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从决算看发展

每年终了,财政部门都要编报年度决算,即根据预算科目,对全年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和汇总。总决算是一级政府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综合反映,一般包括总决算说明、财政收支总表。明细表和附表等几个大的部分。由于财政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晴雨表”地位,财政总决算就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毎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社会变化,都在其中留有明显的影子。

从1996年起,财政局党组安排我参加《莱西市财政志》的修订工作,期间数次查阅历年的财政总决算档案。透过那一张张泛黄的纸页,一篇篇手抄的、复写的、油印的数字和文字,我仿佛感觉到了五十年来莱西财政发展的脉搏。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解放后莱西经济的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壮大,对五十年来政治风云的变幻和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一代代财政人的务实和执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由于建国后一段时期内莱西县与莱西南县、莱阳县数次分析合并,因而许多原始资料已经散失。从《莱阳县财政志》等资料确认,1950年莱西县财政收入为182万元,支出为138万元。此后一直到1957年,也都只能查找到总的收支数字和几个主要的收支项目,没有详尽的资料可据。我们所能查找到的最早年份的财政总决算是1958年莱阳县的。这是继1950年莱西县、莱西南县合并后,我县与莱阳县合并的第一年。

翻开那标有“山东省莱阳县1958年总决算”字样、盖有“莱阳县人民委员会”印章和县长尉瑞丰、局长林本印鉴的档案,映入眼帘的,是在泛黄的白纸上,用复写纸复写的不太清晰的文字说明和数据。上面记录着:财政总收入769.8万元,其中农业税收入279.1万元,工商税收99.9万元,企业收入319.7万元,债务收入65.6万元,其它收入5.5万元;财政支出1045.1万元,其中经济建设支出496.5万元,文教科学卫生支出309.3万元,抚恤和社救支出67.6万元。我们注意到,当年企业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达到42%,是诸收入项目中最高的。但其中地方工业收入仅为121.5万元,占企业收入总数的38%。同时,在经济建设费当中,地方工业支出达到425.4万元,占当年经济建设总支出的85.7%,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41%。由此不难看出,当时莱阳县(含莱西县)的地方工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是投入大于产出的“建设型”经济。

莱西与莱阳合并的三年多,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和财政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1960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分析说明记载,本年“提出农业税灾情减免和社会减免1089500元”,“公粮尾欠数额较大,计1437640元”,“自5月份以来阴雨连绵,连续较长时间,有的工业厂矿因而影响生产,有的单位抽出相当多的人力对农业支援,这样以来促使收入逐月下降,及至11月份才将有关人员陆续调回,组织收入安排生产”。因而,在当年的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的比重不断的缩小”,“社会救济和福利支出为830447元,为59年的748.17%”,“水利支出竟达826915元,为59年的1312.56%”。财政干部同全县人民一起勒紧腰带,共渡难关。在1959年的决算档案中间,订有一张印有“一九五年月国营企业收入总登记簿”字样的间隔页;在1961年财政决算档案的中间和最后,分别订有一张印有“莱阳县南墅铁矿总场档案”字样的间隔页。从上书的“财政局收”推断,大概是企业送报表的废旧档案袋被翻过来重新使用。由此可见当时莱西财政的节约和艰难。

1962年,莱西县正式从莱阳县分离出来,是年的财政总决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治后莱西县的基本状况。企业收入由1961年的358.6万元陡降至56万元,与合并前1957年的34万元基本接近。在企业收入类所列的29个收入项目中,我县除冶金、农业机械、轻工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等9个项目外,其余全为空白。

尽管基础很差,底子很薄,但莱西财政还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从1962年至1965年,莱西县财政收入一直在平稳增长。1965年财政总决算反映当年财政总收入为582.5万元,比1962年增长30%。在当时来讲,连续数年平稳增长至如此幅度,往前看往后看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翻开1963年和1964年的决算档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编制人的工作态度十分认真。封面上县长曹文旭、局长冯寿元、经办人杨世明等人的印鉴加盖齐全。卷内各类表格填写得十分工整规范,两年的财政预算和预算外收支执行情况说明都编写得非常细致,一般在8K纸五、六页之间,均用机械打字机清清楚楚的打印,其中对各个收支项目的增减情况、原因分析等,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1963年预算外资金收支执行情况分析说明中,还记有当年分配给水集公社展格庄完小400余元修缮费,村支部书记、家长及学生感激的话语;1963年和1965年的财政总决算编制说明中,均明确指出,“专项支出执行比例较低,主要是专区分配指标较晚,安排和组织支出比较困难,特别是库区移民经费和岁修经费,天寒地冻基本上是不能组织施工的”。读至此部分内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创业初期莱西政通人和的全新景象和财政人勤政爱民、严谨务实的良好风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莱西财政工作同其它工作一样,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和影响。在1967年的财政总决算档案中,决算说明书及决算表格上方均为最髙指示——“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决算说明开篇即为,“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等等。正文中间也夹杂着大量政治口号。至1970年,财政总决算说明中几乎通篇充斥着文革式的政治口号。有不少年份如1969年、1975年、1976年财政总决算均无编制说明;1974年的编制说明仅为两张32K的手抄纸片。决算表格中的分项越来越粗;数字书写潦草,处理也越来越不规范。1974年财政决算总表中,企业收入原为1945449元,后改为2025449元;支出合计先后改了两次,一次用钢笔,一次用铅笔。两次改帐都无经手人盖章或说明,所幸相差不大。

这一期间的财政收支基本上是增减无说明,变化没规律。当时的状况从财政决算中可见一斑。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开始步入正规,财政工作也呈现出新的转机。从1977年、1978年的财政总决算档案中可以看出,财政工作已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两年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中均提到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召开扭亏增盈大会,亲自了解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亲自审批各项财政开支计划”。决算档案中的收支资料内容也更加齐全。既有月份执行情况,又有季度收支分析;既有全县的收支执行情况,又有各公社的支出情况分析表。其中在1977年的决算说明中特地表扬“夏格庄公社实行经费包干以来,连续五年节余1000余元,平均每年压缩公务费15%以上。主要做法是:(一)党委重视,领导带头。公社历任主要领导,到县驻地开会50余华里,坚持骑自行车不乘坐汽车……”等等。这与文革期间相比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是莱西财政大发展的二十年。从财政决算数字看,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至1989年,为调整期。其时,多年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各种矛盾已经逐步暴露出来,最突出的是企业收入大幅度下降。85年以后的6年间,企业收入全部为负值,最低的1989年为-507万元(主要是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一般为负二、三百万元,1989年为-460万元)。财政总收入从1979年的1329万元增长到1989年的5321万元,主要是依靠工商税收的增长。而同期中央不断改革对地方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1980年起,“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2年起,按收入“总额分成”;1985年,粮食企业财务下放地方管理;1987年,建立乡镇财政;1988年起,实行“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的管理办法....中央财政负担的支出项目越来越少,地方财政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达到了极点。

从1990年起,莱西财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当时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的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石墨国际市场疲软又导致我市支柱产业萎缩,财政收入一度下滑,到1992年达到4859万元,财政赤字出现。但财政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及时提出并认真组织实施了 “市直抓骨干,乡镇上台阶”的财源建设工作措施,使1990年以后的8年成为建国后莱西财政发展最快的时期。翻开1990年以来的财政总决算,通篇洋溢着改革、创新、严谨、髙效的气息。封面上端端正正地盖着丁寿军局长和几任预算科长的印鉴,正文内容全部是用微机打印的,一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决算说明记载,1991年至1998年,我市财政先后向市、乡(镇)、村企事业单位投放周转借款6.6亿元,用于支持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重点扶持的市化肥厂、市磷肥厂等规模不断扩大,效益大幅度增长,1997年实现利税均在2500万元以上。同时,还在粮食企业中实行了“盈亏总额承包”办法,较好的解决了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的问题,1993年在青岛地区率先解决了历年粮食企业财务挂帐问题。自1995年起,我市企业收入摆脱了多年来的负收入局面,到1998年达到1905万元。决算说明还记载,1991年以来,市财政局制订并由市政府批转实施了《关于鼓励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的意见》,从政策上、资金上引导各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乡镇级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八五”期间,有19处乡镇实现了财政收入上台阶规划目标,其中有16处乡镇财政收入比1990年翻了一番。1998年,全市镇级财政收入达到13238万元,比1987年乡镇财政初建时的1618万元增长了7。2倍,水集镇、李权庄镇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198万元和2353万元。仔细研究各项收支科目,决算表格中所记载的那不断跃升的收支数字实在是令人鼓舞。财政总收入1993年7527万元,1994年10108万元,1995年12779万元,1996年16410万元,1997年20065万元,1998年2。6亿元……,仿佛一串串优美的音符,记录着近几年来财政干部团结拼搏、开拓奋进的闪光历程。五十年来,莱西市的财政收入整整增长了140倍。财政状况明显改善。1993年以来,莱西财政连年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奋斗目标;1996年,一举消灭了历年累计挂帐的财政赤字;1998年,全市财政总支出达到22168。5万元,是1950年的160倍,其中我市地方财政“灶内”支出达到18161万元。通过制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经费包干、电话费包干、机动车辆定点维修、公费医疗“五保四挂三结合”等支出管理办法,使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在保障供给的基础上,莱西市财政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和生产建设性支出的比重逐年加大。以农业和教育为例,1998年,市、镇两级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达到3047万元,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达到4739万元,分别是1962年莱西单独设县时同项目支出的28.5倍和45倍。1991年至1998年,莱西财政用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达6087万元,是建国后至1990年所有年份同项目支出总和的3.4倍。

回顾五十年来莱西财政的发展,也使我对于改革和发展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994年实行新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由于收入结构的变化,县(市)、乡(镇)两级财政一时间遇到了一些困难,个别乡镇工资发放不够及时。有些人则感慨万千,讲过去如何如何,大有今不如昔之感。查阅决算档案时,我特地留心了有关财政保障部分的内容,以探究竟。在1966年预算执行情况编制说明中,曾有这样的字句,“南墅公社为了节约开支,除了各项开支都做了精打细算外,还把宿舍的电灯撤销改用了煤油灯”.......在1977年上半年各公社的支出分析中,有许多公社水电费支出均为空白;公用经费一般在千元左右,最少的绕岭只有666元。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等分摊到人大都以几十元计。以望城公社为例,在职人员25名,工资4746元,补助工资128元,职工福利费125元,人均33元。当年全县财政总支出859.2万元,仅为1998年的3.9%。这样的“满足需求”,即使考虑到价格因素的影响,也至多是低水平的“满足”,不会有几个人愿意回复到这种状态来。其实,在任何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矛盾和问题;有了矛盾,才能推动改革,更好的促进发展。建国初期财政的统收统支是一种发展方式,收入缴中央,支出吃拨款。这时的财政收支也有矛盾,只不过是地方感觉不那么明显罢了,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以收定支”、“总额分成”以及目前施行的分税制等不同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也是一种发展模式,企业生产照计划,盈亏归国家。在这种国家养企业的模式下,当然不会出现发不出工资和职工下岗等问题。但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有限,这样的发展终究是要维持不下去的。因此就有了后来的“拨改贷”、“利改税”政策和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改革和发展才能不断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近几年,我市财政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政府用以宏观调控的重要力量。但面临的困难也很多。我们相信,只要全市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团结奋进,共图发展,就一定能够战胜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谱写出振兴莱西财政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