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节 水系演变

第一节水系演变

河口区原属沾化、利津两县所辖乡镇组成。1984年,东营市批准成立河口区之后,形成了新的行政区划。就水系而言,变化基本不大。胜利油田在此开发建设后,自行兴建了许多供水工程和排水工程。由于和地方在水系利用上基本相同,所以其大量的供排水系多建成于河口区的东部地域。1992年,孤岛镇、仙河镇相继成立,地方用水亦借于此。河口区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地方、油田工农业用水矛盾日趋加剧,所以地方政府20多年来致力于对现有水系的加大改造。到2000年之后,引水骨干工程得到了高标准的治理改造,并重新规划了东部引水工程体系,以使全区东西两部的水资源趋于平衡。

河口区成立之前,其生产生活用水全由利津引黄闸引出,东部的六合乡由王庄七干供水,西部的义和镇、太平乡、新户乡、四扣乡(河口街道),由王庄总干供水。20年间这一水系发生了三次演变。

第一次演变时间1985 - 1989年。王庄灌区两次恢复与利用。即建区前王庄灌区在河口境内的建设利用。建区后的1989年虎滩干渠打通进入河口区的供水工程仍为王庄灌区原来工程设施利用。

1968年恢复引黄灌溉后,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兴建了王庄引黄灌区,其控制范围包括沾化县的东部地区。即现在的河口区义和镇、太平乡、新户乡、河口街道(原四扣乡)。1969年,在利津县境内的王庄兴建引黄闸,灌区就此而得名。灌区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此年10月份开始引水,在河口地域控制灌溉面积6666.7公顷。该干渠于沾化县利国乡的新立村东南人沾化境内经马营六村东下河乡流口村西人河口境内的义和镇西、太平乡东至龙泉村。河口境内长15.4公里。1983年9月至1984年8月,其引水由利津县代管,1985年,为解决义和、太平、新户三个乡镇用水难的问题,拟仍利用河口境内的王庄总干,开辟新水系,兴建河王渠。该渠起源于胜利油田已建成的西河口灌区,此处自黄河下游建成泵船式扬水站,提水能力为30立米/秒,进入六合乡以北的孤河水库(库容3000万立米)后仍向西穿过草桥沟主干流再向西人西干流永辛河,于原四扣乡民生村东南角建一提水泵站(泵船式),再向西7.5公里过沾利河与王庄总干相接,直达新户乡境内胜利油田兴建的大王庄水库,提水流量为10立米/秒,控制面积为5000余公顷。年实际灌溉面积在1300公顷左右,仅相当于灌区内农田用水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村民生活用水基本无保障。1989年7月12日,河口区政府与利津县反复协商,区水利局写出专题报告,开挖虎滩干渠,为河口区补充水源。该渠顺利津县的盐虎路东侧人河口境内,是利津县虎滩乡的一条引水主干渠。开通后与河口区境内原王庄灌区的二条引水干渠相接。10月26日,该工程开工兴建至义和镇的五一村生产桥。顺沾利河东岸与河王渠的沾利河渡槽相交,分别为王庄总干、义和水库输水渠、河王渠供水。全长6公里,境内形成了河口区西部的一条主要引水体系。由于虎滩干渠的原设计流量小(5立米/秒),第二年春明显看出供水不足。工程建设的盲目性,仍使河口区的严重缺水局面无法改变。1990年春,河口区旱情十分严重,全区灌溉面积1500公顷,5个乡镇驻地147个村吃水困难,出现了建区之后的第二次“水荒”。

第二次演变时间1990年- 1991年。南北水源的构成与“两河贯通”。

1985年建成河王渠之后,河口农业地域以滨孤路为界,南部的农业用水条件还是较好的。而北部地域特别是太平、新户两乡,差距较大。1987年河口区政府规划开挖了北水源,自草桥沟下游拦河闸之上引水向西至沾利河附近的一千二村建一提水泵站,提水过沾利河渡槽,顺采油六队柏油路南侧向西与原王庄总干相接。但直到1990年该引水工程因草桥沟水源供给不足和水源难以保障而不能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河口区政府在水利部门的参谋下,确定实施“两河贯通”。放弃北水源自沾利河东草桥沟段(称东段)。利用沾利河承接上游黄河水的特点,由北水源西段与马新河穿为一体。自王庄总干向北穿过采六路人新户乡境内的九支排,再向西北人马新河。此间,新户乡用水条件有好转。

第三次演变时间1991 - 2003年。打通王庄二干,实现“三河贯通”,开通王庄三干、王庄二干、一分干衬砌节水改造。

1990年秋,东营市政府借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之际,在河口区恢复王庄灌区。方案是在利津境内扩大王庄二干引水量,由原来的10立米/秒扩大到20立米/秒,由王庄引黄闸直接为河口区送水。途经利津县的盐窝镇、虎滩乡的新华村人河口境内4.8公里处的福祥泵站。河口境内以福祥泵站为输水枢纽,分3条干渠供水,设计灌溉面积2.0万公顷。在利津境内形成引水主干渠之后,为河口区西部农业乡镇供水,用水困难得到了极大缓解。一分干渠自福祥泵站经义和镇西部把水送往太平、新户乡,二分干自福祥泵站顺沾利河东岸,流经义和镇的东部,四扣乡的西部与北水源相接,为新户乡东北部送水,全长13公里,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三分干由福祥泵站向东利用原来的河王渠西段至民生泵站,保证四扣乡的南部和义和镇夹王洼一带用水,形成了地方独立的骨干引水体系。这是河口区水系变化最大的一次。1999年冬,在六合乡境内自利津境内打通了王庄三干,使六合乡和胜利油田的孤河水库有了独立的引水体系,全区引黄灌溉的工程框架全部搭起。这两大水系一直沿用至2000年。是年8月,打通北水源东段,使草桥沟与沾利河贯通,实现与马新河“三河贯通”。长8.5公里,新建空涵1座,完成土方10万立方米,投资16万元。使太平、新户两乡水源再次得到调节补充。期间,黄河水资源的不足,上下游用水关系的相互制约,工程标准低,均导致了河口区境内水资源的浪费。1999年- 2003年,对该灌区实施以节水技术为措施的大规模改造。尽管在水系的布局上没有改变,但在水的利用上和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上,均使这一水系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变化(见第四章第四节:引水工程清淤治理)。

水系评价 1985 - 1988年建成的河王渠和北水源,形成了东水西行的基本格局。利用不到两年,该水系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根本的原因是尽管两条引水工程的规模已控制了河口区的整个东部地带,但引水却是来自一个源头,即西河口泵船扬水站。经河王渠东段人草桥沟进行闸前蓄水,河王渠西段自草桥西干流人永辛河的民生泵站提水。北水源的引水点也设计在草桥主干流的拦河闸上游1.5公里处。暴露出的第一个弊端是南北两条水系同时引水,南北供水难以兼顾。到1989年,西河口供水急剧减少,地方用水难以保证。此年,河口区有效灌溉面积仅2000公顷。暴露的第二个弊端是草桥沟上游来水少,同时上游灌溉后的淋水,稻田排出的尾水长时间存于河道,加之闸前水位低,海水潮汐顶托,只有主汛期河道才能开闸,通过雨季排涝冲刷河道。因此,农田灌溉期间这一河道的水质很差。据1998年春在闸前观察,1.5米以下河道水位的矿化度为5%,浇芦苇免强能用,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已不能利用。此年利用北水源将义和水库蓄水徒劳之后再没用过该水库。暴露出的第三个弊端是引水灌溉“逆水行舟”。河口区的地形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历来是排灌行水自南向北,自西向东,而该水系是东水西行。大型骨干引排工程采用此行水方式,仅改变河底高度就是一个难题,且需付出巨大的投入。终因资金所限欲速不达。因此,黄河没有充沛的水量是无法调入西部地带的。这期间,河口区西部地带作为农业主产区,农村经济的密集区,用水成为一大难题。同时,这一水系也面临废弃。建区后自利津人六合乡的王庄七干,此时亦不能引水。河王渠东段,除保证孤河水库蓄水以外,尚能为六合乡的东北片提供水源。草桥沟进入河口区上游部分水尚能为六合乡的西南片提供水源。1999年冬打通了王庄三干,年引水3000万立米左右,使六合乡的东南片用水有了保障。仙河、孤岛两镇靠东部油田水系引水,无独立水系。2004年,河口区实施东部引水工程,使油田、济军生产基地、仙河、孤岛镇的引水条件大为提高,全区水资源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