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古郯新星

在当今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是英才倍出、群星璀灿的时代,陈艳阳同志就是这群星中一颗闪光的新星。

陈艳阳同志是郯城镇城里一街人,出生于六十年代初期,从小就饱受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苦难,磨炼出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在小学期间,就经常下地干农活、做家务;在上中学时,常到生产队劳动,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在部队大融炉里得到了锤炼成长。三年复员后,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又回到了家乡,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创出自已的事业。陈艳阳同志以过人的胆识,不惧社会上一些人对他的“搞资本主义”的指责,在郯城大街上摆起了个人卖布小摊,在全县第一个办理了个体经营布匹许可证,兼批发零售成衣。陈艳阳的小布摊点,生意做得很红火,带动了郯城个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解除了姓“资”姓“社”的桎枯,彻底更新了观念。陈艳阳同志拿出全部家资加上四处筹借资金,租赁了县新华书店的二层楼房,招收了36名工人,于1993年10月办起了“鲁蒙莎制衣公司”。

谈起办公司,开始困难重重:一是资金困难;二是没有经验;三是无技术人员;四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市场。面对着这些困难,陈艳阳同志没有退缩。首先三下上海拜师,特聘了高级服装设计师李伟明来郯指导设计生产。资金短缺,陈艳阳同志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求亲拜友,多方筹款。为了打开市场,他带着人员四处推销,与多家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关系,被消费者认可。为了办好公司,陈艳阳日以继夜地奔波,眼熬红了,身体消瘦了,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使自己生产的西装产品打入了大市场。

陈艳阳同志由一个小卖布摊点,逐步发展成为“鲁蒙莎制衣公司”,这是他思想解放的初步成果,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使自己刚刚起步的公司站住脚,陈艳阳同志又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他牢记邓小平向全党全国人民的告诫:发展是硬道理。经过他对市场的考察和深思熟虑,于1996年7月在郯北工业园投资260万元,建起了拥有四个车间、120台机器,日产量200套西服的“鲁蒙莎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他更注重抓管理,在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严格管理制度,并在争创“三个一流”上下功夫。即用一流的产品占领市场,使“鲁蒙莎”西服款式新颖、美观大方,创出了名牌。在生产上从选购布料到裁剪、熨烫、缝制都责任到人,严格监督检查,使产品合格率达到100%,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二是用一流的服务去赢得市场,他们采取电话预约、送货上门、服务到家,不论远近都派人登门量体,做成送货后及时征求意见,来料加工的客户,不论数量多少,一视同仁。对顾客反映不过关的产品,经查实后给顾客“一退一补”的承诺。售出去的产品,终身免费整烫。三是用一流的人才去开辟市场,陈艳阳深深认识到,市场上产品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上的竞争,只有有了高素质人才,才能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他不惜资金,拿出专款对工人进行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岗位练习、技术比武等活动。现该公司中已拥有大专生3人,中专生30人,4个车间和7个班组全部由大、中专生任负责人,充分发挥人才的 “智囊”作用。

陈艳阳同志凭着他那种顽强不屈的意志,由一个小布摊点,以滚雪球式的发展,成为现在拥有500万元固定资产、230名工人、年产西服6万套的中型制衣有限公司。“鲁蒙莎”系列西服连续多年被市检验站评为“产品质量认可”产品;97年荣获“中国公认名牌产品”。该产品畅销江苏、陕西、北京、湖北及山东等11个省、市的50多个城市。本人先后被市、县授予“优秀乡镇企业家”、“个体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1998年,该公司创产值1100万元,实现利税105万元,上缴税金10多万元。陈艳阳同志为郯城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被选为临沂市人大代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陈艳阳同志虽然成为当地的百万富翁,然而他并没有忘记党和人民对他的培育之恩。在他的公司中,他安排了48名下岗职工,减轻了社会再就业的压力。对工人十分关心,从技术上进行培训,从生活上尽力照顾,每月都保证在15号按时发放工资,工人们遇到困难,他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如工人张敏,家住归义乡茅茨村,家中无父、母,只有年迈的祖父母,每到农忙季节,陈艳阳同志都派车派人帮助收种,在乡间传为佳话。工人杜涛,其弟考上大学,因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杜涛为此为难发愁,陈艳阳得知后,亲自登门送去2000元现金,并把该生送到了学校。在98年抗洪救灾中,陈艳阳同志一次捐出价值2万余元的200套服装寄往灾区。在本镇许庄街和杨楼村道路硬化时,得知有困难,他都捐款相助。

陈艳阳同志虽是一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然而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却为振兴郯城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郯城镇政协工委

历史上的几次垂帘听政

最早的一次是战国时期的赵太后,她听取触砻的讽谏,把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为人质解了赵国之危。

唐朝的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搞过垂帘听政。

宋朝有两个垂帘听政者。一个是北宋的高太后,她是宋英宗的皇后。英宗死,神宗即位,高太后“受英宗之托”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听政;另一个是南宋的谢太后。咸淳十年(1274年),恭帝即位时都尊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此外,与北宋对峙的辽国肖太后,在其子圣宗即位时,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

最后的清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间最长,其间两度引退,三次垂帘,前后达四十七年(1861-1908)之久,是清朝统治最腐败最黑暗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