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乾隆下江南六次驻哔郯城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公元1711--1799年),世宗第四子,公元1735年即位,次年改元乾隆。在清代,人们习惯于以年号为名,称之为乾隆皇帝。他善于文墨、喜爱巡游,四处题诗,因而有人说他是风流天子。有关他的南巡,路经郯城的志记和传说,在郯城百姓中广为流传。现根据乾隆、嘉庆两部《郯城县志》和《简明清史》、《清高宗实录》、《二十五史》等典籍查阅,初步弄清了乾隆下江南六次路经郯城的一些活动,兹整理成文, 以资存鉴。一、乾隆皇帝对郯城的“巡幸”

(一)

乾隆皇帝第一次来郯城是乾隆十六年二月初二日(1751年2月27日)。当时正值初春时光,风和日丽,皇帝又年富力强,威加海内。此际,在刚刚告别龟蒙的崇山峻岭,忽见郯城田野广阔,大道平坦,乾隆在春风得意之中诗兴大发,御制七律一首(附后)。郯城的文武官员、绅衿秀士和耆民老妇都俯跪在城北五里铺,迎接圣驾的光临,皇帝则赏给老民老妇银牌。二月初三日,乾隆传谕将当年御路两帝的地亩钱粮(赋税)豁免十分之三。还特意加上“见兰山、郯城二县民气逊他处,深为轸念。著将兰山、郯城二县极次贫民,俱加赈一月”。同时命令山东巡抚准泰(满族)遵旨速行,一定让百姓都得到实惠。乾隆的首次郯城之行轰动不小,“分数蠲免,发粟赈济”,士民建感恩亭于城南三里,立碑颂德。感恩亭就是后人常说的南皇亭。遗址在今二0五国道与皇亭路交界处北侧,酒厂之南。

(二)

乾隆皇帝第二次来郯城是乾隆二十二年二月二日(1757月3月21日),其实,皇帝已于二月初一就进入了郯境,在县城西北60里的桥头大营驻扎。二月二日进住县城之南12里的曹村大营。二月初三日到达红花埠,然后告别山东进入江苏,开始了江南巡游。

乾隆这次来郯城,似和上次一样,蠲免了御道两旁当年的地亩钱粮十分之三,凡老民老妇均赐给银牌。

(三)

乾隆皇帝第三次来郯城是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初一日(1762年2月24日),前后三天。二月初一日驻哔县境西北的桥头大营,知县张金城随营带领引见。二月初二日驻哔县城西“郯子花园行宫”,二月初三日各官送至红花埠,出郯境取道赴江南。

这次巡幸和前两次不同。当时的山东巡抚阿尔泰(满族)为皇帝预先建造了一座行宫。行宫的位置在郯城县治之西花园庄,花园庄即古郯子花园也。这座行宫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前面有大宫门,垂柱宫门,内宫门;宫门外有御桥三座;后面有皇后寝殿五间、配殿六间和照房穿廊;东面是御书房、茶膳房、朝房和外值房;西面皇太后寝殿五间、照房三间和宫门穿廊;中央是皇帝的寝殿五间、便殿三间、左右配殿和宫门穿廊。在这座行宫里,乾隆召见了沂州知府李希贤,询问了沂沐河两岸的形势。李知府汇报得很好,博得了乾隆的称赞表扬,并接受了皇帝赏赐的一幅字画。此时皇帝兴犹未尽,又挥毫写诗一首,并御制对联一幅,装裱于寝宫东次间。知县张金城随之道贺,紧接着在御书房后面建立御笔亭一座,刻铭恭记这次巡幸。

乾隆从江南回来后又传下圣旨:凡办差的文武官员俱有赏赐,除前次的蠲免、奖励之外,又恩赐缎匹、貂鼠、荷包等物,知县张金城获赏锦缎一匹。同时,官员们有参罚者开复,无参罚者加俸一级。以示“皇恩浩荡”。然而普通的百姓是与此无缘的,或许还付出更多的血汗。

(四)

乾隆第四次来郯城是乾隆三十年二月初二日(1765年2月21日),驻哔在 “郯子花园行宫”,象以前一样,蠲免御路两旁地亩钱粮十分之三。

(五)

乾隆第五次到郯城是乾隆四十五年二月十一日(1780年3月12日)。当日驻哔在新建的“问官里行宫”,写下七言律诗一首,御制楹联一幅。次日驻哔“郯子花园行宫”。这次巡幸除了蠲免地亩钱粮以外,还赠给郯城《御题平定西域全图》两份,《御题平定西金川全图》两份,《御题兰亭石刻》两份,还有佛像石刻一帧,澄泥石砚六方。这些国宝分别被“恭贮”在两座行宫之内。

应当阐明的是,早在乾隆四十四年 (1779年),山东新任巡抚国泰(满族)在郯城城北问官里增建行宫一座。

这座行宫规模更大,景观设置颇多,楼台亭阁,折桥游廊共计177间,以备皇驾光临驻哔。可惜的是这座行宫现在已荡然无存,所收藏的文物也不知流落何处,史料尚在,遗址难寻,实为憾事。

(六)

乾隆皇帝第六次来郯城是乾隆四十九年一月初五日(1784年2月29日)。当日驻哔于“问官里行宫”,次日驻哔在“郯子花园行宫”。除了蠲免御路两旁钱粮的十分之三外,没有其他馈赠。此时乾隆皇帝已经年过古稀。这是他最后一次巡幸,也是郯城最后一次接待全国最高的封建统治者。从此以后,整个大清封建王朝也象乾隆一样,“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二、乾隆皇帝在郯城留下的诗联

乾隆皇帝酷爱写诗作联,常与臣下互相赠答以联络感情。在郯城期间,他也留下了三首“御制诗”和两幅“御制联”。兹将原诗录后,试作剖析。

其一:

龟蒙回望数峰尖,大野春光取次拈。人意贪程催马策,晴曦送暖入车幨。江声迎客行行近,诗趣和春旋旋添。老幼初逢清跨至,羽林呵禁莫教严。

这首七律写于乾隆十六年二月二日,皇帝初次南巡,兴致勃勃。据《沂州志》记载:乾隆正月三十日驻哔蒙阴桃墟西;二月一日驻哔兰山黄梅岩,还绕到费县兴龙庄观赏蒙山雪色。从诗中看出,二月二日清晨即踏入郯城县境,忽见郯城大道平坦,四野开阔。回首背后是蒙山群峰,高耸入云,遥想前面有大江奔流,涛声拍岸;眼前却是睛曦送暖,诗情画意,信手可拈。再看到郯城民众,老幼躬迎,触发了这位皇帝的恻隐之心,迅速传令警卫人员,吆喝回避之声不要过苛过严。总的看来,此诗有景有情,对仗工整。诗中“龟蒙”一词出自于《诗•鲁颂》“奄有龟蒙”,系指蒙山;“清哔”一词出典于《周礼•下宫》。意指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

其二:

观民指吴会,按顿莅郯墟。少昊嗣封后,春风驻节余。何当庭馆此,为愧旰宵予。一宿园其藉,千秋迹信诸。既成斯不说,至止偶相与。谁与徵倾盖,因之试访书。

这首诗写于乾隆二丰七年二月二日,皇帝住在新建成的郯子花园行宫里,咏古抒怀。先说自己是视察民情风俗,主要目标是去江南的都会。今天在郯国的故城停留。是因为这里是少昊氏嗣封的地方,郯子为少昊氏苗裔,由来最古,春风常驻,你们何必建造这样豪华的行宫在这里呢?这让我很惭愧,因为忙得旰食宵衣,顾不得多住,以后不要再建造行宫,劳民伤财了。说是说,做归做,乾隆在这座行宫里喜形于色,又是接见乡绅官吏,又是互相赠送礼品。还在这座行宫里御制对联一副,其联是:山容积雪融和盎物象煦春迭荡披应该说,乾隆的知识丰厚。诗词和对联中典故很多,所以十分晦涩,不易读懂,因而流传不广。如诗中“旰宵”一词出自《左传》,意为帝王因心忧国事而劳碌。作为成语的“旰食宵衣”则出自南北朝时期郯城籍的文学家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联中“煦春”一词出自潘岳的《亲居赋》,意为和煦的春天;“迭荡”一词典出《汉书•礼乐志》意为开阔清朗,其中“迭”字甚为冷僻。引典过多可能是乾隆诗词、对联不受人欢迎的重要原因。

其三:

郯子当年鲁附庸,那能近百里提封。庙朝少昊官述悉,园去由旬里计重。何事边傍行馆筑,更兼点缀曲池溶。虽云图省驼装费,舍欲为辞愧先惊。这首诗作于乾隆四十五年二月十一日,皇帝驻哔在增建的问官里行宫。这座行宫有三折桥、四方亭、六方亭、八方亭、海棠亭和通座游廊,引起乾隆的兴趣,但品味诗作,同前篇相似,并无新意,让人很难恭维,或许我们尚未读懂。乾隆同时御制一副楹联也无脱俗之处。其联是:

满窗松石无非古,一屋烟云总是春。

关于乾隆在郯城御制的诗作和楹联,作者粗略介绍到这里。能否领略其中的帝王气慨,或者探寻到里边的深邃意蕴,难作定论,望有文学鉴赏水平的同志进一步研究。

三、乾隆皇帝在郯城的传说

乾隆皇帝对郯城的巡幸,前四次都在农历二月初二日,与郯城民谚“二月二,龙抬头”正相巧合。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老百姓把皇帝看成真龙天子,乞望他普降甘霖,为民造福,善良美好的愿望也就演化成许多美丽的传说。

1、采莲湖的传说

采莲湖位于城西南十公里。传说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此地,因湖水阻路,便停车换舟,后人在此建庙,留下了停车庙的庄名。乾隆下江南住在郯城,游玩散心时,忽然西南飘来一阵香风。乾隆和贵妃便问左右:哪儿来的这股香味?有人禀告前面有一大湖,荷花盛开,碧叶接天,香气扑鼻,景色迷人。乾隆心想既有此景,何不一游为乐?随即命令停车,派人找来小船,皇帝和贵妃荡起小舟向湖心划去。游兴正浓时,贵妃伸手采摘几朵荷花,几枝莲蓬,献给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将这片大湖命名为“采莲湖”。

2、姜湖贡米的传说

在郯城县南部有一个以盛产水稻而闻名的乡——归昌乡。在乡驻地东南约4华里处,有一片低凹涝洼地,当地称为姜湖。据说姜子牙曾在此以直钩垂钓,有人问之,答日:“愿者上钩,不愿上钩顺水流”。姜湖由此而得名。当初,姜湖方圆几十里都是涝洼地,五谷不生,长年生长着“樟巴”、“荸荠”、“老鸹爪”等浅水植物。每当秋冬时节,积水干涸,老百姓便提蓝到田里挖其根茎充饥。传说有一年冬天,村妇王婆正在姜湖边上挖“樟巴”等,忽听身后一男子道:“老人家,你挖这些草根作何用处?”王婆答曰:“此处五谷不生,家无隔夜之粮,挖些樟巴聊以充饥。”男子道:“此根虽可食,无奈只解一时之饥也。”说罢从怀中掏出一粒红芒稻交与王婆,告诉她:“明年春你可把这粒红芒稻撒到地里,秋季收获,去其糟壳,便可煮食,食之神清气爽,可保半年不饿。”随即那男子又从怀中掏出一粒大米掐其一半交与王婆,嘱其饥荒时食之。王婆将信将疑再欲细问,那男子已飘然而去。此时,王婆方醒悟,那男子原是一位仙人。王婆牢记仙人嘱咐,将稻种撒到地里。第二年秋天,果然收获了许多稻米,这片涝洼地从此结束了只长水草不生五谷的历史。

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微服私访来到姜湖边上。当时已是夕阳西下,乾隆发现有一茅舍正冒着炊烟,于是乾隆和待卫便向茅舍奔去。等叩开篱笆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出来,乾隆说自己是过路商人,想讨碗水喝,老人十分盛情地招待了乾隆。茶罢,老人说:“天已不早,二位爷想必一定饿了,吃碗米饭再走吧。”此时主仆二人已饥肠辘辘,因此也就未推辞,一来走得又累又饿,二来姜湖之米清香怡人,因此乾隆吃得特别香甜,边吃边赞不绝口。吃完饭,侍卫拿出一锭银子付给老人,老人坚辞不受,最后不得已而收下。老人千恩万谢,并说:“二位爷既是诚心夸俺米饭香,如不嫌弃,今晚就在这儿歇一宿,待明天,俺做更好的米饭给二位爷尝尝。”乾隆一时兴起,便住了下来。夜间,乾隆向老人详细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老人一一告之,并向乾隆详细讲述了关于1668年郯城大地震的惨景和姜湖米的传说。乾隆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直谈到鸡叫方才歇息。第二天,乾隆起来时,老人早已把米饭做好。乾隆本不相信老人今天会做出更好吃的米饭,可来到饭桌前一看,碗中米粒晶莹剔透,特别诱人,其中还有一种粉白色的豆子,嗅之香气扑鼻,其味确实比昨晚上的米饭好吃。于是乾隆问这豆子叫什么,哪里来的,老人回答说:“我也不知这豆子叫什么,是在姜湖边采的(这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姜豆)。”吃完饭,乾隆命侍卫再拿些银子付给老人,老人坚辞说: “昨晚上的银子已经足够了,我实在不能再收二位爷的银子了。”正在推辞之际,门外一片喧哗,原来是县令衙役等人前来接驾,老人方知此人是当朝的乾隆皇帝。当县令听说皇帝称赞姜湖米,便跪请皇帝为姜湖米赐名,乾隆又即兴口占一副对联:“古郯民风朴,姜湖稻米香。” 乾隆皇帝因与姜湖米有着这段奇缘,便命当地县令每年以姜湖米进贡朝廷,从此便有了姜湖贡米之说。现在,归昌乡已将姜湖贡米申请为绿色食品,畅销大江南北。

3、大红门的传说

郯城北关原有一个大宅院,大门漆成朱红色,上有插兽门楼。前面有座图为“凤凰戏牡丹”的影壁墙,墙体为瓷砖筑成。院落宽敞,占地四五亩,人称“大红门”。

相传乾隆皇帝南巡住在郯城时,随从们严格挑选美女到驾前伺侯。北关有一家财主的姑娘,正值豆蔻年华,出落得如花似玉,算得上大家闺秀,温柔娴淑,因之被选入行宫。这位姑娘人很老实,十分腼腆。虽侍奉皇帝一夜,却一直站在门后。三更时皇帝问道:“你要什么封?”姑娘听成“外面什么风”,立即跑到门外看了看天气,是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姑娘回禀皇帝说:“万岁,没有什么风。”拂晓之前皇帝又如前问了一遍,姑娘依然出屋察看,如实回答:“没有风”。皇帝叹口气说:“不用封就不封了。”因此这位姑娘就没有被册封成嫔妃或贵人。以后这位姑娘终生未嫁,当然也无人敢娶。皇帝觉得过意不去,才令人修建以上所说的这座大红门宅院,赏赐给这位姑娘。姑娘去世时,被单独官葬在南园的一大块墓地里,时人称之为皇林(陵)。

此说在郯城四关甚至全县流传甚广,不少老年人都曾见过大红门,也有人记得皇陵孤墓的位置。可惜史料匮乏,难以考实。目前仅能依据县志的“巡幸卷”分析,此事如属实,当在乾隆后几次巡幸之中。唯待今后发现野史笔记,方可印证。

徐敏超撰文曹景艺整理

惜时“三一”诗

古人很珍惜时间,认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劝人惜时的名言警句,其中“三一诗”就饶有情趣,言近旨远,颇能警人。“三一”者,一日、一年、一世也。

明人文嘉,写了二首“一日诗”。其一是《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莫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作者惜时做事“今日始”之识,见地极深。清代魏源说的“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也是这个意思。今天我们倡导的凡事要“从眼前做起”,是与此一脉相承的。

其二是《明日歌》。歌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此诗是《今日诗》的姊妹篇,意旨与前者相通。“世人若被明日累”、“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警世名言,乃人生经验之结晶。光阴易逝,明日转瞬成今日,今日须臾即为昨日,而“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唐代卢同《叹昨日〉),必须抓住今日今时,努力奋斗,方能实现人生追求。

明人唐伯虎,有一首《一年歌》:“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难当,寒则如刀热如炙;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暖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又难逢美景何?……”作者讽劝世人要珍惜一年四季的宝贵时间,辛勤治学做事,莫使年华虚度。有首讥讽纨绔子弟懒于读书的打油诗:“春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堪眼;秋来不久冬又到,收拾书籍待来年。”其旨与《一年歌》差不多,意在警示世人,莫学纨绔子弟蹉跎岁月,要珍惜光阴,抓紧读书。

唐伯虎还有一首《一世歌》。歌云:“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大意是说:人生青壮年时间本来不长,又有坎坷烦恼的干扰,真正能够潜心事业的年月很短。此诗旨在告诫世人:要珍惜时光,排除干扰,做一番事业。人们熟悉的唐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应惜少年时。花开堪折须直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也是警人惜时的一世歌。此诗意蕴深刻,比喻形象,易为人解。的确,人生于世,转眼百年,时不我待,“花开”当折。否则,时移人老,“无花”想折,悔之晚矣。“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古贤训,当鉴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