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杨集中心卫生院

杨集镇地处郯城县南30公里,与江苏省新沂县、邳县交界,境内多属涝地,面积84.45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

建国前,该镇只有中、西药店(铺)6处,个体业医者7人,由于药械简陋,技术薄弱,群众贫困,使疫病流行猖獗,如1938年发生霍乱流行,仅中汪涯村死于霍乱病40余人,全村白首素衣,号哭之声处处可闻、荒坟新冢,举目可见,景象凄凉。

1949年至1952年,该区先后建立了郯六区黑热病防治分站,人员3人及由6名个体开业人员集资建起独立核算、自负盈的联合诊所一处,仅能诊治小伤小病,远不适应社会需要。1953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县卫生科于该区建立了郯六区试办卫生所,区公所分给房屋6间,地基1.1亩,王维斌任副所长,配备人员5人,设诊断室、药房及简易病床3张,条件虽差,却对当地群众防病治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55年6月,改名杨集区卫生所。县卫生科拨款400元,征地2.5亩,新建房屋5间。人员增至9人,增设了治疗室、针灸室、收款室及简易病床6张,并组织全区个体医务人员集资建立起大滩、大埠子、程集、梁海子、樊村六处联合诊所,方便群众就医。1955年7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6066驻郯部队代训了第一期农村卫生员14人,同年11月,还自办为期3个月的西学中培训班,学员10人,为全镇中医事业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为加强麻风病人的管理,于1955年8月由郯四、六、七区自筹经费,在杨集区官集七孔桥建麻风村一处(后改称幸福村),收治病人56人,沈更生负责治疗及村管。1963年将16名未愈病人交县办麻风村管理。

1957年培训了第二期卫生员52人,使各村都有了自己的医生,大大改善了全区缺医少药的面貌,次年2月,培训接生员38人,保育员15人,使新法接生得以推广。次年2月,培训接生员38人,保育员15人,使新法接生得以推广,并建立了农忙托儿组。

1958年7月,卫生所改名杨集公社卫生院,院迁址房上村,调民房30间,征地6亩,王维斌任院长,人员增至35人,设中、西医门诊、妇产、化验、针灸、中、西药房、治疗、收款、财务、伙房等科室,开放简易病床10张。1963年于墨河东岸重新建院,征地7.5亩,新建门诊、病房、手术室共31间,1964年建成开诊,人员增至53人,王长胜任院长,下设卫生所八处,各所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78年2月8日,根据临革发(72)7号文改称郯城县人民医院杨集分院,在各级党、政及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技术队伍扩大、器械设备增加,科室逐步完善。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和重点培养的方法,加强医院自身建设。1972年县医院医疗队到该院帮助指导工作,各科室充实了技术力量。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1972年以来做各种大小手术219例,至1982年,由县分配和调进中专毕业生23人,添置主要医疗器械26件。牙科、透视、心电图、超声波等科室相继增设。至1985年12月,全院有职工40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3人,中级17人,初级14人,行政工勤5人,房屋98间,院址占地15亩,房屋建筑面积1778平方米,设西医内、外科、中医科、妇产科、牙科、治疗室、手术室、中、西药房、透视、化验、心电图、超声波、供应、收款、财务、防疫及行政办公室等。开放病床40张,主要设备有30毫安X光机一台,心电图机一台,超声波诊断仪一台,简易手术床11张,电冰箱一台,干燥箱一个,显微镜一架,高压消毒锅二个,58型光电比色计1台,立式无影灯1台,产床11台,乙种手术包1套。固定资产35273万元,流动资金3.8万元,1985年门诊67823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137人次,业务收入90051元。

为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该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鼓励自学成才。该院先后送县以上院校进修学习的8人,1981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中有1人中晋高,14人初晋中。

为加强农村卫生队伍的建设,1972年以来,先后举办6期赤脚医生培训班,共培训赤脚医生102人次,卫生员257人次,长者3个月,短者1个月。为农村卫生室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被省授予“一级甲等医院”、全省“百佳医院”。

2003年该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中医科、医疗科、五官科、镇痛科、皮肤科、肛肠科、胃镜室、骨科、CT室、碎石科。

自建院以来,医护人员业务索质不断提高,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除做到及时正确处理外,对一些疑难、危重病也能做到应急处理。外科能开展阑尾切除、疝修补等手术,妇产科除能处理农村妇女常见妇外,还开展了妇女病查治、儿童健康查体和计划生育四种手术、牙科、透视、化验、心电图、超声波等科室也达到相应的水平五官科开展晶体置入术,碎石科开展胆囊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碎石排石术。

目前,该院面貌一新、管理完善、人员技术、设备整齐,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为杨集镇的经济建设发展着应有的作用。

杨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