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政区沿革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大部境域在沭河之左,马鬓山之阳;东连日照市,西傍临沂市河东区,南接江苏省赣榆县,北依莒县,西南与临沭县接壤,西北同沂南县毗邻;东西长55公里,南北长40公里,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989个自然村,98万人。

据《莒南县志》第64页载:“1940年3月,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莒南地域的大部属莒县抗日艮主政府,西南部仍属临沂县第五区。1940年5月,设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行署,在莒南地域代行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职权。同年9月,莒南行署撤销,改设莒南视导处。”

“1941年1月1日,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隶属于滨海区各县联合办事处。” (《莒南县志》第64页)此后,先后隶属于滨海区专员公署,滨海区专署第三行署,滨海区行署第三专署,滨海专员公署,鲁中南区第六专署。1949年7月隶属于滨海专署。1950年4月滨海专署撤销,莒南县划归沂水专署;1953年8月沂水专署撤销,莒南县划归临沂专署;1995年4月临沂地区撤销,设立临沂市,莒南县隶属临沂市至今。

建县以来,县内政区几经变革。建县之初,辖7个区,以驻地命名;路镇区、大店区、汀水区、洙边区、峧山区、壮岗区、坪上区;区以下设乡。1942年1月,撤销乡,实行小区制,时辖18个区,2个镇,以驻地命名:汀水、许口、宣文、沟头、良店、仕沟、陡山、扁山、埠南、洙边、峧山、柳沟、坪上、壮岗、辛店、筵宾、址坊、相邸18个区,十字路、大店2个镇。9月,汀水、许口两区划归莒临边县,莒中县的城子、涝坡两区划入莒南县。根据滨海地委和行署决定,将原小区合并为大区,时辖12个区。

1943年5月,薛庆、址坊两区划入日照县,时辖10个区。1945年春,壮岗、团林两区划入卢山县。10月,卢山县、莒临边县、沐水县撤销,壮岗、团林、许口、汀水、板泉、兴云、新建等7个区和日照县的薛庆、址坊两区均划归莒南县、时辖17个区:路镇、大店、沟头、洙边、筵宾、陡山、新建、兴云、板泉、团林、壮岗、许口、汀水、峧山、涝坡、址坊、薛庆区。1947年5月,调整为10个区,以驻地命名:路镇、涝坡、大店、汀水、岭泉、板泉、洙边、桑庄、坪上、壮岗区。下辖60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政区也频繁变动。1950年,辖10个区,以序号命名为:一区(路镇)、二区(涝坡)、三区(大店)、四区 (汀水)、五区(岭泉)、六区(板泉)、七区(洙边)、八区(桑庄)、九区(坪上)、十区(壮岗)。1952年,划为13个区:增加十一区(朱芦)、十二区(文疃)、十三区(相沟)。1956年3月,临沭县撤销,将青云区、夏庄区、蛟龙区、玉山区划入莒南县。时辖17个区1个镇(十字路镇),以区公所驻地命名。1958年1月,撤区改乡,撤销17个区1个镇,划为23个乡,以驻地命名:原17个区驻地改为乡驻地;增设筵宾、道口、相邸、团林、周庄、白旄6个乡;汀水、桑庄、三义区分别改为石莲子乡、坊前乡、相沟乡。是年8月,撤销乡建制,成立20处人民公社,以灯塔、英雄、跃进等时代嘉言命名;9月,成立莒南人民公社,原20处人民公社改为管理区,以驻地命名。10月,撤销莒南人民公社,将20处管理区划分为21个人民公社,以驻地命名为:石泉湖(路镇)、涝坡、大店、许口、岭泉、板泉、洙边、坊前、坪上、壮岗、大山(朱芦)、文疃、相沟、筵宾、团林、相邸、朱苍、夏庄、蛟龙、韩村、白旄公社(原道口、周庄乡撤销后未建公社)。1961年8月,临沐县恢复建制,将朱苍、夏庄、蛟龙、韩村、白旄5处公社划回,全县辖16处人民公社;公社以下设管理区。从此,莒南县境域稳定。1962年,公社改称区,以驻地命名,只石泉湖公社改为路镇区,其他驻地名称未变。1971年,又将区改称公社。1981年,许口公社更名为石莲子公社,路镇公社改为十字路镇。公社和镇以下仍设管理区,全县共设128个管理区。1984年4月,撤销16处人民公社,设十字路、大店、坪上、板泉4个镇,涝坡、石莲子、岭泉、洙边、坊前、壮岗、朱芦、文疃

、相沟、相邸、筵宾、团林、小官庄、狮子口(今陡山)、道口、柳沟、厉家寨、扁山、刘家庄、官坊、演马21个乡;乡(镇)以下撤销管理区。1985年5月,文疃

、壮岗撤乡设镇。1994年12月,洙边、朱芦、扁山(北园镇)、王家沟(汀水镇)、相邸、坊前撤乡设镇。1996年,团林、石莲子、岭泉、筵宾撤乡设镇。至此,全县共设16镇,9乡。

教育沿革

莒南县原是莒州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莒州志》载:“莒古有庙堂、书院、社学、乡学和义学”等为儒士名家讲学的地方。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封建教育、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几个历史阶段。其沿革情况,分清末至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前、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七个时期加以简述。

清末至辛亥革命(1911年),莒南境内多有乡村私塾,培养效忠封建王朝的官吏和俯首听命的顺民。

自清末提出废科举、兴学堂,而后至民国建立、抗日战争爆发,县内十字路、大店、坪上、汀水、板泉等大村镇相继建立新式学校,乡村私塾也改为学堂(校)。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培养效忠王室”的新式官吏,到按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要求,重视三民主义教育和人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到蒋介石政府“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法西斯主义教育。

1941年1月,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把提高根据地人民的民族觉悟和文化素养放在首要位置上,在日本侵略军(简称日军)对莒南县实行频繁“扫荡”和经济封锁的艰苦条件下坚持办学。到1943年,全县有抗日完小、初小277所,抗属小学1所,在校学生9745人;儿童团班230个,妇女识字班290个,青年班142个,进入各类学校学习的人数达10万以上。全县70%以上的少年儿童和青壮年参加冬学学习。

这一时期,滨海行署在莒南境内先后创办滨海中学和滨海建国学院等。

1943年秋,省和行署派工作组来莒南县进行教育改革实验。洙边区青年教师张建华创办“庄户学”,很好地解决了学校教育长期以来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弊病,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与表彰。“庄户学”经验在全省各解放区推广,对发展根据地教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到1945年,全县“庄户学”发展到177处,学生达7745人。普通教育改革带动了社会教育发展,当时莒南县青壮年学员也加入“庄户学”行列,全县形成空前的学习热潮。由于推广“庄户学”经验中采取了“一刀裁”的做法,使一些本来办学条件不错的学校,也搬掉课桌凳,师生背起粪筐,到村外树底下上课,搞了形式主义。

1944年5月,莒南县县学(莒南党校前身)成立。1946年,莒南县办起青年农民文化补习学校(简称“青校”)。同年,华东军区在莒南境内创办华东军事政治大学。1947年春,全县各区区学相继开学。

从1946年秋到1947年上半年,莒南县实行土地改革,并推行变工互助组,经济形势好转,各种群众团体进一步健全。这一时期文化教育空前发展,小学、夜校、冬学竞相开办,出现了庄庄有学校,处处读书声的生动局面。

1947年夏,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战事紧迫。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下,教员有的参军,有的“支前”,加上水涝自然灾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度中断。1948年1月,全县宣布教育停办。

1948年秋,鲁中南行署在莒南县坊前区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全县学校教育恢复。1949年春,莒南县县立师资学校(莒南师范前身)、莒南县机关业余学校成立。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县有小学209处,在校学生5307人。

新中国建立后,百业待兴,急需人才。“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从1950-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县内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髙广大人民的文化水平,在各类学校加强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51年莒南县青年农民文化补习学校重建。1952年小学教育大发展,学校处数和学生人数比1950年分别增加71%

和190%。同年,山东省莒南中学(今莒南第一中学)、莒南县速成师范学校建立。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村幼儿园创办。1955年,莒南县机关干部学校建立。1956年莒南县第二中学(坪上)、莒南县供销干部学校、莒南县初级函授师范学校相继建立。县文教科开始设立教学教研室,进行教学指导。从1952年起,成人教育以民校为阵地,大力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全县扫除文盲掀起高潮。同时,随着全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1955年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识字班”的经验得到中央肯定,毛泽东主席为此写下光辉按语。从此,高家柳沟记工识字班的经验在全县全国推广,莒南县以农民识字为中心的成人扫盲再一次形成高潮,全县参加学习的青壮年达80%以上。农民业余教育取得的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人民开始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0年中,县内的教育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1957年,莒南县已有中学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初级小学644所,师范学校1所,机关干部全日制文化补习学校1所,机关业余学校1所、供销干部学校1所、教师函授学校1所,其他各类学习班、组,繁不细述。是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培养目标,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课、体育课的教学,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1958年,全国工农业生产开始“大跃进”,受其影响,莒南县教育也搞“大跃进"。从夏至冬,在半年多一点时间里,莒南县先后建立大店、洙边、板泉、岭泉、许口、涝坡、文疃、壮岗、相沟、筵宾、坊前、大山、蛟龙、韩村、朱苍、道口16所公社中学。同时,农业中学,红专学校和业余大学也一哄而起。据年底统计, 全县中学19所,在校学生3677人;小学715所、半工半读班212个,在校学生共78936人;红专大学2所、农业中学(又称农民红专学校)355所,在校学生16305人。莒南县机关幼儿园(莒南县中心幼儿园前身)建立。各公社、大队还建起一批托儿所、托儿班、托儿组。由于“共产风”的影响,“人民公社吃饭不花钱”,大龄生涌进学校,使学校处数与入学人数成倍增长,大大超过了实际承受能力,违背教育发展规律。许多中小学和幼儿园(所)没有固定场所,难于坚持。同时,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进攻的斗争扩大化,一部分教师受到打击,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理解片面,师生参加政治运动多,劳动多,造成学校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

1959年,由“大跃进”带来的随便拉学生参加劳动、学校无秩序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此后,认真贯彻山东省烟台教育会议精神,强调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逐步明确学校以教学为主,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59年,相邸中学建立,大山中学并入坪上中学。1960年,道口中学并入岭泉中学。全县农业中学、红专大学纷纷下马,至年底农业中学仅留15处,学生千人左右。因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为减轻农民和学校负担,根据上级部署,全县下放超龄学生6447人。

1961年,临沭县恢复,夏庄、韩村、蛟龙、朱苍四处中学划回临沭县。

1962年,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过程中,先后撤销莒南师范、筵宾中学、坊前中学、相沟中学、相邸中学,撤销公办小学70多处、民办小学175处,下放教师297名。全县农业中学仅保留3处。是年,十字路第二小学建立(县第一实验小学前身)。县文教局贯彻落实省烟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以教学为主的思想开始明确,师生参加政治运动多、劳动多的现象得到纠正。

1963年,莒南县继续落实山东省烟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县文教局在认真总结“大跃进”以来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全县各类学校的布局、管理体制以及师资配备等进行了调整。是年,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县教育开始回升。

1964年,根据山东省第二教育厅的指示精神,发展半工(农)半读教育,建起半工(农)半读小学(简称耕读小学)920处,参加学习的小学生达57913人。同时,县文教局深入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先后在高家柳沟、北店、淇岔河、下河、王黄所、将军山前、莱沟等大队办起一批农业中学;到1965年底,全县农业中学又增至51处,在校学生达1793人。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莒南教育受到严重破坏,是重灾区之一。“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一片混乱,“打、砸、抢、抓、抄"事件不断发生,学校门窗桌凳、图书仪器、档案资料及其他教学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教育工作者欲教不能,欲罢不忍。部分教育干部和教师被游街示众、批斗不止。特别是1970年冬,莒南县曾发生骇人听闻的所谓 “国民党大案”,全县有数百名教育工作者受牵连,被迫害。

10年间,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批判“师道尊严"、“反逆流”、“反复辟”、“批林批孔”、“批儒评法”、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接连不断,无休无止,给莒南县一代青少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10年间,莒南教育事业也在各种风浪中艰难曲折的发展。1968年大山中学、相沟 中学、筵宾中学重建,高家柳沟中学建立。

1970年,厉家寨中学、团林中学建立,相邸中学、筵宾中学重建。1971年,坊前中学重建,路镇四小(实验二小前身)建立。1972年起,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县教育组通过组织全县性的公开教学和经验交流,召开先进代表会议,树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学校典型和“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做好本职工作的教师典型,对师生正确引导,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全县的教学秩序。1972年,相沟中学重建。1975年路镇中学建立。1976年莒南县“五.七”大学(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前身)开学。期间,全县民办中学、农村小学和幼儿园在数量上一度增长很快。由于师资、设备等教学条件不具备,再加上“读书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等谬论作祟,教育质量严重下降。期间,全县中、小学兴办了一些小工厂、小农场,对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师生劳动观念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农村扫盲、农民技术教育都有发展。1975年,经省和地区验收,莒南县成为扫除青少年文盲县。

1976年10月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深入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莒南县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1977年,莒南县教育战线清查与江青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1978年,批判“两个估计"和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拨乱反正,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指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纠正平反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六中全会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这一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1979年始,全县对中小学校舍进行改造,对学生课桌凳及其他教学设施予以配套建设。同时,在首先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基础上,对全县中等教育结构和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1978年3月,高家柳沟中学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十字路中学(莒南一中)定为临沂地区重点中学。1981年,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莒南分校建立。:1982年,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建立,原相邸中学改为莒南县第一农业技术中学1983年,原涝坡中学改为莒南县第二农业技术中学,原相沟中学改为莒南县林业技术中学。期间,全县高级中学调整为7所,多数公社驻地中学改为初级中学,撤并了一批联中和农村小学,全县学点布局日趋合理。莒南县人民政府成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农民教育委员会,公社、村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使扫盲工作层层有人抓。1982年,经省验收全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各类学校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984年,莒南县撤销16处人民公社,设立4镇、21乡。为加快经济发展,莒南县自学考试办公室正式建立。1985年,根据鲁政发120号文件规定,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局面。是年,莒南县城关一中建立,莒南县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朱芦、坪上、相沟、团林、岭泉、石莲子、筵宾7乡(镇)机关办起幼儿园。1986年,莒南县职工教育中心、莒南县城关二中、莒南县第四职业中学建立。是年,全县完成中小学校舍“三改造、六配套"任务。县委、县政府下达《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详见《大事记》)。

1987年莒南县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县、乡(镇)、村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新体制。学习平度经验,坚持 “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方针,全县掀起兴建乡(镇)中心初中的热潮。是年,县管高中始按序号排列(详见《中学教育》章)。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将两处农技中学和林技中学统一改为莒南县第一、二、三职业中学。1988年,根据上级文件,为3011名教师评定了职称,兑现了职务工资。是年,国家教委授予莒南县 “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称号。1989年,莒南县25个乡(镇)基本完成乡(镇)中心初中的建设任务,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是年,第一、第四职业中学合并,仍称莒南县第一职业中学;莒南县卫生学校始挂莒南县第四职业中学校牌。是年统计,全县有幼儿园(所)450所,入园幼儿24820人;小学786处,在校学生84659人;初级中学126处,在校学生43356人;高级中学7处,在校学生4853人;职业中学4处,在校学生904人;成人中专1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7处,村办农民技术学校630处。

自90年代始,莒南县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积极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谱写“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新篇章。莒南县教育委员会(教育局)在教育管理上,逐步向“四教”(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

1990年,莒南县贯彻地区教委“学校管理年”的决定,重点抓“三化”(净化、绿化、美化)、“四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的建设和教学常规的落实。是年,莒南县妇联将全县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移交县教育局。

1991年,莒南县政府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县内发展技术教育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同时,下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意见》和《实施义务教育的若干规定》,促进全县义务教育的开展。是年,莒南县老年大学成立。

1992年莒南县教育系统实行“三制”(校长聘任制、教师定编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改革,全县撤销联中57处,小学364处,缩减教学班1604个,精减民办教师1215人, 启动了教育内部活力。是年,撤销第三职业中学,改作第一职业中学的实验基地。莒南县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建立。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莒南县教育工作的重心由外部管理向内部管理转移。县委、县政府为贯彻《纲要》,作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是年,莒南县聋校、临沂市建筑职工中专莒南分校建立。莒南教育局荣获“山东省农村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年,县内城镇校舍改造完成,总投资1675万元。全县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十字路、坪上、朱芦、厉家寨、涝坡、坊前、汀水、刘庄、岭泉、道口、陡山、相邸、石莲子、演马、相沟等15个乡镇在义务教育工作中受到地区表彰。

1994年1月,莒南县教育局改称莒南县教育委员会(简称县教委)。是年,撤销全县所有联中,扩大中心初中,提高规模效益。县教委组织全县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法》,并下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是年,临沂电视大学莒南分校建立。年底,经山东省教育委员会验收,莒南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壮年的年龄界限和扫盲比例与前不同)。1995年1月,莒南县由省政府授予“两基达标县”铜牌一面。

1995年,县委、县政府发出《莒南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的实施意见》。同时,全面落实“三法一纲”(《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了提高办学效益,县委、县政府决定:撤销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将其职能移交给成人中专学校;撤销设在农村、办学条件差的4处高中和第二职业中学,扩大一中、二中和新三中(原莒南七中)、县职业中专的办学规模。是年,县教委下达《“三法”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爱岗位、比贡献”活动。

1996年,莒南县积极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出巩固“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落实“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争创“两高”(高标准,高质量〉的总体活动目标。是年,莒南县教委荣获 “临沂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年,莒南县职业教育领导小组成立。莒南县第三实验小学、市劳动局技工学校莒南分校建立。

1997年,莒南县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县教委下发《关于加强师德教育,开展师德建设年系列活动的实施意见》,成立师德建设系列活动领导小组。莒南县政府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意见》。县委、县政府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1997年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是年,莒南县实验中学举行奠基仪式,正式投入建设。全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和差校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设施向高标准(教学楼)发展,全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1996年高考本科进线突破300大关,1997年本科进线突破400大关,连年攀高;初中数、理、化、外四科知识竞赛连续三年获全市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市中小学音乐舞蹈技能比赛,有7人获一等奖,填补了莒南县此项市级比赛项目的空白。莒南县教育已由过去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

是年,幼儿教育:有幼儿园644处,入园幼儿62459人,幼儿教师1097人。

普通教育:有高级中学3处,在校学生8263人;有初级中学33处,在校学生49828人;有小学493处,在校学生130316人。

职业教育:有职业中专1处,临沂市职业中专莒南分校2处,莒南卫生学校1处。

成人教育:有成人中专1处,临沂市各类成人学校莒南分校3处,教师迸修学校1处,莒南党校1处,莒南老年大学1处,职工培训中心1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25处,村级农艮文化技术学校912处。

特殊教育:有莒南聋校一处;民族教育: 有回民小学1处。

全县呈现出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教统筹,齐头并进,特殊教育道路拓宽,各种教育网络遍布,协调发展,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