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阅读明清时代的史料,经常遇到一些科举方面的名词令人费解,因此,特辑录部分科举知识,供作参考,遗漏、不当之处请方家补充斧正。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许多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也叫“开科取士”。始于隋,唐代分秀才、明经、进士等科,用考试办法分科举士,故称科举。宋以后考试专用儒家经义,明清两代,文章限用八股文。分级考试,最低一级是童试,也叫院试, 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是会试,最后一级是殿试,也叫廷试。

童试,是明清两代初级入学考试之称。在明清两代,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未取得生员资格的,一律称儒童或童生、文童,儒童须参加童试,被录取后就称为生员,这算是国家的学生,有入县州府学读书的资格。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种考试。三年举行两次童试。

县试,由知县主持。考试日期,一般在二月。考试前一月知县公布考试日期,应考童生即向县署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及三代履历。报考童生须五人联保,并由本县一名廩生作担保人,开据保结,以证明考生确系本县籍贯、身家清白,非倡优皂隶子孙,未居父母之丧。考试分五场,每场一天,黎明点名入场,当日交卷。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文,试贴诗,经文等。最后一次考完发榜,把所有被录取的考生姓名以名次排列公布。考试结束后,由县署造具名册,送本县儒学署,并申请州府,参加府试。府试,在州府举行,由知府主持,考试日期,通常在四月。参加县试的童生到府应试,报名手续、考试场次、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与县考略同,只添派一名廩生作保。府试被录取者由府造具名册,申送学政, 参加院试。

院试是由学政主持的岁考和科考。院试也是在州府举行,学政任主试官,知府任院试提调官,负责组织工作。学政是由皇帝选派到各省的学官。三年一任,在子、卯、午、酉年选派,丑、辰、未、戌年主持岁考。寅、巳、申、亥年主持科考。院试要隶比县试、府试严格。文童入院,廩保送场。考试内容范围为“四书”文, “经文”各一,五言六韵诗一首。在考试时,由兵丁严密监视,并贴出条规四条:

一、凡出身低贱家庭,如理发匠、成衣匠、道士、巫医、奴仆、乞丐以及三代中有妇女淫乱者,一律不准入场考试。二、考生入场时,应接受“承差”搜身检查,除韵本外,其他书籍一律不准携带入场。

三、文章规定用“八股文”,“试帖诗”,规定为五言六韵,墨卷呈文。

四、文字不准触犯历代帝王、先圣、先贤名讳,违者轻则除名,重则治罪。

院试取生员有一定名额,院试录取后,填表报学政,学政予以公布而并分拨到县学和府学。从此才算进学,才能称生员。

生员的别称,有庠生、诸生、秀才。

生员有三等:一等称廩生,也称廩膳生,县有定额,每月发给廩膳,补助生活,有给文童生报考担保的资格和职务。二等生称增生,无廩米、无职责、次于廩生。三等生称附生,即附学生员,指刚进学生员,资历较浅。

生员一般在本府州县就学,若经一定考试选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就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朝有岁贡、恩贡、纳贡之分;清朝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之分。恩贡是皇帝特别恩赐的贡生,凡遇国家庆典皇帝登基即恩赐贡生。拔贡是学政于院试考取一、二等中之文行兼优者选拔入太学的贡生。副贡是乡试中的副榜供入太学的。优贡是从廩生增生中选入太学的,三年选一次,每回选一至六名。岁贡,每年或二、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的廩生为岁贡。

监生,在国子监读书的统称监生监生有举、贡、优、恩、荫、例之分。举监是以举人资格入监的;贡监是以贡生资格入监的;优监是由增、附生中选优入监的;恩监是由皇帝恩赐入监的;荫监是贵族官僚子弟因祖、父辈为朝廷效力或死于国事而照顾入监的;例监是用钱买得的监生监生后来仅存虚名不被重视,一般所称监生多指用钱捐纳而取得的。如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参加乡试者,或未取得科名而欲入仕者,都必须先捐监生作为出身,但不一定在监读书。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清京官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外官三品或二品以上官员之子、孙、曾孙及胞兄弟侄应乡试者为官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试由朝廷派官主考。考期在八月,故称秋闱(闱是考场),乡试也叫大比,分三场,考中的称举人,其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前五名叫五魁。

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京城举行,礼部主持。考试在乡试次年(丑、辰、未、戌年)三月,故称春闱,又因试于礼部,也称礼闱。考试分三场,各省举人都可参加,取中者称贡士,其第一名叫会。

生员(秀才)、举人、贡士都不是官,只有经过殿试考中者,由朝廷决定授予官职的,才算官。

殿试又称廷试,于会试后,在太和殿由皇帝对贡士亲发策问的考试。一般要录取一百余名或二百余名。殿试成绩分为三等,即一、二、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头名为状元,亦称鼎元、殿元。状元的由来起于唐武后,她试贡士于殿前,门下用奏状报其等第,居首者为状头,后通称状元。中状元者为“大魁天下”,是科名中最高荣誉。第二名为“榜眼”,宋朝二、三名均称“榜眼”,意为榜中双眼,明清只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 “探花”,唐时进士在杏园举行探花宴,以少年俊秀者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折取名花。南宋以后即专指第三名为探花。一、二、三名合称“三鼎甲”。殿试后,立即授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传胪”。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叫“传胪”,古代以上传语告下为胪,即唱名之意。后来状元、榜眼、探花以下称“传胪”,三甲第一名亦间有称之。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

二、三甲进士需再经过一次朝考才授官,朝考最优者作翰林院庶吉士,称 “翰林”,其他分别授予京官或州、县等地方官,有的作教宫。

殿试揭晓,在太和殿唱名,同时在长安街张挂榜文三天,榜用黄表纸制成,称为“金榜”,常说金榜题名,即考中进士。

科举制度虽也选拔了一些有才能的官吏,但在封建社会里所谓论才取士,弊端也很多。考试用八股文,使应考人思想受到禁锢。再者考官纳贿,考生作弊的情形也一直存在,所以一些八股士子往往空疏不学,缺乏才干。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崩溃,科举制度也于1905年被废除。

朱广栋

祖国美称话由来

我们祖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人们曾给她起了许多美名和别称,有些至今还常沿用。

华夏“华夏”作为中国别称,就蕴含着这种文化内涵:“华”是指礼之盛、“夏”指国家很大。“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盛》篇。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摇蓝,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古代文化的中心。因此,古人把我国称为“华夏”,其中深藏着为灿烂文化而自豪的情感。

神州神州5词,《史记》中早有记载,为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人认为“神州”是一个地域概念,是“帝王”、“王者”所居住的地方,所以可以引申为“京都”。帝王所居之地,当然也是文化经济发达的区域。

九州在历史上“九州”是中国的古称之一。何谓九州?这在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中的记载是:冀州(今山西、河北、辽南)、青州(今山东东部)、兖州(今山东西部)、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扬州(今江苏、安徽南部、浙江、江西北部)、豫州(今河南)、雍州(今陕西、甘肃)、荆州(今湖南、湖北)、梁州(今四川)。

中华中华始于《三国•诸葛亮传》中:“若使游步中华”这中华主要指曹魏统治下的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华字古同花字,美丽而有光彩,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原人们,自认为是 “冕服章采”的文明地区,自称中华,以后逐渐扩大为全中国的别称。

中国古代含义不一:有时指京师;有时指华夏族、汉族地区。后来华夏一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都全部称为“中国”,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即专指我国全部领土,不再作他用。

中州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州”泛指全中国。《司马相如传•大人赋》:“古有大人兮,在乎中州。”此外,中国还采用过中夏、中土、赤县、海内、九域、八州、诸夏等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