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历史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发展过程聊城是中国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是东夷族活动的地方,后被融入华夏部落。据考古证实:距今约6000年,在今境内阳谷、在平、东阿一带已有大汶口文化早期的人们居住,并能制造多种打制石器和简单的骨器、蚌器等;距今约5000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人们聚落在境内的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当时人们已能制造多种多样的陶器,且有彩绘。由发现的阳谷景阳冈和在平教场铺等文化城址表明:距今约4600〜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境内人口迅速增长,聚落剧增,出现了城群和中心城。景阳冈和教场铺两个文化城,面积均在40万平方米左右,无疑是当时的中心城,景阳冈文化城应是虞舜之都,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当时,人们已有较髙的城垣夯筑技术,已能制造精美的磨光黑陶、蛋壳陶和精致的骨器、蚌器、角器、石器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当时境内已出现了早期的文字。

夏商周时期,境域作为原夏舜活动的中心地区,又临近商都,具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从已出土的文物证实,当时人们用于农业生产和治水的工具有石镰、蚌镰、纺轮、骨凿、石铲等,用于日常生活的器具有精美的陶盆、陶罐、陶钵、陶壶以及角锥等。这说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已有一定水平,社会和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据《孟子》记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这不仅表明当时农业耕作是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也反映了境内先民的思想、生活情况。后来伊尹佐汤灭夏,建立商朝。商代,殷纣王之庶兄微子曾在聊城受封,古聊城有微子城。

春秋时期,在今鲁西平原上就曾有聊、摄两个城邑。战国时期,聊邑已成为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是诸侯争战之地。《左传》说:“聊、摄二城,齐之西鄙也。”此间,聊城出现了全国著名的兵家和髙土,也留下了国内军事史上许多典型战例。齐国阿(今阳谷)人孙膑,于齐威王十三年(公元前344),用围魏救赵、避实击虚法大败魏军于桂陵,又于齐威王十五年(公元前342)以

增兵减灶、诱敌深入法大败魏军于马陵,杀死庞涓,于是名扬天下。今境内仍存马陵道古战场遗址,其军事名著《孙膑兵法》流传国内外。

秦汉时期,封建王朝设郡置县,进行有效治理,国家统一,社会比较稳定,境内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当时,境内各县城已有相当规模,农业、手工业生产有了较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从出土的文物说明:铁器、铜器、铝器等已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和基本生活用品;工艺品制造水平较高,不仅能制造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陶器,而且能制造观赏价值较髙的多姿多彩的陶人物、陶动物等,特别是高唐固河汉墓中出土的陶楼最为杰出,代表了汉代山东陶工的最髙水平;由出土的邓庙汉画像石墓中精美的画像证明, 当时绘画、雕刻艺术已有相当髙的水平。从史料记载可知:当时,东阿已能生产质地细薄的丝织品,世称“东阿之縑”;人们已较为普遍地利用井水解决灌溉和生活用水问题。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出现了尹齐、周福、乙瑛、谢弼、贾琮、陈宫、张邈等一批名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境内战乱频繁,民众深受其害。三国时期,曹操曾率军多次到境内镇压黑山和黄巾农民起义军;同时,曹操与袁绍、孙权、刘备之间,为争权夺利,也多次在境内交战。两晋时期,汲桑、石勒在在平起义后,曾与苟晞在境内交战数次;同时,后燕之主慕容垂在称王为帝期间,为追击叛将吴深、平观和燕太子洗马温祥,曾多次向境内进军。南北朝时期,南朝宋著名武将檀道济与魏将安平公乙旃眷曾大战于鲁西。当局部统一后,社会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文化事业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曹植在《社颂序》中称其封地东阿县“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弟”,可见当时农业生产恢复后的盛况。这一时期,境内涌现出不少著名的政治家、兵家、文学家和医学家。

隋、唐、五代至宋元时期,聊城先后为博州和东昌路总管府治所,为今之鲁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诏发民工百余万,开境内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

大运河的开通带来交通、水利之便,促进了境内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大运河为南北交通动脉,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在此建有大码头和大型粮仓,有“沙丘古渡”之称。南北物资贸易畅通,文化、交通加强,促进了农业、手工业、运输业和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也是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教育文化事业的发达,造就了一批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始建于宋代的聊城铁塔,塔身全用生铁仿木构分层铸造,造型典雅,雕饰古朴,证明当时聊城冶金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明清时期,因得运河之利,聊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当时,境内沿河的聊城、临清、张秋、阿城、七级均为远近知名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尤其是聊城和临清,经济、文化一度空前繁荣,成为运河沿岸的名城。聊城时为东昌府治,并为平山卫、东昌卫指挥署驻地,既是鲁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山东的军事重地。临清时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曾先后为州和直隶州,并在此设临清镇、卫及钞关,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皇帝南巡驻跸临清时赋诗赞曰:“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都市的繁荣,商贸的昌盛,带动了各业的兴旺发达。纺织、印刷、航运、制笔、建筑、酿造、造纸、食品、服装等各业渐成规模;阿城阿胶、莘县草辫、临清哈达等产品远销国内外;聊城毛笔、临清贡砖、济美酱菜等闻名全国。素有植棉传统的农业进一步发展,岀现了棉市囤货如山、织机昼夜不息的鼎盛景象。文化事业繁荣,文学创作进入兴盛时期,创作了不少传世名作。戏剧舞台星罗棋布,戏剧剧种10余种,常演剧目160多个;山东快书、临清时调、聊城八角鼓等曲艺各具特色;木板年画、剪纸、纸扎、面塑、雕刻等在中国北方享有盛名。教育事业发达,书院、讲堂林立,私塾、义学遍布,造就了大批栋梁之才。明清时期,东昌府境内考中状元5人、进士290人。其间,鸿儒相卿连翩鹊起,名宦重臣代不乏人,出现了大批著名人物。这一时期,聊城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表现得特别突出。明代,曾爆发了震惊明廷的临清市民反抗税监马堂的斗争;清代,曾先后爆发了著名的王伦起义、宋景诗起义和以赵三多、朱红灯为首的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

中华民国时期,聊城仍是鲁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末民初,境内已有同盟会会员多人,并设立秘密情报社,宣传、组织民众进行革新。“五四”运动爆发后,聊城各界迅速掀起反帝爱国、抵制日货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境内即有共产党的活动。1926年,鲁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阳谷九都杨支部诞生。次

年,中共鲁西北第一个领导机关——中共鲁西县委在聊城建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爆发的阳谷坡里暴动和高唐谷官屯暴动,是共产党领导下山东省最早的两次著名暴动。“五四”运动前后,境内新兴产业有较快发展,设立了水文站和棉业试验场、讲习所,建立了石印局、造枪厂、电灯公司、农工银行等新企业,修建了东(昌)禹(城)公路,并建立了汽车公司和汽车站。教育事业也有所发展,中学、师范、职业学校数量增多,山东省立第二中学、第十一中学均设在境内,其中省立第二中学为民国时期全省最早建立的省立中学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破坏,境内农业、工业、商业均遭到极大破坏,民众生活极其困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聊城人民同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聊城全境解放,从此,翻开了聊城历史新的一页。

建置沿革今之聊城市辖域,在唐、虞及夏、商、周3代,为兖州之域。春秋时期,分属齐、卫、晋3国。战国时期,分属齐、赵、晋、卫4国。秦代,大部属东郡, 小部曾属邯郸郡。西汉时期,大部属东郡,小部分属巨鹿郡、魏郡、平原郡、河平郡。东汉时期,分属东郡、魏郡、阳平侯国、济北国、平原郡。三国时期,均为魏地, 分属平原郡、阳平郡、济北国、东郡、清河郡。晋代,分属平原国、冀州部阳平郡、司州部阳平郡、济北国、东平国、济北郡。南北朝时期,分属平原郡(今东昌府区故城王城为其治所)、魏郡、司州阳平郡、相州阳平郡、毛州阳平郡、济北郡、南清河郡、清河郡。隋代,分属博州 (今东昌府区故城王城为其治所)、魏州武阳郡、毛州武阳郡、贝州清河郡、济州济北郡、兖州济北郡、莘州。唐代,分属博州、博平郡、毛州、瀛州、贝州清河郡、莘州、魏州、济州济阳郡、郛州东平郡、淄青道东平郡、淄青道天平郡、冀州清河郡。宋代,分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河北东路大名府、京东西路东平府、大都督府、河北道博州。辽、金时期,分属山东西路东平郡博州、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山东西路东平府、山东西路博州博平郡、大名路大名府。元代,设东昌路总管府(今东昌府区城为其治所),境内东昌之名始见于此。是时,今聊城市辖域分属东昌路总管府、濮州、东平路、东平路总管府、东昌路、大名路、冠州、高唐州。明代,改东昌路为东昌府。是时,分属东昌府、兖州府东平州、东平府、济宁府东平州、兖州。清代,分属山东省东昌府、山东省兖州府、东平直隶州、兖州府东平州、泰安府、临清直隶州、高唐直隶州。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 废除府、州建制,东昌府改为济西道(今东昌府区城为其治所),隶属山东省。是时,今聊城市辖域均属山东

省济西道。1914年,改济西道为东临道,今辖域遂改属山东省东临道。1927年,废除道级建制,今聊城市辖各县、市、区域直属山东省。1936年,山东省下设行政区(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当年建立第一、二、三区,翌年建立第四、五、六、七区,今东昌府区、临清市分别为第六、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是时,今聊城市辖域分属第四、六区。1939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鲁西北行政委员会建立,今聊城市辖城均属之。1940年4月,鲁西行政主任公署建立。此时,今辖域大部属之,小部属冀南行署。1941年6月,鲁西行署并入冀鲁豫行署。此后,今辖域大部属冀鲁豫行署,小部属冀南行署。1949年8月20日,聊城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立,属平原省,今东昌府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冠县、莘县、阳谷、东阿、在平、高唐均属之,临清属河北省邯郸专署。1951年1月,聊城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聊城专区专员公署,辖域未变。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区改属山东省,辖域未变;临清改属山东德州专区,当年12月亦改属聊城专区。1967年,聊城专区改称聊城地区,辖域未变。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今聊城市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在平县、高唐县和聊城经济开发区。

历史特点:①名城古老。境内建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证明,早在4000年前,境内已出现成组的文化城,并建有中心城。特别是景阳冈龙山文化城,为全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其城建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聊邑已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为齐、燕争战之地。聊古庙是春秋至北魏时期聊城的故城,当时城建已具有相当规模。王城是北魏至后晋时期聊城县的治所,同时还曾先后为平原郡和博州的治所。巢陵城是后晋至北宋初期聊城县的治所,同时仍为博州治所。可见,从北魏至北宋初期,聊城始终为今之鲁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宋淳化三年(992),聊城县治由巢陵城迁至孝武渡西(即今址)。熙宁三年(1070),修筑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将土城改为砖城,整整一平方千米的砖城,建筑宏伟,布局严密,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水深面宽,时称“能陷不失的凤凰城”。明清之际,聊城为东昌府治,是沿京杭运河九大商埠之一,商贾云集,会馆林立,舟车辐犊,百业兴隆,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聊城古城墙虽被拆除,但至今墙基仍在,众多古迹保存完好,古城格局如故,古城风貌犹存。

②名人辈出。聊城历史上人才济济,代有传人。

其中,既有治国安邦的贤臣良相,又有驰骋疆场的名将兵家;既有经纶满腹的饱学之士,又有名扬华夏的书画大家;既有抗敌驱虏的民族英雄,又有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夏商时的伊尹,三国时的华歆,唐代的马周、刘祥道、路岩、张镐,北宋的王旦,金末的侯挚、高霖,明代的朱延禧,清代的傅以渐等,均官至相位。战国时的孙膑,三国的程昱、潘璋,西晋的华恒,南北朝的吕罗汉、傅永,唐代的程咬金,五代的王彦章,明代的侯钺、左良玉,清代的李成隆、马玉魁等,均为一代兵家。远古时黄帝史官仓颉,观鸟兽之迹而制字,被称为创造中国文字的始祖。战国时名士鲁仲连,曾因“射书救聊城”而为世人传颂。三国魏才子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为建安时的伟大文学家,其“七步诗”一首千古流传。魏晋著名学者、史学家华蟒,博闻多识,遍观秘籍,撰成传世之作《汉后书》。唐代哲学家吕才,天文、地理、历史、乐律无不精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无神论者和音乐家。宋代医学家成无己,首次完成“医学之祖”——《伤寒论》的注释,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明代诗人谢榛,以律、绝闻名诗坛,为“后七子”领袖;同代文学家于慎行,学贯百家,诗、文俱佳,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清代首科状元、康熙之师傅以渐,“道德文章为一时之冠”;同代状元邓钟岳,字甲群芳,被康熙皇帝御批“字压天下”;著名藏书家杨以增,因创建中国清代4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 而名扬华夏;“千古奇丐”武训,行乞兴学近40年,创办义学3处,光绪皇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 “义学正”名号。在近、现代,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振兴而慷慨献身者更是层岀不穷:赵以政、王寅生、姜占甲、金谷兰等一大批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范筑先、张自忠、金方昌、马本斋等抗日民族英雄,南征北战,浴血拼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岀了重要贡献。

③名胜荟萃。聊城现有名胜古迹4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雄居东昌府古城中央的光岳楼,冲汉凌霄,巍峨壮观,素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构筑精妙、富丽堂皇的山陕会馆,被称为古运河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赞为“琅环之府、群玉之山”的海源阁,藏书之宏富、珍贵“为海内之甲观”。建于宋代的铁塔,通体铁铸,伟岸挺拔,是中国现存屈指可数的铁铸佛塔。古老著名的临清运河钞关、造型独特的临清清真寺和清真东寺、古色古香的鳌头矶、雄伟壮观的舍利宝塔,均为明代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闻名海内外的武松打虎之地景阳冈,有10余处景点,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初建于北宋末年的阳谷狮子楼,宏丽轩昂,雕梁画栋,因传说武松在此斗杀恶霸西门庆而名扬天下。坐落于东阿鱼山西麓的曹植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周围建有多处景点,也成为著名的览胜景区。另外,还有楼阁连亘的阳谷海会寺、挺拔俏丽的髙唐梁村塔、规模宏大的李苦禅读书处大成殿、宏伟壮丽的临清大宁寺等古迹,这些无不反映了聊城文化底蕴的丰厚,标志着聊城历史的文明。

④名水靓丽。聊城自古与水有缘,水资源特别丰富,被称为江北第一水城。中华母亲河——黄河在境内蜿蜒百里,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中国江北最大的人工湖泊一东昌湖环绕古城。元代,会通河经开凿疏浚成为京杭运河的重要河段后,穿境而过的大运河成为聊城的靓点。明清时期,漕运达到鼎盛, 聊城建有码头多处,被称为“漕挽之咽喉”。崇武渡口是昔日聊城古运河的重要码头。当年,此处河中帆檣如林,舳舻相接,岸边车马络绎,百货陈灿,是十分繁华的胜地,被列为聊城古“八景”之一,名日“崇武连檣”。由此可见当年聊城漕运的壮观胜景。东昌湖是聊城的最靓点。此湖始凿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近千余年来,湖水常年不竭。《水浒》、《聊斋志异》、《金瓶梅》、《老残游记》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对东昌湖均有描述, 特别是《聊斋志异》中的《胭脂》篇直接以东昌湖作场景,记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在世界上已有12种文字流传。这说明,东昌湖在这些名著成书时就已经享有盛誉,受到海内外名家的重视。经多次开发,东昌湖总面积达到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米,面积近似杭州西湖,为济南大明湖的7倍,有“南有西子,北有东昌”之称。千顷湖水,清如许,明如镜,春夏秋冬,各具情趣;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城湖交织,湖河一体,风貌独特,已成为众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⑤名产众多。聊城人聪明能干,敢于创新,历史上曾创造了众多闻名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土特名产。阿城阿胶是中国闻名海内外的名贵滋补药品,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生产历史。汉唐至明清,阿城阿胶一直为向封建王室进贡的地方特产,畅销省内及江南各地,并出口东南亚诸国,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临清贡砖生产始于明永乐年间,至清代末年才停止烧制,其间朝廷“岁征城砖百万",故又称“贡砖”、“御用砖”。明代修建的十三陵,清代修建的东陵、西陵以及明、清两代修建的北京故宫各大殿、紫禁城等皇帝陵寝用的砖,大都是临清贡砖。临清织造哈达“始于元、兴于明、盛于清”。它薄似蝉翼,洁白如雪,晶莹如玉,轻柔似水,为国内独有,历来为藏、蒙兄弟民族推崇,清代已销往印度、伊朗、蒙古等国。聊城毛笔生产始于清初,久负盛名,具有精品毛笔所特有的“尖、齐、圆、健”四大特点,是书法绘画之佳品。康熙皇帝巡经

聊城,曾用聊城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了“神光钟暎”匾额。被施耐庵写进《水浒传》的阳谷“透瓶香”白酒,在宋代就被定为进京贡品,并获宋神宗“贵人佳酒”之“御笔亲赐”。临清枣脯、进京腐乳、在平圆铃大枣、聊城玉皇李子等均为地方土特名产,在历史上都曾被列为晋献朝廷的上等贡品。

东昌府东昌府辖域,唐、虞及夏、商、周3代,为兖州之域。春秋时期,为齐、卫、晋3国之地。战国时期,分属齐、魏、赵、卫4国,而以齐国居多。秦行郡县制,全国分置36郡(后增至46郡),时境域大部属东郡,小部属巨鹿郡。西汉时期,大部属兖州部东郡,小部分别属冀州部魏郡、清河郡和青州部平原郡。东汉时期,大部属兖州部东郡,小部分别属冀州部魏郡、清河国、巨鹿郡和青州部平原郡。三国时期,均为曹魏之地,分别属冀州部平原郡、清河郡、阳平郡,济北国。晋代,属冀州部平原郡、清河国,司州部阳平郡、广平郡、魏郡。南北朝之北魏时期,属济州部平原郡、南清河郡,司州部清河郡、阳平郡。东魏、北齐时因之。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时境域分属魏州武阳郡、贝州清河郡。唐朝,州郡之上增设道,分全国为10道(后改为15道)。是时境域分属河北道博州(治聊城)、博平郡、贝州清河郡、魏州魏郡,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宋初,废道设路,路辖府、州。时境域分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博州、恩州等。金代时期,分其所辖治的北方为19个路。时境域分属山东西路博州、大名路大名府和恩州。元代,全国设1个中书省和11个行省,省下设路、府、州、县。时设东昌路总管府,治聊城。境内东昌之名始见于此。是时,境域皆为中书省之地,分属东昌路总管府、濮州、高唐州、德州、恩州和冠州。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全国统分为南北2个直隶、13个承宣布政使司 (习惯称15省),下辖府、州、县。明洪武元年(1368), 改东昌路为东昌府,治聊城。府曾辖临清州(领邱县、馆陶县2县)、髙唐州(领恩县、夏津县、武城县3县)、濮州(领范县、观城县、朝城县3县)3州和聊城县、堂邑县、博平县、在平县、莘县、清平县、冠县、邱县、馆陶县、恩县、夏津县、武城县、范县、观城县、朝城县15县。清初,沿袭明制,全国设18个行省(后增至22个),省下设府、州、县。东昌府隶属山东省,府治仍为聊城。清雍正七年(1729),髙唐、濮州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濮州及范县、观城、朝城改属冀州,髙唐仍归府属。东昌府时辖临清州(后改直隶州)、髙唐州2州,聊城县、堂邑县、博平县、在平县、清平县、莘县、冠县、邱县、馆陶县、恩县、夏津县、武城县12县。清末,实行省、道、府、州、县制,东昌府属山东省济东泰临道。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行政区划沿袭清末旧制。1913

年,废除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3级,遂改东昌府为济西道,隶属山东省。道治聊城,道辖聊城县、临清县、高唐县、堂邑县、博平县、在平县、清平县、莘县、冠县、邱县、阳谷县、东阿县、馆陶县、恩县、夏津县、武城县、德县、德平县、平原县、禹城县、陵县、临邑县、东平县、平阴县、寿张县、濮县、朝城县、观城县、范县29县。1914年,改济西道为东临道,隶属山东省,道仍辖原29县。1927年,废除道制,存省、县两级,道辖各县直属山东省。1936年,省下设行政区,当年设第一、二、三3个行政区。次年设第四、五、六、七4个行政区,境域分属第六、第四区。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聊城县, 辖聊城、在平、博平、东阿、阳谷、寿张、范县、莘县、冠县、朝城、观城、堂邑12个县;临清、高唐时属第四区。1939年10月,鲁西北行政委员会成立。1940年4月,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下设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4个专署。是时,聊城、东阿、阳谷、博平、清平、在平等县属运东专署,冠县、馆陶、临清、邱县、堂邑、莘县、朝城、朝北等县属鲁西北专署,濮县、范县、观城、寿张等县属运西专署。1941年6月,鲁西行署并入冀鲁豫行署,新的冀鲁豫行署时辖7个专署。是时,濮县、范县、寿张等县属第二专署,观城、朝城、莘县、朝北、聊堂、冠县等县属第三专署,筑先、阳谷、东阿、张秋、在平、博平、清平等县属第四专署,馆陶、临清、高唐分别属冀南行署第三、四、六专署。同年12月,冀鲁豫行署第二专署的寿张、第四专署的张秋和黄河以东的昆山、东平等县组成第八专署。1942年12月,冀鲁豫行署第一、第四专署合并为第一专署。1943年,冀鲁豫行署第三专署与冀南行署第七专署合并为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1944年5月,冀南行署并入冀鲁豫行署。1945年9月,冀鲁豫、冀南行署分设,分别辖8个、5个专署。其后,筑先、阳谷、东阿、在平、博平、清平、平阿县先后属冀鲁豫行署第一、第六专署,濮县、范县、寿张、张秋、观城先后属冀鲁豫行署第二、第九专署;临清、馆陶、冠县、武训、永智、莘县及临清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署,高唐属冀南行署第二专署。1947年后,筑先、东阿、聊阳、徐翼、在平、博平、河西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寿张、阳谷、范县、濮县、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九专署;原属冀南行署第一、第二专署者未变。1949年8月20日,聊城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辖聊城、阳谷、东阿、在平、博平、堂邑、清平、冠县、莘县、高唐、寿张及聊城城关区(县级)。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属平原省濮阳专署,馆陶、临清及临清镇属河北省邯郸专署。1951年1月,聊城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聊城专区专员公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

济西道见本分编“东昌府”条。

东临道见本分编“东昌府”条。

聊城县商代末期,为纣王庶兄微子的封地,史称微子城。西周为郭国领域。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始置县,名聊城,属东郡。两汉仍属东郡。三国时属魏国平原郡。晋代属平原国。南北朝时,初属魏郡,后属北魏平原郡,为平原郡之治所。隋开皇三年(583),平原郡废。开皇十六年(596)于王城置博州,遂属博州。大业初年博州撤销,改属武阳郡。唐武德四年(621), 重置博州,辖聊城,以聊城为其治所。天宝元年(742), 为博州博平郡领。天祐三年(906)后,曾一度改为聊邑,但隶属未变。后晋及宋代至金均属博州,皆以聊城为治所。元代设东昌路总管府,聊城隶属之,并为其治所。明洪武元年(1368),改东昌路为东昌府,为其治所,县为府领。清承明制,归属如旧。1913年,改东昌府为济西道,辖聊城。1914年改济西道为东临道,为其属县。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属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区。1940年,为纪念抗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范筑先,改县名为筑先县,属鲁西行署第四专署。1945年,改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1949年撤销筑先县,恢复聊城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12月,改聊城县为聊城市。1963年3月1日,改市为县。1967年专区改为地区,随改属之。1983年8月,撤县复市。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原聊城市改为东昌府区,属地级聊城市。

临清县西汉初置清渊县,先属巨鹿郡,后隶属魏郡,三国魏、晋属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 省清渊县改置临清县,因临近清河故名。属司州建兴郡。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复置临清县,属司州阳平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临清县,属清河郡。唐代,先后隶属毛州、瀛州、贝州。五代时,先后属大名府、兴唐府、广晋府、大名府。北宋政和元年(1111),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属大名府恩州。元至顺元年(1330),改属中书省濮州。明洪武二年(1369)七月改属山东省布政使司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升为州,辖馆陶、邱县,属东昌府。清顺治元年(1644)临清州不领县,隶山东省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直隶州,辖武城、夏津、邱县,隶山东省。1912年降为县。1913年属山东省济西道。1914年改属东临道。1926年改属德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属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四区。1939年建立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1945年9月临清解放后,原临清县分设为临清市和临清县,均隶冀南行署第一专署。1948年5月,临清市升为专级市,县为市领。翌年3月复降为县级市,县、市分治。1949年10月,改属河北邯郸专署;11月改市为镇(县级),县、镇分治。1952年11月归山东德州专署,12月改属聊城专署。1954年改镇为市。1958年县、市合并,置临清市。1963年撤市复县。1983年撤县复市,属聊城地区。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随之改属聊城市。

冠县夏代位属兖、冀二州接壤地带。商代为商畿内地。西周初属三监地,后三监地统名为卫,遂属于卫国。春秋时期属晋国,南部为黄邑(今黄城),西部为冠氏邑。战国时期初属于晋国,后属魏、赵国。秦代属东郡、邯郸郡。两汉隶冀州魏郡,为馆陶、清渊县地。三国时期属魏国,为冀州阳平郡馆陶、清渊县地。西晋属司州阳平郡,为馆陶、清渊县地。十六国时,属后赵、前燕、前秦、北魏等国,先后属司州阳平郡、中州阳平郡、冀州贵乡郡、兖州阳平郡、相州阳平郡,均为馆陶、清渊县地。南北朝时期,先为相州阳平郡馆陶、清渊县地;西魏大统十二年(546),改相州为司州,遂为司州阳平郡馆陶、清渊县地。北周大象二年(580),于馆陶置毛州,为毛州阳平郡馆陶、清渊县地。隋开皇六年 (586),析馆陶县东部和清渊县南部置冠氏县,属毛州;大业二年(606)毛州废,属魏州武阳郡。唐武德五年 (622),复置毛州,遂再属之;贞观元年(627),属河北道魏州魏郡。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属魏州;后晋时属广晋府;后汉、后周时属大名府。北宋时期,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南宋、金时期,属大名府路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六年(1269),冠氏县升为冠州,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三年(1370)降州改称冠县,隶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清代仍隶山东省东昌府。1913年,属山东省济西道。1914年,改属东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隶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区。当年,建立冠县抗日县政府。1939年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1940年4月,属鲁西北专署。当年11月,属鲁西区第三专署。1941年7月,属冀鲁豫区第三专署。当年9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十八专署。1943年7月,属冀南区第七专署。1945年6月,属冀鲁豫区第七专署。同年8月,冠县并入永智县。10月属冀南第一专署。12月恢复冠县,仍属冀南第一专署。1949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专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随之改属聊城地区。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随之改属聊城市。

莘县春秋时为卫国莘邑,战国时处齐国之西境, 秦为东郡之地。西汉置阳平县,属兖州刺史部东郡。东汉曾建阳平侯国。三国曹魏时,属冀州阳平郡。晋属司州阳平郡,后省阳平县并入乐平县。北魏复置阳平县,属相州阳平郡。北齐改称乐平县,仍属阳平郡。隋开皇六年(586)复称阳平县,属武阳郡,后改阳平县为清邑;开皇十六年(596),废武阳郡,置莘州。大业二年(606),废莘州,改清邑为莘县,属魏州。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莘州,莘县属之;又复置北周始设、隋开皇年间撤销的莘亭县,属博州。次年(622),废莘亭县,其地并入莘县。贞观四年(630),废莘州,莘县复属魏州。宋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兀属中书省东昌路。明、清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1913年属山东省济西道。1914年改属东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属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区。1939年秋,建立莘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专署。1941年6月,属冀鲁豫第三专署。1943年7月,改属冀南第七专署。1948年8月,属冀南第一专署。1949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6年3月,观朝县撤销,朝城、妹冢2个区划归莘县,其余划归范县。1958年12月,莘县撤销,除燕店、王奉2个公社并入冠县外,其余划归范县。1961年7月,恢复莘县建制,原划为范县、冠县之辖区均归回莘县。1964年4月,范县北部的古云、观城、樱桃园、古城、王庄集5个区划归莘县。1967年聊城专区改为地区,随改属聊城地区。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随之改属聊城市。

阳谷县春秋战国时为齐地。秦属东郡。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置阳谷县,由汉置之东阿县析置,隶属济北郡,“取东阿县界阳谷亭为名”。唐初改属河南道济州。唐天宝十三年(754)改属河南道郓州。五代时仍属郛州。宋属京东西路东平府。金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元属山东东平路。明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东平州。清初改属山东省兖州府。雍正八年(1730)改属东平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复属兖州府。1913年属山东省济西道。1914年改属东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属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区。1939年9月成立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1940年,改属鲁西行署第四专署。1941年7月,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同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重新调整区划,改属第十九专署。1942年12月,改属第一专署。1947年9月,改属第九专署。1949年8月,改属平原省聊城专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12月15日,阳谷县建制撤销,并谷县,仍属聊城专区。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随之改属聊城地区。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随之改属聊城市。

东阿县春秋时置柯邑,原属卫国,后属齐国。战国时改称阿邑,仍隶齐国。秦时始称东阿,属东郡。汉置东阿县,仍属东郡。三国时为魏地,亦隶东郡。西晋属济北国,东晋改国为郡,东阿属之。南北朝大明元年 (457)并入谷城县。北魏,恢复东阿县;北齐,省谷城人东阿,属济州。隋代,属兖州济北部。唐武德四年 (621),属济州,隶河南道。天宝元年(742),更州为郡,隶济阳郡;同年恢复谷城县。天宝十三年(754),改属郛州东平郡。大历元年(766),郓州改为淄青道,东阿属之。元和十四年(819)改隶天平郡。五代十国时,属郛州天平节度使。北宋初,属京东路;庆历元年(1041)改隶西路安抚使;政和五年(1115)属大都督府。南宋建炎元年(1127)改隶东平府。金代,隶山东西路东平府。元初,隶东平路;至元九年(1272)东平改为下路总管府,东阿属之。明初属东平府;洪武八年(1375)隶济宁府东平州;洪武十八年(1385)改属兖州,隶山东布政使司。清初,属兖州府东平州;雍正十三年(1735)改隶泰安府。1913年属山东济西道。1914年改属东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隶山东省。1937年后属山东省第六区。1940年建立东阿县抗日民主政府,隶鲁西行署第四专署。.1941年7月,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1942年12月,冀鲁豫行署第一、第四专署合并为第一专署,东阿属之。1945年8月,改隶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1949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专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隶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12月,东阿县撤销,其辖区分别并人寿张、在平二县。1961年7月恢复东阿县,其隶属未变。1967年聊城专区改为地区,随之改属聊城地区。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随之改属聊城市。

在平县夏、商属兖州之域。周属齐地。秦时置在平县,因县境处“在山之平陆”,故名。隶东郡。汉袭秦制。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改在平县为功崇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复称在平县,属兖州部济北国。三国为魏地,隶冀州部平原郡。晋属冀州部平原国。北齐并入聊城县。隋初复置在平县,属贝州清河郡。隋末又并入聊城县。唐武德四年(621),析聊城县复置在平县,属河北道博州。贞观元年(627)再并入聊城县。金天会八年(1130)再置在平县,属山东西路博州。元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1912年属济西道。1914年属东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属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区。1940年1月,建立在平县抗

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区第四专署。1941年9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十九(运东)专署。1943年1月,改属晋冀鲁豫第十六(泰运)专署。1945年5月,改属冀鲁豫行署第一(泰运)专署。1946年11月,改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1949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专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署。1956年3月,博平县并入在平县。1967年改属聊城地区。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随之改属聊城市。

高唐县唐、虞、夏、商、周时期为兖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西部重镇。秦时属东郡。西汉初(公元前206)始置高唐县,因地处沼泽之丘,故名。先后属青州部平原郡、河平郡。东汉属青州平原郡。三国时属青州部清河郡。西晋初属冀州平原国。西晋永嘉二年(308)刘渊称帝立汉后,高唐属汉。东晋南迁后, 江北朝代更替频繁,高唐隶属屡变。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属后赵。穆帝永和九年(353)归属前燕。前秦苻坚建元六年(370)归前秦。后燕燕元元年(384)又归后燕。北魏皇始二年(397)归北魏清河郡。南朝刘宋政权建立后,武帝于永初元年(420),将高唐县侨置在今邹平县之梁邹,属冀州东平原郡,故高唐县省。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在江南江淮之广陵又侨置一高唐县, 属冀州部南平原郡。此时江北梁邹之高唐与江南广陵之高唐二侨置县并存。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在今禹城县西南伦镇之城子坡复置高唐县,属济州南清河郡。此时伦镇之高唐县与二侨置高唐县并存。东魏天平元年(534),改属东魏。北齐天保元年(550)属北齐。天保七年(556)初,侨置梁邹之高唐由梁邹迁至今章丘县之黄巾堌,此时伦镇之高唐与侨置黄巾调之高唐、广陵之高唐并存。天宝七年(556),高唐县城由伦镇迁至今址,属济州部清河郡。北周建德六年(577), 北周灭北齐,高唐归属北周。北周大象二年(580),分相州置毛州,高唐属之。隋朝建立后,先属冀州部清河郡,后改属博州,又复属冀州部清河郡。隋开皇十六年 (596),因博州有高唐县,侨置黄巾调之高唐县废。唐时,初属冀州清河郡(618~627);贞观元年(627)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武则天改唐为周,因忌“唐”字,于长寿二年(693)改高唐县为崇武县。唐中宗神龙元年 (705)复称高唐县至唐亡,均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五代时,后梁开平二年(908)改高唐县为重县,或曰重邱县、鱼邱县,属河北道博州。后唐同光二年(924)又复名高唐县,属河北道博州。后晋天福元年(936)改高唐为齐城县。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又复名高唐县,属河北道博州。北宋建立后,初属河北道博州;元丰元年 (1078),改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直至宋亡。金朝时,

属山东西路博州博平郡。元朝初年,属大名路,不久改属东平路。至元三年(1266),属东昌路;至元七年(1270)于高唐县置高唐州,领高唐、夏津、武城3县,直属中书省。明初仍为州制,领3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清初仍为高唐州,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雍正八年(1730)升为直隶州,领禹城、平原、临邑、陵县4县;雍正十二年改属东昌府。1912年,降州为县。1913年属山东济西道。1914年属东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隶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四区。1937年12月建立高唐县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1941年2月,分高唐县为唐南、唐北2个县,隶属运东专署。1943年2月,唐南、唐北合并为高唐县。1944年6月,高唐和平原县铁路以西部分,合并建立髙平县。1945年9月撤销高平县,复立高唐县,属中共冀南行署第二专署。1949年8月改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禹城县并入高唐县。1961年析出。1967年属山东省聊城地区。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随之改属聊城市。

微子城商纣王之庶兄受封之地。商纣王将其庶兄启,封为微国,授以子爵,因之启的封地称为微子城。《太平寰宇记》记载:“聊城县微子城,纣之庶兄封于此,有故城存焉。”可见,微子城在聊城县境内,直到宋代尚有遗城留存。《名胜志•城冢志》记载:“微子城在县东北十八里,世传商受(即纣)时微子所封。”清宣统二年 (1910)的《聊城县志•古迹》也记载:“微子城,在县东北十八里。”而清代的著名学者叶圭绶则说:“摄城在博平之南30里,亦名微子城,又名郭城。”《考古录》上说:“据《聊城县志》图,微城所在,正古摄城,摄城临黄沟,黄沟亦称湄河。”考“微”、“湄”二字古通用,湄河即微河。故微子城即春秋战国时摄城,亦即摄邑故城。

聊古庙春秋至北魏聊城故城。位于今聊城东昌府区北7.5千米处。《续山东考古录》载:“聊城县故城在城西北十五里,今聊古庙,是后人于其地立庙名耳。”治所在聊古庙的时间约为1000余年,距今已2500余年。北魏人郦道元记录其当时的风貌说:“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东门侧有层台秀出",即鲁仲连射书台。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聊城县城东迁至王城。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此城,在这里修建了庙宇,名为聊古庙,又名聊崮庙。清康熙年间,状元聊城人邓钟岳到此,书写“聊古庙”匾额一方,悬于庙门,“聊古庙”之名称遂沿袭至今。1978年7月,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将其定为地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城北魏至后晋时聊城的县城。《魏书•地形志》载:“聊城县有王城,郡、县治。”北魏泰常七年(422),安平王镇平原,他于原聊城县城(聊古庙)东20千米处 (今东昌府区城东10千米许田庄南)筑新城,名日平原镇,世称王城。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罢镇,置平原郡, 遂以王城为郡治,其后聊城县治所也迁至此城。北魏泰武永安年间,葛荣于此置冀州,寻废。魏孝武帝复置平原郡。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开皇十六年(596)置博州,仍治王城。大业二年(606)省。唐武德四年 (621)重置博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博平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博州,而州、郡治所一直在王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因河决城圮,南迁州、县治所于巢陵故城,即今聊城以东10千米的许营乡大石槽村。聊城县治在王城的时间为446年。

西聊县南北朝北魏孝昌年间(525〜527),从原聊城县中分设西聊县。北齐时并入聊城县。后不复置。

堂邑县隋开皇六年(586)置。沿其西北“汉代堂邑”之名,故名。属东郡,故治在今堂邑镇西北5千米千户营村。唐属河北道毛州。宋迁县治至今堂邑镇, 属博州。元属东昌路。明、清均属东昌府。民国初属山东省东临道。1936年属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3年,为纪念行乞办义学的武训1,将堂邑县改名为武训县。1949年复名堂邑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6年3月,堂邑县建制撤销,其辖地分别划入聊城和冠县。

博州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王城(聊城故城)。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治所仍在王城。隶属河北省,辖聊城、博平、武水、清平、高唐、堂邑6县。天宝元年(742)改为博平郡,乾元元年 (758)复改博州,期间,郡、州治所和隶属、辖县均未变。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因河决城圮,州治南迁巢陵 (聊城故城)。宋代,改隶河北东路,治所仍为巢陵。时辖聊城、高唐、堂邑、博平4县。宋淳化三年(992),黄河决口,巢陵城毁,州治遂迁至孝武渡西(今聊城旧城)。金代,博州改属山东西路,州辖聊城、堂邑、博平、在平、高唐5县。元代,博州改为东昌路总管府。后不复置。

武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博州。武水镇 (今沙镇)为县治所,故城在今东昌府区沙镇。后周显德二年(955),武水县建制撤销,其境域划归聊城县。后不复置。

巢陵城后晋至北宋初聊城的县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聊城旧城因河决城圮,于是把县治南迁至巢陵。巢陵因巢父之墓而得名。巢父是中国古代名士。他生活在尧舜之时,“山居不营世利”,以树筑巢,居于其中,故称其为巢父。相传,尧曾“以天下让之”,他不肯接受。他死后葬于此地,人称其坟墓为巢陵。旧《聊城县志》说:“今城东南有巢陵城,巢父陵在城十字街东南角。”此城为聊城县和博州的治所,在今聊城东南7.5千米的许营乡大石槽村西,俗称其为旧州坡,或旧州洼。宋淳化三年(992),河决毁巢陵城,聊城县治乃西迁孝武渡西。聊城县治在巢陵的时间为47年。

孝武渡西城今聊城旧城。宋淳化三年(992),因黄河水患,巢陵城毁,移聊城县治至孝武渡西,即今聊城旧城。熙宁三年(1070)始划定规模,搬运土木,修筑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修建砖城。孝武渡也叫崇武渡。《聊城县志•城池》曰:“孝武渡在通济闸上流”,其位置当在今闸口南聊城一中附近,其渡口西有羊使君街。

东昌路元代政府的行政建制。元代以前,聊城系博州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国行政区划设置,改州为路,原博州改名东昌路总管府,治聊城。东昌作为境内建制名称,始见于此。之所以名东昌,一说因徒骇河东北过在平县遥昌乡;一说聊城自秦以来属东郡,因“东”又加含吉祥之意的“昌”字而取名。明洪武元年(1368),改东昌路为东昌府。

筑先县1940年,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改聊城县(今东昌府区)为筑先县,先属鲁西行署,后属冀鲁豫行署。1949年复名聊城县。

聊堂县1943年秋,冀南行署决定,以聊西办事处和堂邑南部组建聊堂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驻温集、张炉集一带农村,先后隶属冀南第七专署、冀鲁豫第七专署。1946年2月,聊堂县建制撤销,所辖地区分别划归筑先县和武训县。

武训县1943年,为纪念行乞办义学的堂邑县武庄人武训,将堂邑县改名为武训县。1949年复名堂邑县。

聊阳县1947年9月,划出阳谷县北部、聊城县南部置聊阳县,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县政府驻沙镇。1949年9月,聊阳县建制撤销,所辖村镇划归原属各县。

清渊县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置。治所清阳城(今河北省馆陶县城西城)。先隶冀州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隶阳平郡。西晋咸宁年间 (275~280)改属司州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 (330),改清渊县为临清县,后省。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497),复置清渊县,仍属司州阳平郡;同年,析清渊县西部地域复置临清县。北齐时,清渊县治改徙清水堡。隋开皇元年(581),清渊县改属清河郡。唐时,清渊县并入临清县。后不复置。

清泉县县名。源于正史《晋书》、《北齐书》、《隋书》,临清旧州、县志均沿用此说。历代地理学家、史学家多次进行校正:唐人李吉甫撰《无和郡县志》中对清泉县校注为“'泉'地理志作‘渊‘唐避";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曰《晋书》之清泉县“本清渊避唐讳改”;叶圭绶著 《续山东考古录》载:“考元和志隋志渊作泉乃唐避讳,隋县(即清渊县)未改名”;顾祖禹撰方志名著《读史方舆纪要》中说:“临清州,西汉设清渊县,唐并入临清县,渊,晋志、隋志具作泉,唐人为高祖讳也”。由此断定,临清历史上未置过清泉县,只因唐人避讳,才将清渊县写成清泉县。

信乡县西汉置。隶属冀州清河郡,治所在今临清

城区北部。后汉省。后不复置。

厝县西汉于清平之域置,属清河郡。东汉安帝时

改为甘陵县,故城在今清平镇南。

贝邱县西汉置贝丘(邱)县,北齐省。故城在今清平镇西南。隋初,复置贝丘县。隋开皇六年(586)析贝邱县置清阳县,属清河郡;开皇十六年(596)改贝邱县为清平县。后不复置。

甘陵县东汉安帝因孝德皇后葬于厝县,故改厝县为甘陵县,并移清河国治于甘陵。晋改甘陵县为清河县,属清河国。后不复置。故城在今清平镇南。

清阳县汉置县,为清河郡治所,后汉省。故城在今清河县东南。隋复置,隶清河郡,治所在今临清市城东北。唐迁治于今河北省清河县境,仍为清阳县。废县时间不详。

清河国(郡、县)东汉时由清河郡改置。治所由今河北省清河县境迁入临清境内,同甘陵县治。三国魏时复置清河郡,治所在今临清城北部。西晋复为清

河国,并置清河县,县隶属于国。十六国时又置清河郡。北魏清河郡、县同置,县隶属于郡,治所同。隋代清河郡、县迁治于今河北清河县境。清河国(郡、县)在今临清境内置存约472年。

清平县汉置贝丘县,北齐省。隋初复置。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清平县,属清河郡,故治在今临清市城东20千米水城屯村。宋元丰四年(1081)因溪河决城毁,治所迁至明灵寨即今高唐县清平镇。明、清皆属东昌府。民国年间,先后属济西道、东临道、德临道。1946年8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冀南行署第七分区政委肖永智,曾改名永智县。1949年8月恢复清平县, 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同年县政府迁至今临清市康庄镇。1956年清平县建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临清县和高唐县。

沙丘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析临清县西部置沙丘县,属清河郡。大业二年(606),沙丘县并入临清县。唐武德四年(621),析临清县复置沙丘县;贞观元年 (627)又并入临清县。后不复置。

永济县唐大历七年(772),析临清县置永济县,属贝州,治所在张桥店即今冠县北馆陶镇。五代后梁属大名府。后晋属瀆州。后汉、后周改属大名府。宋建隆元年(960),永济县并入临清县。后不复置。

临清州明弘治二年(1489),升临清县为临清州,领馆陶县、邱县2县,属东昌府,治所在今临清市城区。清顺治元年(1644),州不领县,属东昌府。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直隶州。

临清直隶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临清县为临清直隶州,领夏津、武城、邱县3县,属山东布政司。民国元年(1912),改州为县。

临清古运河景观

卫东县1942年11月15日,为加强卫运河以东地区抗日工作的领导,冀南行署决定设立卫东抗日民主办事处。1943年9月18日,在杨坟村召开各界人士代表大会,成立卫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隶属冀南第七专署、冀鲁豫第七专署、冀南第一专署,县政府先后驻李官庄、孙楼、杨坟、杨二庄一带。1946年3月,卫东县建制撤销,所辖地区分别划归堂邑县、临清县。

临清市1945年9月,析临清县置临清市,县、市分治,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区。1948年5月,临清市升为地级市,直属冀南行政公署。1949年3月,降为县级市。同年11月,临清市改为临清镇,县、镇均属河北省邯郸专署。1952年12月,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4年8月,撤销临清镇,复设临清市,县、市分治。1958年12月,省临清县人临清市。1963年3月,改临清市为临清县。1983年8月,改临清县为临清市。

冠氏县隋开皇六年(586),析馆陶县、清渊县各一部分置冠氏县,以春秋时为晋国冠氏邑得名,治所在今冠城镇,属毛州。大业二年(606)改属武阳郡。唐初属毛州,后属魏州。五代因之。宋属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六年(1269)升冠州,直属中书省。明洪武三年(1370)降冠州为冠县,属东昌府。

冠州元至元六年(1269),升冠氏县为冠州,直属中书省,州治今冠城镇。明洪武三年(1370)降冠州为冠县,属东昌府。此后不再置州。

永智县1943年11月,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冀南行署第七分区政委肖永智,析馆陶县第一、第七区,冠县第七、第八区置永智县,属冀南行署第七专署, 县政府驻今冠县北馆陶镇。1945年8月,冠县与永智县合并为永智县,县政府驻今冠城镇。同年12月,由永智县改置冠县。1946年8月,改清平县为永智县。1949年8月,撤销永智县,恢复清平县。后不复置。

阳平县汉置阳平县,属东郡。东汉为侯国。曹魏属阳平郡。晋省人乐平县。北魏复置阳平县。北齐改阳平县为乐平县。隋开皇六年(586),废乐平县、莘亭县,复置阳平县,属武阳郡;开皇八年(588)改阳平县为清邑县。后不复置。

乐平县北齐改阳平县为乐平县。隋开皇六年 (586)废乐平县,复置阳平县。后不再置乐平县。莘亭县北周建德四年(575),析乐平县置莘亭县。隋开皇六年(586),废乐平县、莘亭县复置汉代初置、北齐所废的阳平县;开皇八年(588)改阳平县为清邑县;大业二年(606)改清邑县为莘县,属武阳郡。唐武德四年(621)析莘县复置莘亭县,属博州;次年,莘亭县废,其辖区划归莘县。后不复置。

观城县古观国,春秋卫地,汉置畔观县,东汉更名为卫国县。隋开皇六年(586),改为观城县,属武阳郡。唐属魏州,县治在旧观城店。宋初属开德府,县治迁至今观城镇,后分别改属大名府和濮州。明属东昌府。清初属曹州府;雍正八年(1730)属濮州;雍正十三年 (1735)复归曹州府。1914年属东临道。1927年直属山东省。1940年属冀鲁豫边区第十八专署。1943年1月,观城县与朝城县南部合并为观朝县,县治驻观城镇。1944年秋,观朝县撤销,恢复观城县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属平原省濮阳专署。1952年7月,与朝城县合并为观朝县,县治驻朝城镇。同年11月,改属山东省聊城专署。1956年3月,观朝县撤销,原观城县辖区划归范县。1964年9月,范县建制划归河南省,原观城县辖区划归山东省莘县。

清邑县隋开皇八年(588)改汉代始置的阳平县为清邑县;大业二年(606)改清邑县为莘县,属魏州。后不复置。

莘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废武阳郡,置莘州;大业二年(606),莘州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莘州,辖莘县;贞观四年(630),莘州废,莘县改属魏州。此后不复置州。

朝城县汉置东武阳县。北魏改为武阳县。唐永昌元年(689)改称武圣县;开元七年(719),改武圣县为朝城县;天祐三年(906)改称武阳县。五代后唐复称朝城县,故城在今朝城镇西20千米。北宋属开德府,明道二年(1033)迁县治于社婆村即今莘县朝城镇。元初属东平府,后属濮州。明属东昌府。清属曹州府。1914年属东临道。1927年直属山东省。1942年9月,为纪念抗日烈士齐南峰,改为南峰县。1945年5月,复名朝城县。1947年又改名南峰县。1949年初又复名朝城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7月,朝城县与观城县合并为观朝县,县政府驻朝城镇。后不复置。

朝北县1940年10月,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鲁

西北专署决定以朝城西北部的王奉、大王寨、张鲁等地区,组建朝北抗日民主办事处。1941年1月,中共鲁西区党委决定组建中共朝北县工作委员会。县工委先后驻王奉、张鲁一带。1943年7月,莘县、朝北县合并为莘朝县。

南峰县1942年9月,为纪念抗日烈士齐南峰,改朝城县为南峰县,县政府驻朝城镇。1945年5月,复名朝城县。1947年又改名南峰县。1949年初,又复名朝城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区。后不复置。

观朝县1943年1月,观城县与朝城县南部合并为观朝县,县治在观城镇。1944年秋,观朝县撤销,恢复观城县建制。1952年7月,观城县与朝城县合并为观朝县,县治在朝城镇,属平原省聊城专署。同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署。1956年3月,观朝县建制撤销,南部划归范县,北部划归莘县,东北部划归寿张县。

莘朝县1943年7月,莘县抗日民主政府与朝(朝城)北县工委合并为莘朝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先后驻原莘县县城西北部和朝北地区农村,属冀鲁豫行署鲁西北专署。1945年5月,莘朝县建制撤销,恢复莘县建制,原朝北地区划归元朝县。

寿张县汉置寿良县,属东郡,故城在今东平县内。东汉光武帝刘秀讳叔名良字,遂改名寿张县,属东平国。南朝刘宋改名寿昌县,属东平郡。北魏复称寿张县,迁治所至今梁山县寿张集。隋属济北郡。唐属郛州。宋、金属东平府。金大定七年(1167),河决城坏,遂迁治所至今阳谷县李台镇竹口村;大定十九年 (1179)复迁旧址。元属东平路。明洪武元年(1368), 黄河决口,县治所南迁到今梁山县薛屯,属东平府;洪武十三年(1380)迁治所于五陵店即今阳谷县寿张镇,属东平府;洪武十八年(1385)改属兖州府。清雍正八年(1730)属东平州;雍正十三年(1735)复属兖州府。1914年属山东省东临道。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5年属冀鲁豫边区第八专署。1949年9月改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12月,阳谷县并入寿张县。1961年7月,从寿张县中析出原阳谷县境域,恢复阳谷县建制。1964年11月寿张县建制撤销,金堤以南地区划归河南省,金堤以北地区划归山东省阳谷县。

张秋县1941年6月,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共

鲁西区党委决定划出东阿县第二区、阳谷县第五区、寿张县第三区全部及东平县第九区的部分村镇,成立张秋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驻张秋镇,先后属冀鲁豫行署第一、第七、第八专署。1947年7月张秋县建制撤销,除原属东平县的河西乡划归寿张县外,其他村镇仍划归原属各县。

徐翼县1947年9月,为纪念徐翼烈士,以原聊城、阳谷、东阿抗日根据地为基础,划出阳谷县东部、东阿县西部、聊城县东南部置徐翼县,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县政府先后驻今阳谷县安乐镇、七级镇、阿城镇。1949年9月,徐翼县建制撤销,所辖村镇划归原属各县。

平阿县1943年春,根据平阴、阿东抗日工作的需要,冀鲁豫行署决定: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与阿东抗日民主办事处合并为平阿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机关驻原阿东一带,后驻原平阴县城。1945年冬,平阿县建制撤销,原阿东地区划归东阿县,原东阿县黄河以东地区划归平阴县。

嘉睦县王莽始建国年间,改博平县为嘉睦县。至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恢复博平县名。

博平县春秋齐博陵邑。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置博平县,因县境广阔且平坦,故名。属东郡,治所在今在平县肖庄乡王菜瓜村西一千米处。王莽始建国,改名嘉睦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复名。三国魏属平原郡。晋属平原国。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属魏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属平原郡。隋开皇二年 (582)属贝州;大业三年(607)属清河郡。唐武德三年 (620)属博州;贞观十七年(643)并入聊城县;嗣圣元年 (684)复置博平县;天宝初年属博平郡。宋至道三年 (997)属博州;景祐四年(1037)迁治所至宽河镇即今在平县博平镇。元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1914年属东临道。1927年直属山东省。1946年属冀鲁豫边区第六专区。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6年博平县建制撤销,辖区划归在平县。

灵县东汉永元十年(公元98)置,亦称灵城县、零县。属冀州部清河郡,县境辖今高唐大部和在平县一部分。三国、西晋均属清河郡。北魏景明三年(502)南清河郡治于此。北齐天保元年(550)废。隋开皇六年 (586)复置,属博州;大业二年(606)再废,其地并入博

平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博州。唐武德四年 (621)又废,其地分别并入高唐、博平县。后不复置。故城在今高唐县城西南。汉时城在黄河北岸,当在黄河转弯处。

灵城县见本分编“灵县”条。

零县见本分编“灵县”条。

崇武县唐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因忌“唐”字,故于长寿二年(693)将西汉所置之高唐县改为崇武县。唐神龙元年(705)复名高唐县。

鱼邱县唐天祐四年(907),五代后梁太祖朱晃(朱温)称帝,因"晃"与“唐”同韵,故于开平二年(908)改西汉时所置高唐县为鱼邱县。亦称重邱县、重县。后唐同光二年(924)复名高唐县。

重邱县见本分编“鱼邱县”条。

重县见本分编“鱼邱县”条。

齐城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因晋高祖石敬瑭的“瑭”与“唐”同音,故改西汉所置之高唐县为齐城县。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复名高唐县。

高唐州元至元七年(1270)置。直属中书省,领高唐、夏津、武城3县,治所高唐。明初仍为州制,领原3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清初仍为高唐州,但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雍正八年(1730),升为直隶州。

高唐直隶州清雍正八年(1730),高唐州升为直隶州,直隶山东省,领禹城、平原、临邑、陵县4县。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东昌府。1912年,撤州置高唐县。其后不再置州。

唐南县1941年2月,为便于开展抗日工作,将高唐县分为唐南县和唐北县,隶属运东专署。1943年2月,两县复并为高唐县。

唐北县见本分编“唐南县”条。

东昌府明代前职官唐开元二十九年(741),聊城为博州治所,设刺史1人,官秩正四品下。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司马1人,

正六品;录事参军1人,从七品;录事2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事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士等。宋代,河北东路博州治所仍设在聊城,职官大体与唐代相似。在州衙门中,除了中央所委派的官员外,还有孔目官、勾押官、开拆官、押司官、粮料官等。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为路,聊城、在平、莘县、冠县、高唐属中书省东昌路总管府。东昌路总管府设总管1人,下属官有同知、治中、判官、推官、经历、知事、照磨、译史、通事。其他还有儒学教授、蒙古教授、医学教授、阴阳教授、司狱司司狱、平准行用库提领大使、织染局局使、杂造局大使、府仓大使、惠民药局提领、税务提领。此外还有录事司录事、司候、判官以专任城中民事。明代,东昌路改为东昌府,设知府1人,正四品;同知1人,正五品;通判1人,正六品;推官1人,正七品。下属有经历司,设经历1人,正八品;知事1人,正九品。照磨所,设照磨1人,从九品;检校1人。司狱司,设司狱1人。

东昌府衙门明清时期设于山东西部的地方政府。东昌府设行政长官知府1人,为正印官,官秩正四品。知府下设辅佐官同知1人,官秩正五品。东昌府还设儒学教授1人,复设训导1人,为分掌东昌府生员学习儒学事务的官员。东昌知府的办事机构称知府衙门,其内部组织机构由府堂及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等组成。府堂是知府衙门内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直接为知府服务,内置典吏若干人,按吏、户、礼、兵、刑、工6房办事;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1人,官秩为正八品;照磨所是知府衙门内掌管档案卷宗及钱粮账目的机构,设照磨1人, 品秩为从九品;司狱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察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1人,官秩为从九品。除以上办事机构外,还设有下列所属机构:一是阴阳学,设正术1人, 品秩未入流,是府内的阴阳官,兼辖星学。二是医学, 设正科1人,品秩未入流,是府属的医官。三是僧纲司,设都纲1人,品秩从九品;副都纲1人,品秩未入流,是府内管理僧人的官员。四是道纪司,设都纪1人,品秩从九品;副都纪1人,品秩未入流,是府内管理道士的官员。以上机构各设典吏若干人,攒吏1人。另外,中央所属的督粮道衙门还在东昌府设有管粮通判,在东昌、临清设有卫领运官专职官员,分级管理省内漕粮事务;运河道衙门还在聊城、堂邑、清平、馆陶、张秋设有管河通判等官。

东昌府知府东昌府的行政长官。明清两朝均设知府1员,总管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

教养百姓”,凡下属官吏及所属各县官员均归其约束。有关治理该府的重要政令,则需请示省级政府,获准后方可执行。凡向朝廷表示祝贺、吊祭的文书,只能呈于省而不得直达朝廷。每隔3年,对属下各级官员的政绩进行1次考核,考核情况上报于省以达吏部。知府的品秩,明代为正四品,清初沿明制,自乾隆十八年 (1753)改为从四品。民国初裁府,知府一职也随之裁撤。

东昌府同知东昌知府的佐官。明清两朝均额设同知1员,掌管该府的督粮、社会治安等。因东昌地处京杭大运河之要冲,故以漕运为要务。其品秩为正五品。民国初裁府,府同知一职也随之裁撤。

东昌府通判东昌知府的下属官员。明洪武元年 (1368)始设管粮通判、管河通判。前者掌管粮运、查捕私盐及农田水利;后者掌管运河疏浚、修护及治安。此职的品秩为正六品,但无定员,亦无常职,往往因事而设。无此职时,其所负责诸务统归于东昌府同知。清乾隆年间裁此职,后不复置。

东昌府辖衙门东昌府为承上启下的地方行政机构,上有省司,下辖州县。鼎盛时期,东昌府曾辖临清直隶州、高唐州,聊城、清平、在平、堂邑、博平、冠县、馆陶、邱县、夏津、武城、东阿、平阴、阳谷、寿张14县以及平山、东昌、临清3卫和5个巡检司。州、县均设有衙门。临清直隶州衙门。高唐州为散州,衙门内设行政长官知州1人,官秩从五品。其辅佐官州判1人,官秩从六品。州判设攒吏1人,协助理所掌事务。高唐州还设吏目1人,官秩从九品,助理刑狱及官署内部事务。州吏目设攒吏1人,协助理事。高唐州设学正1人,复设训导1人,掌理儒学事务。高唐州还设阴阳学、医学、僧正司和道正司。州属阴阳学设典术1人, 是州的阴阳官,兼管星相,品秩未入流。州属医学设典科1人,是州的医官,品秩未入流。僧正司是州内管理道士的机构,设道正1人,品秩未入流。高唐知州衙门亦分房办事。东昌府所辖聊城县、堂邑县、在平县、清平县、莘县、馆陶县、冠县、博平县、东阿县、阳谷县、寿张县、朝城县、观城县均设行政长官知县1人,掌一县政令,官秩正七品。知县的佐官是县丞和主簿,县丞官秩正八品,主簿官秩正九品。聊城县、在平县、东阿县、阳谷县等各设县丞1人。县丞设专署办公,掌粮马、征税、户籍、巡捕诸事,并设攒吏1人,协助办事。未设县丞的堂邑县、博平县、清平县、莘县、冠县、馆陶县、寿张县、朝城县、观城县,其职务由典吏兼领。清平县设魏家湾巡检1人,官秩从九品,掌管缉捕盗贼、盘诘奸伪

诸事。知县的办事机构均称知县衙门,其内部设置有 “四班”、“六房”或“八房”。

临清直隶州衙门清代设于山东西北部的地方政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临清由州升为直隶州,直至清末,下辖武城、夏津和邱县3个属县,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直隶州设行政长官知州1人,为正印官,官秩正五品。知州设佐贰官州同知1员,官秩从六品;州判1员,官秩从七品。州同知和州判各设攒吏1人,协助办理所掌事务。直隶州的属官还设吏目1人,官秩从九品,助理刑狱及官属内部事务。直隶州吏目设攒吏1人,协助办事。直隶州还设儒学官学正1人,复设训导1人,设王家浅巡检1人。直隶州设有办事衙署,其内部分设各房及狱所等。另外,清政府还在临清派驻管理关税事务的专门机构,其行政长官称监督。临清税关,顺治初年沿明旧制而设,全称户部分司临清钞关,设关税监督1人。下设德州、魏家湾、尖家、樊口等口岸,免征船料费税。临清关务清朝前期多由部员专差管理;乾隆以后,改归山东巡抚临收,由山东巡抚专委临清直隶州知州管理税务。清末,临清关监督多由山东巡抚兼任,照例在临清关口岸征税。

临清州知州临清州的行政长官。明弘治二年 (1489)临清县升为临清州,领馆陶、邱县2县,为东昌府属州。设知州1人,官秩从五品,总掌一州之政,凡下属吏员及所属各县官员均归其约束。有关治理该州的政令,则需请示东昌府政府,获准后方可施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临清直隶州,领武城、夏津、邱县3县。仍设知州1人,官秩正五品,总掌一州之政令,凡下属吏员及所属各县官员均归其约束。有关治理该州的重要政令,则需请示省级政府,获准后方可施行。凡向朝廷表示祝贺、吊祭的文书,只能呈于省而不得直达朝廷。每隔3年,对属下各级官员的政绩进行1次考核,考核情况上报于省以达吏部。1912年,直隶州降为县,知州一职也随之裁撤。

临清州同知临清州知州的佐官。明弘治二年 (1489)始设,掌管该州的督粮、河防、水利及社会治安等。因临清地处运河要道,尤以河防为首务,因此又称临清州运河同知。其品秩初为正六品,后为从六品。1912年,直隶州降为县,州同知一职也随之裁撤。

临清州通判临清知州的下属官员。明弘治二年 (1489)始设,掌管粮运、查捕私盐、农田水利等。此职品秩为正七品,但无定员,亦无常职,往往因事而设。

不设此职时,其所负责诸务统归于临清州知州。清乾隆年间裁此职,后不复置。

临清户部榷税分司朝廷设于临清督理关税的机构。明宣德十年(1435),由朝廷在临清设立,主要职责是督理关税,以御使或佐官(通判等官)充任专职。正统及成化年间曾两次废罢不置,景泰初及弘治年间又两次批复。于是,每年出户部主事1人(品秩正六品),督理船料商税,具体收税的是临清会通税课局,而以印票防之。所以分季解京,以充内帑。万历以后,朝廷命户部贵州清吏司代管临清衙门仓及临清钞关。

临清关税监督临清户部榷税分司的最高长官。额设1员,官秩正六品,属员视情况或增或减。掌管照钞法例,监收船料钞。“惟装载自己米粮薪刍及纳官物者免其纳钞。”临清除征收船料钞外,还要兼征商税。

济西道观察使公署中华民国设于鲁西北的地方政府。1912年7月,北洋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1913年,废除东昌府,改置为山东省济西道,道治聊城。济西道置观察使公署,其最高长官为道观察使。公署内设有内务、财政、教育、实业4科,各科设科长1人、科员若干人。1914年改称东临道尹公署。

济西道观察使济西道的行政长官。总掌一道内的行政事务。依其职权或特别委任颁发道令,对所辖县知事的命令,认为违背法令、妨碍公益或侵越权限时,则停止、撤销其命令或处分;对驻扎该道巡防警备各队,则节制调遣;受省民政长委任,监督道内财政、司法及其他特别官的行政事务。道观察使受省民政长委任事务,并受省民政长监督。1914年,济西道观察使公署改为东临道尹公署后,该职随之裁撤。

东临道尹公署中华民国时期设于鲁西北的地方政府。1914年济西道改为东临道,道治聊城,济西道观察使公署改称东临道尹公署,其最高长官为道尹。道尹公署内设有内务、财政、教育、实业4科,其中内务、财政两科以道尹名义执行公务,另两科按道尹指令或据其业务情况开展工作。1927年撤销。

东临道道尹东临道的行政长官。依法律命令执行道内行政事务,并受巡按使的委任,监督财政及司法行政,以及其他特别官署和行政事务;对所辖县知事的命令,认为违背法令、妨碍公益或侵越权限时,则停止、

撤销其命令或处分,并详报巡按使;对应惩戒或应奖励者,详请巡按使核办;所辖县知事遇有事故或出缺时,则委员代理,并在省内的知事内遴选数员,详请巡按使核择荐任;于非常事变之际需用兵力或为防卫需用兵备时,迳请巡按使派兵处理。1927年东临道裁撤,该职随之裁撤。

鲁西行政公署民国时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派驻鲁西地区的行政机构。1938年5月,由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设立,地址在东阿,分领第四、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鲁西行政公署设秘书处、政务处、保安处。各处设处长1人,秘书、科长、办事员若干人。1945年10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撤销鲁西行政公署,设立鲁西北、鲁西政府办事处,分领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撤销办事处建制,恢复行署建制。1948年解体。

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时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设置的行政机构。1937年初建立。地址在聊城县城内。专员公署共辖聊城、阳谷、堂邑、在平、博平、冠县、朝城、濮县、莘县、寿张、观城、范县12个县。专员公署除设1名专员外,还设有民政、财政、建设、教育4科。范筑先为专员公署首任专员兼聊城县县长和第六区保安司令部司令。1937年“七七” 事变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建有鲁西、鲁北、胶东3个行署。此时,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鲁西行署,辖聊城、在平、博平、堂邑、冠县、阳谷、莘县、朝城、肥城、平阴、东阿11个县。1941年10月,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与第六区保安司令部合并。1945年,撤销行署建制,全省设6个政府办事处,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鲁西北(第二)政府办事处。1947年,撤销政府办事处建制,恢复行署建制,同时调整行政区划,第六行政督察区时辖聊城、东阿、平阴、在平、阳谷、冠县、朝城、莘县、博平、堂邑10个县。1948年解体。

山东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时期, 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设置的行政机构。1937年初建立,地址在临清县城内。专员公署共辖临清、德县、长清、平原、恩县、禹城、齐河、高唐、夏津、馆陶、武城、清平、邱县13个县。专员公署除设1名专员外,还设有民政、财政、建设、教育4科。赵仁泉为专员公署首任专员兼临清县县长和第四区保安司令部司令。1937年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建有鲁西、鲁北、胶东3个行署。此时,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鲁西行署,仍辖原13个县。1941年10月,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与第四区保安司令部合并。1945年,撤

销行署建制,全省设6个政府办事处,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鲁西北(第二)政府办事处。1947年,撤销政府办事处建制,恢复行署建制,并调整区划,第四行政督察区仍辖原13个县。1948年解体。

鲁西北行政委员会中共鲁西北特委在鲁西北地区建立的地方组织。1938年9月,为加强对鲁西北地区已建立的冠县、馆陶、邱县、阳谷、莘县和临清等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更好地开展敌后抗日斗争,鲁西军政委员会确定成立鲁西北行政委员会。当年9月25日,在馆陶县南拐渠村召开了由170名各界人士和鲁西北地区党、政、军等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推选张维翰为主任委员,荆汉杰为副主任委员,王笑一为秘书长,委员13人。委员会设有秘书室、民政科、财政科、实业科、教育科和总务科。委员会机关先后驻馆陶、冠县、朝北一带农村。1940年4月15日,为统一领导鲁西抗日政权,根据鲁西各界人士代表大会决定,撤销鲁西北行政委员会,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所辖各县抗日政府分别归属鲁西北、运西、运东专署。

泰运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鲁西北地区设立的地方组织。1943年初,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第十六(泰西)、第十九(运东)专署合并为第十六专署,又称泰运专署。1944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冀鲁豫、冀南行署联合办公。翌年5月合并为冀鲁豫行署,遂调整为冀鲁豫行署第一专署,仍称泰运专署。其间,张耀南任泰运专署专员。专署下设秘书室、民教科、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武装科、粮食科、司法科、交通局、公安督察处、工商管理局、银行办事处、人民武装工作委员会。专署先后辖泰安、肥城、长清、峰山、平阴、宁阳、筑先(聊城)、阳谷、东阿、阿东、在平、齐禹、博平、清平等县。专署机关先后驻长清县潘店以北和聊城、在平、东阿边界及平阿县牛角店一带农村。1945年10月,根据日军投降后的新形势、新任务,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恢复冀鲁豫、冀南行署,原冀鲁豫行署第一专署仍为冀鲁豫行署第一专署,也称泰运专署。1946年11月27日,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决定以黄河为界,黄河以东泰西地带为冀鲁豫行署第一专署,又称泰西专署,撤销泰运专署。此间,张耀南、谢鑫鹤先后任泰运专署专员。专署下设秘书室、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司法科、交通局、工商管理局、公安分局、银行分行。专署辖泰西地区的泰安、肥城、宁阳、长清、平阴、河西和运东地区的筑先(聊城)、东阿、阳谷、博平、在平、齐禹等12县。专署机关先后驻平阴县城和东阿铜城、朱旺山等地农村。

运东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地方设立的行政组织。1940年4月,根据共产党的建政方针和抗日的需要,鲁西行政主任公署决定,在鲁西运河以东、黄河以北、津浦铁路以西、高唐县以南地带设立运东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当年11月,改为鲁西第四专署,又称运东专署。1941年7月,冀鲁豫、鲁西区合并为冀鲁豫区,统编为冀鲁豫区第四专署;9月1日改编为冀鲁豫边区政府第十九专署,均称运东专署。1943年初,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第十六(泰西)、第十九专署合并为第十六专署,又称泰运专署。此间,夏振秋、刘致远先后任(代)运东专署专员。专署下设秘书室、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武装科、总务科、粮食科和公安督察处。专署先后辖聊城(筑先)、东阿、在平、阳谷、博平、清平、齐河、禹城、阿东等县。专署机关先后驻聊城、在平、博平、东阿等县边界农村。1946年11月27日,冀鲁豫边区党委、行署决定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运东地带为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又称运东专署。1949年8月,运东专署随冀鲁豫行署一并撤销。此间,谢鑫鹤、郭少英、陶东岱先后任专员。专署下设秘书室、民政(教)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司法科、卫生科、冀鲁豫人民法院聊城分庭、邮政局、工商分局、税务局、公安分局、银行分行。专署先后辖筑先(聊城)、博平、在平、东阿、齐禹、河西、阳谷、寿张、徐翼、聊阳和聊城城关区。专署机关先后驻东阿铜城、朱旺山和在平三十里铺一带农村。1948年6月,迁驻聊城古楼北街路西。

鲁西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鲁西北行政主任公署,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地方设立的行政组织。194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建政指示和抗日的需要,鲁西北行政主任公署决定,在冀鲁豫边界地区设立鲁西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当年11月,改为鲁西第三专署,又称鲁西北专署。1941年7月,冀鲁豫、鲁西两区合并为冀鲁豫区,统编为冀鲁豫第三专署;当年9月1日改编为冀鲁豫边区政府第十八专署,均称鲁西北专署。1943年7月,该专署划归冀南行署。1945年5月,冀鲁豫、冀南行署合并为冀鲁豫行署,调整为冀鲁豫第七专署,仍称鲁西北专署。此间,王笑一、周持衡、杨新一先后任(代)专员。专署下设秘书室、民政科、民教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武装科、工商管理分局、司法科、粮食科、公安督察处、交通局、鲁西银行鲁西北分行。专署先后辖冠县、莘县、莘朝、朝城、观城、朝北、聊西、馆陶、冠县、莘县、朝北、邱县、临清、卫东、南峰、冠堂边、清平、元城和永智县(办事处)。专署机关先后驻馆陶、冠县、莘县、朝北、聊堂等地农村。1945年10

月,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恢复冀南行署,原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调整为冀南区第一专署,又称鲁西北专署(后因专署机关迁驻临清市,亦称临清专署)。此后,周持衡、贝仲选、刘云生、石惠轩先后任专员。专署下设秘书室、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司法科、工商分局、公安分局、税务局、银行第一分行、交通邮政局、卫生科。专署先后辖冠县、莘县、武训(堂邑)、永智(清平)、元朝、馆陶、临清市、临清县、卫东和邱县等10县 (市)。专署机关先后驻冠县和临清。1949年8月,因区划变动,鲁西北专署撤销,辖域分别划归平原省聊城专署和河北省邯郸专署。

濮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冀鲁豫行署在地方设立的行政组织。1947年9月20日,冀鲁豫行署决定在黄河以北设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又称濮范专署。杨节、李坚、王维群先后任专员。专署下设秘书室、民教科、民政科、教育科、财政科、工商管理分局(后改工商科)、建设科、公安分局、卫生科、税务局、银行分行 (后改办事处)。专署辖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寿张和阳谷等县。专署机关初驻寿张、阳谷、范县、朝城结合部簸箕营一带农村,1948年春迁驻朝城县城。1949年8月20日,根据华北人民政府的决定,濮范专署随冀鲁豫行署一并撤销,所辖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划归新建平原省濮阳专署,寿张、阳谷划归聊城专署。

平原省聊城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共华北局、华北人民政府在地方设立的行政组织。1949年8月,根据全国革命形势和生产建设的需要,中共华北局、华北人民政府决定,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冀南、冀鲁豫等战略区,恢复河北、河南、山西省,新建平原省。以冀鲁豫第六专区的聊城、博平、在平、东阿、聊城城关区,第九专区的阳谷、寿张,冀南第一专区的清平、堂邑、冠县、莘县和第二专区的高唐,共12县、区,组成聊城区,隶属平原省,称平原省聊城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陶东岱、张新村先后任专员。专署机关驻聊城城内。1951年1月,更名为平原省人民政府聊城区专员公署,张新村、马景汉先后任专员。时辖聊城、阳谷、寿张、莘县、堂邑、冠县、清平、高唐、博平、东阿等县和聊城城关区。1952年10月,濮阳区的濮阳、范县、观城、朝城划归聊城区。当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区所辖各县划归山东省,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聊城专区专员公署。

中共阳谷九都杨支部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建立的第一个支部。1926年秋,阳谷县九都杨村人杨耕心在济南高中读书时,由关向应、王寅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冬,杨耕心根据党的指示,回家乡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在村内先后介绍杨保善、宋励华等5

中共阳谷九都杨支部办公旧址

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共阳谷九都杨支部,杨耕心任支部书记,杨保善任委员。支部初隶属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后隶属中共东昌县委。1928年1月14日,该支部参加了东昌县委领导的阳谷坡里暴动。2月7日,因力量悬殊,暴动队伍主动撤出坡里。同年3月,因杨耕心等受敌通缉而出走东北,该支部停止活动。

中共东昌支部中国共产党在聊城建立的第一个党团组织。1926年冬,聊城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生、校刊负责人张廷焕在济南开会时,由共产党员、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李思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开学后,张廷焕、李成连在“三师”先后发展宋占一为中共党员,刘荫昌、孙荫棠等二三十人为共青团员,成立聊城山东省立“三师”党团组织,又称东昌支部,张廷焕、李成连、宋占一为支部负责人。支部初隶属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后隶属东昌县委。1928年1月,支部部分党团员因参加阳谷坡里暴动,暴露了党团组织。为保存力量,山东省委于当年3月调张廷焕、宋占一到省委工作。同年上半年,部分党团员迫于形势的压力,或自首或声明退团,另一部分或出走外地, 或隐蔽起来。至此,该党团组织中断活动。

中共鲁西县委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建立的第一个县委。1927年10月中旬,中共山东省委派团省委秘书长张干民(原名张存礼,现名赵文栋)到聊城发展党组织,经与当地共产党员王寅生、赵以政研究确定,建立了中共鲁西县委,隶属中共山东省委。张干民任书记,赵以政任组织委员,王寅生任宣传委员,聂子政任军事委员。1928年1月,鲁西县委组织领导了阳谷坡里暴动,但遭到失败。为保存力量,当年3月省委将张干民、王寅生等调出,由赵以政代理县委书记。5月,

省委根据中央关于知识分子不宜担任党内主要负责人的指示,对鲁西县委进行改组,决定由农民党员林梦白任县委书记;同时确定县委机关由聊城(今东昌府区)城关迁往博平(今在平)袁家楼。6月19日赵以政被

中共鲁西县委办公旧址

杀害后,党组织转入地下,有时处于瘫痪状态。次年秋冬,因省委机关遭破坏迁往青岛,县委遂与省委失去联系,只在袁家楼一带进行秘密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 为适应抗战需要,鲁西县委并入博平党组织。

中共鲁西总支委员会、中共聊城师范支部领导鲁西各中等学校党团活动的党组织。1932年秋, 聊城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3年春改为聊城师范)的中共鲁北临时委员会书记刘子蔚(刘书林)和“三师”共产党员桑艮阳、孙芳茜、于泮清等与山东省委取得联系。不久,经省委同意,以聊城“三师”的党员为主,建立了中共鲁西总支委员会,负责领导鲁西各中等学校的党团活动。刘子蔚任书记,桑艮阳任组织委员,孙芳茜任宣传委员。“总支”驻聊城“三师”校内,隶属山东省委。1933年秋冬,省委遭破坏,鲁西总支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遂独立开展工作。1934年暑假,刘子蔚毕业离校,总支工作由申景玮(现名申云浦)、陈景文(又名陈子周)负责。1935年春,申景玮因开展党的工作离开学校,由共产党员盛广灿(现名盛北光)、王连级(后改名王晋亭)、钱杰东、郭庆云等新建中共聊城师范支部,由盛广灿任书记,隶属鲁西特委。1936年清明节前后,盛广灿、钱杰东等离校赴济宁受训,支部工作由李松明(现名李飞)负责。1937年9月,学校因抗日战争爆发奉命南迁,该校党组织自行解体。

中共鲁西特委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建立的第一个地级党组织。1935年2月,为加强鲁西地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由中共济南市委负责人赵健民和徐鸣轩(现名徐运北)商议牵头,在堂邑县城建立鲁西特委,徐鸣轩任书记。初属中共济南市委,后归山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1936年6月,鲁西特委和濮县、范县等地党组织组建为中共鲁西北特委。1937年春末,根据抗日救亡形势的需要,中共山东省委确定鲁西北特委分为鲁西、鲁西北两个特委。鲁西特委辖原鲁西北特委南部地区的濮县、范县、观城、寿张、阳谷、朝城等县。刘晏春任特委书记。特委先后驻濮县、范县等一带农村。1937年11月,根据山东省委决定,以鲁西、鲁西北特委为基础,组建新的鲁西北特委。1938年6月,根据中共冀鲁豫省委决定,以山东省第六区和东阿县所辖区域成立新的中共鲁西特委,徐运北、张炳元先后任书记。特委初属冀鲁豫省委,1939年1月改属中共山东分局鲁西区委员会。机关初驻聊城,后驻冠县、馆陶县城和馆陶、冠县农村。1939年春,根据抗日形势的需要,鲁西区军政委员会决定撤销黄河以北的鲁西、鲁西北特委,设4个地委。鲁西特委所辖区域分别划归鲁西第二、第三、第四(即运西、鲁西北、运东)地委。后不复设。

中共鲁西北特委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北建立的早期地级党组织。1936年6月,为加强鲁西北地区党组织的领导,根据省委决定,以鲁西特委和冀鲁豫(直南)特委领导的濮县、范县等党组织为基础,组建中共鲁西北特委,刘晏春任书记,隶属山东省委。特委先后驻濮县、范县、冠县、聊城等地。1937年春末,根据抗日救亡形势的需要,中共山东省委确定鲁西北特委分为鲁西北、鲁西两个特委。新的鲁西北特委辖原鲁西北特委北部地区的冠县、莘县、聊城、堂邑、馆陶、临清、博平、清平等县。刘仲莹任特委书记。特委先后驻冠县、堂邑、聊城等地。1937年11月,根据山东省委决定,以鲁西北、鲁西特委为基础,组建新的鲁西北特委。特委辖范县、濮县、聊城、东阿、禹城、恩县等23个县,赵健民、徐运北先后任特委书记。特委初属中共山东省委,1938年3月改属中共冀鲁豫省委。机关设在第六区保安司令部政训处(后为政治部)。1938年6月,根据冀鲁豫省委决定,山东省第四区所辖区域成立以临清为中心的新的鲁西北特委。特委辖平原、恩县、武城、夏津、高唐、清平、临清、邱县、馆陶等县,张承先任特委书记。特委初属冀鲁豫省委,1939年1月改属中共山东分局鲁西区委。机关初驻夏津,后驻临清。1939年春,根据抗日形势的需要,鲁西军政委员会决定撤销黄河以北的鲁西北、鲁西特委,设4个地委。鲁西北特委所辖区域分别划归鲁西第三、第四、第五(即鲁西北、运东、卫东)地委。后不复设。

中共运东地委中共地级党组织。1939年春,根据中共鲁西区委决定,在境内古运河以东、寿张以北、

津浦铁路以西、高唐县以南地带,组建中共鲁西第四地方委员会,又称中共运东地委。1941年7月,根据中共北方局决定,中共鲁西、冀鲁豫区党委合并,统编为中共北方局冀鲁豫区第四地委,仍称运东地委。1943年初,根据冀鲁豫区高级干部会议决定,冀鲁豫区第四、第一地委(又称泰西地委)合并为冀鲁豫区第一地委,又称泰运地委。此间,运东地委先后辖清平、博平、在平、齐河、禹城、筑先、东阿、阳谷、张秋、阿东等县。谢鑫鹤、刘培桐、彭天琦先后任书记。1946年11月27日,冀鲁豫区党委决定,以泰运地区境内的黄河为界,黄河以西的运东地区为冀鲁豫第六地委,又称运东地委。地委先后辖筑先(聊城)、博平、在平、齐禹、河西、东阿、阳谷、寿张、徐翼、聊阳和聊城城关区等县(区)。申云浦、谢鑫鹤、陶东岱(代理)先后任书记。1948年6月29日,地委机关迁驻聊城县城古楼北街路西。1949年8月20日,根据中共华北局决定,冀鲁豫区运东地委撤销,其辖域分别划归新建平原省聊城地委和山东分局洛北地委。

中共泰运地委中共地级党组织。1943年初,根据冀鲁豫区高级干部会议决定,冀鲁豫区第一、第四地委合并为冀鲁豫区第一地委,又称泰运地委。1944年5月,根据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决定,改为中共冀鲁豫中央分局(又称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第一地委;1945年10月复改为中共冀鲁豫区第一地委,均称泰运地委。地委辖泰西地区的泰安(铁路以西地方)、肥城、宁阳、峰山(长清县黄河以东地带)、长清(长清县黄河以西地方)、平阿和运东地区的筑先、阳谷、东阿、在平、齐禹、博平、清平等县(工)委。石新安、袁振、邓存伦先后任地委书记。地委机关先后驻在平迟桥、大白庄,阳谷、筑先、东阿边界,齐禹、在平边界和长清潘北的农村以及平阴县城等地。1946年11月27日,根据冀鲁豫区党委决定,以泰运地区境内的黄河为界,分设为冀鲁豫区泰西、运东地委。

中共鲁西北地委中共地级党组织。1939年春,中共鲁西区委员会决定,在境内古运河以西,濮县、范县以北,高唐、夏津以南的山东省西北部与河北、河南省接壤地带,组建中共鲁西区第一地方委员会,又称中共鲁西北地委。当年11月,鲁西区党委调整区划,将第一地委改为第三地委。1944年7月,根据中共北方局决定,鲁西、冀鲁豫区党委合并为冀鲁豫区党委,鲁西第三地委统编为冀鲁豫第三地委。1943年7月,根据中共北方局决定,冀鲁豫第三地委划归冀南区,为中共冀南区第七地委。1944年5月,根据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决定,将冀鲁豫区和冀南区党委合并,建立中共冀鲁豫中央分局,原冀南区第七地委统编为冀鲁

中共平原省聊城地委会成立纪念

豫中央分局第七地委。1945年10月,恢复后的冀南区党委调整区划,以原冀鲁豫中央分局第七地委的冠县、莘县、武训(堂邑)、清平、元朝、卫东和原冀鲁豫中央局第三、第四地委的馆陶、临清、邱县以及临清市等10个县、市委组建冀南第一地委。鲁西、冀鲁豫第三地委和冀南、中央分局第七地委及冀南第一地委均称鲁西北地委。该地委先后辖冠县、莘县、观城、朝城、临清、邱县、馆陶、清平、卫东、聊西、堂邑、朝北、冠堂边、南峰、永智、莘朝、元朝等县(工)委。张炳元、许梦侠、申云浦(代理)、刘星(兼)、肖永智(兼)、韩宁夫、段君毅先后任地委书记。地委机关先后驻馆陶、冠县、莘县、朝北、聊堂等县农村和临清市区。1949年8月20日, 根据中共华北局决定,鲁西北地委撤销,其辖分别划归新建平原省聊城地委和河北省邯郸地委。

中共鲁西第二地委中共地级党组织。1939年4月,以聊城(东南部)、阳谷、东阿、范县、濮县、观城和朝城(南部)等7个县(工)委为基础,组建中共山东分局鲁西区第二地方委员会,简称鲁西第二地委。申云浦(又名申景玮)任地委书记。当年11月,鲁西区党委确定鲁西第二、第七地委合并为鲁西第二地委,又称运西地委,并将原第二地委所辖东阿划归鲁西第四地委,阳谷、朝城、观城划归鲁西第三(鲁西北)地委。原第二地委机关先后驻聊城、阳谷、东阿县结合部农村。

国民党聊城县党部国民党在聊城的组织机构。1926年春成立。其负责人为张丕介、朱辅臣、刘珍甫、张廷焕等。党部设在聊城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统辖鲁西国民党各县分部、区党部,秘密组织开展活动。当年冬,张廷焕携聊城县国民党党员名册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国民党山东省党务联席会议决定,派刘珍甫到鲁西重新组织各县党部。聊城县由孙寒光、王俊亭、舒秋溪3人负责,以靖堤口为基地,组建聊城县党部。下设五乡杜、靖堤口、孙集、孙丰4个区分

部。当时其主要活动是秘密发展党员、组织农民协会、策应北伐军北上。当年冬,国民党聊城县代表会议在靖堤口村召开,选出国民党党务执行委员7人、监察委员1人组成执监委员会。1928年3月,执监委员会进驻聊城城内。当年5月,山东省国民党党务执行委员会对全省党员重新登记发证。国民党聊城县党部孙寒光等5人在省党部登记领证后,于当年6月到聊城组成中国国民党聊城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并主持了全县党员登记工作。其后,因内部派系分歧,矛盾日增,于1929年春改选县党部时,被省“指委”解散。当年秋, 省党部派宋东岱等10余人到聊城组建聊城县国民党党务整理委员会。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反蒋,宋东岱逃离聊城。当年秋,省党部派张擎宇为聊城县党部特派员,聊城县人袁盛甫等3人为干事,整顿建立县党部。不久,张擎宇携款逃走,党部委派李献吾等5人为委员组成整理委员会。其后,县党部几经改建,但党务工作仍无改变,宗派日增。至1935年韩复榘停发党务经费,县党部解体。1938年,田谊民以鲁西党务特派员身份在聊城活动,破坏国共统一战线,并在城外重组县党部,自任书记。后田谊民调任省党部委员,改刘子善任县党部书记。刘子善积极发展党员,并拉拢三青团与国民党合并。日军投降后,县党部移至城内,刘子善仍任党部书记。党部下设总务、组训、宣传、特务4个股。1947年1月1日聊城解放,国民党县党部迁往济南。1948年济南解放,国民党聊城县党部遂消亡。

临清县商会境内最早成立的商会组织。清光绪三十年(1904)建立。最初由商业团体公推1人总理会事,称总董,王继览、马绪先后任总董。1916年,总董改称会长。其后,冀澜、单金铭、冀泰、沈鸣九先后当选为会长。1928年,国民党临清县党部设民众训练委员会,组织商民协会筹委会,赵焕文任常务委员。1929年,商民协会筹委会改组为商民协会整理委员会;同时,将原商会改为委员会制,每届选常务委员5人。是时,商民协会与原商会并存。1931年,商民协会改为县商会。新旧两商会遂在县党部指导下合二为一,成立新的县商会,赵焕文等5人当选为常务委员,赵焕文任主席。同时,还建立同业工会29处。1933年,王荫轩任主席。1937年,李耀堂当选为主席。1945年9月临清解放,遂建立商民联合会,简称商会,李耀堂任主任。商会建立之初,活动仅限于商业较集中的县城,且以对工商业者的管理为主。抗日战争中,广大商民曾组成救国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51年4月,建立临清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商会遂解体。

临清县农会清末、民国时期境内最早成立的农会组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成立,李荫堂任第一任会长。因经济无着,农会形同虚设。1912年后,孟毓琦、张叔承相继任会长。1928年,奉国民党省政府令,撤销县农会,组织县农民协会筹委会。当年12月,召开全县首次农民代表大会,改县农协筹委会为县农民协会执委会。1929年5月,奉命改县农协会执委会为县农民协会整理委员会,对区、乡农民协会进行整顿。1930年,活动中断。1931年,奉省令又改为县农会,郭汝涟任干事长。至1934年,全县有区农会8个、乡农会97个。国民党领导建立的农会,初期主要是进行宣传鼓动,发展壮大组织队伍,组建基本武装,以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成功后,转以维护地方秩序、限制人民的反抗为主。1935年9月,奉省政府令,县农会停止活动,但保留其组织。1948年自行解体。

聊城县总工会境内第一个国民党县级工会组织。1926年冬建立。工会设主席1人、委员7人,下设木业、水泥、水业、掏粪、染织、鞭炮等9个分会,会员200余人。它是国民党聊城县党部为夺取对工人的领导权组织建立的。1929年上半年,县党部解散,县总工会自行解体。

共青团冠县支部境内最早成立的共青团组织。1926年初,共青团济南地委派李登元、范管之到境内负责发展共青团组织。同年春,冠县县城已发展有6名共青团员,遂建立共青团冠县支部,齐辉蕴为负责人。1928年春,团支部工作中断,自行解体。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聊城地委工作委员会地级青年团组织。1948年6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试点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建议,冀鲁豫运东地委组织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运东地委筹委会,王序兰为筹委会负责人。1949年8月,正式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聊城地方工作委员会,设有组织部、宣传部。地委宣传部长周海舟兼任团地委书记,王序兰为副书记。1957年7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聊城地区委员会。

三民主义青年团临清分团部境内最早建立的三青团组织。1939年9月,三民主义青年团临清县分团部筹委会在临清县西部下堡寺成立,李子骏任主任委员。隶属三青团山东省第四行政区区团部,简称三青团临清区团部。同年10月,随驻守下堡寺的国民党山东省第四区保安七团移防清平、馆陶一带,李子骏卸任,三青团活动中断。1944年,三青团临清县分团部成立,崔连儒任主任,王玉珍任书记,杨凤仪任三青团

临清区部驻临清县组织员。1946年后,分团部迁驻济南,王玉珍任主任,于步霄任书记。1947年10月,分团部代行区团部职权,并负责筹建山东省第四行政区所属各县的三青团组织。1948年初,分团部并入驻济国民党临清县党部。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鲁西北总部3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青年团体。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派政训服务员240人到鲁西北参加抗日工作,其中部分为“民先”队员。当年冬,以“民先”队员为基础,成立“民先”鲁西北队部,成润、邵子言、徐少岩为其负责人。1938年5月,召开鲁西北地区“民先”队员代表会议,经协商,在鲁西北队部的基础上建立“民先”鲁西北总部,队长徐少岩。下设组织部、政治部、青年服务部、妇女部和儿童部。同时,在冠县、临清、莘县等县和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的部分支队先后成立 “民先”分部。至1938年11月,所属各县共发展“民先”队员3000余人。总部机关初驻聊城县城,聊城失守后,迁驻冠县、馆陶边界农村。1939年春,总部机关工作人员和大部分“民先”队员,由中共鲁西北特委派往各地党、军部门工作;其他“民先”队员陆续加入各地党的组织和青年抗日救国会。至此,该组织解体。

临清县妇女协会民国年间境内最早成立的妇女组织。1928年5月建立。朱兰英、李淑英、马英华3人为委员。该协会是国民革命军到达临清后,在国民党临清县党部民众训练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的。主要开展妇女放足、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男女平等工作。1931年活动中断,自行解体。

聊城妇女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群众组织。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聊城抗敌后援会成立,范筑先的夫人武治国任会长。这是鲁西北最早建立的妇女抗日救亡团体。1938年3月,以抗敌后援会为基础,建立聊城妇女救国会,武治国任名誉会长,郝冠英、丁子玉为负责人。1939年,并入鲁西北妇女抗日救国会。

鲁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群众组织。1938年11月,中共鲁西特委在冠县组建鲁西北各界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旨在动员鲁西北各界人士和团结国民党军政人员共同抗日,申云浦、高元贵、王惠卿先后任主任。1941年秋,改为鲁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统一组织领导鲁西北地区各级各类抗日群众团体,由郭清书、张延积先后任主任。1942年9月,并入鲁西北工、农、青、妇抗日救国联合会。

鲁西北工、农、青、妇抗日救国联合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群众组织。1939年底至1940年下半年,先后成立鲁西北职工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和妇女抗日救国会。1942年秋,工、农、青、妇4个抗日救国会合并为鲁西北工、农、青、妇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鲁西北抗联,张延积、沈廷湘先后任主任。此后,鲁西北地区工、农、青、妇各级各类抗日群众团体均由抗联统一领导。1944年6月,改称冀鲁豫抗日救国总会鲁西北分会,仍称鲁西北抗联。1945年9月,该组织撤销。

鲁西北职工抗日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职工群众组织。1940年春成立。阎耀华任主任。该会主要任务是:组织领导鲁西北地区的广大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和抗日救国运动。1942年秋,与鲁西北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合并为鲁西北工、农、青、妇抗日救国联合会。

鲁西北农民抗日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农民群众组织。1940年春成立。沈廷湘任会长。该会主要任务是:组织领导鲁西北地区农民进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大生产运动,动员、组织广大农民支援和参加抗日战争。1942年秋,与鲁西北职工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合并为鲁西北工、农、青、妇抗日救国联合会。

鲁西北青年抗日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青年群众组织。1940年春成立。王黎之、郭清书、张延积(兼)先后任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动员、组织鲁西北地区广大青年参军抗日,参加减租减息和生产运动。1942年秋,与鲁西北职工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合并为鲁西北工、农、青、妇抗日救国联合会。

鲁西北妇女抗日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妇女群众组织。1939年底成立。李蕴华、王慧颖、林楠、张堃先后任主任。其主要任务是:组织领导鲁西北地区的妇女群众运动,宣传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法令,关心和维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动员、组织妇女为抗日战争服务。1942年秋,与鲁西北职工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合并为鲁西北工、农、青、妇抗日救国联合会。

鲁西北文化界抗日救国协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

鲁西北文化界抗日救国协会旧址

方文化团体。1941年下半年成立。丹彤任主任。其主要任务是:根据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共产党组织的指示,以各种形式协助抗日政府和抗日武装,开展抗日宣传、国民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1942年秋撤销,其工作划归政权、文教部门。

运东抗日救国联合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群众组织。1940年春,先后成立运东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1942年秋,农民、青年、妇女3个抗日救国会合并组建为运东抗日救国联合会, 统一组织领导运东地区各级各类抗日群众团体。1945年9月撤销。

运东农民抗日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农民群众组织。1940年春成立。赵凤升(兼)、阎少华先后任会长。该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领导运东地区农民进行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和大生产运动,动员、组织广大农民支援和参加抗日战争。1942年秋,与运东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合并为运东抗日救国联合会。

运东青年抗日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青年群众组织。1940年春成立。王富海、刘铮先后任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动员、组织运东地区广大青年参军抗日,参加减租减息和生产运动。1942年秋,与运东农民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合并为运东抗日救国联合会。

运东妇女抗日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妇女群众组织。1940年春成立。李蕴石、宋伟先后任主任。其主要任务是:组织领导运东地区的妇女群众运动,宣传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法令,关心和维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动员、组织妇女为抗日战争服务。1942年秋,与运东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合并为运东抗日救国联合会。运东文化界抗日救国协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文化团体。1940年下半年成立。白肖凯任主任。其主要任务是:以各种形式协助抗日政府开展抗日宣传、国民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1942年秋撤销,其工作划归政权、文教部门。

冀鲁豫抗日救国总会泰运分会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群众组织。1940年春,成立运东地区各界抗日救国会。1942年后,改为泰运工、农、青、妇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抗联。1944年6月改称冀鲁豫抗日救国总会泰运分会,简称泰运抗联,统一领导运东、泰运地区各级各类抗日群众团体,赵凤升(兼)、王黎之、王玉珍、纪登奎(兼)先后任主任。1945年冬撤销。

冀鲁豫区工、农、青、妇联合会泰运、运东分会

解放战争时期的地方群众组织。1945年冬,冀鲁豫区工、农、青、妇抗日救国联合会泰运(一)分会,改为冀鲁豫区工、农、青、妇联合会泰运(一)分会。1946年11月,恢复泰西、运东地区,同时组建冀鲁豫区工、农、青、妇联合会运东(六)分会,纪登奎、郭少英(兼)先后任分会主任。1947年上半年,运东分会撤销,其工作并归地委民运部。

鲁西北妇女委员会解放战争时期的地方群众组织。1948年8月,为加强妇女工作,鲁西北地委成立妇女委员会,由张堃任书记;同时成立鲁西北妇女联合会筹委会。1949年春,成立冀南区妇女联合会一分会(即妇女联合会鲁西北分会)。当年8月,中共鲁西北地委撤销,妇委会及其分会随之解体。

吉庆班戏剧班社。清光绪十六年(1890),外地一河北梆子兼演京剧的戏班在聊城演出,被货栈老板李长业出资接管,定名吉庆班。随后购置戏装,以重金聘请李长法、孙德林、张荣贵、吴明等当时名角担任各行当主角,组成百余人的大戏班。1921年招收男童80名,创办科班。该班社在鲁西各县及乡村集镇巡回演出长达半个世纪,影响较大。1937年被国民党齐子修部劫持到军内。至1943年,齐子修覆没,吉庆班解体。

东阿东盛马戏团境内成立最早的马戏团。1930年建立。团址在东阿县城内。1919年,张正震在东阿创建东盛杂技班。该杂技班曾两次赴朝鲜演出达6年之久,为境内历史上第一个出国演出的文艺班社。1930年易名东盛马戏团。1947年后改名为前进马戏

团。1956年,该团与县内全乐马戏团、胜利马戏团等7个杂技马戏表演团体合并,成立东阿县公私合营马戏团。1958年,在平、东阿合县后,改称在平县跃进马戏团。1961年,在平、东阿分县后划回东阿,改名东阿县杂技团。1971年夏,由地区接管,更名为聊城地区杂技团。该团杂技技巧娴熟,功底深厚,演出遍及全国,并多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演出;同时还为国内20多个杂技马戏团体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因此, 东阿被誉为“中国杂技之乡”。

临清前进剧团京剧演出团体。1942年,临清新生剧社成立,隶属十八集团军第二纵队四旅政治部。1943年改为前进剧团。主要演员有李和曾、朱小友、田增良、周明仁、李近秋等。剧团经常在鲁西北、河北、河南等地演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闯王进京》、《黄巢起义》、《岳飞之死》等传统戏。1947年,曾赴涉县野头镇为参加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首长慰问演出。陈毅观看后指示:“以旧的形式演出新内容,改造自己,教育观众。”50年代,还曾演出过《白毛女》、《血泪仇》等现代戏。1968年调聊城后,改名为聊城地区京剧团。

寿张县豫剧团文艺演出团体。1948年组建。1964年寿张县撤销,剧团调归聊城专区领导。1970年下放聊城县后,先后更名为聊城县豫剧团、聊城市豫剧团。

平山卫明代设于聊城(今东昌府区)的军事单位。因府城之中古有平山,故名。明洪武元年(1368)设,由明将常遇春率军攻破聊城后置。卫指挥署设于府治东南,隶属左军都督府山东都指挥使司。其领导机构为平山卫指挥使司。卫额设指挥使3员(正三品),为卫最高长官,总揽指挥大权,并设指挥同知7员(从三品)、指挥佥事12员(正四品)、署指挥佥事4员等佐僚20余员共襄其事。其下设经历1员、卫镇抚2员等属员。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有正、副千户28员、所镇抚5员;每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所,有百户68员,每百户所为1屯(今东昌府区某官屯、某军屯村名即由此而来)。卫有京边两班操军1562名,运粮旗军1117名,守城实操军1333名。共屯地约19430公顷,坐落于聊城等地, 每年征粮7312余石(折银2193余两),以供官用军需。清顺治四年(1647),卫奉命裁指挥,改设守备、经历、教授各1员。平时,卫军主要负责守御、运粮、垦田、征粮等任务;若国有急事,随时征调。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平山卫裁撤,并入东昌卫。东昌卫明代设于聊城(今东昌府区)的军事单位。因地处东昌故名。明宣德五年(1430)置,由属兵部前军都督府的湖广都司所辖武昌左护卫改为东昌卫,同时改隶山东都指挥使司。卫指挥署设于府治东南,其领导机构为东昌卫指挥使司。卫额设指挥使3员,为卫最高长官,总揽指挥大权,并设指挥同知2员、指挥佥事5员、署指挥佥事1员等佐僚共襄其事。其下则设经历1员、卫镇抚2员等属员。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有正、副千户15员、所镇抚2员;每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所,有百户24员,每百户所为1屯。卫有运粮旗军533名,守城实操军203名。屯地约7923公顷,坐落于濮州、堂邑、范县等地,每年征粮5649余石(折银1694两),以供官军之用。清顺治四年(1647),卫奉命裁指挥,改设守备、经历、教授各1员。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平山卫裁撤并入东昌卫。时设守备1员、千总2员、随郡1员,节制分防聊城、濮州等各汛的外委、千总。平时,卫军主要负责守御、运粮、垦田、征粮等任务;若国有急事,随时征调。裁撤时间不详。

临清卫明代设于临清的军事单位。明景泰年间 (1450~1456)置,由济宁左卫调属山东都指挥使司改设。卫指挥署设于临清州治之东。其领导机构为临清卫指挥使司。卫设指挥使3员,为卫最高长官,总揽指挥大权,并设指挥同知4员、署指挥同知1员、指挥佥事11员、署指挥佥事2员等佐僚10余员共襄其事。其下则设经历1员、卫镇抚2员等属员。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有千户34员;每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所,有百户39员。卫有京边两班操军1930名,运粮旗军2665名,实操军1662名。共屯地约19182公顷,坐落于济宁、嘉祥、钜野、郛城、鱼台、清平、临清等地,每年征粮8017余石(折银2400余两),以供官军之用。清顺治四年(1647),卫奉命裁指挥,改设守备、经历、教授等职。平时,卫军主要负责守御、运粮、垦田、征粮等任务;若国有急事,随时征调。裁撤时间不详。

临清镇明清时期驻临清的军事编制单位。明崇祯十一年(1638),因沿河有警,明廷将于崇祯七年 (1634)复设之登州镇总兵官与镇的编制移驻临清,始设临清镇,又设城守千总13员,马步兵13000余名。镇总兵为最高将官,总揽大权。其下设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把总等职,均无品级、无定员,遇有重大战事,多以勋戚、都督等挂印充之,事后即交回将印。清顺治元年(1644),清廷确定仍设临清镇,袭明旧制,属绿营建制,以总兵领之,归山东提督节制。初置左、右2营,每营设游击、守备、千总、把总各1员,中军游击

管左营之事,两营共马步兵1800余名;另设旗鼓中军守备。顺治四年(1647),添设中、前2营,并左、右为4营,时每营设游击、守备、千总各1员,把总2员,营兵共有4000名。顺治八年(1651),裁前营,保留中、左、右3营,各营设官如旧,减存兵2500名。顺治十三年(1656),增防漕把总3员。顺治十五年(1658), 改左、右营游击为都司,省旗鼓守官,又裁城守官兵分配左、右2营,两营实存兵2000名。顺治十八年 (1661),移临清镇于登州府,恢复登州镇,改临清镇为临清协。

临清协清代驻临清的军事编制单位。清顺治十八年(1661),移临清镇于登州,遂改镇为协。设副将,辖左、右2都司,隶属登州镇。康熙五年(1666),减存兵1800名。康熙七年(1668),改战为守,共存兵1676名。康熙十九年(1680),裁右营官兵676名,实有经制马步兵1000名。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都司及兵255名,以副将管城守营军。雍正元年(1723),设兖州镇,遂改属之;又抽调马步兵29名归兖州中、右2营。雍正九年(1731),改守备为都司。乾隆二十七年 (1762),增设额外委3人,辖骑兵148名、步兵562名。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定制副将1员、都司1员、千总2员、把总4员,外委干总2员、外委把总4员,马兵142名、步兵562名;分防夏津、邱县、武城等汛。嘉庆二十二年(1817),改属曹州镇,时有步兵530余名,分防邱县、武城、夏津、馆陶、甲马等汛。光绪十二年 (1886),裁外委等官,并调步兵42人赴省训练。光绪二十六年(1900),裁旱汛、河汛千总等职。明有防区:武城汛,把总1人、骑兵10人、步兵10人;甲马汛,经制外委1人、步兵15人;夏津汛,把总1人、骑兵8人、步兵28人;馆陶汛,把总1人、骑兵5人、步兵24人;恩县汛,把总1人、协防外委千总1人、骑兵23人、步兵35人、墩台5座。其后,营制不断变更,兵员屡经裁调。至清末编练新军,协制遂名存实亡。

东昌营清代驻东昌府聊城(今东昌府区)的军事编制单位。清顺治三年(1646)设,驻东昌府城。演武场在城南门外。因其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初设都司1员、千总1员、把总3员,有营经制马步兵448名。初属临清镇,顺治十八年 (1661)临清镇移登州复设登州镇后,遂改隶之。雍正元年(1723)设兖州镇,遂改属之。雍正四年(1726),按定制东昌营时有都司1员、千总1员、把总3员,外委千总1员、外委把总3员,马兵85名、步兵351名。该营驻府城都司1员、把总1员,外委千总1员、额外外委1员,马兵54名、步兵180名,内有寿张营兵17名由协防外委把总1员领之驻周家店。分防汛地:东昌、平山两卫汛,千总1员、马兵36名、步兵72名;平阴县汛,把总1员、马兵9名、步兵30名;漕河六闸汛,把总1员、马兵3名、步兵41名;永通二闸汛,外委把总1员、马兵3名、步兵17名;周李二闸汛,外委把总1员、马兵1名、步兵21名;聊城汛,东昌营外委千总1员、马兵4名、步兵100名;馆陶县汛,东昌营把总1员、马兵20名、步兵40名。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绿营兵额裁留三成;光绪二十八年(1902),全部裁汰,每汛只有1名或2名留守,原营制名存实亡。光绪二十九年 (1903),东昌营改为“府小队子”。

高唐营清代设在高唐的军事编制单位。清顺治五年(1648),因高唐乱,失城3次,总河杨方兴提请调山西太原兵五百,守备周自新、千总赵世初、把总白应举镇守高唐,置高唐营。在近城村庄建墩台10座,每座设兵5名。演武场设于城外东南。初隶临清镇,顺治十八年(1661)临清镇移登州恢复登州镇后,遂改属之。康熙十九年(1680)闰八月,再请分拨临清营千总1员、把总2员、马步兵135名分守高唐。添设游击1员,兼辖近邑。改高唐守备为游击中军守备,统辖千总2员、把总3员、马步兵717名,驻扎高唐。分防齐河、平原、清平、恩县、在平等汛。后裁兵82名。雍正元年 (1723)设兖州镇后,高唐营又改属兖州镇,并抽调马步兵12名归镇标中、右两营。雍正八年(1730),添设经制外委和千、把总5员。雍正十三年(1735),增马兵12名、步兵48名,均系河标拨增。此时定制本营游击1员、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3员,外委千总3员、外委把总2员,马兵134名、步兵534名。高唐营驻扎高唐州游击1员、守备1员、千总1员,外委千总1员、外委把总3员,马兵46名、步兵360名。分防清平县汛, 外委千总1员、马兵6名、步兵28名;分防恩县汛,千总1员、马兵16名、步兵38名;分防平原县汛,把总1员、马兵18名、步兵38名;分防在平县汛,把总1员、马兵18名、步兵38名;分防齐河县汛,把总1员、马兵18名、步兵38名。乾隆七年(1742),将恩县调换临清营管辖,禹城汛调换高唐营管辖。乾隆二十七年 (1762)添设额外外委3员。乾隆四十二年(1777),恢复雍正十三年定制。嘉庆二十二年(1817),曹州改营为镇,高唐营分归曹州镇标统辖。道光八年(1828),新添额外外委3员。其后及咸丰年间,高唐营有游击1员、守备1员、千总1员、额外外委6员、马兵56名、守兵290名。分防禹城汛,千总1员、协防经制外委1员、马兵20名、守兵54名;分防平原汛,把总1员、协防经制外委1员、马兵22名、守兵55名;分防齐河汛, 把总1员、协防经制外委1员、马兵22名、守兵55名;

分防在平汛,把总1员、协防经制外委1员;分防清平汛,经制外委1员、马兵4名、步兵27名。同治元年 (1862),改设都司1员、千总1员、把总1员,拨入濮州营马步兵100名,实存营汛马步兵620名,内马兵135名、步兵485名。同治八年(1869)后,不断裁减马兵、步兵。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实存营汛马步兵195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初一日,全裁营汛各衙门,改设当差余兵18名。

寿张营清代驻寿张(今阳谷县寿张镇)的军事编制单位。清顺治五年(1648)设,本营驻寿张县城。额兵500名、快手8名,领以守备、千总、把总各1名,代理张秋漕务。配城4门大炮26座、中炮27座、行营炮6座。初隶临清镇,顺治十八年(1661)临清镇移登州复设登州镇后,遂改属之。康熙十九年(1680),增设游击1员、千总1员、把总2员,调守备驻防张秋镇。雍正元年(1723),改属兖州镇。嘉庆二十二年(1817),实有马、步兵482名。其后逐渐裁汰、调出,兵员不断减少。至光绪十二年(1886),全营共有官兵334名,其中游击、守备、千总各1名,把总2员,经制外委3员、额外外委11员,马兵64名、步兵251名。其驻防情况是:张秋汛,守备、经制外委各1员,马兵8名,步兵60名,并分防阿城镇;阳谷汛,把总、经制外委各1员,马兵4名,步兵37名,并分防周家店;莘县汛,把总1员,马兵6名,步兵19名;冠县汛,千总1员,马兵5名,步兵15名;其余官兵均驻寿张本营。光绪二十九年 (1903),寿张营裁撤,官兵散归本籍。

方致祥部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部队。1912年初,山东后路巡防营步兵统领方致祥率所辖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5个步兵营和2个骑兵营驻防于境内,统部和步兵前营、后营及骑兵一营常驻聊城,其他分别驻防堂邑、阳谷、冠县、高唐等地。县设小分队, 有步马兵40人,警察局有警兵60人。当年下半年,方致祥被撤职,由李德厚部到聊城接防。

李德厚部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部队。1912年下半年,方致祥被撤职后,山东后路巡防步、马、炮各营统领(兼山东省黄河上、中、下三游防务)李德厚,率山东武卫先锋营步兵三营抵聊接防,后又将当地士绅组织的卫东营约300人编入该部。1914年,聊城驻军又增新军步兵统领戴绍九部3个营,兵力有所加强。翌年, 戴部奉命调往梁山,李德厚部改编为山东陆军第四混成旅,李任旅长,下辖2个团,有步兵6个营,继续在聊城驻防。1918年,李德厚调往北京,由张善义部到聊城驻防。张善义、张建功部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部队。1918年,李德厚调往北京后,原陆军第五师马武团中将张善义率步兵2个营、卫队2个连,以山东东临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兼第四混成旅旅长身份抵聊城驻防。后,东临剿匪总司令部改称东海剿匪总司令部,李仍任总司令。此时,鲁北武定府和青州府一带均划归东临道所辖。1919年,张善义病死于聊城,其职务由陆军中将、原直军师长张建功接任。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督办后,张建功调任东北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

张辉连、杜凤章、姜和晴部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部队。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督办后,将原驻防聊城部队长官张建功调任东北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派其第一二八旅旅长张辉连、第一三八旅旅长杜凤章连夜赶至聊城、冠县等地,将原驻聊第四混成旅和东临道尹柯长泗(兼警备司令)所属警备团(由29县抽调1500余人组成)及道尹公署1个连、聊城警备大队约300人全部收编,将第一三八旅扩编为第七十一师,驻防聊城。当年12月,张辉连因擅自离开聊城被枪决,由中将姜和晴为东昌镇守使兼第一二八旅旅长、王涛为少将参谋长,继续驻防聊城。1927年,改编为直鲁联军第八师。

王冠军、孙百万部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部队。1926年,设东昌道区司令部,王冠军任司令,所属两个团1000余人驻扎聊城城内;是年夏,孙百万部1000余人由济南开抵聊城县,驻聊城东关。王、孙所部统归镇守使统领。1927年,改编为直鲁联军第八师。

寇英杰、徐源泉、孙殿英、门锡光部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部队。1927年春,撤销镇守使署,驻东昌所有部队均改编为直鲁联军第八师,寇英杰任师长,辖2个旅、1个混成团,官兵共7000余人。1928年,张宗昌属之第六军军长徐源泉、第十四军军长孙殿英及寇英杰属之第一军军长门锡光分别率部从河北、河南开赴聊城。3个军共有官兵3万余人,均驻城内及附近村庄,时有聊城皆兵之势。驻防3个月后,各部分别开往濮阳、范县、冠县、阳谷等县与北伐军作战。当年5月,北伐军占领济南,各部闻风而逃,聊城空防数月。

荣光兴、陈德新、李义之、赵新德、王世歧部

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军队。1930年10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旅旅长荣光兴率3000余人抵聊城驻防,聊城城内驻有旅部和2个团,阳谷驻1个团。1931年,第八十六旅旅长陈德新

率部到聊城接荣光兴之防务。1932年,第二百二十旅旅长李义之率部到聊城接防。1933年,第五十九旅旅长赵新德率部到聊城接防。1935年,第八十七旅旅长荣光兴复率部到聊城接防,兼清乡司令。1936年,第五十八旅旅长王世歧率部到聊城接防。1938年11月,日军侵占聊城,驻防部队临时撤离。

刘伯承、邓小平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1938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主力一部进驻临清,开展抗日斗争和围歼王金祥部的斗争,当年底撤离。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渡河南下,路经境内,驻寿张镇,同月南征。(见彩色插页第19页)

陈康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

1938年12月至翌年初,陈靂率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挺进鲁西

四旅六八八团先后进驻朝城、张鲁集、聊城一带,协助当地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和恢复鲁西北地方党组织,并指挥筑先纵队。1939年初奉命撤离。

宋任穷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1940年2月,宋任穷率冀南军区部队进驻莘县,当年6月返回冀南。1943年,宋任穷等率冀鲁豫军区第一、七、八、九分区指战员和冀南军区第七军分区机关进驻阳谷、莘县等地,1947年撤离。其间主要任务是: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巩固抗日政权,开展抗日斗争。

杨勇、杨得志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1940年2月,杨勇率部因追击石友三部进驻莘县;3月,杨勇、杨得志率部进驻观城、范县地区;8月,杨勇率六八六团2000余人进驻范县张青营、颜村铺一带;11月,杨勇率第七、八、二十、二十二、七十七等团进驻朝城,年底撤离。1943年,杨勇等率冀鲁豫军区和冀南军区部分指战员进驻阳谷、莘县等地,1947年撤离。其间主要任务是: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巩固抗日政权,开展抗日斗争。

临清兵备道明清时期在临清设立的兵巡衙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设置。置以按察副使或佥事1员奉敕整饬兵备,兼管河道屯田,诸军卫有司皆属节制。道辖东昌府、临清州、高唐州和武城、夏津、冠县、东阿、在平、博平、清平、馆陶、恩县、莘县、邱县、堂邑、聊城、平阴、阳谷、寿张16县。有马快400人,民兵共2441人,巡县、巡捕官分领操防。设甲马营、裴马圈、魏家湾、南馆陶4个巡检司。节制平山、东昌、临清3卫,防倭守备1员分署临清。万历二十年(1592),巡抚以朝鲜倭警题,设统兵官参将1员,通辖军卫,操练兵马。万历二十四年(1596),改为守备,所领如故。沿革及裁撤时间不祥。

团练封建社会的地方武装。于正规军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训练的地方武装,统称“团练”。始于唐朝,盛于清代。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后,遵清政府令,境内各县知县、豪绅在当地纷纷举办团练,以防义军。县设总团,由抽调各乡民团团丁加以集训后统编组成。团总一般由县官兼任,拥有练勇数千人。各乡村均设练勇组织联防。其经费总团由全县绅士捐输,各乡村则自行解决。团练平时除训练外,主要负责站岗、巡夜、值勤等。其后,团练或被太平军击溃,或倒戈加入捻军,或自行解体。至辛亥革命后,所存团练组织多为联庄会等地方武装代替。

民团、大队清代、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清咸丰、同治年间,境内常有太平军、捻军及当地农民军活动,营兵自顾不暇,无力防范,于是各县较大乡村大多组建民团,以维护治安。各团独占一方,平时互通声气,遇警则协调行动。曾配合清兵镇压过捻军和邱莘

山东省第二路民团指挥部旧址

教义军,至清末自行解体。民国初年,因战乱境内多数县又纷纷自发成立民团。1930年冬,国民党山东省主

席韩复榘倡办民团,自兼民团总指挥。各县奉命组建民团大队,县长兼大队长,另设大队副负责训练及指挥。大队副及以下中队、分队长均由区指挥部委任,与县长不相统属。民团大队部设于县城内,部分官兵驻重要集镇。所用粮饷、枪械均由县政府供给。1935年后,民团被当地国民党驻军或抗日武装收编。

巡警局(所)清末、民国初期的地方武装。清朝末年,境内各县奉命裁撤守营,先后设巡警局或巡警所以维持地方治安。一般设警佐1人、巡长数人,有警兵数十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相继撤销。

警备队民国时期国民党的地方武装。民国初年, 境内各县均设立警备队,队长初由省警备司令部委派, 后由知县任命。一般有马兵、步兵百余人或数百人不等,隶属于县政府。粮饷、枪械均由地方筹集、购置。警备队大都骄兵悍卒,地方官难以驾驭。平时,勾结匪类,勒索乡民;遇到大股土匪则不敢交锋,相率逃避。1928年后,大多改编为人民自卫团。

人民自卫团民国时期国民党的地方武装。1928年,境内各县奉命成立县人民自卫团,大多由原县警备队改建组成。团长由县长兼任,团部设在县城内,一般有团丁数百人。以区为单位下设分团,分团长由区长兼任。其主要任务是打匪防盗,维护一方治安。之后,有的改组为县警察队,有的并入联庄会等其他地方武装。

联庄会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境内各县先后创办联庄会。起初大部分为地主自卫武装,组织不健全,管理较松散。1928年国民革命北伐军经过境内后,高唐等县曾将联庄会改为人民自卫预备团,后复改为联庄会。1934年初,山东省政府颁布《山东省各县联庄会暂行规程》后,境内联庄会组织才真正健全起来。各县设联庄会总会,县长兼任总会长;区设分会,区长兼任分会长,每分会设教官1人;每区又分数段,段长由县长委任,每段有会丁100余人。按暂行规程,凡20岁以上、40岁以下男子 (残疾者除外)均有义务充当会员。1937年日军入侵聊城后,联庄会逐渐解体。

红团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农民武装。1928年初建立。由中共鲁北特委书记李春荣、特委委员金谷兰在高唐城北及高唐、平原接壤一带农村组建。红团设立总局,分为2个团,共1000余人,直属中共鲁北特红团使用的铁蒺藜锤

委领导。第一团部设在谷官屯,有600余人,金谷兰任团长,姜占甲、靳兴荣任副团长。下设7个大队: 第一大队驻谷官屯,大队长李玉洪;第二大队

驻杨庄,大队长杨斯英;第三大队驻阎寺,大队长赵长华;第四大队驻太和庄,大队长靳兴禹;第五大队驻三殿庙,大队长刘振江;第六大队驻范庄,大队长毕长祥; 第七大队驻西十里铺,大队长先后为张存俭、赵汉亭。每个大队下设5个小队,人数不等。第二团部设在高唐与平原交界的郑官屯、北镇一带,共有500余人,郑吉安任团长,许传孟任副团长。1928年4月,中共鲁北特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于5月4日组织谷官屯红团暴动。后不慎暴动计划失密,红团总局于5月4日遭髙唐国民党县政府军警及地主武装袭击,李春荣、姜占甲等12人牺牲,暴动失败,红团遂解体。

山东省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民国时期国

民党的地方武装。1937年初成立。司令部设于聊城

山东省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指挥部旧址县城。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范筑先兼保安司令部司令。1937年11月,为适应鲁西北抗日形势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帮助下,范筑先将第六区专署和保安司令部合并为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范筑先仍任司令。

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总司令部抗日地方武装。1937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帮助下,山东省第六区专署和保安司令部合并组成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由中共鲁西特委和范筑先共同领导,范筑先

任司令。其后,范筑先与共产党精诚合作,广收散兵游勇,积极组建抗日武装,先后组建起35个支队、3路民军计6万余人的抗日队伍,遂于1938年5月改为鲁西北抗日游击总司令部,范筑先任总司令。35个支队

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女战士

是:第一支队,1937年秋组建,苗振武任司令;第二支队,1937年组建,王金祥兼任司令;第三支队,1937年11月组建,齐子修任司令;第四支队,1937年冬组建,王子苍任司令;第五支队,1937年12月组建,石洪典任司令;第六支队,1937年底组建,韩養河任司令;第七支队,1937年底组建,吴作修任司令;第八支队,1937年冬组建,牟锡山任司令;第九支队,1937年底组建,张宝齐任司令;第十支队,1938年1月组建,张维翰任司令;第十一支队,1938年3月组建,牛连文任司令;第十二支队,1938年组建,傅亚屏任司令;第十三支队,1938年4月组建,冀镇国任司令;第十四支队,1938年组建,刘伯鸿任司令;第十五支队,1938年2月组建,王振清任司令;第十六支队,1938年3月组建,吉占鳌任司令;第十七、十八支队,1938年春,鲁西北特委派冯基民去津浦铁路以东开展工作,带去该支队两个番号,后无音信;第十九支队,1938年春组建,布永年任司令;第二十支队,1937年冬末组建;第二十一支队,1938年4月组建,刘耀庭任司令;第二十二支队,1938年组建,于耀川任司令;第二十三支队,1938年组建,袁寿山任司令;第二十四支队,1938年组建,云茂才任司令;第二十五支队,1938年5月组建,王金甲任司令;第二十六支队,1937年底组成,栾省三任司令;第二十七支队,1938年7月组建,韩殿卿、王玉德先后任司令;第二十八支队,1938年夏组建,李文远任司令;第二十九支队,1938年6月组建,王善堂任司令;第三十支队,1938年夏组建,吴春阳任司令;第三十一支队,1938年8月组建,管大同任司令;第三十二支队,1938年夏组建,王家佑任司令;第三十三支队,1938年夏组建,王化三任司令;第三十四支队,1938年夏组建,李连祥任司令;第三十五支队,1938年秋组建,徐茂里任司令。3路民军为:民军第一路,1938年1月组建;民军第二路,1938年春组建,白玉瑛任司令; 民军第三路,1938年初组建,赵玉瑛任司令。1938年10月,将35个支队改编为4个纵队:第一纵队,范筑先兼任司令员;第二纵队,袁仲贤任司令员;第三纵队, 张维翰任司令员;第四纵队,齐子修任司令员。司令部成立之后,同日伪军作战80余次,屡屡重创敌人,使大片国土得以保卫、收复。1938年11月15日聊城沦陷,范筑先等壮烈殉国,该部抗日武装主力改编为筑先纵队和平原纵队,继续坚持抗日。

青年抗日挺进队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武装。1938年3月在聊城成立,范筑先的长子范树民任队长。同年8月范树民牺牲后,由范筑先的次子范树琨代理队长。1939年2月,分别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和筑先纵队。

卫河支队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武装。1938年11月聊城失陷后,郭英、訾修林在冠县组建陶山抗日大队。1939年8月改称卫河支队。同年5月,郭少英、于笑虹等在临清卫河以西成立临(清)、馆(陶)、曲 (周)、威(县)、邱(县)游击支队,不久亦改称卫河支队。10月,两卫河支队在临西合编为八路军卫河支队,郭英任司令员,王笑一任政委,于笑虹任副司令员,刘墨卿任参谋长,王剑桥任政治部主任。1940年6月,被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

平原纵队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抗日地方武装。1938年12月建立。根据中共鲁西特委决定,以原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第三十一支队为主,与第十二、十九、二十六支队的部分人员组建平原纵队。袁仲贤、管大同先后任司令员。设政治部、司令部、供应处。辖3个团,1000余人。初在在平、博平、髙唐、禹城、齐河、长清县结合部地带驻防,后迁至黄河以东大峰山地区。1939年夏,根据鲁西军政委员会的指示,该纵队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

筑先抗日游击纵队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抗

第十支队机枪营正在练兵

日地方武装。1939年1月14日,为纪念范筑先及适应抗日形势的需要,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简称 “集总”)决定,以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十支队为主,和第五、六、十一、三十二支队以及民军一路军各1部组建,简称筑先纵队,张维翰任司令员。隶属中共鲁西区党委,由一二九师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聚奎统一指挥。纵队初建时辖一、二、三、四、七团和独立团、特务团。当年4月,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除七团、独立团外,其他5个团均改为加强营,是战斗队兼工作队,驻防在鲁西北地区。1940年6月6日,根据“集总”决定,筑先纵队和一二九师先遣纵队合编为一二九师新八旅。张维翰任旅长,肖永智任政委。同时,确定该旅调归冀南军区。

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第四游击大队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抗日地方武装。1939年5〜6月间建立。由中共鲁西第二地委在聊(城)、阳(谷)、(东)阿边地区组建。徐翼任大队长,孙剑、黄流、黄明吾先后任教导员,顾寿贞任副大队长。1940年春,改为八路军东进支队第四游击大队。同年4月;扩建为八路军鲁西支队,即行南调,随同鲁西区党委活动。

鲁西北军分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地方武装。1940年4月,根据鲁西军区决定,以上年5月建立的卫河指挥部为基础,组建鲁西军区第三军分区,又称鲁西北军分区。当年7月,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鲁西北军区统编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亦称鲁西北军分区。1943年7月,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决定,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划归冀南军区序列,改编为冀南军区第七军分区;翌年5月,冀鲁豫、冀南军区合并后,又被统编为冀鲁豫军区第七分区,均称鲁西北军分区。其间,牛连文、黄骅、白云、刘汉、赵健民、马本斋、赵健民先后任司令员,王乐亭、张希才、刘星、肖永智、许梦侠(兼)先后任政治委员。设参谋处(后改为司令部)、政治处(后改为政治部)、供应处(后改为后勤处)和卫河工作团及基干团、独立团2个直属部队,辖冠县、莘县、堂邑、朝城、观城、临清、邱县、馆陶、朝北、南峰、卫东、清平等县武装。分区机关先后驻冠县、馆陶、莘县、朝北等县农村。1945年10月,恢复冀南军区,原冀鲁豫军区第七分区改编为冀南军区第一分区,仍称鲁西北军分区。赵健民、白云、胡超伦先后任司令员,许梦侠、韩宁夫先后兼任政治委员。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处,辖临清、清平、堂邑(武训)、冠县、莘县、元朝、馆陶、邱县和临清市等县市武装。分区机关先后驻临清市后关和考棚街。自1945年冬,分区机关干部多次调野战军工作,司令部及政治部所属股、科干部时有时无。至1947年冬,分区机关干部和所属部队及县市武装已全部调入野战部队。此时仅保留军分区名义,地方武装工作归鲁西北地委和各县市人民武装部领导。1949年8月,鲁西北地委、专署建制撤销,鲁西北军分区随之撤销。

泰运军分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地方武装。1943年初,根据冀鲁豫区高级干部会议决定,冀鲁豫军区第一(泰西)、第四(运东)分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俗称泰运军分区。1944年5月,冀南、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原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统编为新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仍称泰运军分区。1945年9月,恢复成立冀南、冀鲁豫军区,泰运军分区编为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仍称泰运军分区。此间,刘致远任司令员,石新安、袁振、邓存伦先后任政治委员。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处等,有直属武装6个团和1个支队。先后辖泰安(部分)、肥城、宁阳、峰山、长清 (部分)、平阴、筑先、阳谷、东阿、博平、在平、齐禹、清平等县抗日武装。分区机关先后驻长清、齐禹和筑先、在平、东阿及筑先、阳谷、东阿边界农村。1945年冬,分区部分官兵先后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独立团。1946年春,在长清一带组建新编第一团。1946年11月,以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内黄河为界,分设为冀鲁豫第一、第六分区,又称泰西、运东军分区。其间,刘致远、周桂生先后任司令员,邓存伦、申云浦(兼)先后任政治委员。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处等。辖肥城、泰安、宁阳、平阴、长清、筑先、阳谷、东阿、博平、在平、河西、齐禹等县武装。分区机关先后驻平阴县城、东阿铜城和朱旺山一带农村。

运东军分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地方武装。1940年4月,根据鲁西军区决定,在上年冬成立的运东指挥部的基础上组建。初为鲁西军区第四分区,俗称运东军分区。1941年7月,鲁西、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鲁西军区第四分区统编为冀鲁豫军区第四分区,仍称为运东军分区。1943年初,冀鲁豫军区第一(泰西)、第四(运东)分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俗称泰运军分区。此间,刘致远、邢仁甫先后任司令员,范阳春、石新安先后任政治委员。设参谋处、政治处、供应股和独立营、运东大队、基干团3个直属武装。辖聊城(后为筑先)、在平、博平、清平、阳谷、东阿、齐河、禹城(后与齐河并为齐禹县)、阿东等县抗日武装。分区机关先后驻聊城、东阿、在平、阳谷边界农村。1946年11月,以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内黄河为界,分设为冀鲁豫军区第一、第六分区,第六分区又称运东军分区。1947年8月军分区撤销,1948年春

恢复成立。其间,朱子伟、罗仁泉先后任司令员,申云浦、谢鑫鹤先后兼政委。设参谋处、政治部、供应处和1个直属部队。辖筑先、东阿、河西、齐禹、在平、博平、阳谷、寿张、聊阳、徐翼等县武装。分区机关先后驻东阿铜城、朱旺山及在平三十里铺一带农村,1948年7月,迁驻聊城城关古楼南街路西。1949年2月,分区机关奉命南下,其工作中断。

阿城阿胶作坊阿城煮制阿胶的私人作坊。阳谷县阿城镇(东阿故城)为名贵中成药阿胶的发源地,阿胶因产地东阿故名。2000多年前,阿城岳庄一带就有数家煮制阿胶的作坊。阿胶以阿井水、乌驴皮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多味中药材熬制而成。优质阿胶晶如琥珀,黑似莹漆,具有养阴、止血、补虚、润燥之功能,对虚劳贫血、肺屡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汉唐至明清,阿城阿胶一直为向封建王室进贡的地方特产。清末及民国时期,阿城镇及其附近煮胶作坊甚多,仅岳庄即有30余家,有的专事制作;有的前店后厂,产销兼营。其产品畅销省内及江南各地,并出口东南亚诸国。1914年,阿城阿胶在全省物品博览会上获褒奖证书和优等褒奖金牌,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1933年在实业部国货陈列馆3周年纪念会上获二等奖。抗日战争爆发后,作坊店铺相继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阿胶生产,原阿胶作坊熟练药工部分受聘到北京、济南、东阿等地的阿胶厂工作。1976年,在阿城古阿井附近建立阿城阿胶厂。

临清哈达作坊临清生产哈达的私人作坊。据历史学家翦伯赞考证,临清哈达作坊“始于元,兴于明,盛于清”。《临清直隶州志》记载:生产哈达的“机房旧在威武门内东西隅及永清门外、南坛柴市、卫河西绥远门内,拗轧之声,行路皆闻。邢家园亦有数十家,文庙后亦多,其散于各街巷隐而不见”。清代极盛时,“全境机房七百余,浆坊七八处,收庄十余家,织工五千人”,成为当时“日进斗金”的三大行业之一。临清哈达向为藏、蒙兄弟民族推崇,倍受伊朗、印度等国赞誉,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就已销往印度、尼泊尔、伊朗、蒙古等国。它用料讲究,加工技术精湛,图案清晰,品种规格多样。低档哈达称“素希”,中档哈达称“阿希”,高档哈达称“浪翠”。高档哈达为高级丝织品,图案复杂,工艺精湛,纯正高雅,薄似蝉翼,洁白如雪,晶莹如玉,轻柔似水,主要在重大节日里用以敬祖先和领袖。抗日战争期间,南方丝料供应中断,哈达作坊先后倒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地政府积极组织老艺人恢复哈达生产。临清砖窑明清时期临清生产御用贡砖的皇窑。建于明永乐年间。临清砖窑产砖为明清时期皇家御用特制产品。明代修建的十三陵,清代修建的东陵、西陵,以及明、清两代修建的北京故宫各大殿、紫禁城等用的砖大都由临清砖窑烧制,其间朝廷“岁征城砖百万”,故临清砖窑又称皇窑,临清砖又称贡砖。清乾隆五十年(1785)《临清直隶州志》记载:从临清“东、西吊马桥,东、西白塔窑,张家窑到河隈张庄”长达30多千米的运河沿岸上,“设窑192座,每座2窑,计384座,每年出砖4176窑,计1044万块”。“每窑划定良田40亩,专供窑户建窑、取土、存放砖坯之用,共占地7680亩。”因临清窑砖专为御用,因此对砖的制造、监运规定极其严格。《临清直隶州志》载:砖窑“设工部营缮分司督之”;清顺治十八年(1661),“裁工部营缮分司,以山东巡抚领之,监办官为东昌府同知,承办官为临清州知州,分管官为临清州吏目、税课局大使、临清仓大使......”乾

隆五十年(1785),“专归临清州管理”。砖的制作工艺十分严格,用料格外讲究。烧砖用土, 必须先用大小筛子各筛一遍,再像过滤石灰一样精心过滤,滤满一池待其沉淀后将泥取出,用脚反复踩匀方可脱

坯。砖坯要求棱角分明,光滑平整,晾干后即可装窑烧制。燃料一律为棉柴和豆秸。烧砖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把式掌握火候。每窑砖要烧制15天,再封窑浇水泅半个月,然后出窑。成品砖造型种类繁多,一般建材砖重五六十斤,叩之有声、断之无孔者为正品。成品砖经严格检验后,每块均以黄裱纸包装封签,然后漕运至天津,再一一拆封重新检验,方运京都。皇窑之所以建于临清,一是此地土质好,细腻而无杂质,俗称“莲花土”,用这种土烧制的砖不蚀、不碱,呈豆青色,异常坚硬,敲之有悦耳的铜音;二是临清紧靠运河,交通方便,烧出的砖可直接装船运抵京城。临清皇窑烧砖延续500余年,至清代末年才停止烧制。

聊城毛笔作坊聊城生产毛笔的私人作坊。明代初期始有。至明代中期,聊城县已有大小作坊数十家, 制笔工人千余。此后至清道光年间为最兴盛时期,最多时全县有大小作坊近百家,制笔工人数千人。时有 “东昌作坊,书、笔两行”之说。至清光绪中期,全县尚

有作坊数十家,制笔工人近千人。清末,该行业开始衰退,但尚有大小作坊30余家,年产毛笔约300万支。当时玉山堂、老文友、文聚堂、恒顺堂、德华斋、德润斋等较大作坊,工人多者百余,少者30余人。民国时期,该行业日渐凋零,大作坊相继关闭,小型店号勉强维持。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县仅有作坊不足10家,工人不过200人,年产毛笔约50多万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该行业开始恢复发展。1954年,该行业由作坊式个体经营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建立聊城县文具社和和平文具社。聊城毛笔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要经72道大小工序方为成品。其规格有200余种,大到可写1米见方之字的“抓笔”,小到可写豆粒状小字的蝇头小楷,大大小小等等不一;按制作原料可分为“羊毫”、“狼毫”、“兼毫”、“七紫三毛”等等,一应俱全。各种毛笔具有外形美观、刚柔相济、富有弹性、吸墨性强、不掉毛、不散毛和“尖、齐、圆、健”等特点,是书画之佳品。清代首科状元傅以渐进京会试,即选用聊城上等毛笔;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笔为聊城光岳楼题书“神光钟膜,,匾额。产品曾先后销往北京、上海、河北、河南等省市,并多次销至香港、日本、南洋群岛等地。

临清裘皮作坊临清生产裘皮的私人作坊。明代始有。清代为鼎盛时期。清康熙年间,生产裘皮的大作坊相继出现。至清咸丰年间,裘皮作坊发展至50余家,其中较大的作坊有文书厚、阜泉隆、蚨聚公、兴和成、潘兴茂、聚源隆、王乾聚、乾聚和、春元厚、潘兴盛、潘兴隆、庆顺成12家。文书厚、蚨聚公皮作坊有工人均在100人以上,年产皮100余万张。作坊大多集中在临清皮市巷,时有“行至皮市巷,遍地白如霜”(指各家皮行制裘料下来的硝面,落到地上像霜雪一样)之说。据《临清直隶州志》记载:清雍正五年(1727),山东巡抚塞楞额把临清产市口皮及束鹿小羔皮作为贡皮, “曾以恭进,嗣以为常”;至乾隆六年(1741),巡抚朱定元奉内廷之命,每年精选临清产裘皮中的大西皮、二西皮和珍珠隽毛皮各1000张作为贡品晋京。民国初年, 滩羊皮主要销至天津“八大祥”(店号),年产近20万张。用滩羊皮下脚料缝制成若干方块的千张袄非常美观,被誉为“临清三桩宝”之一。高叉皮为皮中精品,是将大羊宰杀,取出肚中未出生的小羊羔作皮。此皮主要销往英、美、意大利等国做高级翻毛大衣,一张1尺见方的高叉皮价值40块银元。日伪统治时期,大作坊先后倒闭,小作坊大多改行。至临清解放前夕,此业已经绝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此业又曾恢复发展。书业德店坊境内最早的木刻印刷书业作坊。创办于清康熙年间,地址在聊城东门里路南(今东昌府区城内新华商场)。由山西祁县人陈季先筹资创办,始名 “书业成”,后更名“书业德”。该书坊资金雄厚,职工百余名,刻印、售兼营,岀版图书上千种,总店设于聊城, 济南、太原、沂县等地设有分号,规模居聊城书业四大家之首。所刻印图书主要有《资治通鉴》、《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五经体注》、《易经》、《春秋左传》、《东周列国志》、《古文观止》、《康熙字典》、《伤寒论》、《本草纲目》、《西游记》、《聊斋志异》等,远销北京、天津、大同、洛阳、徐州、南京、上海等国内各大城埠。书业德前后延续数百年之久,于1923年改称书业有限公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业。

观城山东草辫产区清代山东四大草辫产区之一。观城(今属莘县)为山东主要草辫产地。草辫是该地农家普遍从事的家庭副业之一,素有“黄金条”之称, 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清雍正三年(1725)从莱州传入,在当地由南向北很快发展起来,并扩展到阳谷、聊城、东阿、临清、冠县,成为鲁西一带群众性手工艺品。清同治十三年(1874),观城、东昌成为山东四大草辫产

草辫帽

区中的两个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观城乡土志》载:“本境所种者小麦居多,麦莛专供草辫之用……观城地瘠民贫,商务萧条,唯草辫一项为阖境之命脉。登、莱商贾在城内设局四五家,每岁收买二十余万斤。春秋用大车运至济南;夏则由黄河舟运至泺口,转运五里沟,皆由铁路运青岛、上海,以销行外洋。”当时,由外地商人提供资金、当地人收购草辫的辫庄,在观城竟有20家。1946年6月9日,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报道了观城妇女积极编织草辫、扩大岀口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至70年代,许多农户把它当作一项主要家庭副业。1978年以前,草辫出口量占年

收购量的50%以上,50千克以下的一、二、三级细辫全部出口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苏联等国,55~100千克的粗辫则出口泰国、越南、西班牙、瑞士、比利时等国。1978年后,因小麦种植品种更换,适合编草辫的白麦莛渐少,草辫质量渐差,产量逐渐减少。

临清济美酱园境内名声最大的酱菜企业。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安徽歙县人汪永椿创办。它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并称“江北四大名园”。其产品有咸渍、干渍、酱渍、豆制品、酱油、味精6大类47个品种。其中红腐乳于清道光年间曾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而名噪京城,故有“进京腐乳”之称,1979年获山东省一轻厅“优良产品”证书。传统名产甜酱瓜于1920年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举办的国货博览会上获奖,1987年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奖。传统名产包瓜于1935年与甜酱瓜同时在南京获奖,系馈赠亲友佳品。水晶蒜系1971年投产的新产品,1973年出口日本。1992年,临清市酱菜厂并入济美酱园,其规模进一步扩大。该园历史悠久,产品畅销,主要经济指标居境内同行业之首。2001年,共有职工350人,拥有各种设备40余台(套),完成工业总产值1575万元,实现利税134万元。

清源马驿明、清时期的邮政机构。为明代境内规模较大的驿站。明洪武五年(1372)建立,地址在临清会通河南,隶属临清州驿。主要办理递送官方文报和民用信件业务。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依照西欧创办现代邮政,该驿站裁撤。

崇武驿明、清时期的邮政机构。为境内规模最大的驿站。明洪武八年(1375)建立,地址在东昌府城东门外会通河西岸。始为东昌府直属,清康熙年间裁归聊城县所辖。该驿为水陆两用驿,主要办理递送官方文报和民用信件业务。清宣统二年(1910),驿下设急递铺15所,其中城内总铺1所、驿路铺14所。另设铺舍14所,即总铺、岳家铺、徐家铺、望店铺、张庄铺、朝店铺、双店铺、武水铺、新店铺、轩店铺、西单安铺、张店铺、孙店铺和王官铺。宣统三年(1911)裁撤。

临清电报分局电信机构。清光绪七年(1881)设立。是年,经李鸿章奏请皇帝批准,架设天津至上海的电报干线,为通过境内最早的电报线路。此线沿京杭运河途经境内,在临清蚂蜡庙街设电报分局,朱福春为分局局长。主要办理商务电报业务。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电报分局停办。1915年8月,于钞关街路东复置电报分局。1934年,分局迁至锅市街,与邮政局合在一院营业,但各自为政。1937年10月,日军侵占临清后,民国当局将分局撤走。

东昌(府)电报分局电信机构。清光绪三十年 (1904)建立东昌府电报分局,为境内较早的电信机构。地址在府城司马街。分局为从过境之津沪电报线路上引下建立的。传输电路为黄河电报干线之河工电报线路,并与津沪线和商电接线互通。主要为河工电报,为防河患服务,兼办商报业务。业务种类有普通电报、官电、新闻电报3种;报文分普通明语、暗语、洋文3种。民国之初,开办电报种类有普通、政务、新闻3种;报文分华文明语、华文暗语、洋文3种。1922年1月起,开办种类有政务、公务、特种、寻常4种。1925年改称东昌电报房,由原直属鲁电政管理局改隶山东电政监督局。次年改称东昌电报局。1934年6月改称电报支局。当年,境内已有东昌至临清、东昌至冠县、临清至东昌、德州至临清、冠县至大名5条有线电报线路,其中东昌至临清、德州至临清2条线路均为双铁线线路。杆路总长322.3千米,线条总长500.2千米,电杆总数3347棵。1935年9月1日起,开办种类有官军、局务公电、私务、公益、特种5种。另外,特别业务有校对、预付回报费、送妥通知、分送、专送、跟转、改发、亲启、露封、语传10项。1938年11月日军侵占聊城后,有线电报通讯设备遭到破坏,通讯中断,机构随之撤销。

东昌府邮政局“大清邮政”机构。清光绪三十年 (1904)建立。局址在府城东门里大街。属济南邮界,辖恩县、龙家庄、在平、高唐、冠县。设有信柜、信箱等邮政设备。主要办理官方文报、民信业务和收寄普通包裹。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该局为自办乙类汇兑局,并兼办电报业务。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改称东昌邮政局,为中华邮政机构,列二等乙级局,后曾与人民邮政机构并存。1945年升为二等甲级局。时配局长1人、邮务佐2人、职工12人。1947年1月聊城解放后,被筑先县邮政局接管。

聊城无线电台境内首家无线电台。1940年3月17日建立。与堂邑、博平、在平等县沟通无线电通信联络,开办电报业务。电台被日军控制,主要为日军对该区的通信服务。1945年9月,日军投降后,电台被国民党接收。1946年,无线电台改设在聊城国民党第六专署院内,专供军政使用。1947年1月1日聊城解放前夕,无线电台设备被国民党军队带走,电台撤销。

聊城长途电话(分)局境内第一个长途电话管理机构。1931年,建立聊城长途电话分局,列三等局,局址在城内古楼北路西,隶属山东省建设厅电话管理处。时设局长1人、巡线士2人、勤杂工2人;配有10门磁石式交换机1台。同年,架设聊城至济南线路1对,后曾在聊城至临清、冠县的有线电报杆路上加挂长途电话线。至1935年7月,山东长途电话信网组成后,聊城长途电话经转接可通达全省108个县市。1938年11月,日军侵占聊城后,长途电话被日伪军控制。1945年9月,日军投降后,国民党政府设立聊城长途电话局,属山东省电话管理处领导,列一等局。1947年1月聊城解放,电话局由聊城军分区电话站接管。1948年9月,电话站移交聊城专署建设科管理, 并于城内古楼东路北马宅街成立筑先县电信局。

筑先(聊城)县邮政局人民邮政机构。1941年4月,筑先县战时交通局建立,受冀鲁豫交通第六分局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时配备局长1人、交通员12人,跟随中共党政机关在农村活动。主要负责战时中共党政机关通信和护送干部的任务。1946年4月改称筑先县邮政局,业务上归冀鲁豫第六分局领导,行政上归地方政府领导。自此,该县始有专设的人民邮政机构,且仍随中共党政机关在城外活动,主要办理普通信函、官署公文、抗属信件、新闻稿件、新闻印刷品(普通印刷品、政治传单)等信函业务。1947年1月,县城解放,邮政局进驻城内古楼东大街路北门牌25号,始有固定局址。此后,随着民用信件的开办和发展,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人员相应增加。至1949年7月,干部职工发展到17人,其中局长1人、业务员3人、邮工13人。下辖15个邮政代办所,其中城内(自办)1处,农村14处。郭庆温、王渡民(负责人)、李荣、邢冠华、王建西先后任邮政局局长。1949年8月,改称聊城县邮政局。1952年7月1日,与聊城电信局合并为聊城邮电局,对所属各县邮电局实施领导。

冀鲁豫区邮政六分局人民邮政机构。1945年9月,建立冀鲁豫区交通六分局。1946年4月改称邮政六分局,驻铜城(今东阿县城南门外)。至此,境内始有专设的人民邮政机构。1947年冬,迁至在平县城南三十里铺。初建时,全局共30余人,局长周济。隶属冀鲁豫区交通管理局和中共冀鲁豫区第六地区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设秘书科、业务科、发行科、交通班等科 (班)。其主要任务是:传递党和政府的文件、报纸,并负责护送干部。1948年5月撤销,其业务移交筑先县邮政局。筑先县电信局电信机构。1948年9月建立。局址设在县城内古楼东路北马宅街。配备局长1人、电话员4人、管理员1人、营业会计1人、巡线土2人。列为中心局,兼管市内电话。行政上属华北人民政府冀鲁豫行署领导,业务上由冀鲁豫区电话总局垂直领导。1949年8月,改为聊城电信局。1952年,与聊城邮政局合并成立聊城邮电局。

天成典当铺明、清、民国时期的私人金融组织。明洪武八年(1375)创办。铺址在东阿县城内。为境内建立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典当。高唐人郝毓度始创,后由山西商人吴庆长、卞生芝经营。清光绪年间业务最盛。当铺占地20余亩,内分5处院落,有店铺、客厅、库楼、公馆、更房。门楣匾额书有“裕国便民”4个大字。柜台窗口居高临下,人当者高举当物方可递入柜台窗口,朝奉(收当人)看货定价,入当者同意后由管账先生开具当票。其物品名称、银钱数字等,均以当铺行业中的特殊文字(亦称当字)填写,局外人不识。当铺将当物减成作价,多半新的衣物仅按二三成,金银首饰按市价七八成折扣。对当物多加贬词,一件全新皮袄则填写光板无毛;金银首饰写为淡金、充金;丝棉织品均写上虫蛀、破旧等字样。此外,当票上还印有 “天灾人祸、虫伤鼠咬、各安天命”等赖账之词。当期一般为半年或一年,最长不超过13个月。到期不取即翻票付息,3次翻票则成“死当”,勾账了结,当铺可将“死当”作价折卖。其典息,明代2厘、清代3厘、民国3分。该典当历经500余年,其间几经兴衰,终于1928年因军阀混战停业。

聊城万聚德钱庄清代、民国时期的民间信用组织。清光绪二十年(1894)开创。地址在聊城县城内。为境内规模最大的钱庄。主要经营存款、放款和汇票业务。对调剂资金余缺、方便贸易、促进商品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光绪末年,随着钱庄规模的扩大和资金积累的雄厚,改称万聚德银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业。

临清私营兴源银号民国初年的金融机构。1912年初成立。号址在临清锅市街。为境内最早的银号。该号除在临清发债外,还在天津、济南分别设恒康银号 (票据兑换点)和德胜康银号(票据交换点),由兴源打印算息。同时还存有临清商铺的税款,每年约计20万元。该号把上交款通过德胜康银号解送到山东省财政厅,地方政府用款也由该号支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关闭。

中国银行临清支行金融机构。1914年6月,中国银行山东分行在临清成立分号,后称中国银行临清支行。为中国银行在境内最早设立的支行机构。其业务主要为发行纸币,办理汇兑、存款、放款和汇款等。1924年撤销。

临清私营福太银号民国初年的金融机构。1915年成立。号址在临清马市街。为境内最大的银号。独资经营,拥有资金6000元(银元)、职员10余人。城内各大商号都在此银号存款,日均收存2000〜3000大洋。存款不计息,贷款计息,存款多者贷款优先。该号除在临清放债外,同时还在天津、济南设有分号(兑换点)。商人到天津、济南购货时先到该号办理汇票,兑现银元后,该号开具汇票,然后拿着汇票到天津、济南兑换点兑换。该号从中收取汇费,汇费一般为3.5%。(银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关闭。

聊城公立钱局金融机构。民国初年创办。创办人为聊城(今东昌府区)绅士商振声。局址在聊城县城内。属官方、半官方金融组织。主要办理公款的存放、汇解国库款等大宗银额业务,重点为县政府、邮局、各县属科局等单位服务,诸如每年征收的田赋、税款整批上解和零星储存,省府下拨的各种经费具体手续的办理等。在办理这些业务时,钱局从总贴水中抽出部分好处费分给办事人员,利用现金与票据转手得利。由于假公济私引起其他同行的嫉妒,创立不久即名声败坏,于1922年停办。

农工银行金融机构。1923年建立。地址在今古楼大街新华商场内。由聊城绅士商振声创办并任经理,股份制性质,为境内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0万元(银元),供职人员初为40余人, 后发展至七八十人;其股票商额大小不等,少则几百元,多则千元以上;开办存款、贷款业务,存、贷款分别有活期、定期两种。该行对调剂地方金融、促进聊城的工商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1926年,山东省督军张宗昌派兵进驻聊城,横征暴敛,滥发“军用票”以向农工银行挤兑现银和钞票,并以“军用票”强行购买货物,致使农工银行于1927年倒闭。

鲁西银行金融机构。1940年1月建立。它是在八路军一一五师供给部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隶属于八路军一一五师。同年4月,以小石印机印钞,在鲁西根据地发行“鲁西银行币”;9月,设业务、秘书、会计3个科室,计10人。次年9月,在观城县鲁豫银行办事处合并,仍称鲁西银行,改部队领导为地方领导,隶属鲁西行政主任公署。1942年春,依据行政区划始设分支机构,今聊城市辖区分属当时的银行机构,相应称鲁西银行第三分行和第四分行。其业务主要为印制发行纸币,办理汇兑、存款、放款等。1946年1月,鲁西银行并入冀南银行冀鲁豫区行;11月,改称冀南银行第六分行。

瑞华银行临清分行金融机构。1946年4月成立。地址设于临清市。张力、王培珍先后任银行经理,共40余人。该行是鲁西北地委、专署根据冀南区党委、行署指示,为加强货币管理、稳定市场物价而建立的。对外为私人经营,实际是公办。主要经营对公、对私的存贷款和结算、汇兑业务。1949年1月,并入华北人民银行冀南区第一办事处。

中国人民银行聊城专区办事处金融机构。其前身为冀南银行第六分行。1948年10月更名为华北银行聊城办事处,12月改称中国人民银行聊城专区办事处。至1950年5月,办事处编制10人,辖聊城、堂邑、莘县、冠县、清平、高唐、东阿、博平、在平、阳谷10个县支行。1951年2月,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聊城专区中心支行。

聊城复兴醋店食醋、酱菜生产店铺。始建于明代。店址在聊城城内后菜市街。为河北南官人牛姓开办。主要生产食醋和酱菜。醋店前后经营300余年,于民国初年关闭。

魏氏熏鸡老店熏鸡生产、销售店铺。清嘉庆十五年(1810)创立。店址在今聊城光岳楼以北。创建人为魏氏先祖魏永泰。该店所产熏鸡选料精良,配料精当,制作独特。熏鸡选用外形丰满、肉多肥嫩的当年无病活鸡,先加工成扒鸡,再在腹内装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药料,置于锯末烟头上熏制而成。经熏制的扒鸡,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无弹性、药香浓,存放一年不会变质。这种熏鸡形美、肉嫩、骨酥,原汁原味,肉质梗韧,香而不腻,嚼有余香,既可下酒,又可佐茶,堪称上等美肴和馈赠佳品。早在清道光年间,该店已闻名全国,过往聊城的商贾旅客无不到此店争相购买熏鸡。现魏氏第六代传人诸兄弟按照祖传工艺,并吸收先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制作熏鸡,产量、质量均不断提高,产品远销国内外,使该店知名度日益提高。1986年,魏氏熏鸡在第一届全国鲁菜大奖赛上获优秀奖;1996年,被聊城地区消费者协会授予“鲁西名吃”称

号。该店先后被编入《中国老字号》、《聊城市志》等书。《北京经济报》、《上海新民晚报》、《中国烹饪》杂志、《家庭生活》杂志、山东电视台等媒体均对该店及其熏鸡作过专题报道。

聊城泰(万)兴金店境内规模最大的捶金店铺。清光绪元年(1875)创办。创办人钱秋亭。地址在聊城城内东关大街川廊东边路南。民国初年,钱氏将金店转让给宋鸿波经营,迁址于城内楼东大街路北,改字号为万兴金店。宋接营后,除本人投入巨额资金外,又接纳若干股东,聘王贵泉为经理,主持全面业务,常年雇技师、徒工20人左右。共有房间约20间,前店后厂。前面是售卖商品的门市部,称为“柜上”;后面是制造产品的车间,称为“作坊”。主要产品为金箔,其原料以黄金为上品,白金次之,赤金更次。生产大体要经过熬液铸造、规截锻打、疾徐捶打、切剪、包装5道工序。产品的特点是薄、脆,厚不超过1.5丝,呵气即可吹动。产品主要用于匾额、楹联、屏风、佛像、首饰、文物卷帙、联付等装饰,并可药用。由于产品制作精细,质高美观, 加之公平交易,价格合理,畅销鲁、冀、豫、皖等省,出口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等国达62年之久。1921年,军阀混战,匪兵敲诈,金店局面渐难支撑。至1936年,终告停业。

张秋天增帽店毡制品生产铺店。建于清代。地址在阳谷县张秋镇。该店前门市、后工房,以自产自销为主。其全盛时期,长期雇用工匠200余人,分“大字号”、“小字号”两班生产。“大字号”制作毡毯、毯服等大件产品,“小字号”则生产毡帽、毡袜等小件毡品。其中,仅毡帽一项,日产即达2600余顶。清末至民国初期,该店制作的毡衣、毡帽远近闻名,畅销山东、河南、河北及天津、南京、上海等省市;1914年曾获全国博览会头等奖。后因店主张海楼去世,无人继业而关闭。

茹古文社境内开业最早的石印局。1912年创办。创办人王露亭。地址在聊城城内古楼东大街。石印技术以半手工机械操作代替人工刻板印刷,其效率、印刷质量大幅度提高,印刷范围逐步扩大,除印制史、医、文等装订考究的书籍外,较多印制的则是学生课本、教材讲义、民间家谱、讣文、名片、钱贴、神轴等。1938年因战乱而停业。

临清水文站境内第一个水文站。1917年6月设立。站址在临清城西卫运河边。隶属顺治水利委员会。建站当年仅观测水位,翌年5月开始测量流量。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被迫停测。1938年7月,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建设总署为侵华战争和开发卫运河航运的需要,恢复了水文站的观测。1945年7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又因故停测。1948年7月,华北水利工程局接管了该站并恢复水位观测。1949年4月,恢复流量观测,增添泥沙、降雨观测项目。1949年10月,河北省水利厅接管了该站,吴树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首任站长。1953年,该站被国家确定为二等站。时有职工10余人,配有专用电台。该站除完成本站的整编、报讯任务外,还负责对南运河水系上至河南楚旺、下到天津九宣闸等各水文站的领导和业务指导。1964年1月,根据整体防汛工作的需要,河北水利厅将该站移交给山东省水文总站聊城水文分站即今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聊城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领导。其测验项目:民国时期,主要有水位、流量、降雨3项;1951~1952年,除水文要素外还有气象要素观测,计有水位、地下水位、流量、含沙量、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云量、云状、日照、天空状况、天气状态等;此后,气象项目大部停测,水文测验项目也几经变动,目前主要有水位、流量、含沙量、降水、蒸发、水化学、地下水、墉情8项。

山东省棉业试验场棉花良种种植试验场地。1918年建立。隶属山东省实业厅。场址在临清东关。场长陈光熙。有试验地7.6公顷,引种美国“脱守棉” 品种进行试验。试验场附设棉业讲习所,培养棉花育种技术人才。1930年改为山东省立第一棉业试验场。1935年易名为山东省立棉作改良场临清分场。

临清棉业讲习所棉花育种研究机构。1918年建立,所址在临清。隶属山东省棉业试验场。为山东省第一个棉花育种科研机构。1928年1月,改称山东省立第二职业学校,开设蚕业、染织等科。1930年奉命裁撤。

东临道造枪厂境内首家军工企业。1918年建立。地址在聊城道署东街路北(今市粮食局院内)。招收职工800余人,以造枪为主,兼造农用工具等。此为境内机械工业之始。企业先后经营7年之久,于1925年倒闭。

东武汽车公司汽车客运机构。1921年创办。1923年公司在聊城县城以东姚园子设聊城汽车站,为境内最早设立的汽车站。时有美国产破旧汽车4辆,主要经营聊城至禹城客运业务,每日对开班车2次。

1937年日军侵入聊城后,客运中断,公司停业。

聊城电灯公司境内首家电业企业。1923年初建立。地址在聊城东门口路南。当年,聊城商会中的邱荣全联合邬尚荣、陈紫君等5人,合资从莱阳购进单缸卧式柴油机和容量25千瓦的发动机各1台,并雇请青岛技师姜某及当地技工、徒工共70余名到聊城,建起机房、机井、冷却水池、配电盘及其他配套设备,开始送电。此为境内用电之始。该公司白天不送电,黄昏时分仅为县政府、警察局、税务局等机关及10余家私人商店送电,半夜停电。由于机器不断发生故障,加之用户经常敲诈勒索,于1928年被迫停业。

福临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境内首家股份制电业企业。1925年建立。地址在临清西牌坊街(今卫河套中)。由临清人陆济亭、烟台人周亚南等14人入股合资2.8万元(旧币)创办。其主要设备有35千瓦往复式蒸汽发电机及800戈(约118马力)锅炉各1台。所需煤炭主要靠水路由德州运至临清。当年8月14日送电,输出电压380伏。由于装机容量小,用户仅有仁和油厂、同兴斋店等几家大商店。收费采用包费制,月抄月结。因连年战争、物价不稳,仅经营年余即亏损停产。1927年,几家大字号商户协议组成电灯维持会, 恢复发电,但因受资金、燃料等条件限制,时开时停。1942年日军侵占临清,电灯维持会被日军接管,隶属华北电业济南分店临清营业所。由于日军的掠夺,断断续续维持到1945年春被迫停业。

东昌汽车站官办汽车客运机构。1926年,山东省督办公署修建利(津)荷(泽)公路,并成立利荷汽车路局。同年,利荷汽车路局在聊城县城以东后菜市街设东昌汽车站。每日停驻汽车10余辆,经营聊城至济南、聊城至冠县客运业务。此为境内官办汽车客运之始。1928年,张宗昌战败溃逃,将营运汽车掳掠殆尽,客运停止,车站歇业。

永昌铜丝罗底厂民国时期境内首家罗底生产企业。1927年建立。地址在聊城闸口东越河圈街路南。由鞭炮商吕学明与“益元”酱菜铺资东郭氏合资兴办。时有职工70人、织机50余台,由天津购入铜丝,日产罗底500余米,产品行销鲁西各县和洛阳、开封、商丘等地。1930年,因厂失火而裁员减产。其后经营困难,元气难复,终于1936年停业。

聊城民生染织厂私营纺织企业。建于1927年。厂址在聊城城内米市街。约有职工100余人,使用木织机生产白布、花格布等。30年代初倒闭。

临清华北造胰公司境内最早的日用化工企业。1928年建立。地址在临清城内。主要生产“复光”牌肥皂,年产0.3万箱。抗日战争期间停业。

临清汶卫印刷局境内最早使用铅印技术的印刷企业。建于1932年,地址在临清。时有工人40余人,铸字炉1座。主要印刷古典书籍和学生课本等。1938年7月,中共鲁西北特委将该局迁至聊城,建立鲁西北政治干部学校印刷部,接替新华印刷社印刷《抗战日报》,每日出版6000份。

聊城公益祥度量衡厂境内第一个衡器生产厂家。1932年建立。由聊城县民族工商业者邓禹臣、程雪坊合资兴办,厂址在聊城东关大街中段(今古楼办事处驻地)。招有工人18人,手工生产刀子秤。生产原料购自农村。生产工具有圆刨、星刀、木钻及磨光铺料。主要制作工艺有刮杆、镶刀、定量、安星4道工序。生产0.5~400市斤之内各类秤量秤,年产秤千余杆。由于杆秤制作精细,外形美观,称量准确,畅销周边各县,远销济南、天津。后因制作周期长、工效低、利润少,资方无大利可图,于1933年撤回资金关闭。

堂邑平民织布厂官办纺织企业。建于1932年。有资本4900元(旧币)、职工10余人、织布机6台,年产布1000匹,产值3500元。产品种类有自由布、条子布、格子布、斜纹布、花色布、白平布等。1938年,日军侵占聊城后,工厂倒闭。

裕荣烟厂卷烟生产企业。1943年建立。厂址在阳谷县安乐镇袁庄。创办人李裕荣等。此为境内第一个烟厂。时有工人12名,以手工卷烟,生产“天坛”、“兰芝”两种牌号,日产150条。1946年,与徐翼县银行合资经营,易名裕丰烟厂,时有工人50余名,日产650条。1948年厂迁聊城,并入聊城裕兴烟厂。

聊城裕兴烟厂卷烟生产企业。其前身系建于1945年8月,地址在荷泽县定陵集的荷泽民主烟厂。1946年11月厂迁冠县康寺,是年底再转迁朝城县(今莘县)香庙村。1947年7月又移至聊城东关太平街耶稣教堂院内。1948年3月,与冀鲁豫第六专署的裕鲁、永光、运丰、裕民等烟厂合并,定名为裕兴烟厂。时有卷烟机7部,切丝机3部,以柴油机、蒸汽机作动力,

取代主要工序的手工操作,形成半机械化生产。当年6~12月,共生产“金钟”牌、“兰竹”牌香烟477602条。1949年2月,因华北烟草公司撤销而停产;同年6月恢复生产,开动卷烟机5部,日产18箱左右;8月,停产“兰竹”牌香烟,试制成功“前进”牌香烟;当年,共生产香烟3000箱。1950年6月,厂迁河南省安阳市,更名安阳卷烟厂。

泰运文化出版社岀版印刷机构。1945年8月成立。由泰运地委、专署研究确定建立。主要承担泰运地区中小学教材和报刊的印刷任务。1946年秋,并入泰运书店。

临清益华机械厂机械制造企业。1945年建立。厂址在临清县城。主要生产“五轮”、“八挂”两种水车及人力、动力两种类型轧花车,年产值16.71万元。为当时境内机械化生产程度最高的企业。1953年扩建为临清农具机械厂,次年1月投产,主要生产4寸台虎钳、风弓、轧花车,五三、五四、五六式解放水车及各种型号铁锅。隶属聊城专区实业公司。1958年改名临清机床厂。有职工734人,主要生产B665牛头刨床、六尺皮带车床、B518T杈床、饲料粉碎机、青饲切割机等,年产值达199.5万元。1963年,研制成功NT130汽缸体并成批投产。1964年12月易名临清汽车配件厂。

冀南区贸易公司临清第一分公司商业机构。1945年冬建立。地址在临清市大寺街西董家大院。刘云生、王一鸣先后任公司经理。该公司由中共鲁西北地委、专署确定成立。其主要任务是:发展鲁西北地区经济,保障军需民用。1949年8月因区划变动,公司撤销。

泰兴隆货栈商业机构。1946年初春,为发展泰运地区经济,调剂有无,改善军民生活,更好地支援解放战争,中共泰运地委、专署决定成立东、西记(两个)裕盛祥商店。东记裕盛祥商店驻东阿铜城,经理李玉民;西记裕盛祥商店驻聊城、阳谷一带农村,经理梁坚斋。同年9月,东、西记裕盛祥商店合并为泰兴隆货栈,潘子强、梁坚斋先后任经理。货栈先后驻东阿铜城和聊城县城东关。1949年8月,运东地委、专署建制撤销,在该货栈的基础上成立平原省聊城专区供销合作社。

泰运书店图书编辑、印刷、发行机构。1946年秋聊城古城鸟瞰刘庆明摄

东昌湖一角

韩春光摄聊城古城中心建筑群魏聊摄

海源阁

韩春光摄

铁塔段培坤摄

光岳楼段培坤摄湖滨公园鸟瞰

赵雅军摄

腾龙广场韩春光摄

江北水寨段培坤摄

东昌大桥韩春光摄山陕会馆

姜堤乐园依绿园

范筑先将军纪念馆

京杭运河聊城城区段新貌

韩春光摄

段培坤摄临清运河钞关

临清清真寺

临清鳌头矶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季羡林先生资料馆

临清舍利宝塔

袁陶光摄

韩春光摄

段培坤摄阳谷景阳岗

赵雅军摄

海会寺

谢莲仁摄

鲁仲连纪念祠

古阿井

狮子楼

段培坤摄鱼山曹植墓刘玉新摄

仓颉墓

高唐兴国寺塔

柴府花园

鱼邱湖

段培坤摄伊尹耕处碑亭谢遵仁摄

武训祠

韩氏墓地石刻群

盛开的冠县梨花

鲁西北烈士陵园

马颊河度假村

段培坤摄建立。始驻东阿县宋楼村,此后相继迁驻平阴县尹庄、在平县赵寺村。隶属中共冀鲁豫第六地委等领导,武冠英任经理兼党总支委员会书记。书店设编辑、印刷、装订、营业4个科室。1948年7月,根据冀鲁豫行署指示,并入冀鲁豫书店聊城分店。

冀鲁豫区黄委会第四修防处黄河治理机构。聊城修防处的前身。1946年3月10日成立。地址在平阴。贾敬伍任主任。下设秘书、工程、会计、材料4个科和工程大队。辖东阿、平阴、河西、齐禹4个修防段。当年5月,修防处机关包括工程大队共100余人,修防段各有职工30~40人。1947年,增设徐翼修防段,平阴修防段划归河西修防段,修防处改辖徐翼、东阿、河西、齐禹4个修防段。同年,调彭晓林任主任。1948年,修防处将会计科、材料科合并为供给科,撤销工程大队。同年4月,调张方任主任。1949年8月,徐翼、河西县撤销,将两个防修段改为东阿一段、东阿二段。此时,防修处下设秘书、工程、供应3个科,辖东阿、东阿一、东阿二、齐禹4个修防段。其主要任务是:治河防洪,确保安全,除害兴利,造福人民。当年10月,更名为聊城修防处。

冀鲁豫书店聊城分店图书编印、发行机构。1947年1月建立。店址在聊城县城古楼东街路北。首任经理杜方。1948年7月泰运书店并入后,成立冀鲁豫新华书店聊城总分店。1949年11月,更名新华书店聊城中心支店,隶属新华书店平原省分店,并对阳谷、东阿、高唐、堂邑、清平、博平、莘县、冠县、寿张、在平10个县支店负责业务指导。1952年12月,改称新华书店聊城支店,隶属新华书店山东分店。所辖除上述10个支店外,增加范县、观城、朝城、濮县4个支店,负责对14个支店的业务、财务指导和管理。其后又先后易名聊城专区新华书店、聊城地区新华书店、聊城市新华书店。

民生铁工厂机械制造企业。1947年2月建立。厂址在东阿县大秦庄。隶属冀鲁豫第六专署,负责人韩瑞祥、宫连印。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境内解放区建立的规模最大的机制企业。设有锻、钳、木3个工种,职工27人,主要生产小农具。当年5月迁址到聊城县于集乡周店村,6月与沙店集裕华铁工厂合并,易名裕华铁工厂。时有职工240余人,增设铸工,主要生产铁砧、犁铧、四轱头车轴、弹花弓等。1948年2月迁厂至聊城城内郁光街,5月与裕民织染厂合并后改名裕民铁工厂。其后,聊城军分区生产合作社、东阿利民铁工厂并入该厂。1952年改名聊城县农具机械厂。1962

年以该厂为基础,建立聊城活塞环厂。

鲁生商店商业机构。1947年秋末建立。初驻范县县城(今莘县古城镇),次年秋迁驻朝城县城(今属莘县)。各县建有分店。该店是由中共濮范地委、专署根据当时解放战争的形势需要确定成立的。其主要任务是:发展濮范地区的经济,调剂有无,改善军民生活和更好地支援解放战争。1949年8月,濮范地委、专署建制撤销。当年冬,鲁生商店遂撤销,其财产陆续移交平原省聊城专区供销社,各县分店归当地供销社接管。

聊城酒厂国营白酒生产企业。1947年下半年建立。厂址在县城越河街路北。建厂之初,仅有1口蒸锅,日产白酒200~250公斤。1948年将区内冠县、柳林、清平、范县、沙镇、东阿刘集、齐河潘店等家酒厂并人聊城酒厂后,迁于今址聊城小东关南院。时有从业人员70余人。1956年前,只能生产单一散装粮食白酒,年产量300吨。1958年成为省14个重点白酒生产厂家之一。1976年生产的“聊城大曲”驰名省内外。1978年后,花色品种逐渐增多,有“鲁酒”、“东昌老窖”、“光岳楼特曲”等十几个品种,尤以“东昌老窖”和 “鲁酒”最为著名。

民裕工厂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鲁西北党组织建立的国营纺织企业。建于1947年,厂址在东阿。当年,迁厂至聊城大柳张村,与聊城职业学校合并,时有人员300余名,主要生产棉纱、棉布和毛巾。1948年秋,迁至聊城城内双街,并在古楼东街增设染线、染布工序。1949年停产。

冀南新烟厂卷烟生产企业。1948年4月建立。厂址在临清城内。该厂是以1946年建立、隶属中共冀鲁豫边区冀南区党委财经办事处的义和烟厂为主体, 与冀南区第一专署机关所属的东光烟厂、冀鲁豫军区第七分区司令部所属的六聚烟厂、中国人民解放军七纵二十旅所属的裕丰烟厂4家合并而成,隶属冀南烟草分公司。时有职工594人,卷烟机20台、切丝机7台、发动机4台、圆车1台、柴油机1台,单机日产香烟320条,为冀南解放区生产规模最大的公营厂家。1949年2月,更名义合烟厂。1952年12月易名临清七一烟厂。此后易名国营临清卷烟厂。1986年定名临清卷烟厂。

临清建文印刷厂境内首家国营印刷企业。1948年建立。该厂印刷设备较全,机械化程度较高。它的建立标志着境内现代印刷业的开端。建厂之初, 有铸字炉1台,铅印机1台,石印机2台,铅字、铅空350余千克,主要承印中共党组织和政府的文件、公文材料等。1958年,临清县社印刷合作社、县社印刷厂及公私合营的建华印刷厂全部并入建文印刷厂后,更名临清印刷厂。

东昌府儒学明、清时期东昌府地方政府所办官学。地址在东昌府城。明洪武三年(1370),同知魏忠于金大定年间在冯子翼、王遵古所修建官学的基础上重修而成。明天顺年间知府徐垠、成化年间知府李举、万历年间知府李士登等相继增修。至清乾隆十六年 (1751)知府赵之采重修后,规模完备。儒学主要建筑有戟门、东西庑廊、名宦祠、乡贤祠、泮池拱桥、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忠义祠、明伦堂、至道斋、据德斋、游艺斋、号舍、馔堂、射囿、观德堂、万寿观、教授宅、训导宅等亭堂斋舍百余间,并有宫墙环绕。府儒学设学官教授1人,品秩从九品;设训导1人,为副职,无品秩。教授负责教诲儒学生员,并每月进行考课,每年进行岁试,品评优劣,确定升降,以备科考;训导则辅助教授完成职责。府儒学每年要从廩生中选拔生员送国子监学习,被选送入录者称岁贡生。府儒学额定收附学生员20人,廩、增生员各40人。一年一贡。所设课程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和宋明理学大师的著作、语录、注疏及《圣谕广训I》、《训饬士子文》、《大清律》等。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府儒学遂告终。

聊城县儒学元、明、清时期聊城县地方政府所办官学。始建年代不详。原址在东关外铁塔寺西侧,明永乐年间迁于南门外,正统年间迁至东门外。明成化年间知府沈惠、知县毛深又迁于城内布政分司东,即县治东北(今聊城第四中学)。向时建有明伦堂及名宦祠、乡贤祠等,大成殿未建,因其已附于东昌府儒学。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府程鲲化增建殿庞等,使其规模完备。县儒学设学官教谕1人、训导1人、教习若干人,额定招收廩、增生员各20人,每2年1次从廩生中选拔生员送国子监学习。其教学内容、目的大致与州儒学相同。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县儒学遂告终。

临清直隶州儒学元、明、清时期临清地方政府所办官学。始建年代不详。其址在州治西,元末毁于兵祸。明正统年间,平江侯陈豫迁至州治东南重建。后屡经修缮。清乾隆七年(1742)知州马兆英、乾隆十四年(1749)知州王竣先后增修,使之规模完备。州儒学设学官学正1人、训导1人、教习若干人。州儒学额定收附学生员20人,廩、增生员各30人。该学每3年

2次从廩生中选拔生员送国子监学习。其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大致与府儒学相同。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州儒学遂告终。

阳平书院清代东昌府官办地方学校。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府杨乾在府学东创建。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府吴承勋在该地建万寿宫,又于司马街购宅1处重建。其教学经费来自政府所拨田产地租。书院设山长[乾隆三十年(1765)后亦称院长]1人,由知府延请精通经书而又品行端正者任之,山长除讲学之外,还总理书院一切事物。书院还设有董会,由有功名的乡贤文人组成,重大事项要由院董会议决施行。其教习(亦称书讲,即任课教师)由山长聘请学行有素的举人、进士充任。书院容纳学生20人左右。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研习“书艺”、“经艺”,习作八股文。教学目的主要是为科举应试。教学方法多采用自学、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清末,书院随科举制度的废除而消亡。

启文书院清代东昌府官办地方学校。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府胡德林于府城孙家胡同购买郡人孙启淑旧宅改建。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府张官五筹款重修。内有照厅3间、门房2间、讲堂3间,前立卧碑1方,东西庞各3间、正房6间,新建西厢3间、文昌阁5间,东西对楼各3间,后有平房5间;西院有南北书斋各3间,旁列回廊;后院书室6间、从间6间,周墙复壁,榱桷焕然。光绪十年(1884),知府程绳武集资重修。该书院弥补了府儒学生员有定额且有肄业时限之不足,使大量富家子弟、童试落第或在儒学坐学期满又无资格参加乡试者入院习业,以待来年参加科岁考试或童试。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东昌府中学堂。

摄西书院清代聊城县官办地方学校。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知县凌芬在城内东北隅就义学旧宅改建。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兼习“书艺”、“经艺”,习作八股文。教学采用自学、集众讲解和互相问答相结合的方法。教学目的主要是科举应试。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高等小学堂。

崇贤义塾武训行乞积资创办的第一所义学。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秋,至次年春建成。地址在原堂邑县柳林镇(今属冠县)东门外,占地3.87亩。有瓦房26间,分别为书房、饭堂、学生斋舍和塾师住室; 武训祠堂1座、碑楼3座,大门、二门各1座。四周筑以垣墙,院内植以白杨、国槐、垂柳。建成当年,遂正式招收生童,开班课读。时有生童50余人,分经、蒙两班,经班30余人、蒙班20余人,多为柳林及其附近村庄贫家子弟,均为免费入读。义塾领导机构为校董会, 主事人为由武训恭请的柳林镇贡生杨树坊和馆陶县武进士娄峻岭,义塾一切事宜均由他们经理。义塾常年开办经费从武训所捐学田租金中支付,不足部分由武训行乞所得之资补给。课程设置:蒙班主要有《百家姓》、《三字经》、《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经班主要有《四书》、《五经》。对蒙班程度高者和经班学生均开设制艺(习作八股文)、对课等课目。教学沿袭封建教育方法:早晨背书、上午授课、下午温习或写字,强调死记硬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颁布“废科举,兴学堂”谕令。是年冬,义塾改为私立武训第一初等小学堂。

杨二庄义塾武训行乞积资创办的第二所义学。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地址在馆陶县杨二庄 (今属临清市)北街西头路南,占地4余亩。靠街有大门1座,院内有东、西、南瓦房各3间,为学生课读之室,另有北屋2间,为塾师和学生厨房。迎门墙左右各植翠柏2株。始建时,武训将行乞所蓄300千文捐岀,与原馆陶县千佛寺住持了证合资兴办。嗣后,武训又捐增土地40余亩作为该塾学田。义塾纯为蒙学,远近乡里生童凡愿就读者,不论家庭贫富、地位高低一律接纳,概不收费。首任管理塾务者为汪信远、汪毓藻。常年开办经费由学田所收租金支付。所用教材有《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等。清宣统二年 (1910),遵清廷谕令,改为武训初等小学堂。

临清御史巷义塾武训行乞积资创办的第三所义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次年竣工。地址在临清御史巷内。有校舍3座,计19间,其中3间为教室,其余分别为生童、塾师、工役之住室、饭堂,另有大门、二门、三门各1座。竣工当年,遂招生童开班课读。时收生童1个班,40人,纯为蒙学。武训乞请士绅组成校董会,经理义塾一切事务。办学经费由学田地租、铺房租金和基金生息支付。主要教材有《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程度稍高者授以《四书》、《五经》。习字为必修课目。清末,遵清廷“废科举,兴学堂”谕令,义塾改为武训蒙学堂,旋改临清武训初等小学堂。

堂邑县柳林镇私立武训小学校由武训义塾改建的小学。1913年建立,其前身为堂邑县柳林集私立第一武训小学堂,而小学堂又是由崇贤义塾改称。

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该校停办。1944年在抗日政府领导下,小学恢复。学校建立之初,地址在原崇贤义塾旧址,1920年迁至柳林东门里。校设校董会,校长、主任、教员均由校董会聘任并报县府备案。重大事宜, 校董会裁决后由校长、主任执行。办学经费全由武训生前捐置学田地租支付。建校之初为初级小学,1920年改为初、高两等小学,每年在校生初小4个班、高小2个班。自1925年后,每年招收髙小生2个班,共有4个高小班在校。初小生一律免收学费;高小生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入校时酌交少量学费。1945年10月,改为武训师范附属小学。

临清私立武训小学校由武训义塾改建的小学。其前身为由御史巷义塾改称的临清武训初等小学堂。1912年易名私立武训初级小学校。1918年改称私立武训高、初两等小学校。1928年奉令改称该名。学校有教室22间、寝室30间、图书室4间、办公室4间、厨房3间、武训祠堂2间,以及餐厅、会议室等共计76间。鼎盛时期,学校1~6年级共有8个班,学生400余人。学校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教务、训育、事务、研究各股,以及经费稽核、津贴贫苦学生调查、特种等委员会。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武训生前岀租田基金和租金,其次是省教育厅和地方的补助,不足部分由学校募集解决。1945年9月临清解放,人民政府将该校由私立改为公立,易名为临清武训小学。

东昌中华圣公会私立文德小学英国传教组织东昌中华圣公会(即基督教)开办的学校。建于1925年,其前身为圣公会教堂于1921年开办的教徒学习班。校址位于聊城闸口南太平街西段南侧,坐南朝北,占地10亩余。该校校长由教会任命,教员由教会聘请,一切权力归教会。办学宗旨为:宣传圣公会所信仰的基督教旨,培养部分基督教宣传员。建校初期, 入校学生必须是加入圣公会的基督教徒子弟,其后条件放宽。学生可在校食宿,免收学费和书费。所学内容以教会科目与普通小学课本并重,从5年级起增设英语课目。学生早晚必须参加跪经、祈祷仪式,唱《圣会诗章》之歌,做礼拜之举等,教会色彩甚浓。办学经费由泰安中华圣公总会主教史多玛每年按需拨发。1932年,该校易名为聊城县私立文德小学。1940年学校停办。

山东省立聊城师范附属小学民国时期境内规模最大的小学。始建于1913年,由聊城县城内几处私塾合并而成。地址在城内西南隅辛巳牌坊口北。次年,师范奉令改称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附小”随改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17年,“附小”迁址于原清末二府府衙(今新华剧院处)。1933年,校名恢复原名。“附小”占地10亩,有房屋99间,其中教室24间、寝室29间、礼堂1座5间,余为办公室、图书室、厨房、餐室、招待室、储藏室等。学校以“实施初等教育,应用科学方法,试验创作教育法,指导学生学习,协助地方教育改进”为宗旨。“附小”直属师范领导,校长由师范校长兼任。初建时,除校长外,只设主任1人,主持校内一切事务。嗣后,逐步增设实习指导委员会、经费稽核委员会、教务、训导、总务等机构。办学经费由省教育厅随同“三师”办学经费一起拨发。学生多来自聊城及附近各县。鼎盛时期,全校有9个班,学生300余人。“附小”分初级、中级、高级3个部,教师实行聘任制。主要课程有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等11科。其学校规模、教学质量,均居同期省内小学之最。1937年,学校停办。

东昌府官立中学堂清末全省最早建立的新学堂。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东昌府启文书院改建而成。地址在光岳楼南孙家胡同(今聊城市实验小学一部分)。校设监督1人,统辖学堂一切事宜;另设教员若干人、掌书1人、文案1人、会计1人、庶务1人、监学2人。学堂受东昌府和省提学使司双重领导,经费由东昌府支付。其学制初定4年,旋改为5年。所设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英语、德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理财、图画、体操。该校每年只招收1个班,在校学生最多只能容纳5个班次。办学之初,因无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故以府儒学、书院生员充之,其后改收小学堂毕业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该校送考省垣高等学堂深造者12名。1912年,该校改称东昌中学校。

临清直隶州官立中学堂清末新学堂。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邑绅孙毓矶捐资创办,地址在临清城内前关街。有教室6座、,礼堂1座、藏书楼1座,余为斋舍、办公室等共计百余间。学堂创建之始,由知州庄洪烈聘请堂长、中西教习各1人,经遴选招收学生内班20人、外班10人,学生来源于临清、武城、夏津和邱县。其学制初为4年,后改为5年。所设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外国语、历史、算学、理化、博物、法制、理财等14门,以经史为主。春秋两季,教习评定诸生成绩,以定甲乙。修业期满,由该学堂考试后送省复试,及格者准其毕业并分别等级发给优贡生、拔贡生文凭。办学经费由临清、武城、夏津、邱县4县摊拨,学生膳宿杂费均由学堂供给。1912年,曾招收预科生1个班。1913年,学堂易名为省立第七中学校。

山东省立第二中学民国时期全省最早建立的省立中学之一。1914年7月建立,其前身是由东昌中学于1913年易名的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地址为原东昌府官立中学堂校址。该校隶属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任免、经费拨发均由其负责。校长统管学校校务,下设教务、训育、总务3处,每处设主任1人,由校长聘任。建校后实行4年一贯制;1923年学制定为初、高中各3年,该校仅设初中;1925年增设高中,翌年高中部并入济南某中学。学生主要来源于鲁西北各县,涉及冀鲁豫3省30个县。该校长期以“智、仁、勇” 为校训,以“敬爱、忠恕、公诚、知耻、坚忍、进取”等为训练宗旨,实施以道德为经、实利和尚武为纬的教育方针。开设课程有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体育等。1937年学校停办。

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经山东省议会议决设立的初级中学。1919年5月建立,校址在临清考棚街考院旧址。该校隶属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任免、经费拨发均由其负责。设校长1人,其下设训育处、教务处和事务处,3处各设主任1人。其教育宗旨是使学生主义化、军民化、团体化、革命化、艺术化、科学化。“自强不息”为其校训。学制3年。课程设置有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矿物、历史、地理、党义、英文、音乐、体育、美术、军事兼国术。建校之初,仅有2班学生。至1931年增为10个班,共有学生429人,其中女生17人。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

抗日卫东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一所抗大式游击初级中学。创建于1942年初。学生一面学习一面战斗,无固定校址。因经常活动于鲁西北卫运河以东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故名。学校隶属于冀鲁豫第三地委和专署直接领导。建校当年,通过考试录取学生40余人,编为1个教学班。翌年又招收二级学生1个班,50余人。其后又先后招收三、四级学生各1个班,共100余人。首任校长林远。学校建有共产党、共青团组织,林远兼学校党总支书记。办学宗旨是:根据革命战争的需要,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培养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干部。学制3年。课程设置有文化课、政治课、军事课和实践课。教学方式为游击式。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辅导相结合,以学为主,战学结合,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配有一定数量的自卫武器,行动军事化。1945年11月,学校结束游击办学形式,从农村迁入临清县城,同临清初级中学合并,易名冀南第一中学。

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培养训练干部性质的学校。创办于1942年冬。初建时校址在今东阿县牛角店一带,后随军多次转移,没有固定校址。学校的性质、任务和办学方式与延安“抗大”基本相同。学校受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领导。校长张海萍,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和勤务班。学校建有秘密中共党组织。学生来源主要是抗日根据地党、政、军各部门精简下来的年轻同志和革命干部、军人的子女及亲属等。在校学生最多时有10个班共529人。学生全部实行供给制。设置课程有政治、历史、地理、国语、数学、音乐等。教学上采取“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办法,能者为师,建立小先生制。为适应战争需要,师生均配有武器,并且同吃、同住、同活动、同战斗,一切行动军事化。学制名为3年或1年,实不固定,根据革命战争的需要,学生可随时离校工作。1948年夏,学校迁址到聊城县城内双街。1949年8月,更名为平原省聊城中学。从此,结束游击状况,成为较为正规的普通中学。

高唐县立中学聊城市最早建立的县立中学。1925年8月建立,地址在原县旧书院,首任校长金石兰。建校当年,即招考学生第一、二两级。其后,将旧书院考棚拆除,改建教室4排,办公室、教员室9间,建立图书馆,添置了理化试验仪器等,先后增招第三级、第四级学生各1班。至1936年,全校有初中学生3班、3年制师范科1班、4年制简易师范部1班,学生共计192人,教职员11人。1937年7月因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

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境内最早的师范学校。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其前身是清光绪三十年 (1904)建立的东昌府简易师范学堂。地址在原东昌府考院内(今聊城教育学院校址)。学堂设监督1人,学监、庶务员若干人。首任监督杜微渐,统辖各员,主持学堂一切事务。为便于学校教学、管理实习,设附属小学堂1所。办学宗旨是:讲明教授、管理之法,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员。学生来源主要是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凡入学正式师范生,享受公费待遇,不交学杂费。课程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教育学、习字、外语、农业等。学制始为5年,后改为4年。毕业考试合格者除发给文凭和充任教员凭证外,还特按科举制度以成绩优劣分别等级奖以拔贡、优贡、岁贡等功名,并可充任相应之学官。1912年,易名为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

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民国初期山东省4个师范学校之一,以培养高小、初小教师为目的的全日制中等师范学校。1914年建立,其前身是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地址在原东昌府考院内(今聊城教育学院校址)。归省教育厅直接领导,设有训育、教务、事务3处,校长、教员实行聘任制。1923年,学校增设女子师范部,1928年合并于第三师范学校。1932年前,分前期、后期师范两种。前期师范学制3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培养初级小学教师;后期师范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高小教师。1932年暑假后,“前师”撤销,只保留“后师”。设置课程有国文、数学、物理、化学、教育学概论、小学教材教学法、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图画、劳作等。伙食费由国家供给,学杂费自理。因受革命思潮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进步学生通过创办“读书会”、《蔷薇》等刊物宣传新思想。1937年,学校停办。

山东省立寿张第八乡村师范学校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学校。1931年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授意创建,地址在寿张城东关外。设校长、教育长、训育长各1名。校下设附小班1个。学制4年。设置课程有国文、数学、地理、历史、化学、物理、动物、植物、

寿张第八乡村师范旧址

音乐、体育、劳作和实习、教育学概论、教学法、心理学等。学生生活费每人每月5元,由政府拨发。从1932年开始招生至1937年,每年招收学生1届2个班、共80人,共招生6届12个班、480人。建校不久,校内即有共产党的秘密活动。1934年春,中共八乡师党支部成立后,组织同乡会,出版《八乡师校刊》,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进步活动。1937年10月,因战事奉命迁至黄河南梁山,旋迁湖北郧阳,后辗转至四川绵阳,与其他学校合为国立六中师范部。

筑先师范学校鲁西解放区最早建立的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创建于1943年春,其前身为1942年6月设立的筑先抗战学院师范部。校无定址,游击教学,多活动于范县、观城、朝城一带。招收在乡知识青年、进修小学教师和青年教育干部。施以短期培训即毕业分配。校长张景汉,另设教务主任、训育主任各1名。当年冬,遵冀鲁豫行署决定,与冀鲁豫边区第五中学合并成冀鲁豫边区中学。

武训师范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境内最早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师范学校。1945年10月建立。地址在堂邑县柳林镇(今属冠县)武训崇贤义塾旧址。1948年3月并入冀南一中。1949年1月在建校原址恢复武训师范。8月改称平原省立武训师范。1951年7月易名为平原省堂邑师范。1952年12月改称山东省堂邑师范。1956年易名为山东省冠县师范学校。1962年5月停办。校设中共党总支委员会、共青团团委、校务委员会、教育工会、教导处和总务处等。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建校之初,只招收高小毕业生,为初级师范,学制3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共招7个班,学生379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该校发展成为具有初师、中师、速师、师训班等4种类型的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初师、中师学制均为3年,速师学制1年,师训班学制半年、1年或2年。学生毕业后由专署统一分配。

临清女子师范学校境内第一所培养小学女教师的学校。创办于1949年3月8日,始名河北省邯郸地区临清女子师范学校,1952年底改称山东省临清女子师范学校。校址初在临清三元阁街,后迁至考棚街考院内。校建之始即成立中共党支部,支部书记由校长兼任。设教导处、总务处。教导处设正、副主任各1名,其中必有1名女性。前后招收学生7级,近300人。1级学生由各县教育科保送,2~6级学生均为通过考试招收的各县高小毕业生,7级学生是抽调的各县在职小学教师。学制3年,课程设置与一般初级师范基本相同。学校配有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卫生室等,设有附属小学1所。学生毕业大部分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954年9月,与临清县立师范学校合并为山东省临清师范学校。

东昌府染织厂附设实业学堂境内第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地址在聊城县城内马宅街。该校为中等工业学堂,主习染、织技艺。以招收高等小学堂毕业生,传授染织技能,使其将来胜任从事染织工业为宗旨。除学习修身、中国文学、算学、物理、化学、图画、体操等普通科目外,还学习机织法、染色法、应用化学、应用机器学、分析、制图及绘画、实习7种实习科目。学制预科2年、本科3年。该校还承担染织厂徒工培训任务。徒工于工作之余轮流

听课,学习染织技艺,以适应工作需要。停办时间不详。

山东省立第二职业学校学习蚕业、染织技艺的学校。建立于1928年,由山东省政府于1920年在临清棉业试验场附设的山东省立棉业讲习所改造而成。校长黄忠澹。开设蚕业、染织科目,有学生3个班,共七八十人。因学校设备简陋,学生不能进行职业训练,至1930年奉令裁撤。

山东省立第四职业学校学习染织技艺的学校。建于1933年,地址在阳谷县安乐镇,由当地人陈耀汉捐款2.3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4.5亩,有房舍132间、操场1个。学校聘校长1人,设教务、训育、事务3个办事机构,各置主任1人。学制有3年、1年两种。课程有国文、算术、公民、体育、物理、化学及职业技术科目。建校当年招收3年制新生2个班,80人; 招收1年制新生1个班,38人。1934年有学生6个班,140人。1935年有学生6个班,180人。至1937年7月学校停办,共毕业学生4个班,其中1年制的1个班、3年制的3个班。

冀鲁豫行署卫生学校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惟一的一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47年10月,根据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建立,地址在阳谷县李堂村。校长由行署卫生局局长李奕兼任。行政工作归行署卫生局领导,业务工作归行署哈利生医院领导。建校时招收学生100名(内有女生7名),编为3个区队,每区队分3个班。学生实行供给制,管吃管穿,另外每月有6斤小米的津贴。课程设有政治、药物学、生理解剖学、战地包扎等。学制1年。学生毕业大部分随军南下,少数留当地工作。1948年10月,学校迁至荷泽石堂。1949年9月,学校迁至河南省汲县,并易名为汲县卫生学校。

冀鲁豫保育院幼儿教育学校。1944年5月由冀鲁豫边区行署筹备建立。最初地址在范县古城(今莘县古城镇),后因战争曾多次与军队一起辗转迁徙它处。该院为境内始有教育措施的幼教学校。主要任务是抚养、保育革命军人和革命干部的幼小子女,重点解决革命队伍中女同志生、养子女的困难。其方针是“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孩子”,保障革命者子女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重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和智力培养。规定凡区内区级(包括区妇委会主任、部队连级)以上在职妇女干部,其子女在2周岁以上、身体健康者均可入院。经费全部由边区政府负担,幼儿免费入院,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院内接收幼儿最多时达60余人,还接收过被俘日军的产妇和儿童。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该院迁往新乡市,易名平原省保育院。

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培养基层政治工作干部的学校。1938年5月开始筹建,7月1日开学。其前身是1937年12月建立的博平军事干部训练班。地址在聊城原山东省立第二中学(今实验小学校址)。设正、副校长各1名,范筑先兼任校长,张郁光任副校长。下设教务、训育、总务3个处,齐燕铭任教务处长。设中共党支部,巩固任支部书记,归鲁西北特委直接领导。办学宗旨是:实施政治训练,培养抗日救亡干部,壮大抗日力量。学生来自鲁西北各县和荷泽等地,多为男女青年学生。学校实行军事管理,全校编为1个大队,下设3〜4个中队,每一中队又设3个小队。课程有政治和军事,日语选修。学制3个月。学生食宿由学校供给。学生结业后,由政府分派各县任民运工作或去部队做政治工作。先后招收学员4期,每期300至500人不等,总计达2000人左右。1939年初,以该校学生为基础,又招考部分新生,在馆陶县创办筑先抗战学院。

冀鲁豫建国学院培养各种人才的综合性髙等院校。1946年3月建立,校址始在蒲泽城内原省立第六中学旧址,后因战争多次迁址,至1948年春迁至阳谷坡里后校址固定。学校隶属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和行署领导。设正副院长、教育长、正副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政治领导核心为院党委(后改总支)。以培养和平建设的各种人才为宗旨。设3个部:一为行政干训部,开财务行政、司法、银行会计等班;二为师范部,开师范、中学班;三为专门职业部,开电话、电报、汽车、新闻研究等班。课程设置:中学班有国语、数学、历史、地理、博物、理化、政治、外国语等;师范班除学中学班部分课程外,另加教育、美术科目;干训及职业部则学习专业知识,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学制原规定干训、职业部为半年,中学为2年,师范为1年,后来根据战争和工作需要,采取随到随收、随调随走式的招收分配办法。教职员实行供给制,学生除中学生自理外,其他学生的膳食、书费等均由学校供给。1949年2月改为冀鲁豫区第一师范学校,10月更名为平原省第一师范学校。

筑先抗战学院培养抗日干部的高等学校。为境内最早建立的高等院校。创建于1939年初,其前身是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创办的政治干部学

校。1938年11月范筑先牺牲后,易名鲁西筑先抗战学院。不久,学院并入鲁西区党校。1940年4月学校恢复,仍为原名。1941年7月,改称冀鲁豫筑先抗战学院。1942年9月,因受日军冲击,学院大部师生与原冀鲁豫边区抗日联中合并,改称筑先师范,另一部分师生并入濮范中学,学院自此停办。学院初设于馆陶县文庙和城区一带,后多次转移,游击办学。学院先后隶属中共鲁西北特委和冀鲁豫区党委及行署领导。下分筑先一学院、筑先二学院。教学分师范部和中学部。师范部学制半年,课程设政治、教育理论、政治经济学、哲学常识等,学生毕业后回原县分配工作。中学部学制2〜3年,课程设国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学院各年级均特设军事课,师生采取军事编制,实行行动军事化、教学游击化。办学经费由直属上级单位拨发,师生生活全部实行供给制。

冀鲁豫干部学校培养后备干部的学校。建于1948年11月。地址在南峰县(原朝城县改称,今属莘县)朝城主簿营。校长由冀鲁豫行署主任潘复生兼任,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办学宗旨是培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建设人才。学生来源除少数在职干部外,多数为招收的在乡知识青年。先后设干训队班、财经队班、政训队班和轮训队班,学制3个月或6个月。所设课程:各班共同课有目前形势和任务、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和党的基本政策;另外,各队根据不同专业性质讲授本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在校期间,膳宿、学习费用全部实行供给制,毕业后由行署统一分配工作。1949年9月平原省建立后,该校迁往新乡市。

聊城地专机关干部业校提高机关干部职工文化、政治素质的业余学校。1948年11月建立,始称地委机关业余学校,旋即易为该名。由地委和专署双方管理领导,设教务处,具体负责学校事宜。规定凡地委、专署机关干部职工文化程度达不到初中者,一律入学学习。学制初小2年、高小1年,并要求在学制期间学完初小4年、高小2年的课程,主要课程与普通正规学校相同。每日授课2小时,20周为1学期,上课时间从起床到早饭前。建校之初,教师由校务处聘请机关内胜任者担任,后来增添专职教师。学习期满,由业校发给证明。1955年该校停办。

东昌府考院清代科考童试场所。始建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地址在聊城南门里路西(今聊城教育学院校址)。嘉庆三年(1798),考棚倾覆,知府嵩山、知县刘捍筹资重建,内外房舍全行修葺。清道光三年 (1823),考棚毁于火。道光九年(1829),知府刘煌再次重修。同治二年(1863)夏,因雨水考棚倾圮,知府曹炳辉率属捐廉筹资重建,于翌年八月(闰)竣工。自此,考院规模完备。童试分县试、府试、院试3个阶段。府试于每年县试之后在府考院举行,推童生(县试被录取者)始得参加。院试于府试之后,多在府考院举行,由省学政主持,参加院试者必得府试合格者。院试被录取者称“儒学生员”,又名“秀才”。在东昌府考院参加府试的有聊城、堂邑、博平、在平、清平、冠县、馆陶、莘县、高唐9个州县。清末,科举制度废除,考院撤销。

临清华美医院清末,美国传教士与临清华人共

同创办的教会医院。其前身是美国传教士魏格纳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在临清基督教会内主持创办的施医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教会及医院被义和团所焚。宣统二年(1910)重建。因系华方捐款,美方所建,故易名华美医院。1927年, 院长徐子尚、美籍医士孔美德(女)等人捐募款3645.5美元,于次年购置X光透视机和发电机各1台。同时,临清各机关联席会捐木料、砖瓦等物,建成X光透视室和发电机房。医院时设内科、外科和一等、二等、普通病房, 共有床位50余张、

医护人员20多人。1937年9月,日军侵占临清,美籍医务人员全部撤离,其他人员也陆续离开,医院暂时停办。翌年,孔美德和原医务人员先后返回,医院重新开张。1941年12月7日,孔美德被日军拘留,后被遣返离境,其他医护人员纷纷逃离,医院停办。

阳谷坡里教堂诊所德国人开办的教会医疗机构。建于1906年,由德国人纳西撒主持开办,地址在阳谷县坡里教堂内。时有房子2间,未设病房,不分科室,只有手术刀、听诊器、体温计等小医疗器械。开始只有纳西撒1人,1922年增加1名叫康米拉的医生,30年代末医护人员发展至6人。治疗对象主要是教堂内的人员和教堂外的信教人员。为了传教,扩大教会影响,诊所也给教堂附近民众治病。主要治疗小伤、小病,有时给附近村民接生。曾举办诊疗训练班,边学

临清华美医院病房楼

民国初年阳谷坡里教堂大门

经书边学治疗,讲授注射、包扎、接生等知识。1945年7月阳谷县解放前夕,诊所停办。

聊城双街教会诊所美籍华人开办的教会医疗机构。创办于1915年,由美籍基督教教士金善宝开办,地址在聊城双街基督教教堂内。1935年,孙振英于大名府宣圣会医院护士班毕业后分配到该所,诊所时有3人,以接生为主。1946年底,该诊所停办。

东昌医院中华红十字会东昌分会创办的医院。1925年建立。地址在聊城城内古楼北路东。该医院为聊城县第一家民办公助的西医院。时设内科、外科、化验室等科室,并设有手术台和病床。1936年秋,该医院被范筑先接管,更名为聊城县医院。

聊城县医院县级综合性医院。1936年秋由东昌医院改建。地址在东昌医院原址。医院时设内科、外科、化验室和药房;有医务人员12名,病床15张;医疗设备主要有万能手术台、进口手术包和显微镜等;能做腹部、截肢等手术。1937年初,根据范筑先的指令,以县医院为基础,扩大组建为山东省第六区保安司令部军医院。

山东省第六区保安司令部军医院地方武装部队开办的医院。建于1937年初。遵照第六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的指令,以原聊城县医院为基础,扩大吸收当地开业医生组建。地址在聊城古楼北原县医院旧址。归属司令部经理处领导。时有医护人员8人。医院在药品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创造条件,中西药并用,为伤员挖取子弹、炸弹皮,进行伤口清创缝合、换药引流等,日门诊伤、病员400人次左右。1938年秋军医院与聊城第二伤兵院(1938夏,由堂邑范儿庄天主教堂神甫阎宰铎联合数名医务人员组建)合并后,能为伤员做截肢等较大手术。1938年10月,因盘踞东阿的日军意欲侵聊,军医院奉命迁至堂邑郭关庙。当年11月日军侵占聊城、范筑先殉难后,医院失去组织领导。其后时局日趋紧张,医院随之解散。

宏济医院由爱国人士为抗日救国而组建的医院。建于1938年。地址在威县城内。始建时医疗和护理人员共10余人,全院不足20人。1940年,由冀南行署接管,改称冀南宏济医院。时有人员约80人,其中医生36人。分内科、外科。为便于接收伤病员,又组建2个医疗所。收留的伤病员分散在老百姓家中,医生、护士分片医治护理。1942年10月,医院进行整顿后改组为冀南行署卫生所,并奉命随军行动。1943年初,随军区转移到太行山区。1945年,由太行山区返回临清下堡寺一带。日军投降后,该院积极筹建,成立了冀南行署医院。

鲁西抗日游击队第十支队军医处地方武装部队开办的随军医院。建于1938年2月。随军活动,无固定地址。建立之初,医护人员共10余人,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战地救护工作。当年8月,发展至20余人,开设病床40余张,经常收住伤病员40~50人,能做截肢、扩创等手术。当年11月,人员增至40余人。1939年6月,病床增至百余张,分设在农民家中。1940年初,发展至六七十人,下设3个卫生所。各所均能独立开展截肢手术,常收住伤病员百余名,并为驻地群众宣传防病治病知识。1942年冬,军医处改称卫生处,下辖3个卫生所。1944年10月,为培训部队卫生技术人员,卫生处奉命建立卫生教导处,培训学员50人。1945年,卫生处建立第四卫生所。当年9月,卫生教导队进驻临清城内“红部”(即原日军司令部),卫生处进驻原华美医院。1947年底,卫生处及下设的卫生所医务人员,一部分随军南下,一部分同冠县华光医院合并建立了鲁西北人民医院。

冠县华光医院冀南一专署筹建的医院。1945年8月建立。地址在冠县城内。医院下设中药部和西医部。西医部在县城南门里,设门诊、病房两部分,有部分简易病床,可同时收容10〜20名伤病员住院治疗。中药部称华光药房,在县城北门里,经营中草药材零售和批发业务,并设有中医门诊。两个门诊部日均诊治病人近100人次。1946年冬,医院举办1次为期3个月的医务训练班,培训学员30余人,结业后分配到部队担任卫生员。1947年初,医院一度迁至冠县桑阿镇区胡町村,同年夏迁回冠县县城北门里。1947年底,医院西医部和中药部部分人员奉命与专署卫生处第一卫生所合并,建立了鲁西北人民医院,中药部留余

人员继续经营华光药房。1948年春,冠县永利贸易货栈中药部部分人员和药械并入华光药房。1949年秋, 华光药房人员分别归入县卫生院和商业局。至此,华光医院完全解散。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随军综合性医院。始建时驻临清。其前身是1945年9月由冀南行署卫生部、冀南军区部分医务人员和临清县医院合并组成的冀南军区野战医院。1946年1月改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院专门收治部队伤病员。1947年秋,为方便群众就医,该院在临清原华美医院建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门诊部,开始对外门诊。当年11月,医院随军南迁,其门诊部仍留临清。后门诊部大部人员离开自行开业,该部成为冀南军区被服仓库。

冀南人民医院地专级综合性医院。其前身是1946年春建立,地址在威县城内北大街路东背巷的冀南行署医院。当年夏,该院从威县迁至台吉头村,改称冀南人民医院。时分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有医护人员30余人,病床50余张。曾举办1期医护训练班,学员80余人。1947年秋,迁至威县赵庄天主教堂内。时有医护人员200余人,设病床200余张。除收治伤病员外,还为当地群众治疗疾病,日均门诊达100余人次。1949年后,冀南、冀中合并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该院随之改为河北省第二人民医院。

冀鲁豫边区哈利生总医院为纪念国际友人哈利生大夫而建立的综合性医院。1947年5月,经冀鲁豫行署批准建立,地址在阳谷县郝楼村。该院分外科、内科、妇产科和药房,共100余人。配有X光透视机1台和发电机2部。医院占房300余间,其中外科手术室3间、药房13间、妇产科房24间、标本展室3间、伙房5间。无正规病房,驻村群众家中空房全部用作病房。主要负责机关人员的疾病治疗,也接受部分重伤员;同时为当地群众开设门诊,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妇产科除诊治常见妇科疾病外,还为当地群众接生。为郝楼村群众治病实行免费。曾为一名叫郝道明的当地群众免费做了食道癌手术,术后效果良好,还为一名患者割除了一个重20公斤的肿瘤。1948年3月,在聊城建立哈利生第二分院。总院于1949年初迁往蒲泽; 第二分院于当年9月与冀鲁豫第九专署政民医院合并,成立平原省聊城专区人民医院。

冀鲁豫边区行署第九专署政民医院地专级综合性医院。1947年10月建立。地址在范县西金斗营村。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地委、行署、军分区司令部三大机关人员的医疗保健。1948年5月,扩编至40人,院址迁至南峰县吴台村,病床定编30张,对群众开放门诊。设内科、外科、药房、后勤4部分。实行供给制。当时该院既治病又兼做卫生行政工作,除领导6个县的卫生院外,还在濮县、张秋各设1个分院。1949年1月,随地委、行署迁至朝城南关。当时曾建立黑热病防治队,免费为群众防治黑热病。当年2月,该院为1个新兵团配备了保健卫生队,随团工作4个多月;同时还抽调部分人员组成医疗队,随南下部队强渡长江。3月,该院在阳谷县龙虎寨村组成40余人的临时兵站医院,先后接收、治愈准备南下的指战员200余人。当年8月迁至聊城,与冀鲁豫哈利生二分院合并,建立平原省聊城专区人民医院。

《东昌府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万历初年,王汝训修。此本早佚,其况不详。尚存版本有:①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刻本。知府王命爵修,王汝训纂,共22卷。今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存有刻本,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存有胶卷,聊城市史志办公室、地名办公室存有复印本。②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刻本。知府胡德琳修,翰林院检讨周永年纂,共50卷首1卷。今国家图书馆、大连图书馆、宁阳县图书馆存有刻本,聊城市史志办公室、地名办公室存有复印本。③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知府嵩山修,谢香开纂,共50卷首1卷。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大众日报社资料室,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聊城市档案馆有存。

《聊城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万历十七年 (1589),知县韩子廉修,分上、下2卷,凡7纲39目。该本早佚,其况不详。尚存版本有:①清康熙二年 (1663)刻本。知县何一杰纂修,武英殿大学士傅以渐、尚书朱鼎延和任克溥鉴定并题序,共4卷。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及山东省博物馆、图书馆有存。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石印本。知县向植纂修,仅1卷,题为《聊城乡土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及青岛图书馆有存。③清宣统二年(1910)刻本。知县陈庆蕃修,靳维熙纂,共12卷首1卷,凡12纲75目。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及聊城市档案馆、在平县图书馆存有刻本;山东图书馆存有稿本 (不全)。@1961年稿本。聊城市志编纂委员会纂修。其时,聊城县已改为聊城市,故题为《聊城市志》。现东昌府区档案馆存有手稿本。⑤1999年铅印本。聊城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题为《聊城市志》,史实断

限为1840~1985年,共22编,约110万字。1999年3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堂邑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万历三十七年 (1609)之前,知县穆策修。该志书无存,其况不详。尚存版本有:①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清顺治三年 (1646)增刻本。明王应乾纂修,清郭毓秀增修,共3卷。今国家图书馆存有增刻本,上海图书馆存有增刻本胶卷。②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张茂节纂修,共3卷。今国家图书馆有存(不全)。③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卢承琰修,刘淇纂,共20卷。今国家图书馆、大连图书馆、山东大学、江苏地理研究所图书馆及山东省博物馆有存。④清光绪十八年(1892)雀城书院刻本。据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重刻。今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及聊城市档案馆有存。⑤清光绪年间 (1875~1908)抄本。共5卷,题为《堂邑县乡土志》。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有存。

《临清县(州、市)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成书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州成宪监修,方元焕总纂,题为《临清州志》。该志书早佚,其况不详。尚存版本有:①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知州于睿明修,胡悉宁等纂,共4卷,题为《临清州志》。今国家图书馆存有刻本,南京图书馆存有胶卷,上海图书馆存有1959年的抄本。②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知州王俊修,李森等纂,共12卷,题为《临清州志》。今北京、南京、山东省及吉林大学图书馆有存。③清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知州张度、邓希曾纂修, 共11卷首1卷,题为《临清直隶州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及济南、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有存。④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县长徐子尚督修,张树梅等总纂,共16卷首1卷,题为《临清县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济南、青岛、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处有存。⑤1997年铅印本。临清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题为《临清市志》,史实断限除部分内容适当上溯、下延外,一律为1840-1990年,共25编,127万字,《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不列编序。1997年8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冠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尚存版本有:①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印本。知县姚本修纂,共8卷。今宁波“天一阁”和台湾藏有刻本,国家图书馆藏有刻本胶卷。②明万历三十六年 (1608)刻印本。知县谈自省纂订,共6卷,约12万字。今台湾藏有刻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刻本胶卷,山东省、冠县等10家图书馆藏有抄本,冠县史志办藏有复印抄本。③清康熙三十七年 (1698)刻印本。知县虞际昌在前任知县钱霞修纂的基础上增辑而成[康熙十九年(1680),钱霞修纂县志完成并发刻,但因未刻完或刻定尚未开印即调任而搁置],除卷首外共6卷,其中人物分上、下2卷,共约16万字。今日本内阁文库藏有原刻珍本1套,北京、山东省等5家图书馆存有刻本胶卷。④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印本。知县梁永康纂修,举人赵锡书同纂,知县王怀曾增修,共10卷。民国二十二年 (1933),济南《平民日报》社据原刻本铅印。今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等7家藏有刻印本,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冠县档案馆等22家存有铅印本,冠县史志办存有铅印复印本。⑤清光绪六年(1880)抄本 (一说稿本)。知县韩光鼎修,举人陈书五纂,共10卷。今南京图书馆存有抄本。⑥清光绪三十年 (1904)左右(未署编纂年代,据内容推断)抄本(一说稿本)。知县丁兆德主修,佚名编纂,共2卷,约2万字,题为《冠县乡土志》。今山东省博物馆存有抄本。⑦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印本。县长侯光陆监修,陈熙雍、邱学泽、康焕章、李庆梅纂修,共10卷,约30万字,题为《冠县县志》。今国家图书馆、山东图书馆、冠县档案馆等17家存有刻印本,冠县史志办存有刻本复印本。⑧1961年稿本。冠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纂修,共5编,约50万字,题为《冠县县志》。1984年,冠县档案馆将志稿打印成册。今冠县档案馆存有打印本。⑨2001年铅印本。冠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史实断限为古代至1998年,共5卷,约100万字。2001年12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莘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后魏,明正德年间修志时尚有后魏所修旧志残本供作参考,其后残本不存。明正德十年(1515),知县王琛督修县志,由教谕吴宗器等编纂,原刻本为10卷2册,现亦无存。尚存版本有:①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刻版、1965年影印重印本。明嘉靖二十二年,知县杨鹄在原正德十年 (1515)刻本基础上增补刻版,后由上海书店根据宁波 “天一阁”藏版影印重印传世。为10卷3册,约6万字。②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印本。知县刘维祯编纂,共8卷4册,约15万字。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存有刻本胶卷。③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印本。知县刘萧监修,共8卷4册,约20万字。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及莘县档案馆、史志办有存。④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印本。知县张朝玮监修,举人孔广海纂修,共10卷,约24万字,题为《续刻

莘县志》。1933年据原刻本铅印。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及聊城市史志办等有存。⑤宣统元年(1909)石印本。清光绪年间,知县周郑表主修,训导孔翼轩编纂,共47页,约2.3万字,题为《莘县乡土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和聊城市图书馆、档案馆及莘县图书馆、档案馆有存。⑥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县长王嘉猷督修,严绥之等参修,共12卷8册,约35万字,题为《续修莘县县志》。今山东省档案馆、聊城市档案馆、莘县档案馆及莘县史志办有存。⑦1997年铅印本。莘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史实断限为1840〜1987年(少数内容溯至事物发端),共26编,约102.7万字。1997年8月由齐鲁书社出版。

《观城县志》地方志书。创辑于明万历十七年 (1589)。知县乔岷创辑。已早佚,不可考。尚存版本有:①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知县沈玑纂修,张洞宸等协修。共5卷4册,约15万字。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有存。②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知县孙观等纂修。共10卷4册,约15万字。1933年,济南《平民日报》社据山东省立图书馆所藏旧抄本详校铅印。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存有刻本和抄本,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处存有铅印本。③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抄本。陈养源修,王陪钦等纂。不分卷,约2.5万字。今山东省图书馆,莘县档案馆、史志办存有静电复制本。④1933前后抄本。题为《观城县续修志》。1960年范县开展修志时,主编王子栋等曾见过该本。现不知存处。

《朝城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嘉靖年间 (1522-1566)。尚存版本有:①明嘉靖二十年(154嘉刻本。知县周鲁修,谢注纂,共8卷2册,约6万字。今台湾有存。②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刻本。知县张泾督修,名宦岳万阶等编纂,共10卷。存处不详。③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知县祖植桐总裁,赵昶等人纂,共10卷4册。1920年按原刻本重新刻印。今北京、上海、济南等图书馆及莘县史志办有存。④清光绪年间(1875〜1908)抄本。编修具体时间及编纂者不详。1册,约0.5万字,题为《朝城县志略》。今国家图书馆存有抄本。⑤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修纂、1920年铅印本。候选州判吴式基修纂,1册,约2万字。题为《朝城县乡土志》。存处不详。⑥1920年刻本。县知事杜子楙督修,清朝遗老吴式基等编纂,共2卷2册,约15万字,题为《朝城县续志》。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及莘县档案馆、史志办有存。《阳谷县志》地方志书。肇始于明成化年间,首倡者为成化五年(1469)始任阳谷知县的孟纯,当时仅搜集部分资料,未编纂成书。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 方由知县刘素主持、李际元加以增补编纂,正式雕版印行。此后知县范宗文、李文林又先后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明崇祯四年(1631)进行增补续修。因年代久远,迭经战乱,明代所修各版均已失传。尚存版本有:①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知县王天壁纂修,共8卷首1卷。今国家图书馆存有刻本,上海图书馆存有胶卷。②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刻本。知县王时来修,儒学训导杭云龙纂,共8卷首1卷。1920年、1933年2次据刻本石印。今北京、天津、山东省、山东大学图书馆存有原刻本,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省、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处存有石印本,南京、南京大学图书馆存有抄本。③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朱兰修,劳乃宣纂,共8卷。今山东大学图书馆有存。④民国二十四年(1935)抄本。县长杨霁峰主修,共40卷,前3卷亡佚。今聊城市档案馆存有后37卷。⑤民国三十一年(1942)铅印本。伪县知事董政华修,孔广海等纂,共8卷。由济南翰墨斋南纸印制局铅印岀版。1968年3月,台湾成文出版社又将其影印出版。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聊城市、阳谷县档案馆等处有存。⑥1991年铅印本。阳谷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史实断限除部分内容适当上溯下延外,其余均为1840~1987年,共20编(《概述》、《大事记》、《附录》不列编序),82万字。1991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寿张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嘉靖年间,由陈守愚修,稿成未刻,下落无考。尚有版本:①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陈璜纂修,共8卷。今国家图书馆有存(不全)。②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金一凤修,滕永桢纂,共8卷。今北京、上海、山东省、山东大学图书馆及山东省博物馆有存。③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庄洪烈修,刘文煙、王守谦纂,共10卷首1卷。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处有存。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抄本。崔光煦修,孙育德纂,仅1卷,题为《寿张乡土志》。今山东省博物馆收存。⑤1960年油印本。寿张县修志委员会编,共3册,不分卷。今山东省档案馆、阳谷县档案馆有存。

《东阿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弘治十三年 (1500),县令秦昂主修,教谕董染、举人张冕等编修。

完成后刊印,共6卷41目,卷首有图。原志书早佚, 其况不详。明万历十年(1582)再次纂修,知县朱应毂主修,东阁大学士于慎行、柱史孟一脉编纂,完成后刊印。共12卷。该志书亦早佚不存。尚存版本有:①清康熙四年(1665)刻印本。知县刘沛先主修,进士陆从柱、儒学刘进吉等编纂,共4册12卷,约15万字。今山东师范大学及国家图书馆、浙江嘉兴图书馆存有刻印本,上海图书馆存有刻印本胶卷。②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印本。知县郑廷谨主修,贡生苏日增等编纂,共6册,约18万字。今北京、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存。③清道光九年(1829)刻印本。知县李贤书裁定,前署县事吴怡主纂,共24卷,约46万字。民国二十三年 (1934),由济南午夜书店重版、铅印。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济南市、滨州市、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等存有刻本;山东省图书馆、档案馆,山东省委党校和青岛图书馆等存有铅印本。④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铅印本。贡生姜汉章等纂修,共1册8卷,约2.5万字,题为《东阿县乡土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及南京图书馆有存。⑤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1931年县长周竹生主持重修,靳维熙主纂。首先撰成清续修县志,共4册16卷,约20万字;继而新编民国县志,共4册18卷,约20万字。两书均于1934年由济南午夜书店铅印。今山东省图书馆、档案馆、社会科学院及济南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处存有续修县志, 山东省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院及济南图书馆存有新编民国县志。⑥1998年铅印本。东阿县编纂委员会编纂,史实断限: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部分事物适当上溯;下限一般止于1985年,大事记和人物部分延至1995年。共24编(概述、大事记为首编,附录为编尾,均不列入编序),约94万字。1998年3月由齐鲁书社出版。

《在平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万历二年 (1574)。其后,于万历十二年(1584)、万历三十五年 (1607)又先后重修、增修。因年代久远,上述所修各版本均已失传。尚存版本有:①清康熙二年(1663)刻印本。知县王画一修,进士张翕纂。共4卷,约10万字。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在平档案馆等处有存。②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印本。东昌府知府孙元衡督修,知县王世臣修,孙克绪纂。共5卷,约15万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济南、山东大学、青岛图书馆等处有存。③1912年初刻、民国十五年(1926)补刻本。知县盛津颐修,举人张建桢纂,赵又扬增修,张寅增补。共28卷,约30万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山东农业大学有存。④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县长牛占诚督修,周之桢总纂。共12卷8册,约45万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山东大学、山东中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及兖州、在平图书馆有存。⑤1997年铅印本。在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史实断限一般为1840-1985年。首设概述、大事记,中设23编,尾缀附录,约80万字。1997年4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博平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洪武元年(1368),其情不详。尚存版本有:①明正德十二年(1517)刻印本。胡谨修,葛茂、邓恭纂。共8卷。今国家图书馆、山东图书馆有存。②清康熙三年(1664)刻印本。堵嶷修,张翕纂。共5卷。今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山东省、辽宁省图书馆存有刻本,上海图书馆存有刻版胶卷。③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印本。杨祖宪修,乌竹芳纂。共6卷,约15万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处有存。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印本。李维诚纂修,王用霖、彭宝铭续修。共10卷。今聊城市档案馆、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等处存有刻本,山东省图书馆存有刻本复印本。⑤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呈请鉴核抄本。姚先竣修纂。仅1卷,约2.4万字。题为《博平县乡土志》,今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高唐州(县)志》地方志书。始修于明天顺四年(1460),学正卢瑞修,题为《高唐州志》。明嘉靖六年(1527),知州王大化又修《高唐州志》。以上两种志书均已早佚,其况不详。尚存版本有:①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刻本。知州胡民表修,同知金江纂,共2册7卷,题为《高唐州志》。今国家图书馆存有原刻本,上海、南京图书馆存有胶卷,高唐县地名办公室存有照片本。②清康熙十二年(1673)始刻、三十一年(1692)补刻本。该书由知州刘佑纂修始刻、知州韩谈熔续修补刻,共6册12卷,题为《高唐州志》。今国家图书馆存有刻本,上海图书馆存有胶卷。③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本。知州龙图耀修,李霖臣等纂。共5册,12卷、首1卷,题为《高唐州志》。今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及山东省博物馆有存。④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知州毕一谦修,举人耿举贤等纂,共1册,2卷、首1卷,题为《高唐州续志》。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及山东省博物馆有存。⑤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知州徐宗干纂修,共8册,8卷、首1卷末1卷,题为《高唐州志》。今上海、南京、山东省、山东大学、山东省社科院图书馆及山东省博物馆、高唐县史志办

公室有存。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知州周家齐纂修,仅1册1卷,题为《高唐州乡土志》。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和山东省博物馆、史志办公室及高唐县史志办公室、地名办公室存有刻本,山东省博物馆还存有抄本。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知州周家齐修,举人鞠建章纂,共6册,8卷、首1卷末1卷,题为《高唐州志》。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和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及高唐县档案局、史志办公室有存。⑧民国二十五年(1936)稿本。县长赵仁泉修,王静一、张修一纂,共12册16卷,题为《高唐县志稿》。1986年,高唐县史志办在山东省图书馆特藏部发现该志稿并胶印100部。今山东省图书馆藏有定稿时的手抄孤本,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及聊城市、高唐县史志办公室等处藏有胶印本。⑨1959年铅印本。高唐县修志委员会修,共1册3编,题为《高唐县志》,高唐县档案馆铅印。今山东省、滨州市、高唐县档案馆有存。⑩1996年铅印本。高唐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题为《高唐县志》,史实断限除部分内容适当上溯、下延外,一律为1840~1987年,共9编,110.6万字, 志首《概述》、志末《附录》不列编序。1996年8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清平县志》地方志书。始修年代不详。尚存版本有:①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王佐纂修,共2卷,题为《重修清平县志》。今国家图书馆存有刻本,上海图书馆存有胶卷。②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万承绍修,周以勋纂,共16卷。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图书馆及山东省博物馆有存。③清光绪末年抄本。仅1卷,题为《清平县乡土志》。今山东省博物馆有存。④清宣统三年(1911)刻本。陈巨前修,张敬承纂,共16卷首1卷,题为《增辑清平县志》,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山东大学图书馆有存。⑤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梁钟亭、路大遵修,张树梅纂,不分卷,由济南文雅斋印。今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及济南、临清、在平图书馆有存。

《孙膑兵法》古代兵书。又名《齐孙子》。战国中期齐国阿(今阳谷)人孙膑及其弟子著。孙膑,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齐国军师,著名兵家。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书共89篇,图4卷。此书在汉以前尚存,其后失传。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了《孙膑兵法》竹简。经专家整理,于1975年2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简本《孙膑兵法》,为普通32开本;当年7月又出版线装大字本。共收入竹简440余枚, 计1万余字。分上、下两编,每编各15篇。上编15篇篇名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强兵。上编直录孙膑的言论与有关事迹,当为孙膑及其弟子所撰无疑。下编既没有孙膑、田忌、齐威王之间的问

《孙膑兵法新编注译》答之辞,也没有“孙子日”字样,因此,其是否为孙膑之论著尚难确断。此书1985年版将下编移出,补入“五教法”,共16篇,收入294简,文字也有较多修正。此书继承并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如在战争观上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的论点,主张以战争的手段来实现“天下服”的政治目的;在战略上主张“必攻不守”,即指一定要攻敌没有防守或无法防守或防守虚弱之处,此为兵家用兵之要略;在战术上, “孙膑贵势”,极为重视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天候、阵法等各方面条件,创造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作战态势,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在军事理论上,提出以“道”制胜,其所谓道,即今语“客观规律”,主张按客观规律办事,这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弥足珍贵。此外,孙膑对将帅的选拔、士卒的训练都提出了极有价值的观点。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等国内各大图书馆均存有此书。

《后汉书》又称《汉后书》。古代历史著作。晋华撰。华峤,字叔骏,山东高唐人,晋史学家,官至秘书监、班同中书。此书共97卷,为纪传体。由于西晋末年动乱,该书书稿部分流失,只剩50卷,成为宋人范晔写《后汉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载于清汪文台辑本 《七家后汉书》,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第五册,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室。

《阴阳书》古代哲学著作。唐初吕才撰。吕才, 今山东高唐人,勤奋好学,学识渊博,为唐初著名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太常丞。贞观三年(629),奉唐太宗之命勘正《阴阳书》,“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

整理成书53卷,颁布天下。该书确认“极微”和 “气”是世界的根源;客观事物的规律产生于具体事物之中,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物质世界内部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矛盾运动;学习是取得知识的惟一途径,并对宗教迷信进行了批判。《阴阳书》载于清马国翰辑的《玉函山房辑佚书》,清光绪九年 《孙逖集》(1883)由长沙嫏澴馆出

版。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尚存《阴阳书》1卷刻本。

《孙逖集》古代论著。唐孙逖撰,1卷。孙逖,今山东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文理精妙, 意趣横生。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经雍州刺史崔日用推荐,被玄宗李隆基器重,升为左拾遗,不久升为考功员外郎。其后升为中书舍人,起草诏令,文笔最优。后任信州刺史8年,成就卓著。还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该书系孙逖文集,集录了孙逖的重要论著。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尚存明铜活字印本1册。

《注解伤寒论》又称《伤寒论注释》。古代医学名著。金成无己撰。10卷。成无己,今山东在平人,出生于医业世家,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颇有研究,且临床亦颇有经验。除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撰成此书外,还撰有《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药方论》等书。本书以王叔和抄写的张仲景的《伤寒论》为蓝本,

《伤寒论注释》

对《伤寒论》逐条注释,故名。为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书注本,是以后百余年注解《伤寒论》的首创。成氏在阐明《伤寒论》的辩证法、处方和用药法时,皆引据《内

经》、《难经》之理,并旁涉诸家之论,使中医理论和临床施治紧密结合,对伤寒学发展具有重要贡献。明代医家张卿子评价:“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牴悟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该书有元刻本(附《图解运气铃》1卷)、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海虞赵开美校刻本、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存有《注解伤寒论十卷•图一卷》刻本各4册,由西周余氏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所刻,另由汪道值、生弍齐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所刻。该书还录在《重印四部丛刊初编》及《医统正脉全书》之中,今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该书还被集录在《四库全书》子部中。

《伤寒明理论》古代医学名著。金成无己撰。3卷。该书成于《注解伤寒论》之后,是作者研究《伤寒论》的又一卓著成果。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撰成此书。该书摘取《伤寒论》中发热、恶寒、烦躁、心悸、下利50种症候,进行了病象、病因、病理及临床施治方面的阐述,辩识精微,言语通俗。如《咳第二十五》篇云:“伤寒咳者,何以明之?咳者,馨咳之咳,俗谓之嗽者是也。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之,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冲击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痒,习习如梗,是令咳也。……咳之由来,有肺寒而咳者,有停饮而咳者,有邪气在半表半里而咳者。虽同日咳而治各不同也。”通过鉴别病因不同而导致此症不同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益借鉴。严器之序中评价此书:“撰述伤寒,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辩之。……所谓真得长沙公(指张机)之旨趣也。使习医者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次了然而无惑。”这可以说是对该书的中肯评价。该书有宋刻本、明安正堂刻本、清光绪六年 (1880)扫叶山房刻本、195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59年科技卫生岀版社铅印本。该书宋刻本、明泾川查氏书林刻本、明葛澄刻本今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室。该书还集录在张机等撰的《仲景全书》刻本中,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成都邓少如、崇文斋出版,现存有善本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

《伤寒论方》又称《伤寒明理药方论》。古代医学名著1卷。金成无己撰。该书对《伤寒论》中20个常用方剂进行了阐述。先列方名,阐释方义原理、适应病症,再列出方剂配伍及加减原则,最后说明注意事项。该书是探讨伤寒方论的专著,与《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鼎足而立,互为补充、参证,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张孝忠所作跋称此书:“因仲景方论,以辩析其理。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

取加减之意,毫发了无遗恨,诚仲景之忠臣,医家之大

《伤寒明理药方论》

法也。”该书又称《药方论》。无单行本,附刊于《伤寒明理论》之后。

《静轩集》古代诗文集。元阎复(1236~1312)撰。5卷,《附录》6卷。阎复,复字子静,今山东高唐人。元至元八年(1271),以荐为翰林应奉。后为翰林学士、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大德四年(1300)拜翰林学士承旨。原有文集50卷,已佚。此集为清人缪荃孙自 《国朝文类》、《国朝名臣事略》、《元诗选》及金石碑刻中缀辑而成。共诗1卷,文4卷。附录为《元史》本传及袁楠撰其神道碑。其中《高唐忠献王碑铭》、《句容武毅王碑》(卷三)等可补史传之阙。有《藕香零拾》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行,今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古籍室。1982年,江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藕香零拾》,《静轩集》载于第15册。该书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之中。

《四溟山人全集》古代诗集。明谢榛撰。10卷。

《四溟山人全集》

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山东临清人。早年工词曲,已而折节读书, 刻意为诗。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成诗社,推其为首,为著名“后七子”之一。后为李攀龙等所排挤,客游诸潘王间。此集乃临清知州盛以进得赵府旧本重加订正,又以谢榛所撰《诗家直说》2卷附于卷首。其诗以律、绝见长,颇有才气。有明万历四十年 (1612)刻本,《四库全书》据此本收录。另有万历二十四年(1596)赵府冰玉堂刻 《四溟山人全集》24卷本,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2000年2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朱其铠、王恒展、王少华校点的 《谢榛全集》之24卷本,收录谢榛诗2500余首、诗论400余条。

《龙石诗集》古代诗集。明许成名撰。许成名,今山东东昌府区人,官至礼部右侍郎。该书曾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许鹏纂刻(4册),卷数不详,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室尚存14卷。

《四溟诗话》古代诗论。一名《诗家直说》。明谢榛撰。4卷。另有《四溟集》已著录。谢榛为明后七子之一。其诗论注重格调,兼及字句。谢榛推尊盛唐李、杜等14家诗。认为诗有四格:日兴、日趣、日意、日理, 而以兴为主,并强调“超悟”,“非悟无以人妙”,颇具神秘色彩。通行有《历代诗话》续编本,《海山仙馆丛书》本。另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临清知州盛以进辑 《四溟山人诗十卷》刻本,以谢榛所撰《诗家直说》2卷附于卷首,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并录于《四库全书》。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宛本校点本。2000年2月,由齐鲁书社出版,朱其铠、王恒展、王少华校点的《谢榛全集》中(第21-24卷)收录谢榛诗论406条。

《读史漫录》古代史事评论著作。明于慎行

(1545〜1607)撰。慎行,字可远,更字无垢,今山东东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 累迁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土。神宗(1573〜1620)时, 翰林院中以其与冯琦文学为一时之冠,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其著作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文集》、《谷城山馆诗集》、《谷山笔尘》等。《读史漫录》评论历代史事,起自伏羲氏至辽金元, 书中所论既没有什么纰缪,也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见解。在此书的目录后, 有其弟子郭应宠的题识,说此书最初在福建刻印,在刻印时郭应宠又从于慎行的遗稿中,搜 《读史漫录》取《读史五十通》补

入。《四库总目》题为内府藏本。中国国家图书馆尚存有《读史漫录》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于纬刻本6册、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于纬刻本10册。

《谷城山馆文集》古代杂文集。42卷。明于慎行撰。他学贯百家,明习典故,文学已为时冠。此书乃其所作杂文。明中叶以后,文格日卑。学浅者蹈故守常,才高者破律坏度。慎行之文,虽不涉吊诡之习,至于精心结构、灏气流行,终未能与唐顺之、归有光等一代名家相比。黄宗羲曾评论说:“其文博瞻经世,固是名家,然时露方板处。”有《四库全书》本。中国国家图书馆现存有明万历年间于纬重刻本《谷城山馆诗集二十卷•文集四十卷》24册。

《谷城山馆诗集》古代诗集。20卷。明于慎行撰。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著作颇丰。其诗典雅和平,自饶清韵,既有反对模拟的长处,也有缺乏个人突出特色的不足。其文也与其诗一样,较为质朴。但总的来说,其诗文创作远不如矫枉过直的公安、竟陵派富有生机。此集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其自刻,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室。后收入周时泰于万历三十五年至万历三十六年(1607~1608)所刻本。《四库全书》集部录有刻本。

《谷山笔尘》古代典故、杂记著作。一名《笔尘》,18卷。明于慎行撰。此书是于慎行退居谷城山中时所作。此书分35类,所记多为明代典故,其中也间有杂记,有一定史料价值。此书有明万历年间刻本,书首有冯琦序和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郭应宠序,共6册, 现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明天启年间刻本两种:一种有“安乐堂藏书记”、“明善堂览书画印记”等印记, 书首有冯琦序、沈域序、明天启五年(1625)郭应宠跋, 共4册,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种无任何印记,书首序相同,为8册,现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另录于 《四库全书》。

《词林典故》古代典故著作。明于慎行撰。慎行,今山东东阿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学者、诗人,官至礼部尚书。该书有明万历十四年(1586)张位刻本1册,今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室。

《御定易经通注》注释“易经”的著作。清傅以渐、曹榛合撰。以渐,字于磐,号星严,山东东昌府区人。清初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该书被收入在《湖北丛书》第1~3册,清光绪十七年(1891)由三余草堂出版。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尚存《易经通注》4卷刻本。

《贞固斋书义》

古代著作。清傅以渐撰。以渐,《贞固斋书义》

字于磐,号星严,今山东东昌府区人。幼年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治三年(1646)中进土,夺状元。任宏文院修撰,顺治八年(1651)任国史院侍讲,后为秘书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1655)被加封为太子太保,顺治十五年授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一生著述甚丰。该书有清初抄本2册,今尚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室。

《寒香阁诗集》古代诗集。清邓钟岳撰。钟岳,字东长,号悔庐,今山东东昌府区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土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本集由其子汝功、汝敏编纂,计有古今体诗192首。其诗颇温厚和平,而材地稍弱,尚不能与古人颉顽。有乾隆二十年(1755)初刻本,现存于南京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青岛图书馆,并录入《四库全书》。

《知非录》古代杂论著作。清邓钟岳撰。钟岳, 字东长,号悔庐,今山东东昌府区人。清康熙六十年 (1721)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后迁任礼部右侍郎兼《一统志》总裁。此书仅1卷,是由其晚年讲学所记辑成。彭啓丰在为此书所作的序中说:“夫君子之过,或观理未审无心而蹈之,或自知而不能胜其欲,皆所谓非也……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其知非之谓欤。”书中指出:“滔天罪孽起于一念之私,百端欺罔由于一时之妄,可不慎哉!”“人贵明于进退存亡吉凶之理,方不至轻举妄动,以取祸患。”告诫世人,做人贵有自知之明, 要不断省察自身,知非去私,知非改过;处事应冷静思考,不可轻举妄动,以招惹事端,引来祸患。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此书录入《四库全书》,附有《四库全书总目•知非录一卷》提要。山东省博物馆藏有清乾隆年间聊城邓氏家刻本。

《楹书偶录》私藏书目。清杨绍和撰。5卷,续编4卷。绍和,字彦合,今山东东昌府区著名藏书家海源

阁主人杨以增(1787〜1855)之子。以增,字益之,道光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喜藏书,得数十万卷,建室名 “海源阁”储之,另辟一室名“宋存室”,专藏宋刊旧籍, 以元刻本及精校本附之。所藏以宋本郑笺诗、三礼及前四史最为著名,故又题“四经四史之斋”。杨绍和取其所藏宋元本269种编成该目。每书皆详记其行款、印章、评跋,然考证甚少,且多舛讹。在清四大藏书家书目中,后人以此评价较低。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家刊本、1912年武进董康补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古籍室存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

《聊摄丛谈》古代小说。清须方岳撰。方岳,字亦咨,阳湖人,官为聊邑少尹。此书共6卷,“所录皆里巷门见善恶报应以及妖怪神鬼之事”。此书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由文英堂出版。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存有刻本1册6卷。

《新聊城周报》中国国民党聊城县党部创办的报纸。1929年春创刊。石印,4开周报。内容多为新闻和文艺作品。翌年,阎(阎锡山)、冯(冯玉祥)倒蒋战争爆发,报纸停刊。

《东昌新闻》中国国民党在聊城的官方报纸。1931年由国民党聊城县党部创刊。初为石印4开小型周报。1934年10月10日改为铅印日报,一、二版为新闻,副刊《北花园》刊登小品文和短文。另辟有《明湖波影》等栏目,连载长篇小说。日发行量1500份,行销鲁西五六个县城。1935年春停刊。

《抗战日报》中共鲁西北特委机关报。其前身为1937年11月在范筑先政训处创办的《山东人》,3日刊。12月改为《抗战日报》。由申钟铭任社长,齐燕铭

《抗战日报》任总编辑,社址在聊城古楼西大街。初为油印,日发行100份,分送十几个县和抗日部队。1938年5月1日改为铅印,4开4版:第一版为要闻版,主要刊登全国的有关抗战形势和战场战况新闻等;第二版为鲁西北新闻,主要报导聊城领导机关和团体活动以及各县地方武装部队对敌斗争情况;第三版为副刊和专刊,设有 《万花筒》、《妇园地刊》、《儿童周刊》、《自修学校》等栏目;第四版为国际新闻。该报为华北敌后第一个铅印日报。当年5月起日出版4000份,7月增为日出版6000份,发行于鲁西北、冀南、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该报转载过毛泽东的文章《反对自由主义》,经常转载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和中共长江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的重要文章;出版过“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会专刊”、“民先冀鲁总队部成立专刊”、“冀东人民武装大暴动专刊”等专辑多种。当年11月日军侵占聊城后,报社转移到莘县、冠县,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出版了2份油印《抗战日报》号外后停刊。先后出版了210余期。1939年秋,中共鲁西北地委创办党报,其名称和报头题字均沿用《抗战日报》,为石印4开4版。1940年秋改为《鲁西日报》。

《鲁西日报》中共鲁西区党委机关报。1940年秋创刊。其前身是《抗战日报》。1941年7月7日,鲁西区党委和冀鲁豫区党委合并,《鲁西日报》和《卫河日报》合并,改称《冀鲁豫日报》。

《聊城大众》中共聊城地委机关报。1958年11月1日创刊。铅印,4开2版,3日刊,每期3万份,由聊城地区邮电局承担发行。主要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1959年10月1日,改为《聊城日报》, 版面扩大为4开4版。1961年10月5日停刊,共出版808期。

《蔷薇文艺》文艺期刊。1934年春创刊。由山东省立聊城第三师范学校和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的进步学生李士钊、崔立柱、金瑞昌(默生)等人组建的蔷薇文艺社创办出版。月刊,32开铅印。刊登文学研究论文、小说、诗歌、散文等。出版两期后,迫于政治压力而停刊。

《文艺俱乐部》文艺期刊。1937年5月创刊。月刊,16开铅印。金瑞昌主编。撰稿人有济南、聊城、上海、北平等地的进步教师、学生和部分知名作家。由于复兴社国民党特务分子的破坏,金瑞昌被逮捕,出版

两期后即停刊。

《先锋》中共聊城地方党组织创办的刊物。1938年4月创刊。由“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鲁西北总部在聊城出版。月刊,铅印,32开本。停刊时间不详。

《战地文化》中共聊城地方党组织创办的期刊。

1938年9月创刊。由“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鲁西北

《战地文化》

总部在聊城出版。半月刊,铅印,16开。共出版3期,印数在3000份以上,除鲁西北20多个县外,还发行到冀南和华北等抗日根据地。内容除反映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外,还刊载过叶剑英、徐向前、张霖之、张郁光、齐燕铭、朱穆之、任仲夷

等人的文章。同年11月15日聊城沦陷后停刊。

《战线》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的进步通俗刊物。1938年10月创刊。“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鲁西北总部创办。旬刊,发行量3000份以上,销往鲁西北20多个县及冀南、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出版3期后,因日军侵占聊城而停刊。

《筑先室》抗日战争时期鲁西解放区的综合性刊物。1942年创刊。半月刊,由文化界抗日救国会鲁西北分会创办。供各抗日文化室学习、宣传。其内容有时事综述、重大新闻、中心工作宣传材料,还有小故事、演唱材料、抗日歌曲等。停刊时间不详。

《工人》综合性刊物。1947年创刊。由冀南区职工总会编辑发行。月刊。主要反映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读者对象主要为冀南区广大职工。出版4期后停刊。

《文丛》文艺期刊。1947年创刊。冀南书店编辑

部编辑。月刊。发行6期后停刊。隆兴寺古代寺院建筑。位于聊城城区东关运河西岸、铁塔体育场内。相传建于唐代末期。坐北向南。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殿、后阁及东西跨院。其东南角有建于宋代的12层铁塔。寺院殿宇宏阔,富丽堂皇,鼎盛时有僧侣数百人,擅习武事,师宗少林。后渐败落,于民国年间圮废,现仅存铁塔。

宋代铁塔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静觉寺古代寺院建筑。位于东阿县关山乡皋上村东。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明正统六年

静觉寺

(1441)寺僧普锦重修。1920年由时任山东省督军兼省长的该村人张怀芝出资重修。该寺坐北面南,占地约100余亩,由天王殿、大佛殿、钟鼓楼、东西偏殿、藏经楼等建筑组成。天王殿门上方有一匾额,阴刻“净觉寺”,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泥塑像。天王殿两侧为钟鼓楼,紧临钟鼓楼便是东、西偏殿。大佛殿位于北侧,在寺院的中轴线上,面阔5间、进深3间,硬山式建筑。脊顶置烧捏飞禽走兽,造型奇特;殿内雕梁画栋,美艳精巧。殿堂正中置三世佛,两侧排列着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大殿以北60米有一座两层的藏经楼,廊檐用木柱支撑,绘有麒麟、玉树图案,内置楼梯可以上下。整个建筑错落有致,结构精巧。

狮子楼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莘县雁塔金代楼阁砖塔。位于莘县城内。建于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清嘉庆十七年(1812)、咸丰元年(1851)和五年(1855)曾几次修葺。塔基东西长23.33米,南北长21.67米;塔高13级,约48米。雁塔面南,呈平面八角形。整个塔身用长50厘米、宽25厘米、厚5厘米的青灰砖平卧顺砌而成。塔身从底层向上面阔逐层收减,每层高度也均匀递减。塔内有盘旋梯道,可拾级登至塔顶。塔顶柱用铜箍包裹,各层塔角均悬有风铃,随风摆动,铿锵有声。塔顶有一铜笼,可

容20余人,站在笼中可远望30余千米。雁塔为古代莘城的象征,“古塔摩天”为原莘县“八景之一”,历代题咏甚多。1968年春雁塔拆除,塔下出土的经卷、银质雁塔模型等文物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高唐旧城文庙金代祠庙建筑。封建社会祭祀孔子、实施儒学教育的场所。位于高唐县清平镇。始建于金大定十三年(1173)。今存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4间,占地面积277.8平方米。青砖修成, 单檐灰瓦歇山顶,结构紧凑。清代虽曾维修,但梁架结构基本保留明代的建筑风格。文庙周围保留有古柏等树17株,枝干苍虬。文庙南100米处有一影壁,高5米、宽10.25米、厚1.27米。整体棂架式用大方青砖修成,琉璃瓦盖顶,中间有一圆形绿色花琉璃饰件,上有烧制的“太和元气”4个大字。在方青砖上有乾隆 “二十五年”的戳印。文庙影壁当为清代乾隆年间建筑。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堂邑文庙金代祠庙建筑。封建社会祭祀孔子、实施儒学教育的场所。位于东昌府区堂邑镇东北隅。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文庙坐北朝南,占地10余亩,今存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乡贤祠、名宦祠,其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形式。棂星门,3开间木牌坊结构,4根立柱支撑坊身,8根斜撑木戗住立柱并设有石质柱础。柱头之上用十字钻心连接拱承托流水檐,坊顶为灰瓦浅脊4面坡式。整个碑坊玲珑雅致。大成门是面阔3间的歇山式建筑,绿琉璃瓦盖顶。其左右为乡贤祠和名宦祠,均为面阔3间的硬山式灰瓦房,原为祭祀当地乡贤、名宦的祠堂。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建于60厘米高的砖台之上,面阔5间(共22.45米),进深3间(共12.45米)。正面

堂邑文庙

明间和次间辟门,梢间设窗。外观为歇山脊,绿琉璃覆顶,脊有花饰。殿设24根立柱,柱础为古镜式,柱头以额枋、平板枋连接,四周共设有44朵斗拱承托外檐,不设檐柱。整个大殿气象雄伟,装饰大方,给人以庄严宏大之感。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岳楼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临清运河钞关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高唐钟鼓楼明代楼阁建筑。位于髙唐县北湖路

与鼓楼路交汇处西侧。原名鼓楼,明景泰四年 (1453)知州赵玉始建。清康熙三十年 (1691)知州谈镕重建,改名奎光阁,新铸铁钟悬于其间,人日谈公楼。道光十五年(1835)

知州徐宗干重修,又增置鼍鼓、大云磬等物,上层塑魁星像,东廊有前贤题诗勒石。钟鼓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由楼基和两层主楼组成,总高15米,为当时县城内的最高建筑,有“高阁凌云”之称,是高唐县的象征。楼基是青砖砌成的长方形髙台,占地120平方米,南北长12米,东西宽10米,从下往上渐有收分,垂直高度7米。台上四周建有高1米的女儿墙。顺街辟拱形通道形似城门,宽4米、高5米、深10米,供行人车马通行。楼基西面南侧有一小拱门,门内为登楼的惟一台阶通道;楼基之上为主楼,全部为木结构,柱梁椽檀纵横交错,卯榫衔接,环环相扣。主楼的下层为大厅,南北长8米,东西宽6米,髙4米,东西有廊,环楼8根立柱支撑飞檐。上层地面4米见方,高4米,为悬钟之处,在建筑形式上承袭宋、元楼阁之貌,结构上保留了明初的建筑风格。1966年8月拆除。

清真东寺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鳌头矶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博济桥明代石桥建筑。也叫石牛拉石车桥,因桥上雕有“牛车出行”图而得名。位于阳谷县城中心广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建,为进出县城的主要交通要道。由桥基、桥身两部分组成,上有两排浮雕石

栏,下有石砌拱券式桥洞3个。桥身东西长10.80米,

南北宽5.06米,通高3.70米。桥栏有望柱12根,顶端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间镶嵌石栏板,共10块。栏板上嵌石条扶手,下亦对应石条,共20根。石板上均镌刻有浮雕图案,分别为“八仙过海图”、“寿星下棋图”、“天马行空图”、“柴王推车过桥图”、“牛车出行图”、“鹿鹤图”、“蝙蝠寿字图”和“铁杵磨针图”。望柱上雕有竹、梅、鸟兽及山水、人物。3个桥洞顶端南雕龙首,北雕龙尾,蜿蜒逶迤,上下曲回,形态活龙活现。桥的四周各雕一石虎,伏爪静卧,气势威严,作为镇水之用。整个石桥雕刻精美,结构严谨,对研究明代建筑技术和石雕艺术具有重要价值。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仲连台明代楼阁建筑。位于聊城故城东门外水桥东。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鲁仲连为战国时期齐国高土,曾在城东门外射书喻燕将,平息了一场持续年余的战争,使百姓免遭继续战争的苦难。为凭吊古人,明代东昌知府陆梦履在射书处以砖石修筑高台,初日“高士台”,后更名鲁仲连台。《一统志》记载:“台高七十余尺”,台的南面可拾级而上,台上崇楼壮观。台下辟有拱门,是进出城东门的必经之地。台的门洞两侧各有石刻横额,东书“鲁仲连台”,西日“旷古高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聊城县令黄汝铨曾对鲁仲连台重新修葺,并“为楼于其上,大书日’射书处’,其高于城等”。嘉庆二年(1797),东昌知府毕亨对鲁仲连台再次重修,且撰《鲁仲连射书台记》碑文。民国初年,台上楼阁已不存在。1937年,大水围城,台坍塌,遂拆除。

万寿观古代楼阁建筑。位于光岳楼西南、海源阁旁。始建年代不详。原建筑规模较小,名为房老庵。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由后军都督金荣奏请更名万寿观。明弘治年间,郡人侯宁扩建后规模宏阔。清咸丰初年,杨以增曾募捐重修,增建戏楼。主要建筑有昊

高唐钟鼓楼

济博桥楼、铁塔被誉为东昌府的“三件宝”。1947年聊城解放前夕,阁被拆除。

临清县治遗址阁楼明初阁楼建筑,又名文昌阁。位于临清考棚街。为明初临清县治所。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阁楼用城砖垒砌敦台基座,高3米, 占地42.3平方米,基座南北向辟券洞门贯通街巷。门楣上镌刻“县治遗址”4字。阁楼面阔3间,进深2间, 硬山卷棚顶,抬梁式木构梁架,筒瓦覆顶,飞檐四挑。阁楼结构巧妙,和谐得体,是明代北方建筑风格,为临清历史沿革的重要实物资料。

万寿观

天阁、郁罗萧台、三清殿、九龙钟楼和戏楼。昊天阁系砖木结构,为三重檐双层楼房,飞檐挑角,雕梁画栋,宏丽轩昂。上层供奉玉皇大帝,悬挂“昊天阁”、“仙阁云护”金字匾额;下层供奉天宫、地宫、水宫神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三清殿后高壁上有邓钟岳书“阅苑瀛洲”4字,字高丈余,遒劲有力。阁后建有九龙钟楼,内有九龙钟1口,髙达3米,重约万斤,钟上所铸九条飞龙,或戏珠,或昂首欲飞,神态逼真,活灵活现。

玉皇阁(皋)古代庙堂楼阁建筑群。位于聊城城区闸口桥东小东关街东首。始建年代不详。据石碑考据,明万历、正德年间曾修缮,明嘉靖八年(1529)曾遭火灾,后募缘重建。整个建筑坐东朝西,由玉皇阁和山门、正殿、配殿、钟鼓楼等组成。玉皇阁筑于丈余髙的砖台之上,面阔5间,上下2层,歇山重檐,琉璃瓦顶。外观巍峨壮丽,内部泥塑精湛。一层殿内犹如仙境,居中为天、地、水3宫,前有12生肖,后有千手观音、王母娘娘和老寿星,“八仙”分列左右。后壁及房顶上均是彩色泥塑,由骑龙、骑凤、骑狮、骑孔雀、骑麒麟的各种神仙组成的“万仙阵”,或飞翔于空中,或行走于山林之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二层檐下悬有蓝底金字大匾,上书“昊天金阙”4字。殿中央供奉玉皇大帝神像,左边依次是真武大帝殷蛟、长生大帝和5个站班神像,右边依次是玄武大帝殷虹、徽生大帝和5个站班神像。诸神均金妆彩绘,形象逼真。阁前山门3间,砖瓦结构,雄峻古朴。山门左右各置守护庙门的青龙、白虎2神。门内为一片空阔院落,院内有正殿3间,殿檐下有一匾,上书“三元宫”。殿中供奉的神像,正中为天宫,两边为地宫、水宫,均是金身,再两边各有5个彩塑的元帅。其南配殿3间,正中供奉着关圣帝像,左边是周仓像,右边是关平像;南配殿西边,有砖石钟鼓楼1座,内悬大钟。北配殿5间,分别供奉着贵神、财神、福神、喜神、禄神、土地神和鬼王。历史上玉皇阁与聊城光岳

临清县治遗址阁楼

舍利宝塔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清真寺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兴国寺古塔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大宁寺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海会寺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山陕会馆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海源阁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傅氏祠堂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傅斯年陈列馆”条。

临清考棚簧门古建筑。位于临清考棚街。簧门为三楹两进,飞檐挑角,画栋雕梁,具有清式府第大门的风格。门内仍完好地保留着两通碑刻:一是清嘉庆年间“重修试院碑记”,一是清光绪年间的“重修试院碑”。此处明代为工部营缮分司,专门督理烧造、解运贡砖。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该处改设为科举的考棚,设置临清考棚簧门

考院,为临清、夏津、武城、邱县4县生童应试之所。道光二十年(1840),山东道又确定为乡试会考之所。自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以来,此处一直是临清学堂所在地。民国期间,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设于此。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曾在此读书,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诗人臧克家均在此任过教。现为临清市回民中学所在地。考棚簧门被列为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节孝坊清代石雕建筑。位于东阿县城南3000米处的魏庄。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该坊全用上等青石料雕琢筑砌。面阔7.2米,高约8米,建筑结构

为2楼3间4柱,楼顶为歇山式,顶有石瓦城,脊两端有龙吻。正脊有葫芦状大珠,楼角原有小狮子脊兽,沿下雕有椽、垂柱和斗拱等仿木部件。周身浮雕为以云海、三龙戏珠为主体的图案花纹,配有麒麟、神马、仙鹤、凤凰、人物、牡丹、菊花等图案。柱子两侧各有圆雕狮柱角,8个坐狮姿态各异。沿下额匾有阳文“圣旨”2

孝子坊清代石雕建筑。位于东阿县城南300米处的魏庄。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该坊全用上等青石料雕琢筑砌。面阔6.8米,高约6.6米。建筑结构为3间4柱,柱顶端有一蹲式石狮,中间坊上二龙戏珠浮雕,二龙间额匾阳文“圣旨”2字。额防西面横额书“天良笃挚”,额枋东面横额书“纯孝性成”,左侧阴刻 “乾隆四十五年四月谷旦”。阑额书“旌表太学生应封武信郎魏惠饶之孝坊”,东西两面相同。4柱均有楹联:东面内联“硕德重乡评名标大名之望,纶音褒国瑞行居百行之先”;外联“龙章宝诰腾声远,玉树兰芽锡类

孝子坊

长”。西面内联“诗咏蓼莪室筑松楸成马鬣,孝褒纶綍门高绰楔护龙纹”;外联“三年庐墓光珂里,一夕纶音贯德门”。柱子两侧均有云纹柱脚。整个石坊雕刻精巧,装饰优美。

字,往下横额阳文为“节孝可风”。左右两边各刻有阳

节孝坊

文竖行小字。再往下额防上阳文书“旌表太学生考授同

莘县文庙清代祠庙建筑。位于莘县东街路北。

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150年。原有大门、大殿、奎文阁等建筑,今仅存大殿3间。大殿建于高出平地0.5米的平台之上,东西长16.5米,南北宽9.4米,高

诰赠儒林郎魏嗣徵继雷氏之坊”。额枋下阴刻“康熙五十九年四月十七日建成”。整个石坊雕刻巧妙,装饰优美生动,堪称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莘县文庙

9.1米,砖墙,歇山,青砖灰瓦,重梁叠架,飞檐斗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辟为“烈士祠”。每年清明节,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在此开展纪念活动。80年代,因大殿破损严重,烈士遗物被移往丈八烈士陵园。文庙院内现仅存大殿和几株古柏、古藤。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训祠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颛顼墓遗址以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阎觉寺镇申李庄东。1959年发现。遗址

颛顼墓遗址

为长方形高台地,暴露面积500平方米。系黑灰土堆积。可识器形主要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罐、杯、鬲、豆、盆,殷代的鬲及周代的绳纹筒瓦等。颛顼为黄帝之孙, 曾继黄帝为帝,称高阳氏,聊城为其属区与临视之地。有衣冠冢式塑像墓在此,故俗称颛顼墓。

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龙山文化古城址。位

于阳谷县城东20千米景阳冈村。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吴汝祚发现该处为龙山文化遗址。1977年12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聊城地区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试掘,在遗址北部清理出龙山文化灰坑1个、春秋墓1座。1994年,聊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文物勘探队在配合阳谷县景阳冈公园开发工程中发现龙山文化城址,探出城垣中间均有城门,城址平面为舟形,东北西南向,长1150米,宽300〜400米,面积38万平方米。同年底至翌年秋,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和聊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钻探发掘,发现城中心有大、小两个台基。大台基位于城内南部,面积约9万平方米;小台基位于北部,面积约1万平方米,形状、方向与遗址一致。大、小夯土台分上、下两层:下层主要用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碑纯净黄褐面沙土夯筑,上

层为灰花土筑成。夯具分圆棍夯与石器夯,夯窝明显,夯面清楚。出土遗物具有显著的地方特征。陶器中以灰陶为主,黑陶较少,红褐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素面为主,有较多的篮纹、绳纹、方格纹。器形较大,主要有瓮、鼎、鬶、鬲、盆等。小台基上灰坑中发现一些羊、狗的头骨及骨架,表明此处进行过祭祀活动。该城址是迄今为止黄河流域发现最大的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址。城内大小台基布局清楚、遗物丰富,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城市结构、功能及社会形态提供了新的线索。有的考古专家认为,此处很可能是舜的都城。1995年荣获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

尧王坟遗址商殷至汉代遗址。位于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原为长35米、宽30米、高6米的土堆,1971年被铲平种田。破土时发现古墓群,出土的完整器物有灰陶鬲、灰陶罐、彩陶罐、灰陶壶、残石斧等24件。

尚庄遗址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在平县城西尚庄村东。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50米,面积7.5万平方米。1975年秋和翌年春,山东省博物馆和聊城地区文化局组织人员先后对遗址进行局部发掘,揭露面积112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厚2~5米,分为6层:第一层为耕土层和近代扰乱层;第二层为汉代层;第三层为西周层;第四层为龙山文化层;第五、第六层均为大汶口文化层。根据地层叠压及遗迹间打破关系,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3期:第一期属大汶口文化,发现墓葬17座,全系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出土随葬品102件,主要有铲、斧、纺轮等石器和部分骨器、蚌器、陶器。第二、第三期属山东龙山文化,遗物包括生产工具316件,其中以蚌、骨、石、陶质料器最多,角、牙器极少,主要器形有斧、铲、锛、刀、凿、矛、镞、纺轮、锥、镰、网坠等;生活用具947件,绝大部分是陶器,以夹细砂为主,泥质次之,器表以素面最多,常见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划纹等,器形主要有鼎、鬶、鬲、罐、盆、瓮、杯等。该遗址遗迹、遗物丰富,为探讨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分布、类型和分期以及邻近诸原始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史料。1994年底,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聊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及在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实地勘探,在此发现一龙山文化时期古城,平面呈圆角方形,面积3万余平方米。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等史学课题,具有重大意义。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集遗址龙山、商周文化遗址。位于东阿县陈集乡东王集村南1.5千米。俗称固堆顶、金牛堆。为一隆起高地。由于当地群众多年挖沙取土,使东北部形成一个大坑,南北长100米、东西长150米、深1.5米。现存遗址顶部高出地面约2米,暴露面积南北约300米,东西约250米。文化层土质呈深灰色,内含各时期的陶片,因没有钻探,文化层堆积情况不详。从采集的陶器标本看,陶质多为泥质和少量的细泥陶及加砂陶,多为轮制;纹饰除素面外,还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及鬼脸足、鬲足;可识器物有陶罐、陶豆、陶鬲、陶盆、陶碗等。1994年底,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聊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发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1座。其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东北到西南走向,面积约3.7万平方米。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都、邑、聚”的形成等提供了重要史料。1999年4月被聊城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冢子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位于东阿县姚寨乡大窑村东北500米处。为一缓起高台地,中间最高处高出周围地面约6米,东西长58米,南北宽51米。当地群众俗称“青冢子”。经考察,这里是新石器时代氏族村落遗址。土质为灰褐色,包含物极为丰富,从采集的大量陶片看,可识器形有黑陶杯、黑陶罐、灰陶鬲、灰陶罐等。陶质以夹砂陶居多,灰陶为主,磨光黑陶次之,另有少量红褐陶。纹饰有弦纹、绳纹、方格纹。遗址旧有面积较大,因累年削挖而日渐减损,文化内涵比较单纯。

莘亭伊尹耕处见城建和旅游分编"伊尹耕处与

伊尹庙”条。

马家坊遗址龙山文化至商代文化遗址。位于在平县今在平镇马家坊村南0.5千米处,北距县城1.5千米。遗址中心部分隆起,高岀四周地面约0.5米。暴露部分南北长约40米,东西不详。整个遗址为1.7米左右厚度的黄土所覆盖。暴露文化层厚约0.5米。地表采集陶片多为夹砂陶、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有浅方格纹。发现方唇折沿绳纹鬲残口、袋足锥脚绳纹鬲足及扁平长方形石铲残片、圆锥状骨笄等。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均店遗址龙山文化至战国遗址。位于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蒋官屯镇固均店村西。1980年发现。遗址被南北流向的四新河分隔为东西两部分,南北长200米,宽度不详。文化层可见厚度为1.8米,内含大量黑、灰陶片,以灰陶为主。陶质为泥质和夹砂两种,

泥质居多。陶片均为轮制,纹饰有弦纹、篮纹、绳纹。可识器形有鼎、罐、甑、鬲、碗、瓮、豆、尊、瓦等。被原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庄遗址龙山文化至汉代遗址。位于东昌府区李海务镇白庄村北。1981年发现。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原称白调堆,现为平地。表面呈现深灰色,有灰、黑色陶片,并有少量红陶和褐陶。陶质有夹砂和泥质,纹饰有篮纹、绳纹、弦纹、方格纹及表面磨光。可识器形有盆、鬶、罐、豆等。被原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洼遗址古遗址。位于莘县朝城镇西孟庄村北。遗址占地约180公顷,低于四周0.7~1米。表面有大量汉代灰陶片、灰坑及宋、元时瓷片。1974、1978、1979年曾先后出土5件汉代灰色陶罐,1985年出土1件唐三彩道士。遗址东北部为东汉东郡太守臧洪之墓;遗址西南部是会盟台,当地人称其为大堌堆或孟家堌堆,制高点9.5米,占地约6000平方米,三合土筑成,夯土痕迹层次甚清,清代《朝城县志》称此台乃春秋时齐桓公会诸侯之处。1978年被聊城地区行署列为地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冠县东古城遗址汉代城址。位于冠县县城西12.5千米的东古城村,原为馆陶县治故城。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长约1000米,面积为150公顷。表面除现代房舍外多为瓦砾,未做过钻探。遗址中取土,五六尺以下多见碎砖瓦和陶瓷碎片,还发现金银饰品。从采集到的陶瓷标本观察,该遗址延续时间较长,春秋早期遗物发现较少,晚期陶瓷片较多,瓷胎多呈灰色, 比较原始,可识器形如斜壁碗、双耳白瓷瓶为五代、宋时遗物。

东阿故城遗址春秋古城遗址。位于阳谷县阿城镇西北隅。春秋时为齐国西部重镇,时称柯邑。历史上齐国晏子曾于柯邑为宰。秦改称东阿,汉置东阿县, 此城为治所。北魏时,东阿县治东迁,此城渐为黄水淤废,今残垣尚存。该城呈圆角方形,边长2千米,周长8千米。城的东南角和北城墙段保存较好,其他城墙也略高于现周围地表。东南角城墙保存长达250米, 宽近30米,地表以上高14米,地表以下2米多,较完整地表现了城东南角转角情况。断面上反映着城墙结构,以主体墙和后期修补组成。主体墙为板筑棍夯,夯层平整,夯层厚6~10厘米不等。修补部分面积不大,东阿故城遗址

在城墙的内外皮处,夯质较好。北城墙西段,现地表以上保存达12米,长宽及夯质结构同东南角。城墙夯土大多利用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的文化堆积,土呈灰色,包含物有这两个时期的石器、蚌器和陶片。1994年,经省、地文物部门勘探,发现在春秋城的东部有一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城垣东北角至西南角部分已查明,东、南城垣被战国时期的城垣所压,西北角和西城垣因春秋战国时期及其后修筑城垣时在城内挖土,已遭严重破坏,但大致位置可以确定。城平面呈东北到西南的圆角扁长方形,南北长约360米,东西宽约120米,面积约4公顷。该遗址始建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延续使用到龙山文化时期,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切实可信的实物资料。1992年6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陵之战遗址战国时期古战场遗址。位于莘县

大张家镇马陵村至樱桃园镇道口村,面积3.5平方千

米。马陵在战国时属魏地。至成立初,村东仍保留沟壑纵横的地形,有长150米、宽3米、深1.5米伏兵沟一条。据史书载,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10万攻韩, 韩求救于齐。齐威王命田忌、田威为将,孙膑为军师伐魏,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以围魏救韩。孙膑用减灶之计诱庞涓、魏太子申人马陵道埋伏中,大败魏军,庞涓自杀,太子申被掳。这就是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

1984年,遗址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犊河圣迹孔子西行回辕遗址。位于在平县博平镇三教堂村北。周敬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孔子 (名丘)西行去晋要见赵简子,至黄河漯口(即三教堂村北,古为黄河漯口,汉武帝时改称鸣犊口)时,听说窦鸣

犊、舜华被赵简子杀掉,于是临河叹息说:“真壮观啊, 河水浩荡,丘却不得渡,这大概是命吧。”其弟子子贡问其何故,孔子说:“窦鸣犊、舜华,在晋国大夫中算是贤良的了,赵简子不得志时,需此二人,及其得志,又杀此二人。我听说:杀害幼畜,麒麟不到;淘鬲水取鱼,蛟龙不居;毁坏巢、卵,凤凰不来,为什么呢?因为伤了它的同类。鸟、兽知祸尚思退避,何况我孔丘呢?”于是不渡河而返乡,作《陬操》,其词日:“秋水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来胡为斯。”后人为纪念此事,遂将该渡口改称鸣犊口,并立碑纪念。此处世称犊河圣迹。

教场铺龙山文化城遗址龙山文化城址。位于在平县乐平镇教场铺西北50米处。相传,战国时孟尝君练兵于此,故名教场铺。1973年以来,聊城文化文物工作者多次到此调查,从采集到的石器、蚌器、陶器等遗物断定,此处为龙山至商周、汉代文化遗址。1994

教场铺龙山文化城遗址

年,省、地、县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勘探,确认为一大型龙山文化城址。2000年5月、9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城址进行了联合勘探发掘。探出城址平面呈东西长方形, 东西长500多米,南北宽300米。夯土特征有二:西半部10余米用生面沙土筑成,土质纯净,较松散;东半部为黑黄色细花夯土,土质坚硬。城内有东西两个并立的夯筑台址,东台东西约100米,南北约160米;西台东西800米,南北160米。两台间隔约70米。在台基上开探方3座,发掘面积75平方米,发现龙山文化时期房址4个。房址为圆形平地起建的地上建筑,直径3.1米,基槽宽0.4米,墙厚0.2米,门东向,宽0.5米,有土筑门框。经专家考证,该城址为研究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起源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对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房屋建筑技术、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发展的进程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尝君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相传为战国时孟尝君活动之地。位于在平县韩集乡迟桥村西500米处。

马陵之战遗址碑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暴露面积为1.5万公顷。遗址断面可见厚2米的文化层。从暴露的文化层看,土质松软,土层深灰,内含大量灰陶和黑陶片。大量的陶片中又以夹砂陶和泥质陶居多,细泥陶少许。陶色为灰色、黑色,大部分为轮制。陶器纹饰有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豆、尊、鬲、罐、盆等。另外,尚有少许石器、骨器及青铜器。

台子高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在平县杜郎口镇台子高村西南200米处。为缓起高地,高出地面约2米,四周为平地。东西长64米,南北长56米。1970年秋,聊城地区文化局组织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局部试掘。整个遗址保存完好,文化层厚7米,内涵丰富。发现的器形有石斧、石镞、石矛、陶鼎、陶祖、陶罐、陶盆等共100余件;陶器纹饰多见绳纹、篮纹、弦纹、方格纹以及附加堆纹。1971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遗址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东阿县东南12.5千米的香山南麓。呈台形高地,面积8800余平方米。表土灰褐,陶片遍地。检选器物有鬲、罐、鼎、器盖等,陶色以灰陶居多,也有黑陶与红陶。以龙山文化遗物为主,并存有大量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红陶钵器等。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姑冢遗址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皇姑冢村东约500米处。因当地传说为 “皇姑冢”故名。缓起高台地,高岀地面约4.5米,面积

皇姑冢

8500平方米。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文化层厚约4.5米,出土有纺轮、石铲、残骨锥、石刀、石镰、陶坯等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物多件。1978年被聊城地区行署列为地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权寺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位于东昌府区李海务

镇权寺村西。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1万平方米。中部原有一漫形土堆,高出地面约3米,下为黄沙,曾被大量挖掘,形成约2000平方米的水坑。遗址表面散布大量陶片,文化层可见厚度为2米,采集标本有石锛、石镞、鼎足、灰黑陶片等。陶质分夹砂、泥质两种,多为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红陶和褐陶。纹饰有绳纹、弦纹、篮纹、方格纹和附加堆纹,以绳纹居多。陶器均为轮制,可识器形为鬶、鼎、鬲、罐、盆、碗、器盖、盘等。此外,遗址还出土数十个汉代陶罐、陶壶,并发现了典型的岳石文化时期的遗物,对研究夏文化在山东的分布有重要价值。1992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干故城汉代城址。位于莘县城东北20千米的马桥村。北长570米,东西宽450米。遗址中心高出四周3.5米。地表暴露有汉代灰陶片和唐、宋、元时期的瓷片。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车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兵击败匈奴右贤王,俘获匈奴裨王10余人、将士1.5万人,汉武帝晋升卫青为大将军,卫青的3个儿子皆被封为侯。其中第三子卫登被封为发干侯,发干始成为侯国所在地。遗址东1千米处曾有一碑,记载大名府发干县的沿革情况,1958年毁掉。1974年冬,遗址东挖出一眼古井和木制车轮以及陶缸、盆等。1983年,遗址内出土了12个明代瓷盆。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城遗址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东武阳故城遗址隋代古城遗址。位于莘县十八里铺镇东段屯村西北150米处。遗址高出四周耕地1.5米,东西宽60米,南北长200米,地表暴露出宋、元时期的瓷片,多为碗盘。1978年被莘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运河大码头明清时期漕运码头。时称崇武驿大码头,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口岸之一。位于今聊城城区东关闸口南800米处的古运河西岸。码头长17.5米,宽5.8米,呈“巨”字形,共设踏跺两处,左右设上下台阶。大码头为官用码头,巨贾富商之船也多停泊于此。明清两代运河畅通时,聊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大码头一带,南来北往的漕船络绎不绝,停泊待卸的商舶绵延数里。从大码头南望,舳舻相连,帆墙如林,宛如一幅宏丽壮阔的图画,故有“崇武连檣”之称, 列为聊城八景之一。清康熙皇帝南巡途经聊城时,多聊城古运河大码头

在此登岸,驻聊观光。大码头附近曾有一御碑,是清康熙皇帝为减免东昌税收而立。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大码头又重新改建。1994年4月,被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运河小码头明清时期漕运码头。位于聊城运河大码头以北300米处的古运河北岸。原为商贾所建的私用码头。码头以青石垒砌,东西长14米,南北宽3.75米,为南北轴线对称布局。平面呈凹字形, 凹槽用以停泊船只,装卸货物。凹槽东西宽7米,南北深1.5米。凹槽东西两端各有6蹬踏跺接河槽。踏跺长1.25米,宽0.27米,高0.16米。凹槽左右各有石砌台阶,台阶最上层青石上有圆形穿孔,为系舟船缆绳之用。凹槽以北为2.5米的青石条路。清乾隆皇帝南巡、东巡途经聊城时,多在此登岸,驻聊观光。据传,乾隆作为康熙之孙,不敢与爷爷平起平坐在大码头登岸,故在小码头登岸。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小码头又重新改建。1994年4月,被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古城墙古城墙遗迹。位于老城区。北宋熙宁三年(1070)始建,时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因军事需要,东昌府守御、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镭将土城改筑为砖石城,内墙以三合土夯注,外墙以巨型砖石垒砌。清宣统二年(1910)《聊城县志》载:当时城墙“周七里一百九步,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地阔三丈,深二丈。门四冻日‘寅宾’,南日‘南熏’,西日‘纳日',北日'锁

聊城古城墙

钥楼橹二十有五,‘绿云'在西北,'望岳'在东北,最为擅名”。明正德十六年(1521),由知府叶天球主持重修府城,嘉靖四年(1525)竣工。《李廷相重修东昌府记略》载:维修后,城墙“周七里有奇,崇尺三十有五,阔杀尺之十五。为门凡四:东‘春熙’,西‘清远‘,南‘正德’,北'宣威城上眺望之楼凡二十有七,前代所谓‘绿云'、'望岳'二楼在焉"。明万历五年(1577)再次重修,万历七年(1579)竣工。《于慎行东昌府重修碑记》载:重修后“凡修楼橹二十有五,护城神祠五,环更庐四十有七,城高八丈,厚五丈,隍深一丈,广十九丈,堤高八尺,厚二丈,长桥虹跨,高岸翠拱,奕奕耀耀,博敞宏壮,称金汤之险”。1947年1月聊城解放,为防国民党军重占,将城墙、城楼、城门一并拆除,但城墙墙基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今墙基环古城一周,长约4千米,高2〜2.5米。经砌垒修整,已开辟为环城公园,外临湖水,内接古城,成为人们散步游憩、纳凉观景的处所。

凤凰岭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吴楼汉墓群西汉晚期墓葬群。位于阳谷县定水镇吴楼村西,已探明5座。1997年9月聊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其中1座进行了发掘。墓南北长20米、东西宽11米,有墓道、甬道、东西室和四面回廊。双墓室均呈长方形、券顶,用3层青砖侧砌而成,石灰粘合。其中东墓室为男性,为突出主人的地位,甬道、墓道与东室正对。四面回廊宽1.5〜2米,高2.5米。该墓早年被盗,并有火烧痕迹,但仍出土一大批陶器、铜器、石器和骨器等。陶器有大型陶壶、陶仓、灶、鼎、罐、瓮、人俑、动物俑等60余件。人俑造型各异,有的双手合十,或跪或蹲,哭着似在送葬。动物俑有猪、猴、狗、公羊、鸭子、飞鹅等,造型逼真,栩栩如生。陶瓮上雕塑着各种不同造型的羊头。铜器中的四乳四虺镜极为光亮,仍能照容,为镜中上品。骨器中的尺子保存完好,磨制精细。该汉墓形制保存完好为省内罕见,出土的送葬俑为省内首次发现。飞鹅、骨尺都是了解汉代生活习俗与尺度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反映了汉代此地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墓室完整地保存于地下。该汉墓群于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庙汉画像石墓东汉晚期墓。位于东阿县姜楼镇邓庙村。1998年11月由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东阿县文体委联合清理发掘并修复。墓东西长12米、南北宽8米,坐北朝南,为夫妻合葬。夫妻双方各有自己的墓室、前庭、左右耳室及甬道,共计10室,室的顶部为盝顶式结构。墓早年被盗,出土少量五铢铜钱及30余幅雕刻于石壁上的精美画像。画像石墓岀现于两汉中期,东汉时随着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厚葬成风并逐渐流行。墓的画像石采用浅浮雕及线刻技法,线条流畅,刻技娴熟,呈浑朴雄健的艺术风格。画像题材丰富,有反映墓主生前地位的车马出行图,伍伯、轮车、骈车、辎车等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充分显示出墓主人安乐尊荣的熠赫地位;有反映庄园生活的庖厨图、宴饮图,所刻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有民间流传广泛的历史故事图案,如孔子见老子、孔子72弟子等;有神话传说中的圣贤神仙、珍禽瑞兽,如伏羲女蜗图、飞龙、凤凰等;还有一些天文星相图、亭台楼阁图及几何装饰图。该墓是市内已清理发掘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汉画像石墓,对研究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该墓已照原样移于地上,供人们欣赏。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庄墓群汉代墓群。位于东昌府区许营乡杨庄村北,1980年发现。墓地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原为一高约2米的沙土岗,因村民挖沙,多次发现坍塌的砖室墓,出土有麻点绳纹薄砖和灰陶罐,并在土岗南部形成一个400平方米的土坑。据考证,确系汉代墓群。被原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堠堌冢古墓葬。位于东昌府区堠堌村西。冢为圆形堌堆,高约16米,底围周长350米。高高的土堆像立于鲁西平原之上的一座城堡。《堂邑县志》曾载:

堠堌冢

“推堌冢在城北五十里,大邱崛岉,土花斑斓,相传为古冢。”考古调查表明:堠堌冢系文化堆积,其表面有多种陶片,可识器形有东周陶罐,汉代陶瓮、陶罐、板瓦、筒瓦,唐代莲花瓣圆瓦当及宋代瓷片等。在土冢南、西两侧高出地表2米的断面上,可看到夯土层,每层厚10~15厘米。据考证,此冢确系古冢,一说为汉代一王之墓。1973年被聊城地区行署列为地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莘县太子冢古墓葬。位于莘县王铺乡太子张庄西北250米处。为春秋时卫宣公之子急、寿之墓。急子为兄,寿子为弟,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关系甚好。卫宣公生性荒淫,占有了亲生儿子急子的貌美未婚妻,为了达到长期霸占儿媳的企图,卫宣公派急子出使到齐国,却又派兵驻守于莘地,想在半路将急子杀掉。寿子获知这一消息,为替兄死,匆忙上路,赶到莘地,自称是急子,结果被杀而死。急子赶到莘地后,见弟被杀,痛苦之至,不禁对天长叹:“该杀的是我,你们杀错了。”官兵大惊,遂又将急子杀掉。现墓葬封土高6.5米,占地1800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曾从顶部挖开,知为竖穴砖室墓,墓室形近房屋。室内已空,当为被盗所致。从形制看,非春秋时所修,大约不早于汉代。1978年被莘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穆孔晖墓古墓葬。位于东昌府区堂邑镇三里庄南。墓地原有石碑2通,石桌1张,石猴、石马、石羊、石虎、石狮各1对,石牌坊1座。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墓葬被扒,出土墓志及石碑等埋于地下。1973年,该墓被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汝训墓明代墓。位于东昌府区沙镇郭庄村西。坐北朝南。墓地原有石牌坊1座,石狮、石马、石羊、石人、墓表各1对,神道碑4通,墓照碑1通,石桌1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墓毁。现存石马1对,石碑2通,分立神道两侧。石碑为赑屃座衮龙碑, 右侧石碑通高4.36米,字迹清楚,保存较好;左侧石碑缺碑冠,残高3.42米,文字面被起走。另有2通石碑倒卧地下。石桌立于坟前,桌四周雕刻花草鸟兽。其余石刻或被毁,或埋于地下。该墓被原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歆墓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曹植墓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傅氏墓地清朝开国状元、兵部尚书傅以渐祖茔。位于东昌府区湖西办事处傅家坟村南100米。建于明成化年间,自始祖至傅以渐为7世。墓地南向,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傅以渐墓位于墓地东南,封土高2米,直径4.5米。墓前原有墓碑和石人、石马、牌坊及石刻等,均毁于“文化大革命”初期,其他墓葬多座被毁,出土有傅以渐及其子孙墓志多方。墓地今尚存傅氏墓地牌坊

傅以渐父辈及晚辈墓葬,均无封土,排列不明。

杨氏墓地为清代藏书家杨以增及族人墓地。位于东昌府区田庄村西。墓地坐西朝东,占地200余亩,林地四周长满高大的杨树和柏树。林道长约200米,宽25米,入口处两侧矗立两尊盘龙华表,刻工精细。林道两旁立有石羊、石猪、石马、石桃、石人。两只石桃高1米,两匹石马形象逼真,各踏在一块青石板上,石马与石板为同一石料雕成。林道尽头并立4座赑屃衮龙石碑,中央坟冢有10米见方,墓前立长方石桌。1966年“文化大革命” 初期,墓葬多被扒毁,墓地石刻全被砸碎。

古阿井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古运河(聊城城区段)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东昌湖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鱼邱湖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释迦牟尼像隋代石刻。1987年高唐县韩寨乡出土。共两尊,用暗红色沙质岩石雕成,通高55厘米,座高24.7厘米。头饰螺髻,双耳垂肩,凤眼微闭,鼻骨如刀削一般,棱角鲜明。鼻翼与嘴角几乎同宽,只是鼻部微残。脸圆腴丰满,颈稍短粗。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袒胸,腰束带,结咖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左手扶石膝,右臂举至胸前,呈人静状,给人以静穆端庄之威,手残。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系国家三级藏品。

曹植墓神道碑隋代碑刻。位于东阿县单庄乡曹植墓前偏北侧碑楼中。为隋开皇十三年(593)刻。通髙2.57米,宽1.03米,厚0.211米。碑顶呈半圆形, 为灰白色岩石质,有额无题字。额首正中粗镂造像,因年代久远,造像面容已毁。额背浅雕盘龙。碑文以正

书为主,杂用篆、隶等,共22行,原931字,漫漶脫落57字,现存874字,无撰书者款识。此碑早年曾淹没河中,至清道光年间始发现捞出,遂建碑楼置于墓前。1996年11月与曹植墓一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经幢唐代石刻。1979年由在平征集入馆。经幢用3块青石雕砌而成,通体呈八棱形柱状,由幢座、幢身、幢帽3部分组成,通高139厘米。幢座分上下两层。下层呈正方形,高16厘米,边长82厘米。上层雕圆形仰莲盘座,高3厘米,莲瓣壮硕肥大,每瓣上又线刻莲花图案。盘座平面中心凿有八棱形浅阴槽,与上部幢身衔接吻合。幢身呈八棱柱状,高102厘米,每面宽11厘米。幢身正面刻“佛顶尊胜陁罗尼真言”9字,其两侧刻有题记,末尾落款“大周显德二年建”。幢盖在幢身上部,冠以八角形平顶仿木构建筑。高21厘米。该经幢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石刻造像唐代石刻。1979年5月从在平县广平乡征集。造像内容为弥陀说法。主佛置于束腰莲座上,佛高18.2厘米,形体瘦长,双目微闭,面相端庄,身穿敞领袈裟,结跚趺坐,左足外露,右手上举,食指与拇指作环形,其余三指微伸,左手置于左腿,掌心向上,作“说法状”,背有圆形顶光,浅刻两同心圆,同心圆之间饰一周莲花纹,外圆饰火焰纹。莲座上为仰莲,束腰处雕有托扛力士两躯,下为饰宝装覆莲。两菩萨均戴宝冠,端立于莲花座上,体长腰细,双足跣露,颈部饰璞珞,至胸前结成环状下垂过膝,腰束长裙,一手举莲蕾,一手提裙带,神态肃穆恭顺。造像底座为长方形平台,正面开一长方形小龛,龛中阴刻一裸身坐式侏儒,头顶宝炉,以左手扶持,香炉两侧有一对浮雕蹲狮。铭文在小龛两侧,共有6行35字:“显庆五年四月三十日,比丘尼行儒敬造弥陀像一铺,为皇帝、师僧、父母、法界众生,咸同斯福。”这是一件唐代有确切纪年的石造像,显庆五年即公元660年,铭文字体为楷书,规整秀逸。整个造像高52厘米,宽32.9厘米,厚12.3厘米。主从有序,阴刻、浮雕、圆雕互相配合,层次分明,衣纹线条流畅,雕饰精巧清晰,显示出了初唐雕刻艺术的风格,是研究佛教造像的艺术珍品。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5页)

张弘墓志铭唐代墓志铭。1986年由莘县张寨乡张弘墓发掘出土。长63厘米,宽59厘米。志盖为覆斗形。志文楷书阴刻,26行,每行24字,实有文字590个,记录了时任大唐齐州(今山东历城县)祝阿县(今山东禹城县)县丞张弘的生平。现藏于莘县文物管理所,为国家二级藏品。韩氏墓地石刻群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三绝碑金代石碑。为《博州重修庙学记》碑。金大定二年(1162)立于博州(今聊城)文庙内。该碑由当时名人王去非撰文、王庭筠书丹、党怀英篆额,文、书、额三者俱佳,故称三绝碑。后文庙毁,石碑下落不明。

邓庙石刻造像宋元时期石刻像群。原有造像

邓庙石刻造像

29尊,供奉于东阿县邓庙村三皇殿和吾党庙内。现存11尊,分别为天皇、地皇、人皇、吾当、伏羲、神农、王灵官等7尊及名医4尊。天皇,为手持圆盘 (一日图文八卦)圆雕坐像,粗眉环目,胡须垂胸,身披叶纹披肩,腰系叶纹胯子,赤足,通高1.85米,宽0.98米。地皇,为手持谷穗(一日药草)圆

雕坐像,环目修髯,弘身牛颐,顶有二協角,赤足,通高1.8米,宽0.87米。人皇,为手持圭板圆雕坐像,束发修髯,身着冕服,脚穿云履,通高1.8米,宽0.97米。吾当(一曰武党),为高浮雕盘腿坐像,细眉大眼,乌发童颜,头有髽髻,身穿大袖袍服,6只手,一手抓串珠, 两手捧书本,三手持太极图,浅浮雕云纹背光,通高1.92米,宽0.94米。伏羲,为持云托日圆雕坐像,头戴进贤冠,竖眉怒目,阔口露齿,络腮胡须,身穿大袖袍衫,脚蹬福子履,通高1.85米,宽0.9米。神农,为手持笏板圆雕坐像,细眉小口,面部丰腴,头戴进贤冠,身穿大袖袍衫,脚蹬福子履,通高1.85米,宽0.9米。王灵官,为手持钢鞭圆雕坐像,环目阔嘴,锯齿獠牙,络腮虬须,头戴巾幘,穿甲套袍,高0.64米,宽0.38米。整组造像,比例匀称,神态生动,堪称石雕艺术品中的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体十三碑古代碑刻。位于阳谷县张秋镇。张秋镇南水闸东北堤下原有挂剑台,又称挂剑祠,一称季子祠,其旁有徐君墓。史载,此处元时即有古碑刻“季子挂剑徐君墓树”8字。明正德十一年(1516),在张秋

工部分司任管理河道官的杨淳修建了季子祠,并树碑刻诗。其后,明隆庆、万历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到张秋的文人、官员纷纷题咏镌碑,并续修季子祠。五体

五体十三碑

十三碑即保存至今的13块诗碑,除1块碎裂仅存残字外,其他12碑字基本清晰可识。碑刻有13位作者的26首诗,字体楷、行、草、隶、篆5体兼备,很有书法价值。其中元代诗人萨天锡,明代文学家李东阳、屠隆、傅光宅的诗更引人注目,尤其是屠隆诗碑,为研究其生平和诗作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大宋国博州聊城县故李府君墓志铭北宋墓志铭。北宋开宝六年(973)刻,1977年在今东昌府区沙镇老庄出土。墓志长62厘米、宽61厘米、厚16厘米,有字472个,四侧各有3个减地平雕人物。铭文主要记述了墓主李信的家世。

高浮雕刻石宋代石雕。1973年,聊城县人民政

铁塔浮雕

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在组织人员修复重立聊城铁塔时,于铁塔须弥座下出土。浮雕刻石呈长方形,长56厘米,宽43厘米,厚40厘米,采用的是 “剔地起凸”技法。石雕有鸾凤(2只)、飞天、菩萨、力士(2人)、浚猊(2只)、狮子(2只),均系青石质。

被定为国家三级藏品。

蔡京碑宋代碑刻。碑长2.28米,宽1米,厚0.125米。原碑为宋代大观年间立。现存高唐县博物馆的残碑为明代景泰年间重立。碑文瘦金体楷书,记述了诸士的孝、悌、忠、睦、娴、仁、恤7种行为。蔡京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因后人对奸臣蔡京的嫌恶,故其书法传留甚少。这块蔡京碑,经专家鉴定,非常珍稀, 已列入国家碑谱。武松打虎处碑古代碑刻。在阳谷县景阳冈武松庙院内。碑高1.32米、宽0.62米、厚0.16米,碑首圆形,碑底有座。碑正面刻“武松打虎处”5个大字,系行草体,在碑正中竖写单行,双钩笔划单钻刻成。背面原有许多小字,多模糊不清。上端似为“x x碑记”字样, 碑底部可见“迹、大都、心、制、肇工、地久天长凡我、匹夫匹妇所当黾勉而”等残字断句,约11行,左下似为署款, 可见“愚(?)孙后学杨薰”等字。碑正面“武松打虎处”左半可见“以、大、包x x高文x”等小字,错落分布于3行内,其右半和“处”字下可见3处残留笔画:一横、飞字第一笔和提钩。碑正反两面,均光滑平整。从以上情况看,碑文的磨损似非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所致,而是“武松打虎处”5字为利用旧碑经磨洗后又重新刻上的。原说为明初刻立。1988年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考证后说:“看‘武松打虎处'的写法和笔法不是明人的字,而是宋人的字。‘武'字和'虎'字明人没有这个写法,宋人才有这个写法。由此判断,当是南宋时期的碑。”

田寿墓封诰碑明代封诰碑。立于东昌府区梁水镇田园村北。碑为长方形,高1.75米、宽0.9米、厚0.30米,楷书阴刻,全文406字,字迹清楚。碑铭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皇帝赐与田寿的两道敕命:其一,因太仆寺卿田濡父母教子有方,故明嘉靖十二年十月十二日皇帝敕田濡父田寿为徵仕郎工科给事中;母朱氏为孺人。计189字。其二,嘉靖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加赠田寿为中宪大夫南京太仆寺卿;母朱氏为恭人。计217字。田寿,明代南京太仆寺卿田濡之父,曾任广平府永年县儒学训导。

武水镇重修弥陀寺碑明代碑刻。今在东昌府区沙镇小学院内(原弥陀寺院旧址)。明嘉靖三十六年 (1557)立。原身长2.10米,现已不见碑冠和碑座。碑文楷书阴刻,计800字,主要记述武水镇的地理风貌、历史沿革及弥陀寺历次重修经过。碑文由大理寺卿牛天麟撰,南京太仆寺卿田濡书。

张本墓志铭明代墓志铭。于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西张本墓中出土。墓志为汉白玉石质,正方形,长宽各为0.58米,厚0.08米。志盖篆书,铭文阴刻、正书。明荣禄大夫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庐陵杨士奇撰文,资善大夫礼部尚书昆陵胡漠书丹。具有较高的艺术

张本墓志铭价值。

朱延禧墓碑明代石碑。位于东昌府区沙镇朱楼村西南150米处。碑通高3.17米,分碑身、碑座两部分。碑身高2.60米、宽0.90米、厚0.27米。碑文日:“明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恭公讳延禧字允修别号蓼水朱公之墓……”碑座长1.10米、宽0.75米、高0.57米,四周透雕,中间为狮子绣球图案。据《聊城县志》载:“朱延禧墓在城东南会通河北,又迁沙镇。”“文化大革命”初期,朱氏墓地中的碑刻多被拉倒毁坏,惟此碑保存完好。朱延禧,字允修,明万历进士,历任明礼部右侍郎日讲官、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

傅以渐墓志铭清代墓志铭。埋于东昌府区湖西办事处傅家坟傅以渐墓内。“文化大革命”初期,墓葬被毁,墓地的石人、石马、石刻、石碑坊等均遭破坏,仅存墓志一盒。盒边长1.2米,厚0.62米。墓志分两方,志盖篆书“皇清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星岩傅公墓志铭”。志文楷书阴刻,共1800字,由内国史院大学士、前吏户刑三部尚书杜立德撰,太常寺卿任克溥书。铭文主要记载傅以渐生平。

任克溥墓志铭清代墓志铭。位于东昌府区侯营镇任楼村。墓志铭为一盒,志盖长宽均94厘米,厚23厘米;志文,长宽均94厘米,厚26厘米。志盖有33个篆体大字:“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刑部尚书海眉任公暨元继配一品夫人王田二君合葬墓志铭。”志文为正楷小字,共1900余字,主要记述了任克溥的生平履历和家世。由状元、礼部尚书韩焱撰,吏部左侍郎王九龄书。任克溥,顺治六年(1649)进士,由南阳推官累迁刑部左侍郎,后居家加尚书衔。康熙皇帝南巡曾到任克溥家,并赐“松桂堂”匾和“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联。任克溥死后,葬于城北会通河东,后迁至城西仙庄。“文化大革命”中,墓葬及石碑、石造像、石马等均被破坏。

聊城修护城堤碑清代石碑。清雍正九年 (1731)立。衮龙碑冠,素面碑座,通高3.98米,碑身长2.65米。碑文行书阴刻,计679字,由知县蒋尚思撰,状元邓钟岳书,记述了聊城的沿革、地形水势和修堤的人工、款项及堤的规模。该碑原立于城南堤外,后倒断。光绪十年(1884),朱学笃重立,又倒。1953年,聊城县人民政府将碑运至城内,立于公园东北隅。孔子回辕处碑清代石碑。立于在平县博平镇三教堂村北鸣犊口处。为纪念孔子在此处回辕于乾隆十九年(1754)立,碑高1.75米、宽0.67米、厚0.9米。上刻“孔子回辕处”、“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夏立”,碑文楷书,书丹人无记。碑保存完整。周敬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孔子周游列国,至此处闻窦鸣犊已被赵简子杀害,忍不住临河而叹,遂回辕而去,做“陬操”歌以哀之。后人于鸣犊口立碑纪念此事。

孔子宿处碑清代碑刻。在阳谷县安乐镇后屯村

西。系清光绪十五年 (1889)县知事何式珍立。碑正面双钩镌刻“孔子宿处”4个大字,碑文为阴刻正楷,共44字,历述孔子为鲁司寇政绩。史书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曾至此“西望有莘之野”,并止宿于此。

乾隆御题诗碑清代皇帝御题诗碑。现存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岳楼二楼。碑有两通:一通刻乾隆丙申(1776)御制诗2首,碑长0.50米,宽0.35米,今嵌于南门外东壁上;另一通刻乾隆于庚子(1780)、甲辰(1784)、庚戌(1790)3次御制诗7首,碑高2米、宽0.9米、厚0.35米,立于东门外北。据史载,乾隆皇帝曾11次东巡、南巡,9次过聊城,6次登光岳楼,登楼时间分别为乾隆三十年(1765)、四十一年(1776)、四十五年(1780)、四十六年(1781)、四十九年(1784)、五十五年(1790),先后御题诗章13首。《南巡盛典》说其“御制诗章,御题匾额,斯楼之名,自此永传万古”。

康熙御笔匾额清代皇帝御笔匾额。现存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岳楼中,悬于二楼南面檐下。木

康熙御笔匾额

质,长3米,高1.4米,装有龙纹、玉玺,蓝底金字,书康熙御笔所题“神光钟暎”4字,意为东岳神光与光岳楼的神光交相辉映。

冯玉祥题字碑民国碑刻。位于在平县博平镇杨庄村北150米处。是为国民党原航空兵中将司令傅瑞谖亡祖父母所题。碑呈长方形,方座,碑额前刻二龙戏珠,碑额后面交叉雕刻青天白日旗两面,高3.2米,宽0.83米,厚0.3米。正面题有“傅公连珠暨德配刘孺人之碑”,隶书,保存较好。1999年4月由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板桥《竹石图》清代郑燮作品。冠县征集纸本。水墨画,纵74厘米,横40厘米,无年款。该画共两幅。在构图上打破前人陈规,翠竹大小间错,疏密得体,粗细有致,挺于柱石之间。在笔墨上,用笔简炼,中侧锋并施,线条鲜活,性灵毕现,竹叶竹枝生机勃勃。堪为一幅难得的郑燮代表之作。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6页)

石斧大汶口文化遗存。石器。1975年于在平尚庄遗址岀土。平面略呈梯形,青褐色,窄顶,斜弧刀,两面均为磨制,锋较钝,长9厘米,宽4.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5页)

灰陶袋足盉大汶口文化遗存。陶器。1975年于在平尚庄遗址出土。泥质灰陶,侈口,长颈下四袋状足,矮宽裆,足尖距呈方形,管状流斜置于一足背上,高17.5厘米,口径9.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5页)

红陶彩绘壶大汶口文化遗存。1975年由在平尚庄遗址发掘出土。壶口微侈,直颈,鼓腹,平底。泥质红陶,器表施红陶衣,颈部饰5个赭色圆点,内填白色圆圈的图案。肩、腹饰三道平行赭色带,上绘白边黑色菱形格加印点等纹样,共8个,似钱币。高20厘米,口径8.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5页)

鹿角大汶口文化遗存。1975年于在平尚庄遗址

出土。色泽洁白,骨质紧密,羊角枝状,分两枝, 当为鹿角之佳品。残长32厘米,根部径粗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红陶鬶大汶口文化遗存。泥质红陶。1975年由

孔子宿处碑

鹿角(大汶口文化)在平尚庄遗址发掘出土。外施红陶衣,短流,矮颈,鼓腹,小平底,凿形实足,泥条状把手。颈部一周饰齿状锥纹。髙21.2厘米,造型较好。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5页)

黑陶三足盘龙山文化遗存。1979年由文物店从

茌平征集。泥质黑陶。圆唇,敞口,浅腹,平底,腹下部有一周凹槽,三环状足。髙21厘米,口径48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鬲龙山文化遗存。陶器。1980年于在平南陈庄

遗址出土。为夹沙灰陶,方唇,窄沿外侈,沿内略凹,腹径小于髙度,裆较髙,半髙尖足。腹部饰绳纹,其上饰一周附加堆纹。口径28厘米,腹径32.4厘米,髙36.8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铜觚商代盛器。青铜质。1982年由山东省博物馆转交。方唇,喇叭形,细髙柄,柄的中下部有两圈弦纹。铜觚造型古朴,设计合理,铜质优良。高23.2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7.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5页)

红陶鬲西周陶器。1980年在平县南陈遗址出土。夹砂红陶。方唇,窄沿外侈,沿内略凹,腹径小于髙度,裆较髙,半髙尖足。腹部饰绳纹,其上饰一周附加堆纹。口径28厘米,腹径32.4厘米,髙36.8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5页)

陶豆战国陶器。1978年由在平征集人馆。陶豆

为泥质灰陶。浅盘,直口,圆唇,喇叭形圈足。通髙15.5厘米,口径14厘米,足径8.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贝币春秋时代钱币。1979年4月于阳谷县张

秋镇景阳冈村出土。共1700余枚,状似海贝,正面刻一道竖纹,两旁刻有贝齿,背面平,双穿,贝长2.2厘米,宽1.7厘米,厚0.6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绿釉陶楼东汉陶器。1957年于髙唐县固河汉墓

出土。胎质灰色,通高1.523米。底座方形,楼阁式,高4层,由3节组成。楼向外斜伸4层檐,四角为髙出的岔脊,与檐平行向上翘,层顶正脊两端上翘,每层斗拱各为1斗3升。屋前有镂孔平座,平座四角有长方形挑檐。屋正面及两侧中央有镂孔方窗。通体施绿色釉。造型独特,制作精细。“1斗3升”斗拱较为少见。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一级藏品。

绿釉厨俑东汉陶器。1958年于髙唐县今固河镇

涸河村汉墓出土。通高28厘米,肩宽14厘米,案长11厘米,宽3厘米,为切菜厨俑。头戴大顶锁口厨师帽,身穿右衽上衣,衣袖卷到肘部,面带笑容,双目前视,作切菜状。造型形象逼真,自然大方。通身施以绿釉,釉色光亮。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系国家

三级藏品。

绿釉陶公鸡汉代陶器。1958年于髙唐县今固河镇固河村汉墓出土。髙28.5厘米,长30厘米,身宽14厘米。髙冠翅尾,马脖,似做争斗状。两腿、两足特别粗大,造型生动形象,施以绿釉。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系国家三级藏品。

绿釉陶鸳鸯汉代陶器。1958年于髙唐县涸河乡涸河村汉墓出土。髙20厘米,长25厘米,身宽13.5厘米。一雌一雄,雄性作回首呼唤状。两只鸳鸯的腿和足特别粗大,以便站立。造型逼真,耐人寻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系国家三级藏品。(见彩色插页第

黑陶三足盘(龙山文化)

鬲(龙山文化)

陶豆(战国)

绿釉陶楼(东汉)

绿釉厨俑(东汉)黄釉瓷壶(南北朝)

青釉四鼻罐南北朝瓷器。1979年从高唐固河出土。罐圆唇,直口,短颈,广肩,深腹,平底,肩部有一周弦纹,四横鼻施青釉至腹下,有滴痕,胎微泛红,弦纹以下有拍印布纹,有小开片。高23.5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11.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黄釉瓷壶南北朝东魏瓷器。1972年于高唐县今

高唐镇出土。高15.5厘米,口径6厘米,黄釉,盘状口,细颈,鼓腹,平底,颈部有两道凸弦纹。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三彩炉唐代三彩器。1987年于莘县刘庄乡赵官目村出土。圆口微卷,鼓腹,圆底。上腹部有两道凹弦纹,下腹部有一道凹弦纹,底部有切旋刀痕,下有3个外撇的兽形足。炉口部施橘黄色釉,腹部施黄绿两色釉。两色釉从上腹部向下腹部施釉,釉色从上至下均匀地流泛在器物表面上,下垂欲滴,给人一种似流非流、似动非动的感觉。腹下无釉处露出白色化妆土,胎色白中微泛黄。该炉制作精美,庄重古朴,釉色鲜艳,晶莹闪亮。整件器物完好无损,是唐三彩中的精品。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武士俑唐代三彩器。1986年由莘县张寨乡张弘墓中出土。通高0.68米,自然立于方形台上。面微左侧。头、面无釉色,陶质灰色。竖眉怒目,面部表情十分威严。右臂前伸握拳,左手按置胯上,身着铠甲战袍,条带束腰,下身穿护膝战服,足登长筒紧靴。铠甲、战袍、饰黄、绿釉,色彩艳丽明亮。现藏于莘县文物管理所,为国家二级藏品。

女骑士俑唐代三彩器。1986年由莘县张寨乡张弘墓出土。胎呈白色,釉为草绿、姜黄、乳白三色。高35厘米。马站于托板上,马背束有鞍桥,剪鬃、缚尾, 马头略左回首、微俯张口,四蹄稳健地立于踏板上。女俑骑于马背,端坐平视,双臂下垂,身着圆领长袍。现藏于莘县文物管理所,为国家二级藏品。(见彩色插页第15页)

狮鞍驼唐代三彩器。1986年由莘县张寨乡张弘墓出土。胎呈白色,施姜黄、豆绿、黝黑三色。高58厘米,长35厘米。驼头高昂,目视前方,张口露齿,鼻孔

大张。背负一饰狮头纹革囊鞍立于托板上。1987年10月参加山东省首届艺术节古代艺术精品展。现藏于莘县文物管理所,为国家二级藏品。

黑釉金线罐金代瓷器。1978年在在平征集。圆唇,短颈,圈足底,颈部饰两耳。圆腹凸出金线,施釉不到底,胎质较厚。高21厘米,口径10.5厘米。为金代瓷器中的珍品。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6页)

彩绘罐宋代瓷器。1978年由文物店从聊城市征集。尖唇直口,微内敛,直壁深腹,腹下急收,圈足,口内白色化妆土,内满釉,外不及底。腹部饰酱油花绘。制作精细,胎釉结合良好。高12厘米,口径11.8厘米,底径6.7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

彩绘罐(宋)物馆。

莘县银塔宋代银质器物。约1米高,呈四角形,13级,底层以上,每级四周均饰有风铃。宋治平元年 (1064)建莘县塔(亦名燕塔)时,将银塔置于燕塔第7层内(燕塔共13层)。1968年春拆燕塔时将银塔拆出。曾两次赴日本展出。系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6页)

莘县金代铁钟金代铸铁器。铁钟体高2.41米,

钮高0.49米,通高2.90米,唇部直径1.77米,围径5.56米;顶部钮由两条气度凶悍的蠕龙交织而成。钟重约10吨。钟体上的纹、字大部清晰可见。下部为一周阳线植物形花纹;上面是较小的方格,其中一格内有“承安四年六月初六日铸造”字样及铸造者姓名;下为大方格,与小方格以八卦文作界,格内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国泰民

莘县金代铁钟安”等铸字,顶部为气象雄浑的

云雷纹。现存于莘县古城中学院内。

释迦牟尼铜像宋代鎏金佛造像。铜质。头饰螺髻,双耳垂肩,凤眼微闭。鼻梁棱袈裟。袒胸,腰束带,结跏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左手平摆于左膝之上,右擘自然伸放在右膝之上,手面向前,呈人静状,给人以静穆端庄之感。通高32.5厘米,座髙8.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6页)

冠县金代大钟金代铸铁器。该钟铸于金大定十

八年(1178)。原为城隍庙物品。该钟顶部浑圆,下端八唇外侈。顶部单线莲花瓣饰8个,瓣间各有一个直径65厘米的圆孔;肩部模铸阳文“重壹万斤”;腹部双线分16格,2层,每层为8个方格,铸有“天地日月、国泰民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钟声长闻、佛法僧保”等字。其余方格内的文字已锈蚀不清,无法辨认。方格下端有为缠枝草叶纹和八卦

图。现存于冠县图书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物。

龙泉瓷香炉元代礼器。1979年由文物店从聊城

征集。圆唇,平沿,直口,短颈,鼓腹,小平底三兽蹄足。通体施青釉,釉色凝重均匀,为龙泉窑上乘佳品。髙11.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3.6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香炉元代礼器。1980年从聊城征集。圆唇,平折

沿,小立颈,圆角,球腹,腹下结三柱状足。口部对出二立耳,粉青釉,釉层凝重,体外施暗花。高22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3.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鼎形炉元代瓷器。1978年由文物店征集。尖

唇,卷沿,唇部有两个近似方形的耳,鼓腹,最大径在中部,底部接3个近似三角形柱足。褐黑色胎,胎体较厚。粉青色釉,略呈灰青色,釉色淡雅光洁,釉面布满压痕纹缠枝花卉。通髙22厘米,口

径19.5厘米。现藏于聊城

市博物馆。

樽式八卦炉元代龙泉窑瓷器。1978年由临清征集人馆。直口,方唇外敛,直筒式炉身,腹底有圈足,周围装3个兽蹄足。腹上下部各饰一周凸弦纹,中间饰八卦纹。青绿釉,釉层肥厚滋润,光亮如脂,白胎泛灰,胎质细腻坚硬,足底心不施釉。口径35厘米,髙38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6页)

白釉瓷壶明代瓷器。1980年由文物店征集。圆

口,长颈,溜肩,鼓腹,把手连接于颈部和腹部。器表釉色青中泛白,底无釉。口径5厘米,腹径14.2厘米,底径7.7厘米,髙19.5厘米。现藏于

聊城市博物馆。

铜铳明代兵器。1964年于冠县辛集大王庄出土。铜铳由口部、筒身、药室、后室4部分组成,全长36.4厘米,重15.5公斤。铳口部呈碗状,直径14.9厘米,口壁厚1.5厘米,直径9.1厘米。筒身外铸固箍3道,药室略呈球状,直径11.5厘米。后座上细下粗,呈喇叭形,底径11.2厘米。膛室自口至底深31.1厘米,除口部作碗状之外,筒膛与药室成直筒状,第一道固箍处,内径7.3厘米,药室底径5厘米,药室下部有一道直径0.2厘米的引火孔。铳筒中部镌有铭文4行,共计29字,内容为:“横海卫教师祝官孙习学军人王官保铳筒重二十五斤洪武十一年月日造。”后座另镌有“海” 字。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6页)

铜鼎明代礼器。1978年于临清征集。圆拱形对立耳,微侈,素面,截面为匚形,槽内有一圆拱形凸棱。方唇,折沿,斗形方腹。腹部饰饕餐纹。四柱足宽面饰缠枝花卉,造型灵活生动。鼎通髙27厘米,口径24.5厘米x13厘米,底径20.2厘米x11厘米,腹壁厚0.5厘米,重约19千克。现存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6页)

青花胆瓶清代瓷器。1979年由文物店从聊城征集。方唇,方型,侈口,长颈,腹微鼓,圈足,兽形双耳,青花纹饰,图案有梅花、狮子等。髙37.5厘米,口径

冠县金代大钟

龙泉瓷香炉(元)

香炉(元)

鼎形炉(元)

白釉瓷壶(明)14x9.5厘米,底径13.8x9.8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6页)

玉壶春瓶清代瓷器。1978年由文物店于临清征集。瓶为喇叭形口,长颈,颈根部内束,肩半角,垂腹略呈水滴形或称胆形,直圈足稍高。白色胎,外饰山水画4幅,画技考究,着色均匀,堪为佳品。口径8.5厘米,腹径13厘米,高38.5厘米。现藏于聊城市博物馆。

岫玉玲珑塔清代玉石透雕。质地岫岩玉,通高54厘米。共7层:底层径长15厘米,雕有对称的两个龙头,龙嘴下各配一个透雕玉环,两龙头间对称处各有一略大透雕玉环;二层周围透雕花饰8处,花颈形成颈环并各挂一玉环;三层为棱形,配有透雕花饰和4个对称龙头,周围10根花颈各挂一玉环;四层对称二龙头间有一碗状附盖玉雕,6根花颈各挂一玉环;五层、六层均雕有对称龙头,头上各挂一玉环;顶层为雕压腰葫芦状,有4根花颈,各挂一玉环,对称透雕花耳,耳下各挂一玉环。雕工精细,玲珑剔透,艺术价值较高。1990年4月从民间征集,系国家三级文物。现存于莘县文物馆。(见彩色插页第16页)

"邮通万国''门板聊城老邮局(现聊城古楼营业室)大门门板之一,另一扇上书“飞达东西”的门板已在战火中损毁。据考证,该门板做成于1904年,由聊城

“邮通万国”门板(清)

县邮政局建局时使用,一直延续到1947年聊城解放。1986年发现了“邮通万国”门板。1990年6月,原邮电部和山东省邮电管理局专家到聊城,对门板进行考察, 认为该门板见证了聊城乃至全国的邮政早期发展史, 且保存完好,属于国家文物范畴。1992年,原聊城地区邮电局派人将门板送到北京邮电博物馆收藏。

太平天国北伐军殉难处革命纪念地。位于在平县今冯官屯镇范庄南。清咸丰三年(1853)五月六日,太平军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自扬

州出发北伐,连胜清军,直逼天津。咸丰五年(1855), 因粮草渐缺,李开芳南撤至在平冯官屯,凭借坚固的寨墙连败清军。清军僧格林沁从聊城三孔桥引运河水至冯官屯,致屯内水患成灾。太平军粮草将绝,火药尽湿,为摆脱困境,施“诈降计”,被僧格林沁识破,太平军将士被杀于范庄南。葬地传称“万人坑”。

范公祠革命纪念地。位于东昌府区西北20千米

的梁水镇原观音寺旧址。建于1941年。是范筑先旧部为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范筑先等将士而建立的。范公祠坐北面南,大门为青砖拱门,上嵌“范公祠”石匾。门内立纪念塔,由砖石砌成,六棱4层,高15米,直径12.6米。塔身砖刻“抗敌救国”4字。塔后正殿面阔3间,中祀范筑先全身戎装塑像,东西两间祀张郁光、姚第鸿等烈士。殿前有石碑两座,一为 “范筑先传略” 碑,一为“创修范公祠纪念塔碑记”。殿前另

范公祠有东西廊房各

3间,壁上嵌石碑多方,上刻抗战烈士名录。殿后有 “武圣祠”3间,室内祀关羽、岳飞和范筑先半身塑像。“文化大革命”中,范公祠遭到严重破坏,正殿被拆除, 仅存大门和纪念塔。

鲁西北烈士陵园见城建和旅游分编同条。

六十二烈士墓革命纪念地。位于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东南。墓坐西朝东,墓为圆形,直径8.3米, 高1.7米。墓前有砖砌封门墙及高台,墓地左前方建有碑楼,上题“悼卫河支队赵官寨战斗六十二烈士纪念碑”。碑高3.1米,由碑冠、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冠高0.60米、宽0.68米、厚0.20米,刻有双龙戏珠, 中间有“民族英雄”4个大字;碑身高2米、宽0.67米、厚0.20米,碑身阴面刻有云朵花纹,中间有“碑阴题名”4个大字,并刻有62位烈士的英名;碑座为方石, 高0.50米、宽0.80米、厚055米。1940年1月2日, 抗日先遣队一团第三营第十连(卫河支队)被威县、临清、曲州、邱县、邯郸、馆陶等方面千余名日伪军围困在六十二烈士墓

赵官寨,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连长王德林等62名先遣纵队指战员奋起还击,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事后,当地群众将死难烈士同穴掩埋于赵官寨。1946年,县人民政府又将烈士遗骨迁葬于王德林的家乡后田庄。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筑先殉难处见城建和旅游分编“范筑先纪念

馆”条。

张家楼烈士陵园位于在平县广平乡张家楼村。陵园坐北朝南,占地3750平方米。陵园北面为5间红瓦房,门悬一匾,上书“张家楼革命纪念馆”,为仿宋体。馆内陈列着该村民兵群众抗敌所用的土炮、锄刀、标枪、铁斧等。馆前30米处有纪念碑一座,基部为3级

张家楼烈士陵园

水泥方台,上置须弥碑座,纪念碑呈方柱形,碑身及座四周皆镌有碑文,正面碑文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944年12月6日,日伪军纠集3000兵力包围了张家楼村,该村民兵群众用土枪、钢枪等土制武器连续打退敌人3次进攻,战斗从早晨持续到黄昏,打死打伤日伪军250多人。1945年2月16日,日伪军又纠集聊城、临清等地1200多人再次包围张家楼,张家楼村民兵群众与敌激战两昼夜,赢得了最后胜利。在这次战斗中,

张家楼共有332人牺牲。为纪念抗日英雄,在平县委修建了张家楼烈士陵园。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烈士祠革命纪念地。原名堂邑县烈士祠。位于今东昌府区堂邑镇西北隅。由原堂邑县人民政府建。烈士祠坐北朝南,东西宽80米,南北长100米,占地1公顷,由大门、纪念碑、祠堂组成。大门内东西两侧各有纪念碑1座。东侧碑正面镌刻“抗战八年全县殉国烈士千古”,两边楹联为“打倒日本法西斯”、“启发百万革命军”,碑额篆“气壮河山”。西侧碑镌刻“王晋亭、解占柏、齐南峰等八十烈士”,碑文赞颂了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战争“献身抗日洪流”、“苦创冀鲁平原”、“建树革命基地”的业绩。两碑皆高2米、宽0.8米。祠堂为青砖灰瓦硬山顶,东西长18米,面阔4米,两门垛之间架装有“永垂不朽”4字防额,门悬“烈士祠”横匾。祠堂内奉祀聊城县(包括原堂邑县)籍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各时期牺牲的烈士928名。

巢父隐居聊城放牧上古时期,巢父隐居今之聊城放牧的事情。巢父为上古时髙土,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今之聊城,以放牧了其一生。死后葬于今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2里许。此地古有巢陵,为巢父葬处。后晋开运二年(495),聊城县治曾移于此。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放牧处,为聊城古迹和胜景之一。

禹治水于聊城夏朝时,禹于今之聊城治水的事情。尧时,洪水为害,命稣治理。九载,功用弗成。后舜摄行天子之事,杀鲧于羽山,又命鲧之子禹治水。禹居外3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今聊城市境内,有禹堤、稣堤,为稣、禹治水遗迹。流经鲁西的徒骇河、马颊河及漯水与古黄河,均为禹当年以疏道法所治理过的河流。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夏朝末,伊尹在有莘耕种的事情。伊尹,名挚,后称阿衡或保衡,本系奴隶,曾耕于有莘(今莘县境内)之野。约公元前16世纪末受聘归汤后,佐汤伐夏,建立商朝。今莘县城北莘亭镇大里王村西有“莘亭伊尹耕处碑”,为清康熙年间当地官吏访查旧迹后所立。

汤伐韦、顾、昆吾夏朝时,汤伐韦、顾等国事件。韦为今莘县观城镇,顾为今之范县,昆吾为今之濮阳,夏时均为桀的属国。约公元前16世纪末,汤伐夏除暴,先征服韦、顾、昆吾,再与桀战。《诗经》有“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一句,即记载武汤伐夏的战斗顺序。

微子封于聊城商朝时,微子于今之聊城受封之事。微子,名启,殷纣王的庶兄,封于微,授子爵,称微子。孔子把他与比干、箕子并列为殷之“三仁”。古聊城有微子城,宋《太平寰宇记》及当地有关志书载“聊城有商微子城”,“纣之庶兄封于此,故有城存焉”。后移封于宋(今河南商丘)。

齐鲁盟于柯春秋时期,齐桓公与鲁庄公于柯(东阿故城,今阳谷县阿城镇)签订盟约的事情。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齐桓公率军攻打鲁国,因齐强鲁弱,鲁庄公请与齐桓公相会于柯以求签订盟约。届时,鲁庄公与齐桓公于柯相会。在盟坛上,鲁庄公之随臣曹沫(即曹刿)以利剑劫持桓公,威逼桓公答应交还齐国所侵占鲁国的土地汶阳田,桓公迫于形势而口许之。曹沫恐桓公言而无信,事后有变,便逼齐与鲁签订盟约,桓公不得已而与之签盟。既而,桓公对签盟后悔不已,意欲背言不还,杀掉曹沫。齐桓公的大臣管仲极力劝止说: “不可图一时之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桓公以为管仲言之有理,遂罢背言杀曹之念。齐桓公以此昭信于天下,终成当时的强国而称霸。

晏子治柯春秋时期,晏子治理柯邑的事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人。齐景公时,晏子在柯邑(今阳谷县阿城镇)为宰3年,景公听到很多人说晏子的坏话,想罢免他。晏子说:“我知道错在哪里了,让我再干3年吧。"景公遂叫晏子继续治柯。又过了3年,景公果然听到的都是说晏子的好话。景公要赏赐晏子,晏子说:“这赏我不能受。”景公问原因,晏子说: “我第一次治柯,惩淫戒惰,按法办事,不循私情,不事权贵,因而得罪了一些人,他们在你面前净说我的坏话,因而你认为我把事情办糟了。后来,我改变了主意,对淫民不管,对惰民不问,决意照顾权贵,见了贵人卑躬屈膝,所以他们又净说我的好话,传到你跟前,你便认为我干得好了。其实罚者正该赏,赏者正当罚。所以,现今的赏赐我不能受。”由此,齐景公知晏子贤, 于是任以国政,用为齐相。

季札过徐挂剑春秋时期,季札将剑挂于徐君墓之事。季札,吴王寿梦之四子,封于延陵(今江苏省武进县),称延陵季子。春秋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季札以吴国特使的身份出访鲁、齐、郑、卫、晋等

国,途经徐地(今之阳谷张秋镇,当时徐为一小国)时,徐的国君热情接待了他。徐君看到季札身佩之剑甚好,心窃爱之,却未明言。季札看出了国君的心思,但因出使的需要,故未给他。等季札完成出访任务返回,再过徐地,想把剑

季札过徐挂剑木雕赠予徐君,但徐

君已死。季札为不失信,将剑挂于徐君之墓而去。阳谷县张秋镇古有挂剑台及徐君墓。

马陵之战战国时期,魏国与齐国在马陵道口(今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镇道口村一带)发生的一场战争。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庞涓率魏国军队攻打韩国,韩与齐国关系甚密,韩告之于齐。齐威王使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5万攻魏救韩。主将田忌采纳孙膑建议,不西走韩国以解其围,而把进攻的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开封市西北)。庞涓闻悉齐国攻入魏国欲夺大梁,立即率师回国。同时,魏惠王派太子申率国内之军,与庞涓会师,以夹击齐军。田忌、田婴又采纳孙膑减灶之计,避开魏军锋锐,率军绕道东撤,一路上退兵减灶,以造成齐军怯战逃亡的假象。一天,庞涓察看齐军驻扎过的地方,数其做饭的炉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的,吓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天,他追到齐国军队驻扎过的地方,数其炉灶,只有供5万余人用的。第三天,他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根据灶数估计齐军大约剩下两三万人了。庞涓笑着说:“还好!还好!齐国人都是胆小的,10万大军到了魏国,才3天工夫,就逃了大半。田忌呀,田忌!这是你自个儿来送死。上回桂陵的仇,我这回要报了。”他吩咐大军按着齐国军队走的路线追去。这时,齐军已退到齐国境内,孙膑计算魏军的行程,断定天傍黑后,魏军便可到达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天然险阻,地形复杂,树多林密,可设伏兵。孙膑决计在此列摆战场。他命令士兵伐木堵路,将仅留的一棵道旁大树剥去树皮,在露出白木处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又令万名射手,挟持弩弓夹道而伏,并约定:“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然于当夜追至马陵。前边传报:道路为木石堵塞,寸步难行。庞涓说:“齐国人怕咱们今儿晚上追上去,就堵住了道儿。大伙儿一起下手搬开木头不

就行了吗?”庞涓亲自指挥着大伙儿搬,但见一棵没砍的大树上影影绰绰地像写着几个字,就是瞧不清楚。庞涓让人点燃火把,火光之下,看得非常清楚,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心里一惊,说:“哎呀! 上当了!”回头对将士们说:“快退!快……”第二个退字还没吐出口,万箭就朝他身上射来。庞涓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而死。齐军乘胜追击,破魏10万大军,俘虏了太子申。马陵之战齐军大获全胜,孙膑在此战中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自此便名扬天下。马陵之战后,魏国势力日见衰弱,而齐国则势力更强。

鲁仲连射书退燕兵战国时期,齐国与燕国交战中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事件。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燕军侵占聊城,齐将田单奉命率兵前来收复失地,将聊城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一年之久。城内因长期困守、粮尽柴绝而“食人炊骨”;城外因屡攻受挫而“士卒多死”,黎民百姓苦不堪言。这时,齐国义士鲁仲连目睹聊城战事持久,双方损兵折将,使生灵涂炭,毅然亲见田单将军,请他暂停攻城,并亲笔书信一封拴在箭上,由东门射人城中,对燕将陈述利害,晓以大义。信中写道:“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燕将见鲁仲连书,哭了3天,犹豫不能自决:想回燕国,因与燕王已有矛盾,怕被杀;想投降齐国,因杀伤虏掠齐国人太多,恐怕投降后受到凌辱,喟然叹说:“让别人杀我,还不如自杀呢。”于是自杀了。燕军无首,齐军很快收复了聊城。田单率军围困聊城达一年之久没有攻下,而鲁仲连仅射一书就解决了问题。因此,唐人汪遵在 《聊城》一诗中赞道:“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铤。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鲁仲连因射书有功,齐王想封他官职,他坚辞不受,逃隐于海上。他说:“吾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为了纪念这位卓尔不群的历史名人,明万历三十五年 (1607),东昌知府陆梦履于古聊城东门外建“鲁仲连台”,亦称“高士台”,为鲁仲连射书喻燕将处。(见彩色插页第6页)

项梁、章邯之战秦朝末年,秦、楚两军作战的事件。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秦将章邯困齐将田荣军于东阿(故址在今阳谷县阿城镇西北)。楚将项梁引军驰援,大破秦军于东阿城下,然后乘胜进击,再破秦军。章邯败人洑阳,据城固守。项梁攻城不克,移攻定

陶。定陶城内有重兵把守,项梁驻军城下。项梁屡胜而骄,整日在营中饮酒作乐,将士也逐日懈怠,斗志锐减,甚至夜不查巡,安睡营中。章邯得此军情后,遂向各处征调兵马,伺机攻打项梁。待各路兵马齐集,章邯便率大军乘夜进攻定陶。楚军骄而无备,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项梁死于章邯刀下。项羽退守彭城。

曹子建封东阿王、葬鱼山三国时期,曹植被封东阿王,死后葬于鱼山之事。曹子建,名植,曹操子,三国时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县),于魏太和三年(229)封为东阿王。在东阿期间,常自愤怨“抱利器无所施”,上疏求自试,然终不为用。至魏太和六年(232)徙封于陈,称陈王。他抑郁寡欢,含恨而终,卒年41岁。死后第二年,按照他的遗愿,葬于东阿鱼山。今鱼山有东阿王曹植墓。

汲桑石勒起义于在平西晋时期,发生在在平的农民起义。汲桑本为在平牧民首领。晋永兴二年 (305),成都王颖部将公师藩在清河县(今平原县南)起兵,汲桑和羯人石勒率牧民前往参加,公师藩失败后,汲桑、石勒等又回在平继续活动。永嘉元年(307)举行武装起义,汲桑自称大将军,以石勒为扫虏将军,攻郡打县,释放囚徒,招纳流民,打败魏郡太守冯嵩,攻陷邺城(今河北省漳县邺镇东),杀新蔡王司马腾,又杀邺官,接着人石原,杀山阳公杨秋。后在西晋兖州刺史苟晞和将军王赞镇压下失败。不久,汲桑被杀于乐陵。后来,石勒依附于汉国刘渊手下为将。刘渊死,刘曜继位,改汉国为赵国,史称前赵。石勒在反晋战争中扩大了兵力,不愿再受刘曜的统治,雄据河北,建立政权,自称赵王,史称后赵。太和元年(328)灭前赵,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三年(330)称大赵天王,旋又称帝,年号建平。石勒死,其子石虎继位,被鲜卑贵族慕容俊所灭。

慕容垂进军鲁西十六国时期,慕容垂进军鲁西事件。慕容垂,为前燕国君慕容就之子,封吴王。淝水之战,前秦苻坚战败,他乘机兴复燕国,初称燕王,后称帝,史称后燕。在慕容垂称王为帝期间,曾多次进军聊城。史载:慕容垂于燕元元年(384)因追击踞清河造反后南逃的叛将吴深,曾进兵屯聊城之逢关陂。建兴元年(386),又因燕太子洗马温祥为济北王,驻在东阿,又向在平、东阿一带进军,战败温祥,进驻东阿,兵逼馆陶 (今冠县西部)。建兴九年(394),慕容垂东进阳平(郡名,其治在馆陶,即今之馆陶县城)、平原(郡名,今德州平原一带),命辽西王慕容农、安南将军尹国攻城,城破属燕。建兴十一年(396),慕容垂遣征东将军平规发兵冀州,二月平规叛,占据高唐。燕遣将高阳王慕容隆进军击之。平规弃城而走,慕容隆追之,斩平规于济北 (今在平一带)。

檀道济智战魏军南北朝时期,宋、魏两军作战的事件。檀道济,南朝刘宋髙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先仕东晋,后仕宋。元嘉八年(431),檀道济与魏安平公乙旃眷相遇于寿张,两军大战,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勇厮杀,大破魏军。从寿张北进,至在平,道济又斩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道济继续前进,直至济南历城。20多天,30余战,连战皆捷。魏军正面对敌失利,便旁出轻骑兵,纵火焚其粮草。道济缺粮,遂不能进,自历城退兵,至在平,驻于稿破城。这时士兵有逃亡降魏者,告以宋军粮尽。魏军进逼,宋军恐惧,即将溃散。檀道济趁着月夜,组织士兵以斗撮取沙土当粮,堆集一起,并让人髙声喊所量的数量,用粮食覆盖在沙的上面。天明,魏军见道济粮堆如山,以为降兵虚报,把他杀掉了。这时,道济兵少,魏军以优势兵力从四面压来。道济命军士整理好盔甲列队前行, 自己身着便服坐在车上缓缓后退。魏军见檀道济安然无惊的样子,以为有伏兵,不敢追击,反而后退。结果, 宋军未伤一兵一卒,全军退回。

窦建德大败宇文化及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与官军的一次战役。窦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是隋末3支强大的农民起义力量之一。唐武德元年(618),窦建德在河间称夏王。同年三月,身为隋朝右屯卫将军的宇文化及为武贲郎将司马德勘等所推,发动兵变,用丝带勒死了隋炀帝。接着,宇文化及假借炀帝皇后的命令, 立秦王杨浩为皇帝,他本人自称大丞相,总理百官。不久,拥众北返,至河南,为李密击败,众多亡叛。宇文化及杀死杨浩,自立为帝,国号许,建元天寿。武德二年 (619)二月,唐将李神通在贝州(今河北清河西北)一带打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逃至聊城。窦建德抓住有利战机,大举围攻宇文化及,迫使他败退聊城城中,闭门拒守。农民军集中兵力攻进城中,俘虏了宇文化及等人,宇文化及被斩首示众。今冠县定远寨乡千户营村有化及台,相传为其当年屯兵处。

李冲起兵讨武则天唐朝,李氏宗室反抗武则天的斗争。唐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 到显庆五年(660),朝政全归武后。弘道二年(684),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第二年改唐为周,自称皇帝。从她被立为后到称帝,唐宗室大臣怨恨不服,屡次谋变。垂拱四年(688),博州(今聊城)刺史琅瑯王李冲,招募人马,起兵讨伐武则天。武则天以左金吾将军邱神勣

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讨李冲。李冲率兵五千,先攻武水(今聊城沙镇)。武水令郭务悌诣魏州(今河北大名至山东冠县、莘县一带,治所在河北大名东北)求救。莘县令邀击李冲,因兵少不敌,入武水,闭门坚守。李冲放火烧武水南门,火起,军不得入。堂邑(今东昌府区堂邑镇)董元寂说:“李冲与国家交战,这是造反。” 李冲立即将董元寂杀掉,由此引起众兵不满,逃散藏匿。李冲最后只剩家僮数十人。李冲退还博州,至城内,为守城者所杀,起兵7日而败。邱神勣至聊城,官吏素服出迎,神勣即将博州官员全部杀掉,在城内屠杀了1000多家。武则天也以串通谋叛罪大肆捕杀,平定诸王。

梁、唐夹河之战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击败后梁入主中原的关键性战役。历时6年之久。后梁太祖朱温死后,政局混乱,国势大衰。此时占据河东镇的晋王李存勖却励精图治,欲取后梁而代之。贞明二年 (916),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击败梁军,占据黄河以北,沿黄河与梁军对峙。当时,濮州的德胜与郛州的杨刘,是这段黄河的两个关键渡口。贞明三年(917)冬,李存勖的军队乘冰冻越过黄河,攻占杨刘,梁廷大惊。次年(918),梁将掘开黄河堤以阻李军。六月,李存勖进驻杨刘,涉水与梁军作战,梁军败逃,杨刘为李军所据。十二月,两军又在上游的胡柳陂(今郵城临濮集)展开恶战,双方死伤惨重,各丧失军队三分之二以上。贞明五年(919)春,李存勖在德胜口夹河筑南北两城,从而控制了德胜、杨刘两大要津。后梁忙在德胜上游18里处的杨村夹河建南北两城,并以浮桥相连。龙德三年(923),李存勖称帝,国号唐。他遣将自德胜渡河偷袭郛州得手,后梁命大将王彦章迎击。王彦章率军烧毁德胜浮桥,攻占其南城并破唐军数寨。于是,李存勖命德胜军弃北城,顺河而下杨刘,旨在合军固守杨刘一津。王彦章遂使其士卒乘木筏追击,双方在黄河水中且下且战,一日间百斗不止,互有伤亡。接着,王彦章会合梁军10万围攻杨刘,李存勖也亲率军队急驰杨刘救援,双方在杨刘周围展开了殊死搏斗,终以梁军败退结束。十月,唐军自杨刘南进,在郓州与王彦章开战。王彦章被俘后因拒绝李存勖的劝降而被杀。李存勖乘胜西进,攻克汴州,灭亡后梁。历时6年的夹河之战宣告结束。

开凿会通河元代开凿会通河之事。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因江淮水运不通,曾开凿自济宁、兖州经东阿至利津入海的运河。后因海口阻壅,船运货物须在东阿舍舟登陆,陆运200余里到临清人卫水,故又北合漳水以输京师。艰阻难行。至元二十六年(1289),寿张县令韩仲晖和太史令边源提出建议,从安山(今山东省梁山县安山西南)至临清开挖运河,以利漕运,并减轻民众的负担和运输之苦。根据这一建议,凿成了一条长达250余里的漕河。从安山起,经阳谷、聊城至临清,引汶接济,人于卫漳。建闸31座,以节水势。河成,命名会通河。从此,南来漕船,无须陆运,可由水路直达京师。清末因河道积泥水浅而停漕运,此后黄河以北会通河段渐被堙塞。

“靖难”战火在东昌明代,东昌军民抗击“靖难” 军的战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允炆即位,为了巩固皇位,决定削藩。燕王朱棣以“靖君侧”为借口,于建文元年(1399)七月起兵北平,发动了所谓的“靖难” 之战。次年五月,燕军至济南,遇到山东布政司参政铁铉与都督盛庸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朱棣撤军北退。建文帝提升盛庸为平燕大将军,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后又进为兵部尚书。十二月,朱棣军再次入山东,在临清、馆陶等地烧杀抢掠。盛庸、铁铉屯兵东昌,“宴犒军士,誓师励众”。燕军因屡胜轻敌,至东昌“即鼓噪前薄”,故“尽为火器所伤”。盛庸乘机挥军大战,包围燕军,幸亏援军及时接应,燕军才逃岀重围,大败北逃。东昌之役的胜利,暂时阻止了燕军南下。建文四年 (1402)正月,朱棣率军第三次入山东,他避开济南、东昌,取道东阿、汶上、邹县等地,直趋南京,夺取了皇位。

李自成派军追杀邓之荣明代,农民起义军追杀明军的事件。明崇祯十四年(1641),山东“全省大饥”,寿张、东平一带农民蜂起,民众推举苟仰杜为首, 率众千余进逼东昌,因城防坚固,未克。崇祯十七年 (1644)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进北京后,即派将郭开率兵南下,会同苟仰杜围攻东昌。时平山、东昌两卫皆系世职,自知不能抵御起义军,即率所部投降。惟守将邓之荣不服,逃奔东阿,后聚集乡兵500余人及数千名民军,又逃于白塔山,与起义军对抗。时值六月,天气炎热,起义军追至白塔山,已是咽喉生火,于是一齐奔向旧城河内饮水,被邓之荣之伏兵击败。起义军退保隔马岭。初二日,邓之荣率部奔向亭山,起义军随后追至。因亭山险峻,仰攻不易,起义军便绕山脚求战,一会儿稍退,一会儿猛攻。邓之荣所率乡兵与民军见势不妙,个个逃命而去。邓之荣仅率20余骑兵下山迎战,被起义军团团包围,死于乱刀之下。

临清市民反税监斗争明代发生在临清的一次反税监事件。明朝中期以后,朝廷为了弥补财政亏空, 满足统治者的贪欲,以开矿征税“以济国用”为名,相继

派出大批太监到各地充任矿监税使,大肆搜刮民财。万历二十七年(1599),马堂榷税临清。据《明史》记载,

王朝佐烈士碑

马堂一到临清,便在城区和水路要道设立重重税卡,建立衙署, 网罗地痞、流氓、恶棍“诸亡命者从数百人”,专事讹诈勒索,甚至白昼行劫,“抗者辄以违禁罪之”。同时,以提成30%的伎俩挑拨离间,制造僮主之间的矛盾,坐收渔人之利,以致“中人之家破者大半,远近为罢市”。税监马堂恣意妄为,“纵群小横征, 民不堪命”。临清市民忍无可忍,遂于当年四月爆发了由商人、作坊主、工匠、徒工参加的反税监马堂的斗争,有万余人拥至马堂署门前请愿,要求免去重税,并“市人数千环噪其门”。马堂不但闭门不纳,竟然下令武装镇压,“令弁随从署内往外发

矢”,当场“射杀二人”,因而激起人们更大的愤怒。于是,“州民万余,纵火焚堂署,毙其党三十七人”。史称 “民变”。朝廷令马堂撤回,并查办倡乱者,织筐工匠王朝佐挺身而出,慷慨殉义,“株连者俱得免”。当地人民为之建了“王烈士祠”,以作纪念。

榆林军起义明朝末年发起于莘县的一次农民起义。因义军以广大荫深的榆树林为基地,故称榆林军, 又称榆园军。明崇祯十三年(1640),莘县人马应试借该县南部一带荒地不耕、农民饥苦不堪之机,组织农民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他们先是反明,后转入抗清斗争。义军在方圆数十里的榆树林中广挖地道,既可在战斗中掩身,又可栖止,人数过数万,屡败清军。当时处于鲁西的观城、朝城等县均为榆林军占领,其活动范围远达开封、徐州、海州,对清廷威胁甚大。清军为毁林,夏射梅豆种子、冬放火,后又掘黄河水灌榆林地道。清顺治十二年(1655)榆林义军被镇压。

王伦起义清代发生在鲁西的一次农民起义。自乾隆十六年(1751)始,清水教首领王伦便在行医的同时往来于兖州、东昌各州县,进行传教活动,发展秘密组织。经过10余年的努力,清水教徒遍布寿张、阳谷、堂邑等地。乾隆三十九年(1774)八月,寿张知县沈齐义大肆搜捕清水教徒,王伦闻讯,急派孟灿到堂邑县约王经隆。起义首领决定先发制人,于八月二十八日举行起义。这天,寿张县城“名优在衙前演戏,椎牛醵

饮”,起义军几千人假作看戏聚集在衙门前。半夜时分,起义军举火把,持刀棍,振臂而呼冲入了县衙。知县沈齐义惊慌万状,急急穿起朝服,登上县衙大堂,试图“软语劝谕”,暂稳局势,日后再行剿捕,但其阴谋未逞,转而破口大骂,被皂役李旺砍死于衙堂之上。同日,王经隆在堂邑县城西张四孤村聚众五六百人起义,杀死了该村恶霸地主后,南下与王伦会师寿张,然后挥戈北上。九月二日,起义军进攻阳谷,兖州镇总兵惟一前往围攻,被起义军打败溃逃。莘县把总杨兆立奉命助守阳谷城,一经交锋,被起义军杀死于城内。阳谷县丞刘希涛闻讯后从阿城领兵增援,两军相遇,县丞被砍死,清兵败遁。起义军攻入县城,典史方光祀防守监狱,也被起义军所杀,囚犯全部放出。九月四日,起义军乘胜北上,攻打堂邑,当日下午直抵城下。知县陈枚、武举陈无梁、把总杨兆相、训导吴标各率清兵分守四门。起义军势如破竹,轻破四门,杀死陈枚等人,并击退山东巡抚徐绩、河总姚立德的部队,进而攻占了南北交通水陆咽喉的临清。乾隆皇帝连下谕旨,派大学士舒赫德为钦差大臣,率禁卫军精锐以及天津、沧州两地驻军赶赴临清,同时命令直隶及河南总督、巡抚派兵助剿。义军英勇抵抗,经20余天血战,至九月二十九日,清军占领了临清土城,起义军战士伤亡惨重,王伦等人被围在汪宅一幢楼房里。有人劝他投降,王伦坚定地说:“我宁可烧死在楼上,断不肯投降。”他让手下的人放火焚楼,大家不忍动手,他便亲自举火自焚。起义失败。

太平军转战鲁西清代,太平军与清军在聊城一带发生的战斗事件。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遂派林凤祥、李开芳统3万余人从扬州出发北伐,进至天津,清帝急派僧格林沁围剿。北伐军孤军深人,陷入困境,急忙后撤,固守在连镇等待援兵。援兵由黄生才、曾立昌率领于咸丰四年(1854)二月二十日至山东境内,连克金乡、巨野、郛城等县,二十七日入张秋镇, 斩管河主簿史荣增、寿张主簿韩怡等。二十九日抵阳谷城下,知县文颖与典史徐凤喈登城防守,中箭而逃,太平军攻入,斩文颖、徐凤喈与教谕李文绶等。三月四日到达临清,智取临清城。清廷命胜保、崇恩等率队增援,限期夺回临清。太平军由于粮草缺乏,无法在城内久留,被迫南撤。黄生才率数千人在由冠县至莘县途中被清军击溃,至观城孔家集被俘,从容就义。四月五日,曾立昌率数千人在从阳谷撤往江苏的途中,遭寿张县令彭家宾袭击。同日夜间,曾立昌的余部在张秋又遭东阿县令傅兴袭击。两处死伤被俘达400余人。曾立昌宁死不屈,跳河自尽。林凤祥、李开芳见援兵失败,即分兵作战,以作声援之势。李开芳于五月二日由连镇突围,四

日攻占高唐,知州魏文翰带兵反扑,魏大败,投井自尽。清军胜保所部几万人包围高唐。在近10个月的战斗中,清军损失惨重。清军统帅胜保被逮京问罪。咸丰五年(1855)三月十七日,李开芳率太平军撤至在平冯官屯,又遭清军堵截,遂据此屯与清军作战。清军屡攻不克,伤亡甚重。僧格林沁开挖新河,在土家闸以北的三孔桥引运河水淹冯官屯。屯内水深四五尺,太平军粮草、火药尽湿,柴米渐缺,将士大部牺牲,李开芳诈降被捕,在北京被杀。太平天国北伐战争至此失败。

李朝燕起义清咸丰年间,发生在莘县的一次农民起义。清咸丰四年(1854)三月五日,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朝城义民李朝燕、李北庚等组织起500多人的起义队伍,扮作太平军,攻占朝城县城,杀死知县任腾蛟,烧毁衙署,释放囚犯。东阿、阳谷、巨野、金乡等地的农民也起义呼应。一个月后,济宁州知州黄良楷带清兵到朝城镇压,杀害义军首领及部下多人,义军被迫离境北上。

黄河决口斩运河清咸丰年间,黄河决口斩断京杭运河之事。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决口于河南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县境),黄河水由东明直注菏泽,分流至张秋(今阳谷县张秋镇),穿运河东流至东阿鱼山,夺大清河至利津人海,把京杭大运河拦腰断为两截。此次黄河决口,造成京杭大运河淤塞,鲁西北从此失去了南达9省的航运方便。

邱莘教起义清代发生在莘县的一次农民起义。清咸丰十年(I860)十一月,白莲教的邱莘教派首领张玉怀、靳守印等在莘县聚众起义,称红旗军。次年初,教军联合苏洛坤、程顺书、从世钦、延轮秀以及杨泰、宋景诗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数万人,攻占莘、朝、观、范、濮等15座县城,杀死清兵5000余人。朝城县知县董函带团丁抵抗,被教军杀死。据清《山东通志》载:当时, “曹属观、朝、濮等四五百里烽烟钲鼓不绝,……七州无官无兵,六州县吏不知存亡”。咸丰十一年(1861)六月,胜保、僧格林沁配合山东巡抚谭廷襄镇压教军,张玉怀率部把守莘县,宋景诗把守朝城,南北呼应,分别御敌,随时联合作战。六月九日,胜保军抵大里王村。教军在村周围设伏,并调1.8万人在县城警戒。战斗于清晨6时开始,清兵被教军砍下的头颅装满6辆木轮车。后义军向县城靠拢。清兵追至县城形成包围圈。教军利用制高点与清兵对抗。清兵见地形不利, 撤至马桥一带。清军撤后,张玉怀部队到大里王镇守。六月十一日,胜保第二次进攻大里王村,派正定兵与河州兵攻西面,山东兵与豫兵攻东面,大沽兵与景州兵攻

北面,村南五六里处设伏兵,直隶总督标兵为后应。教军则在村东南列阵。教军敌不住清军三面夹攻,被迫南撤,又遭伏兵截击,死伤惨重,余部向县城撤退,与前来救援的杨泰及宋景诗领导的义军会合。清兵占领大里王村后,火烧民房,然后分路向县城进攻。当清兵距城约一华里时,杨泰及宋景诗等领导的义军火炮齐发, 清兵死伤无数,教军在炮火掩护下,从东、西门发起进攻,又杀伤一批清兵。清兵向城里猛冲,教军遂向南撤退。六月十五日,张玉怀在莘南朝北一带征粮,遭清兵袭击。三十日,离开莘县到临清与兄弟旗军会师。七月二十七日率军挺进莘县、朝城一带,发动群众,扩大教会,招募兵马。十月,教军联合濮州、范县长枪会到冠县、堂邑一带活动。十二月初,教军被胜保军击败撤岀堂邑,部分进入莘县延家营。十二月四日,清兵步骑两路进攻延家营。延家营失守,教军伤亡惨重,首领延轮秀被捕死难,张玉怀向胜保军假降。同治元年 (1862)三月,胜保军南下增援安徽清军,命其部下带领收降教军去河南。张玉怀趁胜保南渡之机,率部返回莘县,随即北上冠县。六月,红旗军300余人再次在莘县马连寺起义。十二月,教军在朝城打死打伤团练1000余人,观、朝、莘各地义军纷起活动。同治二年 (1863)四月,原降清军数千人再次起义,遍布莘县、朝城、馆陶一带,直逼观城、寿张、范县等县城。至十一月,教军被清军镇压,起义失败。

天龙八卦教起事清咸丰年间,发生在冠县一带的农民起义。清咸丰十一年(1861)初,因天灾,冠县一带歉收,官府照征钱粮,引起乡民抗官闹漕斗争。天龙八卦教“圣主”张善继、杨泰联合宋景诗等人揭竿而起,以“除暴安良,重整河山”。其军事组织按所习之“卦” 分为红、黄、蓝、绿、黑五大旗。二月十一日,黄旗孙全仁部首先攻破邱县城;十九日,蓝旗左临明、大绿旗杨泰等部克冠县城;十九、二十日,黄旗张玉怀部围攻莘县城;二十三日,宋景诗的黑旗军占领沙镇,逼近聊城; 二十五日,黄旗军破莘县城;二十九日,杨朋岭部破馆陶城。三月三日,蓝旗左临明、黄旗张九春等部再次攻人邱县、馆陶城;四日,教军人观城、阳谷城;十日,红旗军攻入堂邑县城;十七日攻朝城;十九日围攻寿张城。教军破城后,焚烧县城,纵放囚犯,开仓放粮。冠县知县不战而逃,莘县知县被打伤,朝城知县被打死。天龙八卦教的骤然起事,清廷大为惊恐,三月中旬,先令山东巡抚调兵遣将会同东昌兵“围剿”教军。教军愈战愈勇,三月二十七日东抵在平境;四月八日围攻聊城, 十六日进攻临清。清廷又命兵部右侍郎胜保率从外省调集的马步军从北面进剿教军,四月十七日抵威县。北路教军与清军由西北向东南展开决战,教军被迫一

路撤往冠县城。五月十四日,清军合围冠县县城,与教军战于冠县北关、西关、马寨、七里韩村。十八日,教军复攻清军占据的冠县城、莘县城,教军总管兵马大元帅杨泰牺牲于莘县之战中。五月二十一日,东路教军与清军战于聊城的李海务、周店等地。五月下旬,宋景诗部与清军乌尔贡札布战于魏湾、柳林。六月上、中旬, 清军攻占沙镇、七级、阿城、张秋、朝城、观城。清军步步紧逼,形势急转直下,教军活动处于低潮。八月,胜保赴热河,团练解体。此时教军活动再度兴起,遂派员赴豫北请来长枪会农民军4000多人与其一起活动于鲁西,声势大震。大绿旗杨福龄、小绿旗雷焕,大红旗靳四、小红旗李金声,小黄旗王玉符等在冠县燕儿庄竖起大旗,聚集人马。九月中、下旬,教军攻破清军冠、莘之间的大场营盘,接着围攻冠县城,双方战于冠、堂交界处的唐门寨、王家、刘八寨和冠县的宋村、张平、范庄、赵村、化村等地。十月上旬,教军逼近临清,与临清知州所率练勇、乌尔贡札布等部清军在堂邑西北的太公庙交战,将清军四面包围,清总兵郝上庠坠马受伤, 被教军杀死,乌尔贡札布败回聊城。十月中旬,胜保复回,亲临冠县的八里庄、莘县的兴旺及张鲁集督“剿”教军。教军以延家营为据点,约集各旗教军屯于莘县、朝城一带,与清军展开激战。十一月三日,教军从延家营撤出,北上于大营口渡卫河至下堡寺,打死清都司张玉祥。十四日与清军战于广平、肥乡县交界处的牛庄后西进,十六日又回撤南馆陶渡卫河东进,清军随后追击。教军走投无路,除红旗军头目都志文潜伏堂邑一带外,其余被清军俘获。

宋景诗起义清末发生在鲁西的农民起义。清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宋景诗在今东昌府区沙镇刘家河一带集结义军万余人,以“黑旗”为号,举行起义。不久,黑旗军迅速发展起来,达10多万人,转战直、鲁两省边界,连克莘县、朝城、观城、冠县、阳谷、濮县、新河等13个县城和运河沿岸重要渡口及数百集镇,控制了直鲁边境的广大平原地区。宋景诗起义,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极大震动,于五月派胜保为钦差大臣督办直隶、山东“剿匪事宜”,并与“统辖鲁豫军务及直晋防兵” 的另一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和山东巡抚谭延襄相配合,调重兵包围起义军。起义军首领杨泰、张善继先后战死,人数剧减,战斗力大大削弱,宋景诗率部撤至朝城一带。为保存黑旗军实力,以图日后东山再起,宋景诗于七月向胜保表示受“招抚”,黑旗军被编为靖东营,后随胜保去河南、陕西对付捻军和陕西回民起义军。但宋景诗并未随胜保认真打仗,而是对起义军进行联络和避让,同时一直与家乡革命群众暗中保持联系。同治二年(1863)初,宋景诗率部辗转回到临清。后以甘

官屯、小刘贯庄为大本营,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再次起义。义军以冠县甘官屯为中心,控制了临清以南,莘县、阳谷以北,聊城以西,冠县以东的大片村庄。清廷急调“督办直鲁豫三省交界剿匪事宜”的刘长佑,率1.7万余人,分3路进袭甘官屯。宋景诗率千余马队在清水镇一带巧设伏兵,前后截击,刘长佑两路军全部被歼。六月十五日,黑旗军又分别在岗屯附近的贾镇、梨儿庄一带,再度重创丁保桢、恒龄所部清军。随后, 宋景诗在临清、莘县、堂邑、馆陶数百里范围内,打得清军顾此失彼。八月初九日,清政府派僧格林沁亲率大批清军马队逼近甘官屯、小刘贯庄一带,并令刘长佑军攻其西北,丁宝桢部攻其南,僧军攻其东南,又命严敬铭部严防卫、运河,柳林、小屯等地主武装也参加了围攻。僧格林沁亲自指挥。宋景诗在甘官屯窑上高耸大旗,沉着应战。清军1天3次出阵,均被宋景诗部下杀败。次日,僧格林沁使用了英国人克乃训练的洋枪队。手持大刀、长矛的黑旗军虽勇猛冲杀,但损失甚大,副帅杨殿乙身负重伤,宋景诗遂率队撤至小刘贯庄。而僧格林沁部又在庄外挖壕放水,妄图水淹起义军。当天晚上,宋景诗一面派人去僧营伪下“明日再战”的战表,并布置疑阵;一面率领黑旗军和群众悄悄撤出了小刘贯庄。此后,宋景诗率部直趋冠县,南经莘县,西进清丰,北走临漳,东入德州,回至夏津、高唐,半月之间,足迹遍及直、鲁、豫、晋4省交界地区的30余县。至十一月中旬,黑旗军由于在流动作战中损失惨重,基本上失败了。后宋景诗等少数将领,几经周折,再度南下, 与捻军张宗禹部队相会合。同治四年(1865)黑旗军绕道江苏,再入山东,配合捻军,诱使尾随追赶的僧格林沁陷于10万起义军的重围。四月二十四日夜,击毙僧格林沁于曹州(今荷泽市)。黑旗军撤出山东后,继续进行反清活动,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义和团兴起。

捻军四打在平城清同治年间,捻军攻打在平的事件。清同治七年(1868)三月二十五日,捻军头领张

捻军路过的运河戴庙渡口

宗禹率大部人马由聊城进军在平,并向在城进攻。守军为清兵王莫两个营及县长熊振湘所部。捻军攻城未克,入禹城境。四月十二日,张宗禹由高唐进兵再次攻在平城,不料被王莫两营袭击,伤亡很大,遂撤退。此后,捻军第三次攻打在平城,仍未克。不久,捻军第四次进攻在平城,激战后攻克,杀死清军及团丁千余人。

捻军覆没南镇清同治年间,捻军于高唐南镇覆没的事件。清同治六年(1867),捻军围困高唐州城,州牧帅嵩龄组织兵力死守,后捻军撤退。翌年四月初,声称“小阎王”的张宗禹率捻军由德州抵达平原、禹城、在平、博平、高唐等地,四月十五日攻占高唐城南重镇南镇。至七月,捻军进入县境数十村庄。捻军东奔西突、剽疾凌厉、飘忽不定、行踪难测,一日可狂驰200余里。清政府“扼河而守”,调集各路军队尾追拦截,捻军被分割多股。七月,刘铭传、陈国瑞率清军加紧“围剿”,张宗禹率众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致使死伤惨重。七月中旬,徒骇河水暴涨,涉水不成,张宗禹欲夺南镇东南里许节义桥而走,又为清军所狙,遂在桥上投河而死。至此,历时16年之久、转战北方数省的捻军抗清斗争基本结束。

梨园屯教案清朝末年,在冠县的外国传教士及信徒与当地群众发生的冲突事件。清光绪十九年(1893), 因法国传教士弗若瑟纠集神甫梁宗明,带领教民强占冠县梨园屯玉皇庙基,拆掉庙宇,捣毁神像,改建教堂,“村人大哗,群起抗拒",官府畏惧偏袒洋人,民愤愈激,于是以红拳首领阎书勤为首的一支反洋教、护庙产的武装队伍迅速组织起来。双方争来争去,格斗不已。光绪二十三年(1897)四月,各路拳众3000余人在梨园屯亮拳比武3天,声势大震,教会不敢再“拆庙建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拳民受官府欺骗解散撤出梨园屯后, 传教士和反动教民气焰更加嚣张,官府则大肆捕杀拳民。当年秋,各路拳首在梨园屯集会,推赵三多为统帅、阎书勤为大帅,准备起事。十月二十四日,竖起“助清灭洋”、“杀尽天主教”的旗帜,正式宣告起义。义军首先焚烧了红桃园教堂,杀死教徒10余人,接着攻打常家屯教堂,队伍很快扩至千余人,“蔓延10余县,声威大震,风鹤频惊”。清廷见起义军“裹挟日众”,恐酿巨患,急命各州县武装倾巢出动,跟踪追剿。起义军则兵分两路与清兵游击作战,多次重创清军。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清军统领方致祥等率马兵百余、步兵500人包围了起义军的所在地梨园屯。起义军“严阵以待,麋集蜂拥,刀戟齐举,持械吹号迎扑,势甚凶猛”,痛击清军。终因寡不敌众,阎书勤等97人被捕。八月十九日,阎书勤等29人壮烈牺牲。其后,以赵三多为首的起义军举起“扫

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支持战斗,曾杀死清廷官吏和法国天主教神甫及传教士多人。二十八年(1902),赵三多被捕入狱后绝食7日,悲壮就义。梨园屯反洋教斗争就此失败。

朱红灯在鲁西反帝反教清朝末年,朱红灯在

鲁西反帝反教事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山东泗水县人(祖籍山东长清县)朱红灯(原名朱占黎,又名朱逢明)到长清县大李庄拜师学拳。这时,义和拳已在长清、在平、禹城、平原、髙唐、临清等地活动起来,朱红灯也成了其中的重要成员。光绪二十五年(1899),朱红灯转入在平,以五里庄为中心,到处设拳场,联络各地义和拳群众。在平860多个村庄,设拳场800多处。他响亮地提出了“先学义和拳,后学红灯照,杀了洋鬼子,灭了天主教”的反帝口号,并一举焚烧了梁庄、王相庄、马沙窝、八里庄、业官屯、姚张庄等地的教堂,大煞了教会势义和团使用的武器力的威风。同时,他还联络髙唐琉璃寺一带以杨照顺为首的义和拳,互相支援,互相联系。义和拳的活动很快扩及到髙唐、齐河、博平、平原、恩县、禹城、临邑、平阴等县,形成浩大的声势。在高唐,他与罗会英、王立言联合烧教堂,杀洋教士,打击地主豪绅、无赖教民,成为一名有名望的拳首。当年十月,平原县逮捕拳民6人,朱红灯率众前往救营,打败平原县知县蒋楷。随后,朱红灯又率拳众1500余名乘胜攻打恩县刘王庄教堂。当队伍到达平原县森罗殿时,山东巡抚毓贤派济南知府卢昌诒和官兵营管带候补知府袁世敦等率700余骑兵、步兵“剿捕”义和拳。十八日清晨,朱红灯手持大刀,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官兵阵脚大乱,被义和拳杀退六七里。据蒋楷《平原拳匪纪事》记载,当时袁世敦嚎叫:“今日不活矣!捕一土匪,而挫辱至此,复何面目见大人乎!”后朱红灯领导的义和拳树起“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旗帜,并易名“义和团”。十一月十七日,朱红灯与毓贤部战于森罗殿失利。加之内部分配不均发生冲突,造成械斗,朱红灯头部受伤。二十二日晚,朱红灯避居五里庄。毓贤派参将马金叙前往“查办”。马金叙再三“购线”探査,得知朱红灯的下落,便率军扑向五里庄。正好朱红灯身背粪筐,假装拾粪往外走,不幸被捕。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由毓贤亲自主持,将朱红灯“批饬”杀害于省城济南。

黄沙会与薛传峰之战民国时期,黄沙会与土匪在莘县的战斗。1927年7月2日,朝城黄沙会员1万多人,将朝城包围,逼近四关。15日民团被土匪薛传峰部袭击,伤亡100多人,撤至张寨。8月18日,黄沙会头领张文德闻悉薛部要逃往范县,便组织1000多人到城南邵庄设伏。薛传峰察觉后,于22日派100人扮作黄沙会员混入邵庄,把3个营的兵力分别埋伏在邵庄东南、辛庄和江楼一带。上午10时,邵庄东南吹起冲锋号。张文德发觉中计,遂指挥会员到村西迎敌。交战时,混入村内的奸细在背后开枪,村外薛部发起冲锋。下午4时,薛匪冲入村内,杀死黄沙会员200多人,烧毁民房200多间。此次战斗薛匪虽胜,但更加激起民众不满,筹集粮草越来越困难,被迫于8月26日撤离县境。

阳谷农民围城抗捐民国时期,阳谷农民围城抗捐的事件。1927年7月8日,阳谷县城周围各村丁壮纷纷集结,四五万农民自发地将阳谷县城包围,要求官府废除苛捐杂税。围城之初,县衙官吏及警兵惊慌失措,不敢轻举妄动,至第四日,才拼凑起数十人的“敢死队”,由县城北门、东门向外骚扰,妄图将围城群众惊散。枪声一响,各村农民队伍操起刀枪自卫还击。一时间人如潮涌,杀声震天。警兵见势不妙,缩回城内,关闭城门。抗捐斗争爆发后,中共党员杨耕心、进步青年王筱湖在围城群众中多次发表演讲、张贴标语,号召广大农民群众团结战斗,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围城4天后,城内柴粮不继,居民日益恐慌。县知事及其幕僚束手无策。县巡警队、警备队沿城布防,疲惫不堪。东临道尹陆春元虽有12个县的警备队可资调遣,但见围城农民声势浩大,亦不敢轻举妄动。至围城第五日,陆春元带少数随从,乘轿自聊城到阳谷调处围城事端。行近阳谷县城,陆春元下轿步行,沿途向群众打躬作揖,“软语抚慰”,当着围城农民的面给阳谷县知事写下手谕,准予酌情减免田赋捐税。陆春元回城后,阳谷县知事于当日下午派乡绅魏福爵出城,同围城农民商谈撤围之事。各村头领向县署提出减免捐税、取消盐巡、不准建设局随意占地毁坏庄稼等条件,责令魏福爵如实传达。阳谷县公署慑于农民威势,答应取消苛捐杂税、撤销盐巡队,围城农民陆续散去。

阳谷坡里暴动中共党组织领导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1928年1月,在中共山东省委指示下,由东昌县委书记张干民和共产党员杨耕心、王寅生等具体组织安排,争取了韩建德、曹万年掌握的一支拥有数十人枪的绿林武装,并发动部分农会会员参加,在阳谷城北

坡里村举行了暴动。阳谷坡里有德国神甫控制的坡里教堂,是天主教鲁西北教区的主教所在地,也是一座黄河以北10多个县中任何地主庄园所不可比拟的城堡。

阳谷坡里暴动指挥部旧址

它不仅雇工、收租、放高利贷,盘剥人民,而且勾结官府,横行乡里,镇压群众,强占民田,包揽诉讼,无恶不作。附近的地主、豪绅投靠教堂,为虎作伥,敲诈勒索, 当地群众对之早已深恶痛绝。所以,暴动一传出,队伍就扩大到了500余人。1月14日傍晚,教堂被全部占领,护院打手、教徒二三百人被集中控制,搜出龟缩在地道、夹壁墙内的主教及修女6人,缴获步枪40多支、手枪10多支、子弹2万余发、白银2700余两及其他大批物资,粮食不计其数。阳谷县知县王家桢闻讯惊死。原东临道尹陆春元于1月18日急调所辖12个县的警备队和部分地主民团,大举进攻起义军驻守的坡里教堂。起义军同敌人相持10余日,数次重创敌军。2月初,军阀张宗昌派来配有迫击炮的守备旅2000多人,并纠集了河南督军寇英杰部。起义军终因众寡悬殊, 难以坚持,不得已于2月7日夜突围,退至河北大名附近,又遭袭击,暴动遂告失败。

高唐谷官屯暴动中共鲁北特委组织的一次与奉系军阀、地方反动武装的斗争。1928年春,中共鲁北特委负责人李春荣、金谷兰等根据省委的指示,在高唐县成立农民自卫团,掌握了一支数百人的农民武装,名为红团。红团迅速发展到25个村庄,红团团员千人以上。他们自觉与军阀、地主豪绅斗争。尤其在谷官屯一带开展的抗捐抗税、打击土豪劣绅活动,迅速在高唐、夏津形成了燎原之势。中共鲁北特委决心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农民进行暴动,并决定李春荣任中共鲁北特委书记,改红团为农民自卫团,金谷兰任团长, 于5月4日举行暴动。由于消息泄露,5月4日拂晓, 农民自卫团向谷官屯集结时,奉军高唐县县长张振声出动警备大队,纠合匪首李采题的地主武装,围袭了谷官屯。暴动队伍毫无准备,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

况下,仓促应战,结果特委和团部机关很快被敌人占领,特委书记李春荣惨遭杀害,农民自卫团副团长、共产党员姜占甲等12人牺牲。谷官屯暴动遂告失败。

范筑先守土抗战范筑先与共产党合作抗战事件。1937年10月初,日军侵入德州,继占平原、禹城、齐河等地,陈兵黄河北岸。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桀率10万大军不战南逃。随着山东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鲁西北驻军、县长、专员搜刮地方资财纷纷渡河。16日,山东省第六区专员范筑先也遵命南下,退至黄河岸边——齐河县官庄路口。此间,中共山东省委继10月初选派解彭年、吕世隆等12名共产党员任第六区政训处干事后,又选拔了以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为骨干的政训服务员240人到聊城。政训处的共产党员和热血青年,拿起刀枪,树起了抗日大旗,与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坚持在鲁西北进行抗战。富有爱国思想的范筑先,看到共产党能够在敌后存在的事实,深为共产党人抗日救国的忠诚所感动,于10月19日毅然决定班师回聊,守土抗战,并将国民党山东第六区保安司令部改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范筑先任司令,共产党员张维翰任政训处处长。中共山东省委在范筑先回师聊城后,随即派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张霖之,省委委员赵健民和洪涛、王幼平、张郁光等到聊城,先后到范筑先所部工作。这更加坚定了范筑先抗战的决心。11月中旬,韩复第再次命范筑先撤退。范筑先义正词严地拒绝韩复榘的命令,并于11月19日晚向全国发出“职忝督是区,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惜”的著名皓电。次日,全国各大报纸全文发表,震动全国。范筑先亲率政训处到各县恢复和建立抗日政权,安定内部秩序,并先后委任吕世隆、管大同等13名共产党员为莘县、寿张、观城、冠县、高唐、馆陶、濮县、范县等县县长,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奔赴各地改编地方部队,收拢和教育土匪、国民党溃兵。半年时间,在范筑先部建制下的抗日武装发展到35个支队和3路民军,约6万余人,号称10万铁军。1938年5月1日政治工作会议后,各支队均建立政治部分支机构,共产党员任政治部主任。各县均建起县委或工委,广大农村普遍建起了党组织。抗日武装控制的地区东跨黄河,西骑漳卫,北临津浦,南界大名至邺城一线。是年8月,中共中央、毛泽东致书称赞“鲁西北抗日局面在华北和全国范围内都是很少的”。正当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之际,以国民党政府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破坏也日益加剧起来。1938年10月中旬,在沈鸿烈的指使下,范筑先的

参谋长王金祥阴谋制造了谋杀第十三支队副司令员王青云和政治部主任汪毅的“鄄城事件”。11月14日,日军集结重兵大举进犯聊城。范筑先巡城指挥,守城勇士奋不顾身。至15日中午,终因孤军守城,东城门陷入敌手。下午5时,范筑先在与敌浴血奋战中壮烈殉国,共产党员张郁光、姚弟鸿等及守城健儿700余人同时牺牲。12月,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领导人吴玉章、董必武和朱德、彭德怀等分别亲笔为范筑先写了挽联。吴玉章、董必武的挽词是:“三友见精神,松体遒,竹身直,梅花亦自清高,格高气苍,直到岁寒全晚节;一门尽忠义,夫殉职,妻为民,子女都称勇武,顽廉懦立,共纾国难绍遗风。”朱德、彭德怀的挽词是:“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亡,显其忠勇;吾侪尚在,誓必长期抵抗,还我河山。”范筑先殉国后,以共产党领导的第十支队为核心,组成了“筑先纵队”,继续活动在鲁西北平原和肥城附近的大峰山区,坚持鲁西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观城之战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与日军在莘县作战的事件。1937年12月12日,日本华北军司令土肥原部1000余人向观城进犯。此时,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保安旅正在清丰。12日下午4时,保安旅某团第三营300余人开进观城,关闭城门,布置防务,并派出1个连到小王庄设伏。8时,日军4路纵队进入伏击圈。伏兵数挺机枪一齐开火,日军伤亡数十人。日军组织反击时,伏击人员已经撤退。因天黑难辨,日军前后队互相射击,死伤惨重。13日早晨,日军开始攻城。第三营凭借城墙掩护顽强坚守,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下午,日军主力部队赶到,从东、南两面同时攻城。三营弃城向清丰方向撤退。此战打死日军200余人,三营伤亡100余人。

"忠孝团''叛乱抗日战争期间,反动会道门叛乱事件。1938年11月初,反动会道门“忠孝团”头子刘清泉纠集土匪刘清岚等,在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民政厅厅长李树椿等操纵下,配合日军对聊城的进攻,公然聚众叛乱。刘清泉等在安乐镇、七级、范海一带协众数千,于11月11日占据安乐镇,击伤受范筑先委托前往 “劝谕”的原国民党第四区专员韩多峰,并于15日进攻阳谷城。驻守阳谷县城的刘耀庭支队和刘子璋支队早已做好战斗部署,以逸待劳。刘清泉指挥团众攻打北门,被守军击毙,余众大败逃回。后匪首刘清岚纠集 “忠孝团”残众,盘踞朱庄。1939年冬,八路军第一二五师一部进驻朱庄,刘清岚伪示顺从,当面表示愿共同抗日,不久又故态复萌,串通国民党石友三部,骚扰抗日政权和地方武装。1940年2月中旬,八路军杨

勇部鲁西独立旅特务团、教导队,筑先纵队第二营,徐翼部东进支队第四大队等共约2000人,在何德全参谋长统一指挥下,向朱庄地主围寨发动猛烈进攻。刘清岚率团众负隅顽抗。八路军挖掘地道接近围寨,然后树起云梯,轮番攀登寨墙,未获成功。后又用破马车、木桌覆上湿棉被做掩护,掘穿寨墙数处,突入寨内,全歼寨内团众400多人,生擒匪首刘清岚。为防敌伪再次盘踞利用,抗日军民当即把围寨彻底毁平。

莘县事变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莘县的一次反革命武装暴乱。抗日战争爆发后,范筑先接受政训处的建议,委任中共党员吕世隆为莘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吕世隆积极整理县政,建立各种抗日群众团体,并在原地方武装的基础上建立抗日武装——县大队,且任大队长,在全县掀起抗日热潮。吕世隆的爱国激情和抗日活动引起国民党县党部的仇恨。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拟将吕撤换,被范筑先驳回。但是,敌视抗日工作的反动势力仍在暗中加紧活动。1938年11月15日聊城失陷后,反共分子看到时机来临,便凶相毕露,于17日制造了震惊鲁西北的反革命武装暴乱——莘县事变。11月17日下午,国民党县党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4时发起事变。他们收买了县大队二中队指导员马华甫,秘密将一中队队长曹彬和指导员宋瑛及三中队指导员陈瑶甫看押起来,同时借故将吕世隆的警卫员骗出县政府,随即将县政府包围。叛首张滕魁、刘建堂花言巧语,对吕世隆进行麻痹,使其放松警惕。张滕魁趁其不备,连开两枪,吕世隆倒在血泊中。吕世隆牺牲后,反动分子扣押县政府其他人员,并控制县城。23日,中共党组织掌握的武装力量第十支队机枪营奉命赶到莘县,欲夺回这块抗日阵地。顽固分子张滕魁等用缓兵之计将机枪营拒之城外。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民政厅厅长李树椿命王金祥率第二支队、二十一支队约3000人于27日赶到莘县,突然对第十支队机枪营发动袭击。机枪营将士英勇反击,终因寡不敌众,队伍撤离。至此,莘县县城被国民党顽固分子控制。

赵官寨反击战抗日战争期间,聊城地方武装反击日伪军的事件。1940年1月,冀南地区日伪军纠集二三千兵力支援石友三第三十九集团军残部。卫河支队七八百人在冠县、邱县、临清等县,以运动战、游击战的战术有力地牵制了日伪军。敌人发觉上当受骗,便调整兵力疯狂反扑,将卫河支队包围。卫河支队决定突围,但为时已晩。第三营第十连为掩护整个支队突围,在冠县赵官寨村向敌人展开猛烈反击。起初,日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晕头转向,乱作一团。十

连很快占领村边有利地形,在连长王德林的指挥下,班自为战,人自为战,把敌人紧紧咬住。敌人几次反扑被击退后,便集结各路兵力,把十连包围起来。这时十连已伤亡很重,王德林将战士集中到几座高大平房上,在敌人进入目标圈内时,他们将一束束手榴弹投向敌群, 一排排敌人倒下去。战斗进行了10多个小时,整个村庄硝烟弥漫,许多战士壮烈牺牲。日伪军在十连占领的平房周围堆放干柴,浇上汽油,点燃大火。十连勇士们忍受着肉体的极大痛苦,仍向敌人射击。子弹打光了,他们把枪支摔断,纵身跳入大火壮烈牺牲。此次战斗打死打伤日伪军500余人,十连勇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赢得了支队的胜利突围。

讨石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与国民党顽军在鲁西北进行的一次战役。1940年2月19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旅、山东纵队挺进支队、第六支队各一部,于阳谷张秋镇歼高树勋部第十三旅900余人。石友三在蒋介石的唆使下,以国民党暂编第一军约8000余人的兵力,不断向鲁西北根据地挑起事端,李树椿、齐子修部也蠢蠢欲动,妄图摧毁抗日民主政权,挤走八路军。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冀南、冀鲁豫、鲁西的八路军,在华北讨逆野战军司令宋任穷、政委肖华和一一五师独立旅旅长杨勇的指挥下,于1940年上半年进行了3次有理有节的讨逆战役,先后于阳谷的薛庄、李楼,馆陶的侯庄、吕洞涸,濮县、观城的王城集、六塔集,范县的颜庄铺、赵家楼,朝城的雷庄、郑庄等地,歼敌3600余人,铲除了石友三顽固派的社会势力,对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起了重要作用。至1940年冬,中共鲁西北各县县委相继恢复和建立,20多个县级单位有17个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府,18个县成立了抗日游击大队, 地方武装发展至万余人。

讨冯之战抗日战争时期,聊城地方武装讨伐汉奸武装的战斗。1940年5月,土匪武装冯寿彭部投降日军后,带2000人到临清。为讨好日本侵略军,他亲率千人去下堡寺(今属河北省临西县)抗日根据地高尔庄、海尔寨等村设据点,抢粮食。冯寿彭带500人住海尔寨,另400余人住高尔庄,200余人住丁庄,控制近10个村。中共冀南第四分区为打击敌人,巩固根据地,调集第八旅第二十四团、第九分区第三十六团,在第四分区司令杨宏明指挥下围歼该部,以第二十二团主攻海尔寨,第十九团攻打高尔庄,第三十六团围歼丁庄之敌。一日黄昏时分,各部按计划将守敌突然包围,展开激战。敌人3次突围均遭痛击,未能逃窜。激战至夜12时,除冯寿彭带百余人逃窜外,其余全部被歼。

此战毙敌300余人,俘敌500余人,缴获机枪20挺、掷弹筒4个、步枪400余支、战马100余匹。

古云集攻坚战抗日战争时期,聊城地方武装攻打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的战斗。古云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曾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石友三部企图以古云集为跳板,蚕食抗日根据地。1940年11月,石友三部在古云集村囤积物资,加修工事,村四周筑起高大而坚固的寨墙;村外挖有深沟,沟底竖着密密的尖木桩,沟外沿堆起厚厚的树枝寨;村内路口处都增修地下暗堡,可以向四方通衢路巷进行水平射击,在临街特别是路口处的房屋上修筑碉堡,可以形成交叉火网。12月8日晚,抗日南进支队第二十一、二十二团,集中兵力近3000人,攻打古云集。连攻3日未克。11日晚, 支队发起总攻。二十一团第三营担任主攻,三营第九连为突击队。九连吹响冲锋号,随后点亮火光发出信号。九连指战员奋不顾身,越过“天罗地网”冲到寨边。在三营左翼打策应的第一营,也展开猛烈的战斗。九连占据豁口后,以一个排的部分兵力先攻占寨内的第一座院落。十连进入豁口,拼搏而上,向第一座院落的阵地靠近。九连、十连并肩作战,击退敌人多次反扑,保住了村内第一块阵地。经过连续作战,九连、十连的指战员把子弹、手榴弹打光了,便用砖头、棍棒与敌人拼搏。敌师长孟昭进负伤后逃窜,古云集据点被攻克。攻坚战共歼敌1000多人、俘敌800人,抗日南进支队伤亡300余人。

苏村阻击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阻止日伪军扫荡的战斗。1941年1月12日,日军从京汉、津浦、陇海3条铁路沿线调集第三十二师团和第二十一师团7000余人、伪军数千人,配备汽车300余辆,坦克、装甲汽车20余辆,大炮数10门,飞机数10架,兵分4路对冀鲁豫军区主力所在地范县进行大扫荡。17日拂晓,从四面逼近范县。为掩护新四旅南下及冀鲁豫区党委、第三十三旅直属机关转移,特务第三营第九、十两个连于苏村阻击日军。上午10时,阻击战斗打响。各路敌人听到枪声,便一起向苏村合拢,将苏村包围。汽车、坦克四周巡逻,4架飞机轮番轰炸,100多挺轻重机枪、几百支步枪及各种口径的火炮向村内射击。特务三营连续打退敌人的4次进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最后抗击部队指战员120余名壮烈牺牲。这次战斗有力地牵制了敌人,保证了新四旅顺利南下和区党委、旅直机关安全转移。

“四二九”反围剿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军区、行署粉碎日伪军围剿事件。1942年4月29日,13个县

的日伪军2万余人组成东西约100公里、南北50公里的合围圈,分4路向冀南军区、行署和第七旅驻地合击。一路来自临清、清河,一路来自在平、博平、夏津, 一路来自德州、故城,一路来自枣强、南宫。为对付敌人的“围剿”,冀南第四分区直属队、行署、第三十六团和第七七一团从广曲县撤至临清西摇安镇、谭索庄、大屯一带,第三八六旅旅部、第十一团和第三八五旅的两个连与敌激战冲出包围,敌人很快将包围圈收拢。接着,第十九团又与敌人激战后西撤。最后,被围军民在临清康庄、西里屯一带与敌人展开激战,连续打退敌人的5次合击。终因敌机大肆轰炸扫射,分别由第七旅旅长倪良品带十九团向西北,副旅长、参谋长带第二十一团向南,司令员陈再道带军直、行署、特务团向西突围。为迷惑敌人,骑兵团在马尾上捆带树枝往外冲击。激战至下午,黄风突起,沙土弥漫,抗日军民大部乘机冲出重围。只有军直、行署的妇女和行政训练班、七旅教导队的部分人员掉队,被敌人逼至何刘屯、马庄一带,冲杀数次终未突围。第四分区司令员杨宏鸣带第十一团及警卫连南冲未出,又向西复向北。在这次战斗中,抗日军民伤亡、失踪、被俘1000余人。

东节村惨案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在莘县制造的惨案。1942年7月12日,日军宪兵队长尚江、小队长新井和汉奸张凤舞带领日伪军200余人,侵犯莘县东节村、邱寺、肖屯、杨寨等村庄,烧毁民房200多间,将40多名群众抓到东节村炮楼严刑拷打,逼问谁是抗属。逼问不出,就用抽签法确定杀戮对象。65岁的杨荣福抽到短签后大骂日军残忍无道,被日本狼狗咬死。随后,日军将抽到短签的6名群众拉到炮楼东边坑里活埋,其中有怀孕的妇女和未成年的孩子。7月15日,日伪军再次包围东节村,将民兵姚富增的哥哥姚六等14人,押到村南活埋。7月18日夜间,日军从千口镇调动伪警备队、特务队再次袭击东节村,将40余名群众带到千口镇伪警备所,采用棒打、火烧、水灌等手段严刑逼问,一位60多岁的老人被日军烤死。3天后,日伪军又将被抓群众押往东节村炮楼,关押在大坑里。此间,日伪军到莘县佛善村、苏海、小屯、郭坊、沙河、袁庄抓人放火,先后将200余名群众关押在炮楼附近的大土坑里,每日毒打声、哀号声不绝。被押群众男女混杂,坑小人多挤在一起,不几天就有7人活活渴死,人人身上都长满疮。后日军将男女群众分开关押,对妇女百般凌辱,先后有20余名青年妇女惨遭蹂蹒或强迫嫁给伪军,不从者则被毒打、活埋。8月7日,日军将20余名男女群众从土坑里拉出来,用绳子捆成一串,押到村北枪杀。10日,日军强迫被关押群众的家属用两袋谷子换一个人,否则活埋。佛善村潘树林,杨

庄妇女杨氏,东节村杨六、郭氏等6人被日军活埋。东节村惨案先后死难70余人,被迫离乡外逃、改嫁和饿死、失踪150余人,被烧毁房屋300多间,大片土地荒芜。

“九二七”反扫荡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区党政军反击日军“扫荡”的事件。1942年9月27日,日军开始对濮县、范县、观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日军纠集石田支队、大熊支队、高原支队,并勾结周围17个县的伪军共3万人,配有坦克车30余辆、汽车400余辆、飞机10多架,以范县附近的单堂为中心形成包围圈。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及教导三旅、回民支队、南下支队、赵谭支队大部先敌行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冀鲁豫陆军步校、南下支队直属队的后梯队、赵谭支队的一部分,因情况不明被包围在范县的干草堌堆一带。教导三旅政委曾思玉、八团参谋长王晓正在当地布置秋征任务,也被包围在内。27日中午,日军向包围圈内进行疯狂扫射、轰炸、烧杀、抢掠。下午3点多钟,包围圈缩小到干草堌堆附近。曾思玉冷静地观察敌情,发现干草堌堆东北角是敌人的弱点,立即组织突围,但未能成功。这时,敌人以更加密集的炮火向包围圈内轰击。抗日军民死伤惨重。曾思玉下达“向黄河南岸杨集、李集方向突围前进,只许向前不准后退”的命令,随着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响,战士们跳出道沟,浴血奋战,终于突破重围。人民群众像潮水般地随部队涌向黄河大堤,后又有小股日军骑兵追截被击退。日军在濮县、范县、观城进行了3天的“清剿”,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马本斋率回民支队转战鲁西北抗日战争期间,回民支队与日军和顽军在鲁西北战斗的事件。1942年9月,冀鲁豫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率部队到范县、观县、濮县抗日中心区,奉命坚持鲁西北敌后抗日斗争。随即,回民支队整编,由原来的3个大队改为5个中队建制,精简下来的近200名连营干部组成了“干部训练队”。马本斋与军分区副司令员赵健民认真研究敌情,决定首先打击莘县北、冠县东的顽军齐子修部。齐部盘踞日久、防御工事强,马本斋制定了“引蛇出洞,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案,指挥回民支队和分区基干团、县大队,深入齐部驻地冠县东部的油坊展开攻势。日军和顽军知回民支队已到,龟缩在围寨里,任其发炮轰击,不敢轻举妄动。几天后,回民支队在抗日根据地内一举击溃齐部1个营,并击毙其副参谋长1名,震慑了齐部顽军。1942年冬,回民支队对莘县伪顽刘仙舟部发起了攻击,打死打伤140余名日军和数百名伪军,沉重打击了莘县日伪军的嚣张气焰。1943年上半年,马本斋深入馆陶至堂邑的敌封锁沟以北,连续攻克了赵固、田寨据点,拔除了二十里铺据点,并发动群众填平40余里封锁沟, 巩固和发展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期间,鲁西北连年遭受特大旱灾,群众生活极为困苦。为了帮助群众战胜饥荒,回民支队曾化整为零,深入敌战区,一面打击伪军,一面领导群众开展武装征粮、截粮和向地、富“借粮”斗争。同时,还多次组成武工队,保护政府组织的以工代赈灾民运粮队,保证了濮范观地区支援鲁西北、冀南的300多万斤粮食安全运达目的地。

陈官营之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清平与日伪军进行的战斗。1943年秋,八路军主力转移外地作战,龟缩在清平第三区一带的敌人对人民群众大肆烧杀抢掠。八路军冀南第七分区为打击其嚣张气焰,于9月调集所属第八旅第二十二团、二十三团、二十四团和冀南第四分区所属第十一团,清平、卫东县大队计4500余人,开往清平第三区和第五区北部。由第七分区政委肖永智和第四分区司令员雷少康统一指挥,司令部驻陈官营。由于行动目标大,加上伪大队长告密, 日伪军约2000余人,于9月23日下午3时从清平、堂邑、临清3个方向包围了八路军指挥部。当时,第七分区指挥机关与主力部队被临博路隔开,联系中断。第七分区机关将士迎难而上,英勇奋战,但终因力量悬殊,加之地形不利而受挫。肖永智、袁鸿化等百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清平县委负责人侯洪业负伤。是战,日伪军也有较大伤亡。

解放东阿县城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解放东阿县城的战斗。东阿县城时分东、西两城,互为椅角之势,墙高壕深。伪军8个中队及伪县政府人员1000余人驻东城,日本1个中队驻西城。1945年5月17日夜,冀鲁豫第一分区司令员刘致远率军分区主力打响攻城战斗。第二团攻打西门,第三团攻打东门,第一团担任警戒,东阿、平阴县大队率民兵配合。当夜,三团炸开东门,随之攻破东南门,守城伪军大部投降,伪军头目刘德超带部分人逃入西城,三团迅速占领东城。西城日军凭工事固守,二团久攻未克。凌晨时分,三团和二团集中兵力进攻西城并很快攻入,4个炮楼被摧毁,仅剩日军司令部炮楼。20日,平阴大队日军赶至增援,攻城部队撤离县城。8月14日,军分区第二、三团及县大队新编第四、五、六团再次攻打东阿县城。驻城日伪军自知难以固守,遂于部队进攻的当日仓皇逃往济南,县城解放。

解放莘县县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解放莘县

县城的战斗。1944年7月31日,冀鲁豫军区第七分区集中第二十二团、基干团、各县大队共约2000人,由分区司令员赵健民统一指挥围攻莘县城。8月1日零时30分,第二十二团在内线人员范永堂、赵缙绅配合下,由西门隐蔽登城,打开城门。尖兵连直奔伪保安司令部,将敌突击队、特务队、剿共班及科室人员缴械,然后直奔伪保安司令刘仙舟卧室,将其活捉。3时许,基干团攻北门,马颊河支队攻东门,县大队攻南门。拂晓,西街第六中队和警察所之敌被歼。基干团将敌压缩到“红部”(原日军司令部),并登上文庙屋脊,控制了制高点。赵健民决定将分区指挥部移至雁塔。8时许,第二十二团副团长曹丕堂指挥第一、三、五连攻占南门和魁星楼,歼灭敌第六中队新兵队。10时许,敌最后一个据点“红部”被攻下,敌200余人全部缴械投降。此战毙敌大部,俘伪县长以下官兵2000多人,缴获迫击炮1门、轻机枪2挺、步枪1000多支、短枪100支、掷弹筒10余个、迫击炮弹300发、掷弹筒弹600余发。军分区指挥所押着刘仙舟到城周各据点劝降,先后攻下燕店、王化、张屯、马厂、十八里铺、窦村等伪据点,伪军400多人投诚。8月8日凌晨,聊城数以千计日伪军再次占领莘县城,并在城南十里井、城西南杨庄、城北高庙及白马庙、城东赵庄安上据点。11月8日,冀鲁豫第七分区再次收复莘县城,莘县全境解放。

血战张家楼抗日战争时期,在平张家楼村民与日伪军浴血奋战的事件。1944年12月6日,国民党军旅长兼在平县长李岐山从聊城、博平勾结伪治安军两个团近3000人,配备火炮10门、轻重机枪49挺,于黎明前将在平县抗日模范村张家楼包围。村内有民兵1100人、土造步枪100支、铁炮25门、抬杆70支。上午9时开始,日伪军几次攻击,均被击退。至黄昏,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第二团一部赶来支援,敌人腹背受击,死伤250余人,遂仓皇逃走。1945年3月31日,李岐山又从济南勾结日军300余人、伪治安军1200人,以及李岐山的全部武装共9000余人,再次围攻张家楼。民兵和全村男女老幼爬上村寨,拼命抵抗,激战3昼夜,房屋被敌人炮火炸平,但村民誓死不屈。终因寡不敌众,弹药净尽,村民从南门撤退,遭敌伏击。这时,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一部和县大队赶到,接应民兵和群众突出重围。敌人用平射炮将北门摧毁,50名日军冲入村寨。日伪军进村后,不管男女老幼,见人就杀。未突出村去的年轻母亲季聘芳和20名群众一起隐藏在地洞里。日伪军搜寻时,季聘芳怀中的婴儿突然啼哭,她用棉袄盖住婴儿的头,两手紧紧捂在怀里,用婴儿的生命换取了20多人的安全。这次战斗历经3天,张家楼村民被敌人杀害333人,打伤271人,被捕264人。后张家楼被山东省委命名为“英雄村”。

解放阳谷县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解放阳谷县城的战斗。1945年7月20日,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杨勇率第八分区,第一分区第一、二、三、五、六、七团,骑兵团和第二十二团,共7000人,围攻阳谷县城。守敌有伪治安军团部及两个营,伪县警备队和寿张、莘县、朝城3县逃去的伪军及红枪会等19个中队。第一、二、三、二十二团和骑兵团在石佛一带打增援,第六、七团主攻,第五团为预备队。战斗于7月21日打响,当天占领西关,并与敌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24日拂晓,寿张、朝城、莘县、阳谷4县的伪警备队缴械,伪治安军退守城内继续顽抗。26日县城被攻克。此次战斗毙、伤、俘敌3500余名。

解放冠县县城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解放冠县县城的事件。冠县地处山东、河北结合部,是抗日根据地建立较早、抗日民主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也是敌人扫荡频繁、摧残严重的地区。至1945年7月,冠县抗日军民经过艰苦斗争,不断扩大根据地,除冠县县城外,敌据点全部被拔除,县城守敌完全孤立。与此同时,冀鲁豫军区所属部队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反攻,连克观城、朝城、大名、威县、南宫、南乐等县城。冠县日伪军感到末日已经来临,于1945年7月11日夜,弃城逃窜。至此,冠县全境解放。

解放临清县城解放战争初期,八路军解放临清县城的战斗。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投降后,驻守在临清城的伪警备队仍在顽抗。冀南第四分区、第七分区和冀鲁豫第一分区组织发起解放临清战役。时警备大队肖子玉部1500余人,吴连杰部600余人,区团张敬斋部约1000余人,县长郑衍劭部500余人分布于城西、南关等处。由馆陶逃来的警备队队长王来贤率部500余人驻扎在红房子(今交通局办公楼)。8月31日,八路军以6000余人的兵力,将临清城包围。夜10时战役打响,冀南军区第七旅第十九团、冀南第四分区第十一团、东进支队(由清江、宏毅、歧之3县县大队组成)、西支队(由邱县、平乡、威县、广宗县4个县大队组成),分3路向临清城西关和南关发起攻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临清战役总指挥王宏坤率第十九团主攻土山(今龙山),然后直插前关街和进德会方向。冀南第四分区司令员胥光义、副司令员胡超伦、政治部副主任冯子华率第十一团、西支队进攻卫河以西的敌军据点,尔后渡河东进,歼灭武训小学的驻敌。冀南第四行署武委会主任胡代耕率东进支队、独立营在塔湾以北渡河,向南消灭西关伪军,然后

攻打砖城。同时,冀南第四分区独立团(由民兵组成)在河西为预备队。卫东县大队包围大辛庄敌军据点,断敌援军。西支队首先夺下土山,控制全城制高点。拂晓,城西南守敌全部被歼。王来贤部据城顽抗。9月1日晨,第七旅第十九团突入城内,将敌全部逼缩到红房子内。当日17时,王来贤残部向东(禹城)逃窜(后王在北京被解放军活捉,在馆陶县城被人民政府枪毙)。至此,战斗胜利结束。是役,共毙敌3000余人,活捉吴连杰、肖子玉、郑衍劭、吴作修等,缴获轻重机枪30挺、追击炮2门、掷弹筒60个、长短枪4000余支、战马170余匹、汽车2辆。此时,盘踞在康庄的清平县警备大队沈凤武部闻临清解放,惊魄丧胆,率部窜至康庄东南高庄时,被八路军第二十四团1个排全歼。至此,临清全境解放。

解放高唐县城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解放高唐县城的事件。1945年9月上旬,冀南军区部队向高唐挺进。高唐守敌李彩题部和盘踞高唐、夏津边境的张栋臣部,被冀南军区第七旅第十九团围困后不战而逃,十九团顺利进占城内。高唐城外各小据点伪军撤至郭庄、朱庄、徐官屯等几个较大据点。冀南军区新八旅第二十四团即将敌人围困,歼灭于朱庄、徐官屯等据点内。郭庄据点郭金城部2000余人凭借围墙、铁丝网、碉堡等坚固工事顽抗。激战40余天未克,后由七旅十九团继续围攻仍未克。第二十四、十九两团奉命撤离后,运河大队和清平、冠县、莘县等地方武装继续围攻,并挖交通壕堑,以粮囤、柜箱、四轮车等盛土作掩护,严密封锁敌人,时而佯攻迷惑敌人。至11月底,敌人粮尽,军心动摇,郭金城佯降,带手枪队逃窜,高唐全县解放。

解放在平县城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解放在平县城的战斗。1945年9月,冀鲁豫泰运军分区决定,分区第二、三、四、五、六团和部分县大队解放在平县城。17日,司令员刘致远、政委邓存伦、参谋长朱子伟,在北八里村召开团级以上干部会议,对战斗任务做了部署,指挥部设在北关小刘庄。18日,5000大军将县城包围。19日,歼灭四关之敌100余人。22日发起总攻,激战两小时,县城解放。伪县长李岐山被击毙,城防司令员许学章、参谋长李子芳、刘振东被俘,歼灭伪第二团、六团和炮兵营、手枪营及伪县大队21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5挺,迫击炮3门,汽车4部,电台4部,长短枪3000多支,子弹数万发。泰运军分区第五团第一营营长徐宝壁等19名指战员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县城解放后,袁庄、刘望山、普陀寺、张良桥、广平等据点先后被攻克,在平全境解放。解放聊城县城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聊城县城的战斗。1946年1月2日夜,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2万余人将聊城包围。守敌国民党山东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王金祥、鲁西北保安特务第四旅旅长赵振华部共2000余人,凭城防坚固进行顽抗,部队攻城20余日未克。后经激战,围城突击队登上城

解放聊城县城

头,即将聊城攻下。适逢国共停战协议公布,为昭示信义,二纵队随即停火,撤离聊城。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冀南第七团和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第二团及4个县大队等地方武装又将聊城县城包围。12月18日,第二野战军第七纵队再次围攻聊城县城。22日攻击开始。至1947年1月1日,济南守敌王耀武派其第一一一师驰援聊城,王金祥弃城欲迂回高唐、禹城向济南逃窜,行至高唐,被当地部队截击,接着追击部队赶到,经过激战,歼其一部,其余残敌逃往济南。至此,聊城全境解放。

刘邓大军渡黄河解放战争时期,鲁西北中共党组织支援野战部队渡河作战事件。1947年,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由防御转入反攻,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为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反攻,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二野战军,于6月30日,在西起临濮集(濮县南),东至张秋镇(寿张东)的300余里地段上强渡黄河。为确保刘邓大军顺利渡过黄河,鲁西北党组织积极组织当地民众,全力支援大军渡河。鲁西北

刘邓大军夜渡黄河

沿河各县征调水手987名、水兵160多名,组建了水兵

大队;范县修旧船百余只,造新船54只;寿张县陈楼造船厂有五六百民工日夜奋战,赶造船只;范县、濮县动员了7000余民工建军船坞。与此同时,鲁西北党组织还积极做好支前战勤工作。沿河各县先后出动民工、民兵500多万人,畜工15万多个。经过一天两夜的强渡,刘邓大军4个纵队13万余人全部渡过黄河,继而发起鲁西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6000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渡河时,曾住在阳谷县四棚乡沙河崖村蒋广荣、孔月仙家。

鲁西北干部南下北上解放战争期间,鲁西北干部支援开辟新解放区之事。从1945年10月至1949年春,鲁西北地区先后抽调近3000名干部南下北上,完成了接管和建立革命政权的任务。1945年11月,冀南第七地委抽调100多名干部,由地委副书记杨易

北上部分军队干部和战士合影

辰等带队奔赴东北4省。1947年6月,在平、东阿、阳谷、聊城抽调40多人到湖北鄂中地区;7月,元朝、临清、冠县、馆陶4县115名干部挺进大别山;9月,冀南第一地委又从所属各县抽调干部五六百人到达桐柏山区。1948年春,聊城、徐翼抽调140余人至淮北阜阳;年底,冀南第一地委干部30多名和冀鲁豫第六地委干部150名,先后分赴即将解放的北平、天津。同年,筑先、聊阳、博平、在平、徐翼、东阿等县675人至江西贵溪;第九、七地委500多人挺进南京、四川;临清、清平、冠县、莘县、元朝、武训、馆陶、高唐等县87名干部到达湖北、湖南。

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一作宓羲、包牺、疱牺、伏戏, 亦称牺皇、皇羲,又说伏羲即太皓。相传,他教人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使原始社会进入渔猎畜牧经济时期。又传,八卦亦由他制作。据史志记载,伏羲在今阳谷县北境长期居住生活。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密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伏羲或谓宓羲。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仓颉(?~?)上古时期黄帝史官。另说为古帝。传说他为中国文字的始祖,中国汉字由其创造。他生有灵异,观鸟兽之迹而制字。自他创字后,中国结束了“结绳而治”,进入了以字记事的时代。汉许慎 《〈说文〉序》中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汉学堂丛书》辑《春秋纬元命苞》中云:“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 于是穷天地之变,……指掌而创文字。”仓颉死后葬于今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东南。原墓前有祠3楹,且古柏参天,碑刻林立。后夷为遗址。清道光九年 (1829)修《东阿县志•古迹志》在仓颉条下载:“在县(今平阴县东阿镇)北三十里,墓前有祠,久圮。道光五年知县李贤书捐奉重建。”为纪念仓颉,今之东阿县政府在原址又重建仓颉墓。

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今莘县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后为成汤重用,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汤尊之为阿衡、保衡。他为商朝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汤孙太甲为帝时,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万荣县西,另说今河南虞城东北),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迎回太甲复位。伊尹卒于亳(今山东曹县南),享年百岁(另说伊尹放逐太甲后篡位自立,太甲潜回,将其杀死)。据莘县旧志记载:“莘之北门外曰伊尹田,伊尹田北八里,古有莘亭。世传伊尹躬耕处也。”又载: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东昌府知府程光珠访求古迹,亲书“莘亭伊尹耕处”6个大字,题曰:“尧舜之道,吠亩之中,圣作物睹,龙虎云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以永志之。其碑今在莘县城北莘亭镇大里王村西,碑文大部清晰可辨。另在莘县古有伊尹庙,“伊庙清风”为旧时“莘县八景”之一,历代地方志乘多有记载和题咏。

闪子(?~?)周时孝子,古列“二十四孝”之一。姓氏无考。今莘县人。父母年老,俱患眼疾,思食鹿乳,闪子乃衣鹿皮入鹿群中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误以为鹿,欲射之。闪子见状,大声疾呼,具情以告,得免。殁后封为王,称闪王。莘县城南有闪里村,传为孝子闪王旧时居处。莘城南关古有闪王庙,城南2里处古有闪王墓。旧时褒封甚重,题咏甚多。

计然(?~?)春秋时谋士。又作计倪、计砚、计研。今莘县人。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 授范蠡七计。范蠡佐越王勾践(?~公元前465),用其五而灭吴。《汉书•货殖列传》载:“昔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见矣。故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推此类而修之,二年国富,厚贿战士,遂破强吴,刷会稽之耻。范蠡叹曰:‘计然之策,十用其五而得意。'”颜师古曰:“计然者,濮上人也,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尝游南越,范蠡卑身事之。事见 《皇览》及《晋中经簿》,又《吴越春秋》及《越绝书》,并作计倪。此则然、倪、砚声相近,实则一人耳。”

孙膑(约公元前380~前320)战国时兵家。

今阳谷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孙膑少时家贫,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得老师鬼谷子真传。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后,忌其才能,骗他到魏国,将其处以膑刑(去膝盖骨)。从此,孙膑发愤读书,研究兵法。后由齐国使者秘密将其载

回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齐威王十三年(公元前344),庞涓率魏军围困赵国国都。赵国向齐国救援,孙膑围魏救赵,避实击虚,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附近)。齐威王十五年(公元前342),魏军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孙膑先带军队攻入魏国境内,后又用减灶法,诱敌深入,大败魏军于马陵(今山东莘县),杀死庞涓。由此孙膑名扬天下。其后,谢职隐居甲山 (今莒县境内),著书立说。著作有《孙膑兵法》。主张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提倡“赏不逾日,罚不过面(转脸)”。认为采取“营而离之(迷惑敌人,使之兵力分散),并卒(集中兵力)而击之”等方法,寡可以敌众, 弱可以胜强。强调具体分析敌我双方的条件,做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其残简440片,约11000余字。阳谷县小迷魂阵传为孙膑与庞涓作战时所布阵法。今存民国年间“孙膑阁碑”一通。

鲁仲连(约公元前305~前245)战国时名士。亦称鲁连。今在平人。善于出谋划策,常周游各国,为其排难解纷。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秦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迫于压力,魏王派使臣劝赵王尊秦为帝,赵王犹豫不决。鲁仲连以利害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两国接受其主张,秦军以此撤军。20余年后,燕将攻占双方损兵折将,死伤严重。鲁仲连闻之赶来,写了一封义正词严的书信,射入城中。燕将读后,忧虑、惧怕,遂拔剑自刎,于是齐军轻而易举攻下聊城。赵、齐诸国大臣皆欲奏上为其封官嘉赏。他一一推辞,退而隐居。《汉书•艺文志》载有《鲁仲连子》14篇,今佚,仅有清朝马国翰辑本。

尹齐(?~?)西汉大臣。在平人。尹齐初以刀笔吏稍迁至御史。时张汤为御史大夫,经常称赞尹齐为政廉洁,做事果断。武帝派尹齐负责捉拿盗贼,尹齐执法不避权贵有功,升为关内都尉。其前任宁成即以严酷著称,出入潼关者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对宁成畏惧如此。尹齐到任后,严酷之名“甚于宁成”。武帝以为能,拜为中尉。由于尹齐督察苛刻,贪官污吏和豪强恶霸虽有所收敛,但一般官吏也都因担心触犯刑律而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治事,故诸事多废,尹齐为此被免官。后来,死于淮南都尉任中。死后,家中的财产不过50金,可见做官廉洁。因其诛杀过多,仇家要联合焚烧尹齐的尸体,其妻只好载尸逃回原籍。

周福(?~?)东汉大臣。字仲进。今临清人。桓帝刘志为蠡吾侯时,曾就学于周福。桓帝即位, 升周福为尚书,与任河南尹的同郡人房植(字伯武)同时名闻当朝,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两家宾客互相讥讪,遂各树党徒,渐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党人之说。后汉党事亦自甘陵周、房二人始。

乙瑛(?~?)东汉官员。今高唐人。桓帝时为鲁相。元嘉三年(153)上奏朝廷,请为孔子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掌朝中礼品、祭器及往返公文。诏准之日,乙瑛已满秩离去,后相名平者遵诏杂试,得孔和一人, 除为百石卒史。后人为此事立碑记之。今碑仍在,简称《乙瑛碑》,全名《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和碑》,现存曲阜孔庙。此碑为隶书,端庄凝重,气象雍容,是汉碑中的精品。未书书人姓名。民国十五年(1926)《高唐县志》谓:“乙瑛事迹除请百石卒史碑外无可考,对于本县无直接影响。然其请置百石卒史一事,关心先圣,裨补儒教,其及于人者非浅鲜,且其事列入他篇,举非所直,故以为德范之首。”

谢弼(?~?)东汉官员。字辅宣。今莘县朝城镇人。谢弼以中正方直著称,为当地人所推崇。灵帝建宁二年(169),朝廷颁诏举有道之士议政,谢弼应

诏对策,被任命为郎中。是年,“青蛇见前殿,大风拔木”,被认为是灾异现象,诏公卿以下臣僚各陈政治得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答天谴。谢弼写了上书,主要谈了3个问题:①谢弼认为,“和气生于有德,妖气生乎失政”,灾异现象是上天的谴告,是为政治失误而发; 政治失误的责任,应由奸臣承担。他建议灵帝立即惩罚宫中亲信大臣。灵帝12岁以外藩继位,虽然名义上是窦太后临朝称制,大将军窦武辅政,但实际权力掌握在张让、赵忠和曹节等一班宦官手中,谢弼要求惩办当权奸臣,是把目标指向宦官。②窦武被诛后,窦太后也被迁于南宫云台,不得参与政事。谢弼要求请窦太后回宫。他认为,当前边境紧张,农民起义频仍,灾异屡现,都与此有关。谢弼表面上要求尊崇窦太后,而窦太后是当时宦官的对头,实际上他是在暗示应摆脱宦官的控制。③谢弼认为,灾异也是由朝廷用人不当而发。他公开要求重新重用第一次“党锢之祸”的主要受害者李膺及士大夫官僚的名流王畅等人,并公开为陈蕃呼冤,认为是被群邪陷害;他又要求罢免当时四公中的三公,认为他们未能在朝廷政治斗争中主持正义。谢弼公开支持士大夫官僚,旨在反对宦官。当时,正是宦官专权的顶峰时期,谢弼的上书自然不会被采纳。因他在上书中并未正面涉及宦官专权,故只被贬为广陵府丞,幸免于受害。谢弼因不满于朝政,便没有上任,而是直接辞职回家。当时的东郡太守曹绍是中常侍曹节的侄子,他得知谢弼的政治倾向后,对谢弼非常憎恨, 遂借口谢弼在其他方面有罪,将其逮捕入狱。在严刑拷打下,谢弼含冤死于狱中。

张恭祖(?~?)东汉末年经学家。今东昌府区人。博学多闻,大司马郑玄曾就学于张恭祖,张授以 《周官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经籍。

贾琮(?~?)东汉官员。字孟坚。今东昌府区人。初任京兆令,为政清廉。汉灵帝中平元年 (184),正当交趾驻军造反之际,被任命为交趾刺史。上任后,即查明驻军造反原因,遂采取紧急措施:减轻赋税,招抚难民,惩办贪官,选任良吏。整顿一年,交趾安定,百姓乐业。在任3年,交趾成为全国最安定的州郡。后灵帝调他入朝任议郎。黄巾起义失败后,州县贪官乘机加重赋税,汉灵帝选贤用能以正时弊,贾琮又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刺史新上任,大都在所乘的车上挂上布帷,他赴任时则命人揭起。他认为,作为刺史,应远视广听,察辨美恶,怎能挂着帷子自掩耳目呢?他的这一举动,当时被传为佳话。灵帝逝世后,他又出任度辽将军,卒于职。陈宫(?-198)东汉末著名谋士。字公台。今莘县人。少年时,广交名士。后慕名曹操,为其谋士。兴平元年(194),趁曹操东征的机会,到陈留太守张邈处,劝其脱离曹操投靠吕布。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共同迎吕布为兖州牧,占据濮阳,所辖郡县纷纷响应。其后,陈宫为吕布岀谋划策,常陈述己见。但吕布有勇无谋,且反复无常,很少采纳陈宫的意见。建安三年 (198),曹操战吕布,吕布兵败下邳,吕布与陈宫一起被曹操所擒杀害。

张邈(?~195)东汉官员。字孟卓。今阳谷人。少时家中富裕,疏财仗义,广交朋友,甚至曹操、袁绍都与他有交往。汉灵帝时,初任骑都尉,后升为陈留太守。昭宁元年(189)董卓篡权,他与曹操、袁绍等起兵讨伐。次年,战于汴水,被董卓击败。张邈调集全部兵力追随曹操,袁绍指使曹操杀掉张邈,曹操拒绝,张邈甚为感激。兴平元年(194),张邈听从其弟张超与陈宫的建议,叛曹操而迎吕布为兖州牧,脱离曹操联盟。吕布占据濮阳,兖州所辖郡县除郵城、东阿、范县外皆归顺。次年,吕布被曹操击败,张邈随吕布投奔刘备。其弟张超护送全家去雍丘,全被曹操围杀。张邈向袁术求救,途中被部下所杀。

程昱(?~?)三国时魏国大将。今东阿人。刘岱为兖州刺史,几次征他做官,均未应允。曹操任兖州刺史后,任他为寿张县令。兴平元年(194),曹操东征徐州,留程昱等人守兖州。这时,张邈、陈宫等乘机叛迎吕布,兖州的郡县大都响应,形势甚为险峻。由于程昱的积极劝说,郭城、范县、东阿3城未动摇,为曹操保住了后方基地。曹操归来后万分感激,提升他为东平相,屯兵驻范县。曹操与吕布数战不利,袁绍乘危派人劝曹操与人联合,曹操想应允,程昱劝而止之。曹操迎汉献帝许都后,以程昱为尚书,不久,又任他为东中郎将,领济阴郡太守,都督兖州事。刘备兵败未归曹操,程昱力劝杀之以免后患,曹操未听。后来刘备果与曹操为敌争雄,曹操方佩服程昱有远谋。升程昱为振威将军,助曹操击败袁绍父子;升任奋武将军,封安国侯。程昱随同曹操征荆州时,刘备东奔吴国,人们都认为孙权会杀刘备,程昱则认为孙权不会杀刘备,反而会与刘备联合抗曹,果如所料。曹操统一中原后,盛赞程昱足智多谋,欲委以重任,程昱却辞职归乡。但是曹氏父子不忘旧情,曹操称魏王,即封程昱为卫尉;曹丕称帝后,进封他为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又封他的一子一孙为列侯。程昱死,魏文帝哭之痛,追封他为车骑将军。

华歆(157-231)三国时魏之相国。字子鱼。今高唐人。东汉末,举孝廉,授郎中。汉中平六年 (189),灵帝死,少帝即位,何进辅政,征华歆入朝任尚书郎。次年,董卓专权,华歆奔南阳,劝袁术讨董卓,袁术不听。此时,汉献帝派使臣东来,诏拜华歆为豫章太守。他为政清廉,深得吏民拥戴。孙策经略江东,华歆奉迎,孙策也待他如上宾。汉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时,曹操以献帝名义征调他去许都,其部下和朋友一千多人都给他送了厚礼,他概不拒绝,而令人暗暗写上标记。临行时,他把这些礼品都摆出来,对大家说:“本不想拒绝诸位的好意,所以礼品越收越多。但是我想,单车远行,带着这些贵重东西,不仅不能给我增光彩,还会引来诸多非议。希望诸位给我想个办法吧!”人们只好各自取回自己的礼品,钦佩他的品德。到许都后,他官拜议郎,参司空军事,进而为尚书,后转为侍中,代荀或为尚书令。曹操称魏王,他为御史大夫,后来升任相国,封为安乐乡侯。曹丕称帝后,进为司徒。他虽官高位显,却常守清贫:皇帝赏赐的财物,他分给亲友;赏赐的奴婢,他放良嫁人。魏明帝即位,进封为博平侯,官至太尉。他主张举荐选拔人才,既重德行,也重学业。他教子有方,其子孙在魏晋大都位居显要。太和五年(231)病卒,时年75岁。

曹植(192-232)三国时著名才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今安徽亳县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很受曹操宠爱,曹操曾有意立他为太子。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十九年(214)徙封临淄侯。植恃才而骄,不自凋励,饮酒不节,因私开司马门驰岀,又因曹操命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出征时,酒醉不能受命,为操所恶,欲立为太子本意遂罢。曹操死,曹丕即位为王,后受禅称帝,深忌曹植之才,于黄初二年(221)以“酒醉悖慢,劫胁使者”罪,贬为安乡侯;当年改封郵城侯;三年,立为邺城王;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徙封浚仪。太和二年(228)复还雍丘。太和三年(229)徙封东阿王。在东阿期间,除饮酒赋诗外,还常下到田间视察农业生产状况,并根据观察,写出了《籍田说》。植常自愤怨,抱利器无所施,上疏求自试,然终不为用。太和六年(232),以陈四县徙封为陈王。汲汲无欢,抑郁而终,年40岁。遵植遗志,葬于东阿鱼山。今东阿县鱼山麓有曹植之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璋(?-234)三国时东吴战将。字文珪。今东昌府区人。跟从孙权,屡建功业,由别部司马升至武威校尉。与曹操军战于合肥之役,操将张辽掩至,吴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败退。潘璋原在后,此

时驰马急进,横马斩宋谦、徐盛兵临阵脱逃者二人,兵皆还战,孙权壮之,拜偏将军。后,孙权征关羽,潘璋部下司马忠擒关羽并羽子关平、都督赵累等。孙权即分宜都、秭归两县为固陵郡,拜潘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潘璋又与陆逊合力破刘备于夷陵,斩刘备护军冯习等,拜平北将军、襄阳太守。孙权称帝后,拜为右将军。史谓: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为功业,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征伐止顿,便立军市,他军所无皆仰取给。

华廙(?~?)西晋官员。字长骏。高唐人。魏太尉华歆之孙,华表长子。因岳父卢毓典选,避嫌不举姻亲,故华廙至35岁仍不得仕。后为中书通事郎。武帝司马炎以华眞气量宏大,思维敏捷,且有才有义, 泰始初(265)迁为冗从仆射,历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前军将军、侍中、南中郎将、都督河北诸军事。因父死服丧,固辞不复任忤旨,又被诬受贿,免官,除名削爵, 不令袭嗣,遂在家闲居十余载,教诲子孙,讲诵经典,集经书要事,撰成《善文》行世。又种菜养猪,其乐怡然。太康初(280)大赦,始得袭封。后拜城门校尉,迁左卫将军。数年后,为中书监。惠帝即位(290)后,加官侍中、光禄大夫、尚书令,进爵为公。杨峻掌权时,又被免官。杨峻被杀后,复为太子少傅,加官散骑常侍。后年,又进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年75岁卒,谥元。华廙为人正直,不阿权贵,河南尹韩寿曾托贾后出面,要将女儿许配其孙华陶,他不愿与贾后同流合污, 严词拒绝。贾后恼羞成怒,竭力报复,华眞深受其苦。

华峤(?-293)魏晋著名学者,史学家。字叔骏。今高唐人。华歆之孙、华表次子。初为曹丕的属吏,补为尚书郎,又转为车骑从事中郎。晋武帝即位后,赐爵关内侯,拜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郎,领国子博士,迁侍中。由于他“博闻多识”,又有“良史之志”,故转为秘书监,位同中书。这使他有机会“遍观秘籍”,遂撰成《汉后书》(又称《后汉书》)97卷。元康三年(293)卒。当时,《汉后书》的《十典》尚未完稿,后由其儿子华彻、华畅续成。经西晋末年的大动乱,《汉后书》书稿流失,只剩50余卷,成为刘宋人范晔写《后汉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刘寔(220-310)西晋重臣。字子真。今高唐人。汉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少时贫苦,以出卖牛衣为生。然喜读书,常手执牛衣,口诵文章,遂博古通今,深有才学。又洁身自好,志行高远。以计吏入洛,调为河南尹丞,迁尚书郎、廷尉正。后任吏部郎,参与文帝相国军事,封为循阳子。景元四年(263)钟会、邓

艾伐蜀,有客问寔曰:“二将其平蜀乎?”富曰:“破蜀必矣,而皆不还。”客问其故,寔笑而不答。不久,蜀灭,邓艾矜功,钟会谋反,均被杀。人谓寔有先见之明。富以世风颓败、为己趋进、不择手段、缺廉少逊,乃著《崇让论》以矫风正俗,指出:“推让之风息,争竞之心生”,应 “以让贤举能为先务”。西晋武帝泰始初(265),封爵为伯,累迁少府、太常,又转为尚书。尝从杜预伐吴。因儿子刘夏犯有受贿罪,被免官。后复官为国子祭酒、散骑常侍。元康初(291)进爵为侯,封太子太保,加官侍中、特进、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兼冀州都督。元康九年(299)任司空,迁太保,转太傅。泰安初(302)以年老多病离职。怀帝即位(307),复授太尉。永嘉三年 (309)再告退。怀帝诏使刘寔位居三司之上,赐几杖不朝,秩禄照旧。年91岁卒,谥元。其墓在高唐城东25里处。刘寔官高位显,崇俭尚素,食蔬衣布,居无宅第,所得俸禄,赡养亲故。自少及老,笃学不倦,尤精《三传》,撰有《左氏牒例》20卷、《春秋公羊达义》3卷、《春秋条例》20卷、《集解春秋序》1卷、《文集》2卷。

华恒(268-336)西晋大臣、战将。字敬则。高唐人。魏太尉华歆后裔,华廙少子。以博学清素著称,娶武帝司马炎女荥阳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元康初(291)建东宫,恒被选为太子宾友,赐爵关内侯,累迁领军,加官散骑常侍。愍帝即位(313),任命恒为尚书,进爵苑陵县公。不久,因刘聪逼长安,又诏恒为镇军将军,领颖川太守,以为外援。恒遂组建军队,得2000人,未及西救京师而关中陷落,于是投晋王司马睿(后为东晋元帝),被任为卫将军,加官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太宁初(323),迁骠骑将军,加官散骑常侍,督石头水陆诸军事。又授紫光禄大夫,兼太子太保。成帝即位(326)后,加官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以讨王敦功更封为苑陵县侯,复兼太常。后迁光禄大夫、开府,常侍如故,恒固让未拜。不久卒,年69岁。册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谥敬。恒清恪俭素,虽居显列,常布衣蔬食,去世时,家无余财,惟有书数百卷。子俊嗣,为尚书郎。

石勒(274-333)十六国时期后赵创建者,开国皇帝。字世龙,原名匐勒。今山西榆社北人。他青年时曾为生活所迫,被卖给山东在平人师欢家中为奴。后离开师欢,招兵买马,举行起义,在在平一带活动。晋永兴二年(305),成都王颖部将公师藩起兵反晋,石勒率部投奔公师藩,被任命为前队督。公师藩失败后, 石勒又回在平活动,并不断扩充人员,建立了一支军队。晋永嘉元年(307),在平牧民首领汲桑和石勒在在平联合举行武装起义,汲桑自称大将军,以石勒为扫虏

将军,攻郡打县,势如破竹,后在晋将苟晞、王纉等镇压下失败。于是率部投奔汉主刘渊。311年在苦县宁平城全歼晋军主力。同年又会同刘曜、王弥攻破洛阳。312年,采纳张宾建议,进据襄国(今河北邢台)。既而以襄国为基地,相继占领幽、并、冀3州。318年,趁汉内乱攻破平阳。次年,刘曜称帝建前赵;石勒也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至329年攻灭前赵,并有关陇,北方除辽东、河西外皆统一于后赵。330年改称赵天王,行皇帝事,同年又改称皇帝。他富于军事才能,也有政治见地。统治期间,以汉人张宾为谋主, 逐步注意依靠汉族人士以巩固其统治。比较留意农业生产,租调负担较西晋轻。兴办学校,重视律令。病卒后太子弘嗣位,次年为石虎所废。

惠始(?〜约438)南北朝时高僧。本姓张,今临清人。惠始青年时,听说高僧鸠摩罗什传讲新的佛教经典,便前往长安观习。他在白渠修炼,白天进长安城听罗什讲经,晚上回去坐禅。京城一带有识之士对他都很推崇。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刘裕北伐灭姚泓后,留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义真和手下的僚佐对惠始也都很敬重。后来刘义真被夏主赫连勃勃打败,退出长安,长安城内外的僧道百姓大批被杀,惠始也被白刃所砍,身上居然没有伤着。此事引起许多人的惊异, 报告给赫连勃勃。勃勃立刻派人把惠始带到他面前, 用原先砍过惠始的宝剑亲自刺击,竟然还是不能伤害惠始,于是勃勃也害怕起来,反而向惠始表示悔罪。其实,世上哪有刀剑不人之人?即使惠始当时会佛家硬气功,也决不会有如此之神。无非是当时的一些佛教徒为了扩大影响而加以编造和夸张出来的故事,而《魏书》的作者魏收又不加分析地把它收入了书中。北魏太武帝在始光四年(427)六月平定夏主赫连昌后,惠始到了平城,传播佛教,颇受太武帝的礼敬。据《高僧传》记载,惠始还曾去辽东传法,是使佛教东传到高句丽的第一人。惠始自开始学习佛教坐禅,到他死去,大约有50余年。自称从未躺着睡过觉。他有时赤脚行走在泥尘路上,不仅一点不会沾污双足,反而皮色更显鲜白,故被世人称为白脚大师。死后葬于寺内。太平真君六年(445)诏令城内不留墓地,遂迁葬于南郊,送葬者多达6000余人。时任中书监的高允为其作传,颂扬他的事迹和功德。在他的墓上,立有石制精舍,上画其像。后来灭佛时,其墓地和石精舍仍完整无损。

吕罗汉(?〜482)南北朝武将、大臣。今阳谷人。吕温子。吕温为泰州司马时,罗汉随侍。陇右氐族杨难当率众数万侵上邦镇,许多秦人响应,镇将元意头知罗汉善射,共登西城楼,令罗汉射难当队将及兵

土,有二三十人应弦而倒。罗汉领兵出战,策马大呼, 直冲敌军,众皆披靡。以功授羽林中郎。又连续征讨休官、顾俨、李观之等,迁羽林中郎、幢将,赐爵乌程子, 加封建威将军。高宗即位,因预迎有功,迁少卿,仍为幢将,进爵野王侯,加封龙骧将军。又拜司卫监,迁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进爵安阳公,加封征西将军。显祖时,出为镇西将军,秦、益二州刺史。参加平定仇池氐羌和泾州张羌郎等少数民族的起事,边疆平定,屡受皇帝的称赞。后为内都大官。卒后谥庄公。

窦瑾(?-454)南北朝时大臣。今莘县人。少以文学知名。初为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赐爵繁阳子,加封宁远将军,参与军国之谋,屡有军功,迁秘书监,进爵卫国侯,加封冠军将军,转为西部尚书。初定三秦,拜为散骑常侍,都督秦、雍二州军事,封宁西将军、长安镇将、毗陵公。镇守8年,甚著威惠。征为殿中、都官尚书,仍为散骑常侍,为太武帝所亲待,赏赐甚厚。从征盖吴,留镇长安。还京,复为殿中、都官、典左右执法。太武帝叹日:“古者右贤左戚,国之良翰,毗陵公之谓矣。”出为镇南将军、冀州刺史。清约冲素,勤劳王事,著称当时。还为内都大官。文成帝兴光初年 (454),窦瑾因女婿司马弥陀犯事受牵连被诛。

傅永(434-516)南北朝时武将。字修期。今临清人。自幼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又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曾为崔道固城局参军。因父母老,在家侍亲十数年。后被召为治礼郎,诣长安,赐爵贝丘(今临清)男,加封伏波将军。不久,授中书博士,改议郎,转尚书考功郎中,为大司马从事中郎。又转都督、任城王元澄长史,兼尚书左丞。后,王肃之任豫州刺史,以傅永为建武将军、平南长史。南齐将鲁康祚侵豫州,王肃之令傅永率兵迎击,大获全胜。后又破侵魏之齐将裴叔业,2月再捷。孝文帝称赞说:“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拜傅永为安远将军、镇南府长史、汝南太守、贝丘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魏宣武帝时,齐将陈伯之侵寿春(今安徽寿县南),傅永奉命驰援,驻军城外,与城内相呼应,频有克捷。中山王元英征义阳,以傅永为宁朔将军、统军。时年已70,挥戈披甲,单骑先入,被射伤左股,拔箭复入,大破敌军,斩其将。授太中大夫,行秦、梁二州事, 镇汉中。后任恒农太守。不久还京,为太中大夫,行南青州事,迁左将军、南兖州刺史。时年80,犹能驰射。还拜平东将军、光禄大夫。熙平元年(516)卒,年83岁。赠安东将军、齐州刺史。

王显(438-518)北魏名医。字世荣。今莘

县人。少时天资聪颖,颇通医术。孝文帝即位不久,文昭太后梦为日逐,化而为龙,缠绕其后,醒后惊悸,遂为心疾,即召王显医诊。王显按了三次脉,认为并非心疾,而是怀孕生子喜兆,后来果然如此。文帝高兴,补封王显为侍御师。太子宣武自幼多病,经王显多方调治,病愈。文帝对王显更加器重。其后,王显在朝内除主持医疗外,还兼任太府卿、御史中尉等职,参与军政大事,深得文帝赏识,加封为平北将军、扬州刺史。晚年,奉命撰写《方药》35卷,颁发全国,以疗诸疾。魏世宗重赐王显,立馆宇,以彰其绩。延昌二年(513)因营疗有功,被封为卫南伯。

崔道固(?~?)南北朝时官员。字季坚。今临清人。父亲崔辑曾任泰山太守。因道固不是崔辑嫡妻所生,故嫡母兄攸之、目连等对他十分轻蔑,毫无兄弟情谊。宋文帝之子刘骏为徐、兖二州刺史后,崔辑为道固准备资费,让他南下求仕,被刘骏任命为从事。后又被任命为参军事,被派往青州招募兵士。到青州后,青州长史以下官员前来拜谒,道固的嫡兄们逼迫道固的生母为客人斟酒炙肉,道固立即起身接过,对客人说: “家无人力,老母亲自动手。”客人们都知道是其嫡兄所为,纷纷起身拜谢道固生母。道固生母对道固说:“我贱不足以回拜贵宾,你应答拜。”客人们都赞美道固母子,卑视其嫡兄们。宋大明三年(459),道固出任齐、北海二郡太守。景和元年(465)又被任命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当时,北魏已完全占有河北,冀州刺史治所设在历城(今山东济南)。当年,宋明帝刘或杀前废帝子业自立,道固与徐州刺史薛安都联合反对刘或,推子业之弟子勋为帝。子勋失败后,道固归降北魏,授安南将军、南冀州刺史、清河公。不久,在刘或的劝诱下,又叛魏归宋。北魏皇兴年间,慕容白曜进兵山东,围困历城,道固出降。北魏将他与一道守城者数百人,以及一批青州、齐州的土族迁徙到桑乾,在平城西北的北新城设平齐郡,任命道固为太守,赐爵临淄子,加号宁朔将军。当时,连年灾荒,郡内饥僅,道固在任,未能使郡政有治,郡内多有叛乱。延兴年间死,终年50岁。

刘祥道(595~666)唐代重臣。今莘县人。少袭父爵为乐平男。永徽初,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显庆二年(657),迁黄门侍郎,仍负责吏部选事。他常就当时选拔使用人才方面所存在的弊病, 及时上疏高宗。不久,以修礼功进封阳城县侯。显庆四年(659),迁刑部尚书。麟德元年(664)迁右相。性谨慎,请退就闲职,转司礼太常伯,罢知政事。麟德二年(665)进爵广平郡公。乾封元年(666)加金紫光禄大夫,当年病逝。卒后赠幽州都督,谥号“宣”。

刘林甫(?〜629)唐代官员。今莘县观城镇人。武德初为内史(中书)舍人,典掌机密,以才干见称。与中书令萧踽等撰定律令,与林甫著《律议》万余言。后拜中书侍郎,赐爵乐平县男。贞观初,迁吏部侍郎。自隋代以来,每年铨选自十一月开始,至次年春结束,因选限迫促,铨选极不精细。林甫掌选后,加以厘革,四季之中,应选人随到随选,随时注拟官职,甚为方便。此时,全国初定,州府及诏使有赤牒授官者,应选人无须至京师,至此,应选人每年尽集吏部。因铿选精慎、公允,当时人常将其比隋朝时有知人之鉴的吏部侍郎高孝基。贞观三年(629)病卒前,尚上表荐贤,太宗嘉其忠贞。死后太宗甚为痛惜,赐绢250匹。

吕才(600-665)唐初哲学家。今高唐人。出身平民家庭。勤奋好学,学识渊博,精通阴阳、方技、舆地、历史等,尤长于乐律。29岁时,由魏征等人举荐人弘文馆,后曾任太常博士、太常丞。贞观三年(629), 奉命刊订《阴阳书》,删定47卷,撰写53卷,共100卷, 颁布天下。他认为,“极微”和“气”是世界的根源;客观事物的规律产生于具体事物之中;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物质世界内部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矛盾运动;学习是取得知识的惟一途径。其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唐初宗教迷信盛行。吕才在整理宣扬宗教迷信的书籍和撰写著作时,以无神论观点对其进行了批判。他以禄命书中所说的方法对著名历史人物的生辰年月进行推算,以论证“禄命生成”说的谬误;针对“风水”说,指出阴阳只是乾坤、刚柔的自然现象,而自然现象有其运行规律,与人的丧葬吉凶无关,并以姓氏起源的事实,批驳了“五行附会五姓”说。吕才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已散佚,保存在《旧唐书》本传中的《叙宅经》、《叙禄命》、《叙葬书》及《大藏经》中的《因明注释立破义图序》等篇,可见其哲学主张及反对宗教迷信之一斑。贞观初年,他曾受诏参论乐事,为《秦王破阵乐》协音律。显庆中,又奉唐髙宗之命修订《白雪》等曲。

马周(601-648)唐初大臣。字宾王。今在平人。少时家贫,父母双亡,发愤读书。后学识渊博, 累官至中书令。贞观五年(631),奔长安求取功名。至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当时,唐太宗诏百官奏治国之策,马周代常何上书,所论20多件事皆合太宗之意。太宗即日召见,当面征求国策,深为赏识,遂授监察御史。马周生性耿直,深识事端,直谏政事,多被太宗采纳。他来自民间,深知民间疾苦,主张减轻徭赋。他曾向太宗疾呼:“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他反对实行世封制,主张量才而授官。他还劝谏太宗以隋亡为鉴,广施德化,提倡节俭,励精

为政。马周病,久治不愈,太宗亲自为其调药。马周卒,太宗亲自为之举哀。高宗即位后,追封为尚书右仆射。

程咬金(?〜665)唐初大将。后改名知节。今东阿人。少骁勇,隋末聚众数百人,共保乡里。后跟从李密参加瓦岗军,为李密四骡骑之一。李密败,先依王世充,后归唐,授秦王府左三统军,跟从李世民破宋金刚,镇压窦建德农民起义军,击败王世充,每阵先登,以功封宿国公。又从讨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累迁左领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世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显庆二年(657)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攻西突厥,因屠杀降民被免官。后起为岐州刺史,旋表请还乡。卒后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太宗葬昭陵。

刘齐贤(?~?)唐代官员。祥道之子,今莘县人。袭父之爵。由侍御史出京任晋州司马,高宗闻其守正不阿,对其甚为礼重。将军史兴宗曾从高宗狩猎苑中,因言晋州出好鹤,可请齐贤捕送。高宗说:“齐贤岂是捕鹞之人,怎能以此对待他!”后避章怀太子李贤讳,改名景先。永淳元年(682),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后临朝称制,代裴炎为侍中。裴炎下狱后,齐贤抗词明其不反,武后甚怒,贬其为普州刺史,未到,又贬吉州长史。永昌年间,为酷吏所陷,在狱中自杀,家被籍没。至建中三年(782),赠太子太保。景先自祖、父以来,三代为两省侍郎并典选。其叔父吏部郎中应道、从父弟礼部侍郎令植等8人,前后皆历任吏部郎中、员外郎。一族之中,数代人典选,为有唐代以来所未有。

路岩(?~?)唐代大臣。字鲁瞻。今冠县人。路群之子。幼聪明过人,大中年间进士及第。初为屯田员外郎。后人拜翰林学士,累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咸通三年(862),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36岁居相位,累迁左仆射。既得相位,奢肆不法,与宰相韦保衡相交,势倾天下,时目其党为“牛头阿旁”。后与韦保衡交恶,出京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治关练兵加强防卫,以功迁中书令,封魏国公。后因纵容亲吏获罪,免官,流放儋州,未至,赐死。

王志惜(?〜722)唐代大臣。今东昌府区人。少年进士及第。中宗神龙年间,累除左台侍御史,加封朝散大夫,执法刚正,百僚畏惮,时人呼为“皂雕”,意为顾视百官如黑雕之视燕雀。后迁大理正,曾上言并著 《应正论》,阐明必须严格法治,认为法律是人们的堤

防,只有严格法治,才能禁止人们为非作歹,国家才能太平;当今大理寺的官吏多不严格执法,认为放纵罪犯就是仁恕,遵守律文就是苛刻,此种现象必须纠正;所谓严格法治,就是严格遵守法律条文,不是在法律条文之外滥施刑罚;皇亲国戚为非作歹,也要依法治罪,不能有所宽纵。中宗对他的意见十分赞赏。睿宗景云元年(710),累转左御史中丞,又迁大理少卿。次年授齐州刺史,充任河南道按察使;继又为汴州刺史,仍充任河南道按察使,封渤海县男。太极元年(712),加封银青光禄大夫,拜户部侍郎。又到地方任魏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所在令行禁止,奸猾屏迹,境内肃然。开元九年(721),玄宗巡幸东都,令志惜留守京师。次年,京兆人权梁山勾结左右屯营官谋反,志惜因受惊吓而死。

张镐(?〜764)唐代重臣。字从周。今聊城市人。少有大志,精通经史。天宝末,官拜左拾遗,随从玄宗入川。肃宗即位,往辅之,拜谏议大夫,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肃宗“安养苍生”为要,勿信佛事。他奉命兼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等道诸军,讨伐安史叛军。他严明军纪,杖杀不听军令、逗留不进的将领;他密奏肃宗,劝其不要接受史思明的伪降,要提防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的叛乱。由于张镐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遂被宦官诬陷而被罢相。后来,史思明、许叔冀皆如张镐所言,果都叛唐。于是张镐又被召为太子宾客,为左散骑常侍。代宗初,封平原郡公,任抚州刺史、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使等职。广德二年(764)卒。他在政坛30余年,一生清廉,不营产业,廉恭下士,善议而识大体。

孙逖(696-761)唐代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15岁时,他面见雍州刺史崔日用。崔日用出题令其作赋。孙逖挥笔而就,文理精妙,意趣横生。崔日用惊叹不已,即与其结交。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经崔日用推荐,玄宗李隆基亲至洛阳门接见,并令户部郎中考试其文才。孙逖文墨超凡,甚得玄宗器重,即升为左拾遗。不久,又升为考功员外郎。其间,他知人善任,重用人才,亲自录用的颜真卿、李华等人均成为国家重臣、海内名士。其后,升为中书舍人,起草诏令,文笔最优。张九龄阅其文稿,反复推敲,一字未能改动。孙逖任信州刺史时, 曾遇大旱年,即令开仓放粮,以低价直接售给百姓,从而使信州百姓渡过灾年,无一人饿死。孙逖居职8年,还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上元年间病逝。赠尚书右仆射。

孙简(?~?)唐代官员。字恒中。今东昌府区沙镇人。孙逖曾孙。唐元和初年,登进士第。曾任左司、吏部二郎中,由谏议大夫、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唐会昌初年,历任河中、兴元、宣武节度使,迁尚书左仆射,拜兵部尚书。

孙偓(?~?)唐代大臣。字龙光。今东昌府区沙镇人。他出身于达官贵人之家,自幼苦读经书。唐乾符五年(878),孙偓参加进士科的省试,高中榜首。中状元后,累官至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臣。后又历任礼部尚书、行营节度诸军都统招讨处置使等职,成为权震朝野的人物。后因事坐贬衡州(州治衡阳,今属湖南)司马,死于衡州司马任上。孙僱通达简约,为人谦逊礼让,不矫饰,讲信用,时人常赞誉之。

崔元略(?~?)唐代大臣。今聊城市人。第进 ±0累迁京兆尹,徙左散骑常待。因与崔植素有隙,崔植当国后,被贬黔南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后转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团练观察使。唐长庆四年(824),拜大理卿。敬宗初,复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为御史劾奏,迁任户部侍郎。太和三年(829),转任户部尚书,次年任判度支。五年(831)任检校吏部尚书,出京任东都留守、畿汝防御使。是年,又迁滑州刺史、义成节度使。卒后赠左仆射。

崔铏(?~?)唐时地方官员。今聊城市人。唐大中十年(856)中状元。后多次入诸侯府内做幕僚。

崔元式(?~?)唐代大臣。今聊城市人。崔元略之弟。举进士后,始署帅府僚佐,累官湖南观察使。唐会昌初,泽潞用兵,遂迁河中,拜河东、义成节度使。会昌六年(846)人为刑部尚书。宣宗初,以刑部尚书、判度支,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兼户部尚书。卒,赠司空,谥“庄”。

崔铉(?~?)唐代大臣。字台硕。今聊城市人。崔元略之子。擢进士第,迁中书舍人、学士承旨。唐会昌三年(84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与李德裕不和,罢为陕虢观察使。宣宗初,擢河东节度使。大中三年(849),以御史大夫召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为博陵郡公。大中九年(855),出京任淮南节度使。咸通初,徙山南东道、荆南二镇,封魏国公。卒于江陵。

崔沂(?~?)唐代大臣。字德润。今聊城市人。举进士。初为监察补阙,昭宗时累迁谏议大夫。唐亡,入后梁为御史司宪。升为礼部尚书。贞明中充任西京副留守。后梁亡,人后唐为左丞,判吏部尚书铨选司,后谪石州司马。明宗即位后,复为左丞,以太子少保辞官归居。卒年70余岁,赠太子少傅。

陈少游(724~784)唐代官员。今在平人。少游幼习《老子》、《庄子》、《列子》等书,为崇玄馆学生,聪敏善辩,被诸生推为都讲。入仕后,先为渝州南平令,后历任节度判官、金部员外郎、晋州及郑州刺史等职。处事干练,为政善于变通;但厚敛财赋,结交权贵,因此屡获迁移。代宗永泰二年(766),为陇右行军司马,同年迁桂管观察使,旋改任为宣歙池观察使。大历五年 (770),改任浙东观察使。大历八年(773),迁淮南节度使(驻扬州),加官银青光禄大夫,封颍川县子。德宗即位后,朝廷经费不充,少游奏请本道(淮南)两税每千钱增200,食盐专卖每斗加百文,朝廷因此下诏其他各道也按此数增征。建中三年(782),淄青节度使李纳叛, 少游率淮南兵收复徐、海等州;不久又放弃,退屯吁胎 (今江苏盱眙)。此时关播、卢杞为相,二人皆与少游有旧,因此于此年朝廷下诏进少游检校尚书左仆射,加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实封三百户。建中四年(783), 泾源兵在京哗变,推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度支汴东两税使包佶在扬州,储积财赋约800万贯,准备输送京师。少游认为,朱泚势力很大,京城不能马上收复,便令其判官至包佶处索取其文簿,请供200万贯以助军。包佶说:“所用财帛,须承敕命。”判官大怒,以杀头相威胁。包佶大惧,亲自谒见少游,谏止此事。少游不听,尽夺包佶财帛及守御兵3000。包佶以蜡丸置表,将少游劫取财帛之事奏报朝廷,恰逢少游所遣使也至朝廷。德宗诘问此事,少游使者辞以不知。德宗因祸难未平,以稳定节将为上策,便说:“少游是国家的守土之臣,收取包佶财帛,以防他人劫取,没有什么不可的。”此年底,淮宁(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并扬言要袭击江淮。少游恐惧,遣其参谋温述送降书给李希烈,又遣巡官赵诜至郛州(治今山东东平西北)结交与李希烈同时叛乱的淄青节度使李纳。兴元元年(784),李希烈称楚帝,遣其将杨丰送赦书给陈少游,路过寿州时,被刺史张建封杀死。建封将李希烈赦书送给德宗,并将陈少游与李希烈勾结的情况上奏。后包佶入朝,又将少游夺取其所掌财赋的情况上奏德宗。少游大惧,上书自辩,言取包佶财赋是供军急用,请按原数上交。不久,唐将刘洽收复汴州,得李希烈起居注,上有“某月某日陈少游上表归顺”的字样。少游听说后,羞愧惶惧,发病而死,

赠太尉。

路隋(775-835)唐代大臣。一作路随。字南式。今冠县人。路泌之子。婴幼时以父恩授八品官,后举明经,授润州参军事、东都幕府,力陈与吐蕃修好。元和五年(810)擢拜左补阙,不久,迁起居郎,转司勋员外郎并充任史馆修撰。穆宗即位,人翰林为侍讲学士,拜谏议大夫。敬宗登极,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文宗即位,韦处厚人相,路隋代为承旨,转兵部侍郎,知制诰。太和二年(828)处厚卒,代为相,拜中书侍郎,加封监修国史。四年(830),转门下侍郎,加崇文馆大学士。七年(833)兼太子太师。九年(835),拜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相位15年。后为郑注排挤,出任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浙西道观察使等职。赴任途中病卒。路隋有学识气量,为谏官能直言,以清廉耿直著称于世。曾监修《宪、穆二朝实录》,与韦处厚合撰《六经法言》20卷,自撰《平淮西记》1卷。

崔汉衡(?〜795)唐代大臣。今在平人。始为沂州费县令,滑州节度使令狐章奏署为掌书记,累迁殿中侍御史。代宗大历六年(771),拜检校礼部员外郎, 充和吐蕃副使;使还,迁右司郎中,改万年令。德宗建中二年(781)三月,拜殿中少监、兼御史大夫,充和蕃使。十二月,至吐蕃,吐蕃赞普(王)以唐臣礼谒见,并言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之西唐蕃当以贺兰山为界,请汉衡请示朝廷。汉衡遣判官与吐蕃使者人奏,德宗准其请。建中三年(782)九月,汉衡自吐蕃归,赞普遣其臣区颊赞随其人朝,汉衡进鸿胪卿。建中四年 (783),吐蕃朝贡,朝廷加封汉衡检校工部尚书,复使吐蕃。此年九月,泾源兵在京哗变,立朱泚为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吐蕃于次年遣将帅助唐将浑城大败朱泚兵于武功,汉衡因功转任检校兵部尚书,兼秘书监、西京留守。不久,拜兵部尚书,为东都、淄青、魏博赈给宣慰使。贞元元年(785),为幽州宣慰使。所至皆称职。贞元三年(787),朝廷以浑城为会盟使,崔汉衡为副使,与吐蕃会盟于平凉(今甘肃固原),吐蕃背约,设伏兵擒杀唐官与兵卒,浑城仅以身免,汉衡则被擒。汉衡被解至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吐蕃大相(宰相)尚结赞因其常使吐蕃,将其放还。贞元四年(788), 加官检校吏部尚书,出京任晋慈隰观察使,又加官任都防御使。贞元十一年(795)卒,赠尚书左仆射。

路群(?〜834)唐代大臣。字正夫。今冠县人。父路季登。路群通经学善属文。大历六年(771)登进士第后,入朝为尚书郎,后迁监察御史。穆宗即位后,遣其赴西北军镇犒赏将士,称旨而归,累加官兵部

郎中。文宗太和二年(828),迁谏议大夫,以本官充任侍讲学士。太和四年(830),进翰林学士。太和五年 (831),拜中书舍人,学士如故。虽贵为朝廷要官,未尝以势位自矜;所结交之人虽贫贱,但待之以礼。太和八年(834)病卒。

崔彦昭(?~?)唐代重臣。字思文。今临清人。大中三年(849)擢进士第。历左帅府、兵部员外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十二年(858)正月,由河阳节度使徙河东节度使。先是沙陀诸部多犯法,彦昭至任, 抚循有威惠,3年境内大治。僖宗立,授兵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判度支。萧傲秉政,与之协力,百职修举,察而不苟。未半年,迁门下侍郎。虽居相位,退朝侍母膳,与家人齿,顺色柔声,在左右无违,士人称其孝。伶人杨可及为懿宗所宠,横甚,他奏膛逐之,死岑南。累拜尚书右仆射,以疾去位,授太子太傅,卒。

崔昭纬(7-896)唐代重臣。字蕴曜。今临清、高唐一带人。及进士第。大顺二年(891)以翰林学土承旨,又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位凡8年。其性阴刻,内结中人,外连强诸侯,内制天子以固其权,昭宗不堪忍。乾宁二年(895)罢相位,授为尚书右仆射。再贬梧州司马,下诏条其五罪,赐死。

崔协(?〜926)唐代重臣。今临清、高唐一带人。举进士,为度支巡官渭南尉,直史馆。后唐同光初改任御史中丞,天成初,迁礼部尚书太常卿,拜平章事。卒后赠尚书左仆射,谥“恭靖”。

王彦章(863-923)五代后梁名将。字子明。今阳谷人。少年从军,随梁太祖朱温转战各地。臂力过人,以骁勇著称,善使一铁枪作战,军中号称“王铁枪”。因军功授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军左先锋军马使。梁末帝即位后,先后任濮州、瀆州刺史,郑州防御使,封开国县伯。乾化五年(915),晋王李存勖率军南下,连克数州。攻克瀆州时,俘彦章之妻。晋王对其妻善待之,又遣人招降彦章,彦章不为其所动,妻子被杀。王彦章被调前线,晋王军遂占有河北。贞明五年(919),晋王军进而攻占德胜渡(今濮阳城南),架浮桥,夹河筑城。梁军久攻不下。龙德三年(923)夏,晋王军又攻取郛州,梁末帝震恐,复用彦章为北面招讨使。彦章至滑台,佯作置酒高会,暗遣甲士600人,各执大斧与易燃物乘船东下,他本人又暗率精兵数千人, 直趋德胜渡。兵至,甲土断毁浮桥,彦章率精兵攻破南

城。这时,晋王也带兵至黄河北岸。于是梁晋双方都乘木伐顺水东下,直趋杨刘(今东阿杨刘镇)。在河中,两军且战且行,一日数战。至杨刘晋王军在博州(今聊城)东岸筑城,王彦章攻之不克,又回攻杨刘,兵败。梁末帝听信谗言,将王彦章罢官回乡。后来,由于晋王军攻兖州,梁末帝又召彦章入京,令他仅带500新募骑兵迎战晋军。众寡悬殊之下,他数战不利,退至中都(今汶上县境内),为晋王军所败,身受重伤被俘。李存勖爱其忠勇而再三劝降,彦章严词拒绝,遂被杀害。年61岁。至今阳谷县寿张镇东街尚存“王公故里碑”。

吴峦(?~944)五代十国时官员。今在平人。少好学,考明经不中。后唐庄宗长兴初年,为大同军节度使(驻云中,今山西大同市)沙彦询从事,累迁判官。清泰三年(936),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太原,召契丹为援,夺取了后唐帝位,建立后晋。契丹撤军路过云州时,沙彦珣出城迎谒,为契丹所虏。吴峦对城中将卒说:“我等皆属礼仪之人,怎能向夷狄称臣!” 将卒便推其主州事。此时虽然石敬瑭已将云州割与契丹,但吴峦仍率将卒拒守,契丹围攻7日而不能下。石敬塘致书契丹,请其撤军,契丹方解围而去。契丹撤军后,石敬瑭召吴峦回京,授武宁节度副使,再迁右谏议大夫,复任州防御使。天福七年(942),石敬瑭死,其侄石重贵(出帝)即位后,与契丹绝盟。为防契丹入侵,后晋朝廷于贝州(今河北南宫东南)大集粮草,以王令温为永清军节度使(驻贝州)。令温有牙将邵珂,骄悍难制,令温削其职。邵珂心怀怨恨,指使无赖之徒亡入契丹,诱其袭取贝州。后晋朝廷虽不知此事,但认为吴峦有志抗契丹,便以其为权知贝州军事,令温赴朝。吴峦至贝州后,善抚士卒,不聚财富,因此颇得士卒之心。邵珂见吴峦如此,便请求自效,吴峦也诚心待之,令其督义兵守城南门,吴峦自守东门。开运元年(944)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亲率大军攻贝州,吴峦率城中兵民力战,投薪火于夹城中,焚烧契丹攻具殆尽。正激战中,邵珂开南门引契丹兵而入。吴峦见城中已乱,即乘马回公馆,投井而死,贝州遂失陷。

杨邠(?-950)五代时后汉大臣。今冠县人。后汉高祖(刘知远)即位,他官拜枢密使、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他出身小吏,不喜文士,及为相,方招聘文士撰写史传。杨邠为政俭静,不收贿赂, 不能拒者,收之交给皇帝。任贤荐能,直言敢谏。李太后之弟向他要官,他没给,引起皇戚不满。帝欲立爱妃耿夫人为后,杨邠力谏,未立。耿夫人死,帝欲以太后礼葬,杨邠又持反对态度。帝大怒,加之左右乘机诬陷,杨邠被杀害。后周太祖即位,追封为“弘农王”。

王彦超(914-986)北宋大臣。今临清人。少时从军,隶属后唐魏王李继岌麾下,随继岌攻蜀,李嗣源兵变,继岌被杀于渭南(今属陕西),彦超人凤翔重云山,投晖道人为徒。后晋时,官至殿前散指挥都虞侯、蒙州(今广西蒙山南)刺史。后汉时,为岳州(今湖南岳阳)防御使兼护圣左厢都校,复任州(今湖北天门西北)防御使。后周建立,为武宁军节度使。北汉主刘崇来犯,彦超与枢密使王峻率军战于晋州(今山西临汾),以骑兵进击,获全胜,授建雄军节度使;追击刘崇,直抵霍邑(今山西霍县),改河阳三城节度使,移镇河中(今山西永济西)。显德元年(954),加官同平章事。刘崇南犯,彦超领兵击退之,并攻占汾州(今山西汾阳)、石州 (今山西离石),改忠武军节度使,加官侍中。周世宗征淮南,彦超败淮南军2000人于寿州(今安徽寿县)城下。还军,改京兆(今陕西西安)尹、永兴军节度使。显德六年(959)夏,移镇凤翔(今属陕西),周恭帝即位,加官检校太师、西北缘边副都部署。北宋建立后,加官中书令,还朝。太祖与彦超同仕于后汉,彦超官复州,太祖往投,彦超不纳。建隆二年(961)三月,太祖自明德门至作坊宴射,“酒酣,谓彦超曰:'卿曩在复州,朕往依卿,卿何不纳我?'彦超降阶顿首日:'当时臣一刺史耳!勺水岂能容神龙乎!使臣纳陛下,陛下安有今日?'上大笑而罢”。不久,复为永兴军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复镇凤翔。三年(965)父卒。开宝元年(968)守制期满复官。二年(969)十月,彦超改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判街杖事。太平兴国六年(981)彦超受封邠国公,优礼有加。彦超与文明殿学士李昉、翰林学士宋白友善。八年(983)七月,李昉、宋白来访,时彦超年70岁,谓李昉、宋白曰:“人言七十致仕,出何书?”李昉具告之。故彦超遂托宋白草拟致仕表。上请再三,太宗始准,加封太子太师,给金吾上将军禄。彦超致仕后,斥去侍妾多人,衣食起居, 历行俭约。雍熙三年(986)卒,年73岁。赠尚书令。

谭延美(921~1003)北宋官员。今莘县人。延美躯干高大,身强力壮,少年不事生产,往来瀆、魏间,为盗于乡里。及长,至瀆渊,投柴荣部下为兵。显德元年(954),柴荣即位后,延美补殿前散都头。显德三年 (956)正月,周世宗征淮南,延美随军,因功迁控鹤军副指挥使。显德六年(959)四月,复随周世宗攻辽,收复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之地。时赵匡胤领禁兵,乃留督牙队。建隆元年(960),补控鹤指挥使,再迁都虞候、马步副都军头。四年(963)正月,宋军攻湖南,延美为行营水军都指挥使。时汪端起义于朗州(今湖南常德),攻州城,延美受命率兵镇压,九月,“获汪端,磔于朗州市”。又升铁骑副指挥使,领睦州刺史,四迁至内殿直都知。太平兴国元年(976),延美为蕲州刺史,又历任

庐州(今安徽合肥)、寿州(今安徽凤台)、濠州(今安徽凤阳)、光州(今河南潢川)军巡检使。时各州境内小股农民起义不时爆发,均被其镇压下去。六年(981),执掌威虏军(今河北徐水境内)。雍熙三年(986)正月,宋军三路攻辽,延美为幽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领兵北岀飞狐口,忽遇辽西南面招安使大鹏翼领大兵至,遂令骑兵直冲敌阵,后军随之,辽兵大溃,斩杀数千人,生俘其大将大鹏翼及士卒千余人,获马匹以万计。延美因功升新州防御使。四年(987),改亳州防御使,镇州 (今河北镇定)铃辖。端拱元年(988),徙知宁远军。一日晨,契丹兵至城下,延美洞开城门,契丹兵不敢人。围城数日,开门如故,居民出入如平日。契丹疑有伏,终未敢人,退去。二年(989),进邕州观察使,兼管亳州、代州(今山西代县)。当时,在边郡任职者,均令兼内地一州,以便安置其家属,故延美同时任两州官。后又改主管潞州(今山西长治市)、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泾州(今甘肃泾州)。咸平四年(1001),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辞官归居。六年(1003)病卒,享年83岁。赠建武军节度使。

梁迥(928-986)北宋官员。今东昌府区人。少为吏部小吏,后周时从军。周世宗即位后,为殿直,改供奉官,四迁至左藏库使。梁迥性粗犷,不喜文士。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宋太祖攻后蜀,以梁迥监秦州 (今甘肃天水市)驻军,蜀亡后,又监霸州(今河北霸县)驻军,转任宫苑使。开宝二年(969)二月,宋太祖亲征北汉,以蜀州刺史聂章为沁州(今山西沁县)兵马部署,用梁迴为监军。不数日,北汉兵来攻,梁迥与阎彦进率兵击败之,以功迁东上閣门使。开宝五年(972),又为广南路兵马都监,兼诸州巡检使。开宝七年(974)七月,奉命出使南唐,见其国主,南唐主惧,乃贿以宝货, 价值达数万缗,梁迥大喜,乃登舟纵酒,日以继夜,归时恋恋不舍,时人传以为笑。九月,宋太祖决定攻南唐, 乃先以梁迥与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等率兵赴荆南(今湖北江陵一带),并以梁迥护行营步兵及水军左厢战船,大败南唐军于采石,杀获甚多。南唐灭,梁迥因以功领顺州团练使。宋太宗即位后,梁迥兼任四方馆事,领禁军守泽州(今山西晋城)。太平兴国三年(978)五月,吴越王钱做降宋将赴开封,宋太宗命梁迥至淮泗迎接。时汴河决口,梁迥调发开封府境内民夫3000人, 塞决口。四年(979)二月,宋太宗亲征太原,以梁迥为行营前军马步军都监,督军攻城,梁迥中箭伤4处。宋太宗返开封,以梁迥与孟玄喆、崔翰率兵守定州,梁迥以功迁引进使。五年(980),梁迥与潘美修城于三交口 (今山西阳曲南),移并州(今山西太原)于此,以防契丹。七年(982),党项族李继迁侵陕西边境,太宗命梁

迥领兵护卫银(今陕西榆林南)、夏(今陕西横山西)诸州。八年(983)回朝,授唐州(今河南唐河)防御使。雍熙二年(985)二月,李继迁侵边,诱杀都巡检使曹光实, 大掠而退。宋太宗复召梁迥为银夏都巡检使,率兵御之。三年(986)夏,卒于银州官舍,年59岁。

张逊(940-995)北宋官员。今高唐人。数岁丧父,养于叔父职方员外郎张干家,后其母改嫁魏仁浦,张逊亦随母至魏家,附马都尉魏咸信乃其同母异父弟。太宗为晋王时,张逊隶其帐下。太平兴国元年 (976),张逊补左班殿直,随太宗征太原,还兵后为文思副使,再迁为香药库使。宋灭南汉后,商人多通过海运贩南洋货物趋利,闍婆(今马来西亚)等国亦岁岁朝贡, 于是,犀象、香药、珍异之物充满府库。张逊请于京师设榷易署,将库存物稍增其价,任凭商人入金帛购买贩卖四方,岁可得钱数十万缗。太宗允其请,一年果得30万缗,自此年年增加,竟达年收入50万缗。雍熙二年(985),太宗嘉其劳,迁妫州刺史。雍熙三年(986), 与安忠同为东上閣门使,仅数日,遇许仲宣罢权度支使,太宗即用张逊接其任。端拱元年(988)迁盐铁使。二年(989)七月,授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淳化二年(991)四月,为枢密副使,时枢密直学士温仲舒、寇准亦以左谏议大夫为枢密副使。张逊与寇准不合,每奏事多相矛盾。一日,张逊与寇准二人在朝堂互揭对方之私,言词激烈。太宗大怒,下诏切责,降张逊为右领军卫将军,寇准亦罢职。适逢判右金吾街仗蔡玉冒荐富人之子为州大校被罢官,乃以张逊掌其事。王小波、李顺起义后,宋廷发兵水陆两路镇压,以荆渚居其要冲,乃命张逊知江陵府。张逊至江陵,有人告长江漕卒密谋,欲起兵响应农民军,张逊派兵围扑,府议欲尽杀预谋者,张逊仅逮捕为首者21人,斩于市,余人皆抚慰释放。太宗嘉其处理得法,诏以其卒分隶州郡。至道元年(995)病卒,年56岁,赠桂州观察使。

靳怀德(945-1017)北宋官员。今高唐人。原名湘,因与寇准善,知准父名湘,遂改怀德。太平兴国年间以明法科登第,为广安军(今四川广安)判官。任满,进鸿胪寺丞,历任著作郎、太子左赞善大夫、通判相州(今河南安阳),改官殿中丞、通判广州,迁国子博士、通判沧州。历任虞部、比部员外郎,通判莫州(今河北任丘),知德州。咸平二年(999),契丹兵大举南侵,由河北长驱南下,德州被围。时德州兵少,怀德以仅有的禁兵、厢兵为核心,并组织丁壮配合,轮番日夜固守,妇女帮炊送食,怀德巡视城上,军民斗志高涨,契丹兵多次攻城均被击退,德州得以保全。河北转运使刘通荐其善政能战,真宗下诏褒奖,徙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因盐铁使陈恕、判官王济荐其武干,改如京使、知邛州(今四川邛崃)。再知沧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满还朝,沧州吏民请于河北转运使李士衡,要求怀德留任,士衡奏于朝,真宗准其请,复知沧州。不久,迁文思使。大中祥符三年(1010)秋,江西大旱,怀德受命为洪、虔10州安抚都监,未到任,改知曹州(今山东荷泽)。大中祥符五年(1012),怀德任益州(今四川成都)铃辖,加官长州刺史。怀德在任有政绩,人拜西上閣门使,改领昭州刺史、知瀆州,又知陕州(今河南陕县)。于天禧元年(1017)返京病卒,年73岁。

王祐(?~?)北宋初名臣、文人。字景叔。今莘县人。王旦之父。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桑称其文彩华丽,由此名闻京师。后仕周,历任魏县、南乐二令。宋太祖赵匡胤受禅后,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知光州,迁殿中侍史。乾德三年(965)知制诰;六年(968),加封集贤殿修撰,转任户部员外郎。太祖征太原,命王祐督粮饷转运,知潞州,馈饷无缺,路亦无壅。不久班师,召还,命镇大名。原大名守将符彦卿,赵匡胤疑之,命王祐察其动静。王祐以全家百口性命保彦卿,彦卿获免。世谓王祐有高德。后徒知襄州、潭州。还,代理吏部铨,又任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976)移知河间府,人为左司马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不久,知开封府,以病告归。太宗谓王祐文章、靖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64岁。王祐曾植三槐于庭日:“吾子孙必有三公者。”世称“三槐堂王氏”。宋苏轼撰有《三槐堂记》。“三槐堂”为莘县古八景之一,曰“祐堂槐影”。其子王旦为北宋名相,其后子孙多人均为宋代显宦。

王旦(957-1017)北宋名相。字子明。今莘县人。曾祖父王言,为黎阳令。父亲王祐,为尚书、兵部侍郎,北宋初名臣。王旦自幼好学,太平兴国五年 (980)进士。淳化二年(991),任右正言、知制诰,并被封为礼部郎中、兵部郎中。至道三年(997),真宗即位,4年之中王旦连续晋升,初为中书舍人,后为参知政事。瀆渊之役时,留守京师。景德二年(1005),加封为尚书左丞。次年,升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真宗泰山封禅前夕,契丹忽然提出在“瀆渊之盟”规定的每年应取的银绢之外,再借一些钱。王旦看出契丹的用心,决定借给契丹银绢,并说明要在下年应给的数额中扣除,既回复了契丹的无理索要,又使其找不到挑衅的借口。西夏赵德明刚与北宋言和不久,又以受灾为借口,无理索要粮食百万石。王旦以攻为守,通知赵德明自己来取。赵德明左右为难,只得索而不取。王旦忠于真宗,谨言慎行。有一年蝗虫成灾,有

人在野外拾得一些死蝗带入朝中,不少大臣进谏,说是蝗虫已死,大宋之福,请皇上昭示于朝,让百官庆贺。独有王旦不同意这种做法。不久,朝中正在议事,忽然飞蝗遮天蔽日而来。真宗嘉许地看着王旦说:“假如百官正在庆贺,而飞蝗如此,岂不为天下人耻笑?”王钦若是个世所公认的奸诈之辈,却一度得到真宗的厚爱。真宗想起用王钦若为宰相,王旦坚决反对。寇准刚强偏激,但为人忠直,他被免去枢密使职务后,托人求王旦在皇上面前说情,王旦不许。王旦死后,寇准被任为宰相。寇准只向真宗谢恩。真宗这才告诉寇准,是王旦推荐他担任宰相。王旦为相10余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推荐提拔的,但从未推荐自己的亲属做官。真宗听说他的弟弟有才干,欲委以重任。王旦说:“我居相位,任用近亲,恐众议不平。” 真宗不听,遂任其弟为吏部南曹。王旦则一再告诫其弟,务必忠于职守。王旦爵高位显,却家不养声伎,居不求华丽。真宗旨令修缮,并特令内侍送白金50两, 均被王旦谢绝。有人劝其给子孙添置田宅。他说:“子孙当各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骨肉争财!”其临终遗嘱是:“棺中不藏金玉。”天禧元年(1017)九月,王旦病逝,册封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仁宗即位后,为其立碑,并亲笔御书“全德元老之碑”。其后,欧阳修奉旨为其撰写碑文,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记》。王旦有文集20卷传世。

孙爽(962-1033)北宋经学家、教育家。字宗古。今在平人。他自幼读经书,笃学成才,九经及第,宋太宗时人国子监为直讲。真宗时,为诸王侍读,累官至龙图阁侍制。仁宗即位,他以名儒被召为翰林侍讲学士,兼管国子监,后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礼部尚书。晚年以太子少傅致仕,卒于家。他以经学成名,一生坚守儒家之道。宋真宗大搞迷信,宣扬“天书”,群臣阿附,惟孙爽直言:“我只听孔子说过‘天何言哉’,岂有书也!”对真宗的到处拜山祀神,他也是每每切谏。他给仁宗讲课时,“每讲论至前世乱君亡国”时,总是“反复规讽”。他的经学著述甚多,其代表作是《经典微言》50卷,这是他从《五经》搜集的“切于治道”的精华。

李垂(965~1033)北宋官员。字舜工。今东昌府区人。咸平年间举进士,为湖州录事参军,人为崇文校勘,累迁著作郎、馆阁校理。上《导河形胜图》3卷,欲复九河故道,虽未采纳,但受到时人的重视。累修起居注。丁谓为宰相执政。人多攀附,李垂不肯趋炎附势,前往拜见。人问其故,李垂曰:“谓为宰相,不以公道副天下望,而恃权怙势,观其所为,必游朱崖,吾不欲在

其党中。”丁谓闻之大怒,罢知亳州(今安徽亳县),再知颍州(今安徽阜阳)、知晋州(今山西临汾)、知绛州(今山西新绛)。后丁谓果贬崖州(今海南崖县)司户参军,其见识如此。明道年间,返朝待阙,“阁门祗候李康伯谓曰:'舜工文学议论称于天下,诸公欲用为知制诰,但宰相以舜工未尝相识,何不一往见之?'垂曰:‘我若早去拜访丁谓,则乾兴初已为翰林学士矣。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道之不行,命也!’”此话被宰相知道,又出李垂知均州 (今湖北丹江口西),其为人耿直如此。未几卒,时年68岁。

刘谦(7-1009)北宋官员。今东昌府区人。出身将门之家,其父仁罕,宋初曾为许州龙卫副都指挥使、同州都校。刘谦少时,豪侠不拘小节,赴广南探父,父给金帛,令返乡经商。刘谦返回堂邑,为里中恶少所辱,刘谦不能忍,杀恶少,亡命京师,遂应募从军。初补卫士,稍迁内殿直都知。至道元年(995)八月,真宗被立为太子,太宗亲为太子选卫士,授刘谦为西头供奉官、东宫亲卫都知,赐袍笏、器币。真宗即位,授洛苑使。刘谦不愿久为宫卫,求改军职,遂改殿前左班指挥使,给诸司使俸。咸平元年(998),迁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领勤州刺史,加封殿前右班都虞侯。咸平三年 (1000)正月,随真宗巡大名至北苑得疾,真宗令其返京医治,谦恳求从行,真宗不许,令其二子护送返京,并派御医诊病,令御厨供其膳食,以利调养。刘谦病愈后,毁其原服鞍勒,真宗闻之,赐白金二百两。真宗回到开封,改捧日左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四年 (1001),迁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领本州防御使,代理殿前都虞侯。景德元年(1004),升侍卫马军都虞侯,改领浔州防御使,又迁代理步军都指挥使。次年冬,又授殿前副都指挥使、振武军节度使。河北屯兵,每年八月才发冬衣,刘谦上奏言河北边地早寒,请六月发冬衣,真宗纳其言,遂改为六月。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随真宗东封泰山,真宗登山,谦受诏总领山下马步诸军,与西京左藏库副使赵守伦护守山门,安全下山,授都指挥使,移领保静军节度使。二年(1009)八月,病卒,年60岁,赠侍中。

王质(1001~1045)北宋官员。字子野,王旦之侄。莘县人。王质少年力学,拜杨亿为师,杨亿称其才,伯父王旦见其文,亦赞赏之。初以恩荫补官太常寺奉礼郎,后应试,进士及第,被荐为馆阁校勘,又改集贤校理,累官至尚书祠部员外郎。父卒,与诸弟蔬食守孝终丧。起复后,通判苏州,任满回朝,任判吏部南曹事等官,又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州人春祭吴元济庙,王

质曰:“安有逆醜而庙食于民者?”毁之,为更立狄仁杰、李朔像而祠之,蔡人至今号“双庙”。迁户部郎中,为开封府推官。王质之兄王雍为三司判官,王质不愿兄弟同官于朝,乃请外任,知寿州(今安徽寿县)、庐州(今安徽合肥)。庐州有盗,杀其同伙夺其财而逃,后被捕获, 王质判其死刑,大理寺以为罪不当死,王质上疏力争,不许,被降官监舒州(今安徽潜山)灵仙观。王质监灵仙观期间,搜集古代强身养生之术,编成《宝元总录》百卷。后韩琦知审刑院,奏言盗杀同伙,非自首者不减刑,朝廷批准,并作为法令颁行全国。于是,朝臣郑戬、叶清臣等上书言王质与韩琦所言相同而王质获罪,不妥,又极称其才,乃起知泰州(今属江苏)。迁度支郎中,为荆湖北路转运使。景祐三年(1036)五月,天章阁侍制、开封府代理知府范仲淹上《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又上选贤、任能、近名、推委四论,指夷简为汉之奸臣张禹。夷简大怒,斥范仲淹越职言事,且指范仲淹荐引朋党,离间群臣,范仲淹被贬官知饶州(今江西波阳)。时治朋党方急,士大夫畏宰相,多不敢为范仲淹送行,王质为集贤校理,毅然“载酒往饯。质又独留语数夕。或以消质,质曰:'希文贤者,得为朋党幸矣’”。其为人如此。代理江陵府事,有来诉不按约期婚配者,王质询其故,民言无钱,王质解囊相助,使其完婚。有盗衣者被捕,王质询之,盗言:“平生不为过,迫于饥寒乃至于此。”王质命取衣纵去。其爱民又如此。加史馆修撰、同判吏部流内铨,擢天章阁侍制,出知陕州(今陕西陕县),卒于任,年45岁。

王素(1007~1073)北宋大臣。字仲仪,王旦之子。莘县人。北宋天圣五年(1027),王素应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又试,得通判颖州(今安徽阜阳)、怀州(今河南信阳)、许州(今河南许昌),迁太常博士。又试,得五品服,以尚书屯田中外郎,知濮州(今山东邺城)。御史中丞孔道辅,荐其为侍御史。后道辅遭贬,王素亦出知鄂州(今湖北武昌)。在鄂,王素取消了计口售盐制度,鄂人感其德。庆历二年(1042)改兵部员外郎,知谏院,代理国子监。时仁宗欲有所作为,以欧阳修、蔡襄、余靖、王素为谏官。王素值壮年,遇事敢言。皇子生,帝大喜,拟大赦天下,大赏将士,百官晋级。王素上书谏阻,帝从其言。王德用进两美女与帝,王素直言谏止,帝遂将二女遣出。帝诏问大臣兴治革弊之方,王素上疏言十余事,帝甚嘉许,赐三品服,升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时新置按察之职,诸使皆以严刻为明,王素独不责细过,对贪刻之徒,必穷追细究,绳之以法,故属下敬而畏之。改知渭州(今甘肃平凉),因与河南转运使刘京购木扰民,降职华州(今陕西华县),又夺职徙汝州(今河南临汝)。不久复职,迁

111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后王素被召还京,兼理三班院,以枢密直学士代理开封府。出知定州(今河北定县)、成都府。蜀地铁钱已多,而铸钱不止,致使币值越来越轻,商贾不行。王素下令,10年之内,不准铸钱。利州(今四川广元)路饥荒,王素即开仓赈民。仁宗皇帝拟下赈灾诏书,王素请赈奏折已到,仁宗称赞不已。王素为政,务合人情,断案有方,蜀人称之日“王公异断”。复知开封府。王素因是丞相三公之子,少有名气,出入侍从将帅,久之,心中不快,厌倦繁杂公务。倦而生怠,事多不治,盗贼数发,为御史所劾,遂出知许州。治平元年(1064)秋,西夏寇掠静边砦,西陲告急。帝召王素拜端明殿学土,复知渭州。渭州民越境欢迎,夏人闻之,解围而去。王素治军有方,将士听用,夏人怯畏,西境稍安。羌人献土以归。王素曾与诸将饮宴堂上,忽传言:“寇来!”边民惊人城。诸将日:“使奸人亦从而人之,将必为内应,合拒勿内。”王素日:“若拒之东去,关中必摇。吾在此,敌必不敢犯我,此当有奸言。”乃下令:“敢称寇至者斩!”有顷,候骑从西来,人传果妄,诸将皆服其明。改瀆州(今河南濮阳)观察使、知成德军,又改青州观察使。神宗熙宁元年(1068),以端明殿学士知太原府。汾河泛滥,王素令人筑城堤、造舟船以备。河水果入城,民免于难。山西连年灾荒,饿殍遍野,王素劝富家出粮,救济灾民,救活10余万人。人感其恩,王素调离时,州人拦马前挽留,终日不得前进。改徐州观察使,王素不受。入京,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辞官归居。熙宁六年(1073)卒,年67岁,神宗停朝一日。谥号“献敏”。葬于开封县新里下边村。王素不畏权势,正直敢言。每于朝廷之上,言击佞臣。庆历年间,范仲淹等被贬,众人不敢置一词,王素独言:“富弼、韩琦、范仲淹皆有重望,应复召用。”王素为政爱民,蜀与渭州居民画像祠之。

王岩叟(1044〜1094)北宋大臣。字彦霖。今临清人。他幼时聪颖过人。19岁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时称“三元榜首”。曾任栾城主簿、泾州推官。在泾州任上,因胞弟去世,弃官回乡奉养双亲。熙宁年间,他被韩琦荐为子监,后任安抚司机宜文字监,其后任定州知府,颇有治绩。哲宗即位,岩叟擢升监察御史。他提出,社稷安危的关键是从谏用贤,“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主张治天下应以爱民为本,对欺压百姓的要给予严惩。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对欺压百姓的江西盐官及酷吏予以罢官。哲宗还诏令各级官员要关心民众疾苦,凡有欺压百姓者,可随时投书。不久他任起居舍人,主管皇帝的起居事宜,并掌修记言之史。他向皇帝讲述做人的三德(即正直、刚克、柔克),深得皇帝的赏识。在甘肃兰州附近有两座城镇,西夏觊觎已

久,欲抢占之。廷帅欲以二城让与西夏,岩叟立即向皇帝进言:国家寸土,决不可让于他人。皇帝采纳其言。接着,西夏以数万兵马攻占了定西以东地方,此时又有人主张把西夏抢占的地方让于西夏,岩叟力言反对。皇帝采纳岩叟的主张,派兵收复西夏抢占的地方,从而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和宋王朝的尊严。其后岩叟先后继任中书省中书舍人、枢密院直学士,恪尽职守,深受皇帝的赞赏。太皇太后曾对他说:“知卿才望,故破格使用。”元祐八年(1093)因御史郑雍攻击宰相刘挚、右丞相苏辙及王岩叟、朱光庭等30人为挚党,遂贬岩叟为端明殿大学土知郑州府。次年,迁至河阳(今河南),数月卒。卒后,追赠左正大夫。

成无己(1063〜1156)宋代医学家。今在平人。世代行医,无己尤精。著有《注解伤寒论》10卷、《伤寒明理论》3卷、《伤寒明理药方论》1卷,是中国最早注释 《伤寒论》的医学家。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 可谓医方之祖,但缺乏理论阐述,未得广泛传播。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从理论上阐述了各种症候的病机、病变及处方用药,阐明了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揭示了 《伤寒论》的隐奥,使其增强了理论色彩。《伤寒明理论》共50论,每论一证,均包括释义、病因、病理、分型、鉴别及不同治法等。《伤寒明理药方论》则选常用20方,每方包括方义、方制、药理、加减及注意事项等。成无己对张仲景的辨证与方义有所阐发,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他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王伦(1084〜1144)南宋使臣。字正道。今

莘县人。北宋王旦族弟王勖的玄孙。自幼家贫,行侠仗义,不拘小节。宋钦宗靖康元年 (1126),金兵攻陷汴京,都城内一片慌乱。王伦趁机面见钦宗,自荐维持城内秩序。建炎元年 (1127),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后,高宗即位。王伦以朝奉

郎代刑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被扣留。后来,金国大将完颜宗翰派乌陵思谋见王伦,王伦从宋、金两国先主订立的万世不变的联合攻辽盟约谈起,希望金主从长远考虑,把徽、钦二帝和后妃放回,归还宋朝疆土,使南北百姓都不受战争之苦。完颜宗翰无言以对。绍兴二年(1132),王伦被完颜宗翰放回南宋,受到高宗嘉奖,并被任为右文殿修撰,主管万寿观。绍兴七年(1137), 徽宗和宁德后死于金国,王伦任迎奉梓宫使,再次出使金国。冬,金遣王伦南归,许割地议和,受到高宗特别

112赏识。绍兴八年(1138),王伦第三次出使金国,不久即与金国使臣同回临安。次年,赐其同进士出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接着,赴东京,与金国右副元帅兀术交割了地界。五月,王伦又出使金国议事。不久,金国发生内江,拘宋使王伦。6年后,金国企图逼王伦投降,王伦不从。金国君主要勒死王伦,王伦面南而拜,痛哭道:“我有辱朝廷使命,又不能屈身事敌,只有一死以表寸心!”说毕,被勒死。南宋追封他为通议大夫,谥号“愍节”。

侯挚(?~1233)金末大臣。字莘卿。今东阿人。明昌二年(1191)进士,才智过人。承安年间 (1196~1200),任山东路盐使司判官。泰和八年 (1208),因上章论本财用不实,被罢官一阶,由户部主事降为长武县令。贞祐三年(1215),为太常卿,行尚书六部事。次年,晋为尚书右丞,行省于东平,率军镇压郝定领导的红袄军(农民起义军)。兴定二年(1218), 行省于河北,后行省于邳州,并兼行三司安抚事。这期间,金国战争频繁,兵多民苦。侯挚曾上疏陈述:“东平以东,累经残毁,邳、海尤甚。海之民,户不满百,邨军五千;邳户仅八百,军一万。古之取兵以八甲为率,一家充军,七家给之,尤有伤生废业。今兵多而民不足,使萧何、刘宴复生亦无所施其术。”建议实行亦兵亦农,每人授地30亩,忙时为农,战时练兵;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当时,枢密院以海州缺粮,奏迁民于内地就食。侯挚建议劝兵勤耕,且煮盐易粮。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得到官民拥戴。天兴元年(1232),为大司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遇事敢言,荐贤任能,受人尊重。次年,汴京被蒙古军攻克,侯挚阵亡。

咼霖(?~?)金末大臣。字子约。今东阿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召为国史院编修。他曾向朝廷建议:疏通黄河,加固堤防。在堤上多植榆树,既可固堤,又可就地取材建埽。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植树10年大见成效。因功,升任监察御史,后任太常博士。崇庆初(1212),调任工部侍郎兼直学士。后任中都留守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平章政事。中都被蒙古军攻克,高霖在南逃中自尽殉国。谥号“文简”。

张万公(?-1207)金大臣。字良辅。今东阿人。万公自幼聪悟,喜读书。金正隆二年(1157)登进士第,调新郑主簿,丁忧离职,服丧毕,除费县主簿。大定四年(1164),为东京辰渌盐副使,迁长山令。久之,补尚书省令史,擢河北西路转运司都勾判官,改大理评事、侍御史、尚书右司员外郎。万公奏事明敏,金世宗对他十分赏识,不久,迁刑部侍郎。章宗即位,始设九

路提刑司,以万公为南京路提刑使,有政绩,又迁御史中丞。蒙古时常侵扰北方边境,章宗欲发兵击之,万公言:“劳民非便。”乃罢兵,张万公升任彰国军节度使。明昌二年(1191),知大兴府事。拜参知政事。明昌四年(1193),知东平府事。六年(1195),改知河中府。时用兵频繁,粮米调发加剧,万公行宽假之策,使民力易办。民绘其像于薰风楼,又建“去思堂”。后移镇济南,母忧去职。后复拜平章政事,任资善大夫,封寿国公。万公平时沉厚深谨,以安静少事为治,与同朝官员议多不合,然颇谨慎,从不犯颜强谏,须帝有问,然后审度利害而言之,皇帝表面虽从而实际并不施行。万公于是两上表以衰病乞闲,诏不许。泰和元年(1201),万公连连上奏请老,帝不许,迁荣禄大夫。次年,万公再以病请老,帝仍不许。泰和三年(1203)正月,再请,仍不允,加封银青光禄大夫。三月,荐举朝臣有名者以自代,求去甚力,帝知其不能留,谕之曰:“朕初即位,擢卿执政,继迁相位,以卿先朝旧人,练习典故,朕甚重之。且年虽高而精力未衰,故以机务相劳。为卿屡求退去,故勉从之,甚非朕意也。”加金紫光禄大夫,辞官。泰和六年 (1206),南边对宋用兵,章宗认为山东重地须用大臣镇抚,先任完颜守贞卒,于是特起用万公知济南府、山东路安抚使。当时战事正紧,费用紧张,万公乃上言将僧道度牒、师德号、观院名额及盐引付给山东行部,在五州内售卖,纳栗易换。又言督责有司禁止盗贼之方。章宗皆从之。后宋人请和,万公再请辞官,许之,加崇进,仍给平章政事俸禄之半。泰和七年(1207)病卒。赠仪同三司,谥号“文贞”。

贾铉(7-1213)金大臣。字鼎臣。今在平人。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中进士。初任滕州军事判官、单州司候,补任尚书省令史。又任陕西东路转运副使,人京为刑部主事,升监察御史,又迁侍御史,改右司谏。贾铉上书论述边防利害,得到皇帝赞许,采纳其建议,并升其为左谏议大夫兼工部侍郎。后与党怀英同修《辽史》。时州县官员为所欲为,百姓稍有不满,即被决杖,所用刑杖长短粗细又不按法定制作,更有甚者,竟将铁刃置于刑杖,故人多被杖死。贾铉乃上书,要求下诏于州郡,“申明旧章,检量封记,按察官其检查不如法者,具名以闻,内廷敕断,亦依已定程式”。皇帝纳其议,对犯人非法用刑的状况始有所改变。时茶税很重,民多隐匿茶树,地方官以拣茶为名,到处敲诈百姓,百姓怨声载道。贾铉又上书指出:“茶树随山皆有,一切护逻,已夺民利,因而以拣茶树执诬小民,吓取货赂,宜加禁止,仍令按察司约束。”其议亦被采纳。章宗承安四年(1199),贾铉升礼部尚书,仍兼谏议大夫。一次,章宗皇帝与大臣讨论宰相人选,拟用贾铉为宰相,

113而宰臣却推荐孙即康。然而争论结果,还是孙即康当上了宰相。贾铉亦无怨言。章宗泰和二年(1202),兴陵崇妃死,皇帝拟穿丧服,行登门送丧之礼,问贾铉可否,贾铉回答:“宋代曾行此礼,古代无。”章宗乃作罢。贾铉又改任刑部尚书。泰和三年(1203),贾铉拜参知政事。泰和六年(1206),章宗皇帝亲试进士,贾铉为监考官。后贾铉因泄漏官员除授事而获罪,章宗以其曾对国家有功,因而不深究。后仅令他离开朝廷外任,为武安军节度使,又改济南知府,辞官。宣宗贞祐元年 (1213)病逝。

李谦(1234~1312)元朝大臣。今东阿人。少年聪敏,日记数千言。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任直学士,为太子左谕,侍裕宗于东宫,陈十事:正心、睦亲、崇俭、纳谏、戢兵、亲贤、尚文、定律、正名、革敝。仁宗为皇太子时,征拜其为太子太傅,李谦力辞。仁宗即位,召16人为智囊,李谦居其首。上疏九事:正心术,以正百官;崇孝治,以先天下;选贤能,以辅相之位;广视听,以通上下之情;恤贫乏,以重邦国之本;课农桑,以丰衣食之源;兴学校,以广人才之路;颁律令,使民不犯;练士兵,居安思危。仁宗称其贤才,任为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年79岁,卒于家。

耿端义(?-1214)金官员。字忠嗣。今在平人。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中进士。历任滑州 (今河南滑县)军事判官,上洛县(今陕西商县)令,安化、顺义军节度判官,尚书省令史,汾阳军节度副使,都转运司户籍判官,太常博士,太常丞兼秘书郎,左司员外郎,太常少卿兼吏部员外郎,户部郎中,河北东路按察副使,山东安抚使等。卫绍王大安二年(1210)二月,端义以礼部侍郎拜为参知政事。宣宗兼任汾阳军时,端义时为汾阳军副使。宣宗即位后,召见端义,询问当时的情况,又升他为翰林侍讲学士兼户部侍郎。金宣宗贞祐元年(1213)十月,金朝都城中都(今北京市)再次被蒙古兵包围,形势严重,金宣宗问谁能破敌,将领无肯岀战者,端义乃上奏皇帝:“今日之患,卫王启之,士卒纵不可使,城中军官自都统至谋克不啻万余,遣此辈一出或可以得志。”但金朝军队始终未敢出城,仅能凭高城深池固守而已。后蒙古兵自行退去。中都解围后,端义奏请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十一月又拜参知政事。贞祐二年(1214)五月,金宣宗下诏迁都南京。是年,端义病卒。

阎咏(?~?)金朝官员。字子秀,号复轩。今高唐人。其先人六世登科。父辈时家道败落,生活穷困,一家人常以喝菜粥度日。乡人传述,某年春节,

一樽清水、一盘白盐充饥。故云:竹箸沾白盐,清水迎新年。然聪颖坚强的阎咏不向困难低头,在乡亲们的资助下刻苦攻读,终成大器。他于金朝承安年间(1196~1200),擢词赋科进士第一(状元),其故里原建有阎状元石牌坊,嗣后曾在翰林院供职10载。他门生众多,如金正大年间(1224~1231)进士康晔、翰林学士阎复和康壁均为其门生。他们4人都是金、元时期较为著名的人物,世人并称“二阎二康”。著有《复轩集》。终于河南治中。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俗之,号遗山。今山西忻州人。宣宗兴定进士。历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入朝为左司都事、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隐居乡间20余年,专心致力于著述。元灭金后,曾将其羁管于聊城,住在聊城城内至觉寺,杜门深居,写文赋诗,以翰墨为事,时达2年。获释后移居冠县4年,又曾到过东阿,后回故里隐居。在聊期间,曾编金诗总集《中州集》,写有《过黄石公墓》、《聊城寒食》、《冠氏赵庄赋杏花》、《别冠氏诸人》等诗110多首。他为金代文坛代表人物和金代变革诗风的优秀诗人,对金代史料搜集及著述成就丰硕。所编《中州集》及词总集《中州乐府》,保存了大量金代作家的事迹及作品。其文学创作涉足于诗、词、文、散曲和笔记小说各个领域,尤以诗的成就最高。今存诗1360余首,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著有诗文集《元遗山先生全集》。

阎复(1236-1312)元代大臣。字子靖。号

静轩、静山。高唐人。初入东平府学,拜名儒康晔为师。经选拔习“进士”课程,经元好问校试,预选他与徐琰、李谦、孟祺4人,号“东平四杰”。至元八年(1271), 他被举荐为翰林应奉。因干练有才,又被选任会同馆副使兼接伴使。至元十年(1273),迁翰林修撰。后岀京任河北、河南提刑按察司佥事,召为翰林直学士。十九年(1282)升翰林侍讲学士。次年改集贤侍讲学士。二十三年(1286)再擢翰林学士承旨,朝廷诏旨多岀其手。二十八年(1291),出为浙西道肃政廉访使,此时随桑哥倒台而罢官。成宗即位,复起任集贤学士。大德元年(1297)改任翰林学士,再擢翰林学士承旨。武宗即位后,晋阶荣禄大夫,授中书平章政事。后辞官家居。卒后赠光禄大夫、大司徒、上柱国,封永国公,谥 “文康”。著有《静轩集》50卷传世。

曹元用(1268~1330)元代重臣。字子贞。今阳谷人。后徙汶上。幼时嗜书,常达旦不寐。资质聪敏,过目成诵。始以镇江路儒学正考满游京师,翰林承旨阎复见而奇之,荐为国史院编修,初授御史台掾史,

114转中书省右司掾,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号为“三俊”,再转应翰文字,迁礼部主事。英宗即位,授翰林侍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1323)八月,叛党赤斤铁木儿骤至京师,收百司印,英宗急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随行,言道:“此非常之变,吾宁死不曲从。”不久,叛党果败,人谓元用有先见之明。泰定二年(1325)转礼部尚书。后拜中奉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参与修仁宗、英宗《实录》。当时大制诰皆出自元用之手。文宗将大用之,以疾卒。赠正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集40卷,名《超然集》。

刘通(?~?)明初镇国将军。南直隶沛县人。元末参加朱元璋军,随朱将徐达征服南方诸雄。朱称帝后,洪武元年(1368)随常遇春北伐,攻占东昌,建平山卫,任指挥。后随徐达北伐,攻占元京城大都、中京大宁及阿耳等地。官至左军都督府都督,史称“武勇离伦,南征北战,所向克捷”,“圣君嘉之日忠,主将称之日能”。年迈封镇国将军,赐家东昌,建府第于古楼南路西。“以功髙仅身后,则不足以答其忠。”诏令其子孙世袭驻东昌府的左军都督府山东都指挥使司平山卫堂官舍人、指挥同知。在任时除暴安民,参与决策建砖城和鼓楼。晚年居家时,救助山西等地移民、凿疏黄河、解围靖难军攻打聊城等济世扶民的佳话在民间流传。其后世8代在平山卫任职,其中指挥3人,指挥同知7人,怀远将军4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1人,守备4人,指挥舍人11人。六世刘宠,世袭平山卫指挥同知,诰封怀远将军,万历二十一年(1593)参与重修光岳楼。

刘裕(?~?)明代将军。南直隶沛县人。其父刘通因战功卓著被封为镇国将军,赐家东昌。刘裕替职,洪武二十七年(1394)随燕王朱棣北伐,征战开平、野人国等地。建文元年(1399)随燕王参加“靖难之役”,克怀来、得大宁、围大同、攻东昌、激战夹河,立奇功。升平山卫本旗、总旗、百户、千户,袭封左军都督府山东都指挥使司平山卫(驻东昌)指挥同知。朱棣称帝,封怀远将军,授指挥。其弟刘整、刘能均因战功卓著,先后任平山卫指挥。

师逵(?~1427)明代大臣。字九达。今东阿人。幼年聪敏,8岁读书,日记千言。20岁人太学, 从御史到辽东视察,因刚直不阿,触犯上司,被诬陷,逮至京城。明太祖见其长相非凡,问明真相,擢为御史。后任陕西按察使,到任一月内,即将千余积案审理完毕。成祖即位后,升兵部侍郎。仁宗即位后,升户部尚

书。居官40余年,为政清廉,家无积蓄。宣宗常与群臣议论:“大臣持廉守正者,唯逵一人。”宣德二年 (1427),卒于任所。

张本(7-1431)明初大臣。字致中。东阿人。明洪武年间,张本以国子监生授江都知县。燕兵攻至扬州时,御史王彬据城坚守,被守将所缚,张本则率领父老迎降。朱棣十分赞赏张本,任命他为扬州知府,不久升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永乐四年(1406),被任命为工部左侍郎,但不久因奏牍书衔有误,降职为工部右侍郎。永乐七年(1409),皇太子监国,提拔为刑部右侍郎,督北河航运。在任上,不畏权贵,敢于打击豪右奸臣,还亲自到北河视察工作,保证了漕运船只畅行无阻。由于政绩出色、清正廉洁,深受明成祖和太子的赞赏。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准备北征蒙元,以解除对明朝的威胁,派张本协同王彰到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督造车辆船只。次年,成祖北征,命张本督运粮饷,为北征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仁宗即位,拜张本为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事。张本多次畅谈时政得失,请求严饬武备,深得仁宗的嘉赏。宣德初年,工部侍郎蔡信请求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张本认为不可。宣宗认为张本说得很对,没有采纳蔡信的建议。宣宗的叔父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宣宗亲征,拘捕高煦父子后,班师回朝。宣宗命张本抚缉余众,究查余党。当时京畿一带的军民为养官马所累,张本请求分牧于山东、河南和大名诸府。宣宗同意,山东、河南自此开始养官马,减轻了京畿军民的负担。宣德四年(1429),张本兼太子宾客。户部以官田租税减少、经费不足为由,请求减少京外官、生员和军士的俸禄。宣宗认为军士很艰辛,不能减少,把这一建议交给群臣讨论。张本等大臣认为不能减少,宣宗才下定决心。当时,诸边粮食连年丰收,京师一带则粮食紧缺。张本建议用丝麻布帛到诸边换取粮食,多的时候换谷三四十万石,少的时候也能换十万石,库藏很快充实起来,边疆地区的物质生活也有所改善。宣德六年(1431),张本死于任上,朝廷赐赙三万缗,厚加安葬。

刘监(?~?)明代官员。今东昌府区人。怀远将军刘裕的长子。宣德六年(1431)袭封平山卫指挥同知。正统初蒙古族瓦刺部崛起,侵占明大片领域,军事紧急,刘监奉诏率抽调的卫所士兵赴京听命,由世官升授流官,署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瓦刺军大举南侵。正统十四年(1449)英宗率50万大军亲征,在“土木堡之役”大败,被俘。瓦刺军遂向京城进攻,兵部侍郎于谦临危受命,升兵部尚书,请太后命,立郕王为帝,尊英宗为太上皇,率众组织京城保卫战。刘镒升授后军都

115督府都督同知,随于谦参战,经殊死战斗,击退瓦刺军, 迎回英宗。景泰八年(1457)部分权臣为窃功发动“夺门之变”,废景泰帝,拥正统帝复辟,诬抗敌功臣于谦等 “谋逆罪”,于谦遂被害,并株连大批部属,刘监复还平山卫。成化后为于谦平反赐谥,刘监长子刘瑀方袭平山卫指挥同知,后封怀远将军。

陈镛(?~?)明代地方官员。明洪武初年任平山卫指挥佥事,守御东昌,在任共12年,多有建树。洪武五年(1372),为加固聊城城防,由他主持将原聊城土城改建为砖城,经年完工。其后,为“窥敌望远”,他又主持以修城所余砖石木料,于城中央建楼一座,洪武七年(1374)完成,取名“余木楼”,俗称古楼、鼓楼,后定名光岳楼。“光岳晓晴”,旧时列为聊城八景之一。此楼至今巍然屹立,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聊城名胜之一。

刘璃(?~?)明代将军。今东昌府人。镇国将军刘通曾孙,怀远将军刘监之子,出自将门。刘璃自幼熟诵兵书,习武不辍,立志报国卫民。因于谦案株连其父,迟迟未能袭职。宪宗即位(1465),为于谦平反赠谥,刘瑀袭封平山卫指挥同知。初,率平山卫运粮旗军承漕运,成绩卓著。成化九年(1473)始,鞑靼小王子以其精锐之师掠秦州(今天水市)、宣府(明军镇、九边之一,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大同(明军镇、九边之一,今山西大同市)等地,边境不安。刘瑀奉命率边京班军赴边卫国。先后授流官提督、提调、分守、镇守、留守。长年战斗在气候恶劣的宣府、大同边塞,戍边十数年,连年与鞑靼军战斗,数败边敌。弘治元年(1488)六月,鞑靼小王子遣使请通贤。四年(1491)入贡,边境平定,刘璃请退。封怀远将军,回籍奉养。

刘傑(?~?)明代将军。今东昌府区人。镇国将军刘通玄孙,怀远将军刘瑀之子。出自将军世家,自幼“庭训之殷不间”,树忠灵报国之志,博览兵书,勤奋练武,臂力过人。弘治初替职,正德间袭封平山卫指挥同知。鞑靼小王子“请称臣纳贤”,言而无信,不断扰边掠财。正德十年(1515),“率军人延绥(明军镇、九边之一,今陕西榆林)、宁夏(明军镇、九边之一,今银川市),十余万骑入固原(明军镇、九边之一,今宁夏固原)及“陇川、洗、岷等地”。至十一年(1516),“破城堡二十,杀人掠畜万计”。朝廷征调卫所士兵戍边,刘傑率人出征,驰骋延绥、宁夏之间。先后任协守、镇守、副部兵、代总兵,数挫进犯之敌,屡建功勋。世宗继位,信奉仙道,求长生不老,不问朝政;奸臣借机擅权,贪图敛财享乐,对鞑靼军不断骚扰纵容忍让,弃地苟和。刘傑见

报国之志难酬,请降复员,即封怀远将军、奉政大夫准归,遂交还印信,回平山卫履职。

刘宠(?~?)明代将军。今东昌府区人。镇国将军刘通六世孙,怀远将军刘傑之子。嘉靖末袭封平山卫指挥同知。世宗好仙道术,求长生,已20年不上朝问政,造成兵备松弛,倭寇扰掠沿海,蒙古俺答乘机大举入掠京畿。嘉靖四十五年(1566)世宗毙,穆宗即位,尽除世宗遗留弊端,调戚继光任都督同知,总理蓟州等三镇练兵事,加强长城沿线防御。刘宠奉诏跟从戚继光练兵,继而“筑御敌台、建车营、制拒马器”等边防设施,官至都督佥事、总兵。俺答率数万众多次入侵,刘宠数次率兵拒敌,屡建战功。隆庆四年 (1570)俺答夺其孙把汉那吉之妻,把汉怒而降明,并带领明军大举向蒙古进军,迫使俺答请求朝廷“愿世为外臣,贡方物,请封王,互市”。穆宗许,次年封其为顺义王。自此,百年边境战乱结束,史称“俺答封贡”。后封赏功臣,封刘宠为怀远将军、奉政大夫。万历二十一年(1593),刘宠见其先祖决策兴建的光岳楼损毁,不忍,与知府莫与齐等重修。楼一层南面东道今存碑记。

郭敦(1370〜1431)明代大臣。字仲厚。今东昌府区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诗举乡试,授户部广西主事,年余,出任衢州府知府。在衢州问疾苦,礼贤秀,恤高年,扶孤独,修学校,明教化,表节义,易风.俗,毁淫祠,立义冢,多有惠政。在官7年,治绩为天下最。因得罪皇帝宠信的宦官而下狱,衢州耆老百姓千余人伏阙乞留。廷臣以郭敦廉正不阿上奏,诏为监察御史,出京为河南布政司左参政,不久调陕西,未行。永乐十六年(1418)以郭敦有大臣体,特升礼部右侍郎兼太仆寺卿。后成祖北征,郭敦督运粮饷。仁宗即位,转户部左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宣德二年(1427)升任户部尚书。陕西大旱,郭敦奏请免逋赋,赈灾民,罢不急之务等十余事,悉被允行。在户部任上多有兴革,并积极采取措施,禁止皇庄兼并民田,一时称善。卒于任。

许成名(?~?)明代大臣、学者。字思仁。今东昌府区人。少年聪敏。正德六年(1511)进士。嘉靖初,升任太常侍卿、国子监祭酒,后任礼部右侍郎。前后为讲官10年,曾纂修《武宗实录》、《大明会典》中的 《文典》,甚为当时名流学者所推崇。许成名为人纯厚,位高不傲,礼贤下士;亲朋有急难者,尽力相助。著有 《龙石集》。

116穆孔晖(1479~1539)明代官员。心学学者。字伯潜,号玄庵。今东昌府区人。弘治十八年(1505)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南京礼部主事、翰林院侍讲学士、南京太常寺卿等官。穆孔晖是王守仁的学生。王守仁在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时,对穆孔晖的才学很欣赏,录取他为举人。后来穆孔晖在南京做官,恰逢王守仁也在南京任兵部尚书,他又亲聆王守仁讲学,成为王守仁心学的热心拥戴者和心学在山东的第一个传播者。穆孔晖的学术思想基本上继承了王守仁的良知说,把心学与佛学中的“顿悟说”结合起来,被认为是 “学阳明而流于禅”。他反对程朱理学所宣扬的“天理至上”等观点,认为程朱理学多流于空谈,并不能反映儒学的真谛。他认为,心学的精华应是“空”和“寂”,如果掌握了心学,则能“随应随寂,如鸟过空,空体弗碍”,外物就不能给人以干扰,也就能达到至高的精神境界。穆孔晖是继承和传播王守仁心学最早的山东学者。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是研究考据学的著作,重要的有 《读易录》、《尚书困学》、《大学千虑》、《玄庵晚稿》;另外还有研究史学的著作,如《前汉通纪》、《读史通编》等。穆孔晖对稍晚兴起的山东王学学派学者有一定的影响。

李仁(1489~1552)明代清官。字元夫。今东阿人。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行人司。不久,升任吏科给事中。发现贪官酷吏,奉命即查,上奏罢职。后遭奸臣谗陷而贬职。他久遭迁谪,生活简朴。其母病故,竟出内人首饰,以供棺殓。3年服除,授户部郎中,奉命趟运江淮。嘉靖二十五年(1546),迁太仆寺少卿。不久,以右佥都御史身份赴保定,防御抚绥,百姓安定。嘉靖二十八年(1549),移镇大同,总督军务。

江东(?~?)明代大臣。字伯阳。今莘县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工部主事,后升任辽东总督。嘉靖三十七年(1558),奉诏南下,平息荒乱,立功,升南京兵部尚书。嘉靖四十一年(1562),塞外敌军人侵,江东率兵急趋敌右,出其不意,奋力侧击。敌军溃退出塞。次年,敌军又由潮河人蓟州,直逼通州。江东带兵绕道跋涉,深入敌后,断其增援,力战获胜。朝廷遣使慰劳,加封太子太保,后卒于边塞。江东官高禄厚,但家中不置田产,清寒如故。

殷学(?~?)明代官员。字时敏,号虚川。今东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合肥县知县,因才被选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多次上疏弹劾权贵,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嘉靖二十年(1541)巡行保定。保定多

宦官近戚,骄横难治,殷学经过查询,把握实据,对奸恶之徒进行了严肃处理,远近皆服。二十二年(1543)巡行陕西,不久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郎中。二十七年 (1548)擢山西按察司佥事,晋河南提学副使,历任陕西副使、河南布政司参政、浙江按察使,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地方。时关中地震,民死伤十有六七,殷学选任良吏,分部恤慰,大出仓粟赈贷,灾民以安。三十八年(1559)晋南京兵部侍郎,道中召回北部协理戌政。殷学为官期间,正值严嵩父子专权,由于未附严氏,被寻隙上疏弹劾,夺爵为民。归一年而卒,年59岁。

侯钺(?~?)明代大臣。字义甫。今东阿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后授工部主事,奉命修筑涿州玄恩桥。监修官估计需耗资百万,侯钺核算只需20万。桥起高峻,用石均在河下,上运艰难,耗工费时。侯钺设计天秤(杠杆),以五百人为锤,一日上运巨石竟达百余块,工程进度大大提前,并且费用比预算节省八成。嘉靖二十八年(1549),升任工部郎中。后历任山西按察司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等职。侯钺善于用兵,自制火器,屡立战功。其后,总兵死,边兵败,兵部尚书想推卸责任,陷害别人,命侯钺作证。侯钺不从,宁肯自己承担责任,决不诬陷他人,结果削职为民。卒年59岁。

谢榛(1495~1575)明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今临清人。著有诗歌《四溟集》10卷、诗论《四溟诗话》4卷。谢榛一目失明,16岁时作乐府商调,为少年争相传诵。此后,摒除他志,潜心于诗歌创作。不久,即以律、绝闻名于世。谢榛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以他为主,倡导为诗摹拟盛唐, 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在当时文坛上享有一定名声,诗坛称他们为“后七子”。晚年,客游诸藩王间,均受到盛礼接待。万历三年(1575)到大名府,有客请他赋寿诗百章,至80余首时,谢榛投笔死去。谢榛的诗歌内容,多是写他浪迹外乡、对家室乡土的眷恋之情,以及政治上的抑郁不平,仅有少数作品客观上反映了外族侵扰、人民遭受灾难的现实。

孟秋(1525~1589)明代官员、学者。字子成,号我疆。今在平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县令、兵部郎中、刑部员外郎、尚宝寺少卿等职。孟秋为人正直,为官期间处事深得民心。在昌黎县令任上, 曾“省徭役、兴学校、平刑狱”。离任之时,昌黎百姓上千人截道苦苦挽留,场面感人。到大理寺任职后,曾以

117职方员外郎的身份督视山海关。由于朝政腐败,官兵纪律废弛,一些为非作歹者任意出入关禁而无人敢阻。孟秋赴任后,立即对守关边军进行整顿,严格军纪与关禁,深得当地军民欢迎。著名学者焦蛇赞誉他:“笃学力行,苦节清修。以名儒特闻,以廉吏令终。治县县治,治狱狱理,司马马蕃,司刑刑清,司玺玺慎,投之所向,恢恢乎游刃而解。”孟秋为官清廉,敢于直言,因此得罪一些官员。万历九年(1581),在京官考绩中他受到一些人的攻击,罢官回乡。归途中与妻子共驾一辆破牛车,没有一件值钱的财产,沿途百姓皆为之叹息。巡抚都御史许孚远平日与孟秋要好,孟秋回乡后他曾去孟家拜访,所见孟秋的住房仅是几根椽木支撑的茅屋,破陋不堪,惟有大批书籍堆置房中,孟秋每日在书堆中勤奋读书。许孚远见此,感慨万分,称“孟我疆风味,大江以南未有也”。孟秋是同乡知名学者张后觉的弟子,在学问上也多承其师。他与河南知名学者孟化鲤过往甚密,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影响较大。黄宗羲称二孟(孟秋、孟化鲤)如“冰壶秋月,两相辉映,以扶家传于不堕,可称北地联璧”,给予很高评价。孟秋在学术上主张王阳明的“良知说”,反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人欲无穷,去一日,生一日;去一年,生一年;终生去欲,终生多欲,劳苦烦难,何日是清净宁一时耶”?他赞成良知说,认为“良知未有不现成者”。他举一个防备盗贼的例子,说如果“家无长物, 空空如也,吾且高枕而卧,盗贼自不扰我,又何用未来则防、即来则逐乎”?孟秋强调的是追求良知速成说, 实际上也是搀和了佛教禅宗的顿悟说,被人称为是“禅学化的王学”。但这种学说的影响在山东仅限于鲁西北地区,在山东其他地区,传统的程朱理学仍占据主导地位。

于慎行(1545~1607)明代政治家、学者、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今东阿人。他17岁乡试中举,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授编修官。万历初年,参编《穆宗实录》,书写晋修撰,遂破例以史官充日讲官。万历五年(1577),他因与内阁首辅张居正失和,称疾回乡。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卒,他重新被起用,官复原职。这时,张居正遭政敌攻击,死后被夺爵,籍没全家。于慎行以恳挚的语言给有关的官员写信说:“居正母老, 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实堪可怜,望予关照。”此举得到时人的称赞。慎行累官至礼部尚书,恰在这时,朝中发生了“国本之争”,他也被卷入其中。万历帝的皇后无子, 王妃于十年(1582)生常洛,郑妃于十四年(1586)生常洵,由于封建时代把立太子看做“国本”,于是发生了重大争论。大臣们认为按“无嫡立长”原则,应立常洛,而万历帝喜爱郑妃,欲立常洵。双方争得不可开交。十

八年(1590),于慎行连续上疏,请早立太子,万历帝怒而严责,他也不怕,第二天又上疏恳请,且说这是他礼部尚书该提的事。万历帝大怒,说他这是“要君疑上,淆乱国本”,于是,他便引罪乞休,再次还乡。万历三十五年(1607)他又被起用,“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人参机务”,让他去任“宰相”。此时他已年老体弱,经再三推辞不允,他只好离家上路,到京13天就病逝,时年63岁。他的学问有根基,贯通百家,熟知典章制度,记典论史,平实允当;他的诗,典雅而清新,为时人所重,被推为万历词馆之冠。著有《读史漫录》14卷,《笔尘》18卷传世;另有《谷城山馆诗集》20卷和《谷城山馆文集》42卷手稿,现存于山东省图书馆。回乡家居时,他关心故乡事业,参与重修《东阿县志》,自编《兖州府志》。他于万历七年(1579)所写的《东昌府城重修碑》,有“万货辐辏,江北一都会”、“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竞相传引。

王汝训(?~?)明代大臣。字师古,号浤阳。今东昌府区人。自幼笃学,师从穆孔晖,得理学之微旨。隆兴五年(1571)登进士,授元城(今大名县)令。万历初年,入京为刑部主事、兵部主事。他把家产分给族人和亲戚,只留几亩薄田,家中清贫。一次,盗贼人其室,他给以钥匙,令其自取,盗贼翻箱倒柜,找不到什么贵重之物,大为惊叹,叩头而去。他累官至光禄少卿、吏科给事中。他发现吏部的官员陈与郊借荐官之机,收受贿赂,于是上疏历数其罪,并揭发吏部不论是非、不分邪正之风。因陈与郊是内阁大学士的学生,吏部尚书杨巍对其包庇,将王汝训调往南京。不久,杨巍、陈与郊被弹劾,受到处分,王汝训又调回朝,先后为太常卿、太仆卿、光禄卿。万历二十二年(1594),改任左佥都御史,进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浙江乌程县有退休归家的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他们横行不法,民怨极大,递上诉状者千人。王汝训令乌程知县拿范应期按问,应期畏罪自缢,其妻竟称冤屈,到京师告状。万历帝不问原委,将王汝训革职。他家居15年后才被起用,出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改工部右侍郎,署部事。他主持南京工部一年多,竭力清除旧弊,节约冗费数万两。他死后,赠工部尚书,谥曰“恭介”。他家居期间,从事著述,编纂《东昌府志》22卷,又有《疏草》2卷,文集诗稿藏于家未及编刊。他潜心研究理学有声望,后人称他为明儒“七先生”之一。

周朝瑞(?-1625)明代著名的东林党人。字思永。临清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周朝瑞考中进士,授为中书舍人。光宗即位后,升他为吏科给事中。后遭太监的诬陷,被贬官外调。天启元年(1621),周朝

118瑞上疏弹劾阉党邵辅忠,并趁机劝熹宗亲掌朝政,以免大权旁落。天启二年(1622),针对魏忠贤每天引导熹宗游嬉以致不理朝政的情况,周朝瑞上疏请求熹宗按时听朝臣讲课。不久,他与左光斗等人弹劾阉党大学士沈滙,矛头直接对准魏忠贤,请熹宗停止魏忠贤主持的“内操”,并揭露了沈凗贿赂魏忠贤和客氏的事实。魏忠贤对东林党人恨之人骨,准备报复。天启四年 (1624)六月,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项大罪,罪罚当斩。魏忠贤着了慌,向熹宗哭诉,客氏从旁为他辩护。昏愚的熹宗竟没有办魏忠贤的罪,反而下旨痛责杨涟。周朝瑞、袁化中、周宗建、魏大中等70多个官员冒死上疏,交章弹劾。魏忠贤遭到这番弹劾后,对东林党人更加切齿痛恨,决心大规模地报复。天启五年(1625),辽东经略熊廷弼因辽东、广宁相继陷于清军手中,被捕入狱。东林党人曾多方营救熊廷弼。在魏忠贤的授意下,阉党官员逮捕了奔走营救熊廷弼的中书舍人汪文言,逼他诬陷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人接受了熊廷弼的贿赂,以此激怒熹宗,陷东林党人于死地。汪文言宁死不愿诬陷东林党人。北镇抚司许显纯杀害了汪文言,顺承魏忠贤之意编造了他的口供:诬杨涟受贿2万两,左光斗2万两,魏大中3000两,周朝瑞1万两,袁化中6000两,顾大章4万两。五月,魏忠贤矫命逮捕了上述6人,下诏狱(北镇抚司)。魏忠贤授意许显纯严加拷打。许显纯对6人施以酷刑,三日一打,五日一刑,“六君子”三木锁身、五刑俱尝,直至血肉横飞,肉腐蛆生。七月二十四日,杨涟、左光斗、魏大中三人被害于狱中。不久,袁化中、周朝瑞也先后被害。顾大章被迫自杀。历史上把在狱中受难的六位东林党人称为“前六君子”。崇祯初年,魏忠贤阉党被清除,周朝瑞得到平反,追赠大理卿。福王时,周朝瑞被增谥为“忠毅”。

许维新(1551〜1628)明末官员。字周翰,号葺斋。今东昌府区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初授山西泽州知州,后历任刑部清吏司员外郎、户部清吏司郎中,直隶宁国府、浙江松江府知府,河南、山西按察使司按察史,光禄寺少卿等职。以病乞休,加户部侍郎。卒,赠都察院右都御史。维新耿直廉洁,勤政为民,恶奢侈,恤贫困,鄙奸佞。其文章高古,力尤工书。著有《河东兵事略》、《郡邑谈》及《文集》若干卷。

朱延禧(?~?)明末大臣。字允修。今东昌府区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即授为翰林院检讨, 后升任礼部右侍郎。任日讲官时,讲《尚书》“可爱非君”一章,阐明义理,颇有独到见解,被熹宗称赞为“讲

官第一”,拜为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至两朝实录成书及陵工竣工,即升任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其后,宫中宦官衙门下令,以后内阁票拟时,要称魏忠贤为“元臣”,朱延禧认为不可。御史田景新为讨好魏忠贤,上书弹劾朱延禧。朱延禧为此被革职归乡。死后,谥“文恭”。著有《畸斋诗文集》50卷,行于世。

王朝佐(?~1599)明末临清州民抗税斗争首领。今临清人。编筐工匠。万历年间,天津税监马堂兼任临清税监,他在临清招雇流氓恶棍数百人,以征税为名,搜刮民财,草菅人命,致使临清大半工商业者家破人亡。二十七年(1599),临清州民万余人反抗征税,被官府射杀2人,激起暴动。王朝佐等率众烧毁税监衙署,杀死马堂爪牙37人。官府使用武力,镇压暴动。抗税斗争失败后,官府追捕首要,且将株连众多。在此紧要关头,王朝佐为保护暴动州民挺身而出,自认是抗税首领而从容就义。王朝佐被杀害后,临清人民即为他建立祠堂。清道光年间,临清市民又捐款重修烈士祠堂,并立碑纪念。现石碑尚存。

朱之蕃(7-1624)明代大臣、书画家。字元升, 一作元介,号兰隅。今在平人,明隆庆年间,朱之蕃随其父迁居南京为锦衣卫,后又迁回在平原籍。万历二十三年(1595)会试,为传胪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历任谕德、庶子、少詹事,进为礼部侍郎,改吏部。万历三十三年 (1605)奉命出使朝鲜,与朝鲜才士互相辩难,赋诗赠答, 应对如流,且语言得体,不辱使命。因老母去世服丧,不复出仕,朝廷屡召,皆辞。天启四年(1624)辞世,享年69岁。卒赠礼部尚书。朱之蕃工绘画,竹石兼东坡神韵,山水酷似米芾等大家。又工书法,真、行书师法赵孟頫, 得颜真卿、文征明笔意,日可写万字。在他出使朝鲜期间,朝鲜人以人参、貂皮为礼品,请他作画写字。他将所获得的礼品尽行出售,另买书画、古器以归,其收藏极为丰富。他于泰昌元年(1620)所作的《君子林图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著有《使朝鲜稿》4卷、《纪胜诗》1卷、《落花诗》1卷、《南还杂著》1卷等。

耿如杞(?~?)明代官员。字楚材。今东昌府区人。少时,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明万历四十四年 (1616)进士,授为户部主事。天启初(1621),任职方郎中,日理多事,井然有序。后任陕西参议、遵化兵备副使。其时,巡抚让其呈文建魏忠贤生祠。耿如杞坚决不从;朝廷使者悬魏忠贤像于中堂,率官员参拜,耿如杞仍不从。他说:“我头可断,膝不可屈。况且我先祖因弹劾奸臣而获罪。如果膝一屈,我有何面目人先祖墓地呢!” 魏忠贤即令将耿如杞逮捕,诬陷得赃款6300金,定为秋

119后问斩。将行刑时,熹宗崩,思宗即位,奸臣魏忠贤伏法。耿如杞获赦,升任太仆寺卿、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崇祯二年(1629),后金军自喜峰口入,掠扰京畿。耿如杞率领雄兵五千保卫北京。由于魏忠贤余党从中作梗,屡次变更其驻地,不发军饷,致使士兵哗变。思宗下旨将其逮捕。崇祯四年(1631),斩于西市。后其子上书鸣冤,耿如杞被平反昭雪,加封左佥都御史。著有《与争录》、《抚晋疏稿》等。

王泓阳(?~?)明代官员。今东昌府区人。他自幼聪慧,7岁即读完《四书》、《五经》、《史记》、《左传》, 被称为“神童”。十几岁时中进士,授元城县知县,累官至工部尚书。

柳佐(?~?)明代官员。字赓虞。今临清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举进士,任夏邑知县,继为御史。因争“国本”(即立太子)被革职。光宗即位后,复起为太仆卿,后升至工部尚书。卒后赠官太子少保。

左良玉(1599~1645)明末大将。字昆山。今临清人。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为副将。后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争中,扩大部队,升为大帅。崇祯十七年(1644),封南宁伯,晋侯爵,驻武昌。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马士英等执政,与东林党人互相倾轧。左良玉同情、袒护东林党人,即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讨伐马士英,中途病死。其子左梦庚率所部于九江降清。

黄图安(?-1659)明末清初官员。字四维。今东昌府区人。明崇祯十年(1637)中进士,授推官,历任保定府推官、庐江知县,迁吏部主事、吏部员外郎。其后改任易州道。清军人关,他率部归降,仍任原职。以镇压农民起义军有功升任甘肃巡抚,旋改调宁夏巡抚。后清廷以故意规避罪将其革职。顺治九年(1652)因范文程力请,以佥都御史再任宁夏巡抚。顺治十四年(1657)加副都御史衔。后他以“举荐非人罪”被降5级,不久卒。

朱鼎延(?~?)明代官员。字元孚。今东昌府区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清初经巡抚方大猷推荐,被授以礼部主事,考选云南道御史。顺治三年 (1646)巡行河东兼学政,五年(1648)督学顺天,九年 (1652)掌河南道典计事。后拜太仆少卿,历任左右通政、太常卿、通政使、工部左右侍郎,督修乾清宫成后,加工部尚书、吏部侍郎事。顺治十五年(1658),因母病回

乡奉养。里居10余年,潜心程朱之学,不营资产,曾捐资修东昌考院。65岁卒。

傅以渐(1609~1665)清开国状元、一代名相。字于磐,号星严。今东昌府区人,祖籍江西永丰县。幼年家境清贫,天资聪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经史熟记不忘。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夺状元,任宏文院修撰。顺治八年(1651),任国史院侍讲。后为秘书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1655),奉旨陈时务,上疏安民大计,受到皇帝赞许,被加封为太子太保。顺治十五年(1658), 授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十月因葬亲请假还乡,自此卧病不复出。顺治十八年(1661),闻顺治帝崩,直京奔丧后,又以病告归。顺治帝对傅以渐甚为器重,凡机务大政均与其磋商。傅以渐对帝竭诚尽忠。史料记载:公居相位,食不重味,衣皆再浣,与寒素无异。他书奏议,草诏书,拟御制,颇得皇帝赏识。傅以渐曾纂修 《明史》、《清太宗实录》,充任清太祖、太宗《圣训》总裁, 奉命与曹本荣合著《周易通注》。他对天文、地理、礼乐、法律、兵农、漕运、马政等均有研究,著述甚丰。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道德文章实为一时之冠”。其著作仅 《四书易经制义》尚存。傅以渐于康熙二年(1663)在家养病期间,主持编纂《聊城县志》。康熙四年(1665)病故,葬于聊城傅家坟。(见彩色插页第41页)

任克溥(1614~1703)清代官员。字海眉。今东昌府区人。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授南阳推官,以治行第一,授吏科给事中,认为励精图治,首重守吏,上“清铨选、严保举”疏,提出选人举官要秉公,要慎重。十四年(1657)转刑科,疏劾顺天乡试给事中陆贻与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交通行贿,鬻举人,陆贻等被置于法。十七年(1660)转太仆少卿,次年归守父丧。康熙三年(1664)起补原官。六年(1667)升右通政。十二年(1673)擢刑部侍郎。其间屡以减赋、惩贪、禁奢等事上疏,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皇帝说道:“人言任某强干,诚然。”当时有刘姓人来京首告白莲教将在东郡作乱,有的官员主张派兵进剿。任克溥说:“刘姓是一个疯子,我早就认识他,此话不必当真。”因此事息,免掉聊城一场兵临城乡的骚扰。十八年(1679)以京察“才力不及”,拟降调,上命再议,改以“不谨”被夺官。落职回家后,在聊城北坝筑绮园和敦睦堂,自居其中,与家人宴聚。三十八年(1699)康熙南巡,过临清时,任克溥前往接驾,被复原衔。四十二年(1703)康熙再次南巡,过聊城,至绮园,赐松桂堂匾,并题“绿水本无忧因风给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联以赠,赐尚书衔。年89岁卒。

朱昌祚(1627-1667)清代大臣、名宦。字云门。

120今高唐人。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攻下山东各州县,朱昌祚年12岁,被掳往北方。后隶属于汉军镶白旗,官至宗人府启心郎。顺治元年(1644),随清兵人关。十八年(1661)由工部侍郎任浙江巡抚。主要政绩有平盗贼、减赋税、免欠饷、抚难民、除兵役等12项,均载入史册,被称作名宦。在任期间,大旱不雨,灾情严重,他劝说富户献粮,请求朝廷赈济,自己也得捐出俸禄救济灾民。由于他的积极操劳,得以全活的民众达数十万人。3年后,迁江西总督,未到任。再迁兵部尚书,督燕、鲁、豫3省。此时辅政大臣鳌拜肆意圈地,令朱昌祚及尚书苏纳海、巡抚王登联理其事,朱昌祚毅然抗奏,力陈其不可。鳌拜以忤己意,大怒,将朱昌祚及其子与王登联立绞。康熙亲政,鳌拜伏罪,知朱昌祚冤,诏复原官,赐祭葬,子朱绂以荫入监,官大理寺卿。

朱宏祚(1630~1700)清代官员。字徽荫,号厚庵。今高唐人。清康熙九年(1670),由举人选授江南吁胎县知县。在任5年,颇多治绩。后因考绩优异人京为御史,改刑部主事,迁兵部督捕郎中。二十三年 (1684),出任直隶天津道佥事。参与修《大清一统志》,主持编绘直隶各地地图。后调直隶分守道参议。二十六年(1687),越级擢升广东巡抚。力除超征,严惩贪污受贿,整饬盐政,以恤民力。三十一年(1692),升任闽浙总督。后因疏奏被责“失言”,降级调用,督修江苏高家堰工,不久卒于任。

朱彩(1639~1710)清代官员。字莱襦,号瞿亭。今高唐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由中书舍人升至刑部江南主事。他执法如山,百折不挠,为刑部有威有能的官员。他常说:“人命生死在刑官,稍有疏忽,辄令人枉屈,不可不慎哉!”康熙三十七年(1698)调任湖广郧阳府知府。郧阳地僻民贫,朱彩所需费用均从家中带去,凡对地方有益的事必尽力去做。时值大旱之年,有人建议请求皇帝下诏赈灾,朱彩说:“若奏请以后再赈,民众已经死尽。”不待奏请,即开仓赈灾。又有人认为这样太危险了,朱彩说:“即使因此获罪受责,不过我一人受罢黜,万民之命,难道不抵一官?”力排众议,开仓赈灾,救活民众甚多。郧阳府北有武阳堰,引大河可灌溉田地万顷,但久已无水,朱彩相度地势,毅然拿出自己的薪俸,组织兴凿,薪俸不足,又变卖家产,终于完成这项水利工程。由此百姓们深受感动,为之立碑纪德。他在邮阳13年,兴利除弊,建树颇多。康熙四十九年(1710)卒于官,年71岁。

刘琰(1651~1712)清代官员、诗人。字公琬,号介庵。今阳谷人。自幼嗜读,家贫,常晚间借火

照读,或映月而诵,寒暑不辍。康熙三十年(1691)赴会试,举进士,由庶吉士转翰林检讨,纂修三朝国史,主持礼部考试,力持公道。十月召试,进《万寿无疆赋》,受赏赐。后出任江宁知府,屏绝陈规陋习。康熙赐冠袍, 命督江西学政。刘琰严禁请托,剔除宿弊,有“铁面冰心”之称。时有“江右六君子”,刘琰为其一。差满归里,囊箧空空,自述所藏“唯一怀明月、两袖清风而已”。寓张秋镇,闭门谢客,以诗酒自豪。刘琰善诗,康熙曾誉为“清代李白”。遗有《柳园即事》、《抱病卧檐下》等诗数百首,近人为集付印。

邓钟岳(1674-1748)清代官员。字东长,号悔庐。今东昌府区人。邓基哲之子。他博览群书,尤对 《易》、《礼》有深入研究。康熙四十七年(1708)中举人,六十年(1721)登进士一甲第一,人翰林。雍正元年 (1723)充江南副考官道,因母丧而归。4年后起任江苏学政,刊《近思录》、《白鹿洞规》等书以教育士子。七年(1729)以少詹学士任广东学政,不久,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邓钟岳为政清廉,谨慎守礼,所奏为政之道首要的是正风俗、杜邪讹,得到雍正帝的赞许和采纳。十一年(1733)任礼部右侍郎。充《大清一统志》总裁,转左侍郎。因事降为太常卿。乾隆年间历任浙江学正、通政司参议,再晋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并于乾隆九年(1744)、十二年(1747)两次充任江南正考官。在浙江时,曾训示诸生:“耻为羞恶之本,干谒标榜、颂辞连篇,或因细故,骨肉成隙,耻何在焉。”十三年(1748)曾随乾隆帝东巡。当年夏,因疾离职归乡,卒年74岁。邓钟岳工于书法,能诗文,康熙对他有“字甲天下”之誉。著有《知非录》1卷、《寒香阁诗集》4卷、《寒香阁文集》4卷。(见彩色插页第41页)

张彤标(?~?)清代官员。字念慈,号伊蔚。今莘县人。幼从父读书,以文章知名于当时。康熙五十年(1711)中举人,五十七年(1718)中进士。雍正四年(1726)在京待选,3次受到雍正皇帝的接见。在回答雍正问话时,3次以“勿欺”二字相对,受到雍正帝的赏识。后授江西新城知县。到任后,他严诉讼,禁请托,曾连续处理了程汉宗、程胜宗兄弟受监生饶某诬陷为盗和俞大生侵吞李佑家财案,治绩为江西之最。后调任吉水县令。当时吉水县人多流亡,田园荒芜。张彤标到任后,与民修养生息,经常深入民间,了解群众疾困,抚恤贫苦。看到南城坍塌,惟恐城内受淹,捐资千金进行修复。因赋税而亏欠的有3万多户,他将收税账簿当众火焚,不再收缴,百姓欢声雷动。离任时宦囊空空,路费亦难自给,经向有钱人家借贷,始得回归。因积劳成疾,5年后病逝。

121马玉魁(?~?)清代武官。字星若。今阳谷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武进士,初任御前侍卫,后任狼山营守备。其勇力过人,能挽五石弓,命中于百步外,且足智多谋,治军严明。其后升任大总戎,曾两镇海疆。当时,海盗蜂起,威胁官府。马玉魁从严训练官兵,加强沿海巡逻。先后率兵作战50余次,每战皆胜。在他镇守的海域内,海盗近岸不得。嘉庆五年(1800)冬,因受潮湿,腰腿麻木,奏允解任回籍。回籍后,杜门谢客,调理身体,训育子孙,扶困济贫。

王伦(?-1774)清代农民起义领袖。今阳谷人。岀身贫苦。幼年时,其父被豪强害死,随母依居外祖父家。后因连年荒歉,曾多次外出逃荒。王伦自幼爱习枪棒。成年后,膂力过人,武功不凡。原在官府当县役,后拜师学医。乾隆十六年(1751),加入白莲教。不久即自立支派,称为“清水教”。在寿张、阳谷、堂邑一带免费行医,传授拳术,发展教徒。乾隆三十九年(1774),鲁西一带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地方官吏横征暴敛,民不堪命,忍无可忍。八月二十八日,王伦率领清水教徒,以“反对额外加征”为口号,在寿张举行起义,义军一举攻进寿张城,杀死知县,击败前来镇压义军的兖州镇总兵惟一。然后,挥师北上,连克阳谷、堂邑,又于柳林伏击、大败山东巡抚徐绩。起义军所到之处,深受农民欢迎,队伍迅速发展到近万人。九月十二日,义军乘胜攻抵临清城下。九月二十四日,清军以“一品重臣”为统帅,分3路兵马,向义军大举围攻。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王伦采取转攻为守的策略,占据临清土城,率军顽强抵抗。土城被攻破后,起义军与清军展开巷战,浴血奋战3昼夜,大部兵士壮烈牺牲,清军也死伤甚众。土城陷落后,王伦等人被围困在一幢楼房里。有人劝他投降,他坚定地说:“我宁可烧死在楼上,断不肯投降。”最后举火自焚。起义军著名女将领乌三娘、皂役李旺阵亡;和尚梵伟、堂邑贫汉王经隆等被俘,解至北京遇害,王伦起义失败。1957年,原寿张县人民政府在王伦的故乡刻石立碑,以示纪念。

孟翰(1770~?)清代名医。字西周。今阳谷人。曾任武城县教谕。后学医,精通医道。诊病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不拘泥于成规。远近求医者盈庭满室。道光初年,阳谷一带霍乱流行,孟翰施以针药,治愈甚多。孟翰著作甚丰,皆以抄本散传于民间。现在保存下来的尚有《医品心余验录》、《孟氏妇科》、《脉会》、《舌镜论》、《瘟疫扼要》等著作。《医品心余验录》是他多年精研医理及临床经验的总结。每一种病症均载有理清药方,附以己方及土单验方,内容

翔实丰富。《孟氏妇科》则以经、带、胎、产分别论治,至今仍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吕恒安(?~?)清代驻台湾镇标总兵。字寿山,号松龄。今临清市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中乡试武举,二十年(1815)中武进士。先后担任花翎侍卫、江西南昌营都司、福建汀州中营游击、长福营参将、闽浙督标中营副将。道光二十八年(1848)二月二十六日,升任台湾镇标总兵。咸丰元年(1851)以疾乞休。他生性耿直,关心民众和部下;驻台期间,强兵富民,治绩卓著,深受士兵和百姓的拥戴。

李成隆(?~?)清代军事将领。字栋占。今东昌府区人。相貌魁梧,膂力过人,应武试,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乡试第一,乾隆五十二年(1787)中第二名进士。担任御前侍卫,被选拔到浙江为游击。后任提标后营游击、台州营参将、乐清协副将、杭州协统领、钱塘水师营副将、衢州镇总兵等职。代杭州副将时,因事赴闽,正值英国海舶闯入闽海,官府急发文书,要以三百兵士前往究办。李成隆仅带两个士兵,驾一小船前往,大义凛然,一身正气,讲明入侵违法、中国德政, 英国船员默然而退。李成隆即升为太平营参将。李成隆治军理政成绩卓著,乾隆甚为赏识,一连3次接见, 厚爱超乎寻常。李成隆与当时浙江高级军官李忠毅, 并称“浙东二李”,忠毅用兵如火,一触即发;成隆用兵如水,有隙即入。李成隆著有《兵谱》10卷,制有竹镖、飞饶、鬼箭、击石梅花铳、燕子舟等武器。

崔班(?~?)清代著名书法家。字拙侯,号定远。今在平人。书法精绝。乾隆年间以抄书开场考试全国字学班,列御榜第二名,由此书名洋溢。后游云南,安南(今越南)国人闻其善书,携重金求书“安南国”3字,崔班坚拒不许。其孙崔湖,字巨川,号增皋,能得其传。

杨以增(1787~1855)清代藏书家。字益之,号

至堂,别号东樵。今东昌府区人。出身诗书世家。道

光二年(1822)中进士。初在贵州任知县、知府。后调广西、湖北、河南等省诸道供职。任河南开旧陈许道时,正遇上黄河决口,他率众督促加固堤坝,使当地百姓免受水患。后升任两淮盐运使、甘肃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在陕西时,与陕西巡抚

122林则徐友谊甚笃。道光二十八年(1848)升为江南河道总督。咸丰五年(1855)卒于任。葬于聊城城西田家庄。杨以增一生热爱藏书。早在读书时即秉承父业, 立志藏书。道光五年(1825),开始收藏宋、元珍本秘籍。步入仕途后,多次易地任职,广交文士,接触和收集许多珍本古籍,尤其得苏州黄丕烈“土礼居”藏书最多。后得到文学家梅曾亮、包世臣协助,于道光二十年 (1840)创建藏书楼——海源阁。曾辑印《海源阁丛书》。其子杨绍和,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又得清室弘晓“乐善堂”藏书。其孙杨保彝,曾任山东省通志局会纂,又使藏书有所增加。至清末,海源阁藏书达3236种、208300余卷,成为中国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所藏图书,在军阀兵乱和日军侵略中大部散失,少部辗转国家图书馆、山东图书馆保存。1986年,聊城 (今东昌府区)市人民政府在杨氏宅院故址重建海源阁。(见彩色插页第41页)

董立元(1790〜1840)清代著名画家。字逢春,号云槎。今在平人。幼承祖传,精心研究画事。经曲阜衍圣公孔庆铭推举,赴京考取内阁供事。后调任束鹿县县丞、深泽县知县。他善花鸟,工人物,精肖像。所作半工半写,用笔流畅,怡静圆润,时人把他与书法家崔班、画虎名手杨频并列,有“崔字杨虎董人物”之说。由于绘画卓绝,被道光帝授为文林郎。

李万春(1794〜1864)清代名医。字漂阳,号昆圃。今临清人。幼读儒学,精于诗书,颇有才学。20岁进秀才。后因家贫,弃学务农。他目睹百姓疾苦,遂生济世救人之心,便博览医学书籍,钻研岐黄精黄,精通其中奥理。李万春行医治病不分贫富,有求必应。有一年,黄疸流行,他四方张贴验方,为人治病,其足迹北至德州,南至巨野,负有盛名。晚年著《集验瘟疫良方》2卷,后世应用颇有效验。

周天爵(?〜1852)清代大臣。字敬修。今阳谷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曾任濮阳知县、卢州知府、江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道光二十年(1840),其子代人说情,周天爵偏听而无准,犯庇护罪,被革职,遣伊犁。次年英国侵犯广东,将其调至奕山将军处听候差遣。道光二十二年(1842),奕山等以其“任劳任怨”上奏,周天爵被免罪,参与抗英事务。因抗英有功,同年被赏二品顶戴,起任漕运总督,兼河南河道总督。次年,因失察漕书窃镌漕督关防,被降四级留任,后请求免职,以二品顶戴致仕。道光三十年(1850),复任广西巡抚,会同钦差大臣李星沅镇压太平军。咸丰元年(1851),因镇压

太平军加总督衔,专办军务。次年3月,因未能阻止太平军发展而被革总督衔;5月又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免罪,并任兵部侍郎衔;9月死于军营,归葬原籍。追赠尚书衔,赐谥“文忠”。

傅绳勋(?~?)清代官员。字接武,号秋屏。今东昌府区人。父早亡,自幼受母严教,刻苦读书。嘉庆十八年(1813)中进士。先后任工部主事、工部郎中、广东琼州知府、陕西潼关兵备道、广东盐运使。时潮州有洋人入城,百姓起哄闹事,傅绳勋前往处理,到后以恩谊结百姓,以威德慑洋人,迅速平复事故。后任陕西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使、浙江巡抚。调任江西后,适逢德化等20余县遭水灾,即捐银3000两首倡赈济,又奏请借库款救灾,灾民赖以活命。道光二十九年 (1849)再调江苏,因积劳成疾,解任归里。曾奉旨办民团镇压宋景诗起义军。晚年主持泺源启文书院讲学。后病逝于家中。

傅斯怪(1827〜1886)清代官员。字用之,又字豫斋。今东昌府区人。傅以渐七世孙。咸丰二年 (1852)举人,次年联捷成进士。以知县分发浙江,代理瑞安、嘉善等县政务,兴利除弊,多有政绩。太平天国起义军入浙境后,浙江巡抚命其办团防以阻义军,因收复枫泾、西塘有功,补嘉县事。嘉善与嘉兴、秀水为邻,由于区划变动,从明代起3县即有地交混,经丈量,嘉善实缺田239公顷,过去银两均摊在丈实数内,无田而征,民负过重,甚以为苦,斯怿力请,得豁免。同治六年 (1867)因母丧归。后因协办团防有功,升知府,留浙补用,总办浙漕海运7年,任保道员,加盐运使衔,二品顶戴,又任津门部总办、沪局总办,督理海运事。办事认真,毫发必审,卓有勋绩。光绪九年(1883)代理湖州事。十二年(1886)代理杭州府事,仅3月,即因疾卒于杭州。

徐延旭(?〜?)清代官员。字晓山。今临清人。咸丰年间进士,曾在广西任知县、知府等职。1882年,升任广西布政使。1884年中法战争时,徐延旭率部驻守宁城区,曾6次上疏请战,但法军进犯后,他却不战而逃,所部被法军一触即溃。后被革职,充军新疆,未出都,病卒。有《越南辑略》。

崔穆之(?~1889)清代官员。字清如,号肃堂。今在平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选拔贡人太学。咸丰八年八858)中举人。咸丰十年(I860)中进士。同治元年(1862)散馆授编修,任国史馆协修及功

123臣馆纂修。不久,升任河南监察御史。同治十年(1871)督理五城街道,后担任会试同考官,转任兵科给事中、工科掌印给事中,多次上疏请求赈灾恤民,任用清官廉吏。光绪四年(1878)出任湖南岳常澧道。临行,受两宫皇太后召见,并有所谕示。在前任巡抚调出期间,又代行巡抚事。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因晋见赴都,舟行至东昌,对其子式衡说:“现今的世道可忧,非力者不能挽回,我老了,不可恋栈留任,有负朝廷。”请山东巡抚代奏乞退。居东昌数月卒。

房甲山(?~?)著名学者。字一峰。今东阿人。一生除教学授徒外,倾心研究,多所著述,尤精于天文历数与地理绘图。著有《天文析疑》、《日月躔度、星宿列张》、《地球辨说》、《地域考》、《地理沿革》、《历代世系》、《历代年表》、《春秋年表》、《孔子年表》、《经籍考》、《名人考》、《博物详释》、《骚人笔谈》、《诗话集览》、《世事杂录》、《医方杂录》、《鱼山志》等。年81岁卒。

李朝燕(?~?)清代农民起义军领袖。今莘县人。农民。咸丰四年(1854)聚众起事,率500人假扮太平军攻占朝城,杀死知县任腾蛟,焚毁衙署,释放囚犯。东阿、阳谷、巨野等地纷起响应,持续半年,遭清廷镇压失败。

杨泰(?-1861)清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今冠县人。咸丰十一年(1861)初,冀鲁边区旱灾严重,百姓饥饿,捻军活动频繁。杨泰同天龙八卦教“圣主”张善继一并揭竿起义,建立“五大旗”军事组织。杨泰自诩“神授刀法,撒豆成兵”,以“兴汉灭胡”为宗旨,将矛头直指清王朝。杨泰为戊己中营,任5大旗义军总管兵马大元帅,常率部活动于冠县赵庄、韩庄、清水镇及馆陶县热儿庄一带。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十九日,与宋景诗等带领70余人潜入冠县城,劫牢反狱,焚烧县署,杀死县官。接着,连拔鲁西、冀东10多座县城,义军发展到10余万人,声威大振。杨泰以他的名义张贴告示,宣传义军宗旨,表示“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 的决心,严禁“无知之徒趁火打劫”,并派兵马巡查护麦。他“自以为有帝王之分”,便划韩村周围40里为 “皇城”,用苇席扎成宫殿。每当升殿时,他黄袍加身,称孤道寡,接受所封文武百官朝拜。同年五月,清廷派胜保率部奔袭鲁西北,镇压起义军。杨泰与宋景诗等各旗首领率军反击,激战数日,重创清军。六月五日,杨泰在莘县与清军之战中阵亡。

曾昭麒(?~?)清代武官。字石台。今东昌府

区沙镇曾楼村人。其祖父曾纪寿为清乾隆五十九年 (1794)武举,其父曾广照为道光二年(1822)武进士、卫用守备。受其家庭影响,他自幼刻苦习武,武艺渐精。于道光十八年(1838)中武进士,遂任二等侍卫、武辖 (把守紫禁城后门)等职。在其任武辖期间,一次皇后坐车路过紫禁城后门时,突然马惊狂奔,在此万分危急之际,他上前一把将8匹马拉着的车稳住,救了皇后一命,立了大功。后被奸臣告密,说其偷看娘娘,应于午门斩首,皇帝信以为真,予以批复。斩首鸣炮时,被皇后听见,皇后得知被斩人是曾昭麒时,急向皇帝求情说:“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哪能斩得。”曾昭麒于是获救。后先后出任四川忠州营都司后藏统领、江西九江营水师游击宁都营参将等职,钦加二品衔,赏顶戴花翎。此人饭量惊人,日食半斗。他死前有预感,将盔甲穿戴好,在堂屋正座圈椅上端坐而卒。

武训(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

县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

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账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

倒3日。武训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咸丰九

年(1859),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 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他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 “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他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竖鼎、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并且头部左右的头发剃留不常,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同治七年 (1868),武训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加上历年行乞积蓄,共210余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后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光绪十二年 (1886),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决定创建义学。光绪十四年(1888),武训花钱4000余吊,在柳

124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经费从武训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时,武训先拜教师,次拜学生。置宴招待教师,请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己则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即去。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事的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 在武训的感召下,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光绪十五年(1889),武训资助了证和尚230吊钱,又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武训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劝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他毫不理顾,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8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岀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创办武训师范。1951年,电影《武训传》错遭批判。“文化大革命”中,武训墓被破坏。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作岀为武训恢复名誉的决定。

宋景诗(1842~?)清末农民起义领袖。今冠县人。自幼家贫,爱习拳棒,练就一身功夫。稍长便闯荡江湖,打拳卖艺,并在多处任武术教练,其徒弟不下数千人。他外表温文尔雅,但生性刚强,遇事爱打抱不平,在当地百姓中享有威望。咸丰十年(I860),鲁西各县闹灾荒,农民被迫进行抗粮斗争。他带领当地万余农民,扛着铁锹、锄头冲进县衙,迫使县官答应免粮。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宋景诗在聊城(今东昌府区)沙镇刘家河一带集结义军万余人,以“黑旗”做标志,举行起义。宋景诗率部先克沙镇,继而进攻东昌府城,由于缺乏攻城工具和经验,又遭清军大炮轰击,连攻3次未克。遂将主力转移到临清、邱县一带,联合其他各旗农民起义军,连续攻占邱县、冠县、莘县、馆陶、阳谷、观城、朝城、濮县等13座县城,严重地动摇了清政府在鲁

西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大为震惊,五月派兵部右侍郎胜保等率部镇压农民起义军。后起义军首领杨泰、张善继先后战死,军队元气大伤。为保存实力,以图日后东山再起,宋景诗表示受“招抚”,编为靖东营,并被胜保举为五品顶戴蓝翎、都司衔花翎、参将等职。次年初,随胜保南下安徽围剿捻军,屡次有意败北。后哗变拔营未成,被清政府革去参将职务。同年八月,随胜保赴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军,又为其恢复参将职务。而宋景诗只是对回民起义军进行联络和避让。同治二年 (1863)初,宋景诗率部辗转回到临清,脱离清军。后招募兵勇千余名,再次举行起义。清政府急调各路大军围剿宋景诗黑旗军。宋景诗率部于堂邑、莘县、临清一带奋力反击,大败清军。最后,清军使用“洋枪队”,迫使黑旗军退至临清小刘贯庄。清军僧格林沁部在庄外挖壕放水,妄图水淹义军。黑旗军乘夜悄悄撤走,南经莘县,西人清丰,北走临漳,东进德州,回到夏津、高唐。半月之间,冲岀清军重重围剿,昼夜行军300里,足迹遍及直、鲁、豫、晋4省交界地区的30余县。后再度南下湖北,与捻军张宗禹部会合。同治四年(1865)初,黑旗军绕道江苏,再入山东,配合捻军,诱使尾追的僧格林沁部陷入重围。同年四月二十四日夜,于曹州(今荷泽)大败清军,击毙僧格林沁。关于宋景诗的结局,说法不一:一说捻军失败后,黑旗军转入东平湖,宋景诗不知所终;一说捻军失败后,宋景诗独自流落徐州、亳州一带,卖艺授徒,于同治十年(1871)被安徽巡抚莫翰杀害;一说小刘贯庄一带有人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还见宋景诗回过家。

王存重(?~?)清代农民起义军领袖。今阳谷人。咸丰十一年(1861)率众数百人响应莘县张遇获等领导的红旗军起义,与张遇获会合后,义军连克阳谷、寿张、范县等地。红旗军遭清军镇压失败后,王存重于同治初年再度领导数百人起义。义军头裹红巾,称“红头军”。王存重以“反清除暴”为号召,率军北上,进至聊城(今东昌府区)城北与清军遭遇,激战数日,因寡不敌众,兵败被杀。

傅斯侨(1842~1925)清末官员、地方名医。字润臣。今东昌府区人。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为清末贡生,官至直隶州知州。傅斯侨目睹清廷腐败、宦海浮沉、百姓涂炭的情景,毅然弃官学医。他多年研读内、难、金匮、伤寒等典籍,精通医理之后,开始行医,因疗效显著而名声大振,百里内就诊者络绎不绝。同治十二年 (1873),傅斯侨寄居济南行医。不久,誉满泉城。他曾多次给山东抚台、东西两司治病,深得赏识。1925年, 病逝于济南,时年83岁。

125傅淦(1844-1922)清代书法家。字笠泉。今东昌府区人。当代史学家傅斯年的祖父。少有才名,博通经史,工诗书画,尤长于书法,且精医术,擅武艺。他淡泊名利,同治十二年(1873)得拔贡后,不求再进。喜遨游,尚义气,好施予,虽家贫,亦必周济他人。晚年以教孙为乐。傅斯年11岁读毕《十三经》,系由他口授督学而成。他对傅斯年幼时的教育,为其以后的成才奠定了基础。卒年78岁。

杨万选(1849〜1920)著名教育家。字子青。今阳谷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进土,任淞江厘局候补知县。后母丧,回籍服孝。3年孝满,出任云南省赵州知州。后迁邱北知县。他为官清廉恭谨,勤政爱民。因不善逢迎而被解职。晚年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读书讲学,求教者日盈其门。1911年夏,与开明绅士申集奎、李瞻泰等人,利用安乐镇庄严寺殿堂基址,捐资创办新式两级安乐镇小学堂,自任校长。1915年,任阳谷县劝学所所长。1918年,动员旧军人范耘经出资,创办私立崇实小学。1920年春,他应召去省教育厅办理公务,途中染疾,卒于济南。

张其维(1850〜1934)近代著名武师。今冠县人。自幼酷爱武术,7岁从名师张乾学艺。20岁时,查拳、滑拳、跑拳、洪拳、腿拳无不精通,尤其是长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又善使各类器械,更长于虎头凤尾镗,使开如风车飞舞,数十人不能近。有一次,一高手前来找张其维比武,斗至20余回合,张其维用五摇步退出场外,腿印人地2寸余,鞋底亦脱帮陷入地下,此高手衣服前后襟及左肩有被戳穿的洞穴5处。高手如梦方醒,连连施礼说:“张师手下留情,小子心悦诚服。”山东镇守马良召他出任武术教练,他无意仕途,谢绝不就,在故里习武授徒。其弟子张英振、张英健、李超群等均为一代查拳高手。张英振曾被聘为中央国术馆一级教授,被称为“一代武宗”;张英健曾任台湾武术馆馆长。张其维84岁而终。门人为其立碑挂匾,碑书 “苍松翠柏长同碧落照古道,赤文篆字传出武术真精神”,匾镌“技勇总师”。

何家振(1854〜?)民国时期政府官员。字保芝。今临清人。清朝末年曾在直隶(今河北)任知县、知府。辛亥革命后供职农商部。1918年任湖北官投局局长。1920年升任湖北省长,旋因“鄂人治鄂”运动,离鄂赴京。历任京兆尹、畿辅赈务帮办、山东赈务会办、全国财政讨论会委员等职。

陈宗妫(1854〜1922)清代财政大臣。原名建中,字麓宾。今东阿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初任户部主事,补福建司主事,后升山西司员外郎、广东司郎中、度支部左丞。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带幕僚西逃长安,陈宗妫留在北京。十月因财政事宜被召赴长安见皇帝,所问及之处对答如流。大学士张之洞奏谓:“天下财政在陈部郎一人胸中。”次年九月,随慈禧回京,由河南巡抚于荫霖保荐, 以四品京堂候补,加二品衔擢升。回家奔丧期间,被户部尚书张为熙专电调京,委派调查南方财政,并于上海开办国家银行。后任光绪皇陵监修官、大清银行监理官。其间,曾奉旨赴日本考察财政。不久,挂职回乡,不问国是,课孙自娱。陈宗妫居官清正,凡馈送敬赠,概不收受。他用节省的俸禄为本村兴建小学一座,为曲山寺院植松树千棵,并于辛亥革命后将私蓄捐赠国家财政学堂。

叶嗣高(1857〜1925)清光绪御医。字矩民。今东昌府区人。出身仕宦之家。自幼攻读诗书,孝进文生,广交文人学士。后兼习中医,精读《内经》、《伤寒》、《难经》等经典著作。临症用药精当稳妥,治愈危垂病人甚多。光绪二十年(1894),赴陕西任候补县丞。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难西安时,太后患病,叶嗣高被荐人诊,但因不够见太后的品职,即被授为延山县知县,暂不赴任,奉侍太后。慈禧太后病愈后,被召进京,任太医院衙门御医,后升任河北遵化州知州,其后又迁升为候补道台。辛亥革命后,回乡行医。他对患者不分贫富贵贱、路途远近,随请随到,精心诊疗,妙手回春;对贫困患者不取分文,且时常解囊相助。

阎书勤(I860〜1900)清代农民起义军领袖。今河北威县人。贫农出身,习练红拳,武艺高强,人称 “大刀阎书勤”。光绪十九年(1893)在冠县梨园屯(今属河北威县)联合高元祥、阎书太等18人武力护庙,反对洋教,人称“十八魁”。为反抗清军,又联络梅花拳领袖赵三多,并拜其为师,组成义和拳。光绪二十四年 (1898)十月二十四日,在冠县蒋家庄马场起义,竖起了 “助清灭洋”、“杀尽天主教”的旗帜。遭清军镇压后,分两路坚持斗争。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参加赵三多领导的枣强县卷子镇起义。后率众攻打武城十二里庄教堂,受挫。同年八月,折回梨园屯,严惩洋教士,为清军包围,被抓捕。八月十九日在临清老山头遭杀害。

张怀芝(I860〜1933)民国时期政府官员。字

126子真。今东阿人。出身贫寒。少时仅读书4年,辍学后务农、讨饭。后人天津为人饲马7年。1890年入北洋天津武备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到天津小站袁世凯新建陆军中服务,曾参加镇压义和团运动。历任北洋左翼炮兵营领官、常备军第一镇第一协协统、山海关巡防营统领、甘肃提督、天津镇总兵、陆军第五镇统制、帮办直隶防务大臣等职。1912年后,任帮办山东防务大臣,天津、保定镇守使及察哈尔都统等职。1916年袁世凯称帝时,封为一等男爵、济武将军。袁世凯死后,投靠皖系,任山东省督军兼省长。1917年12月任湘赣陆军检阅使、北军第二军总司令,率部由赣入湘,参加第二次南北战争。1918年5月任援粤总司令。皖系失败后,又转归直系,1919年任参谋总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任北洋政府参谋总长兼前敌总执法处处长。直系战败后,去职闲居。1933年因病卒于天津。

毕俊城(?~?)地方名产“毕家刀”发明人。今临清人。清光绪六年(1880)在临清观音嘴开设“隆顺昌铁器铺”,以打制武术用刀剑和民用肉刀、菜刀出名。产品具有背厚膛薄、身正面光、刀口锋利、前切后砍不崩不饑的特点,人称“毕家刀”。

李孟说(1864〜1924)清末武状元。今东昌府区人。自幼爱武术,在其父(武秀才)和堂叔(武举人)的教导下,勤学苦练,精通各种武艺。20岁中武秀才,23岁中武举人,25岁中武状元。光绪二十六年 (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李孟说曾随从护驾。次年,出任广东参将,后升任两广镇台。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曾劝其参加革命,他因受忠君思想支配而婉言谢绝。袁世凯称帝后,他不愿依附于袁世凯,返回原籍,并协同杨兰亭、白凤岐等组织“六合团”,建立地方武装,维持地方治安。1923年患偏瘫病,次年病故。

杨顺天(1866〜1899)著名义和团首领。今高唐人。出身贫苦家庭,从小出家禹城五龙寺,法号“本名”, 又号“心诚”。经刻苦习武,练就一身硬功夫,其额头不怕杠棒打砸,为此落了个“铜头和尚”的美名。后去北京受戒。不久即成为山东颇有名气的僧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心诚和尚任禹城丁守寺主持僧。光绪二十四年(1898),西方国家传教士到鲁西北,胡作非为,民愤极大。心诚和尚与活动在在平等地的神拳首领朱红灯、髙唐义和拳首领王立言等联合起来,设场授徒,练拳习武,率徒焚烧教堂,杀死外国教士,打击土豪劣绅,成为著名拳首。不久,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提出“反清灭洋”的口号。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心诚和尚与朱

红灯、关东岭等领导的拳徒二三百人,到达平原县杠子李庄,首先打击了本村大富户恶霸教徒,然后就地聚众四五百人,两次大败进攻义和团的清兵。其后,与朱红灯一起率众攻克禹城苗林教堂,接着去在平杀死了作恶多端的教经先生王观杰。同年十一月十四日,与朱红灯、于清水等在丁家寺聚集一千余人,向高唐琉璃寺张庄教堂发起攻势,附近村民也纷纷赶来支授。次日一早,张庄教堂被烧毁。随后,山东巡抚即奉命派遣清军前来镇压,心诚和尚与朱红灯被逮捕,解至济南。十二月二十四日,他与朱红灯在济南同时就义。

王立言(7-1899)著名义和团首领。今髙唐人。自幼爱习拳棒,成年后武艺髙强,即组织义和拳,设场授徒,练拳习武,以健身保家。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传教士来到鲁西北,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王立言联合朱红灯、心诚和尚等拳首打起“反清灭洋”的旗帜,烧毁教堂,杀死传教士,打击无赖教民和土豪劣绅。主要活动在高唐琉璃寺一带。朱红灯和心诚和尚被俘后,王立言率领高唐义和团继续坚持斗争。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一月底,王立言率团两次攻打禹城韩庄教堂。由于教堂戒备森严,且使用洋枪洋炮,未能攻克,便回高唐涸河安营扎寨,设置埋伏,打败前来镇压的高唐州李联奎率领的清军。其后,高唐义和团为清军击溃,王立言被俘,遇害济南。

田土懿(1870〜1929)著名金石学家。字德忱。今高唐人。出身书香门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1905年,考入北京大学堂,爱好史地、金石等学科。1907年肄业后,回到山东。历任省优级师范、法政、农业、存古学堂教员。1912年以后,先后任山东省巨野、宁阳及湖南省嘉禾、湘潭等县知事。在湘潭任知事时,曾阻止日本船员登岸掠夺中国资源,颇受当地人民称赞。1920年解职后,定居北京,潜心著述。他的 《山左汉魏六朝贞石目》一书,共收录散见于山东各地的汉魏六朝时期的碑碣504种,逐个加以诠释。金石学家柯昌泗为其作序并题写书名。他的《金石著述名家考略》一书,共著录从南梁到清代金石家718人,现代著名金石学家王献塘为其作序。田土懿的这两部金石专著均藏于山东省图书馆物藏部。

徐坊(?~?)清代官员,曾为宣统皇帝之师。字士言,号醒生。今临清人。出身官宦世家,捐为户部主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两宫西逃,徐坊追随而去。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尚书荣推荐,越级擢升为国子丞。后为宣统皇帝之师。卒后为正一品封典,晋赠太子少保衔,谥“忠勤”,国史馆为

127其立传。

李半仙(1870〜?)清末民初齐鲁戏法高手,今东阿杂技早期传人。在平人。他早年浪迹江湖,拜师学艺,擅长徒手戏法,手法明快,交待清晰,表演千变万化,神出鬼没,使人为思莫解。他为人也幽默风趣,人称“李半仙”。他中年组建杂技马戏班社,授徒众多。李半仙有3女1子,个个是戏法高手,均得父亲真传。后来,他们参加了贵州杂技团,并成为主要演员。李半仙养女李凤英,7岁随其学艺,少年登场,身手不凡,得艺名“盖山东”。她表演的蹬人,造型优美,技艺娴熟, 堪称一绝。曾任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李半仙的得意弟子多在东阿。民国初,东阿著名杂技艺人张鹏芳、李金芝就是他的高徒。张鹏芳又将技艺传给徒弟张正振、孟继钱,李金芝也收徒孟继功、孟继恩、陈明兴。李半仙的技艺代代有传人,传人中大多成为全国各地杂技团的团长或主要演员。

吴秋辉(1876〜1927)大学教授。原名吴桂华, 自号侘傺生。今临清人。1910年毕业于山东省优级师范学校。初在临清办教育,1912年在济南一家报馆任主编。1917年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化。1920年到北京主持《民意报》。1924年应聘到山东国学研究社教授经学。1927年,他由梁启超推荐到北平清华大学任导师兼教授,因眼疾未能成行。其著作有《算法易解》、《古今文学正变源流考》、《齐鲁方言存古》、《说经》、《三百篇通义》、《中国古刻考》、《学文溯源》、《学文溯源读编》、《佗僚轩诗剩》、《轩诗全》、《佗僚轩词余》等60多部。1927年病卒于济南。

泥人李(?~?)著名民间泥塑艺人。名眉生。今东昌府区人。因其泥塑技艺髙超,人赠雅号“泥人李”。其先世曾为显宦,后家境衰落。至民国初,眉生年近30岁,靠泥塑生计度日。当时,聊城寺院庙宇众多,眉生常去观察。对唐宋明清泥塑的特点和技法,他细心揣摩,反复仿制,无师自通,并能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独具风韵。所塑泥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加之彩绘修饰,神采飞扬。他的作品分为鸟兽、人物两种。鸟兽有龙、虎、狮、象、仙鹤、孔雀;人物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孔明、包公、岳飞、西施等。对塑造当代人物更怀绝技,见人一面,即可成像,形神逼真。曾戏捏时为东临道尹周树标的肖像,置街头出售。周妻乐认髙价买下,周树标见之赞赏不已。1926年,道、县两级在聊城举办“东临道民间工艺美术展览”,泥人李的泥塑群像十八罗汉,在众多展品中独树一帜,格外生辉,观众因此轰动,无不称赞其神技。1931年前后,泥人李终因饥

寒交迫,疾病折磨,中年谢世。

张修一 (1880〜1937)民国时期著名教授。字献廷。今高唐人。1906年留学日本,在日本髙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考入日本国立大学,攻读法学,并获得学士学位。1911年回国后,先在北京任教育部主事。1913年回济南,任山东省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兼任中外历史、地理、天文、气象等学科教授。后任山东高等审判厅法官、督军署外交官等职。1920年弃职回乡,献出自家一处住宅,兴办一所小学。他聘请教师、自编教材,以“乐育英才”为办学宗旨。“九一八”事变后,编写了戏曲《班定远平西域》、《战金山》、《醒世鼓词》等,以唤起民众抗日,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应聘纂修《髙唐县志》,与县志总纂王静一教授一起,历时13个月,编纂出70多万字的《高唐县志》稿。

范筑先(1882〜1938)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爱国

将领。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今河北馆陶人。幼时家贫,丧父。后辍学务农,当车夫,养家糊口。1904年,卫河决口成灾,无以为生,离乡投军, 在北洋军阀任职,官至旅长。1924年,因厌恶军阀混战,将其部队遣散,隐居上海,起字“竹

仙”,后改“筑先”。1929年投冯玉祥,出任髙级参谋。

次年,参加冯(玉祥)、阎(锡山)反蒋(介石)中原大战,失

败后退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到山东,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少将参议。次年,调任沂水县长,后因韩复第部在沂水制造屠杀人民的“石山惨案”,愤然辞职。后又调任临沂县长。任职期间,为政清廉,断案公平,深受人民拥戴。离职时,送行群众沿街摆设酒席, 夹道欢送。1936年,他被调至聊城(今东昌府区),后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面对国土相继沦丧,而国民党当局实行不抵抗主义,感到希望破灭,苦闷彷徨。正在这时,彭雪枫受周恩来委派到聊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筑先得知这一消息,愁云顿失,髙兴地说:“只有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才是出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入山东,不久,又向鲁西北进犯。韩复榘两次命令范筑先南撤。范筑先于11月19日向蒋介石、韩复榘及全国发出通电。通电说:“职忝督是区,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惜。”全国闻讯,皆为振奋。通电发出后,范筑先风尘仆仆,奔走各县,先后建立20多个抗日县政府,委任13名共产

128党员为县长,加强了抗日政权建设。致书毛泽东、朱德,派人去武汉,先后接受中共中央派来的政治、军事干部40多名,充实了领导骨干力量。相继组建聊城妇女救国会、青年救国会、抗战移动剧团等抗战群众团体,出版《抗战日报》、《战地文化》等抗日报刊,建立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军事教育团,并派自己的3名子女随大批青年赴延安学习。一时间,鲁西抗日斗争蓬勃发展。与此同时,范筑先接受共产党的建议,不辞辛苦, 甘冒风险,亲自到各土匪、民团和国民党溃兵武装做说服工作,先后收编了国民党散兵齐子修部和冠县土匪韩春河部,将其力量聚集在抗日旗帜下。范筑先还支持中共鲁西北特委发展抗日武装,并将其武装统编为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十支队,任命共产党员张维翰为司令员。抗日武装迅速发展到35个支队、3路民军,约6万人。范筑先率部屡战梁水镇、柳林、南镇、范县、濮阳、东阿、齐河等地,共经历80多次战斗。每临战场,总是身先士卒,不顾生死,精心指挥,战而胜之,先后收复并保卫了23县国土,使日伪军在鲁西北无立足之地。1938年8月,范筑先率领10余个支队参加济南战役。战斗中,次子(时任青年挺进队大队长)范树民英勇牺牲。各方写信发电慰问,范筑先在报端致词道:“为国捐躯,系军人光荣,乃承各方函电慰问,弥深感激。马革裹尸,男儿应具素愿,既获疆场殉国,死后何憾!”同年9月,范筑先应邀出席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南宫召开的冀鲁两省军民联席会议,受到八路军和北方局领导人的真诚欢迎。会上,范筑先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针锋相对,力赞中共抗日联防纲领,单独和徐向前签订了八路军与鲁西北部队抗日联防协定。10月,收到毛泽东的亲笔嘉勉信,激动地胡须抖动,连声说:“感谢共产党的关怀,感谢毛主席的关怀!”范筑先积极与中共合作抗日,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和不安。沈鸿烈公然指令范筑先整编游击司令部,改组政治部、政治干部学校和军事教育团,解散共产党所领导的游击支队,均遭到范筑先的严词拒绝。1938年11月14日,日军侵犯聊城,范筑先接受中共山东省委代表和鲁西北特委的建议,先弃城撤退,再围歼敌人。但由于国民党顽固分子李树椿等人的干扰和破坏,拖延了时间,范筑先所率领的最后一批撤退人员被困在城内,不得不守城待援。15日,日军出动飞机、坦克攻破城池。范筑先将军率部浴血奋战,多处受伤,自戕殉国。噩耗传岀,举国哀悼。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范筑先追悼会。朱德、彭德怀、吴玉章、董必武送了挽联。朱德、彭德怀的挽词是:“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亡,显其忠勇;吾侪尚在,誓必长期抵抗,还我河山。”1940年,聊城县曾更名为筑先县。1987年, 聊城地区行署和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在光岳

楼北侧建立了范筑先将军纪念馆,邓小平为纪念碑题词“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

张义成(1884~1930)著名杂技艺人。艺名张大辫子。在平人。自幼随父学习魔术技法,后拜阳谷县薛成琳、薛纯琳兄弟为师,苦学五彩戏法、幻术、武术、气功等。1920年创建双盛杂技马戏班。他的戏法、武术、气功都很异常,常用辫子梢系起一桶水,急转流星,然后稳稳落地,滴水不漏,堪称技坛一绝。所教徒弟及子女均成为齐鲁著名杂技艺人。其子张振玉曾带领杂技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受到好评。

马永胜(1885~1939)民国初期全国武术总裁判长。今东昌府区人。少时,拜武术名师蒋文英、蒋文明学习查华派武功,经勤学苦练,功夫日深,拳械技法运用之妙为同行推崇,尤其墙上挂画功夫更令人叹为观止。1914年,赴苏州,就职于军界,任武术教官,授徒甚众。1920年,根据阴阳八卦理论,集多种拳术之精华,整理和创编了一套风格独特的太极拳,后由北京大东书店岀版发行,书名为《新太极拳》。马永胜还精于气功,著有《弹腿》、《八段少保功》等气功丛书,并以气功疗法热心为群众治病。民国初,曾任中央国术馆负责人、全国武术总裁判长。1939年病逝,葬于苏州林岩山麓。

姜占甲(1889~1928)革命烈士。今高唐人。14岁时,随母去夏津卖自织的马牙腰带,遭到地痞恶霸的抢劫和毒打,姜占甲气愤难忍,自制一口单刀,从此习武。几年后,练就一身好武艺。赶集上市,摆场子,打拳脚,耍刀棍,卖腰带,结识一些武林高手。民国初年,高唐一带土匪四起,危害百姓。姜占甲与惠民原义和团骨干董武起一起,在姜庄成立“红门”,姜占甲为坛师。“红门”以除暴安良为宗旨,广招门徒,聚众习武。1925年“红门”开坛誓师。之后,相继除掉多股土匪,“红门”声威大振,姜占甲也因此威名远扬。“红门” 很快发展到千余人,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农民自卫武装。1927年秋,共产党员金谷兰加入“红门”,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姜占甲欣然接受,并采纳金谷兰的建议,将“红门”改为“红团”,推荐金谷兰为团长,他任副团长。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即带领团员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扩大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同时,与金谷兰一起,率领团员除恶霸,斗豪绅,杀盐巡,使高唐一带的农民革命运动蓬勃展开。1928年5月4日,根据中共鲁北特委指示,在李春荣的指导下,于谷官屯发动农民暴动,不幸走漏消息,敌人提前包围了谷官屯。姜占甲带领一个小队岀寨迎战,伤亡甚重。他手持大刀,闯

129入敌阵,猛冲猛砍,连杀十几个敌人。最后,身负重伤, 倒在血泊中。事后清理尸体时,发现他怒目圆睁,口中还紧紧地咬着敌人的半截枪尖。

张自忠(1891~1940)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字

荩忱。临清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张树桂曾任江苏赣榆县巡检,清廷加封为五品官。其父去世后,他同家人返回故里,在临清高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专科学校,次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1914年,投笔从戎,赴奉天 (今沈阳)入陆军第二十师东震部。1916年投入西北军冯玉祥

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27年任二十八师师长。1929年,调宋哲元部任第十一军副军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1935年11月,兼任察哈省主席。次年任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前夕,一度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1938年3月,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军团长、第五十军军长,同年7月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0月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部南下抗战。1938年4月,他曾率部驰援临沂,同第四十军一起,歼灭日军精锐部队4000余人。6月,日军进犯武汉,他率部开赴潢川,于信阳、武胜关等地设防,与日军激战7日,胜利完成了阻敌西进的任务。1939年5月,日军调集10多万人,发动随(县)枣(阳)战役。张自忠率部重创敌军主力,迫使日军全线撤退。11月,又率部对襄河东岸日军发起攻击,毙敌3000多人,取得鄂北第二大捷,荣获“宝鼎勋章”。1940年5月1日,日军纠集10万兵力,在100多辆坦克、7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分三路进犯襄樊。他致书全军将士:“为国家民族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无半点改变。”7日晚,他率总部直属特务营和七十四师两个团,东渡襄河,迎击日军,多次重创敌人。15日,日军集中兵力夹击张自忠部队。他率部拼搏,杀出重围,退至南瓜店附近杏仁山,坚守待援。16日黎明,日军炮击杏仁山,张自忠部队伤亡惨重。中午,张自忠左臂受伤,坚持督战。下午2时,日军逼近,敌人火力更猛,他带兵坚守阵地,对部下说:“今日是我报国时矣!”下午3时许,日军包围上来,张自忠身中数弹,副官马孝堂为他包扎伤口,被他喝令而去,继续杀敌。尔后,日兵向张自忠杀来,他竭力高呼:“杀敌报国!”在与敌人的拼搏中壮烈殉国。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殉职的50多个盟军将领中级别最高的将领,也是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惟一的国民党上将军官。对于他的壮烈殉国,举国同悲。5月28日,重庆

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追封张自忠为上将。蒋介石手书:“点忱忠勇义烈,牺牲成仁,光荣一死,炳彪千秋。”8月15日,延安各界人士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分别送了“尽忠报国”、“为国捐躯”、“取义成仁”的挽词。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张庆澍(1895-1942)国民党爱国将领。字雨村。东阿人。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和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去东北军张学良部任职,历任副团长、团长、副官处处长、陆海军总司令部潼关行营中校参谋、国民党军少将高级参谋等职。“西安事变”后, 随部队转移到苏鲁皖地区驻防。1938年4月,参加歼灭日军矶谷师团的台儿庄战役,嗣后转移到鲁南地区抗日。1942年8月,在山东莒县唐王山与投降日军的吴化文、张步云作战,壮烈牺牲。时年47岁。蒋介石曾通令嘉奖。

杨耕心(1900~1943)革命烈士。字一斋。阳谷人。自幼随父读书,受到良好教育,认识到“铲尽天下不平事,不平天下方太平”。1926年秋,在山东大学附中读书时,经王寅生、关向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寒假,回乡发展杨保善等人入党,建立聊城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阳谷九都杨支部。返校后,引起学校反动当局的注意,后被以“宣

传赤化”而开除学籍。回乡后,经常身着粗布衣,访贫问苦,先后在九都杨、宋堤口建起农民协会,并在九都杨建起农民夜校,向农民讲述只有组织起来夺取政权, 才能翻身做主人的道理。1927年冬,中共山东省委和东昌县委决定于次年1月在阳谷坡里举行农民暴动。杨耕心积极争取以韩建德为首的当地绿林武装参加暴动,同时组织起百余人的农民武装,并亲自参与指挥了坡里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后,他转移到哈尔滨,继续为党工作。1931年返回家乡。1933年重新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次年秋,在安乐镇组织党的外围组织 —中坚社,团结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展反帝救亡运动。1935年初,组建中共安乐镇临时中心支部,杨耕心任书记,领导阳谷、东阿、寿张、聊城等地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1937年8月,杨耕心受中共鲁西北特委派遣,先后到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孙连仲部、国民党暂编第三十六师做统一战线工作。1943年秋,在鄂西大会战中被俘,就义于松滋县暖水街。

130马本斋(1901—944)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抗

日民族英雄。回族。河北献县人。1918年,他抱着救

国救民的理想,参加东北军阀部队。1932年,官至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团长。由于耳闻目睹军阀混战、爱国志士被杀害,毅然弃官归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岀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家乡组织了回民抗日教导队。

1938年5月,率部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回民教导总

队总队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

月,回民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1940年始,率部转战南北,打遍冀中平原,创造了辉煌战绩。冀中军区通报各部队要“向回支看齐”,并奖给他们“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的锦旗。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令嘉奖了马本斋。1941年8月,日伪军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逼她写信劝马本斋投降,马母誓死不屈,最后绝食而死。冀中军民闻讯莫不感动。1942年,马本斋调任鲁西北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由于八路军主力部队转战外地,日伪顽军趁机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抗日斗争形势十分严峻。马本斋选择威胁最大的敌军,各个击破。盘踞在鲁西北地区的齐子修部,明里是国民党保安旅,暗里是日伪治安军,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和军分区基干团对其进行了狠狠打击,极大地震慑了敌人。汉奸刘仙舟系莘县伪县长兼保安司令,仗恃兵多枪好,有日军撑腰,非常猖狂。马本斋指挥部队开进莘县境内,打得敌人狼狈而逃。在冠县,日伪军多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挖封锁沟,修炮楼,安据点,实行 “分割”、“囚笼”政策,致使抗日武装斗争受到很大限制。马本斋指挥回民支队和军分区基干团,先后攻打

了田寨、赵固、二十里铺等据点,又组织群众把20多千米的封锁沟全部填平,使南北抗日根据地连接起来。1944年1月,回民支队奉命奔赴陕甘宁边区,担负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任务。就在这时,他因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为不能随师到延安而深感遗憾。同年2月7日,马本斋不幸逝世,被安葬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鲁西北回民聚居地莘县张鲁集。当地人民怀着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心情,献岀10亩良田,为马本斋建了陵园。同年3月17日,延安各界隆重集会,追悼马本斋,中共中央领导分别送了挽联。毛泽东的挽词是: “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的挽词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周恩来的挽词是: “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张敬文(1902~1936)革命烈士。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原名张义堂,曾用名张竞生、张瑞林、张生等。阳谷人。自幼随父到大连谋生,曾在日本人开办的印刷厂做工。1925年到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1927年去吉林省德惠县警察署当警士。192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升职为陶赖昭派岀所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 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组建抗日武装。1932年3月任中共满洲省陶赖昭特别支部书记。同年10月,中共大连市委被破坏, 他于1934年1月受党派遣到大连,以印刷工人身份为掩护,发展党组织,恢复中共大连市委。不久,被任命为中共大连市委书记。1936年5月,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同年6月,因叛徒岀卖,被日本宪兵逮捕, 受尽严刑拷打,凛然不屈,被敌人杀害。

张廷焕(1903~1931)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革命烈士。字文蔚,曾用名学纯。临清人。出身佃农家庭,在亲友资助下,读完小学后,又于1924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他学习勤奋,擅于写作,主编校刊,宣传进步思想。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奉上级党组织指示,在聊城“三师”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员。同年春,组建中共聊城“三师”支部 (又称东昌支部),张廷焕任支部负责人。“三师”党团员迅速发展到50多人。他带领党团员与校内国民党右派势力进行斗争;召开李大钊追悼大会,愤怒谴责北洋军阀的罪行。1927年10月中共鲁西县委成立后,张廷焕分工负责“三师”党的工作,并担负中共鲁西县委与山东省委的联络任务。他经常化装潜行,穿过敌人岗哨,甩掉国民党密探,及时安全地递送党的秘密文件。1928年初,阳谷坡里暴动失败后,被迫奔赴保定,后辗转济南,找到党的组织,并担任了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他以卖瓜子、纸烟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29年春,由于山东省委内岀现叛徒,张廷焕被捕人狱。1931年7月3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济南南门外刑场。

袁聘之(1903~1940)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在平人。1925年考入北平法政大学。次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并加入国民党。后参加北伐,历任排长、连长。1928年任博平县国民党县党部指导员。1929年又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读书。毕业后,先后在北平、济南、江苏等地从事教学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转入军政界,先后任山东军事整编处参谋长、山东省第一区 (泰安)行政督察特派员。1938年任山东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翌年1月又兼任国民党山东

131省保安第二十二旅旅长。曾多次率部与日军作战。

1940年3月在与日军的作战中牺牲,时年37岁。

赵以政(1904~1928)革命烈士。字存礼。今

东昌府区人。1923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参加

反帝爱国游行示威,向学生推荐进步书刊。1925年,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与校内国民党右翼分子进行斗争,并动员十多名亲友投入革命。1926年,被分配到北伐军第三路军,任排长、工兵连长等职。在北伐途中,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

受中央军委派遣,以军事特派员身份由武汉回到聊城

(今东昌府区)。当时奉系军阀盘踞聊城,巡逻队荷枪实弹横冲直撞。赵以政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出入于聊城省立二中和省立三师。发展共产党员十多名,同时深入聊城、博平、阳谷等地农村,发展基层党组织,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捐抗租抗高利贷的斗争。1927年10月,中共鲁西县委成立,赵以政任县委委员,县委机关就设在他家里。他日夜操劳,接待来人,收发文件,布置工作。这年冬,根据县委决定,他和聂子政与活跃在阳谷坡里一带的韩建德绿林军直接接触,阐明党的政治主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欣然同意参与坡里暴动。1928年1月暴动失败后,赵以政任中共鲁西县委代理书记。由于国民党右翼分子占据聊城,公开进行反共活动,鲁西县委被迫转移到农村,而赵以政以革命利益为重,决定暂时留城,处理善后工作。6月8日拂晓,敌人包围了他的家。他从容不迫地烧掉文件材料,昂首挺胸地跨出家门。赵以政被捕后,敌人先是诱降,劝其在“自首书”上签字。赵以政哈哈大笑,反要敌人“先写一份认罪书”。而后敌人改用皮鞭抽、棍棒打、蜡烛烧,这一切都没使赵以政屈服。6月17日,赵以政嘱咐为他送监饭的弟弟:“告诉你嫂子带好孩子,长大继承我的遗志,我就含笑瞑目了。”接着用手指在墙上刻下“爱国本无罪,革命更无辜。死刑何所惧,我径向天呼”的壮烈诗句。6月19日,赵以政在聊城南门外桥头被国民党杀害。

金谷兰(1904~1938)高唐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和农民武装的创建者、革命烈士。字贮溪。高唐人。1925年,毕业于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奉中共党的指示,加人以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农民组织“红门”,拜师学艺,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30多人,创建了高唐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谷官屯支部,并将“红门”改为“红团”,使其成为党

领导下的农民武装。而后在高唐、恩县、夏津、武城一带,创建党的基层组织,发动农民武装斗争。1928年初,金谷兰发展壮大红团力量,团员达千余人,遍及25个村庄。同时,他卖掉自家18亩地,购置大刀、长矛400余把,铸造铁蒺藜锤300个,用以武装红团。当时,谷官屯一带,到处有催人练武的锣鼓声和“打土豪分田地” 的口号声。金谷兰带领红团处

死了鱼肉乡民的大地主,严惩了垄断高唐食盐市场的 “官盐店”,震动了高唐乃至华北地区。1928年4月,中共鲁北特委决定于5月4日在谷官屯举行暴动,夺取县城,建立红色政权。不幸消息走露,县警备队勾结地方恶霸土匪,于4日凌晨将谷官屯包围。暴动失败,金谷兰等率众突围。此后,金谷兰继续在高唐一带坚持斗争。同年9月,在高唐城西袁庄被捕。敌人多次严刑逼供,得到的只有一句话:“怕死的不干共产党。”1935年出狱后,在济南、金乡等地从事地下活动。1937年10月,在济南参加国民革命军政训班后,被分配到聊城范筑先部,受命回乡组织抗日武装,创建冀鲁边区游击大队。不久,日军由恩县进犯高唐,金谷兰率队重创日军。1938年2月,代表范筑先将军到金郝庄收编国民党军盛绪亭部,不幸被暴徒杀害。

王青云(1904-1938)革命烈士。字子升。山西洪洞人。1926年毕业于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2年,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秘书和视导员,后调任黄河防汛局石料处主任。1937年底,日军侵入山东,韩复桀不战而逃,王青云组织成立了冀鲁边区抗日游击队,并亲任司令。根据中共鲁西北特委的指示,率部活动于东阿牛角店镇和在平旦镇一带。1938年3月,王青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齐河抗日政府县长。不久,调任范筑先第十三支队副司令兼一团团长,活动于濮县古云集一带。在地方上的积极支持下,第十三支队很快发展为一支上千人的武装。同年10月,奉命率部南下邺城。后因形势恶化,王青云带领部分干部北渡黄河,到南宫与陈再道、宋任穷的东进纵队联系,当路经皇姑庙村时,被王金祥的部队截获。王金祥对王青云严刑逼供,王青云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后被王金祥杀害。

聂子政(1904~1949)早期中共聊城地方党组织的创建者。原名秉政,又名志超。今东昌府区人。1923年入聊城省立二中学习。1925年南下广州,考入黄埔

132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军。

次年,以军事特派员的身份回聊城从事革命活动,组建

了聊城第三师范学校、聊城二中党团组织。中共鲁西县委建立时,被选为县委委员。1928年1月,与杨耕心等人组织领导了阳谷坡里暴动。其后参加国民党军队,曾任少校参谋、中校团副、团长等职。在台儿庄、瑞昌等地指挥过对日作战。1945年,在邯

郸参加国民党新八军高树勋部起义。起义后,任民主建

国军第一军第二师副师长。次年春,率民主建国军参观团到延安,受到朱德和毛泽东的接见,并应邀在边区参议会礼堂作关于邯郸起义的报告。1949年8月14日病故于西柏坡临时军医院。

王寅生(1905~1928)革命烈士。字宾卿。阳

谷人。1923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经常阅读进

步书刊,揭露列强侵华罪行,向民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受党派遣回山东开辟工作,以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初,返回黄埔军校,适逢北伐军攻克武汉,即被派到武汉

革命政府工作。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王寅

生随邓恩铭又回到山东,重新组建中共山东省委,被选为省委委员。他把工作重点放在聊城,和张干民组建中共鲁西县委,兼任县委委员。他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岀人于聊城省立二中和第三师范学校,开展学生运动, 指导党的组织建设;深入阳谷、在平、博平、高唐等地, 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1928年初,王寅生参与发动和领导了山东著名的阳谷坡里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后,回省委工作。同年4月下旬外出执行任务时, 在济南鲁丰纱厂道口遇到山东督军张宗昌巡逻军的捜査,不幸被捕,惨遭杀害,年仅23岁。

张郁光(1905~1938)革命烈士。原名舒义。济南人。1923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1927年参加北伐军。1928年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后任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1932年留学日本帝国大学。1936年回国后任北平师范大学讲师。1937年“七七” 事变后流亡济南,在第三集团军政训处任教,此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到聊城协助范筑先抗战,被委任为少将参议。1938年3月,张郁光代表范筑先到

徐州和武汉,几经周折,向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和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求得5万元法币和5万枚手榴弹,以补

充军需。在武汉,张郁光向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汇报了鲁西北抗战情况,听取了董必武对鲁西北抗战所作的重要指示,并同

受中共中央派遣协助鲁西北抗战的20余名干部返回聊城。同年5月,张郁光任鲁西北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他主持校务,亲

自讲课,为鲁西北培养了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1938

年9月,张郁光随同范筑先赴河北南宫出席冀鲁两省军政联席会议,帮助范筑先正确认识当前抗日时局,与徐向前签订了联防协定。回到聊城后,协助范筑先拟定了《鲁西北抗战行动纲领》、《战时经济政策》、《整军方案》3个重要文件,并同企图破坏鲁西北抗战大好形势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其阴谋未能得逞。同年10月下旬,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带回了毛泽东给范筑先的亲笔信,张郁光代表范筑先在欢迎会上热烈致词,范筑先深受感动。1938年11月14日,日军进犯聊城。15日,在保卫聊城的巷战中,张郁光壮烈牺牲,时年33岁。为纪念烈士,原聊城状元街被县政府命名为郁光街。

组织创建者。字仁山。

孙大安(1906~1932)中共鲁西早期党的基层莘县人。1923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不久,加入青年军人联合会(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与国民党反共分子把持的“孙文主义学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斗争中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

师一团四连,参加北伐,转战江西各地。1927年初,耳闻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无比愤慨,被驱逐岀军队。尔后去武汉,在武汉革命政府设立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在校期间,他常到设在汉口的齐鲁公署,与中共山东省委的邓恩铭等谈论时局,探讨革命问题。1927年秋,回到聊城,以军事特派员的身份从事地下活动,发展党的组织。不久,任中共鲁西县委委员。根据县委决定,参加阳谷坡里暴动的准备工作,利用与阳谷绿林军首领曹万年的友好关系,向他及其亲属、部下宣传革命道理,制定作战方案,筹集粮草。同时,深入莘县农村,联络农民武装,策应坡里暴动。1928年坡里暴动失败后,被迫步行至南京,入中央军

133事政治学校学习。1930年10月毕业,被分配到国民党第二十六军三师十七团任少校团副兼二营营长。1931年12月,率部起义,加入红军。1932年秋,被派往福建闽侯一带做地下工作,不幸失踪。

朱华亭(1906〜1941)革命烈士。女。原名朱庆荣,又名朱景客。阳谷人。早年就读于安乐镇小学。1923年考入济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阅读进步书刊,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反对父母包办婚姻,毅然同家庭脱离关系,外出寻找中共党组织。1926年,经表兄王寅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不久即分配到宋庆龄主办的妇女讲习所工作。1927年,被党组织派往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结业回国,在上海杨浦区以工人身份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朱华亭参加了中共江苏省委的组建工作。1934年在组织的安排下,转移到合肥卢州中学,以教书为掩护,进行地下活动。1937年,应宋庆龄邀请前往重庆,在宋庆龄主办的战时干部训练团任女生大队指导员。1939年,又奉命到张自忠指挥的国民党第五十九军做统战工作,其公开身份是军部中山室主任,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推动了第五十九军的积极抗战。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为突出重围的新四军战士办理证件,筹措路费,协助转移。此间,利用公开身份,多次帮助中共湖北省委陶铸等开展工作。同年7月14日,由于其地下党员身份暴露,被国民党特务残害。

李春荣(1906〜1928)革命烈士。曾任中共鲁

北特委书记。字华堂,曾用名赵秋华、宋炳臣。青州

人。1923年考入益都省立第十中学。次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曾在济南、青岛、淄川等地领导工人运动。1927年10月,李春荣当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委员,被派到高唐开展工作。他主持召开了鲁北县委扩大会

议,传达贯彻省委指示,明确提出“打倒土豪劣绅”、

“打倒新旧军阀”、“平均地权”等政治主张,并决定进一步组织武装斗争。此后,他领导髙唐农民武装红团,打土匪,斗豪绅,杀盐巡,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鲁北农村革命形势得到迅速发展。1928年4月,李春荣任中共鲁北特委书记。他根据山东及鲁北的斗争形势,决定利用张宗昌奉系军阀撤离聊城而国民党军队尚未到来的有利时机,组织髙唐谷官屯一带农民暴动。5月4日凌晨,正当李春荣准备率领农民自卫团

暴动之时,高唐县警备队勾结土匪闻讯而来,包围了谷官屯。李春荣在指挥农民自卫团突围时,身负重伤,英勇牺牲。

宋占一 (1906〜1931)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革

命烈士。字子贯,后改名魁甫。今东昌府区人。1923年秋,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开始学习白话文,接受“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思想。“五卅” 惨案发生后,聊城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宋占一站在斗争前列,并组织“爱国十人团”开展反帝爱国活动。1927年春,宋占一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被补

选为中共鲁西县委委员。1928年1月,参与组织领导了阳谷坡里暴动。后辗转济南,先后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团省委工作,任团省委秘书长、团省委书记等职务。1929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关押在山东省第一监狱。在狱中,他参加了以省委书记邓恩铭为首的绝食斗争和党组织领导的越狱斗争,最终未能逃出,倍受刑罚,坚贞不屈。在给舅父的信中写道:“我是一个革命的乐观主义者,为追求真理,将用尽毕生心血。”1931年4月5日,国民党反动派将宋占一与省委书记邓恩铭、刘谦初等22人押至济南商埠纬八路南首杀害。

刘海涛(1907〜1941)革命烈士,曾任山东省第

一军区司令员。原名刘保仁。东阿人。因家贫,1927年去东北谋生,轻财重义,好打抱不平。后组织队伍,杀富济贫。“九一八”事变后,率部加入抗日义勇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先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第三、第七大队大队长。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一团团长。期间,多次指挥部队对日作战。1936年奉命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38年回国后,受党中央派遣到山东开展抗日工作,先后任泰西支队司令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和第九支队司令员、山东省第一军区司令员,活动于泰西、滨海地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41年4月,山东划分为6个战略区,刘海涛被任命为鲁中军区司令员。同年冬,日军集中5万兵力,围剿沂蒙革命根据地,刘海涛在指挥部队抗击日军的战斗中于11月8日在蒙阴壮烈牺牲。

徐宝珊(1908〜1942)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烈士, 曾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第二十四团团长。在平人。幼年读书,成年主持家务。1937年“七七”事变

134后,日军大举南侵,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鲁西北土匪蜂起。徐宝珊的家乡徐河口附近28个村庄的农民自发组织武装起来,成立了联庄会,推选徐宝珊为大队长。联庄会武装迅速发展到近千人。他带队挖沟破路,防匪保家,抗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938年,联庄会被编为范筑先所领导的第三十二支队第二团第三营,徐宝珊任营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三营正式扩编为范筑先纵队第七团,徐宝珊任团长。接着,要求上级派去政工干部,加强政治领导,将原来一支自发的单纯防匪保家的农民武装改造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经过双营伏击日军、林桥袭击齐子修部等斗争,七团逐步成长强大起来。1939年,在平受灾,军民缺粮,军心不稳。徐宝珊带领战士来到自己家中,从家里省吃俭用积攒的粮食中,拿出5000多斤谷子、高梁,几千斤大豆,2000多斤棉花,战士们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他倾家抗战的行动,激发了七团官兵杀敌报国的决心,同时也引起敌人的不安。敌人两次冲进徐宝珊家里,把房屋全部烧掉,墙壁统统推倒,反而使徐宝珊全家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宝珊兄弟4人参加了八路军。1940年6月,七团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第二十四团,徐宝珊任团长。同年8月,率领参加“百团大战”,战功卓著,被授予“模范战斗团” 称号。1942年6月,在山西省辽县麻田地区反击日军 “扫荡”中牺牲。徐宝珊的三弟徐宝壁、五弟徐宝珍也先后牺牲在抗日战场。1947年春,中共博平县委、县政府为徐宝珊召开追悼会。徐宝珊的战友于树三题写的挽联是:“一门三忠烈,兄前仆,弟后继,抗战救国,堪同杨门媲美;七子尽英豪,屋俱焚,财充饷,毁家纾难,可与子文齐芳!”

吕世隆(1909~1938)革命烈士。字道宏,泰安人。1933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35年参加了 “一二•九”北平学生爱国运动。次年3月,岀任中国大学“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训练部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 “七七”事变后,随平津流亡学生辗转济南,随之考入第三集团军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同年10月,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到聊

城协助范筑先抗日,深得范筑先器重。1938年1月,被范筑先委任为莘县抗日政府县长。他组建中共莘县领导小组,确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指导方针; 组建县保安大队,委派共产党员担任政治部主任及各连政治指导员;向贫苦农民发放救济粮和生产贷款,开展生产自救。全县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吕世隆被

范筑先誉为抗日模范县长。1938年11月17日,吕世隆在莘县县府院内被敌人杀害。

苏群(?~1948)革命烈士。东阿人。抗战前在北平中国大学读书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任莘县抗日政府教育科科长。同年11月17日后,历任邱县抗日政府县长、鲁西第一专署民政科长、冠县代理县长、鲁西北专署秘书主任等职。1948年春,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修筑邯郸至馆陶铁路,调苏群负责铁路修建办事处的工作。他带领部队和民工抢时间、争速度,使铺路工程进展顺利。同年秋,国民党特务利用反动会道门破坏铁路建设,苏群及其家人被敌人残忍杀害。

刘振亚(1911~1934)红军长征干部。临清人。1928年,投军到冯玉祥举办的开封军校学习,结识了军校地下共产党,受到党的教育,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军校毕业后,任冯玉祥部三十八师见习参谋、十三师参谋、二十五师七十三旅上尉参谋。1931年初出差南京,与王超等3位原军校地下党员议定,一同到二十六路军开展党的工作。不久,根据党的指示, 担任二十六路军中共特别支部书记。“特别支部”建立后,在上层领导和机要人员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并经党中央批复,将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发展为党员。1931年12月14日,刘振亚与赵博生等人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宁都起义”,二十六路军17000余名官兵,携带2万多件武器,参加了起义。起义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刘振亚被任命为红五军团四十四师一三。团团长。后任红五军团侦察科长、作战科长。他参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牺牲。

刘仲莹(1911~1938)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

干部。曾任鲁西北特委书记。原名刘盛玉,曾化名李济安、范明生。莱芜人。在济南学习期间,与教师、作家、共产党员胡也频关系甚密。1930年在上海由胡也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返回家乡,在莱芜开展党的工作,历任党小组长、特别支部书记、莱芜县委书记。1935年与赵健民等组建中共山东省临时工委,刘仲莹任书记。1937年任中共鲁西北特委书记,为鲁西北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做出

135了贡献。1937年11月因病离开聊城,逝世于济南齐鲁医院。

姚第鸿(1911〜1938)革命烈士。山西河津

人。1928年考入济南省立高中。在校期间,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31年考入齐鲁大学。同年3月,任中共济南特支委员兼共青团济南特支书记。次年,任共青团山东特委书记。当时,其父为韩复榘高级参议,颇受器重。姚第鸿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常把战友藏在自己家里,把省委、

团省委文件放在父亲的专车上运送,并把从父亲那里得知的情报及时向组织上汇报。后被敌人发觉,姚第鸿被捕。其父通过韩复桀将其保释回家,强送他去日本留学。抗日战争前夕,姚第鸿回国,即到范筑先司令部政训处工作。1938年5月,任政治部副主任,为团结、争取范筑先抗日,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11月14日,日军进犯聊城,由于国民党顽固分子蓄意阻挠、破坏,贻误了时机,姚第鸿等人被围困于城内。城破后,姚第鸿在巷战中遇难。

黑若仙(1911〜1943)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妇女运动领导人,曾创办多种进步刊物。女。原名丽清,回族。临清人。1930年因家境贫寒,在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因家境贫寒被迫退学后,任初小教师,积蓄收入,于1935年考入临清联立乡村师范。毕业后,任临清第一完小教师。在学校,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在校外,宣传男女平等、抗日救国,组织妇女运动。1937年4月,经徐运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即任中共临清临时特别支部委员。创办《临清时报》、《妇女副刊》等报刊,致力于抗日救国宣传教育。1937年11月临清沦陷后,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她带队奔赴泰安,找到抗日民族先锋总队部,被介绍到济南第三集团军政训处工作。1938年初,被派到东阿县开展农村工作,不久调往冀南党校学习。结业后,返回临清,出任临清县妇女救国会副主任,妇女工作开展得异常活跃。1939年春,调中共鲁西北地委妇委工作。同年秋,任地委宣传科科长,主编地委机关报《抗战日报》和党内刊物《洪流》。1943年春,又调地委编审科,主编党内刊物《保垒支部》。在主编党报党刊期间,她一丝不苟地编辑稿件,报刊办得富有战斗力。同年秋,调任鲁西北专区抗联妇女部副部长。1943年10月,因身染霍乱病逝。

136

宋怀良(1912〜1941)新四军师长、革命烈士。又名若愚,字善庭。东阿人。1930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作为中学生代表参加济南学生南下请愿团,敦促南京国民政府抗日。1933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聊城任教。1937年,经其父宋子明(时为范筑先部处长)引荐,投奔范筑先,任粮秣科科长。1939年,被选送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学习,任政治队队长。结业后, 调新四军叶挺部,初任独立营营长,后升任师长。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王晋亭(1913〜1942)革命烈士。曾任中共泰

西地委副书记。原名连级,号晋三。今东昌府区人。

1930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阅读革命书籍,团结进步学生,参加革命活动。1934年春,经徐运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堂邑、梁水镇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并帮助红军团长在凤凰集一带创建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第

一大队。同年11月,任中共鲁西北特委机关巡视员,经常深入各县和部队了解党的发展与活动情况。次年,先后任中共鲁西特委组织部长、中共鲁西区第一地委组织部长。1939年调任中共鲁西区委党校总支书记兼教务主任。他坚持用马列主义教育学员,并亲自讲课,受到学员的欢迎。1940年,调任中共泰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当时,日军不断向泰西地区进行扫荡,王晋亭深入敌占区,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抗击日军。1942年4月1日,泰西地委在大峰山岚峪村召开县委书记会议时被日军包围,他在组织突围时中弹牺牲。

李朝杰(1913〜1942)革命烈士。曾任中共筑先县县委书记。临清人。1929年考入清平师范讲习所。1931年入临清乡师读书,阅读马列主义书籍,参加救亡运动,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中共临清乡师支部成立, 先后任组织委员、支部书记。1937年秋,在清平县第五区瓦房村小学任教,与教师张振清一起组建清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

从农民、教师中发展团员六七十人。1938年夏,他开始创建中共清平县党组织。1939年夏,中共清平县委正式成立,李朝杰任县委书记。在一次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召开的讨论所谓抗日救国大计会议上,李朝杰作了长篇发言,深刻阐述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揭露了国民党假抗日真卖国的伎俩,轰动了清平县城。1940年1月,调任中共运东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同年夏,又调任中共筑先县县委书记。1942年1月17日,在东阿县第三区马安庄休养治疗时,被伪军特务杀害。

汪洋(1913〜1942)革命烈士。曾任鲁中军

区第一军分区政委,兼中共鲁中第一(泰山)地委书记。原名之正,字心斋,又名汪波。今河南台前人。1931年秋,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就任于肥城民教馆和东阿县立髙小。1936年初,考入西安东北军学兵队。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奉命与谷牧一

起回到山东,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初,组建鲁南第一支抗日武装——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2月,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第三团,汪洋任团长、团政委。他率第三团取莱芜、战滕县,重创日伪军。同年7月,第四支队第二、第三团合并为第二团,汪洋任政委。他和团长钱钧率第二团转战鲁中、鲁南山区。因战功卓著,被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命名为“钢二团”。1939年秋,任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次年8月,支队改旅建制,任第一旅政治部主任。1941年夏,调任第四旅政治委员。年底,第四旅与泰山军分区合编为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汪洋任军分区政委兼中共泰山地委书记。1942年,他率部参战400余次,毙、伤、俘敌2万余人。同年10月17日拂晓,日伪军6000余人分6路合击泰山抗日根据地,包围驻在莱芜北部山区吉山一带的党政军机关。为掩护机关人员突围,汪洋率部在茶叶口、吉山与敌人激战,壮烈牺牲,时年29岁。汪洋牺牲后,八路军总部电告全军致哀,延安《解放日报》、八路军《军政杂志》等报刊均载文悼念。1945年8月,泰山地区党政军民将吉山古钓鱼台加工修筑、建亭立碑,更名为“汪洋台”。1952年,汪洋的遗体迁葬于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1997年,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汪洋立纪念碑一块。

解占柏(1914〜1941)革命烈士。原名树魁。今东昌府区人。1928年至1937年,先后在聊城省立第二中学、北平市立第二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其间, 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和逮捕革命学生的

暴行,参加了北平学生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愿出兵抗日的政治活动及“一二•九”运动,并于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回到聊城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并协助中共运东地委书记谢鑫鹤和王希永等人,建立了八路军聊(城)、博(平)、堂(邑)武装工作团。不久,将其改建为先遣纵队第五大队。同时,他动员家人,卖掉家中一部分土地和粮食,拿出看家

护院的枪支,支援抗战,并在家中设立秘密联络站,接待从大峰山、在平、博平到冠县的交通员和干部,开辟聊城、堂邑以北地区抗日根据地。1939年秋,解占柏任中共鲁西区四地委民运部长,在聊城、东阿、在平一带开展工作。1941年3月,调任在平县抗日政府县长兼县大队长。当时全县有日伪据点60多个,日伪军1万多人。在尖锐复杂的对敌斗争中,他发动全县人民,壮大武装力量,协助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七、八两团,在在平南小马庄围歼国民党军队1000多人。7月26日拂晓,解占柏带领干部群众拆除前姜庄圩寨时,被日伪军包围,不幸牺牲。

颜竹林(1914〜1944)革命烈士。曾任中共鲁西北地委宣传部长。原名景隆。临清人。1935年在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临清第七髙小、第一髙小任教。在校外主编《临清日报》副刊“乡村教师”,热情宣传抗日。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即任中共临清县特别支部委员。“七七”事变后,在临清第二、三区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初,任中共临清县工委书记,后任县委书记。他一面组建县、区战委会,发展武装力量;一面组织统一战线,扩大抗日队伍。他带领战委会,配合八路军东进纵队,一举消灭盘踞在临南的土匪千余人。然后,他率领战委会进驻临清城,争取伪军头子吉占鳌,枪毙临清维持会副会长刘彝忱,公判匪首张殿卿、陆舞桥,大振抗日声威。1939年春,任中共鲁西北地委宣传部长。1941年,调往鲁西南地区,任中共湖西地委委员、巨南工委书记。1944年夏,地委机关被日军包围,颜竹林在组织突围时腿部中弹,他让警卫员和秘书用马驮着文件先走,自己在后掩护,与敌拼搏,最后弹尽牺牲。

李玉(1915〜1939)革命烈士。原名玉金,又名玉轩,化名杨玉三。在平人。1930年在济南一中读书时,曾参加学生请愿团,赴南京国民政府请愿。1933年到北平髙中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被捕入狱。一年后获释去陕北,投笔从戎,

137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西安事变”后,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随一一五师深入敌后,于在平组建一一五师渤海工作团。李玉任团长,率团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39年,一一五师渤海工作团与王歧山游击队合编为一一五师华山工作团,李玉仍为团长。他率团活动于在平、高唐、禹城、齐河等地,宣传抗日,武装群众,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同年冬,在去在平开会途经姜潘庄时,被国民党军杀害,时年24岁。

齐南峰(1915~1942)革命烈士。原名秀增。冠县人。1934年,武训中学毕业。1938年5月,考人聊城政治干部学校,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毕业分配到范筑先部下任指导员。1939年春,调任先遣纵队民运科长。同年9月,任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上任后,一面组建区乡抗日政权,一面组建阳谷县抗日基干大队。他率队歼灭了杨窑忠孝团,阻击进犯安乐镇的日伪军,拔除伪八区区部,鼓舞了全县人民的抗战热情。县抗日基干大队由原来的2个中队迅速扩编到5个中队,各区也相继建立了区队,开创了阳谷县抗日的新局面。1941年,原朝城县县长畏敌而逃,齐南峰接任朝城抗日政府县长。上任后,即调整抗日政府机构,组建县基干大队和保卫队,开展游击战。麦收时节,他闻讯敌人一个团到安寨村抢粮,即率部奔袭,经半小时激战,敌人丢下粮食和车马,狼狈逃回城里。1942年7月20日夜,率部到朝南一带开展工作,在苏村与日军遭遇,齐南峰在指挥部队撤退时中弹牺牲。为纪念革命烈士,曾将朝城县改名为南峰县。

晋士林(1915~1948)革命烈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团长。今东昌府区人。1933年苏州体育专科学校毕业后,任济南尚志中学体育教师。“七七”事变后,在济南参加第三路军政治人员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聊城从事抗日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抗大学习,学习结束后,调鲁西北抗日游击第十支队任营长、教导员。1940年又赴太行山学习,后调冀鲁豫边区任作战科长、营长、教导团团长等职。1948年,出任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旅第四团团长,率团参加淮海战役。张公店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在兄弟部队的有力配合下,全歼国民党一八一师,活捉师长米文和。为扩大战果,晋士林带着米文和写给部下胡德斋团长的劝降信,亲临敌营,大义凛然,劝其弃暗投明,结果没费一枪一弹,使胡德斋全团缴械投降。1948年11月19日,晋士林在黄家阻击战中牺牲。

刘培桐(1915~1940)革命烈士。曾任中共鲁

西第四(运东)地委书记。山东东部地区人。1934年入北平国民大学政治系学习,在校期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到济南,考入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10月中旬结业后到聊城,先后任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政治部民运科青年股长、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鲁西总部青年服务部长。1938年10月赴中共冀鲁豫省委党校学习。1940年1月任中共鲁西区委青委副书记。3月,任中共鲁西第四(运东)地委书记。6月14日,地委机关驻在平城南张小庄村时,遭到多路日军袭击,他在指挥突围时牺牲。

张炳元(1916~1939)革命烈士。曾任中共鲁

西北地委书记。河北文安人。1930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考入北平燕京大新闻系。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后,随平津流亡学生到济南,考入韩复榘举办的第三集团军政

治工作人员训练班。结业后,被派到在平县政训处工作。不久,

中共在平县政训处支部建立,张

炳元任支部书记。1937年底,调任莘县政训处干事。次年2月,中共莘县县委建立,张炳元任县委书记。当时,干部缺乏,县委决定举办两期干训班。在干训班上,他白天讲课,晚上处理日常工作,常常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由于他带领县委一班人忘我的工作,党的组织在城乡迅速发展,各种群众团体纷纷建立,农民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莘县的抗日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1939年1月,中共鲁西北地委成立,张炳元升任地委书记,卓有成效地领导了鲁西北的抗日工作。国民党反动分子对他使用“美人计”进行陷害未成,便于1939年7月13日化装成八路军,混进地委机关院内,将其暗杀,年仅23岁。

肖永智(1916~1943)红军长征干部、革命烈士。河南新县人。14岁时,即被推荐到中共黄安县委当通讯员。1930年4月参加工农红军,在红一军军部当通讯员。1931年,调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少共团委书记。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随军长征,曾任军宣队队长、师宣传科长、师政治部主任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二团政治委员。1939年夏,调任一二九师先遣纵队政治委员,即率部到鲁西北地区。他对部队要求严格,十分注意军民关系:带领部队帮助驻地群众担水、扫院子、干农活;每到一地,都邀请当地开明士绅,座谈团结抗战。

138他所领导的部队很快在鲁西北扎下了根。1940年6月,一二九师先遣纵队和筑先纵队合编为一二九师新

八旅,肖永智任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冀南一带。在反击日伪军的“扫荡”中,他腿部两次负伤,中央再三电促其到延安休养,都被他婉言谢绝,坚持不下火线。在指挥攻打莘县小杜庄据点时,他率先过水沟、登云梯、上围寨、捉俘虏,指挥部队一个

晚上连续攻克敌人4个据点。攻打盘踞在阳谷县城的齐子修部时,他带领骑兵团远距离奔袭,突然兵临城下,打得齐部措手不及,弃城逃窜。待日军闻讯增援时,肖永智已率部安全转移。1943年7月,新八旅与冀南第七分区合并,肖永智任第七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同年9月22日,日军以重兵将部队驻地临清陈官营村包围,肖永智率部队重挫敌军后,在组织突围时不幸牺牲。为纪念肖永智烈士,清平县曾改为永智县,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有肖永智陵墓。

徐翼(1917~1944)革命烈士。原名宏仁。

祖籍江苏吴县,生于辽宁辑安。其父和舅父均为东北军军官,父亲在从事抗日活动中被捕而病死狱中,舅父在对日作战中牺牲。徐翼目睹日军给国家、民族、家庭带来的不幸和灾难,愤然参加抗日“民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即辞别慈母和新婚妻子,奔赴鲁西北抗日战场。1938

年11月,范筑先抗战殉国,聊城形势严峻。时任中共鲁西北第三地委委员、战争动员部部长的徐翼,奔波于聊(城)、阳(谷)、(东)阿地区,建立阳谷县第四区抗日政权,组建东进支队第四大队,开展游击战,在三县交界处创立了较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徐翼被任命为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后,大力扩充地方抗日武装,加强地方政权建设。1941年,徐翼升任冀鲁豫军区第六分区副司令员,兼分区第三团政委,率部活动于聊、阳、阿一带,两年对敌作战30余次,歼敌数千人。他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指挥有方。1943年3月在阳谷县七级镇歼灭战中,他指挥部队以“打击先头, 阻击后尾,集中火力消灭中间”的战术,打得日军及治安军血肉横飞,狼狈而逃。1943年秋,徐翼调冀鲁豫军区任旅长。1944年秋,在率部赴郛城消灭大汉奸刘本功的战斗中牺牲。1946年,党和政府将聊、阳、阿交界地区划为“徐翼县"。

李恩庆(1919~1942)革命烈士。高唐人。1933年,考入高唐县立中学。1937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不久辍学回乡,先后在本村、郭庄小学任教,课堂上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课下召集师生谈论国家大事。他说:“国难当头,不立救国之志,何为炎黄子孙!”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高唐县第五区区委书记。上任不到一年时间,发展党员40多人,在大多数村庄建立了党支部。1941年2月,任中共唐南县委组织部长。不久,冀南区抗日武装部队进军高唐。他组织唐南地下党员,深入宣传抗日军队声威,并割断日伪军电话线,使抗日武装部队顺利挺进高唐敌占区。1942年2月,接任中共唐南县委书记。同年4月29日,在武城地委党校学习时被日军包围,不幸牺牲。

吴亚屋(1919~1943)革命烈士。原名文祥。在平人。1934年人堂邑武训中学读书。1937年10月,到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动员全家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1938年12月,任八路军平原纵队政治部主任,活动于长清、在平、东阿、齐河、禹城一带。次年,被派到在平工作,任一一五师华山工作团政治部主任,动员青壮年农民参军,收缴民间枪支、马匹,发展壮大武装力量。1940年1月,任在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独立第四营营长。他先抓了县、区、村政权建设,建立健全了县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等群众团体,接着率独立营潜入敌占区,破坏敌人的通讯设备,奇袭敌人据点,处决罪大恶极的汉奸。1941年夏,调任六专署视导室主任。次年初,任中共在平县委敌工部部长。其间,打入伪五区自卫团,进行分化瓦解工作,使伪五区区长带领200多人的自卫团反正,加入在平县大队。1943年初,调任第六专署民教科科长。同年11月,他到基层检查工作,行至东阿县小赵村时,陷入日伪军包围,他孤身一人奋力突围未成,用最后一粒子弹自尽。

金方昌(1922~1940)抗日民族英雄。回族。今东昌府区人。他少时家境贫寒,多次受人欺侮,逐渐

养成正直倔强、不畏强暴的性格。1937年10月,跟随胞兄、共产党员金默生到济南一中上学。在胞兄的引导下,阅读大量革命书籍,参加送信、放哨、散发传单、深入城郊农村进行宣传等抗日救国活动。不久,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1月,

139随“民先”总部奔赴山西临汾。1938年1月,考入山西 “民族革命大学”,协助校内地下共产党员开展抗日活动。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被党组织派往山西代县工作。不久,任中共代县赵家湾区区委书记。这个区临近日军据点,环境险恶。他把青年民兵组织起来,区里建立抗日分队,村里建立抗日模范班,经常带领民兵割电线、埋地雷、破路、炸桥、伏击敌军。1939年冬,金方昌调任中共代县城关区区委书记。有一次,他带领30名群众,利用敌人夜间“会哨” 的机会,伏击敌军,歼灭了两个排。1940年初,继任中共代县县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县抗日游击大队队长等职。同年11月22日,金方昌在催送公粮时,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金方昌坚强不屈,他蘸着自己的鲜血,用手指在墙上写下14个大字:“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不丈夫!”12月3日,金方昌被押赴刑场,英勇就义。时年19岁。金方昌牺牲后,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授予他 “民族英雄”称号。

张金春(1928〜1949)特等战斗英雄。在平人。自幼读书,后务农。1947年在全乡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十一纵队

三十二师九十四团当战士。在淮海战役马囤子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为打开部队前进的道路,冒着敌人的火力封锁,只身匍匐爬向敌人的机枪阵地,用手榴弹炸毁敌人的机枪,保证了部队安全前进,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1949年3月,在解放安庆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21岁。

孙秀珍(1929〜1947)革命烈士。女。东阿人。出身贫苦。9岁时失去父母,被鱼山村房义训收为童养媳。1943年参加农民协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任东阿县第六区妇联干部。1947年刘邓大军渡河南下时,她走村串户,日夜奔波,动员几十个村的妇女做鞋、缝衣、磨面,支援前线。1947年10月8日,国民党军队在“还乡团”的配合下包围了鱼山,将村民赶上山顶,架起机枪,逼迫交出村干部和党员,乡亲们宁死不交。危急关头,孙秀珍挺身而出,大声说道:“我就是共产党员!我就是区干部!”敌人把她带走,关进监狱,严刑拷打,企图得到中共东阿县委组织名单及河防部署情况,但孙秀珍坚强不屈,守口如瓶。敌人活埋她时,她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纵身跳入坑内,英勇就义。中共东阿县第六区委为这位刘胡兰式的英雄举行了万人追悼大会。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