。全市科协系统共组织各类科技培训班60多期,培训1.5万人次。市科协编印了《农业标准化知识读本》一书, 印发4000多册用于培训,并举办了农业标准化知识电视竞赛活动。

加强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市科协筛选了5个基地,从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市科协所属东营市仲和产业化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创建的“中重盐碱地台田转基因抗虫棉繁育基地”,繁育了中棉所41、45号和山东丰抗6号等优良品种16万多斤,推广种植10万多亩,覆盖利津县植棉面积30%以上。市科协与胜利油田黄河钻井农业公司联合创办的绿色食品“三角洲牌”大米科普示范基地,引进优质高产晚熟水稻品种豫粳6号,发展基地面积2万多亩,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加强农业产业化技术促进体系建设。区县科协申报农技协8个,市科协对5个农技协进行重点培养、扶持,树立典型。广饶县大蒜科学研究会发展会员2000多人,发展大蒜面积18万亩,增加产值4500万元。东营区科协组织成立龙居镇麻湾西瓜协会,培养和叫响了“麻湾西瓜”品牌,效益明显提升。同时,按照中央五部委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要求,完成了我市60名科技致富人才的推荐工作。

加强农村科普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发行《山东科技报》1500份、《科技致富向导》400份,编印《东营科技》10期3万多份,及时为广大农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利津县科协“科技电视台”编辑整理播出科技节目30期,收看人员达42万人次。

(二)把握城市化发展要求,强化城区、青少年科普工作。

组织开展“科普之春”活动。3月23日,市科协在市育才学校大礼堂举办了全市科普知识竞赛暨“科普之春”启动仪式,市直部分学校学生,区县科协分管领导及科技致富带头人共计600多人参加了活动,市委、市人大、省科协的领导同志观看了竞赛实况,市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

举办了第18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东营赛区活动。收到全市30多所学校报送的各类作品322项,共评出市级一等奖29项,二等奖59项,三等奖88项,优秀科技辅导员6名,优秀组织单位4个;获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举办全市青少年信息学竞赛活动。来自全市10多所学校的70名选手参赛,10名选手获一等奖,20名选手获二等奖,15名选手获三等奖。

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市实验小学李耀东、朱凯强同学代表省队参加了全国比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为我市、我省赢得了荣誉。

四、努力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科技创新。

各级科协和学会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坚持“双百”方针,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行业进步。

(一)紧紧围绕全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相关学会和学科群为主体,积极组织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一是市科协与市人事局、市心理学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和谐、幸福、发展——现代心理科学的创新与应用”的第八届黄河口科技论坛,共征集论文116篇,评选出一等奖20篇,二等奖35篇、三等奖30篇。二是市科协培养了2个“厂会协作”典型,市养蜂协会与利津县信谊养蜂场合作的“蜂产品优质高产技术推广”项目,市畜牧局与东营燕顺种羊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种羊胚胎移植技术应用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三是市科协与市农业局联合组织召开“农业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会,聘请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厅的专家、教授,讲授了生态农业、农业标准化、建设农村小康等最新知识,周连华副市长出席了活动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市农业局、市科协有关领导,各县区农业局分管副局长,分管农业的乡镇长和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共180人参加了活动。论坛从当前农业的基本形势、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下一步应该采取的策略等方面论述了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农村小康,农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的理论、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和深加工等农业发展的前沿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该研讨会被省科协列为全省重点学术活动扶助项目。四是11月15日,市科协与市直机关工委邀请山东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徐胜三作了“全面提高干部素质”的报告,市直机关干部120多人到会听报告,收到很好效果。

(二)各市级学会活动活跃,服务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市畜牧兽医学会围绕落实畜牧业发展计划,大力宣传引导种草、养畜,落实会员服务联系点40余个,专业村138个,专业户1000余户,涌现出养羊收入过10万元的户达60余个,推动了畜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市心理学会成立了东营启航心理咨询中心和防治非典“学生心理干预中心”,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告会2期,编辑发放《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300余册。市电机工程学会组织会员撰写论文,参加“2003全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经验交流研讨会”,并积极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和科技攻关活动,开展科技攻关8项,召开审查会11次,提出意见、建议106条。市青少年辅导员协会组织举办全市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教练员培训班,邀请北京两名专家授课,全市20多所学校的3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市医学科学研究学会立项开展新技术30项,组织鉴定科技成果5项,向国内各级各类杂志推荐医学论文65篇;与天津医学会合作举办了“环渤医院管理联席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选派近百名医疗、医技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或进修学习。市水利学会组织会员加强科学研究,推广先进实用高效生产技术,实施了《黄河三角洲(东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研究》等3项科研课题,为全年工程节省资金300余万元。市养蜂学会大力推进中国蜂协技术培训工作,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名新招学员接受了培训;组织2000群蜜蜂为农作物、果园授粉,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市环境科学学会围绕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进行学术工作研讨,保证理论上的支持,并就治理污染课题立项16项,对经济建设提供环境科学技术服务。市老科协组织会员赴福建、厦门等地学习考察工作,学习先进经验,开阔工作视野,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拓展科技中介服务领域,全力推进科技经济发展。

市科协从我市经济建设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建设加工制造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等全市重大部署,努力拓展科技中介服务领域,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一)大力实施“金桥工程”。金桥工程市级立项8项,其中3个项目申报了省科协金桥工程奖。其中广饶县科协为山东大海集团引进的中科院物理所“高级球形雾化铝粉颜料”项目,总投资18221.2万元,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240万元,利税5842.9万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竞争优势明显。

(二)积极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组织东方花卉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职工,广泛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充分发挥广大企业职工和科技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6向省科协申报“讲理想、比贡献”项目4个。在2001、2002年度全省企业“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评选中,我市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三)开展科技咨询工作,为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承担完成科技服务项目17个,实现合同额360万元,为企业增效1600多万元。为服务于全市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12月份,市科协组织科英公司参加了“北京2003年中日韩高技术商务论坛”,进一步拓展与日韩企业间的科技、经贸交流与合作。河口区科协先后邀请中科院、石油大学等专家教授举办科技成果发布会,推介科技成果180项,签订合同协议12个,引进中、高级人才28名,有力地支持了本区经济发展。

六、全面加强建家工作,推动科协事业持续发展。

各级科协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密切了党和政府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

(一)召开三届六次全委会议。1月24日,市科协三届六次全委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会议传达了省科协六大精神,冯立军同志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全市科协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雪萍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冯立军同志的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2002年全市科协工作,提出了2003年科协工作意见。

(二)认真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政协会议期间,市科协届委员提出了《应大力加强全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等5项提案,区县科协届委员共提出政协提案近10项,积极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实施。

(三)宣传表彰先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市科协对区县科协、市级学会2002年度工作进行了通报表彰。在《东营科技》 开设专栏,大力宣传东营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

(四)开展了建家调研活动。为了全面了解新形势下科技人员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建家工作,按照省科协安排,配合做好全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在东营的活动,完成了700份调查问卷任务,掌握了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一些情况,对做好建家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七、立足实际,积极争取,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一)加强科协组织队伍建设,努力改善经费、场馆等基础条件。组织成立市反邪教协会,壮大了反邪教社会力量;组织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调整和竞争上岗工作,激活工作积极因素,促进了干部成长;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科协专项经费确立使用管理问题的通知》,努力改善科协专项经费条件。今年,市级科普经费达到人均0.43元,学术交流经费达到每个科技人员人均1.2元,青少年科普经费达到每个青少年人均0.10元。区县专项经费建设也得到了加强;编报市科技馆项目建设建议书,加快推进市科技馆建设步伐。

(二)加强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按照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 “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学习教育活动,掀起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落实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建工作,不工青妇及其他群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机关作风明显改善。

(三)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质量效率。修改完善《市科协内部管理制度》,出台《关于加强信息、调研工作的意见》、《市级学会、区县科协2003年度工作考核评估意见》等,加强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设东营公众科技网,推进科协工作信息化建设。编撰《东营科协志》,计划2004年9月底前正式出版,为科协工作树碑立传。

市工商联工作概况。

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王景春。

一、工商联宗旨及主要职责。

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其宗旨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履行统一战线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的职能,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对广大会员进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为会员搞好服务,培养一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分子队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改革开放、为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其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党对工商联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工商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作用,宣传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先进事迹,认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地写出调查报告,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积极参政议政,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壮大工商联队伍,发现、培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大力开展光彩事业,引导非公有制人士先富帮后富,并不断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积极开展经济联络工作,加强与海内外商会的经济合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各种展销会、交易会,帮助会员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坚持对广大会员进行团结、教育、引导、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为改革开放、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力量;为会员提供信息、咨询、会计、法律服务,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技术监督和财税检查;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会务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以来,东营市工商联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市工商联下发文件,要求全市工商联会员,把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和里程碑性质的重要会议。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不禁止则自由”的新思想,规定非公有制企业与其它企业一样享受“国民待遇”,这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求会员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学,原原本本地学,结合省委、市委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深入思考,真正学懂弄通,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要找准企业发展的切入点,做好结合的文章。我们召开了部分民营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会上由山东奥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河辉牵头,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发出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铭记党恩、再谋发展》 的倡议书,表示要坚定“听、跟、走”的信念,努力实践“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号召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双思”教育、“争当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活动结合起来,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广大会员热情空前高涨,决心把企业做大做强,回报党恩、回馈社会。

(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工作会议后,市工商联召开了常委会议,下发了文件,要求广大会员认真学习市委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澎涨企业规模;要努力在思想上、行动上实现“三个转变”、树立“九种意识”;要坚决克服“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坚定“听、跟、走”的信念,搞好“三个结合”,为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6月23日,召开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交流了学习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的情况。

(三)积极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市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精神,5月10日召开党组会议研究了贯彻意见,成立了以党组书记王延生为组长的市工商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11日召开了全体职工会议,对主题教育活动进行部署,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基本要求和方法步骤,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此基础上,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周一至周四为自学时间,周五至周六为集中学习交流时间。集中学习建立了考勤制度,人人建立了学习笔记,并联系本职工作写岀学习心得体会。对照先进,实行自己查、领导点、群众帮,每人都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学习,大家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一致认为,东营之所以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主要是确立了“开放、改革、管理”的总体思路,实施了“大开放、大招商”的战略决策;只有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招商引资,我们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一致认为,几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好成绩,但跳出东营看东营,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发达地区变化日新月异,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大规划、大手笔、大发展的辉煌业绩,的确令人震憾。他们的发展,尽管有地域、人文环境、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但是根本的还是思想观念的解放,这也正是我们最大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开展这次教育活动,是在全市经济社会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形势任务的情况下作出的重要部署。开展好这次教育活动,事关东营的长远发展,事关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巩固和检查学习成果,我们还岀题进行了测验,全体干部职工进行认真的答题,成绩全部达到优秀。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原因,向市委写出了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六个方面的整改措施”的报告。并按整改措施逐一落实。“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抓好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工商联组织的重要职能,也是工商联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我们高度重视调研和参政议政工作,今年以来,共参加市政协统一组织的政协委员视察10余次。我们还积极组织非公有制人士中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撰写提案、议案,为市委、市府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人大、政协两会期间,组织工商联界的政协委员围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交建议、提案0多份,受到广泛好评。有两份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王景春,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延生分别写出了《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几点思考》和《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途径》的理论文章。

(五)召开了市工商联四届二次执委会议。会上传达了省工商联执委会议精神,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2003年的任务。会议还表彰了2002年度市级优秀会员企业,优秀会员,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会议增补了执委员12人,常委6人,加强了班子建设。截止12月底,全市新发展会员221人,超额完成省联下达的会员发展计划,使全市工商联会员总数达到3331名。

(六)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我市在东营区工商联建立了新型经济组织党工委后,受到省联和组织部门的肯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今年5月份广饶县成立新型经济组织党工委,党工委书记由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担任,全面负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河口区、利津县也正在积极筹建当中。同时我们还为5家民营企业建立党支部,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三、会务服务。

加强四个服务处的工作,努力为会员服务。一是利用“东营市工商联人才服务处”为民营企业构建用人平台。截止12月底,人才服务处共组织人才招聘活动62场(次),接待各类用人单位3459家(次),接待求职者46100余人(次),直接推荐就业达4500余人,其中为银座购物广场一次招聘就达1800人。二是利用经济联络处加强同外地客商的联络。在“东营市建市20周年暨经贸洽谈会”上,市委,市政府要求工商联组团参加,我会共联络客商200多人,应邀参加洽谈会的81人,其中来自美国、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的客商14人,来自省内外的客商67人。在洽谈会上共签约6个项目,签约总额9.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3个,签约总额4.7亿元;协议项目3个,签约总额4.8亿元。签约项目中农业项目1个、工业项目2个、服务业项目3个。工商联陪同团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给工商联的各项任务指标,在市直部门的6个陪同团中,各项任务指标名列前茅,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国内外客的一致称赞,经贸洽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三是利用信息服务处为企业提供大量信息,为了解决某些非公有制人士信息比较闭塞的问题。我会创办了《东营工商》会刊,内设9个专栏,全方位地为会员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致富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东营工商》现已发行5期,受到了民营企业界人士的欢迎。我们还正在筹建“东营工商联网站”,网页已设计完成,预计2004年第一季度能够开通。为了提高民营企业家的全面素质,今年组织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到东营授课累计11期,培训近2000人。我们还先后组织民营企业家到河北、南京、西安、广东、济南、泰安等地进行学习和考察。企业家们反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东西。四是针对有的民营企业主法律意识不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高,在经营活动中遇到问题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不自觉地与有关法规“撞车”,使企业受到财产损失等情况,我们一方面邀请法律专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辅导和培训,提高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常年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说话、撑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2003年,在房屋租赁、拆迁、土地征用、产品销售等方面先后帮助会员协调处理侵权案件8起,受理会员投诉、求助30多起,为会员挽回损失近百万元。五是加强了融资服务。为了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我们主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联系,协调银行在信贷方面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我们还组织了“金融知识学习班”,由市人民银行领导亲临讲课,就国家金融政策、资金的申请、管理、授权、结算等方面进行了培训。经过我会推荐,在2003年下半年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市城市信用社在对6名会员企业进行考核审查的基础上,与3名会员企业签订了贷款合同,解决了部分会员企业的资金困难。另外,为会员岀国考察,技术职称评定,会计人员培训、发证等提供证明材料近百份,为20多名民营企业人士办理了户口农转非,帮助12名民营企业人士的子女办理了入学、入托手续。工商联被民营企业人士亲切地称为“娘家”。六是努力做好扶贫联系点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工商联负责联系东营区牛庄镇的王武村,按照市委关于“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的要求和工作队的部署,在召开座谈会和走访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帮扶项目,制定了《王武村党支部创“五个好”工作计划》、《王武村“科技普及”活动计划》、《市工商联联系点“双联共建”活动方案》和《王武村经济合作组织筹建计划》。各项活动正在逐步实施当中。扶贫项目初步确定了两个,一个是启动100多亩的养鱼池项目,现已投资2万多元安装了变压器,承包商也正在洽谈当中。第二个是为王武村安装自来水管,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现已落实了部分资金,预计明年开春就可以动工。2003年,王武村党支部被牛庄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群众人均增收800多元,整个村庄风气正,治安好,没有上访事件和违法案件发生。在年终东营区工作队的综合考核中,工商联被评为优秀。

四、经济联络工作。

(一)拓宽渠道,推动会员加强外部交流与合作。一是加强商会之间的联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市联先后与西安市总商会、南京市总商会、连云港总商会签订了友好商会协议。并与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大兴县、内蒙古伊克昭盟、江苏无锡市、山西临汾市等十多家商会组织继续保持联系,为搞好今后招商联络工作打下了基础。二是主动出击,积极联络外商。我会同市政协和省工商联先后二次赴南京市开展招商活动,帮助市政协设立了南京招商联络站,聘请了招商代理人。先后邀请了台湾、南京、辽宁、浙江客商来东营进行商务考察和投资,已签订合同意向投资额达到10亿多元。目前,已有四个项目落户东营,到位资金2000多万元。11月份,黄骅市工商联在黄骅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工商联会长黄瑞强的带领下,组织了20多家企业到我市参观,并同我市“外来投资者商会”进行了座谈、交流,达成了合作意项。三是组团赴台经贸交流。我会应“中国民主和平统一策进会”的邀请,组织了9家会员企业,由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延生同志带队于10月2日至13日赴台进行经贸交流活动。考察团入台后,在“和平统一策进会”总干事陈春雄先生的全程陪同下,先后拜会了4家民间团体,5家加工制造企业,2家高新农业企业和3家流通企业。就民间企业团体的运作,工业、农业、流通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销售、流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台期间考察团向台湾企业界介绍和宣传了东营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社会和经济发展、物产、人文、招商引资政策等,引起了台湾企业家的浓厚兴趣,有2家企业当即决定与我市华鹏公司建立业务关系,4家企业和团体决定到东营考察。

(二)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各个层面的经贸洽谈会。今年先后组团参加了“第七届中国东西部贸易合作洽谈会”、“南京招商会”、“2003年环渤海地区经贸洽谈会”、“冠县经贸洽谈会”、“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齐鲁行暨经贸洽谈会”、“第13届中韩经贸洽谈会”。企业家反映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部分企业找到合作伙伴,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五、机关建设。

(一)加强思想建设,搞好政治业务学习,努力创造学习型机关。一是高起点咼标准咼质量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教育活动作为提高党员素质,促进各项工作和抓班子、带队伍的重要措施。二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同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工作会议和市委工作会议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政策同民营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思考,真正学懂弄通,找准民营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做好结合的文章。通过学习,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呈现出干事创业的新局面。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证机关工作顺利开展。坚持周五学习制度,加强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详细制定了机关管理制度,把勤政廉洁、财务管理、文件档案、文件印发、接待、车辆等纳入制度管理,机关工作方方面面有规可循,按章办事,保证和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取得了防治“非典”和“双创”工作的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工商联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定,把防治“非典”工作当做重中之重,把防治“非典”工作当作对党对人民负责的头等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防治非典领导小组,设置了监督员、信息报告员,下发了东联发[2003]12号文件对会员提出了要求。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传达市委指示和反馈情况,严格执行市外进入、出人员登记、隔离规定,实行了中药预防和消毒预防措施。5月16日还组织全体职工和会员企业捐款活动,引导会员企业铭记党恩、反馈社会。一次性集中捐款98200元。据统计,全市工商联系统共为防“非典”捐款210多万元。取得了防治“非典”工作的全面胜利。

在“双创”期间,我们按照“双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安排了值班,配合市执法局对我们所负责的商贸城“金磬园”进行了清理和管理,按照“死盯死守”的原则,坚持领导带班和轮流值班,确保了我们负责的区域能够达标, 为全市取得“双创”工作的胜利贡献了我们的力量。

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己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运行机制。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促进了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被省工商联授予“经济服务先进单位”、“对外联络先进单位”。部分会员企业也受到不同层次的表彰,科英电子激光有限公司被全国工商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安置就业先进会员企业”,富海实业有限公司被省工商联和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授予“诚信纳税先进会员企业”,山东广饶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省工商联、省环保局联合授予“环保工作先进会员企业”,山东奥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被省工商联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质量技术先进会员企业”;山东万达集团董事长巴洪斌,利东桩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杜新智,新世纪人才服务中心总经理韩学功,鲁北家具市场总经理王聪,成为“建设者奖章”获得者。另外广饶县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三家基层商会被评为“五好商会”,三人被评为 “全省工商联系统先进个人” 。

市社科联工作概况。

市社科联主席张卫。

东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东营市社科联)编制9人,现有工作人员8人,设办公室和编辑部两个科室。市社科联担负着制定全市社会科学规划,组织重点课题研究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培训选拔社会科学人才,开展学术研究交流和社科普及等任务,履行对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的领导管理职能。

社科联是党委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是市委、市政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参谋和助手,是联系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2003年,市社科联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以创新服务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社科研究、科普服务、学术活动、学会工作、自身建设等工作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先后被评为“全省先进社科联”和“全国先进社科联”。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招商引资任务,被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

一、理论研究工作。

2003年,市社科联继续把社科研究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一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03年规划了《东营建市20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深化信用东营建设的对策研究》、《东营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研究》、《东营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对策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等14项市级重点研究课题,公开向社会招标。2003年的课题招标,由市内延伸到了市外,石油大学和山东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参加了竞标,并承担了课题研究工作。这标明我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又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以解决现实应用为指导,搞好市级重点研究课题的鉴定。聘请省委政研室、省社科联、山东社科院、石油大学、胜利石油管理局和本市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不同专业的鉴定委员会,对公开招标以来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与绿色产业推进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东营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深化东营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研究》、《东营市经营城市对策研究》、《企业文化战略研究》、《东营建市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干部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等23项成果进行了专家鉴定,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2项,省内领先水平的15项,省内先进水平的6项。通过鉴定的课题,以《成果要报》的形式呈送市领导参阅,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发挥了“望远镜”的作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与绿色产业推进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东营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报告被全市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旅游业发展规划所采纳,有的研究成果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山东省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深化东营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研究》、《干部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等课题报告,成为“信用东营”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和全市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企业文化战略研究华泰集团企业文化战略研究报告》得到市委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成为华泰集团公司培训员工的重要教材。《东营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已被市委组织部采纳,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形成了《中共东营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以东组普发[2003]59号文件下发,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三是征集了62项2004年市级重点研究课题。同时申报了一项省级研究课题,在省社科规划办公室立项。

二、社科普及工作。

2003年,市社科联继续按照使基层学得懂、用得上的科普工作要求,围绕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科普内容上加大了管理理论的推广,在工作方式上实现了上挂下联的突破。一是积极举办“创新论坛”系列讲座7场。先后与省社科联、市委党校、东营职业学院、市法官协会、石大科技等单位联合举办“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学术报告会”、“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务”,召开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研讨会”。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研讨会,推广了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为我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长君听了专家的讲课,并在政法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科研为切入点,建立激励机制,推出了大量研究成果,带动了学习型法院的创建,同时把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引入机关,年底通过了IS09000质量认证。市人民检察院以开展互动式讲座为切入点,促进了干警素质的提高,他们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做法得到了省人民检察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检察系统推广。地税局、团市委、教育局等单位,也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改善了管理、学习方法,在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人员素质上收到了明显效果。一位从事教育工作40年的领导干部说:“听了两天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讲座,使我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了一个较大的改变。”二是运用《黄河口社会科学》双月刊,加大科普工作的力度。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立足基层,重在实用,努力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工作作风上下工夫,办成一本普通人看得懂、用得上的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社科期刊。配合中心工作开展科普工作,开辟专栏,加大了利用刊物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社科知识普及的力度。全年共出版6期,发表理论文章160余篇,交流单位近1000家,较好地发挥了理论武装和科学普及的作用。三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通过课题《华泰集团企业文化战略研究报告》的研究,对山东华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了总结和提升;通过对东营宾馆、市委办公室、市残联、市工商局、市国家安全局“自我超越”的理论培训,灌输了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对胜利油田供应处、渤海钻井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咨询服务,明确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共同愿景,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四是编发《社科动态》10期,反映科研和科普活动情况、介绍有关地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做法和我市有关部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以及学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动态,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学会管理工作。

一是组织部分学会到发达城市学习考察,收到了转变观念的效果。二是在法院召开了“创建学习型学会经验交流会”,推出了一批典型。通过定期到学会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联合办刊和出版图书,联合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经常性组织学习考察活动,以活动促进学会的工作,以工作取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学会工作开始受到挂靠单位的重视,也加强了与各学会的联系与沟通,提高了社科联的凝聚力,促进了学会建设。市法官协会、市检察官协会、市电力职工政研会、市教育学会、市金融学会、市税务学会等,都结合自身业务工作的特点,积极开展活动,推动了行业工作上水平。三是与市人事局共同对先进学会和优秀社科工作者进行表彰,调动了学会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工作。

改革和完善社科评奖机制,进一步修订了《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实施细则》,提高了评奖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谨性。东营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从3月份开始组织,于8月20日揭晓。这次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共收到参评成果145项,评出优秀成果119项,其中,特别奖2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4项,内部探讨优秀奖38项。为了进一步体现公开、公正的评审原则,对获奖成果,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这次评奖是历年来申报成果最多的一次,而且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我市实施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公开招标以来的第一批通过鉴定的16项课题研究报告参加了评选,均获得了一、二等奖,充分体现了我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为核心的价值观。组织了3项优秀成果参加省第十八次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两项获奖,其中,石军同志主编的《世纪抉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一书荣获一等奖,石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王学栋同志的论文获三等奖。这是历年来,我市在全省社科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数量最多,奖项档次最高的一次,成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

一是积极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在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认真梳理和精心研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措施。为了落实中共东营市委《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结合主题教育活动,6月6日,召开了“社会科学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座谈会。来自市和石油大学的社会科学工作者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大家围绕“社会科学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主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二是为了深入总结建市20年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入探讨干事创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和途径,深入总结本部门、本行业按经济规律办事,按国际惯例办事的成功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为加快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10月14日,召开了纪念东营建市20周年理论研讨暨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100多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05篇,评出优秀论文70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0篇。三是积极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2月11-12日,与省社科联联合举办了全省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市(大企业)、省级学会的专家、学者和省社科人才库部分成员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收到论文近200篇,评出优秀论文63篇,其中我市获奖论文30多篇。这次研讨会是东营市社科联与省社科联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一次成功尝试。四是在理论研讨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是全省在社区建设方面第一本理论文集。

六、自身建设。

在2002年狠抓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一是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社科联活动。进一步改善了团队的心智模式,使大家认清社科联所处的坐标方位;以个人愿景支持共同愿景,把个人职业生涯与社会科学事业更加有机结合起来;深入研讨座谈社科联精神的内涵,把党和政府的期望内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追求,实现了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工作效率再上新台阶。二是加大了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形式进行培训。加大培训经费地投入,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三是对工作岗位进行了科学分工,明确了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岗位职责,制定了岗位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解决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什么标准、什么时间完成的问题。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社科联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大家开始系统思考自己的工作,自己做自己的“总经理”、“设计师”,出现了人人自觉想工作、积极干工作的良好局面,人们在干事创业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四是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建立了阅览室,新上宽带网,为同志们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信息平台。

我市社科联显著的工作成绩,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2003年7月,山东省社科联召开了“全省社科联主席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推广东营社科联经验会议”。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在第十四次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省委宣传部《宣传工作》、市委宣传部《思想》先后转发了我市社科联的工作经验,“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等学习型组织研究权威机构的网站也给予了登载。省社科联以省社科联字[2003]53号文件向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各市、大企业社科联转发了我市社科联的工作经验。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市委副书记刘曙光、市委常委、秘书长周燕明等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成绩先后做出批示,给予较高评价。回顾总结2003年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这就是:在有价值的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有影响的活动中扩大社会影响。

市文联工作概况。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联主席房崇岭。

按照市委的指示和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市文联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繁荣发展东营市的文学艺术事业为核心,以庆祝建市20周年系列活动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为抓手,以争创市级文明单位为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全市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回顾一年来的工作,通过全体同志们的紧密团结和努力奋斗,市文联战胜了“非典”的严重干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

一、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

今年以来,文联叫响了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口号,把理论学习放在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首位,认真组织全体同志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为使理论学习经常化、制度化,文联规定每周二是理论学习日,人人建立了读书笔记,每阶段制定出学习书目和学习重点,班子成员带头宣讲。积极参加了市委组织的“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文联实际认真查找出了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等十个方面的差距,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在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潮中,文联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全体同志通读了“三个代表”读本和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都认真记了笔记和收获体会。自提出建立学习型机关的目标以后,机关上下形成了较浓厚的学习风气,一改过去那种只重业务不重学习,只讲艺术不讲政治的倾向。

思想理论问题的解决,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班子成员带头学理论、学业务,提出了争做文艺界的行家里手的目标,增强了工作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使班子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理论学习使全体同志端正了思想,转变了作风,焕发出了工作的热情和干劲。为了加强队伍建设,我们还请社科联和史志办的领导到文联传经送宝,借鉴和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同志们树立比学赶超的目标。根据文联的工作性质及特点,重新修订了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各院室及个人的工作职责。建立了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出台了《东营市文联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汇编》。为了推行和完善激励竞争机制,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根据市人事局的要求,在文联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进行了首次专业技术岗位公开竞聘上岗。

二、抓住建市20周年这一契机,精心筹划系列活动。

今年是建市20周年,是我们宣传文化口大显身手的机遇,按照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文联主要承担举办大型书画摄影展览和出版《黄河入海的地方》歌曲集两项大的任务。大型书画摄影展和歌曲集均在十月份完成,并精选16首歌曲制作了CD光盘,为建市2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除了完成上面两项任务之外,我们还结合文联自身的情况,发挥各艺术协会的优势,筹划了一系列活动。为建市20周年,筹划编辑出版了《黄河口》文学丛书,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对建市20年来的文学成果进行集中展示;筹划编辑出版了《东营人物百杰》,对东营历史上有重大贡献的文化名人、军政名人、科技人物、党史人物、英模人物等进行深层挖掘,形成了一本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乡土教材;筹划编辑出版了《东营市美术书法作品集》,该集收录了油地军校四方170多名美术家书法家的作品,是一部充分展示油地军校大团结、大联合、大协作的精品力作;组织了东营市首届京剧票友大赛、“在希望的田野上”文艺晚会、“动感的旋律”音乐会、“面对面”主题摄影展等庆祝活动,为建市20周年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三、以精品生产为龙头,唱好文学艺术创作这台重头戏。

按照市委宣传部的部署,文联认真组织了全市精品创作工作,以精品创作为龙头,牵动全市的文艺创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完成了全省第七届精品工程评选作品的申报工作,共上报文学作品三部集(《王树的大叫》、《我的父亲母亲》、《雪落无声》),优秀图书一部(《大河行吟》),歌曲四首(《口碑》、《三峡情》、《你就代表我》、《梦想》)。完成了全市第六届精品工程评选作品的申报,共申报文学作品九部集,歌曲四首。

五月份召开了全市重点作家座谈会,会上传达了全国全省作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去年以来重点作家暨重点作品的创作情况,重点作家畅谈了创作体会及今年的创作计划。今年以来,除积极参加省、市两级的精品创作外,作家们又迎来了一个创作的丰收年。截止目前,全市作家共出版长篇小说5部集,戏剧集1部,短篇小说30多篇,诗集4部,散文集5部,歌曲30多首。

将我市唯一的文学刊物《黄河口文学》改为《黄河口》大型文艺双月刊,在保留原来纯文学风格的基础上,扩大容量,增加栏目,由过去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黄河口》以弘扬黄河口文化,反映东营建设成就,扶持推出我市文艺新人为己任,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弘扬主旋律,坚持多元化,除继续保持《黄河口文学》的文学栏目外,还增加艺术茶座、社团沙龙、生活圆桌、黄河口风情及反映各行各业建设成就的文艺作品,开辟各种专版或专刊。通过不断努力,进一步繁荣我市文学艺术,发展民族先进文化,把东营全面、艺术、生动地推向全国。

美术、书法、摄影、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也各有千秋,为繁荣东营市的文艺事业做出了积极努力。年初,文联组织我市6名书画家到临沂举办了展览,走岀了对外文艺交流的可喜一步。美协、书协积极组织了重点作者积极参与全国第十届书展和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新年、春节期间,组织书画家四次赴农村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并在“七一”、“八一”之际到我市第一个农村信用社一一东营区史口镇万家村和东营区人武部,现场写书做画,把艺术家们的真情厚谊传递到基层。

摄协组织摄影家牺牲了星期日,分别开展了《东城一日》、《西城一日》、《开发区一日》、《油田一日》、《自然保护区一日》“五个一日”活动,用相机真实记录东营的变化,为建市20周年大型摄影展准备了大量素材。

戏协成功组织了全省首届京剧票友大赛东营赛区选拔赛,从50多名票友中精选了3名参加全省决赛。音协在暑假期间组织了中小学生音乐考级,有900余名学生参加了考核,合格率达70%左右。

四、严格协会管理,充分发挥各协会的优势。

文联下辖六大协会,共有480多名会员,是我市文艺战线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为充分调动各协会的积极性,我们把加强协会管理作为重点来抓。

根据工作需要,专门成立了协会联络部,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以加强对各协会的管理和联络。采取“走岀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做好与国家、省级有关单位、其他省市以及各大企业的通联工作。为加强管理,搞好工作,文联领导带领各协会主席分赴青岛、潍坊两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学到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对全市六大文艺家协会会员及作品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档案库、信息库。改变各协会各自为战,文联统一协调不够的现状,使协会的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事业的发展。召开了各协会负责人会议,对协会换届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目前各协会换届工作已全部完成。

另外,市文联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超额完成了366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把安全生产工作做为各项工作中重中之重,一年来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无火灾、盗窃等情况发生,内部人员无一人违法犯罪,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没有一人参与法轮功非法活动。

总之,2003年,市文联全体同志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积极为文联的发展出谋划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出了可喜的成绩。各协会按照文联的总体要求,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活动,为繁荣文艺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市文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市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市侨联工作概况。

市侨联主席许明友。

2003年,市侨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全市归侨侨眷,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我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3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侨联授予“山东省侨联系统2003年度联谊招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解放思想,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

2003年,中央和省委、市委先后发出通知,对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出部署。我们按照市委的要求,迅速研究制定了在全市侨联系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归侨侨眷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参加培训班、听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有关书目、讲话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学习。学习中,我们注重做好结合文章。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贯彻中央书记处对侨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同侨联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结合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统领侨联工作。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扎扎实实开展了“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不走过场,注重实效,突出管用原则。结合工作实际和干部职工思想状态,利用集中学习、业余时间自学、召开座谈会、交流会、写心得体会、征求归侨侨眷意见等多种形式,学先进、找差距,着力解决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讨论、对照查找、集中整改、总结提高四个阶段的教育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干部职工思想解放,增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侨服务意识,在全会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全会干部职工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今后更好的开展侨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深入开展为侨服务工作。

(一)摸清侨情,建档立库,为做好新时期侨联工作奠定基础。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侨情变化很大。摸清侨情,掌握侨情新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为侨服务和对外联络成为侨联的一项重要任务。市侨联根据省侨联《通知》及市委分管领导要求,研究确定了侨情调查实施方案。市委办公室转发了《市侨联关于在全市开展侨情调查的通知》。这次侨情调查,从8月底至10月初,历时两个多月。全体同志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先后深入到各县区、有关部门、单位、企业,采取家访、召开座谈会、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调查报告,分析了我市归侨侨眷及新华侨华人分布情况、知识水平、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提出了下一步作好侨联工作的建议。市委以《工作情况交流》将《全市侨情调查报告》 印发各部门参阅。

(二)切实做好贫困归侨侨眷救助工作。12月初,省民政厅、省侨联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贫困归侨侨眷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后,我们及时同市民政局联系,提供了贫困归侨侨眷名单,交换了贯彻落实意见。与市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鲁民[2003]71号文件认真做好贫困归侨侨眷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对做好这项工作及时进行了部署。凡是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到低保范围,不符合低保条件,因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酌情给予了经济救助。工作中,我们还认真受理归侨侨眷来信、来访,维权护侨。帮助归侨侨眷协调摊位从事个体经营、归侨侨眷子女办理入学手续、资助贫困大学生(侨眷)等,尽力而为帮他们解决难题。

(三)深入开展好“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我市归侨多数是从印尼和朝鲜回国的贫侨,经济上不富裕。部分侨眷也因下岗、待业、自然灾害等原因,生活困窘。我们在常年搞好服务的同时,利用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好“送温暖、献爱心”活动。1月18日,省侨联副主席陈文兵一行来我市走访慰问了贫困归侨和部分侨属、侨资企业,为贫困多病的归侨送去慰问金6000元,送来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爱护,使他们过了一个温馨祥和的春节。在中秋佳节的喜庆日子里,市委副书记刘曙光、副市长阎君山带着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爱护,走访慰问了我市部分归侨侨眷。每到一处,市领导都向归侨侨眷致以节日的祝福和亲切问候,并希望大家多宣传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美好发展前景,促进我市与海外侨胞的交流与合作。“非典”肆虐期间,我们还专门根据侨属企业和侨资企业的情况,帮助他们做好“非典”防治工作。

三、拓宽思路,积极做好联谊和对外宣传工作。

2003年,市侨联共接待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留学生70多人次。与澳门归侨总会、香港旅港冀鲁同乡会、香港华侨华人总会、香港侨友社、澳大利亚中澳友好协会、日本高新技术企业家联合会等重要华侨华人社团组织建立了友好联系。并借助市三次侨代会的机遇,选举香港德辉国际集团副总裁蔡民杰先生为侨联副主席,侨联对外联络优势明显增强,外联工作更加活跃,渠道更加畅通。在联谊的基础上,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333万元,超额完成任务目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侨联授予“山东省侨联系统2003年度联谊招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做好对海外侨胞的宣传工作。省侨联外宣刊物《齐鲁乡情》刊登了刘国信市长《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的署名文章,向海外华人华侨及社团全面介绍了我市发展加工制造业的良好条件和比较优势,宣传了东营优良投资环境和美好发展前景。另外还刊登了《民间资本暗香涌动,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人物传记《油海蛟龙》等两篇文章和多幅照片。宣传了我市外来投资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归侨侨眷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对帮助海外侨胞了解我市发展现状及投资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发挥侨联优势,服务经济建设。

针对东营归侨侨眷相对较少,多数比较贫困的实际,我们充分发挥侨联对外联系面宽的优势,广交深交朋友,以侨引侨,为经济建设做贡献,使侨联影响不断扩大。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拓宽外联渠道。巩固和发展了与日本高新技术企业家联合会的合作关系。会长、留日博士高学明先生被市政府聘任为东营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后,主动做好对外联络工作,不断介绍留学人员来东营考察、洽谈。高学明先生已经与东营在液化汽报警器、医用空气清洗器、盐碱地改造等高新技术项目上进行了合作。10月份举办的东营经济贸易洽谈会期间,高学明先生邀请了部分在日留学人员参加洽谈会,考察了市和油田的有关企业、项目。二是充分发挥新移民的作用。我们为本市籍在经济上有一定实力、社会上崭露头角的新移民、留学生建立了专门档案库。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互通信息,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留美学生田茂欣博士深受东营良好投资环境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吸引,在广饶县大王镇组建永泰集团生物科技园一泽塔•琼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一期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生产泽塔•琼斯系列高档仿生化妆品,设计年产量360吨,可望实现年产值1亿元人民币。再如,我市澳籍华人逯高清博士现为昆士兰大学教授,已成为国际知名环保专家,被聘为澳大利亚总理内阁技术顾问。他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合作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材料项目进展顺利。

五、加强机关建设。

(一)召开市第三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2003年1月160、17日,东营市第三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东营宾馆召开, 全市122名归侨侨眷代表、侨联工作者参加会议,省侨联副主席陈文兵到会祝贺。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许明友代表市侨联二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努力开创侨联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东营市侨联三届委员会,委员会由19名委员组成,许明友当选为主席,康仁华、梁镜明、李云章、蔡民杰当选为副主席。

(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健全了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社会治安综治理制度、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机关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进一步促进了部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三次全会和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活动,狠抓源头反腐败治理工作。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全年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道德教育宣传月”、“改陋习、树新风”和“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迎接建市20周年”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信用东营”建设,加强部门软环境建设。在干部职工和归侨侨眷中开展了经常性信用道德、信用知识教育,大力推进信用知识普及工作。完善了《市侨联招商引资服务承诺》、《市侨联落实服务承诺具体措施》、《市侨联软环境建设具体标准》等责任制度,使部门软环境建设有章可循。部门信用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双创”工作,按照市“双创”办要求及时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全年无涉侨上访事件、责任事故和各类治安案件发生,为维护全市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有关规定。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本单位无早婚早育超生等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