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杨梅兰同志于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一日因病不幸逝世。她刚刚走完五十七年的人生历程,就离开了一生热衷的戏剧事业,离开了苦心教诲的学生,离开了同事、朋友和亲人。她虽然与世长辞了,但是音容笑貌,仍清晰地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

艺高不傲严师慈母

杨梅兰同志一九三O年腊月初八岀生在河南省一个贫苦人家,爹娘无力养活她,只好含泪卖给了人家。她的少年时代,是伴随着血和泪熬煎过来的。一九四九年,郑州解放时,十九岁的杨梅兰才跳出苦海,参加了开封工人剧团。从此,她唱着、跳着,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杨梅兰同志,从事艺术表演二十九年,从事艺术教学九年、专工青衣,而对闺门旦、花旦,小生等行当,无不擅长。在鲁西南,济南和沂蒙山区,颇有影响。鲁西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拆了房子卖了田,也要看杨梅兰演唱花木兰! ”

杨梅兰同志不负众望,生前曾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协理事,临沂市政协常委。一九五六年在全省戏剧会演中,获演员一等奖;一九七八年,获先进工作者奖;一九八二年、一九八四年两次被评为地区级优秀教师,她是我省戏剧界,艺术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人们佩服她,尊重她,因为她具有很高的演出技艺,却从不夸耀自己;毫不保守,精心传艺,她的信条是:“做人要讲道德、演员要重艺德。”她教学生,首先灌输的就是要重视艺术的修养,她常给学生讲:“学戏固然重要,但培养好的艺德更为重要。”

杨梅兰同志病故的消息,传到予剧团、她的学生、青年主演王巧云同志立即痛哭流涕地跑到医院太平间,非要看看杨老师的遗容不可,她撕心裂肺地痛哭不止,当年,她跟杨老师学戏的一幕幕情景,怎不使她留恋痛心!

一九七O年,王巧云同志随同杨梅兰老师,去兖州剧团学习现代戏《山鹰》。学演主要角色,王巧云思想上很打怵,老怕演不好,杨梅兰就耐心劝导说:“你不能老演小孩子,戏路子一定要宽,艺多不压人啊! ”从剧团学习后在回招待所的路上,杨老师边走边给比划着说戏,引得街上人跟在后面看,王巧云害羞不好意思比划,思想开始走神,杨老师就批评她:“怕什么,咱不趁热打铁,咋能学好戏?”回到招待所,两人顾不上洗脸,关起门窗又比划起来,杨老师常常为她练戏到深夜。当时剧团里曾有人断肓:“让王巧云演《山鹰》非砸锅不可!"由于杨老师苦心教练,《山鹰》上演时,王巧云一鸣惊人,在同志们的赞誉声中,她扑向杨老师怀中,激动地流下了热泪。王巧云是演花旦的,红珠女这个角色是小生,她演起来很别扭,杨梅兰同志就一招一式地给她纠正动作,一字一音地给她纠正唱词,终于使王巧云拓宽了戏路。一九八三年,予剧团去济宁演出时,海报上大书:“由著名予剧演员杨梅兰的弟子王巧云上演《千古奇冤》”,首场演出轰动了济宁市,观众纷纷赞誉;“王巧云的演出,真象杨梅兰哪! ”从此,临沂予剧团在鲁西南名声大振。王巧云曾动情地说:“在剧团人事关系复杂,想想真不愿意再干了,可和杨老师一啦,烦恼顿时烟消云散,决心献身艺术事业的信念又占了上风! ”就是这样一位胜似慈母的好老师,溘然去世,怎不令人伤心,痛哭!。

“杨老师的学生,与众不同”,和杨梅兰共同教学数年的杜茂山深有感触。杨梅兰最近几年是带着病坚持上班,两脚常常肿得不敢迈步,让爱人用自行车带着去上班。她的习惯是每天早到校,晚离校,到校先打两瓶开水,然后再清扫办公室,一切整理完毕,其它师生才来上课。几年来,她拖着病身子,风雨无阻地给学生上课,她对学生有慈母之情,又有严父之威。她生活俭朴,要求学生生活也要养成俭朴的好习惯。在她身上,找不到旧戏班残存的丝毫污迹,学生毕业离校时,她叮嘱再三:“到剧团要尊重别人,不要疏远任何一个同志。”到她家学戏的学生往往想替她干点家务活,可总是拦住大家:“你们学好了戏,比给我干什么都强! ”她培养的历届学生,都能勤学苦练,献身戏剧事业,艺校予剧科毕业生张东晓分配到予剧团后,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刻苦钻研业务,演岀受到好评,省报刊,电台曾多次报道,一九八四年担任了副团长。

就是这样兢兢业业,献身艺术教育的好老师,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在追悼会上,她的学生们臂佩黑纱,失声痛哭,纷纷要求站在她的子女的行列里。……

奉献的多索取的少

杨梅兰同志由于出身在苦难的旧社会,饱尝人间辛酸苦辣,所以特别珍惜今日的生活。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组织上给她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名誉,补发了工资,安排了住房,她从内心里感激党,感激社会主义制度,省里一位同志来看望她时,她高兴地说:“我现在住房条件好,简直是上了天堂! ”她住院期间,听说学校为楼上每家盖一间小仓库时,既高兴又动情地说:“学校真心关心我们,在旧社会,做梦也没有想到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啊!"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杨梅兰同志就是一位知足常乐的人。虽然她是名演员,可她不为名不为利,刚到菏泽剧院时,组织决定给她每月三百六十元的工资,她却说:“其他演员工资那么低,我不能拿得太高了。”坚决不要,最后降到每月二百四十元,一九五六年,她定为文艺七级时,按规定可保留当时原工资二百四十元,可她坚持按规定拿七级一百三十元的工资。

杨梅兰拿的这些工资,实际上好大一部分又用到了剧团和同志们身上。六十年代初,剧团设备简陋,那时全团有十八根扁担走遍沂蒙山。杨梅兰同志为了解决剧团的运输困难,专门掏钱买了一辆胶轮车送给剧团运道具。当时,全团只有杨梅兰同志有一辆自行车,可每当转移时,她常常步行,把自行车让给体弱或生病的同志骑。

杨梅兰同志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可心细如丝,最愿接济同志们。有一次听说家在农村的刘其美生活困难,她不声不响寄去五十元钱。

三年困难时期,杨梅兰同志省吃俭用,把节约的饭票不断地送给困难的同志。她看到杜茂山全家刚从菏泽农村搬来,一次就送去饭票四十斤。感动得杜茂山直想流泪,这四十斤饭票,在那时简直是救命粮哪!

孔祥云家四个孩子,当时仅靠每月三十三元伍角的工资生活,困难可想而知。杨梅兰几乎把这家的生活全包下来。平时既送饭票,钱款,又送衣料,连吃饭用的碗盆都给买来,逢年过节,送肉送菜。每次剧团出发回来,杨梅兰同志总是要到他家看望看望,问寒问暖,孔祥云感动地说:“杨老师对俺家,真比自己的老人想得还周到!”一九八三年初。杨梅兰同志看到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慷慨献出一千元钱资助办学。她说:“看到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我心如火燎,党和政府给我落实政策,补发工资,又提升了一级工资,我感激不尽。这些钱是人民给我的,我拿出来办学,这是应尽的一点心意。”

一九八四年,地区兴建儿童乐园,杨梅兰同志又捐款50元。同志们的困难,社会公益事业,她看得比什么事都重。她慷慨为人、为集体,可对自己,却苛刻地让人心疼。病重住院期间,舍不得用贵重药品,时刻想着为国家节药医疗费。

豫剧团原党支部书记郑成德同志,在回顾杨梅兰的事迹时激动地说:“就是这样一位名演员,对别人那么慷慨;可谁能想到,她连一根掉进尿盆的油条都舍不得丢掉!那是一九六三年,去菏泽演出时,杨梅兰同志早餐时不慎把一根油条掉进污水桶,她急忙拾起来。扔掉吧,怪可惜,农民种粮多不容易。她就用清水冲洗了几遍,放在窗台上晒干后又吃了。这事发生在一位名演员身上,是何等的可贵。”

以捐款千元钱到舍不得丢掉一根油条,我们可以看到杨梅兰同志身上闪烁的共产主义光彩,是多么绚丽,耀眼!

呕心沥血献身戏剧事业

杨梅兰同志逝世后,中国戏剧家协会,省文化厅,省戏剧家协会,省梆子剧团等单位和个人纷纷发来唁电,深为杨梅兰同志的早逝感到悲痛。

杨梅兰同志一生呕心沥血,把分分秒秒的宝贵光阴全部奉献给了戏剧事业,她虽是一位女同志,但为了钻研艺术,无暇料理自己的生活,年过半百,不会包一个象样的水饺,不会炒一道可口的菜肴。停止呼吸时,连送葬的衣服都没置备一件!她的心绪全用在教学上,用在培养年轻演员身上。一九七八年,杨梅兰同志调到临沂艺校时,予剧团党支书记郑成德对她说:“你虽离开剧团,可还要为我们带徒弟啊!”杨梅兰同志欣然应允。一九八三年,豫剧团排练《大祭桩》,郑书记带着青年演员王建伟到杨梅兰家学艺。杨老师当时虽然教学任务很繁重,可还是收下了这个徒弟。教这个徒弟,用的全是休息时间,有时一教就是大半夜。杨梅兰同志不墨守成规。在表演艺术上探讨创新。有时为了设计一个新动作,通宵达旦地比划来比划去,直到满意后,再表演给同事们和学员们观摩,请大家提意见。一九八五年,她带着极度虚弱的病体,仍然不离开课堂。一招一式,一字一板地探讨动作、唱腔,然后教给学生。

杨梅兰老师,最可贵之处是毫不守。她做戏既细致又认真,古装戏,现代戏,正面角色,反面角色都能演,演什么象什么。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团结人,勇于帮助人,在任予剧科教研组长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日予剧团的青年演员,哪一个的演出技艺,不渗透着杨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啊!

杨梅兰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可她那高风亮节,依然留在人间,她那高超的演出技艺和兢兢业业的忘我精神,仍在艺校长存!

他爱职工教育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