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俺村的稻改

我叫刘洪德。1957年从部队转业回村后,正值初级社向高级社发展,1958年春变为塘崖高级社。同年冬,改称册山人民公社塘崖耕作区。此区由8个自然村组成,我任大塘崖大队支部副书记兼红专学校副校长。李子云,是原大塘崖生产合作社第二生产队队长。

在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下,我们从五八年开始进行稻改的,与地区水利指挥部塘崖水稻试验站密切配合,组织发动,因势利导,以第二生产队为基地,大胆进行实验。于1958春,在村前南芦汪西90亩的土地上直播了水稻。当年亩产423斤,引起了各级领导乃至中央的重视。第二年,上级派来了技术员,实行插播,此法一直沿用到现在。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把稻改这一新生事物向全社、全县、全省推广。

为培养典型,支持先进,公社书记马洪兴与试验站马继先同志,通过组织关系,除从南方请来了两位稻农进行技术传授外,又派出30位学员到苏州学习,引进了“水源300粒”,小麦引进了438井,旱地里种上了胜利百号大地瓜。致使我村稻改成功、涝改成功。全村一千多亩土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的丰收田。群众喜悦地说: “水源稻,438#,塘崖发,胜利百号大地瓜。”

旱稻改水稻,旱田改水田遇到了不少麻烦。试种的(宜播)土地因霜降前才收稻,延误了农时,影响了种麦。为抢茬便种上了晚麦。当时地潮难种,好歹地撒上种,再用耙耢。几天后,小麦竟顺利地发芽出土。第二年麦收亩产达300多斤。一年收两季,这季是“白拾的”、“多得的”。自打那,队看队、村看村、社看社,都变成了一年收两季的稻麦轮作制。政府又及时推广了这一先进经验,全省开花。

经过稻改,塘崖便由“稀粥糊糊照人影,糠菜窝窝两手捧”的苦难生活,一跃变为“塘崖紧靠紫花塘,麦黄稻黄荷花香,旱涝保收样样有,瓜干煎饼大米汤”的温饱型生活。

大塘崖村北靠紫花塘,西傍陷泥河。庄前为壤土,庄东为沙质壤土,庄西为黑色老土。1957年在“三家荒”地,挖条田实行涝改。疏浚陷泥河,排除积水,使黑土湖这片不毛之地变为良田(又称稻谷联田)。1958年引沂灌溉竣工,我村一下子实现了自流式灌溉的水利化。“大跃进”时又彻底整平地面,全部种上了水稻,成为鲁南的江南风光区。

塘崖面貌的改变,是与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水利部傅作义部长、省委谭启龙书记、地委薛亭书记,多次前来视察。民主人士李仙洲也来过。夸奖说:“你们闯出了一条路。”并赠以锦旗,上题:“科学种田的先锋,水稻改良的尖兵。”《大众日报》也多次做过报道。大队党支部被命名为省级“红旗单位”。当时,我们这儿也搞过“四化”,称“水利化、机械化、化肥化、科学化”。号召大家群策群力,向科学进军。实现了全册山公社的大地林网化,在塘崖耕作区率先实行了“渠田林沟路”的五配套工程。种地区域化,克服了小农经济意识,为机械化铺平了道路。1970年,我村前的11支渠进行了石砌改造,大大减少了水土资源浪费。沿渠配置机井6眼,为确保旱涝大丰收做准备,并起到了示范作用。渠上搭棚架起了葡萄园,充分利用空间,巩固堤防,减少了泥沙冲积。1974年,全塘崖公社(1969年从册山区划出),大办石料厂,发展五小企业,取石改造干渠,东西二干渠实现了石渠化,实现了电力机灌。肖庄管理区因水源不足,专修石渠600米,改用大型电机直接从沂河汲水,送往东邻的沙土地。我村自流灌溉2330亩(包括池塘面积),全部实现了稻改和涝改。

为充分利用水源,我村在东干渠上建造了2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与我村同步建水电站的还有东高都大队,其40千瓦水电站至今仍源源不断地为农户送电。

为实行科学种田,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如:为提高亩产量,改善人民生活,曾于1959年试种多穗高粱。谁知它只长叶,不抽穗。砍倒种菜,菜黄蔫蔫地不长,到了秋天只好再种小麦。一年只收了一季小麦。这教训,逼使我们向稻麦轮作制进军,向提高亩产量上下功夫。红专学校又以大队为单位,成立专业队,为各生产队培养技术能手。技术队长由郑凤耀担任。以“八字宪法”为指针,改良土壤,以沙拌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大力积攒农家肥,沤绿肥,户户垒圈养猪;引进优良品种:水稻先为“水源300粒”,“黄窠早”,后为“京引”,再后为“日本菁”。小麦为“济南2#、5井”等。经过合理密植与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了“千粒重”。1963年,我村达到水稻亩产980斤的高产记录;小麦在塘北崖5亩地内高产达1100斤。北茶棚大队还超过了我村,开创了亩产1400斤的记录。这是比学赶帮超的胜利成果。从1961年起,我大队上交任务56万斤。到了1962年,一跃升到80万斤。1963年的口号是突破85万斤大关。一直到现在,我们大队每年都向国家交售85万斤,是全册山区超80万斤的三大村之一。贡献越大,我们越感到光荣。

没有稻改,没有水利化,没有科学种田给我们打好基础,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科学种田促进了化肥化的发展。水利化后唯一的缺陷是蚂蟥太多,方方稻田都有上万只,在水田走一圈,就有几十条附在腿上,有的伸进皮肤深处吸血。碳铵的使用,彻底消灭了蚂蟥。化肥变成了农药,不但增强了肥劲,也消灭了害虫,可谓一举两得。化肥业的发展,每十年就有一个变化:50年代的肥田粉(硫铵),60年代的氨水、碳铁,70年代的尿素,80年代的二铵,90年代的多元素复合肥。化肥的生产特征,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先靠进口,后为国产。国力的增强,是人民生活步步提高的保障。

现在,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全村土地1775亩,人口3102人,亩产平均1800斤以上,正在向吨粮田进军。家家实现了电气化。住房的发展规律大致也是每十年就发生一次大变化,土草房一四角青一砖瓦房一平顶房一楼房,新建的居民小区,硬化的街道,彻夜长明的路灯……全村现有拖拉机155台,拖挂汽车6台,“轿的”、“面的”6台,户户都有摩托车。50年代的儿歌“点灯不用油,耕地用铁牛,运行靠汽车,家家住进大洋楼” 已经变为现实。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增产、富裕的关键。稻改、涝改是强有力的措施。愚公移山的精神促进了我村的大发展。这些都是共产党、人民政府,给咱老百姓的好处。

(西高都镇政协办供稿刘洪德李子云口述刘岱俊整理)