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1958年9月,济南市科学研究院(初称济南市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市科学院)首先建立。随之又在条件较好的单位建立了市科学院所属的专业研究所,到1960年已先后建立起冶金、机械、纺织、化工、农业、医学、中医药、半导体、农具、沼气、科技情报等1 1个研究所。这些研究所主要是运用各单位的技术力量结合经常工作进行科学研究。研究所所长由所在单位的领导兼任,人员归所在单位,工作受市科学院和所在单位的双重领导。

1961年,对科研机构进行整编调整,撤销了沼气所;农具所先并入农科所,后又迁属泰安;医学所和中医药所合并为医学所后,划归市卫生局领导。市科学院所属的冶金所与机械所合并为钢铁机械所,纺织所与化工所合并为轻化工所,半导体所并入新建的市中心试验站(初称试验厂)成为半导体实验室,科技情报所建为科技情报资料室。1962年7月,撤销市科学院,钢铁机械所改为机械实验所,轻工所亦于同年撤销。1963年建立农机所。1965年重建轻工所,并将半导体实验室从中心试验站分出建为半导体实验所。

“文化大革命”前期,各研究所大多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1971年开始逐步有所恢复和发展。1977年,市属科研机构已有机械、医学、农业、半导体、轻工、农机、纺织、化工、塑料、建材、服装、皮革、科技情报和环境保护等14个。

1978年迎来了科技事业的春天,1980年有研究所23个,1985年发展到25个。从事科技活动的达1947人,占固定职工总数的52.9%;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893.6万元,其中价值万元以上的设备177台(套),有101台(套)是80年代购进的;建筑面积93291平方米,其中科研房屋39527平方米;实验用地86700平方米;科技图书、期刊、文献资料等42万多册,其中外文资料占10%。市属科研机构经过1958~1985年27年的曲折历程,已发展成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科研群体。

(一)研究所简介

济南市机械研究所

济南市科学院机械研究所于1958年在济南第一机床厂建立,受厂、院双重领导。1961年6月,改称济南市机械实验所,归口济南市科委,1970年9月撤销。1972年12月重建,定名为济南市机械研究所,所址在经二路纬十二路215号,隶属济南市机械工业局,是以研究开发机电新产品和承担有关技术咨询为主的全民所有制单位。

1985年固定资产总值94.3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4.5万元,价值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3台(套);建筑面积5256平方米,其中科研房屋3659平方米;科技图书、期刊和文献资料6393册,其中外文资料926册。设5个科研组、1个精密计量室、1个中试生产试验场。有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17名,初级职称的16名。可承担重型、轻纺、食品等工业的机械、自动线、机床电器、加工工艺和装备的设计与研制。1985年纯收入达30万元。

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

初称济南市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1958年建于济南玻璃厂(后改为济南保温瓶厂),由院、厂双重领导。1962年并人济南中心试验站为半导体实验室,隶属市科委。1965年从中心试验站分出重建为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1968~1969年改属国防科工委第十四研究院领导,1970年隶属济南市电子工业公司(原济南市电子工业局),所址在历山路97号。为全民所有制单位。

初建时仅有30平方米的平房、5000元的仪器购置费,有1名工程师和3名工人。到1985年,固定资产总额达820.1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489.5万元,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86台(套);建筑面积达24969平方米,其中科研房屋14621平方米;科技图书、期刊和文献18357册,其中外文资料7044册。有正式职工939名,具有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42名,初级职称的32名。

所内设有模拟线性集成电路研究室,PNP晶体三极管工艺和可靠性研究室,肖特基功率二极管设计、工艺研究室以及这些系列产品的生产车间。该所有较强的研制能力,1959年研制成功的高性能、反向耐压在100V以上的锗钨键(2AP)整流二极管,超过当时苏联同类产品的水平;1962~1964年,研制成功并投产的2AK、2DK金键开关二极管,应用于国内第一台百万次电子计算机。“文化大革命”中,因研制的新产品无法投产,接近美国同期技术水平的砷化镓肖特墓开关管无偿转让给上海。1981年,LY--480高阻抗头、1983年,CMOS无时差互补四路双向开关等成果,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产品获1984年国家优秀新产品奖。

济南市纺织科学研究所

1958年,在仁丰纱厂建立市科学院纺织研究所,由厂、院共同领导,有工程技术人员12人。1961年8月与市科学院化工所、沼气所合并为轻化工所,1962年撤销。1973年3月27日重新建立,称今名,是以纺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和应用为主的全民所有制单位,隶属济南市纺织工业公司。所址在天桥区义合北街。

1985年,有固定职工102名,从事科技活动的职工占88.2%,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9名,初级的7名。固定资产91.6万元,包括科研仪器设备20.0万元,价值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5台(套);建筑面积3021平方米,科研房屋2521平方米;科技图书期刊等资料21012册,其中外文资料5065册。设棉纺、棉织、纺织电气、纺织科技情报4个研究室和测试中心、试验车间。

1973年研制成LM—641型显色皂洗机直流调速改可控硅控制的成果,每年可节电7万度。1977年被轻工业部评为向科学进军的先进单位,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得奖励。

济南市化工研究所

1958年以济南市化工局化验室为基础建立济南市科学院化工研究所,1961年8月和纺织所、沼气所合并为轻化工所,1962年撤销。1972年11月重建,称今名,是对各种精细化学品进行开发研究的全民所有制单位,隶属济南市石油化学工业公司,所址在工业南路70号。

1985年,固定资产总额为168.7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35.3万元,价值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5台(套);占地面积8598平方米,其中实验用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全部为科研房屋。有科技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18265册,其中外文资料6058册。所内设造纸涂料助剂、有机硅等5个室,有正式职工73名,参加科技活动的职工达54名,其中具有中级和初级职称的各10名。1985年,仅成果转让的事业收入达9.5万元。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8年末,在西郊机场路济南市蔬菜园艺场筹建时称济南市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由场、院共同领导。1962年撤销市科学院后由市科委领导。1963年7月12日改称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0月18日移交历城县领导,1979年重归济南市,隶属市农牧渔业局,并增挂济南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牌子,是以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为主的全民所有制单位。

1985年,固定资产总额75.9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13.2万元,价值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台(套);占地面积60695平方米,其中实验用地38201平方米;建筑面积3455平方米,其中科研房屋1533平方米;有科技图书、期刊、文献7925册,包括外文资料284册。

该所设蔬菜、作物等5个研究室和1个情报资料室。有正式职工71名,其中科技人员36名,9名具有中级技术职称。在科研和推广工作中,“历红2号番茄”、“济南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微肥肥效的研究”等7项成果获省级奖励。

济南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1959年5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建立,初称济南市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由医院和科学院共同领导。1961年5月与市科学院中医药研究所合并,1 1月又与济南市立二院针灸门诊部合并,改称济南市医学研究所。1965年6月28日撤销。1979年4月重建,称济南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先设于经二路纬四路247号,1983年3月14日迁至历下区利农庄路33号。隶属济南市卫生局,是以应用医学研究为主、基础医学研究为辅的全民所有制单位。

1985年,固定资产总额68.0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20.3万元,价值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6台(套);建筑面积2556平方米,其中科研房屋1465平方米;有科技图书、期刊、文献等3067册,包括外文资料744册。设病毒性肝炎、烧伤、老年医学和微机医学应用4个研究室和1个情报资料室。有正式职工45名,其中科技人员2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3名,中级职称的4名。1979年完成的“济南市恶性肿瘤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市传染病院共同完成的“异种免疫核糖核酸研制及临床应用”两个课题获山东省1979~1980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微量免疫试验反应试剂系列加注器的研制”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济南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该所建于1963年8月,1984年11月增挂济南市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的牌子,设于工业南路贤文庄西首,隶属济南市机械工业局。是对农业机械、食品和包装机械进行研究设计和试制的全民所有制单位。

1985年,有固定资产165.2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6.0万元,价值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2台(套);建筑面积3559平方米,科研房屋占2824平方米;有科技图书、期刊、文献资料28215册,包括外文资料650册。

设农业机械研究室、食品包装机械研究室和科技咨询服务部。1963年有正式职工8人,其中科技人员7人。1985年有职工132人,其中科技人员38人,14人具有中级职称,18人具有初级职称。建所以来取得了30项科技成果,1970年完成的“济南—12拖拉机”生产达2000台。

济南市轻工研究所

1965年11月建所,前身为济南市轻工业管理局试验室,全民所有制单位,1970年开始财务独立核算。设于天桥区北坦街52号,隶属济南市第一轻工业局。

1985年,固定资产总额为82.0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25.0万元,价值万元以上的科研设备2台(套);建筑面积4957平方米,科研房屋占1665平方米;有科技图书、期刊、文献等56930册,其中外文资料11109册。设轻化工、食品发酵等4个研究室,有正式职工64名,其中科技人员44名,具有中级职称的13名,初级职称的16名。

主要进行合成香料、化妆品和化妆助剂、微生物发酵、酶制剂、农副产品加工利用、轻工生产自动化技术及微机应用技术的研究。1965~1985年,共取得55项科技成果,其中8项获部、省的奖励。

济南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59年,曾拟建立济南市科学院科技情报所,但未建成。1960年,在市科学院成立情报科,1961年8月,整编为科技情报资料室,1962年撤销市科学院后,隶属市科委,1963年7月又改为科学技术情报室。1969年末再建为济南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科技情报组,1972年末改为济南市革命委员会科技情报室,1977年11月,正式成立济南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系全民所有制单位,隶属济南市科委,设于文化西路82号。

主要从事综合性科技情报研究和科技情报服务,设有业务科、情报室、资料室、声像室、咨询室(含翻译)、编辑室和办公室。1985年,有固定资产55.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的科研设备3台(套);建筑面积1695平方米,科研房屋占845平方米;科技图书、期刊和文献资料共有232572册,包括外文资料7700册。有正式职工58名,包括科技人员47名,其中11名具有中级职称,18名具有初级职称。编辑《济南科技》、《科技信息》、《科技参考》等刊物。

济南市新技术研究所

1978年11月建于济南仪器厂内,1984年迁至文化东路羊头峪东沟。初建时隶属市科委,1983年改属济南市第二轻工业局,是对检测仪器、计算机用于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办公室自动化等进行研究与应用的全民所有制单位。

1985年,固定资产总额47.9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11.7万元;建筑面积2777平方米,科研房屋占774平方米;有科技图书、期刊和文献6206册,包括外文资料304册。设微型计算机推广应用、能源开发和特种电机、电子测量仪器3个研究室和1个情报资料室。有正式职工37名,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8名,初级职称的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