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大青山难居于莱西市最西北端河里吴家镇的中心位置,主峰海拔273.7米,辖大小山头108座,占地约2万亩,是青岛地区最大的连片林带。大青山是河里吴冢人的骄傲,大青山是河里吴家镇的象征。

伴着共和国50年的风霜雪雨,养育着1.4万人的大青山,历尽沧桑,谱写了一曲脱贫致富的振兴之歌,正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一)

大青山又叫紫霞山。建国以前,山上没有路,山顶光秃秃,山腰生长着没腰深的野草繁茂芜杂的野生灌木和人们零星栽植的松树,十年九旱,是一座贫穷落后的大山。然而,大青山是坚强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与人民并肩战斗,抵御外侮,争取解放。这里曾发生过大小战斗70多次,大青山以其险要的山势和丰饶的山菜野果掩护、养育过无数的八路军、游击队战士,成为莱西人民心目中的“井冈山”大青山东南首望儿埠上的“萌山区殉国烈士纪念塔”,记载着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其中最年轻的仅有16岁,山区人民为之而骄傲。1996年,原辽宁省纪委书记刘汉青临终整下遗言,愿将骨灰撒入曾战斗过的大青山大青山西侧的汉青岭,便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抚平弹片留下的伤痕,开始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种植树种仍以松树为主,面积约有8000亩。此外,老百姓还栽了苹果、山楂、板粟、柿等果树300余亩,大青山逐渐绿起来了。老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荒造地、上山打柴,青山、山后等村传统的烧大缸的作坊,也一度红火起来。大青山呈现了经济复苏、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可是好景不长,到了1958年,违背规律的大跃进,使三分之二以上的松树进了炼钢炉,再加上病虫害严重,大青山日渐萧条。即使如此,60年代的灾荒年月,大青山仍以其博大的胸怀养育着她的人民,满山遍野的野草野菜,一颗颗野果使青山人民渡过了那些饥饿的岁月。

文化大革命期间,仅剩下的那点绿色又遭政治风暴的洗劫。果树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砍掉;松树也遭到毁灭性的大抹头,一扫而光;荒坡不顾实际地造成梯田,生态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区人民守着2.8万亩旱薄田,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好年头平均每亩只能打100多斤粮,遇到干旱年份甚至连种子都收不回来,造出的8000亩梯田逐渐又被抛荒,到70年代初期,一年仅有半年粮,生产队的工分值仅为3分钱,农民缺吃少穿,不得不掺杂野菜度日。剥皮、抽筋、动骨荒凉的大青山在哭泣。

(二)

穷则思变。河里吴家镇人民从大青山的兴衰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青山人民要摆脱贫穷,就必须走荒山植树造林的路子。1977年的公社党委决定兴建社办林场。秋冬季节,人民公社从周围青山、山后、扒头张家、河里吴家、张家、榛子沟6个大队征调了以大青山为中心的5000余亩山峦进行统一规划。这一行动得到原莱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并争取国家扶持1000元。这年冬天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开赴大青山打响了绿化靑山的战役,上至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林业技术人员,下至公社党委书记和平民百姓,平均日上阵人数达3000人之多,最髙纪录每天达到5003人。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45°以上的坡全部整成鱼鳞坑,45°以下的坡整成水平阶梯,共搬动土方80000多方。自1978年4月开始营林,止于1980年4月,3年的时间,植刺槐2000亩,毛白杨、杂交杨250亩,臭椿、楸200亩,白榆50亩,经济林500亩。1979年成立了25人组成的专业队,榛于沟村尹德华为第一任场长,进行幼林抚育。

1982年春天,为贯彻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莱西县又投资20多万元绿化大青山,并成立了33人组成的义务植树指挥部,县直机关和驻县省、地属企业12000多人,河里吴家公社从60多岁的老人,到11岁的儿童全部行动起来,大青山上再掀植树高潮。石质坚硬,炮轰镐撬;运填沙土,肩担人挑,共挖穴82000多个,搬运土方62976立方米。为了确保植树成活,绿化委员会要求:每棵树必须浇足4担水。这里离水源7华里,他们每天出动汽车、拖拉机100多辆,将水拉到山下,再肩挑人抬送到山顶,共计浇水12300多立方米。绿化了以大青山、小青山为主的三个山头,面积2200亩,树木成活率达97%。至此,犬青山林场以其成材林木规模大而成为全县人民的骄傲。随着林木的逐渐成材,人民群众生活也随之逐步改善,不仅温饱解决了,而且家庭收入大幅度提高,1985年人均收入是1980年的5倍。

(三)

1984年春,随着农村改草的深化,林场专业队撤消,山峦草场回村,树木归队。随着土地责任制的承包到户,大青山也被分割承包,起初人们确实尝到了一点甜头,砍一棵树值20几元,拉一车柴卖30多元。然而由于各家各户太分散,加之缺乏统一管理,导致了野蛮砍伐,无人过问”山火肆虐,毁林严重的恶果。有一年的春节期间,几名醉汉为哄抢野兔,竟然点了一把火,将万亩山峦烧了个寸草不留,山区人民自己惩罚了自己,甭说致富,就连打兔子、采野菜、拾野菇、挖药材,挣点零花钱的门路也没有了。199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还不足1000元,戴上了青岛市级困难乡镇的帽子。

针对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大青山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95年镇党委、政府报请市委、市政府和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毅然划定1。4万亩林区进行死封。当年10月1日,镇文化站站长王敏庭担任了警区警长,率领13名警员防火护林,他们打火道、立界碑、修房屋、挖树窝,在山上安营扎寨。

由于没水、没电护山十分艰难。吃水要到3华里以外的泉边去挑。每到晚上,当山下的人们钻进暖烘烘的被窝欣赏电视节目的时候,他们则伴着煤油灯划算着第二天要干的事情。冬天是火灾易发季节,唯一的灭火设施是上级林业部门赠送的4部老式灭火机。白天还好说,晚上山顶上即便穿上2件棉大衣也难以抵御寒魔的袭击;警员们轮流夜巡,一不小心就会滑入几十米的深沟里。遇到村民强行进山,发生争执是常有的事,他们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说明利害关系,劝其退出。经过一个冬天的艰苦努力,在防火设备十分简陋、陈旧的情况下,14名警员硬是挡住了外缘36起火灾,使封区内未丢失一棵树,为大青山筑起了一道绿色盾牌。

(四)

林保住了,山又绿了,青山人民的生活也开始走向富裕。那么要奔小康走向现代化,青山人民还要不要继续走靠山吃山的路子?要走如何走?在这个问题上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不很一致。有人认为,发展经济靠的是搞工业,做买卖,用不着搞荒山开发;也有的提出,搞山区开发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针对种种模糊认识,镇党委、政府领导大家反复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刻分析山区实际,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大青山向何处去的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山区虽然发生了显著变化,但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市场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农民要走上小康路,奔向现代化,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必须继续走靠山吃山的路子,只有“唱山戏”、“念山经”、“走山路”,一张蓝图画到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山区的全面振兴。认识统一后,镇党委、政府重新确定了“修坝拦水、退耕还林、林果兴镇”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多种经营、综合开发” 的思路。

1994年底,按照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立体开发,在5处深沟修建了6座水库,实现了浊水不下山,泥沙不进川,留住了水,也留住了山。与此同时,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集中搞了“榛子沟山峦开发工程”,髙标准开发荒山3000余亩,集中连片栽植了苹果、板栗、山查、银杏、樱桃、大枣等20多个果树品种总计8万多棵。

大青山人在走靠山吃山的道路中,认识到单纯象过去那样靠出大力。多栽树是走不上现代化的,要快富、奔小康,必须走科技兴山的路子。为了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名优特稀果品,立足山区创名牌,1995年初,镇党委、政府从野生桃林中开发出了一种晚熟且有开发潜力的桃子。通过移植、嫁接,建起了50亩试验园,青岛市科委也高度重视和支持,拨款6万元立项研究、选育。镇政府聘请了退休果树专家、高级农艺师、原市农业局副局长丁国琦同志常驻试验园进行技术攻关,莱阳农学院、省果茶站、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定期联合会诊。第二年秋天,终于选育成功一种平均单果重350克以上,最大达975克,糖度达20%,鲜红艳丽、圆润光滑的果中珍品,因其形体、颜色极似传统年画中老寿星所捧之桃,故称之为“中华寿桃”。桃子一下树,试销价竟然高达100元/公斤。1997年10月20日,省农业厅组织20多位专家进行现场验收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专家鉴定意见:“该桃是晚桃品种中的优艮品系,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迅速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大面积地推广种植中华寿桃,镇党委、政府,组织20多名机关干部在青山上建起了200亩示范基地。荒山迅速被“炒”热了,两年前1元1亩没人愿包的荒山身价倍增。如今50元1亩承包者踊跃,开山植桃面积达到5000多亩,仅大青山周围就占3000亩。1998年4月,中华寿桃被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正式定名,8月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为“青山牌”商标。

中华寿桃迅速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果业新宠。依靠科技,打出名牌,山区人民奔小康的希望就在眼前。(五)

汗水浇绿了大青山大青山给了河里吴家人丰厚的回报。如今大青山上成材树达到1300万棵,粗的直径已达30公分,林木覆盖率达95%。据林业、土地部门综合评估,四年增值4000万元。以中华寿桃、富士苹果、板栗等为主的16000亩果品生产,撑起了全镇经济的半壁江山,年产水果可达400万公斤,产干硬果可达30万公斤,总收入3500万元。

自然环境的改善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变。昔日远遁他乡的飞禽走兽又回来了,如今数以万计的喜鹊盘桓栖息期间,山鸡、斑鸠、野兔、狸猫、黄鼠狼等随处可见。狐狸、狼、松鹤也常出没期间,30多种罕见的珍禽异兽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人类的朋友。大青山上各种名贵中草药有178种,20多种可食性野菜,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药用价值极髙,中华长寿菜 (学名丝石竹,俗称山蚂蚱菜)等每年约有30多吨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一业带来多业兴,丰富的草场资源为畜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80多家养猪场、养鸡场搬上了山,水塘里,鱼儿水底游,鸭鹅逐清波。山坡上“风吹草低见牛羊”,青草、黄牛、白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目前,全镇黄牛存栏13000头,羊19000只,畜牧年总收入2800万元。

有好山必有好水。十几处日夜流淌的清澈山泉,以凉台坡下的“仙泉”最有名气。相传八仙中的何仙姑曾驾云飘游路过此山,为景色所迷,便撒花成庙,点石为臼,插钗引泉,舂米做饭当起了主妇。后来山民们饮用此泉水,病者治病,康者增寿。1998年经国家土矿局化验,含鍶、量竟高达1.3,水质比崂山泉水更胜一筹,目前经与莱西自来水公司、万友啤酒厂等协商,开发优质矿泉水的协议已经达成。

大青山上座座山头都有美丽的神话传说,迷人的景色、宜人的气候,是个观光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每到春季,如火的桃花,似雪的槐花,绵延几十里云蒸霞蔚,引来了蝶飞蜂舞,游人如织,欢歌如潮,平均每天进山的车辆达40多部,每年游人达12000多人次。

花好蝶自来。大青山这块风水宝地吸引着众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个体私营业主鞠义奎一次性购买荒山200亩,发展优质果品中华寿桃:已退休的原电力实业公司经理王仁海,种的茶叶春季头茬卖到2000多元一斤;与英国PIC公司合作兴建的大型养猪场,占地400余亩,现已初具规模。

1999年6月,河里吴家镇再传喜讯:《大青山一万七千亩综合开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立项。综合项目分为:大青山以东以北7000亩耕地开发高效农业项目;大青山以南及西南5000亩优质果树开发项目;大青山西南3000亩珍禽养殖区开发项目;中心地带2000亩娱乐渡假区项目,以及水电、通讯、交通等辅助设施项目。总投入1485.7万元,分10年完成。为加快开发步伐,镇政府成立了专门班子,除国家补助、群众投入、银行贷款外,还将采取股份制、合作制、提前出售部分项目的使用叔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现在交通、通讯、水电等设施已着手实施。我们坚信,经受了50年的沧桑,到下一个世纪初,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大青山定会更加绚丽多彩,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