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妈妈的生活帐

生活是什么?有人说就是好好过日子。我是赞成这个观点的。我父母设门立户过日子,是从50年代末开始的,至今已经43个年头了。由于父亲在外地工作,家中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操劳全由母亲一人承担。在母亲的繁杂事务中,最能贯串始终的,便是她的生活日记帐了。我是70年代出生的人,对过去的事,自然一无所知。听姐姐说,妈妈的记帐,完全是生活拮据,经济窘迫,无奈中之所为。到了90年代,我们姊妹三人全都念完大学,经济收入也算可观了,可母亲还是一如既往,一丝不苟地记着她的生活帐。这就让我弄不懂了。母亲的帐本,只有爸爸一人可以自由翻阅,别人是不能问津的。每每记完一本,她便锁进一个旧式梳头匣中。我想,母亲可能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为了日后对父亲有个交待吧。流水帐,流水帐,时光如流水,花钱如流水,逝去的,就让它去吧,何必宝贝一般收藏呢?

今春,父母受北京朋友之邀,外出观光去了。出于好奇,我终于违母亲之嘱,打开了梳头匣,翻开了被烟火熏黄但侬然散发着母亲乳香的一本本生活帐。

卯粮寅食

当我深入读着生活日记帐时,发现帐的内容并非如我憩的那么单一,它不仅有收入支出的真实记录,还有母亲苦苦挣扎的诉说和注解,也有父亲的评论与鼓动……这里没有卑俗的杂念,没有故意的隐恶扬善,有的是至纯至善的写真,是对这个家庭极端负责的精神。读着,读着,我不能自已地溶进生活帐中……

1960年和1961年是特殊的年份,尽管读来让人心酸,但也许没有代表性,还是选择1964年吧!这时,我还没来到世界上,家庭里有姐姐、哥哥、二哥和父母,一共5口人。

1964年5月12日收入他给的工资钱5元.

帐中的“他”当然是指父亲。怎么只给5元呢?其实父亲的工资是43.5元,在当时是比较高的。听母亲说,父亲每月要雷打不动地向爷爷、奶奶交养老金8元,向生产队投资10元,再扣除他自己的生活费、烟叶费,能凑出给家里的钱已经很少,5元就算比较多的。5月13日买火油半斤,火柴两盒,支出2角1分;

5月17日买盐1斤,支出5分;

5月20日买小花布3尺(布票花光了,借别人1尺。二儿子都两岁了,该穿件新衣裳了),支出1元零8分;

常听母亲说,那时全家每年9尺布票,只够做一件衣服的。母亲常年穿补钉衣服,只有一件玳瑁色的褂子还算新,那是走亲访友时才穿的,平日绝不会穿它。

5月27日赶人情,支出2元;

6月初2日买地瓜芽9百,支出1元8角;

6月初5日句(锯)盆,支出1角2分(借别人2角1分。唉!又欠人家钱了!)

下面是父亲在这页帐上写的一段话:看你,又是卯粮寅食!老花过头钱,这怎么行呢?这个月还有8天啊!

看了父亲的话,我很替母亲抱不平。要是事情发生在今天,我一定会替母亲辩解:你瞧,一个带着惊叹号的“唉”字,该有多么沉重啊!你在外边知道家里的艰难吗?

母亲仿佛没怎么在意父亲的话,日记帐照记不

误。1964年6月15日收入他的工资钱5.3元。

我想,这个月怎么多了3角钱呢?大概是为了补还上个月的欠债吧!

6月22日给粮站装玉米收入3角钱;

在这之前,母亲还没有给人做工挣钱的记录,只能干活挣工分,这是怎么回事?

7月初5日买药支出2元7角(给二儿子治病,他拉血,住院要交10元钱,还是不住吧)。

7月初6日二儿子死了,买木板做木匣子支取5元钱(我懊悔死了,为什么不让他住进医院呢,我可以借到10元钱的……)。

这一页帐完全被母亲的泪水浸透了,省略号后的字还有许多,大都模糊不清,母亲太伤心了,那一天是过七巧节,听说二哥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只奶奶给他的巧饼。从这以后,可能是全家处在悲痛之中,以至半年多没记一笔帐,直到1965年4月母亲才恢复了记帐。母亲呀,我的好母亲,悲剧既已发生,是不可挽回的,要向前看,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

尺称不约

金鸟飞,玉兔走,时光荏苒,一笔笔干净的记录,似串串泪珠和着焦虑与温馨,把岁月推到1985年的7月,这时,我和母亲已经“农转非”了,但依旧住在农村。此时的我正读初中,虽然幻稚,但由于父亲、哥哥在外地工作,姐姐仍在读书,家中只有我和母亲,所以有些事难免牵肠挂肚常往心里去.晚上,灯下做作业时,母亲也常常就着灯光记帐,她那认真的样子,极象刚入学的小学生练习写字,着实让人感动。翻开这段帐目,倍感亲切,有一种美梦重温的感觉。

1985年7月初7收到增夫工资钱70元;这是母亲第1次直呼父亲的名字,过去是用 “他”、“你”或者“我说”代替的,这是不是一种进步呢?

7月初9日收到天津儿子的汇款55元6角(这孩子怎么一分不留地把第1个月挣的钱全捎来了呢?)。

这笔帐的下面附了1张微机操作的工资单,上面基本工资、职务补贴、洗理费、书报费项目一应俱全。哥哥可谓冰心一片了。

7月18日买白面1袋,支出8元9角;

7月22日买布料1块,支出9元2角;

7月27日买盐1袋,支出5角;

7月28日小女儿预订下学期的书费11元;

8月初1买洗衣粉1袋,支出1元;8月13日买烧鸡两只、猪下货1套,支出15元3角;

8月14日买带鱼1提,支出13元;

8月15日买啤酒1箱,支出12元……

要过中秋节了,母亲的意思清楚的表明:她和她的家人经历过面黄肌瘦之苦,借大家都回家过节的机会,她要破例疏财补偿了。我记得8月15那天,母亲喝醉了,千般惬足,全写在她那笑眯眯的面庞上。

这一天父亲在帐页上为母亲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花钱的手脚好大方呀!在你的购物帐目里,斤、尺这些计量单位很少见,真是尺称不约了!过日子也要居安思危,丰年防歉年。要有存款意识,多余的钱应当存银行!不能随意乱花!

父亲的这段话,是对母亲的责备。瞧,他连续用了四个惊叹号。那天晚上,他们有没有当面谈到这件事我不清楚,但是到了第2天,母亲一脸的严肃,把余下的钱存进了银行,是20元。从此,我们家也跨入了有存款人家的行列里。

恩格尔系数

1988年,我家搬到县城居住,初来乍到,由于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消费观念的变化,母亲很有些茫然,常一个人独坐发呆。不知她是留恋农村的知己呢,还是憧憬着新生活,抑或心中有什么不悦,大约有一星期,既不去商店,也不去市场,日记帐自然也没记。好在政府给我们安排居住的位置是极佳的:远离闹区,座落月湖北岸。打开窗户即可见湖光水色。尤其这里的邻居,大都心善如佛,这是古孟母三迁所择不到的地方。她(他)们主动问长问短,借有帮缺,渐渐地也就混熟了。于是母亲又打开了帐本,有秩序的生活便开始了。沿着母亲编制的生活轨迹深究下去,总觉得被一种魅力吸引着、鼓舞着。为便于比较,还是以10年为1个生活段吧!

1996年,这是进城生活的第8个年头。

3月初1日,由上月转来现金210元;

3月初5日,买菠菜、豆腐,支岀3元;

3月初8日,收入增夫工资600元;

3月初9日,买小葱、地豆、支出2元;

3月初10日,到黄海做衣服1套,支出230元(手工太贵,怎么和布料差不多);

我还是第1次看到母亲这么舍得花钱,做这么讲究的西装。尽管母亲并没表白,但透过衣服,已经泄露了母亲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

3月15日,买青菜、芹菜,支出2元;

3月17日买菠菜、红萝卜,支出3元;

3月19日买羊肉1斤,支出9元;

3月20日,买黄瓜、蒜苗,支出4元;

从去年开始,我们家饭桌上的菜盘里,基本以青菜、野菜为主,大鱼、大肉是很少见到的。饮食观念也在悄悄变化着。

3月24日,打煤气,支出34元;

3月25日,买莲子、枸杞子、桂圆。支出42元……

我发现母亲最近做的密汁莲子特别受家人欢迎。莲子先用水浸,然后煮熟,放在砂锅里用文火蒸,蒸到一定程度,再添加煮熟的桂圆、枸杞子少许。蒸到酥软稀烂时,翻扣在大盘子里,上面浇上热蜜汁。嘿,真是好吃极了。吃着蜜汁莲子,看看两鬓斑白的母亲,使我想起母亲给我讲的一件往事。1961年,那是个灾难的一年,每人每天只供给3两粗粮,姐姐刚出生不久,哪有细粮喂她,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只得把每月供给的6斤半白面捎回家来。这样,父亲每月只剩下16斤半粗粮,五大三粗的男人,这点粮怎么顶用?于是,每当父亲回家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忍心让他只喝菜粥,总将精心收藏的几篮子地瓜煮上三四个,好给父亲添补添补。可能是旧有的习惯,父亲吃地瓜时将地瓜蒂巴和地瓜皮剥下扔在饭桌上。吃完饭拾掇碗筷时,母亲趁人不注意,将那些地瓜蒂巴和地瓜皮吞下肚去。岂料,眼尖的父亲发现了此事,他悲从中来,号啕大哭……从那以后,父亲吃地瓜不再留蒂巴和剥皮儿。

帐页翻到3月底,发现父亲又照例在帐页上写一行字,既不是批评,也不是表扬,而是一句我看不懂的话:本月恩格尔系数42%。

经过查资料我才明白,恩格尔系数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数值,42%意味着已渡过温饱,小康生活正向我们家庭靠近。

掩卷深思,见徽知著。我们家这叶生活的小舟是维系于祖国的。今天,改革开放正大潮叠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正披波斩浪驶向胜利的彼岸。瞻既往,励来兹,未来的生活更美好。相信母亲的生活帐,一定会持续记下去,记出一个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