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掀由木把和铁板制成的锨头组成,锨头平刃为锨,平圆刃为锹。两种锨在官桥广泛适用于翮地、铲土、装卸等。当地农村至今还使用着一种木锨,由木把与木质锨头组成,主要用于扬场晒粮。镢由木把和铁制镰头组成,乡村铁匠均可打制,广泛适用于刨地、松土、开沟、点播等。另外还有镐,镐头窄而两端带刃,反正能用,多用于开荒和硬质土地的挖凿。铁筢由木把、筢头组成,筢头装有铁齿,农村铁、木匠能制,多用于平整菜园土地等。另有木把和成排的竹齿组成的木筢,多用于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粮食等。犁农村使用已有2000多年,清初使用的耕犁与今农用旧犁相仿,主要由犁铧、木托及抉把组成,乡村铁、木匠均能制造,主要用于畜力耕地。耙由长方形耙框装有铁耙齿制成,农村铁、木匠均能制造。清时当地广泛使用,主要适用于畜力平地、灭茬、保墒。耧俗称耩子,是播种小麦、谷子、大豆、高粱等的唯一农具。耩子有双腿、三腿之分,耩耧前有耩杆,驾以畜力,后有耩把,中间为种箱(耧斗),箱后有下种孔,孔中系有摆锤,种箱下接耩腿,腿下安有铁脚(耩铧子),播种时用畜力、人力牵拉,一人掌握并摇动耩把带动摆锤,种子从箱子后下种孔流出,沿耩腿落入铁脚所开沟中,耩腿后系有覆土器(棍棒)。农村专业木匠即能制作。2〇世纪6〇年代以前,使用的有大小之分,形状相同。小用于菜园间苗草,大軸用于大田草、灭连、保墒,叫“中耕”。挠钩俗称爪钩,挠钩有三齿、双齿之分,主要用于蔬菜等作物的划保墒,使用较为普遍。镰刀新中国成立前使用的镰刀与现在相同,由木质弯把与月牙形铁刀头铆接而成,刃口锋利,轻便灵活,携带方便,至今广泛用于作物收割。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官桥镰刀厂生产的镰刀曾享有较高声誉。碌碡由民间石匠用石料加工而成,呈圆柱形,一般长6〇至70厘米,直径为30至50厘米,圆周面有平面、棱齿面两种,两端有小孔,以装木框(装杆子或曰碌碡栝子)用以牵引,一般一头牲畜拉引一人牵赶,作圆周运转碾压。过去是多种作物的脱粒用具。辘轳在井两侧所立石柱或木架上,装有圆柱形辘轳头,上绕提绳,绳端系水斗,浇水时握木把摇转操作,主要用于浇灌菜园。木轮手推车全为木制,主要结构有车架、木轴、木耳及轮子,一人驾推,载重150至250公斤,主要用于交通和农业生产运输,分为平车架和凸车架,平车架俗称“小红车”。木轮大车构造特点为木轮、木轴、铁瓦、轴,上有车箱,前有辕杆,牲口牵引,驾车者可坐车辕杆上,可载750至1000公斤,适用于平坦大道运输。1970年后逐渐淘汰木轮,换成胶轮。扁担用坚韧的木材做成(一般是槐木、桑木),呈扁平状,长2至2.5米,两端悬物,一人中间挑担。另外还有抬担,中间悬物,两端二人相抬。轧花车上世纪50年代,本地农村普遍使用的棉花轧籽工具。木架上有上下两轴辊,轧花时手摇或脚踏,两轴辊转动,把棉絮拉过,棉籽挤出。后改为电动轧花机。洋花弓传统的棉花加工工具,弓长1米左右,一人操作,一手扶弓,一手执木锤敲打弓弦,用弦的震动弹花,今已无人使用。纺花车(纺线车)1949年前,纺花车为本地农民加工棉线的唯一工具,由木条轮、手转木把带动轴转动抽纱,今已不再使用。织布机手工织布机具,全用木制,用手投梭织布,几千年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本地农村广泛使用。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多穿机械所织细布,农村很少再穿人工所织粗布衣,后逐渐淘汰。石碾本地使用石碾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北辛文化时期)。传统的石碾有盘碾和槽碾两种。盘碾,下有圆平石碾盘,上有能转动的圆柱椎体石碾砣,人推或畜拉,碾砣在碾盘上滚转碾碎粮食;槽碾,石砣在槽碾里滚动下碾碎粮食。石磨由民间石匠用沙石料加工而成。有上下两圆盘,接合面有斜齿,上盘有孔下粮食。人推或畜拉,转动上盘,粮食被挤轧破碎后,从齿槽流出。石磨在本地使用有面磨、水磨与油磨之分,面磨加工面粉,水磨加工面糊,油磨加工麻油等。石臼俗称碓窝子。有碓窝、碓头构成,窝中放粮食用碓头将粮粒捣碎,今已无人使用。木榨1949年前,当地农村普遍使用其榨油,使用时将大豆或花生蒸炒后上槽,然后将楔形木块打入,挤压出油。20世纪80年代后很少使用。铁铡由木墩和铡刀两部分组成,是农村加工牛、骡、驴、马饲草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