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

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为临沂市辖县c地处北纬34°40‘〜35°06',东经118°26,~118°51。北依莒南,西靠临沂市河东区,西南与郯城县毗邻,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东与江苏省赣榆县交界。县域东西最大跨径32.9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5.2公里,面积1038.1平方公里。县辖临沭、青云、南古、蛟龙、曹庄、石门、大兴、郑山、白旄、玉山、店头11个镇和朱仓乡。2007年县辖40个居委会,260个村委会,536个自然村。全县人口63.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0人。临沭县是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在此繁衍生息,作物艺种。“羿射十日”故事中的后羿,“鲧禹治水”中的鲧禹父子曾在临沭一带生活。郑山镇北沟头古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凿、石斧和白陶瓷、灰陶鼎和高柄镂孔蛋壳黑陶杯等,都是远古人类在此活动的实物见证。周代临沭地方即建有鄟、祝等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境内既有孔子为鲁司寇时的齐、鲁夹谷会盟之地,又有孙膑、庞涓斗智的齐魏马陵之战的战场遗址。秦代,县域分治于莒、郯。汉初,置利城县,治所在今临沐境内利城村;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分东海郡置利城郡,郡治在今境内利城。唐代武德四年,析置临沂县为兰山、临沭、昌乐三县。“临沭”作为县级政区名称即始于此。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临沭县撤销,并入临沂县。此后1300余年,临沭无独立县建制。直到公元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进支队和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在此开辟抗日民主政权,创建了临沭县,1956年3月临沐县建制撤销,1961年8月恢复至今。

(二)

县境地处鲁东丘陵区南部,大部属五莲山低山丘陵,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境内有大小山头44座,大都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县城北3公里的苍山,主峰海拔394.7米,为全县制高点。沭河下游,海拔22米,为县内最低处;县内有河流21条,除镇武河外,皆系淮河水系,总流域面积862.23平方公里,沭河为最大过境河流,长69公里,自北而南流贯全境,流域面积452平方公里,为诸河之主脉。县境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气侯,寒暑交换,四季分明。丘陵、山地盛产花生、地瓜,并是林、果、茶、烟的主要产区;沭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得水之利,是小麦、玉米、蔬菜生产基地。

临沭是山东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115师师部曾长期驻于临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黎玉、萧华、谷牧等,在临沭指挥了山东和滨海地区的革命斗争,领导临沭乃至全省军民创建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敌后抗战等一系列革命斗争和运动。临沭大地印满了红色足迹。临沭一度成为山东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后方基地,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战争年代,临沭也涌现出了抗日民族英雄张作洪、爆破大王马邦才、全国女民兵英雄侍振玉、爱军英烈陈大娘(陈元君)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和英模群体。使临沭成为山东的 “中心县、模范县”。临沭可谓是革命的摇篮,是英雄辈出的奉献之地。

(三)

交通事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设施,是保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柱。“交通举,百业兴“。勤劳奉献的临沐人民,为发展临沭交通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新中国建立初期,临沭没有等级公路。板界路(板泉至界沟)、临青路(临沂至青口)两条交通干线,路面只有三、四米宽,全系砂土路面,高低不平、弯多坡陡、晴通雨阻,仅可供双轮畜力车通行。其余均为乡间小路。肩挑、牲驮、独轮推车则是那时的主要运输形式。1957年临沭方通客车,且只能绕道板泉至临沂。面对十分落后的交通状况,中共临沭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于上世纪50年代之后,制订了相应的公路发展规划,利用“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等方式,组织全县人民对境内主要道路进行了整修、拓宽、取直、降坡、架桥,铺筑砂石路面和路面硬化,并大力进行了乡村道路建设。到80年代初,建成干线公路68.8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0.26公里;新修县乡公路16条,199.6公里。在干线公路上共建桥梁19座,长1541.6米;县乡公路建桥39座,长2441.3米;在修建乡村道路的同时,在主要沟、河、渠、湖修建各类生产桥1057座,长5286米。1968年沭河华山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临沭境内沭河之上无桥梁的历史。但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临沭道路整体布局差,有许多断头路、卡脖路。较宽河流上多为漫水桥,交通设施仍旧落后。1984年机构改革后,仍有3个乡、42%的行政村不通公路。临沭的公路建设热潮是从改革开放不斷深入发展的1985年开始的。1987年临沭县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扶贫县之一,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对老少边穷地区重点扶持的有利机遇,实施优先发展交通的战略,把加快交通发展作为振兴临沭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措施来抓,并以国家的扶贫资金作为引子,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打公路建设的人民战争,重点解决“通”的问题。“七五”期间,新建、改建道路176.8公里,新建大中型桥梁11座,总长度788.5米,等级公路里程达到311.9公里。全县20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公路,75%的行政村通路、通车。断头路、卡脖路等瓶颈状况得到了基本解决。临沭的公路连了起来,通了起来。

进入90年代,临沭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随着经济迅速增长,低等级公路与经济的发展仍不协调,提高公路等级水平和通行质量成为临沭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1991年,县政府提出了“八五”期间乡乡通油路的奋斗目标。相继颁发和制订了《关于加快公路建设的决定》和《临沭县公路建设五年计划、十年规划》。全县再次掀起了公路上等级、上水平的修路架桥高潮。五年间,临沭人民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103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修建了南古沭河特大桥、庙子头大桥和9座中桥、小桥涵467座;硬化国道、省道68.8公里、县乡公路11条、181公里;新修县乡公路61公里,改造乡村道路627公里:1995年底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公路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改变了临沭昔日交通欠发达的面貌。

进入“九五”以后,交通设施由重建设向“建、改、养”并举转移,进一步完善路网质量,坚持“建养并重”的方针,在积极推进路面硬化工程的同时,加强公路的绿化、美化、标准化建设。至2000年底,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路面硬化率达95%以上,部分有条件的乡村道路已开始路面硬化。次高级路面里程达到269.2公里。路网质量和公路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跨入21世纪,继续坚持以硬化路面为主,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公路等级水平;全面改造老油路;完善干线公路GEM工程和文明样板路建设;实现村村通硬化道路,公路通达深度达到100%。2000—2003年投1.4亿元,对327国道、225省道进行改线、改建和路面硬化工程,竣工后,两条干线公路成为设施完善,标注齐全,GEM达标,畅、安、舒、美的省级文明样板路。连续投资4095万元,对超期使用的182.17公里县乡公路老油路进行改造,临沭成为全临沂市第一个完成老油路改造任务的县。同期投资744.19万元,对烈大、石南公路进行路面硬化,至此县级公路全部实现路面硬化。公路等级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2002年底,国家做出了启动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省政府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油路的目标。临沭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成立了由县长为总指挥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指挥部,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研究制订了有关工程建设政策、措施,把村村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工作意见》和《临沭县农村公路实施方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干部群众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县交通局作为职能部门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3—2005年村村通路面硬化建设工程,共投入资金1.38亿元,完成了改造、硬化农村公路620.8公里。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267万平方米。213个行政村通了硬化路,占应通村数的82%。2006年又投资2016万元,新建“村村通”道路70公里,建桥9座;2007年继续投资2259万元,新修硬化农村道路81.6公里,新建中型桥梁13座。至此,全县536个自然村全部通上了硬化路,临沭的道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是年再度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苏鲁边境地区首条旅游专用公路,成为临沭历史上的破题之举,开篇之作。

至2007年底,全县共有等级公路1390.2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33.92公里,彻底解决了通乡路、通村路、通经济路的三路建设,畅通了县城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各村之间的道路即将开工建设的长深、枣嵐高速公路,纵穿县域,梅埠到临沭化肥基地专用铁路正在筹划之中,临沭单一的公路运输形式即将得到改变。临沭公路现已四通八达,放眼县外,西去临沂机场只有25公里,京沪高速公路30公里;南去陇海铁路40公里;北去兖石铁路30公里;东去连云港80公里,白搭埠机场45公里;去岚山港70公里,日黑港100公里,青岛港280公里;去省会济南310公里。

(四)

建国前,境内无专业运输,更无机动车运输。民间运输主要工具是扁担、筐、木轮手推车、木轮大牛车等,这些工具都以人力、畜力或人畜合力为动力。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但是,在解放战争中,临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组成浩浩荡荡的支前运输队伍。用这些古老落后的工具,把军需物资运往前线,为夺取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不断改进运输工具,大力发展运输业,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手推车、地排车实现胶轮轴承化,成为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拖拉机、汽车等机动车辆投入到公路运输中,并迅速发展,机械运输取代了人畜力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到1980年,全县社会机动车已发展到汽车176辆、拖拉机1314辆,年货运量为23.30万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交通部“有水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行车”的指令,我县运输市场全方位开放,呈现出了个体、集体、联合体、国营运输企业公平竞争的格局,各种运输车辆迅速增加。到2007年,全县营运拖拉机达到2210辆,货运汽车1643辆,单位和家庭轿车、面包车7638辆。在货运方面,不仅普通货运发展迅速,出现了集装箱运输,同时危险货物运输业迅速兴起,专业运输车达到107辆。全年货运量548万吨,货运周转量50416万吨;在客运方面,长途客运班线发展到20条,济南、青岛、南京当日往返,县内实现了村村通班车,年客运量63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5486万人公里。基本上实现了“货畅其流,人便于行”。

(五)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凸显了临沐的区位优势。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景象。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东茶、西菜、南桑、北柳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产业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是1990年1235元的3.7倍。工业经济增长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5亿元,是1990年34.5亿元的4.2倍。其中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68家,金沂蒙、金正大、常林、史丹利4家企业产销额均突破20亿元。化工、复合肥、机械、柳编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其中复合肥产业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分别被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命名为“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临沭复合肥产业基地”和“绿色肥料产业基地”。临沐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国外、县外企业纷纷来临沭落户,仅2007年,投产和在建外资项目就有218个,阳光陶瓷、金鼎益生元木糖醇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也纷至沓来。临沭的经济发展又步入又好又快的新时代。

建设富强、和谐、文明的新临沭,交通责无旁贷。临沭交通理当立足“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运载时代的重任,运载临沭人民的期盼,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撰稿:闫洪文公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