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山西洪洞大槐树

编者按: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我县居民的先辈们有很多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关于山西“大槐树”移民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但对明初大规模移民活动的真正原因和具体情况,并非人人知道。为了使读者对山西省在明代往中原移民的史实有进一步的了解,特摘录本文于此。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谚在中原流传已久,且范围极广。

元朝未年,群雄逐鹿中原腹地,战乱不断。加上水、蝗、旱、疫等不断的天灾,苏鲁豫皖百姓已十亡七八,居民鲜少。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医治元末以来天灾人祸造成的创伤,迅速发展生产,他采纳了郑州知府苏琦,户部郎中刘九臬等人的建议,做出了向中原地区大规模移民的战略决策。这是明王朝第一次大移民,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武大移民。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后,建文帝即位,搞了一次“削藩”,不料竟惹恼了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朱棣以入京“扫碑”、诛奸“靖难”为名,从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一路烧杀抢掠,杀向南京。攻克南京后,烧死建文帝,朱棣当了皇帝,迁都北京。整整打了4年的“靖难之役”,使得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民非杀即逃”,到处白骨累累,疮痍薄地,人迹杳无。于是朱棣又效仿老皇帝朱元璋搞了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即永乐大移民。前后两次大移民,历时50多年。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两山夹一水的地形,铁桶一般的坚固。虽然处在黄土高坡,穷山恶水,水灾不断,但大灾却是少有。蒙古贵族察汗帖木耳、扩廊帖木耳父子利用这有利地形,割据一方,战火也极少涉及。所以,正当中原地区遭兵乱荒疫之时,山西却是一番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景象。加之相邻各省的难民源源不断的涌入,山西成了明初人口最稠密的地方。“而山西人口稠密又首推晋南汾河平原,晋南又以地处交通要道的洪洞县为最。”

洪洞大槐树植于汉代,《洪洞县志》记载:明时大槐树"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筑满了窝巢,乃方圆百里独一无二的奇树。树西是殿宇巍峨、僧侣济济、香客不绝的广济寺。树下是阳关古道,通达四方。加之,明初大将徐达的行辕兵站设在洪洞,移民是由军队强制护送的,因而行辕兵站兼办移民事务,既方便又节省费用。洪洞又正合“洪武”统一夭下之地名吉兆, 所以明政府将洪洞定为移民集散地。

明初统治者对山西人民的报复惩罚,也是洪洞大槐树下移民的原因之一。元末扩廊帖木耳久居山西,抗拒朱元璋。还曾出兵河南、河北等地,打击朱元璋,朱元璋攻克大都之后,命徐达、常遇春进取山西。这时,扩廊帖木耳领兵出雁门关,反攻大都。徐达乘其不备从娘子关攻取山西。明初统治者认为山西人助逆抗命,因而要强迁晋民,以示惩罚。

俗话说:故土难离。移民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当时移民的汾州府、辽州府、沁州府、路州府和平阳府等州府县衙广贴告示,晓喻乡民:凡不愿移民者,限三日之内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领取免迁证;愿移民者可在家等候。于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犹如百川归海,从四面八方纷纷赶到大槐树下。几日之内,就云集了十几万人。老实的乡民还未喘过气来,便被官兵团团包围住,这才知道上了官家的大当,愿移的移,不愿移的也得移了。为此,明政府在广济寺设立迁民机构,驻员集中扣押移民,发放“凭照川资”,整编遣送。

传说,当时在移民的途中,人们仍幻想着再重返故土,为日后便于确认,便把小脚指甲剪为两瓣。也有的说是当时官兵怕移民在途中逃跑而作记号。时至今日,人们的小脚指甲上凡是两瓣的,据说都是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有“脱履认乡亲”之说。而“解手”一词和人们走路时习惯性的背手动作,据说也源于这里。移民在押解途中,由于手脚被连绑着,要大小便,就要向押解官禀报:“老爷,我要撒尿,请解手”。次数多了,就简化为:“老爷,我要解手”。“解手”就成为大小便的同义词了。而由于移民被长时间地倒绑着走路,自然形成了背手的习惯。

玉树临风的古大槐树作为历史的遗迹和见证,昭示着世事的沧桑,也荫庇了无数的生灵。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新巡抚张锡銮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劫,不余一家,不遗一物。当浩浩荡荡的队伍开到洪洞城时,冀鲁豫籍的官兵们纷纷丢盔弃械奔于大槐树下,折槐枝为香,下跪参拜,说是回到大槐树老家了,无论上司怎么发号施令,也无法使队伍集合起来。由此,洪洞县城数十万百姓免于一场血光之灾。为感激大槐树的功德,洪洞百姓后来在树旁建起一座匾坊,题刻“荫庇九州”4个大字。1914年,又在原大槐树下修建了碑亭。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石碑一座,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冠在盘飞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正面篆刻“古大槐树处”5个隶书大字,背面刻有叙述迁民事略的碑文。

岁月沧桑,500多年过去了,昔日僧侣济济的广济寺,早已风流云散,当年那棵古大槐树也已经干枯,但枝干仍挺立,且生生不息。嘉树延年,陆续生出了第二代、第三代大槐树。洪洞县在古大槐树处建设了一个占地22公顷的综合性公园,由洪洞籍书画家董寿平书写了“迁民遗址”的门坊,并在每年的4月1日-10日举行寻根祭祖节,诚招槐乡子孙到洪洞寻根祭祖。在大槐树后面的祭殿前,常常有海外归侨,身披孝服,手捧灵牌,泪流满面,焚香跪拜。他们说,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地的华侨,有很多是从山西大槐树移民到中原,后来,再辗转流离到海外谋生的。他们的祖籍族谱上赫然写着山西洪洞大槐树。乡谊最亲,乡情最热。他们思念着故乡,思念着洪洞大槐树,渴望着回来寻亲祭祖呢!

文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