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六节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植被的形成、发展和演替与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并互为影响。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引起植物群丛的组成、结构的改变。同样,植物群落的演变也影响并反映土壤环境因素的变化。滨海盐生植被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根据植被的分布,一般能判断土壤盐化程度的高低。在土壤含盐量1 -1.5%重盐土和滩涂内侧,只有盐生植物黄须菜和柽柳群丛。当土壤盐分被淋溶下降至1qo以下,黄须菜逐渐被耐盐的多年生马绊草取代,组成以马绊草为优势种的各种混生群落。当土壤进一步脱盐后,自然植被类型又逐渐过渡到芦苇—白茅等多年生杂草。

滨海滩地由于受海潮周期性淹没和浸渍的影响,土壤盐渍化程度根据海岸线以条带状向内陆递减。因此,植物群落也同样出现条带状分布的规律。如以月潮位线为基线,白海拔高程1.6米左右,距海岸线10公里左右地带定期受海潮冲刷,土壤含盐量很高,属光板地或半光板地,只在外围有黄须菜片状分布。再向里至地面高程2米地带,年海潮能影响的范围内属盐生植被,为黄须、柽柳重点分布区,形成黄须—柽柳群丛。至地面高程3米地区,除大海潮外不受海潮影响,由于微地形的变化,地下水垂直运动对土壤的积盐和脱盐有极大影响,出现几种不同的植物群丛。洼地由于蓄积雨水而形成沼泽地,盐生植被黄须菜、柽柳等不适应积水条件,于是芦苇被代替,由盐生草甸演变到湿生草甸。在积水线以下地形较高处,形成芦苇—马绊群丛。在个别土壤含盐量低、土质较疏松的缓坡地上,分布着芦苇—白茅群丛。

在地面高程3米以上地区,地下潜水位低,加上雨水的淋溶作用,土壤进一步脱盐,土壤通气条件变好,白茅、茵陈蒿得到适宜的生长条件,逐渐代替芦苇、马绊,形成真草甸的建群种,白茅—蒿类群丛和一年生禾本科草群丛。此类土壤结构较好,可大部被开垦为农田。但其中一部分农田开垦后,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地面覆盖减少,加速了潜水的蒸发,盐分在地表积聚,表土盐分增加。如果耕作粗放,不注意培肥,团粒结构破坏,肥力下降,几年十几年后易变为弃荒地。弃荒地上植被的演变,因原生植被类型、土壤质地及耕作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凡是在湿生草甸的弃荒地,因土壤湿润芦苇根茎深埋地下未受破坏,一、二年即可恢复到芦苇群丛。而在白茅草甸上的弃荒地,第一年生长猪毛菜、灰绿碱蓬等一年生植物,第二年多年生蒿类占优势,三年后白茅等根茎类草才逐渐恢复到正常结构。

植被不仅从土壤中吸收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它本身的有机残体又补充发展了土壤肥力。绿色植物可把土壤、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吸收起来,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制造有机物质,累积在土壤中,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因此,在同一类型不同植被条件下,其生物积累作用差异很大。覆盖度大的土壤生物积累作用较大,土地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水分由作物蒸腾取代地表蒸发,因而盐分较少被带到地表,减轻盐渍化的危害。在植被稀疏的荒碱地,生物积累作用减弱,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表层土壤直接暴露在阳光照射之下,高矿化度的地下水通过毛管水蒸发,盐分在地表积聚,加重表层的盐渍化程度。所以,境内荒碱地开垦成农田后,如不注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极易造成次生盐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