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节 水文特征

气象特征河口区属北温带湿润性大陆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据多年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13.6度,一月份最冷,平均零下4度;七月份最热,平均38.6度。年平均降水471.2mm,最多年份1037.55毫米,最少年份213.5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1858.4万立方米,年最大蒸发量发生在1982年,为202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为2812.6小时,日照率为62.8%,年辐射量128.3千卡/平方厘米,季风盛行而变化明显。一月以北风为主,时有南风和东南风;七月份为夏季风的极盛期;十一月份为冬季风全盛期,年内风速为6级以上或瞬间8级(17米/秒),大风日4月最多,8月最少,但遇海潮时大风可达8至11级,极易造成灾害。风向以东北风为主,西南风次之,西北风再次之。

自然降水河口区属于东部沿海季风环流区域。夏季,西太平洋低纬带湿气团北移,陆续控制该区,带来大量水汽,冷暖气团经常在黄河下游交织,故降水机会较多。同时夏季受台风影响,台风登陆消失后剩余的云系和水汽也是该地区形成降水的来源。冬季处在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下,低空北风盛行,高冷干燥、雨雪稀少,冬季雨雪主要由孟加拉湾及印度洋低纬高空输水的水汽所形成。

河口区雨季的起止与冬、夏季风交汇形成的峰面进退一致。1990-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578毫米,2001-2003年平均降雨435.6毫米。由于每年夏季风势的强弱差异很大,故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降水量1037.55毫米(1990年),最小降水量213.35毫米(2002年)。

由于降水量不均匀,致使境内时常出现春旱。春季降水量仅能满足小麦需水量的1/3,春播作物需水量的1/2。夏季降水量时间集中,多在7、8月份,常有雨涝出现。秋季降水多在早秋,由旱变涝,晚秋则多旱。秋季降水稀少,严重影响第二年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境内由于秋、冬、春降水量偏少,常常形成大旱。自1986年以来,河口境内大早年景占80%,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出现过四次,分别是1992年、1997年、1999年、2002年。

降水量时点变化规律河口区属北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旱多于涝,冬寒少雪。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其特点:一是降水量地域分布不均;二是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境内年降水量丰、枯交替出现,年际变化大。根据1966 - 2003年37年降水系列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471.2毫米,其中最大年降水量1037.5毫米(1990年)为均值的2.23倍;最小年降水量213.5毫米(2002年),仅为均值的45.9%。最大值为最小值的4.86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一定的周期性,1966-2003年以来有两个丰水期,即1968-1972年、1990-1994年。有两个平水期,即1977-1979年;1995-1998年。有两个枯水期,即:1986-1989年、1980-1983年。三是降水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据对全区1966-2003年平均月降水量统计分析,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2.4 %、73.9%、15.3%、3.4%。可见:全区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特别是7、8月份,易产生洪涝灾害,而其他季节,特别是冬、春季则降水稀少,季节性干旱时常发生,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二是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大小直接受降雨强度、降水量、土壤岩性及含水量、地下水位、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影响,对1966-2003年实测降雨径流资料进行还原计算,本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11858.4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57.1毫米。

蒸发自建区后的1986年,河口地区降雨量趋于偏小,到1997年多为干旱年份,由于地面植被的影响蒸发量急剧上升。据1999-2003年有关资料统计,年蒸发量平均1808.8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为465.3毫米,年蒸发降水比值为3.89。蒸发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份蒸发量2021.0毫米,最小蒸发年份的2001年为1848.3毫米。

蒸发量年内分配亦不均匀,河口区蒸发高峰期在每年的5-7月份,蒸发量平均724.9毫米,期间水量仅有145.2毫米。蒸发量占降雨量的4.1倍。极易造成初夏干旱。8-9月份,平均降雨量为335.6毫米,蒸发量平均405.8毫米,雨量大而集中,往往会出现短暂的涝灾,10-12月份,平均降雨量为54毫米,蒸发量为160.5毫米。靠冬灌弥补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