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50载风雨电信路

莱西市的电信事业伴随着共和国50年的风风南雨,走过了一段由落后到辉煌的艰难路程,现在已从建国初期的“摇把子”发展到可直拔国内国际的程控,人们祖祖辈辈多少年来“长上顺风耳”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电信同交通、电力一样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先行。透过电信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建国初期,尽管国外已用上了自动拨号电话,但是对于一个刚从战争废墟上站立起来的民族来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在大多数地区还只能是奢望。直到1952年,莱西才安装了通信设备,开通了至莱阳的直达长途电话电路,并在县城内开办了市话业务,结束了长期无通信设备的状况。1953年又架通了县城至周格庄、孙受等地的农话电路,开办了农话业务。不过那时设备十分简陋,只有磁石交换机一部,容量20门,市话杆路也仅有1公里,架空明线线条长度1对公里。到1957年底,市话杆路才拓展到7公里,架空明线线条长度18对公里,而且是三话合设。办理业务仅有防空警报电话、首长电话、军政电话、普通电话和业务电话。1958年在“大跃进”的热浪中,电信事业特别是农话业务曾经有过一段急速发展的过程,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按照“自建、自用、自维、自负盈亏”,“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的原则,大力兴办乡村电话,其通信设备资产属集体所有,邮电部门在财务和业务技术上给予指导和帮助,由集体凑集木杆、铁丝等物资,用于乡村电话建设。到年底,农话上了一大步。然而,在狂热一阵之后,原来上的农话又纷纷关机。到66年底,乡村电话杆路只有257公里,通电话的也仅有52个村。

十年动乱时期,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电信事业亦原地踏步,到1978年底,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550门,用户电话只有345部,且都是老式“摇把子”电话机说起当年的“摇把子”电话机。不少人感触颇深,由于这种话机一线一地、一线多户,且与广播线路同杆架设,所以用起来很不方便,常常是摇了半天接不上线,耽误了不少急事。曾有一位村干部用“摇把子”向青岛方面联系一个业务项目,打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接通,后来好不容易接通,又遇上有线广播播音,电话与广播串了线,怎么也听不清对方说什么,结果这个项目泡了汤,气得这位村干部直骂电信部门设备落后。电信事业的裹足不前,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全市的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为全市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80年代开始,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以几何倍数迅速增长,曾一度出现安装电话难的局面。到1984年纵横制自动交换机达到800门,累计发展用户510户。为了适应现代通信的需求,尽快使通信网络与国际接轨,市电信局对设备逐步进行了更新。到1992年淘汰了纵横制自动交换机,1993年又淘汰了磁石交换机,全部装上程控电话自动交换机。对于影响通信质量的电话明线也从1982年起进行了调整、更新,将市话线路由明线逐步改为电缆。1984年开始铺设市话地下电缆和地下管道。1985年起,市区内主要街道逐步拆除架空明线,改用架空电缆。

为了加快发展,改善办公和生产条件,1989年市邮电局建起了5000平方米、7层高的邮电大楼。现代化的通信设备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机房,移动通信铁塔矗立在大楼上空,宣传电信业务的广告灯箱在夜间闪烁生辉,成为莱西夜空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1993年2月又安装移动通信设备并开通了第一部“大哥大”。1997年以后,根据经营和发展的需要,市电信局进行了规模投入,三年累计投资2亿多元,使电信固定资产达到2.95亿元。目前,全市光缆总里程达到251.8公里。接入网431公里,程控自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2.9万门,电话达到6万余部。其中农话3.1万余部,市话3万余部,公用电话1000余部,涌现出100多个电话村。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10.34%,移动基站达到22个,移动电话放号1.3万余户,DDN专线100余条,163、169上网700余户。通信光缆遍布城区的大街小巷,且延伸到乡镇的每个村庄。新的电信业务层出不穷,并不断推向市场。城区街道两旁及乡镇繁华地段的彩色无人值守电话亭醒目耀眼,200、300、800#业务供人们享用。程控电话网络四通八达;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东南西北,无线寻呼一呼就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DDN专线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163/169上网业务足不出户,只要手指轻轻一按,就知道天下大事,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伙伴”。

电信事业的发展,为莱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全市共引进外资项目300多个,给莱西人民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